CN116387702B -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87702B
CN116387702B CN202310652692.7A CN202310652692A CN116387702B CN 116387702 B CN116387702 B CN 116387702B CN 202310652692 A CN202310652692 A CN 202310652692A CN 116387702 B CN116387702 B CN 116387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attery
lead
sub
batte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526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87702A (zh
Inventor
马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526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7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87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7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87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7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3Cylindrical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7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01M10/6571Resistive 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3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flexible, e.g. heating nets or web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3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flexible, e.g. heating nets or webs
    • H05B3/36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flexible, e.g. heating nets or webs heating conductor embedded in insulating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单体及加热膜,所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能量,所述电池单体具有周侧面;所述加热膜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设置,用于为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加热层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相较于所述第二绝缘层更靠近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设置,所述加热层用于加载电流以发热,以为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电池组件的加热膜覆盖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使得所述电池单体受热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在不规则的电池模组中装入更多的电池单体,而圆柱电池单体能较好地适应不规则的电池模组且能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因此圆柱电池单体被广泛应用。
电池模组需要在较为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工作,电池模组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25℃至30℃,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影响电池模组的工作效率。当电池模组内的电池单体处于低温环境时,需要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以使电池单体能高效地进行充放电。但是,如何使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受热均匀是当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所述电池组件的加热膜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使得所述电池单体受热均匀。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单体及加热膜,所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能量,所述电池单体具有周侧面;所述加热膜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用于为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加热层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相较于所述第二绝缘层更靠近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设置,所述加热层用于加载电流以发热,以为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包括多个加热子部,每个所述加热子部沿所述电池单体的周向延伸,多个所述加热子部沿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依序首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膜为通过一张矩形加热膜弯曲后贴附于电池单体的周侧面而形成,沿所述电池单体的周向上,所述加热膜的两个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对应的所述周侧面的圆心角α满足范围:0°<α≤15°。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还包括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所述第一引线部电连接所述加热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引线部电连接所述加热部背离所述第一引线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件还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相对两端,且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引线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引线子部及第二引线子部,所述第一引线子部背离所述第二引线子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所述第一引线子部设置于所述周侧面,所述第二引线子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引线子部并贴附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引线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三引线子部及第四引线子部,所述第三引线子部背离所述第四引线子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所述第三引线子部设置于所述周侧面,所述第四引线子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三引线子部并贴附于所述第二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线部从所述第二绝缘层露出;所述第二引线部从所述第二绝缘层露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件,多个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的方式包括串联、并联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组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固定多个所述电池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件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凹槽,沿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组件。
进一步地,安装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电连接件及多个第二电连接件;每个第一电连接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内,用于与所述加热膜电连接;每个第二电连接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用于与所述加热膜背离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部及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抵持部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第二电连接件包括第二电连接部及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抵持部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件还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相对两端,且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单体;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部、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所述第一引线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引线子部及第二引线子部,所述第一引线子部背离所述第二引线子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所述第一引线子部设置于所述周侧面,所述第二引线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引线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三引线子部及第四引线子部,所述第三引线子部背离所述第四引线子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所述第三引线子部设置于所述周侧面,所述第四引线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其中,当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之间时,所述第一抵持部电连接所述加热膜的第一引线子部;所述第二抵持部电连接所述加热膜的第三引线子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用于为所述设备本体进行供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环绕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设置,当所述电池单体的温度较低时,所述加热膜能为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覆盖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使得所述电池单体大部分的区域都被覆盖,所述电池单体受热均匀,电池单体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电池单体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充放电能力,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延长了所述电池组件的循环寿命;此外,所述加热膜与电池单体的接触面积较大,所述加热膜能直接对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即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的加热效率;再者,所述第一绝缘层、加热层及第二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所述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用于固定所述加热层的位置,防止加热层易位发生短路。当所述加热层加载电流时,所述加热层有电流通过,所述加热层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层通过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电池单体接触,将所述加热层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单体上,以对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电池单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加热膜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且所述电池单体受热均匀,电池单体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电池单体各部分区域的充放电能力相同,提高了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最后,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是环形的,当所述加热膜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时,若所述电池单体受热膨胀并挤压所述加热膜,所述加热膜所受到的挤压力可沿着所述环形结构得到应力释放,避免所述加热膜由于在棱角处受到的挤压力过大而断裂,延长了所述加热膜的使用寿命,使得所述加热膜不易从圆柱电池单体上脱落,避免了加热膜发生干烧的情况,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加热膜的展开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加热膜沿图2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加热膜的展开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图8实施例中虚线框C的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图11实施例中虚线框D的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俯视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沿图13中E-E方向的截面图;
图15为本申请图14实施例中虚线框F的放大图;
图16为本申请图14实施例中虚线框G的放大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用电设备的电路框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组件,110-电池单体,111-周侧面,120-加热膜,121-第一绝缘层,122-加热层,1221-加热部,1221a-第一加热组,1221b-第二加热组,1222-加热子部,1223-第一引线部,1224-第二引线部,1225-第一引线子部,1226-第二引线子部,1227-第三引线子部,1228-第四引线子部,1229-弯折子部,123-第二绝缘层,124-间隙,130-第一端面,140-第二端面,200-电池模组,210-安装组件,211-第一安装件,2111-第一凹槽,212-第二安装件,2121-第二凹槽,213-第一电连接件,2131-第一电连接部,2132-第一抵持部,214-第二电连接件,2141-第二电连接部,2142-第二抵持部;300-用电设备,310-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25℃至30℃,电池需要在较为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工作,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影响电池的工作效率。当电池处于低温环境时,需要对电池进行加热,以使电池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圆柱电池单体模组常采用蛇形板加热膜,在每两层圆柱电池单体之间设置蛇形支撑板,将加热膜固定在支撑板上,并在支撑板的两侧固定导热垫,通过电流对加热膜进行加热,导热垫将热量传递给圆柱电池单体。但是,加热膜只能通过支撑板及导热垫对圆柱电池单体的部分区域进行加热,使得圆柱电池单体受热不均匀,圆柱电池单体各部分区域的温度不同,圆柱电池单体各部分的充放电能力不同,造成圆柱电池单体的局部区域会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影响圆柱电池单体的循环寿命,降低了圆柱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此外,加热膜通过支撑板及导热垫与圆柱电池单体接触的区域面积较小,使得加热效率偏低;再者,当圆柱电池单体受热膨胀时,加热膜被圆柱电池单体撑开,当圆柱电池单体恢复变形时,加热膜的部分区域不随着圆柱电池单体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加热膜从圆柱电池单体上脱落,加热膜没有与圆柱电池单体接触的部分容易造成干烧,降低了所述圆柱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100,所述电池组件100包括电池单体110及加热膜120,所述电池单体110用于提供能量,所述电池单体110具有周侧面111;所述加热膜120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用于为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1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121、加热层122及第二绝缘层123,所述第一绝缘层121相较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23更靠近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设置,所述加热层122用于加载电流以发热,以为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膜120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则所述加热膜120覆盖所述电池单体110大部分的面积,所述加热膜120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具有较大的贴附面积,所述加热膜120能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电池单体110,实现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加热层122用于加载电流,当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热量。
可选地,所述加热层122由金属丝构成,当所述加热层122加载电流时,金属丝中有电流通过而产生热量,继而实现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金属丝可以为但不限于为铜丝、镍丝、铁丝及铬丝等。
可以理解地,所述电池单体110为圆柱电池,则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是环形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120环绕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设置,当所述电池单体110的温度较低时,所述加热膜120能为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120覆盖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使得所述电池单体110大部分的区域都被覆盖,所述电池单体110受热均匀,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充放电能力,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延长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循环寿命;此外,所述加热膜120与电池单体110的接触面积较大,所述加热膜120能直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120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即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加热效率;再者,所述第一绝缘层121、加热层122及第二绝缘层123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所述第一绝缘层121及第二绝缘层123用于固定所述加热层122的位置,防止加热层122易位发生短路。当所述加热层122加载电流时,所述加热层1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层122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与所述电池单体110接触,将所述加热层122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单体110上,以对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第一绝缘层121与所述电池单体110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加热膜120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且所述电池单体110受热均匀,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的充放电能力相同,提高了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最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是环形的,当所述加热膜120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时,若所述电池单体110受热膨胀并挤压所述加热膜120,所述加热膜120所受到的挤压力可沿着所述环形结构得到应力释放,避免所述加热膜120由于在棱角处受到的挤压力过大而断裂,延长了所述加热膜120的使用寿命,使得所述加热膜120不易从圆柱电池单体110上脱落,避免了加热膜120发生干烧的情况,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120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所述加热膜120通过背胶、导热胶等中的至少一种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120通过背胶、导热胶等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加强了所述加热膜120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连接性,有利于更好地防止所述加热膜120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脱落,使得所述加热膜120能为所述电池单体110加热。当所述加热膜120通过背胶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时,所述背胶有利于加强所述加热膜120与电池单体110的粘连性,且有利于缩小所述加热膜120与电池单体110的距离,有利于实现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小型化。当所述加热膜120通过导热胶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时,所述导热胶有利于提高将热量从加热膜120传递到电池单体110的速度,有利于提高所述加热膜120为所述电池单体110加热的效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121的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酰乙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氧树脂及硅胶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绝缘层121的材料为聚酰乙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时,所述第一绝缘层121较软,所述加热膜120通过折弯成型环绕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设置,且可通过背胶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简化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组装工艺,有利于降低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组装成本。当所述第一绝缘层121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或硅胶时,所述第一绝缘层121较硬,所述加热膜120先直接成型,再通过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在所述加热膜120与所述电池单体110之间设置导热胶,使得所述加热膜120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提高了所述加热膜12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为聚酰乙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氧树脂及硅胶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材料为聚酰乙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时,所述第二绝缘层123较软,所述加热膜120通过折弯成型环绕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设置,且可通过背胶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简化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组装工艺,有利于降低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组装成本。当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材料为环氧树脂或硅胶时,所述第二绝缘层123较硬,所述加热膜120先直接成型,再通过嵌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在所述加热膜120与所述电池单体110之间设置导热胶,使得所述加热膜120粘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提高了所述加热膜12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121与所述第二绝缘层123选自相同的材料。当所述第一绝缘层121及第二绝缘层123选自相同的材料,使得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绝缘层121及第二绝缘层123的结合强度,继而提高了对所述加热层122的固定能力。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122通过蚀刻、冲压落料成型及缠绕等中的至少一种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21面向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表面。所述加热层122通过在第一绝缘层121面向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表面电镀形成金属层,再通过黄光蚀刻的方式在所述第一绝缘层121面向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表面形成加热层122,有利于提高所述加热层122的加工效率。此外,还可通过冲压落料成型的方式将加热层122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21面向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表面,有利于提高所述加热层的结构强度,使得所述加热膜120能稳定地为所述电池单体110加热。再者,可通过将金属丝缠绕在所述第一绝缘层121面向第二绝缘层123的表面,所述金属层丝以类似蛇状或弯曲形成弯曲设置,经所述第一绝缘层121及第二绝缘层123固定形成所述加热层122,通过缠绕的方式形成加热层122的方式简单易操作,有利于简化加工工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122包括加热部1221,所述加热部1221包括多个加热子部1222,每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向延伸,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依序首尾连接。
可以理解地,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向为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圆周方向。
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子部12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相交,所述加热子部122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周侧面111同轴设置。
可以理解地,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依序首尾连接,可以为,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依次弯折相连,且沿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术语中,“多个”指“大于或等于两个”。
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部1221可加载电流,当电流通过时,所述加热部1221会产生热量。
可选地,所述加热部1221的材料选自铜、镍、铁及铬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热部1221的材料能导电,且当所述电流从所述加热部1221流经时,所述加热部1221会散发出热量。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子部12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垂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依序首尾连接,使得当所述加热层122加载电流时,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延伸且贴设于所述周侧面111,使得所述电池单体110大部分的区域被覆盖,所述电池单体110受热均匀,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避免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因温度不同而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的情况,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此外,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连接,所述加热膜120与电池单体110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所述加热膜120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120为通过一张矩形加热膜120弯曲后贴附于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而形成,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向上,所述加热膜120的两个端部之间具有间隙124,所述间隙124对应的所述周侧面111的圆心角α满足范围:0°<α≤15°。具体地,所述间隙124对应的所述周侧面111的圆心角α的值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5°、1.5°、2°、3.5°、4°、4.5°、5.5°、6°、7°、7.5°、8°、9°、10°、11°、11.2°、12°、13°、14°、14.5°及15°等。
可选地,所述加热膜120可以为长方形加热膜120,还可以为正方形加热膜120。
在本实施例中,将展开的加热膜120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使所述加热膜120沿着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向贴附,使得所述电池单体110大部分的区域被覆盖,所述电池单体110受热均匀,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避免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因温度不同而发生过充电或过放电的情况,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所述加热膜120组装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方式简单,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加热膜120组装及拆卸的效率。此外,所述间隙124对应的所述周侧面111的圆心角α满足范围:0°<α≤15°,使得所述加热膜120既能覆盖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的大部分,又避免加热膜120对电池单体110的过度缠绕而造成加热膜120的浪费。当所述间隙124对应的所述周侧面111的圆心角α大于15°时,所述间隙124较大,使得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仍有较大一部分没有被加热膜120覆盖,电池单体110受热不均匀,存在安全隐患。
请参见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122还包括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的一端,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背离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的一端,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与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1221的相背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
可选地,在本申请图5实施例中,当所述加热膜120贴设于所述周侧面111时,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与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沿所述周侧面11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本申请图4实施例中,当所述加热膜120贴设于所述周侧面111时,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与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沿所述周侧面11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的一端,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用于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使得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背离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的一端,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用于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使得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与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间隔设置,使得当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与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时,可避免电线缠绕,提高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100还具有第一端面130及第二端面140,所述第一端面130及第二端面140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相对两端,且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单体110;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30设置,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靠近所述第二端面140设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30设置,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靠近所述第二端面140设置,则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靠近所述电池单体110的不同端面。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通过与外界用电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使得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将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靠近所述电池单体110的不同端面设置,则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的距离较远,当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电连接外界供电电源时,有利于避免电线缠绕,提高外界供电电源对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加热膜120的供电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100还具有第一端面130及第二端面140,所述第一端面130及第二端面140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相对两端,且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单体110;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引线子部1225及第二引线子部1226,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背离所述第二引线子部122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设置于所述周侧面111,所述第二引线子部1226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并贴附于所述第一端面13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30设置,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及所述第二引线子部1226弯折相连,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背离所述第二引线子部122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且设置于所述周侧面111,当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用于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使得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引线子部1226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130,所述第二引线子部1226可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的位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单体110受热膨胀而挤压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及第一引线子部1225,当所述电池单体110恢复到原状时,所述多个加热子部1222与第一引线子部1225与所述周侧面111存在空隙,使得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容易从所述周侧面111上脱落,通过设置第二引线子部1226对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被剐蹭而从所述周侧面111脱落,使得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能稳固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既能提高外界供电电源对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加热膜120的供电稳定性,又能提高所述加热膜120对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的贴附效果,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有效加热。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加热膜120不易从圆柱电池单体110上脱落,避免了加热膜120发生干烧的情况,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100还具有第一端面130及第二端面140,所述第一端面130及第二端面140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相对两端,且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单体110;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三引线子部1227及第四引线子部1228,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背离所述第四引线子部122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设置于所述周侧面111,所述第四引线子部1228弯折连接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并贴附于所述第二端面14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靠近所述第二端面140设置,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及所述第四引线子部1228弯折相连,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背离所述第四引线子部122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且设置于所述周侧面111,当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时,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用于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使得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第四引线子部1228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140,所述第四引线子部1228可用于固定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的位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单体110受热膨胀而挤压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及第三引线子部1227,当所述电池单体110恢复到原状时,所述多个加热子部1222与第三引线子部1227与所述周侧面111存在空隙,使得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容易从所述周侧面111上脱落,通过设置第四引线子部1228对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被剐蹭而从所述周侧面111脱落,使得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能稳固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既能从而提高外界供电电源对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加热膜120的供电稳定性,又能提高所述加热膜120对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的贴附效果,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有效加热。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加热膜120不易从圆柱电池单体110上脱落,避免了加热膜120发生干烧的情况,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请参见图5及图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均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30设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均靠近所述第二端面140设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均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30及所述第二端面140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则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靠近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同一端面。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通过与外界用电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使得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将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靠近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同一端面设置,则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的距离较近,当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第二引线部1224电连接外界供电电源时,有利于避免绕线复杂,提高外界供电电源对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加热膜120的供电稳定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图2实施例中,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设置于所述加热膜120的相背两端,所述加热部1221还包括多个弯折子部1229,所述加热子部1222与所述弯折子部1229依次交替设置,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延伸且贴设于所述周侧面111,其中,所述加热子部12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相交,所述加热子部122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周侧面111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设置于所述加热膜120的相背两端,即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30设置,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靠近所述第二端面14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弯折子部1229使得所述多个加热子部1222弯折相连,以便所述加热子部1222加载电流并对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此外,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延伸且贴设于所述周侧面111,有利于增大所述加热子部1222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加热子部1222散发的热量可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传递至所述电池单体110,使电池单体110均匀加热,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的充放电能力相同,提高了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在本申请图6实施例中,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设置于所述加热膜120的同一侧,所述加热部1221包括第一加热组1221a及第二加热组1221b,沿垂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加热组1221a及所述第二加热组1221b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热组1221a包括多个弯折子部1229及多个加热子部1222,所述加热子部1222与所述弯折子部1229依次交替设置,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延伸且贴设于所述周侧面111;所述第二加热组1221b包括多个弯折子部1229及多个加热子部1222,所述加热子部1222与所述弯折子部1229依次交替设置,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延伸且贴设于所述周侧面111,所述第一加热组1221a中最远离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的加热子部1222与所述第二加热组1221b中最远离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的加热子部1222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周侧面111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设置于所述加热膜120的同一侧,则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均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30设置,或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及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均靠近所述第二端面140设置。沿垂直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加热组1221a及所述第二加热组1221b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热组1221a中最远离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的加热子部1222与所述第二加热组1221b中最远离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的加热子部1222连接,实现了所述第一加热组1221a与所述第二加热组1221b之间的连接,以便所述加热子部1222加载电流并对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此外,每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延伸且贴设于所述周侧面111,有利于增大所述加热子部1222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加热子部1222散发的热量可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传递至所述电池单体110,使电池单体110均匀加热,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的充放电能力相同,提高了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从所述第二绝缘层123露出;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从所述第二绝缘层123露出。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相背的两个表面均不被所述第二绝缘层123覆盖;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相背的两个表面均不被所述第二绝缘层123覆盖。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从所述第二绝缘层123露出,以使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能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使得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从所述第二绝缘层123露出,以使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能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使得多个所述加热子部1222有电流通过,多个加热子部1222将产生热量,以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引线部1223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引线子部1225及第二引线子部1226,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背离所述第二引线子部122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设置于所述周侧面111,则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面向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表面从所述第二绝缘层123露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能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引线部1224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三引线子部1227及第四引线子部1228,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背离所述第四引线子部122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1221,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设置于所述周侧面111,则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面向所述第二绝缘层123的表面从所述第二绝缘层123露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能与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
请参见图7及图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200,所述电池模组200包括多个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件100,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电连接,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电连接的方式包括串联、并联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电连接的方式可以为串联、并联及混联等中的一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200包括多个电池组件100,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以串联、并联及混联等中的一种方式进行电连接,每个所述电池组件100中的加热膜120与电池单体110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所述加热膜120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且所述电池单体110受热均匀,电池单体110各部分区域具有相同的温度,所述电池组件100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使得所述电池模组200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且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200还包括:安装组件210,所述安装组件2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件211及第二安装件212;所述第一安装件211与所述第二安装件212用于固定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所述第一安装件211与所述第二安装件212之间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211及所述第二安装件212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1及第二安装件212之间。换言之,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安装件211及第二安装件212。所述第一安装件211及第二安装件212用于固定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并将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阵列设置,以提高所述电池模组200的能量密度。此外,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均包括加热膜120,将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1及第二安装件212之间,只需将每个所述电池组件100支架设置于第一安装件211及第二安装件212之间,有利于提高所述电池模组200装配的简便性。
请参见图7、图8、图10及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211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2111;所述第二安装件212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凹槽2121,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2111与所述第二凹槽212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凹槽2111与第二凹槽2121配合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组件100。
可以理解地,沿所述电池单体110的高度方向上,一个所述第一凹槽2111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2121对应设置,用于固定一个所述电池组件10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凹槽2111及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凹槽2121一一对应设置,以将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及第二凹槽2121。所述第一凹槽2111及第二凹槽2121为所述电池组件100提供了收容的空间,使得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相对两端能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及第二凹槽2121,且第一凹槽2111与第二凹槽2121一一对应,提高了所述电池模组200中电池组件100设置的稳定性及规整性,有利于提高所述电池模组200的能量密度。所述第一凹槽2111及所述第二凹槽2121对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相背两端进行限位,当所述电池组件100装配于所述安装组件210时,所述加热膜120背离所述电池单体110的表面部分抵持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内壁,部分抵持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内壁,所述第一凹槽2111及所述第二凹槽2121有利于防止所述加热膜120从所述电池单体110的周侧面111脱落,避免了加热膜120发生干烧的情况,提高了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10还包括多个第一电连接件213及多个第二电连接件214;每个第一电连接件213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2111内,用于与所述加热膜120电连接;每个第二电连接件214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2121内,用于与所述加热膜120背离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13的一端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及第二凹槽2121时,所述第一凹槽2111内的第一电连接件213与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加热膜120电连接,所述第二凹槽2121内的第二电连接件214与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加热膜120电连接,以供给所述加热膜120电流,使得所述加热膜120加热,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
可以理解地,每个第一电连接件213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2111内,用于与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每个第二电连接件214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2121内,用于与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连接,以为所述加热部1221加载电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及第二凹槽2121时,所述第一凹槽2111内的第一电连接件213与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连接,以供给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流,使得所述加热部1221中有电流通过,所述加热部1221散发的热量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传递到电池单体110,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所述第二凹槽2121内的第二电连接件214与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连接,以供给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流,使得所述加热部1221中有电流通过,所述加热部1221散热的热量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传递到电池单体110,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
请参见图7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13包括第一电连接部2131及第一抵持部2132;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背离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侧壁上。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背离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侧壁上,则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上且面向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内部设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背离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侧壁上,当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时,所述第一凹槽2111内的第一抵持部2132与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连接,以供给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流,使得所述加热部1221中有电流通过,所述加热部1221散发的热量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传递到电池单体110,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相较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直接与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连接,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有利于更好地抵持所述电池组件100,使得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及第一引线子部1225更好地电连接,以使所述加热膜120能更好地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此外,当所述电池单体110发生膨胀时,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能更加紧密地抵持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13与电池组件100的电连接稳定性,以使所述加热膜120能更好地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2132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背离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背离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光滑结构。所述光滑结构有利于引导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内。当所述电池组件100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凹槽2111移动时,所述光滑结构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引导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
可选地,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背离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侧壁上。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背离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侧壁,使得当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时,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能更好地抵持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第一引线子部1225,提高了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及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所述加热膜120更好地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为一体冲压成型。将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一体冲压成型,有利于简化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的制作工艺,也有利于节约制作成本。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焊接连接成型。将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焊接连接成型,有利于节省原材料,提高多个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连接件214包括第二电连接部2141及第二抵持部2142;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背离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侧壁上。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背离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侧壁上,则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上且面向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内部设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背离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侧壁上,当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2121时,所述第二凹槽2121内的第二抵持部2142与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连接,以供给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流,使得所述加热部1221中有电流通过,所述加热部1221散发的热量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传递到电池单体110,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相较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直接与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连接,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有利于更好地抵持所述电池组件100,使得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及第三引线子部1227更好地电连接,以使所述加热膜120能更好地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此外,当所述电池单体110发生膨胀时,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能更加紧密地抵持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二电连接件214与电池组件100的电连接稳定性,以使所述加热膜120能更好地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抵持部2142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背离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背离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光滑结构。所述光滑结构有利于引导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2121内。当所述电池组件100的一端向所述第二凹槽2121移动时,所述光滑结构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引导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2121。
可选地,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背离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侧壁上。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间隔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背离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侧壁,使得当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2121时,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能更好地抵持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第三引线子部1227,提高了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及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连接的稳定性,有利于所述加热膜120更好地对所述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为一体冲压成型。将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一体冲压成型,有利于简化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的制作工艺,也有利于节约制作成本。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焊接连接成型。将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焊接连接成型,有利于节省原材料,提高多个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13及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214配合,用于将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加热膜120进行串联、并联或混联。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13及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214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实现将多个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加热膜120进行串联、并联或混联。当多个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13及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214和外界供电电源电连接时,外界供电电源通过多个所述第一电连接件213及多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214时供给所述加热膜120电源,使得所述电池组件100的加热膜120得以加载电流,加热膜120的加热部1221有电流通过并散发热量,最终传递到电池单体110,以对电池单体110进行加热。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池组件1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1及第二安装件212之间时,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电连接所述加热膜120的第一引线子部1225;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电连接所述加热膜120的第三引线子部1227。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池组件10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1及第二安装件212之间时,所述第一抵持部2132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31背离所述第一凹槽2111的侧壁上,当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11时,所述第一凹槽2111内的第一抵持部2132与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连接,以供给所述第一引线子部1225电流,使得所述加热部1221中有电流通过,所述加热部1221散发的热量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传递到电池单体110,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持部2142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41背离所述第二凹槽2121的侧壁上,当所述电池组件100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2121时,所述第二凹槽2121内的第二抵持部2142与所述电池组件100的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连接,以供给所述第三引线子部1227电流,使得所述加热部1221中有电流通过,所述加热部1221散发的热量通过第一绝缘层121传递到电池单体110,最终实现对电池单体110的加热。
可选地,请参见图17及图1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300,所述用电设备300包括:设备本体310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200,所述电池模组200用于为所述设备本体310进行供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200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及较高的加热效率,使得所述电池模组200能为所述设备本体310提供稳定的电源,所述用电设备300能够正常使用。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用电设备30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玩具、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电子阅读器、游戏机、玩具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可以为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大型设备。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电设备300仅仅为所述电池所应用的用电设备300的一种形态,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提供的用电设备300的限定,也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此外,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在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又一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单体以及加热膜,所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能量,所述电池单体具有周侧面;所述加热膜贴设于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用于为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加热层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相较于所述第二绝缘层更靠近所述电池单体的周侧面设置,所述加热层用于加载电流以发热,以为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层还包括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所述第一引线部电连接所述加热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引线部电连接所述加热部背离所述第一引线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引线部与第二引线部间隔设置;所述电池组件还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相对两端,且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第一引线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引线子部及第二引线子部,所述第一引线子部背离所述第二引线子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所述第一引线子部设置于所述周侧面,所述第二引线子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引线子部并贴附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引线部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三引线子部及第四引线子部,所述第三引线子部背离所述第四引线子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部,所述第三引线子部设置于所述周侧面,所述第四引线子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三引线子部并贴附于所述第二端面;所述加热膜为通过一张矩形加热膜弯曲后贴附于电池单体的周侧面而形成,沿所述电池单体的周向上,所述加热膜的两个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对应的所述周侧面的圆心角α满足范围:0°<α≤15°;多个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多个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的方式包括串联、并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阵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组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用于固定多个所述电池组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凹槽,沿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配合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电连接件及多个第二电连接件;每个第一电连接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内,用于与所述加热膜电连接;每个第二电连接件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用于与所述加热膜背离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连接部及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抵持部凸设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第二电连接件包括第二电连接部及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抵持部凸设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其中,当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之间时,所述第一抵持部电连接所述加热膜的第一引线子部;所述第二抵持部电连接所述加热膜的第三引线子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多个加热子部,每个所述加热子部沿所述电池单体的周向延伸,多个所述加热子部沿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依序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部从所述第二绝缘层露出;所述第二引线部从所述第二绝缘层露出。
4.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以及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用于为所述设备本体进行供电。
CN202310652692.7A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116387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2692.7A CN116387702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2692.7A CN116387702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7702A CN116387702A (zh) 2023-07-04
CN116387702B true CN116387702B (zh) 2023-08-18

Family

ID=8696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52692.7A Active CN116387702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8770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82128U (zh) * 2016-06-16 2017-01-11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加热模块
CN206558570U (zh) * 2017-01-13 2017-10-13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07425164A (zh) * 2017-06-30 2017-12-01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支架
CN206742460U (zh) * 2017-04-07 2017-12-12 河南锂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
CN109428137A (zh) * 2017-08-30 2019-03-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3342718U (zh) * 2020-08-04 2021-06-01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加热膜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15708245A (zh) * 2021-08-20 2023-02-21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加热片、电池加热膜及使用该电池加热膜的电池模组
WO2023045400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装置、电池、加热膜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16827A (ko) * 2019-08-05 2021-02-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복수의 원통형 전지셀을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82128U (zh) * 2016-06-16 2017-01-11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加热模块
CN206558570U (zh) * 2017-01-13 2017-10-13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742460U (zh) * 2017-04-07 2017-12-12 河南锂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结构
CN107425164A (zh) * 2017-06-30 2017-12-01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支架
CN109428137A (zh) * 2017-08-30 2019-03-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3342718U (zh) * 2020-08-04 2021-06-01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加热膜结构及电池模组
CN115708245A (zh) * 2021-08-20 2023-02-21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加热片、电池加热膜及使用该电池加热膜的电池模组
WO2023045400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装置、电池、加热膜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7702A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4319B (zh)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EP3343672B1 (en) Busbar for cooling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same
US10903469B2 (en) Interconnecting member occupying less space i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EP2450981B1 (en)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US8603663B2 (en) Battery pack
EP2500958B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1001082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edded battery cells and thermal management
CN112952249B (zh) 电池组
CN103972461A (zh) 可再充电电池包
EP4145604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KR20180023699A (ko) 배터리 모듈
CN105706272A (zh) 配备有具有改进的联接结构的感测模块的电池模块
CN116387702B (zh) 一种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KR101713192B1 (ko) 방열 특성이 향상된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WO2021179216A1 (zh) 电芯结构及电池
KR20120136542A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의 단자 연결 구조
CN214898600U (zh) 电池组和电池包
JP5620570B2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9106272U (zh) 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200131501A (ko) 배터리 모듈
CN219628185U (zh) 配电箱、电池包及车辆
KR20200056006A (ko) 전자 부품 조립체
US20230395895A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battery pack
CN116979180B (zh) 储能装置、用电系统及储能系统
CN220306306U (zh) 电池结构、笔记本电脑及电池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501, R&D Building, No. 2 Sany Yundu,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1, R&D Building, No. 2 Sany Yundu,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