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81803A - 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81803A
CN116381803A CN202310264646.XA CN202310264646A CN116381803A CN 116381803 A CN116381803 A CN 116381803A CN 202310264646 A CN202310264646 A CN 202310264646A CN 116381803 A CN116381803 A CN 116381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s
geological
tunnel
excavated
acqu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46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东强
张荣双
杨斌
党军杰
熊敏
亢伟
冯宗宝
沈聪林
刘兵
张燕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2646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1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81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81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38Processing data, e.g. for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用于探测待挖隧道的地质状况,所述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包括: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待挖隧道的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待挖隧道的掌子面前方结构的剖面参数及地震参数;根据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根据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根据水源分布参数和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将综合地质参数,获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探测异常图。

Description

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铁路施工过程中,当遇到较长山脉时,需要开凿长达数百米、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的隧道,由于山脉下不同地段、不同深度的岩体的复杂性,即使在前期勘测设计进行过仔细的地质勘察,但在实际施工进程中,隧道开挖后实际中碰到的各岩体的特性会与预先依据地质勘查进行的设计有较大的误差。以下关隧道为例,下关隧道地质情况复杂,隧址区地下水及地表水发育,施工难度大;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塌方、冒顶、突水、涌泥等工程事故,从而导致地表塌陷。工程事故的发生不仅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还会影响工期,增加工程投资,而且还会造成地表水资源枯竭及地表生态环境等灾害。因此,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物探方法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及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用于探测待挖隧道的地质状况,所述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包括:
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
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待挖隧道的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待挖隧道的掌子面前方结构的剖面参数及地震参数;
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根据所述水源分布参数和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
根据所述三维成像图、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所述水源分布参数、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以及所述综合地质参数,确定隧道开挖方案。
可选地,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确定目标待测区域;
获取目标待测区域上的多条雷达预设测线,其中,相邻两条的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之间水平夹角为θ1,且10°≤θ1≤30°;
获取各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上的多个雷达预设测点,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雷达预设测点之间俯仰夹角为θ2,且3°≤θ2≤8°;
根据多条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以及多个所述雷达预设测点,利用地质雷达仪分别进行探测,并获取对应的雷达探测剖面图;
根据各所述雷达探测剖面图,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
可选地,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预设探测区域,其中,所述预设探测区域的径向宽度为W,待挖隧道的直径为Φ,且W=2.5Φ;
利用三维地震反射仪对所述预设探测区域进行探测,并获取三维成像图。
可选地,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确定不良地质体区域;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利用瞬变电磁仪对待挖隧道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可选地,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利用瞬变电磁仪对待挖隧道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获取多个预设扫描剖面以及多个预设测点,其中,所述预设扫描剖面设置为待挖隧道上设置的垂直于隧道掌子面的剖面,所述预设测点与对应所述预设扫描剖面之间的夹角为30°;
通过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多个实测剖面,并获取实际瞬变电磁参数;
对所述实际瞬变电磁参数采用基于组合约束的反演算法进行反演处理,以形成拟三维瞬变电磁数据,其中,所述反演算法采用视电阻率和视深度转换的结果构建初始模型和参考约束模型;
根据所述拟三维瞬变电磁数据,获取所述水源分布参数以及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可选地,根据所述水源分布参数和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包括:
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并取芯留样,获取样土;
对所述样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获取样土的土质参数;
根据所述土质参数,绘制数字化钻孔柱状图以及综合地质剖面图;
根据所述土质参数,获取岩土体参数;
根据所述数字化钻孔柱状图、所述综合地质剖面图以及所述岩土体参数,获取洞库开挖前方的综合地质参。
可选地,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并取芯留样,获取样土,还包括:
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其中,水平钻孔总长度为H,钻孔数量为N,且50m≤H≤80m,3≤N≤5。
可选地,在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
可选地,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包括:
对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进行地质素描,并测量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岩层产状参数和岩层厚度参数;
测量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与已揭露的标志性岩层的实际距离参数,并计算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垂直层面厚度参数;
根据所述岩层产状参数、所述岩层厚度参数、所述实际距离参数以及所述垂直层面厚度参数,获取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初始地质素描图;
将所述初始地质素描图与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进行比较,确定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在地表岩层层序中的位置和层位;
依据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岩层层序,结合TSP探测成果,确定掌子面前方预定范围内即将出现的岩层在隧道中的位置和规模;
以预设频率对地表水文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以获取掌子面的实时地质素描图;
根据所述实时地质素描图,绘制掌子面的地质素描图和洞身地质展示图。
可选地,在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进行地面踏勘,形成测区地质背景报告以及地质勘察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包括: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待挖隧道的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待挖隧道的掌子面前方结构的剖面参数及地震参数;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根据所述水源分布参数和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将所述综合地质参数,获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探测异常图;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地表物探,瞬变电磁法等多种手段对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进行探测然后通过水平钻探法进行结论的验证从而确定开挖方法及合理的支护类型,从而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及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掌子面地质雷达探测剖面图;
图8为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图;
图9为地表物探成果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高速公路/铁路施工过程中,当遇到较长山脉时,需要开凿长达数百米、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的隧道,由于山脉下不同地段、不同深度的岩体的复杂性,即使在前期勘测设计进行过仔细的地质勘察,但在实际施工进程中,隧道开挖后实际中碰到的各岩体的特性会与预先依据地质勘查进行的设计有较大的误差。以下关隧道为例,下关隧道地质情况复杂,隧址区地下水及地表水发育,施工难度大;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发塌方、冒顶、突水、涌泥等工程事故,从而导致地表塌陷。工程事故的发生不仅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还会影响工期,增加工程投资,而且还会造成地表水资源枯竭及地表生态环境等灾害。因此,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图1至图9为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一实施例。
所述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用于探测待挖隧道的地质状况,所述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包括:
S30: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
S40: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待挖隧道的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待挖隧道的掌子面前方结构的剖面参数及地震参数;
S50: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
S60: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S70:根据所述水源分布参数和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
S80:根据所述三维成像图、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所述水源分布参数、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以及所述综合地质参数,确定隧道开挖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包括: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待挖隧道的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待挖隧道的掌子面前方结构的剖面参数及地震参数;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根据所述水源分布参数和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将所述综合地质参数,获取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探测异常图;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地表物探,瞬变电磁法等多种手段对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进行探测然后通过水平钻探法进行结论的验证从而确定开挖方法及合理的支护类型,从而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及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二实施例。
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S50,包括:
S501: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确定目标待测区域;
S502:获取目标待测区域上的多条雷达预设测线,其中,相邻两条的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之间水平夹角为θ1,且10°≤θ1≤30°;
S503:获取各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上的多个雷达预设测点,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雷达预设测点之间俯仰夹角为θ2,且3°≤θ2≤8°;
S504:根据多条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以及多个所述雷达预设测点,利用地质雷达仪分别进行探测,并获取对应的雷达探测剖面图;
S505:根据各所述雷达探测剖面图,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待测区域,根据所述目标待测区域的雷达预设测点进行探测,如此,探测步骤简便,他侧结果准确度较高。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三实施例。
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S30,包括:
S301:获取预设探测区域,其中,所述预设探测区域的径向宽度为W,待挖隧道的直径为Φ,且W=2.5Φ;
S302:利用三维地震反射仪对所述预设探测区域进行探测,并获取三维成像图。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四实施例。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S60,包括:
S601: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确定不良地质体区域;
S602: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利用瞬变电磁仪对待挖隧道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具体地,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利用瞬变电磁仪对待挖隧道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S602,包括:
S6021: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获取多个预设扫描剖面以及多个预设测点,其中,所述预设扫描剖面设置为待挖隧道上设置的垂直于隧道掌子面的剖面,所述预设测点与对应所述预设扫描剖面之间的夹角为30°;
S6022:通过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多个实测剖面,并获取实际瞬变电磁参数;
S6023:对所述实际瞬变电磁参数采用基于组合约束的反演算法进行反演处理,以形成拟三维瞬变电磁数据,其中,所述反演算法采用视电阻率和视深度转换的结果构建初始模型和参考约束模型;
S6024:根据所述拟三维瞬变电磁数据,获取所述水源分布参数以及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五实施例。
根据所述水源分布参数和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S70,包括:
S701: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并取芯留样,获取样土;
S702:对所述样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获取样土的土质参数;
S703:根据所述土质参数,绘制数字化钻孔柱状图以及综合地质剖面图;
S704:根据所述土质参数,获取岩土体参数;
S705:根据所述数字化钻孔柱状图、所述综合地质剖面图以及所述岩土体参数,获取洞库开挖前方的综合地质参。
具体地,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并取芯留样,获取样土,还包括: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其中,水平钻孔总长度为H,钻孔数量为N,且50m≤H≤80m,3≤N≤5。
在本实施例中,洞口段长距离水平钻探,针对深埋洞库洞口段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在洞门开挖面上布置长距离超前水平钻探,探明浅埋段洞库地质情况。钻孔布置在隧道开挖轮廓之内,沿隧道纵向准确查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物理力学参数等信息。并且,根据地质复杂程度的不同,洞口段长距离水平钻探可布置3~5孔,所有钻孔均要求取芯、留样;为加大探测范围,可将钻探角度调整为3~5°。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第六实施例。
在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的步骤S20之前,还包括:
S20: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
具体地,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S20,包括:
S200:对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进行地质素描,并测量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岩层产状参数和岩层厚度参数;
S201:测量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与已揭露的标志性岩层的实际距离参数,并计算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垂直层面厚度参数;
S202:根据所述岩层产状参数、所述岩层厚度参数、所述实际距离参数以及所述垂直层面厚度参数,获取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初始地质素描图;
S203:将所述初始地质素描图与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进行比较,确定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在地表岩层层序中的位置和层位;
S204:依据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岩层层序,结合TSP探测成果,确定掌子面前方预定范围内即将出现的岩层在隧道中的位置和规模;
S205:以预设频率对地表水文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以获取掌子面的实时地质素描图;
S206:根据所述实时地质素描图,绘制掌子面的地质素描图和洞身地质展示图。
同时,在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的步骤S20之前,还包括:
S10:进行地面踏勘,形成测区地质背景报告以及地质勘察实施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地质素描包括:观察并获取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构造特征、特殊标志、掌子面正面及侧面稳定状态、岩层产状、岩性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现象、涌水情况、水质情况、水的影响、不良气体浓度等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其中,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包括但不限于:产状、间距、长度、充填物、数量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用于探测待挖隧道的地质状况,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包括:
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
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待挖隧道的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待挖隧道的掌子面前方结构的剖面参数及地震参数;
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根据所述水源分布参数和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
根据所述三维成像图、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所述水源分布参数、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以及所述综合地质参数,确定隧道开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探测,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剖面参数及所述地震参数,确定目标待测区域;
获取目标待测区域上的多条雷达预设测线,其中,相邻两条的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之间水平夹角为θ1,且10°≤θ1≤30°;
获取各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上的多个雷达预设测点,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雷达预设测点之间俯仰夹角为θ2,且3°≤θ2≤8°;
根据多条所述雷达预设测线以及多个所述雷达预设测点,利用地质雷达仪分别进行探测,并获取对应的雷达探测剖面图;
根据各所述雷达探测剖面图,获取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预设探测区域,其中,所述预设探测区域的径向宽度为W,待挖隧道的直径为Φ,且W=2.5Φ;
利用三维地震反射仪对所述预设探测区域进行探测,并获取三维成像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采用大地电磁法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参数,确定不良地质体区域;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利用瞬变电磁仪对待挖隧道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利用瞬变电磁仪对待挖隧道进行探测,获取水源分布参数以及前方地质信息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不良地质体区域,获取多个预设扫描剖面以及多个预设测点,其中,所述预设扫描剖面设置为待挖隧道上设置的垂直于隧道掌子面的剖面,所述预设测点与对应所述预设扫描剖面之间的夹角为30°;
通过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多个实测剖面,并获取实际瞬变电磁参数;
对所述实际瞬变电磁参数采用基于组合约束的反演算法进行反演处理,以形成拟三维瞬变电磁数据,其中,所述反演算法采用视电阻率和视深度转换的结果构建初始模型和参考约束模型;
根据所述拟三维瞬变电磁数据,获取所述水源分布参数以及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水源分布参数和所述前方地质信息参数,采用超前钻孔法进行探测,获取综合地质参数,包括:
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并取芯留样,获取样土;
对所述样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获取样土的土质参数;
根据所述土质参数,绘制数字化钻孔柱状图以及综合地质剖面图;
根据所述土质参数,获取岩土体参数;
根据所述数字化钻孔柱状图、所述综合地质剖面图以及所述岩土体参数,获取洞库开挖前方的综合地质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并取芯留样,获取样土,还包括:
利用超前钻孔机对待挖隧道的洞口段进行水平钻孔,其中,水平钻孔总长度为H,钻孔数量为N,且50m≤H≤80m,3≤N≤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待挖隧道的三维成像图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包括:
对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进行地质素描,并测量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岩层产状参数和岩层厚度参数;
测量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与已揭露的标志性岩层的实际距离参数,并计算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垂直层面厚度参数;
根据所述岩层产状参数、所述岩层厚度参数、所述实际距离参数以及所述垂直层面厚度参数,获取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的初始地质素描图;
将所述初始地质素描图与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进行比较,确定掌子面已揭露的岩层在地表岩层层序中的位置和层位;
依据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岩层层序,结合TSP探测成果,确定掌子面前方预定范围内即将出现的岩层在隧道中的位置和规模;
以预设频率对地表水文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以获取掌子面的实时地质素描图;
根据所述实时地质素描图,绘制掌子面的地质素描图和洞身地质展示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待挖隧道进行地质素描以及地质观察,获取待挖隧道的初始地质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进行地面踏勘,形成测区地质背景报告以及地质勘察实施方案。
CN202310264646.XA 2023-03-17 2023-03-17 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Pending CN116381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4646.XA CN116381803A (zh) 2023-03-17 2023-03-17 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4646.XA CN116381803A (zh) 2023-03-17 2023-03-17 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81803A true CN116381803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6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4646.XA Pending CN116381803A (zh) 2023-03-17 2023-03-17 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818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9304A (zh) * 2023-12-06 2024-02-13 中交三公局第六工程(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隧道爆破预探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9304A (zh) * 2023-12-06 2024-02-13 中交三公局第六工程(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隧道爆破预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549304B (zh) * 2023-12-06 2024-05-07 中交三公局第六工程(河北)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隧道爆破预探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9471B (zh)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CN110221341A (zh) 一种隧道施工不良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CN112965136B (zh) 一种富水岩溶隧道的多手段超前探测方法
CN111273375B (zh) 一种应用于缺水地区浅埋地下工程的地质勘察方法
CN103389525A (zh)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06646640B (zh) 一种对穿越采空区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10221340A (zh) 一种隧道掘进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CN101476463A (zh) 水平井随钻自然伽马地质导向方法
KR101495836B1 (ko) 3차원 전기비저항 탐사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널의 붕락구간 탐사방법
CN103389523A (zh)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03399356A (zh)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16381803A (zh) 隧道施工综合物探方法
CN113419294A (zh) 一种多维度岩溶特殊地质综合探测方法
CN112965139B (zh)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隧道超前地质综合预报方法
CN112034530B (zh) 一种房柱式采空区勘查系统及方法
CN103399358A (zh)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03389524A (zh)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CN103399355A (zh)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Ba et 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digital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unfavorable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deep tunnels
Packer et al. Systematic field test of non-destructive techniques for driven cast in situ pile lengths
CN112505792B (zh) 一种基于氡气指示的盐湖深部卤水带勘探方法
Maghsoudi et al. Monitoring instrumentation in underground structures
Breytenbach et al.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high-density gravimetric surveys compar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ling in dolomite stability investigations
Clayto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onitoring network for surface subsidence at New Gold's New Afton block cave operation
Louis et al. Accurate sub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for highway applications using resistivity inversion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