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73763A - 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73763A
CN116373763A CN202310281142.9A CN202310281142A CN116373763A CN 116373763 A CN116373763 A CN 116373763A CN 202310281142 A CN202310281142 A CN 202310281142A CN 116373763 A CN116373763 A CN 116373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data
information
recommended
recomme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11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伟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tu Comput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tu Comput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tu Comput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tu Comput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811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73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73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73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occupant comfort, e.g.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personal settings, e.g. seats, mirrors, steering whe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Naviga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乘客信息;根据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将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若当前乘客未选取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根据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预设数据库,以供更新推荐方案的具体内容。本申请实现了根据不同乘客,推荐不同内容的方案,从而使得不同的乘客均可以享受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服务,并且根据乘客的操作动作,实时更新数据库,以提高给乘客推荐方案时的精准性,以此给乘客带来更加舒适的乘车感受。

Description

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市场中,各方都局限于单座舱单账户的体验方案,驾驶员可以通过摄像头登录自己的账户,并直接控制智能座舱。
而针对多用户场景,驾驶员在通过登录自己的账户,控制智能座舱,体验智能座舱的服务功能时,其他乘客也会有服务功能需求,但由于智能座舱的控制是由驾驶员账户主控的,在乘客享受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功能时,智能座舱系统内会优先根据驾驶员的习惯,提供相应服务。
因此,智能座舱系统无法针对乘客个人情况进行推荐,以及无法针对不同乘客提供适应的服务功能,导致乘客乘坐智能座舱的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提高乘客乘坐智能座舱时的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所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乘客信息;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
将所述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
若所述当前乘客未选取所述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
根据所述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所述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所述预设数据库。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的步骤,包括:
确定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乘客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乘客账户;其中,所述乘客账户中存有申请账户的乘客的乘客数据,在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账户存在映射关系;
若不存在,则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全部乘客账户的乘客数据与所述乘客信息进行相似性匹配,得到与所述乘客信息相似度最高的乘客数据,并将其对应的乘客账户使用智能座舱的历史操作数据作为推荐数据;
或,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并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作为推荐数据;
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乘客信息,生成推荐方案。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乘客信息,生成推荐方案的步骤,包括:
所述乘客信息包括形体信息、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
根据所述形体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坐姿状态;
根据所述坐姿状态、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
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服务需求,生成推荐方案。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坐姿状态、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动作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产生同一类型动作的频次;
确定所述频次大于预设频次的动作的对应位置,并确定所述对应位置的可调控信息;
将所述表情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分析模型,确定出所述当前乘客的眉毛、嘴角和眼角处的表情变化;
根据所述坐姿状态、所述可调控信息和所述表情变化,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服务需求,生成推荐方案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推荐数据中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
将所述服务数据中与所述服务需求对应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一推荐方案;
确定所述服务数据中各服务内容的使用频次,并将所述频次大于各使用频次平均值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二推荐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推荐方案和所述第二推荐方案,筛选出重复项,并生成推荐方案。
示例性的,根据确定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乘客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乘客账户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账户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账户注册信息,确定注册账户乘客,以及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乘客数据;其中,所述乘客数据至少包括乘客的形体信息;
采集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操作动作,并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使用习惯,将所述操作动作和所述使用习惯作为历史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乘客数据和所述历史操作数据,生成乘客账户。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的步骤之前,包括:
采集未注册账户的乘客信息和所述未注册账户使用智能座舱时的服务数据;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
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服务数据分类存储,并建立所述乘客类型和所述服务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乘客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
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乘客未选取所述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所述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所述预设数据库。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所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的步骤。
示例性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所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的步骤。
与相关技术中,智能座舱系统无法针对乘客个人情况进行推荐,以及无法针对不同乘客提供适应的服务功能,导致乘客乘坐智能座舱的体验感差的情况相比,在本申请中,获取乘客信息;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将所述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若所述当前乘客未选取所述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根据所述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所述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所述预设数据库,即在本申请中,通过建立起预设数据库,并根据获取到的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推荐方案,从而实现针对不同乘客,输出不同的推荐方案,以使得乘客直接从推荐方案中选取对应的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智能座舱的便捷性,同时,在乘客不选取推荐方案时,也可根据乘客的操作动作执行相应的智能座舱调控,并将操作记录更新至预设数据库中,以使得后续可推荐更加精准的推荐方案给该乘客或与该乘客相似的乘客群体,综合提高了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为了便于描述,以下省略执行主体描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的各个步骤,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乘客信息;
乘客信息为驾驶舱以外的其他座位上的乘客的相关信息,其包括:乘客的体重、姿态、年纪和当前在智能座舱内的动作等信息,该信息还可包括其他用于分辨不同乘客的信息,例如,搭载面部识别、指纹识别等手段,或识别乘客乘坐时的身体位置,计算乘客的身高等信息。
根据乘客信息,可将乘客分为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可便于后续针对儿童增加儿童安全状态检测,或针对老年人提供相应显示单元放大显示字体、提供语音提示服务等。
也可根据乘客信息,将乘客按照体重划分,根据不同乘客的体重,提供不同的座舱减震效果的服务等。
步骤S120: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
预设数据库为预先建立起的不同乘客与其使用的智能座舱的服务功能的映射关系数据库,其中,不同乘客可包括注册账号的乘客和非注册账号的乘客。
注册账号的乘客可手动预先设定对应其的服务功能,例如,在检测到A乘客进入座舱后,调取A乘客的账户,读取相应所需提供的服务功能,无需A乘客操作,而直接提供服务。
非注册账号的乘客为随机乘客,则需要根据乘客的乘客信息,选取相应的服务功能,例如,B乘客为非注册账号的乘客,B乘客为儿童,则可直接调取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的儿童在使用智能座舱的历史数据,根据该历史数据,给当前B乘客提供服务,例如,在显示单元上播放动画视频,或提供简单益智类游戏给B乘客。
综上,推荐数据即为根据不同的乘客,从预设数据库中调取的与乘客存在一定关联性的数据。
因此,可综合该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例如,针对B乘客,推荐方案即可为:当前可播放动画视频。
步骤S130:将所述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
在生成推荐方案后,可将推荐方案对应输出至该智能座舱系统下的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可为触控屏、车载电视等设备,同时,智能座舱的系统还可控制其余车辆内部的设备,通过物联网方式即可实现控制。
通过该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乘客可自行选择适合其的推荐方案,或根据其自身意愿去主动操控智能座舱而不去应用推荐方案中的服务功能。
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推荐方案时,可通过列表的方式显示,并标记推荐度最高的方案(例如,可划分为推荐度50、30、10等数值等级,以供乘客更好地选择)。
步骤S140:若所述当前乘客未选取所述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
在显示单元上输出推荐方案时,乘客并不一定会选取该推荐方案,而选择自主选择服务功能和设置相关数据等,因此,会产生一定的操作动作,该操作动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显示单元的UI界面进行操作、手动操作智能座舱的各类控制按钮等。
步骤S150:根据所述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所述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所述预设数据库。
根据乘客的操作动作,智能座舱会响应该操作动作所对应的调整请求,例如,将智能座舱的加热功能开启、或调整智能座舱的安全带的松紧、或调整智能座舱的减震功能(增加减震效果或降低减震效果)。
在该乘客操作、调整智能座舱后,将该操作数据进行记录,并和当前乘客的乘客信息对应记录,从而增加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内容。
与相关技术中,智能座舱系统无法针对乘客个人情况进行推荐,以及无法针对不同乘客提供适应的服务功能,导致乘客乘坐智能座舱的体验感差的情况相比,在本申请中,获取乘客信息;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将所述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若所述当前乘客未选取所述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根据所述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所述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所述预设数据库,即在本申请中,通过建立起预设数据库,并根据获取到的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推荐方案,从而实现针对不同乘客,输出不同的推荐方案,以使得乘客直接从推荐方案中选取对应的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智能座舱的便捷性,同时,在乘客不选取推荐方案时,也可根据乘客的操作动作执行相应的智能座舱调控,并将操作记录更新至预设数据库中,以使得后续可推荐更加精准的推荐方案给该乘客或与该乘客相似的乘客群体,综合提高了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体验感。
示例性的,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本申请算力服务可信度评估方法第一实施例,提出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0:确定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乘客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乘客账户;其中,所述乘客账户中存有申请账户的乘客的乘客数据,在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账户存在映射关系;
在确定出乘客信息后,需要先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是否存在与该乘客信息对应的乘客账户,在该乘客账户中存有申请该账户的乘客的乘客数据,其中,该乘客数据中存有与乘客信息相同的信息部分,例如,乘客信息包括形体信息或面容识别数据等,乘客数据中同样会存有相应的形体信息和面容识别数据,因此,在判断乘客和账户是否对应时,分别提取乘客数据和乘客信息中的共有部分,并进行两者的相似度匹配,在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确定该乘客信息所对应的乘客和乘客账户存在对应的映射关系。
即相当于验证过程,确定该乘客是否为某个乘客账户对应的乘客。同时,该过程相当于一个遍历的过程,将乘客信息和预设数据库中的乘客账户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映射关系,在计算彼此之间的相似度时,也可相当于乘客账户作为一个标准,若乘客信息与乘客数据之间的相似度高,但是却未大于预设阈值时,即可将高相似度的乘客数据对应的账号的使用服务的历史数据作为参考,生成推荐方案。
其中,预设阈值即为比例值,可为90%,即相似度需要大于90%,确定乘客信息和乘客账户存在映射关系,否则不存在。
若存在,即可直接调用乘客账户的相关数据,给该乘客提供服务。
步骤S221:若不存在,则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全部乘客账户的乘客数据与所述乘客信息进行相似性匹配,得到与所述乘客信息相似度最高的乘客数据,并将其对应的乘客账户使用智能座舱的历史操作数据作为推荐数据;
若根据乘客信息和乘客数据进行相似度匹配时,确定当前乘客未注册账号,因此,无法直接调用相应的乘客账户的数据,作为该乘客的操作智能座舱的推荐方案。
此时,需要根据额外对乘客信息的匹配预测,并将以往的乘客使用智能座舱时的记录作为参考,生成相应的乘客数据。
而针对不同乘客的喜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可先将各乘客信息和已注册乘客账号的乘客数据进行相似度匹配,可将相似度较高的乘客数据作为参考用的推荐数据。
即,在计算得到乘客信息与每个乘客账号的乘客数据的相似度后,将相似度最高的乘客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并调取该乘客数据对应的乘客账号,以及该乘客账号使用智能座舱的历史操作数据作为推荐数据,该推荐数据至少包括乘客使用智能座舱的服务功能的数量、种类、频次,以及服务功能时的相应调整参数等。
步骤S222:或,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并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作为推荐数据;
而除了要与乘客数据进行匹配时,同时还需要与未注册乘客账号的乘客使用智能座舱的相关数据进行匹配,从而以完善推荐方案的精准度。
其中,在与未注册乘客账号的数据进行匹配时,需要先根据该乘客信息,确定出该乘客信息所对应的乘客类型,例如,上述提及的儿童乘客、成年人乘客等类型,并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该类型的乘客的使用智能座舱的数据,并以此作为推荐数据。
步骤S230: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乘客信息,生成推荐方案。
进一步地,可根据推荐数据和乘客信息,生成相应的推荐方案,在生成推荐方案时,会综合性的生成,在推荐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相应比例的调整,例如,推荐数据中显示过去某乘客使用过三项服务功能,推荐方案即可生成涉及两项至四项的服务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乘客信息,生成推荐方案的步骤,包括:所述乘客信息包括形体信息、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
步骤a:根据所述形体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坐姿状态;
形体信息包括乘客当前的姿势、乘客的体重、乘客的身高、乘客的腿长等,可通过在智能座舱上增加相应的传感器或摄像头,对乘客的外貌身形进行捕捉,从而得到的形体信息。
根据该形体信息,可确定出该乘客在当前的坐姿状态,例如,侧靠在座舱内,或正坐仰躺,或前倾坐姿等,可根据当前的乘客坐姿分析当前乘客的需求,例如,前倾坐姿是想操作显示单元或观看车载电视,可适应性调整车载电视的高度和与乘客之间的距离等,或乘客侧靠在靠背上,并紧闭着双眼,可确定当前乘客是想休息。
步骤b:根据所述坐姿状态、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
因此,可综合坐姿状态、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进一步分析,并确定出乘客的服务需求。
其中,动作信息可为乘客的多次频繁的产生的某样动作,例如,乘客频次摆正身体,想要找一个舒适的坐姿,可提供相应的调整靠背角度、头枕位置的服务。
其中,表情信息可为乘客的微表情,例如,乘客皱眉或许意味着乘客不适,乘客闭眼则需要休息,应关闭语音提示或视频播放等服务。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坐姿状态、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的步骤,包括:
步骤c:根据所述动作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产生同一类型动作的频次;
在根据动作信息,生成相应推荐服务时,可确定动作信息中乘客产生的同一类型的动作的频次,例如,乘客频繁切换头部枕着的地方,可代表着乘客可能存在调整头枕的意愿,或频繁调整其坐姿、后背靠着的位置,可代表着乘客可能存在调整靠背的意愿,或频繁看向车窗,可代表乘客想要乘客可能存在打开车窗的意愿等。
步骤d:确定所述频次大于预设频次的动作的对应位置,并确定所述对应位置的可调控信息;
当频次大于预设频次时,则确定该动作的对应位置,例如,上述提及的头枕、靠背、车窗等位置,并确定对应位置的可调控信息,其中,预设频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三次或五次等均可,其中,可调控信息包括对应的位置的可调整的功能或相应服务,例如,靠背可提供按摩、加热、角度倾斜等功能,该功能即为可调控信息。
步骤e:将所述表情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分析模型,确定出所述当前乘客的眉毛、嘴角和眼角处的表情变化;
将表情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为预先训练好的表情分析模型,可使用现有已训练好的模型,调整该模型的相应参数,控制其重点捕捉乘客的眉毛、嘴角和眼角处的表情变化,即使用分析模型读取乘客的表情信息时,提取乘客面部图像中的眉毛、嘴角和眼角处的特征信息或特征变量,并分配一定的权重至上述特征变量,从而结合上述特征变量,综合分析当前乘客的表情,确定乘客的心情,该心情主要包括愉悦状态和不适状态,当乘客处于不适状态时,即可对应推荐相应的服务功能,以缓解乘客的不适,具体地可为,乘客多次频繁移动身体调整坐姿后,表现出不适状态,此时,即可推荐调整靠背的相关服务功能给乘客。
步骤f:根据所述坐姿状态、所述可调控信息和所述表情变化,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
综上,根据坐姿状态、可调控信息和表情变化,能确定出当前乘客对于乘客智能座舱的不满足的地方,或一些有需求的地方,调整座舱或一些其他服务等,即可根据上述三个信息,确定出乘客的服务需求,该服务需求包括智能座舱所能提供的所有的服务中的任意服务。
步骤g: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服务需求,生成推荐方案。
综合推荐数据和服务需求,从而可根据服务需求在推荐数据中寻找相应的智能座舱提供服务需求时的操作记录和操作过程等数据,因此,可进一步地生成推荐方案。
示例性的,所述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服务需求,生成推荐方案的步骤,包括:
步骤h:确定所述推荐数据中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
步骤i:将所述服务数据中与所述服务需求对应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一推荐方案;
推荐数据包括同一个类型的全部乘客所使用的服务功能的数据记录,而在此时根据乘客信息,确定出来的乘客的服务需求必然会与推荐数据中的服务数据记录产生重合的情况,将这一部分的内容作为第一推荐方案。
步骤j:确定所述服务数据中各服务内容的使用频次,并将所述频次大于各使用频次平均值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二推荐方案;
而在确定第一推荐方案之外,还可根据推荐数据,确定第二推荐方案,其中,该第二推荐方案即为将服务数据中各服务内容的使用频次大于各使用频次平均值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二推荐方案,即筛选出乘客通常会使用的服务功能,将其作为第二推荐方案。
步骤k:根据所述第一推荐方案和所述第二推荐方案,筛选出重复项,并生成推荐方案。
第一推荐方案和第二推荐方案中必然会存在重复项,将重复项去除后,即可生成对应的推荐方案。
此外,还可根据各服务内容的使用情况,生成对应的推荐方案,其中,可确定各服务内容的使用相关性,例如,多数乘客在使用A功能后,连同使用B功能,具体可为:多数乘客在调整靠背的倾斜角度后,还使用调整头枕位置的功能,或在冬天时,多数乘客在使用调整靠背的倾斜角度时,同时使用智能座舱的加热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乘客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乘客账户;其中,所述乘客账户中存有申请账户的乘客的乘客数据,在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账户存在映射关系;若不存在,则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全部乘客账户的乘客数据与所述乘客信息进行相似性匹配,得到与所述乘客信息相似度最高的乘客数据,并将其对应的乘客账户使用智能座舱的历史操作数据作为推荐数据;或,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并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作为推荐数据;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乘客信息,生成推荐方案。即从预设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数据,并精准抽取相应的推荐数据,从而生成推荐方案,保证了生成的推荐方案的精准性。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本申请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出第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l:获取账户注册信息;
乘客在注册账户时,需要通过智能座舱的主控系统进行审核,该主控系统可用于控制车辆内部的任意一个智能座舱,包括乘客座舱和驾驶员座舱,该主控系统仅设置一个主控账户,由驾驶员登录,驾驶员可控制乘客账号的数量和控制内容,同时驾驶员可直接越过乘客直接控制智能座舱和其他设备,例如,驾驶员辅助乘客调整,或驾驶员安全性强制调整等。
账户注册信息包括注册请求和乘客的基本信息,该基本信息可由乘客自行手动输入,例如,账户昵称、账户所有者的性别等,以及包含该账户注册信息的发起位置(对应该位置处的智能座舱)。
步骤m:根据所述账户注册信息,确定注册账户乘客,以及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乘客数据;其中,所述乘客数据至少包括乘客的形体信息;
根据账户注册信息,需要先锁定申请注册的注册账户乘客,例如,车内共有四个智能座舱,需锁定具体哪一个智能座舱的乘客发起的注册请求,进而在确定该乘客的乘客数据。
其中,该乘客数据与乘客信息有部分重合,例如,乘客的身形信息,需要记录乘客的体重和坐姿习惯等。
此外,乘客数据还应包含乘客自行设置的参数和预定服务功能等数据,例如,乘客在注册账户时,会设定其需求的功能,和对应功能开启的参数,以乘客设定调整靠背倾斜角度为例进行阐述,该乘客数据包括调整靠背倾斜角度,和相应的角度参数。
步骤n:采集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操作动作,并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使用习惯,将所述操作动作和所述使用习惯作为历史操作数据;
在乘客使用智能座舱时,均会采集乘客的操作动作,并记录该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使用习惯,在当该乘客需要申请注册账户时,则将该乘客对应的操作动作和使用习惯的数据调取,并将该数据作为历史操作数据。
步骤o:根据所述乘客数据和所述历史操作数据,生成乘客账户。
根据乘客数据和历史操作数据,生成乘客账户时,一方面是需要通过乘客数据作为预设数据库中的用于检测映射关系的数据,另一方面需要记录该乘客使用智能座舱的数据,从而更加精准推荐方案,例如,该乘客每次乘坐智能座舱时,均会启用智能座舱的靠背倾斜的效果,而该乘客却未将该服务开启预定设置,此时,根据其历史操作数据,确定出该乘客大概率会启用调整靠背倾斜角度的功能,因此,可直接将该功能方案推荐给乘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账户注册信息;根据所述账户注册信息,确定注册账户乘客,以及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乘客数据;其中,所述乘客数据至少包括乘客的形体信息;采集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操作动作,并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使用习惯,将所述操作动作和所述使用习惯作为历史操作数据;根据所述乘客数据和所述历史操作数据,生成乘客账户。即通过收集经常使用智能座舱的乘客的信息和注册账户信息,从而可在预设数据库中直接放入相应的乘客账号,以便于后续乘客快捷使用智能座舱。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本申请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出第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p:采集未注册账户的乘客信息和所述未注册账户使用智能座舱时的服务数据;
除了经常使用智能座舱的乘客会注册账户信息,其余随机乘客并不会通过建立账户的方式使用智能座舱,而此时,需要通过大数据收集和大数据分析,针对随机乘客的不同推荐方案,因此,此类乘客的数据的收集过程同样重要。
步骤q: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
而未注册账户的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会根据乘客信息,分析并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数据,从而生成推荐方案,因此,在采集随机乘客的数据时,也同样从乘客信息入手,将该乘客信息作为标记信息,对应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不同体态的乘客进行数据分类。
步骤r: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服务数据分类存储,并建立所述乘客类型和所述服务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同时,此类随机乘客会根据推荐方案选用服务,同时也存在独立选用服务功能情况,因此,在采集到乘客的乘客信息后,还需要采集该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服务数据,即相当于建立一个数据映射关系,乘客信息与服务数据之间的映射。
综上,服务数据即为该随机乘客所使用的服务功能的相关数据记录,而乘客类型则为将乘客信息进行汇总、分类后得到的类型情况,可以按照乘客的体态划分(形体胖瘦、形体高矮,从而对应调节靠背和靠背头枕的高度和角度等),也可以按照乘客的年龄段划分,例如,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也可以按照乘客的喜好划分,例如,部分乘客选择观看新闻、阅读书报等,有的乘客选择观看电影等视频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建立起乘客类型和乘客所使用的服务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可将上述数据存入预设数据库中,从而更新数据库的内容,并提高数据库的数据容量,以此应对不同乘客时,可有更多的选择,以及可根据数据量的提升,提高生成推荐方案的精准度。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装置,所述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乘客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
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乘客未选取所述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所述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所述预设数据库。
示例性的,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乘客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乘客账户;其中,所述乘客账户中存有申请账户的乘客的乘客数据,在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账户存在映射关系;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若不存在,则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全部乘客账户的乘客数据与所述乘客信息进行相似性匹配,得到与所述乘客信息相似度最高的乘客数据,并将其对应的乘客账户使用智能座舱的历史操作数据作为推荐数据;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或,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并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作为推荐数据;
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乘客信息,生成推荐方案。
示例性的,所述生成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形体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坐姿状态;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坐姿状态、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服务需求,生成推荐方案。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作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产生同一类型动作的频次;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频次大于预设频次的动作的对应位置,并确定所述对应位置的可调控信息;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表情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分析模型,确定出所述当前乘客的眉毛、嘴角和眼角处的表情变化;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坐姿状态、所述可调控信息和所述表情变化,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
示例性的,所述生成单元包括: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推荐数据中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
第六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服务数据中与所述服务需求对应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一推荐方案;
第七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服务数据中各服务内容的使用频次,并将所述频次大于各使用频次平均值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二推荐方案;
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推荐方案和所述第二推荐方案,筛选出重复项,并生成推荐方案。
示例性的,所述生成模块还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账户注册信息;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账户注册信息,确定注册账户乘客,以及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乘客数据;其中,所述乘客数据至少包括乘客的形体信息;
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操作动作,并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使用习惯,将所述操作动作和所述使用习惯作为历史操作数据;
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客数据和所述历史操作数据,生成乘客账户。
示例性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未注册账户的乘客信息和所述未注册账户使用智能座舱时的服务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服务数据分类存储,并建立所述乘客类型和所述服务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申请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设备。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图3即可为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和通信总线304,其中,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和存储器303通过通信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3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的步骤。
上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3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302用于上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303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MD),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303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301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所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座舱系统的主控单元,所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乘客信息;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
将所述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
若所述当前乘客未选取所述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
根据所述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所述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所述预设数据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的步骤,包括:
确定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乘客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乘客账户;其中,所述乘客账户中存有申请账户的乘客的乘客数据,在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乘客信息与所述乘客账户存在映射关系;
若不存在,则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全部乘客账户的乘客数据与所述乘客信息进行相似性匹配,得到与所述乘客信息相似度最高的乘客数据,并将其对应的乘客账户使用智能座舱的历史操作数据作为推荐数据;
或,若不存在,则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并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作为推荐数据;
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乘客信息,生成推荐方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乘客信息,生成推荐方案的步骤,包括:
所述乘客信息包括形体信息、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
根据所述形体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坐姿状态;
根据所述坐姿状态、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
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服务需求,生成推荐方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坐姿状态、动作信息和表情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动作信息,确定所述当前乘客产生同一类型动作的频次;
确定所述频次大于预设频次的动作的对应位置,并确定所述对应位置的可调控信息;
将所述表情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分析模型,确定出所述当前乘客的眉毛、嘴角和眼角处的表情变化;
根据所述坐姿状态、所述可调控信息和所述表情变化,确定所述当前乘客的服务需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推荐数据和所述服务需求,生成推荐方案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推荐数据中所述智能座舱提供的服务数据;
将所述服务数据中与所述服务需求对应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一推荐方案;
确定所述服务数据中各服务内容的使用频次,并将所述频次大于各使用频次平均值的服务内容作为第二推荐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推荐方案和所述第二推荐方案,筛选出重复项,并生成推荐方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预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乘客信息存在映射关系的乘客账户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账户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账户注册信息,确定注册账户乘客,以及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乘客数据;其中,所述乘客数据至少包括乘客的形体信息;
采集所述注册账户乘客的操作动作,并确定所述注册账户乘客在使用智能座舱时的使用习惯,将所述操作动作和所述使用习惯作为历史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乘客数据和所述历史操作数据,生成乘客账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的步骤之前,包括:
采集未注册账户的乘客信息和所述未注册账户使用智能座舱时的服务数据;
根据所述乘客信息,确定当前乘客的乘客类型;
根据所述乘客类型,将所述服务数据分类存储,并建立所述乘客类型和所述服务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8.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乘客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客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得到推荐数据,并根据推荐数据,生成推荐方案;
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推荐方案输出至显示单元,以供所述当前乘客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推荐方案;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乘客未选取所述推荐方案,则获取当前乘客的操作动作;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动作,调整智能座舱,并将所述操作动作和调整动作更新至所述预设数据库。
9.一种智能座舱功能推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所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所述智能座舱功能推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的步骤。
CN202310281142.9A 2023-03-14 2023-03-14 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73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1142.9A CN116373763A (zh) 2023-03-14 2023-03-14 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1142.9A CN116373763A (zh) 2023-03-14 2023-03-14 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73763A true CN116373763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64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1142.9A Pending CN116373763A (zh) 2023-03-14 2023-03-14 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737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5431B2 (en) Information prese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8725357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参数控制方法、系统与云端服务器
CN107209019B (zh) 信息处理系统和控制方法
JP2022547479A (ja) 車載デジタル人に基づくインタラクション
WO2004003802A2 (en) Measurement of content ratings through vision and speech recognition
JP7118697B2 (ja) 注視点推定処理装置、注視点推定モデル生成装置、注視点推定処理システム、注視点推定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注視点推定モデル
KR20140123899A (ko) 표정 추정 장치, 제어 방법, 제어 프로그램, 및 기록 매체
CN109302486B (zh) 一种根据车内环境推送音乐的方法和系统
JP6673415B2 (ja) 適合度判定装置および適合度判定方法
CN112837407A (zh) 一种智能座舱全息投影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CN114248666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座椅调整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6951433B (zh) 一种检索方法及装置
JP2019101472A (ja) 感情推定装置
JP7204283B2 (ja) 雰囲気推測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の提示方法
CN116373763A (zh) 智能座舱功能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29746A1 (en) Cognitive load predictor and decision aid
WO2021112048A1 (ja) 運転分析装置、及び運転分析方法
KR102162356B1 (ko) 생체 정보 기반의 영상 제어 방법
CN115428093A (zh) 用于向用户提供用户适配的服务的技术
JP7080079B2 (ja) 情報提供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1887405B2 (en) Determining features based on gestures and scale
CN111736700A (zh) 基于数字人的车舱交互方法、装置及车辆
US1187870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JP20200643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20220408011A1 (en) User characteristic-based display presen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