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8933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8933A
CN116368933A CN202080106175.4A CN202080106175A CN116368933A CN 116368933 A CN116368933 A CN 116368933A CN 202080106175 A CN202080106175 A CN 202080106175A CN 116368933 A CN116368933 A CN 116368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message
relay
identifi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61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68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8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识别从RLC层以下的协议层发送给中继设备的数据或者接收来自中继设备的数据,以确定数据关联的源终端设备或者目的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在一些中继场景下,可以针对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请求相应的资源或承载配置,提高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除了可以直接与终端设备通信之外,还可以通过中继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例如,中继设备(例如,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作为源终端设备(source UE)与目的终端设备(destination UE)之间的中继,使得源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能够通过中继设备与目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2)通信,这种技术称为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中继(UE to UE relay,U2U relay)技术。
目前,一种可能的方式,可以通过层3(layer 3,L3)relay技术,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中继传输与接收。此时,中继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转发,即源终端设备的数据会被中继设备解析到IP层,再由中继设备转发给目的终端设备。另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层2(layer2,L2)relay技术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中继传输与接收。中继数据是通过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以下转发的,即源终端设备的数据会被中继设备解析到适配层或者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RLC)层,再由中继设备转发给相应的目的终端设备。
针对一个源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与多个目的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3)通过同一个中继设备通信的场景,此时,终端设备1和中继设备之间可能只有一个单播连接,中继设备与终端设备2和终端设备3建立各自的单播连接。基于现有技术的方式,终端设备1可能只能感知中继设备,导致终端设备1所在的网络只能为终端设备1分配性能相同的2个侧行链路数据无线承载(sidelink data radio bearer,SL DRB)配置(用于传输终端设备1与终端设备2之间的单播数据,及终端设备1与终端设备3之间的单播数据),而无法针对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来分配不同的配置,可能导致不同目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单播数据传输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进行通信时的单播数据传输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源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目的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发送端设备,也可以为接收端设备。
以第二终端设备为例,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方法,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获得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对第二终端 设备的RLC层以上的协议层来说,也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识别从RLC层以下的协议层发送给中继设备的数据或者接收了来自中继设备的数据,以确定数据关联的源终端设备或者目的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使得在一些中继场景下,例如,在源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建立的同一单播连接上,关联了中继设备与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例如,不同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多个单播链接,此时,由于已经获取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因此,针对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其分配相应的资源或承载配置,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提高通信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使得第一中继设备可以获得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以便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从而,提高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为以下任一项: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可以基于不同的方式实现,以提高本申请发送或接收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灵活性。
场景1,第二终端设备为发送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协议层获取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第一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协议层获取第一数据,并且由于第二终端设备已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因此,第一协议层可以实现将第一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对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层以上的协议层来说,可以通过第一数据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数据的接收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协议层根据第一数据,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第二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协议层,根据第一数据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二数据,以使第二数据是可以通过RLC层以下的协议层发送给中继设备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协议层为包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或适配层。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协议层可以基于不同的协议层实现,以提高本申请发送第二数据的灵活性。
场景2,第二终端设备为接收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协议层获取第三数据;第三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第三数据关联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终 端设备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协议层获取第三数据,并且由于第二终端设备已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因此,第二协议层可以基于第三数据关联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该第三数据来源于第一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协议层根据第三数据,确定第四数据;第四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第四数据关联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协议层,实现将第三数据确定第四数据,该第四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对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层以上的协议层来说,可以通过第四数据的关联关系,确定数据包的发送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协议层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适配层。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协议层可以基于不同的协议层实现,以提高本申请接收第三数据的灵活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QoS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QoS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为源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消息,生成第一请求消息,从而,通过第一请求消息,获取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由于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是基于第一QoS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配置的,可以实现接入网设备针对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相应的资源或承载配置,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通信的通信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第一无线承载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通信的通信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源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目的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发送端设备,也可以为接收端设备。以第二终端设备为例,该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请求消息;第二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一QoS信息、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信息;第一QoS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通信,第一信息和第一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第一信息与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QoS信息、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信息,由于第一QoS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第一信息与 第一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从而,可以使得接入网设备确定该第一QoS信息是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分配无线承载使用的,通过第一信息与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可以使得接入网设备确定该无线承载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的,因此,可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在不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时,也可以向接入网设备请求第一终端设备的无线承载配置,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包括N个第三终端设备,第一QoS信息包括:M个第二QoS信息,第一信息包括:N个第二信息,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第二QoS信息为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二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通过上述方法,在第一终端设备包括N个第三终端设备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个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M个第二QoS信息,从而,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M个第二QoS信息和N个第二信息,为N个第三终端设备分别配置无线承载,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与N个第三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通信的通信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上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通信的通信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包括X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X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在第三无线承载上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相应的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接入网设备为N个第三终端设备配置的X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X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与N个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与N个第三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通信的通信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QoS信息包括:第一QoS标识,第一QoS标识与第一信息不对应;第二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一QoS标识和第一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QoS信息中的第一QoS标识与第一信息不对应,从而,通过第一QoS标识和第一信息对应第一终端设备的QoS信息,提高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QoS信息的灵活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QoS信息包括:第一QoS标识,第一QoS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第二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一QoS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QoS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从而,使得第一QoS标识对应第一终端设备的QoS信息,提高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QoS信息的复杂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为以下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局部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唯一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PC5-S层的标识或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信息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可以提高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QoS信 息的灵活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示例性的,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为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下面以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中继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包括: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中继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在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通信时,对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层以上的协议层来说,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识别从RLC层以下的协议层发送给中继设备的数据包或者接收了来自中继设备的数据,以确定数据关联的源终端设备或者目的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从而在一些中继场景下,例如,在源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建立的同一单播连接上,关联了中继设备与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例如,不同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多个单播链接,此时,由于已经获取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因此,针对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其分配相应的资源或承载配置,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提高通信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二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多跳的场景,即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此时,第一中继设备可以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以使第二中继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二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多跳的场景,即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此时,第一中继设备可以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以使第二中继设备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为以下任一项: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提高本申请中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的灵活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源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目的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发送端设备,也可以为接收端设备。以第二终端设备为例, 该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为PC5-RRC消息,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第三响应消息为PC5-RRC消息,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完成单播连接建立。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消息,从而,通过第一无线承载,请求建立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以复用第一无线承载,节省资源的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请求消息;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五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五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四请求消息为PC5-RRC消息;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响应消息;第四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五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四响应消息为PC5-RRC消息。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多跳的场景,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此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来自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请求消息,从而,通过第一无线承载,请求建立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五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以复用第一无线承载,节省资源的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或第四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终端设备的应用标识、第五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标识、业务标识、安全能力信息、第五终端设备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三请求消息或第四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多种信息,从而,可以丰富第三请求消息或第四请求消息的适用场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五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五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五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五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提高第五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第三响应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或者,第四请求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第三响应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
通过上述方法,第三请求消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送,从而,提高了发送第三请求消息的灵活性。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示例性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源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目的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发送端设备,也可以为接收端设备。以第二终端设备为例,该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一无线承载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第三请求消息为PC5-RRC消息;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 送第三响应消息;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完成单播连接建立;第三响应消息为PC5-RRC消息。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消息,从而,通过第一无线承载,请求建立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以复用第一无线承载,节省资源的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PC5-S层指示PC5-RRC层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发送的。
通过上述方法,第三请求消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送,从而,提高了发送第三请求消息的灵活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标识、第四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标识、业务标识、安全能力信息、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三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多种信息,从而,可以丰富第三请求消息的适用场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四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四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第四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通过上述方法,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提高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
示例性地,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发送模块用于实现发送信号的功能,接收模块用于实现接收信号的功能)。示例性地,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可以是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例如,发送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信号的功能,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信号的功能)。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或者说,是接口电路),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
示例性地,第一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发送模块用于实现发送信号的功能,接收模块用于实现接收信号的功能)。示例性地,第一通信装置为中继设备,或者为设置在中继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终端 设备,或者可以是设置在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例如,发送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信号的功能,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信号的功能)。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中继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中继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或者说,是接口电路),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的第二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或者,接口电路),通信接口可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二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二通信装置外部。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二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例如,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可以是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
其中,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收发器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如前的第一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或者,接口电路),通信接口可用于与其他装置或设备进行通信。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位于第一通信装置外部。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互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例如,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使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示例性地,通信设备为中继设备。例如,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中继设备,或者可以是设置在中继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其中,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通信接口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收发器(或者,发送器和接收器)实现,例如收发器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通信接口例如为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例如输入/输出管脚等,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 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或者,存储器也可以不包括在芯片内,而是位于芯片外部,相当于,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外部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例如,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或者,存储器也可以不包括在芯片内,而是位于芯片外部,相当于,处理器可以读取并执行外部存储器所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六方面的通信装置或第八方面的通信装置,以及包括第七方面的通信装置或第九方面的通信装置。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b-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播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播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是指通过装载在车上的传感器、车载终端等提供车辆信息,并通过各种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边基础设施、车与网络之间进行相互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以应用到V2X场景为例进行介绍。图1a示出了V2X通信架构100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V2X通信架构100包括:V2X设备(例如图1a中所示V2X UE 1和V2X UE 2)和网络设备。该V2X通信架构100还可以包括V2X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该V2X通信架构中包括两种通信接口,即PC5接口和Uu接口。其中,PC5接口是V2X UE之间直连通信接口,V2X UE之间的直连通信链路也被定义为侧行链路或侧链(sidelink,SL)。Uu接口通信是发送方V2X UE(例如,V2X UE 1)将V2X数据通过Uu接口发送至网络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发送至V2X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后,再由V2X应用服务器下发至网络设备,并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给接收方V2X UE(例如,V2X UE 2)的通信方式。在Uu接口通信方式下,转发发送方V2X UE的上行数据至应用服务器的网络设备,和转发应用服务器下发至接收方V2X UE的下行数据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具体可以由应用服务器决定。应理解,发送方V2X UE向网络设备的发送称为上行(uplink,UL)传输,在图1a中通过Uu UL表示;网络设备向接收方V2X UE的发送称为下行(downlink,DL)传输,在图1a中通过Uu DL表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场景中,可选地,可以应用于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场景中。示例性的,D2D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中的D2D,也可以是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的D2D,还可以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出现的其他通信系统中的D2D。R12 D2D主要面向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包含D2D通信和D2D发现两部分。R12 D2D通信面向公共安全,只支持组播通信(one-to-Many D2D通信);R12 D2D发现支持简单的商业广播(如广告广播等)。类似地,V2X可以是LTE V2X,也可以是NR V2X,还可以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出现的其他通信系统中的V2X。
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体的,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终端设备,还可以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也可以是物联网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车载设备(例如,汽车、自行车、电动车、飞机、船舶、火车、高铁等)、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家居设备(例如,冰箱、电视、空调、电表等)、智能机器人、车间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 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飞行设备(例如,智能机器人、热气球、无人机、飞机)等。终端还可以是其他具有终端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还可以是D2D通信或者车联网通信中担任终端功能的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终端设备,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中继(relay)。或者理解为,能够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看作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指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具有D2D或者V2X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单元或模块等,比如车载通信装置,车载通信模块或者车载通信芯片等。
3)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口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例如,一种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RSU可以是支持V2X应用的固定基础设施实体,可以与支持V2X应用的其他实体交换消息。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LTE系统或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也简称为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也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 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但因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涉及的是接入网设备,因此在后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则所提及的网络设备均可以指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4)接入(access layer,AS)层:
终端设备的AS层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接入层还可以包括物理(physical,PHY)层。
AS层的上层可以是指终端设备的AS层以上的层,例如V2X层、应用层或者V2X层与应用层之间的层。
5)SL通信的单播连接建立的过程:
在NR V2X R16中,SL通信支持单播、组播和广播三种通信方式。针对单播通信来说,两个终端设备之间需要建立PC5-S连接,PC5-S连接也可以称为PC5单播连接(unicast link)或单播连接。PC5-S连接可以认为是终端设备的上层的连接。AS层的连接可以认为是PC5-RRC连接。当上层的PC5-S连接建立完成后,AS层对应的PC5-RRC连接也认为建立完成了。实际应用中,不需要额外的显示PC5-RRC连接建立过程,PC5-S连接建立完成后直接采用协议预定义的SL信令无线承载(sidelink singaling radio bearer,SL-SRB)就可以传输PC5-RRC消息。具体的,单播连接建立流程如图2所示。需要建立单播连接的两个终端设备用UE1和UE2表示。消息1为UE2向UE1发送的PC5-S连接建立请求(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消息;消息2为UE1向UE2发送的安全激活命令(Direct Security Mode Command)消息;消息3为UE2向UE1反馈的安全激活完成(Direct Security Mode Complete)消息;消息4为UE1向UE2反馈的PC5-S连接建立接受(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消息。在PC5-S连接建立的过程中,相应的安全也会建立。
终端设备的上层的PC5-S连接建立完成后,终端设备会为每个单播连接分配一个终端设备内部唯一的PC5连接标识(PC5 link identifier)。终端设备的上层会给AS层提供每个单播连接关联的单播连接文件(unicast link profile)信息。具体的,unicast link profile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信息:V2X业务类型;源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标识(application layer ID)和层二标识L2 ID;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标识(application layer ID)和层二标识L2 ID;单播连接对应的网络层协议;每个V2X业务类型关联的一组PC5服务质量流标识(PC5 QoS flow indicator,PFIs),每个PFI关联一组QoS参数。V2X业务类型可以包括提供商业务标识符(provider service identifier,PSID)或者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符(ITS application identifier,ITS-AID)。
6)侧行链路无线承载SLRB:为层二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侧行链路的数据的承载。SLRB可以包括SL-SRB和侧行链路数据无线承载(sidelink data radio bearer,SL-DRB)。SLRB包括包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中的一种或多种。一个SLRB唯一地关联一组地址信息,地址信息包括源地址标识(例如source L2 ID)和目的地址标识(例如destination L2 ID),地址信息还可以包括通信类型(cast type)。其中cast type可以是单播、组播或广播。
7)PC5服务质量流(PC5 quality of service flow,PC5 QoS flow):一个PC5 QoS流关联一个PFI。PFI为终端设备上层所分配的标识,PFI用于在一个层二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 L2 ID)下唯一标识一个QoS流。一个PFI也会和一组QoS文件(profile)相关联。QoS profile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参数:PC5接口5G服务质量标识(PC5 5G quality of service identifier,PQI)、保证流量比特率(guaranteed flow bit rate,GFBR)、最大流量比特率(maximum flow bit rate,MFBR)、最小需求通信距离(minimum required communication range,range)、分配和预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PC5口链路最大汇聚比特率(PC5 LINK-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PC5 LINK-AMBR)、缺省值(default values)、资源类型(resource type)、优先等级(priority level)、包延迟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 包错误率(packet error rate,PER)、平均窗口(averaging window)(针对GBR和Delay-critical GBR资源类型的QoS flow)、或者最大数据突发量(maximum data burst volume)(针对Delay-critical GBR资源类型的QoS flow)等参数。资源类型例如可以是保证比特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延迟临界GBR(Delay critical GBR)或者非GBR(Non-GBR)。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PC5 QoS flow简称为QoS flow。
8)业务、QoS流或单播连接的关系:进行SL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用UE A和UE B来表示。一个上层的PC5-S单播连接可以包括多个V2X业务(service),每个业务中也可以有多个PC5 QoS flows,在同一个目的地址会通过QoS流标识(PFI)来区分出不同的QoS流。例如,PC5-S单播连接1包括两个V2X业务,分别为V2X业务A和V2X业务B。业务A有PC5 QoS流1和PC5 QoS流2,业务A有PC5 QoS流3。
9)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大小、内容、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例如,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消息,而并不是表示这两个消息的信息量大小、内容、发送顺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前文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一些名词概念,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也可以应用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5G新空口(new radio,NR),或应用于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又例如第七代(7th generation,7G)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场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5G NR技术引入UE的中继通信在3GPP标准上开始讨论。除了用于上述的公共安全外,5G NR中的UE间的中继通信主要考虑网络以及用户系统性能的提升,如覆盖增强和容量提升。
在对方案介绍之前,首先介绍一些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概念、术语或实现流程的描述,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如图1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通信系统中包括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101和第二终端设备102。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中继设备103,中继设备103实现中继转发的功能,中继设备103可以是一种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一种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定。中继设备可以为一个中继设备,还可以是多个中继设备(图中未示出)。第一终端设备101和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通过中继设备103实现数据传输。第一终端设备101通过中继设备103向第二终端设备102发送数据,第二终端设备102通过中继设备103向第一终端设备101发送数据。当第一终端设备101处于第二终 端设备102的覆盖范围之外或者覆盖范围边缘,或者第二终端设备102处于第一终端设备101的覆盖范围之外或者覆盖范围边缘时,可以通过中继设备103中转数据,实现侧行链路的覆盖增强。第一终端设备101与中继设备103之间通过侧行链路通信,中继设备103与第二终端设备102之间也是通过侧行链路通信。第一终端设备101可以为一个终端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例如,如图1c所示,当终端设备称为UE时,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记为UE2,第一终端设备101可以包括3个第三终端设备(UE1,UE3和UE4)。以第一终端设备为UE1为例,UE2通过中继设备建立了单播连接和UE1进行U2U relay通信,使得UE2可以通过中继设备给UE1发送数据。
第一终端设备101、第二终端设备102和中继设备103都可以统称为终端设备。为作区分,可以用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和中继装置来表示。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对应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对应于第二终端设备,中继装置对应于中继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方法功能的设备统一以终端设备为例进行介绍。
当终端设备称为UE时,结合图1b所示的通信场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到用户设备中继(UE to UE relay,U2U relay)通信。源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以及中继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之间为SL单播通信。源终端设备、中继设备、目的终端设备可以处于RRC连接态、RRC空闲态、RRC非激活态、OOC状态。
以中继设备为基站为例。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在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处于中继设备(例如,基站)的网络覆盖(in coverage,IC)的条件下,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可以独立通过Uu口接入中继设备的网络。中继设备对应的网络可以控制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上的通信配置以及通信资源的分配等,例如可进行实时地UL、DL上的资源调度。对于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处于中继设备的IC状态的情况,可参考图1d。图1d包括中继设备103(例如,基站1)、第一终端设备101、第二终端设备102,基站1是第一终端设备101接入的基站,基站1是第二终端设备102接入的基站,基站1是第一终端设备101和第二终端设备102的中继设备。
为描述方便,下文以中继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运营商可以部署一个中继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有较强的能力,例如有更多的接收和发送天线,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协助U2U relay通信的两个终端设备中转数据,从而提升覆盖,增加通信距离。例如,当一个终端设备与另一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覆盖信号较差,或一个终端设备处于另一个终端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外时,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实现覆盖范围增强,还可以提升侧行链路系统的容量。
结合图1b,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发送端、数据发送端或U2U中继数据发送端,第一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接收端、数据接收端或U2U中继数据接收端;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发送端、数据发送端或U2U中继数据发送端,第二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为接收端、数据接收端或U2U中继数据接收端。当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的场景中时,若由第二终端设备发起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则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端到端单播连接建立的发起端,若由第一终端设备发起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则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端到端单播连接建立的接受端。
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记为UE1,第二终端设备记为UE2,中继设备记为中继UE。UE-to-UE relay通信时,存在一个源UE2(作为源终端设备),一个目的UE1(作为目的终 端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中继设备,其中UE2和UE1之间存在单播通信的需求。UE2与UE1可以通过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信令的传递。源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以及中继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之间都是通过侧行链路来通信。UE2通过中继UE与UE1进行通信。UE1处于UE2的覆盖范围之外或者覆盖范围边缘,UE2需要向UE1发送数据,UE2可以向中继UE发送数据,中继UE将该数据转发给UE1。类似地,UE2处于UE1的覆盖范围之外或者覆盖范围边缘,UE1需要向UE2发送数据,UE1可以向中继UE发送数据,中继UE将收到的数据转发给UE2。从而实现UE2与UE1之间的侧行链路覆盖增强。
目前,UE-to-UE relay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两种:基于L3(Layer 3/层三)的relay方式,基于L2(Layer 2/层二)的relay方式。
一种可能的中继形式是基于L3的relay方式,例如,使用L3的UE to UE relay架构,在用户面,源终端设备、中继设备、目的终端设备进行IP层的中继。用户面数据是在IP层进行中继转发的,例如,UE2发送给UE1的数据包,中继设备需要解析到IP层,根据层2标识等信息确定往UE2进行转发。
另一种可能的中继形式是层2(layer 2,L2)relay。基于L2的relay方式中,用户面的数据是在PDCP层以下进行中继转发的,图3为L2relay下用户面的协议栈的示意图。源终端的协议栈和目的终端的协议栈至少包括:上层(例如V2X层或PC5-S层)、服务数据适配层(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PDCP层、适配(Adaption)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层(PHY layer)。中继设备的协议栈至少包括:适配层、RCL层、MAC层和PHY层。其中,SDAP层、PDCP层、RLC层、适配层、MAC层、PHY层可以统称为属于接入层(AS)。上层,例如包括PC5-S层或V2X层,是接入层之上的层。对于协议层的功能,例如SDAP层、PDCP层、RLC层等,其定义与功能可以参见现有技术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两种中继方式中,由于源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目的终端设备方式数据,而源终端设备向中继设备转发数据时,源终端设备的RLC层以下的协议层并不感知对端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目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时,也是通过中继设备接收的,目的终端设备的RLC层以下的协议层也不感知对端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结合图1c所示,在源终端设备(例如,UE2)与中继终端设备建立的同一单播连接上,关联了中继终端设备与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例如,UE1,UE3和UE4)的多个单播链接,此时,由于源终端设备无法感知目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从而无法基于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请求不同的资源或承载配置,针对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只能使用相同的资源或承载配置。因此,某些目的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可能传输质量较低,无法满足其预设的传输质量要求。
下面介绍用户面数据的中继过程,以说明源终端设备无法感知目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的原因。中继终端设备维护中继RLC承载,对第二终端设备(例如,UE2)和第一终端设备(例如,UE1)之间的侧行链路数据传输进行中继转发。
中继终端设备会为源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分配一个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例如,标识B2,专用于传输对应于U2U relay中源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之间收发的数据包。中继终端设备会为目的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分配一个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例如,标识B1,专用于传输对应于U2U relay中目的终端设备和 中继终端设备收发的数据包。
源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源终端设备自己分配的标识,也可以是中继终端设备为源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例如,标识A。例如可参考图3,源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发送源地址为标识A,目的地址为标识B2的传输数据包;例如,对于第二终端设备到中继终端设备的传输,第二终端设备在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时,将标识A作为源地址,以及将中继终端设备为源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设置的第二标识B2作为目标地址,通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将数据包发送给中继终端设备。
中继终端设备接收该数据包后,中继终端设备根据源终端设备的标识和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将其修改为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目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再将该数据包转发给目的终端设备。转发的数据包中关联的是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目的终端设备的标识。
例如,针对源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继终端设备解析该数据包,确定标识A和标识B2对应于标识B1和标识C,从而修改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中继终端设备需要将该数据包的源地址替换为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例如,标识B1。将目的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目的终端设备自己分配的标识,也可以是中继终端设备为目的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例如,标识C。此时,中继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替换后的数据包。
相对应的,针对目的终端设备发送给中继终端设备的数据包,该数据包可以携带的源地址为标识C,目的地址为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例如,标识B1。中继终端设备接收该数据包后,中继终端设备需要将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替换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标识A,将源地址替换为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例如,标识B2,再将替换后的数据包发送给UE2。
具体中继终端设备为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设置相应标识的过程可以是在相应的单播连接过程中设置。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为例,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中继设备通信。通过中继设备通信的链路可以称为中继链路。例如,图1b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通信的中继链路可以包括两条:第一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中继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如图4所示,以第二终端设备发起单播连接建立请求举例说明建立单播连接的过程。包括:
步骤401:第二终端设备在设定条件满足时,触发建立通信链路。
其中,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第一通信链路为第一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链路,第二通信链路为第二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链路。
第二终端设备在满足触发条件时,触发建立第二通信链路或者触发发送对应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消息。
基于NR V2X的方式,第二终端设备(例如,UE2)发起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UE触发的方式和业务触发的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UE2在与目的终端设备(例如,UE1)建立连接之前,第二终端设备UE2通过上层的应用层等方式,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destination L2 ID)。其中,目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可以是上层为目的终端设备配置的用于单播连接的标识,例如,目的终端设备UE1可以确定UE1的层2标识,目的终端设备UE3可以确定UE3的层2标识,目的终端设备UE4可以确定UE4的层2标识。进一步, 目的终端设备比较接收到的单播连接建立PC5-S信令对应的层2标识确定是否解析该单播连接建立PC5-S信令。
在源终端设备的上层确定目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后,第二终端设备UE2可以以单播方式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也就是说这条消息的目的地址是UE1对应的层2标识(例如,L2 ID1);此时,UE1若同意建立单播连接,则可以以单播方式回复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UE2可以通过业务触发与目的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请求。UE2通过上层的应用层等方式,确定需要建立连接的业务(例如,V2X业务)等,从而,确定该业务对应的层2标识。UE2以广播方式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该消息的目的地址是V2X业务对应的层2标识;对相应业务感兴趣的UE(例如UE1或者UE4)以单播方式回复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步骤402: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direct communication request)消息。
其中,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应用标识、UE1的应用层标识、目标UE的应用层标识、支持中继的指示信息等。
源终端设备发送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是确定中继设备后,以单播的方式发送给中继设备的,确定中继设备的方式,可以是中继设备向周围的终端设备广播发现(discovery)消息或通知(announcement)消息,以通知消息为例,通知消息用于指示中继设备具有中继能力。可以通过PC5接口向周围的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周围的终端设备会通过接收通知消息,确定中继设备具有中继能力。也可以是源终端设备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通过中继设备确定是否与目的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403:中继设备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UE2发送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转发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中继设备可以根据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的应用信息(例如,支持relay的指示信息,应用标识,UE2的应用层标识,目标UE的应用层标识等)以及自身被配置的应用信息,确定该应用是否支持,如果匹配结果为支持,则中继设备可以为中继设备与目的中继设备间的第一通信链路分配一个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例如,R1-L2-ID-a或标识B1,该第一标识与源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关联,用于转发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以及后续中继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UE1)之间的通信。
转发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将源地址修改为第一标识(例如,R1-L2-ID-a,或标识B1),目的地址仍可以为UE1的层2标识。同时,还可以在该转发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增加中继设备的标识。例如,中继设备的标识可以为唯一中继标识(unique relay identifier,RID)。举例来说,第一中继设备的唯一中继标识可以表示为RID1。第二中继设备的唯一中继标识可以表示为RID2。
步骤404: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触发安全建立流程。
第一终端设备对于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指示的应用感兴趣,触发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安全建立流程,通过上层建立好安全后,会将相应的安全配置(安全算法、安全参数、安全策略等)通知给AS层,AS层用相应的安全配置,通过中继设备转发安全建立过程中的消息;从而实现对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之间通过中继设备传输的PC5-S消息、PC5-RRC消息以及用户面的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图2中的方式。
可以理解,中继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安全建立命令(Direct Security Mode Command)消息,中继设备根据自己存储的映射关系,确定该消息需要转发给第二终端设备,从而中继设备在给自己分配一个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例如,(R1-L2-ID-b,或者标识B2)。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目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关联,用于中继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例如,中继设备通过第二通信链路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中,该消息的目的地址为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例如,R1-L2-ID-b),源地址为第二终端设备的L2 ID。中继设备通过第一通信链路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给第一终端设备时,该消息的源地址为第一标识(例如,R1-L2-ID-a或标识B1),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从而,中继设备维护了中继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UE1)之间的第一通信链路的层2标识以及中继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UE2)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的层2标识映射关系。以中继设备为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为例,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UE1)和第二终端设备(UE2)维护的映射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PCTCN2020123342-APPB-000001
步骤405:中继设备收到第一终端设备UE1发送的单播连接建立接受(Direct Communication Accept)消息。
结合表1,第一中继设备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该消息,该消息的源地址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UE1的层2标识,该消息的目的地址可以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
步骤406:通过中继设备转发第一终端设备UE1发送的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给第二终端设备UE2。
结合表1,第一中继设备通过第二通信链路发送该消息,该消息的源地址可以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该消息的目的地址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UE2的层2标识。
在U2U relay单播连接建立完成后,一个单播连接唯一关联一对源层2标识(source L2 ID)和目标层2标识(destination L2 ID)。即在源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中,通过源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与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关联,在中继设备与目的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中,通过目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与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关联。
可选的,在建立目的通信链路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407。
步骤407、第二终端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侧行链路通信可以包括两个通信方向中的其中一个,也可以两个通信方向同时存在。两个通信方向分别为:
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通信链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该第一数据的目的地址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例如,R1-L2-ID-b)。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数据后,将源地址修改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例如,R1-L2-ID-a),目的地址修改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中继设备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二数据。
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该第二数据的目的地址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R1-L2-ID-a)。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该第二数据后,将源地址修改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R1-L2-ID-b),目的地址修改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中继设备通过第二通信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第二数据。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基于多跳的方式,实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中继通信,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在上述中继过程中,在U2U relay单播连接建立完成后,中继终端设备能够识别哪些数据包是来自源终端设备的数据包,但对于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的RLC层以下的协议层来说,只是发送给中继设备的数据包或者接收了来自中继设备的数据包,并不知道其中有些数据包实际上是关联源终端设备或者目的终端设备,即,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的RLC层以下的协议层并不感知对端的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在源终端设备(UE2)与中继设备建立的同一单播连接上,关联了中继设备与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例如,UE1,UE3和UE4)的多个单播链接,此时,针对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只能使用相同的资源或承载配置。因此,某些目的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可能传输质量较低,无法满足其预设的传输质量要求。
鉴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基于图1a-图1d所示的V2X通信架构100的描述,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b-图1c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参考图1a-图1d。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中继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为例。因为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应用在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因此,下文中的中继设备可以是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下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第一终端设备101,下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b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102。例如,第一终端设备101可以为UE1,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为UE2。UE1分配所使用的L2 ID为L2 ID 1,UE2分配所使用的L2 ID为L2 ID 2,中继设备分配所使用的L2 ID可以包括第一标识(例如,L2 ID a)(用于中继设备和UE1之间的通信)和第二标识(例如,L2 ID b)(用于中继设备和UE2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通信方法,请参见图5,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a: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其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或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时机可以是在单播建立过程中发送的,第二消息可以为以下任一项: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第二消息也可以是在单播连接建立完成后发送的,第二消息可以为以下任一项:PC5-RRC消息、PC5-S消息等。
步骤502a: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下面以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经第一中继设备转发的第三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3所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协议层接收到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接收到的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第二协议层接收到的第三数据的数据包中,源地址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即该第三数据关联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使第三数据可以被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识别为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数据,第三数据递交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协议层时,需要将源地址修改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即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协议层,实现对源地址的修改。即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协议层根据第三数据,确定第四数据;该第四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四数据的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即第四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选的,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的目的地址(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不相同,也即是说也可以修改第三数据的目的地址。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协议层将第四数据递交至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协议层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协议层及第一协议层的上层可以识别该第四数据为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
上述修改源地址的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协议层实现,例如,第二协议层可以为RLC层或适配层,第一协议层可以是适配层或PDCP层。下面以方式a1和方式a2举例说明。
方式a1,第二协议层为RLC层,第一协议层为适配层或PDCP层。RLC层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例如,R1-L2 ID-a),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L2 ID1)。RLC层将第三数据中的源地址修改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例如,L2 ID2),从而,确定第四数据。将第四数据递交给适配层或PDCP层,以实现PDCP层或上层接收到第四数据后,识别该第四数据为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方式a2,第二协议层为适配层,第一协议层为PDCP层。适配层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例如,R1-L2 ID-a),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L2 ID1)。适配层将第三数据中的源地址修改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例如,L2 ID2),从而,确定第四数据。将第四数据递交给PDCP层,以实现PDCP层或上层接收到第四数据后,识别该第四数据为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步骤501b: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或向第一终端设备 发送第二消息的时机还可以是在单播建立完成后,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为以下任一项: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第一消息也可以是在单播连接建立完成后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为以下任一项:PC5-RRC消息、PC5-S消息等。
因此,第一消息可以为以下任一项: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等。
步骤502b: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第二终端设备为源终端设备为例,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请求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21b:第二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其中,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一QoS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其中,第一QoS信息为UE1对应的QoS信息。
举例来说,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注册的服务基站。第一请求消息可以是侧行用户信息(sidelink UE information,SUI)消息,该SUI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destination ID)、第一终端设备的类型(cast type))和QoS信息(例如,QoS流标识(QoS flow ID)和/或QoS配置文件(QoS profile))。从而,通过第一请求消息上报的QoS信息,请求接入网设备分别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步骤5022b: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请求消息,确定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需的SLRB的配置信息。
步骤5023b: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其中,第一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建立对应的无线承载,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或通过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下面以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3所示,第二终端设备的上层确定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第二终端设备的上层(应用层或V2X层或SDAP层等)确定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传输给第一协议层;第一协议层接收到的第一数据的数据包中,源地址为第二终端设备,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即该第一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使第一数据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转发给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数据下发到第二协议层时,需要将目的地址修改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协议层,实现对目的地址的修改。即第一协议层根据第一数据,确定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二数据的目的地址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即第二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可选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源地址(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不相同,也即是说也可以修改第一数据的源地址。使得第一协议层 将第二数据下发至第二协议层后,可以将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一中继设备。第一中继设备根据第二数据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该第二数据为转发给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
上述修改目的地址的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协议层实现,例如,第一协议层可以为PDCP层或适配层,第二协议层可以是适配层或RLC层。下面以方式b1和方式b2举例说明。
方式b1,第一协议层为PDCP层,第二协议层为适配层或RLC层。PDCP层从上层接收到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例如,L2 ID2),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L2 ID1)。PDCP层将第一数据中的目的地址修改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例如,R1-L2-ID-b),从而,确定第二数据。将第二数据递交给适配层或RLC层,以实现RLC层接收到第二数据后,进一步可以将第二数据传递给MAC以及PHY层,并发送给第一中继设备。
方式b2,第一协议层为适配层,第二协议层为RLC层。适配层从上层接收到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的源地址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例如,L2 ID2),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L2 ID1)。适配层将第一数据中的目的地址修改为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例如,R1-L2-ID-b),从而,适配层确定第二数据。适配层将第二数据递交给RLC层,以实现RLC层接收到第二数据后,进一步可以将第二数据传递给MAC以及PHY层,并发送给第一中继设备。
通过在U2U relay单播连接建立过程中获知端到端的L2 ID,UE1和UE2协议层维护L2 ID映射关系,可以合理及更好的维护承载模型,保障U2U relay的正常通信。
下面以示例一至示例四举例说明图5中的通信方法中的步骤501a和步骤501b的实施方式。
示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请参见图6,为该方法的流程图。在该通信方法中,通过U2U单播连接建立过程,实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获知对端的标识,以完善承载模型中L2 ID的关联关系,以提高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中继设备进行通信的性能。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601: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L2 ID 2),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不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而是通过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或适配层标识。
步骤602: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L2 ID2),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中继设备根据步骤601中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2)来添加到步骤602中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
步骤603a: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可选的,该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 2;还可 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可选的,该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而是通过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或适配层标识。
步骤603b: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安全激活命令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而是通过安全激活命令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或适配层标识。
步骤604a: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可选的,该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例如,UE1的层2标识L2 ID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可以根据步骤603a或步骤603b中的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2)来添加到步骤604a中的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中。
步骤604b:第一中继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安全激活命令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例如,UE1的层2标识L2 ID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中继设备可以根据步骤603b中的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2)来添加到步骤604b中的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重复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可以通过步骤603a~604a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或步骤603b~604b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示例二
考虑U2U relay中多跳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7所示,以两跳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多跳的场景可以参考该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701:第二终端设备UE2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 2)。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不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而是通过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步骤702: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 2)。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不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二中继设备可以通过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步骤703: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 2)。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中继设备根据步骤702中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 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2)来添加到步骤703中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中。
步骤704a:第一终端设备给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的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可选的,该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可选的,该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而是通过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步骤704b:第一终端设备给第一中继设备发送安全激活命令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 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而是通过安全激活命令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步骤705a: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可选的,该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可选的,该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而是通过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步骤705b:第一中继设备给第二中继设备发送安全激活命令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而是通过安全激活命令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步骤706a: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可选的,该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1),还可以包括UE1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可选的,第二中继设备根据步骤705a或705b中的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2)来添加到步骤706a中的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中。
步骤706b: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安全激活命令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中继设备根据步骤705b中的安全激活命令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L2 ID2)来添加到步骤706b中的安全激活命令消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重复发送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可以通过步骤704a~706a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或步骤704b~706b中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示例三
考虑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设备可以是在U2U relay单播连接建立过程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对端的标识,以实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获得对端的标识。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步骤802: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二消息。
其中,第二消息可以是PC5-RRC消息或者PC5-S消息。第二消息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UE2)的层2标识(L2 ID2),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adaption layer ID)。
步骤80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步骤804: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消息。
其中,第一消息可以是PC5-RRC消息或者PC5-S消息。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例如,L2 ID 1),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适配层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01和步骤803没有先后顺序,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801和步骤802,再执行步骤803和步骤804;也可以先执行步骤803和步骤804,再执行步骤801和步骤802。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先发送第二消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还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先发送第一消息,第二终端设备后发送第二消息,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四
考虑U2U relay中多跳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9所示,以两跳为例进行说明,中继设备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共同为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其中,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的通信链路,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的通信链路。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中继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转发,以实现多跳。其他多跳的场景可以参考该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90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
其中,第三消息可以是PC5-RRC消息或者PC5-S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三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消息中不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而是通过第三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步骤902: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转发第三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转发给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三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转发给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三消息中不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而是通过该第三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步骤903: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三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UE2)的层2标识,还可以是UE2的适配层标识。
步骤904: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
其中,第四消息可以是PC5-RRC消息或者PC5-S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四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消息中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而是通过第四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步骤905: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转发第四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向第二中继设备转发的第四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第四消息中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而是通过第四消息的MAC层或适配层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步骤906: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第四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UE1)的层2标识,还可以是UE1的适配层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01~步骤903和步骤904~步骤906没有先后顺序。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先发送第三消息,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还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先发送第四消息,第二终端设备后发送第三消息,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在U2U relay单播连接建立过程中获知端到端的L2 ID,UE1和UE2协议层维护L2 ID映射关系,可以合理及更好的维护承载模型,保障U2U relay的正常通信。
考虑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一个中继设备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时,通过已经建立的第二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的单播连接指示建立中继设备和新的目的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可以减少单播连接所需要的数量,减少资源开销。结合图1c所示,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单播连接。例如,第二终端设备102可以为UE2,第一终端设备101可以包括N个第三终端设备,以N为3为例,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为UE1,UE3和UE4中的一个。UE2通过中继设备给UE1发送数据。以第一终端设备为UE1为例。UE2通过中继设备建立了单播连接和UE1进行U2U relay通信。UE2所使用的L2 ID为L2 ID 2,UE1所使用的L2 ID为L2 ID 1,中继设备分配所使用的L2 ID分别为L2 ID a(用于中继设备和UE1之间的通信)以及L2 ID b(用于中继设备和UE2之间的通信)。
此时,UE2可以通过同一个中继设备对应的单播连接发起和新目的终端设备(例如,第四终端设备UE3)的连接建立,以实现UE2通过同一个中继设备对应的一个单播连接和多个目的终端设备同时通信。
结合图5中的通信方法,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在第二终端设备已获得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时,基于UE2与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通信链路,请求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具体的流程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
其中,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四终端设备可以是与第二终端设备未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一个。例如,该第三请求消息用于指示中继设备与UE3建立对应的单播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为PC5-RRC消息,该PC5-RRC消息为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的PC5 RRC消息。
可选的,该第三请求消息还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的PC5-S层指示PC5-RRC层发送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UE2的应用层标识(APP layer ID)、UE3的应用层标识、V2X业务信息(例如感兴趣的V2X业务标识)、安全信息(例如安全能力)、UE3对应的目的层2标识(destination L2 ID)。使得第一中继设备根据第三请求消息,触发建立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
步骤1002:第一中继设备向第四终端设备发送针对第四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建立请求 消息。
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的PC5-RRC层指示PC5-S层发送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1003:第四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步骤1004: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
其中,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完成单播连接建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响应消息可以为PC5-RRC消息,该PC5-RRC消息为第一终端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建立的单播连接的PC5-RRC消息。可选的,第一中继设备的PC5-S层指示PC5-RRC层发送该第三响应消息。
考虑U2U relay中多跳的场景,通过已经建立的UE2和中继设备的单播连接指示建立中继设备和新的目的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可以减少单播连接所需要的数量,减少资源开销。结合图5中的通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1所示,以两跳为例进行说明,中继设备可以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共同为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其中,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的通信链路,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的通信链路。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中继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转发,以实现多跳。在第二终端设备已获得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时,基于UE2与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的通信链路,请求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五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其他多跳的场景可以参考该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10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请求消息。
其中,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五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五终端设备可以是与第二终端设备未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终端设备中的一个。例如,第五终端设备可以为UE4。该第四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与UE4建立对应的单播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请求消息为PC5-RRC消息;可选的,该PC5-RRC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的PC5-S层指示PC5-RRC层发送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标识(例如,UE2的应用层标识)、第五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标识(例如,UE4的应用层标识)、业务标识、安全能力信息、第五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UE4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五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五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五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步骤1102: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转发第四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请求消息为PC5-RRC消息;可选的,该PC5-RRC可以是第一中继设备的PC5-S层指示PC5-RRC层发送的。
步骤1103: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五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步骤1104:第五终端设备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步骤1105: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响应消息。
例如,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二中继设备转发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
步骤1106:第二中继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响应消息。
其中,第四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五终端设备完成单播连接的建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响应消息可以为PC5-RRC消息。可选的,第四响应消息为第一中继设备的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
结合图3,考虑在UE2通过同一个中继设备与多个UE(例如UE1、UE3、UE4)进行通信的场景。UE2通过同一个中继设备与多个目的终端设备(UE1、UE3、UE4)进行U2U relay通信。此时UE2与中继设备的一个单播连接和中继设备与UE1、中继设备与UE3、中继设备与UE4多个单播连接都相关联。
由于UE2通过同一个单播连接对应的中继设备与UE1、UE3、UE4通信,同时PDCP实体是端到端对应的(和源终端设备以及目的终端设备对应),从而针对不同UE1、UE3、UE4的PDCP实体是不同的,这些PDCP实体的配置可能是不同的,例如UE2和UE1、UE3、UE4通信时具有不同的QoS需求,从而需要为各自的通信链路配置不同的PDCP实体。如图12所示,UE2和UE1通信时的QoS为QoS1,可以相应配置的PDCP实体为PDCP1,UE2和UE3通信时的QoS为QoS2,可以相应配置的PDCP实体为PDCP2,UE4和UE2通信时的QoS为QoS3,可以相应配置的PDCP实体为PDCP3。
另一方面,RLC实体可能是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共用的,例如,UE1、UE3、UE4共用一个RLC实体,即UE2和UE1之间通过第一中继设备通信,采用的RLC实体为RLC2,RLC2实体关联UE2的标识、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UE3和UE2之间通过第一中继设备通信,采用的RLC实体也可以是RLC2,RLC2实体存储的关联关系仍为UE2的标识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UE2和UE4之间通过第一中继设备通信,采用的RLC实体也可以是RLC2,RLC2关联UE2的标识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而不同目的终端设备对应的PDCP实体则关联不同的标识(UE2的标识以及对应的目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因此,可能存在同一个RLC实体关联多个PDCP实体(分别对应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例如,UE1、UE3、UE4),而这些PDCP实体可能对应不同的QoS需求,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UE的QoS,以配置合理的RLC实体。
结合图12的场景,考虑第二终端设备可能无法获取到端到端的多个目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时,第二终端设备只能感知中继设备,导致终端设备所在的网络只能为目的终端设备分配性能相同的侧行链路数据无线承载配置,而无法针对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来分配不同的配置,导致不同目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单播数据传输质量较低。为实现更加合理的多个目的终端设备的SLRB配置,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下面以源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目的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终端设备请求接入网设备分别为多个目的终端设备配置合理的SLRB配置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包括N个第三终端设备,结合图3所示,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UE2,第三终端设备可以为UE1,UE3和UE4。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301: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二请求消息。
其中,第二请求消息可以用于携带多个目的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例如,第二请求消息携带UE1对应的QoS信息和UE3对应的QoS信息),从而,使得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后可以基于多个目的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为多个目的终端设备配置SLRB。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请求消息可以用于请求配置第一终端设备的SLRB配置。
以第一终端设备为一个终端设备为例,第二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一QoS信息、第一 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QoS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通信链路。第一信息和第一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第一信息与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QoS信息包括QoS流标识(QoS flow ID)和/或QoS配置文件(QoS profile)。
举例来说,第一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唯一标识,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局部标识,还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PC5-S层的标识,还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L2 ID,还可以是QoS流标识。
以第一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为例,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包括N个第三终端设备,此时,第一QoS信息可以包括:M个第二QoS信息。第二QoS信息为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此时,第一信息可以包括:N个第二信息,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第二信息和第二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第二信息、第二标识及第二QoS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2所示。
以表2举例来说,UE1的第一信息可以是UE1的适配层的唯一标识adaption ID1,UE3的第一信息可以是UE3的适配层的唯一标识adaption ID3,UE4的第一信息可以是UE4的适配层的唯一标识adaption ID4。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QoS信息,及第一信息,确定该第一QoS信息是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用于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SLRB。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息可以是上层(V2X层或者PC5-S层)给AS层指示的信息,也可以是AS层自身确定的,在此不做限定。
表2
Figure PCTCN2020123342-APPB-000002
步骤1302:第二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考虑UE1处于RRC连接态时,第二请求消息可以为SUI消息。从而,通过SUI消息,向接入网设备上报各目的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以使接入网设备可以区分不同目的终端设备的QoS信息(用于指示该QoS信息是针对UE1还是UE3还是UE4)。
步骤1303: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
其中,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考虑到第一终端设备为一个终端设备的场景,第二响应消息可以包括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考虑到第一终端设备为N个终端设备的场景,第二响应消息中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可以包括X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X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即接入网设备可以为N个第三终端设备配置M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以第三终端设备为UE1为例,UE1的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可以包括:UE1的PDCP配置信息和/或SDAP配置信息,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和UE1的QoS信息关联;即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是基于UE1的QoS信息确定的。UE1的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或者关联:N个第三终端设备共用的RLC承载配置信息;该RLC承载配置信息是接入网设备基于N个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X个QoS信息确定的。该RLC承载配置信息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关联。
以第三终端设备为UE3为例,UE3的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可以包括:UE3的PDCP配置信息和/或SDAP配置信息,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和UE3的QoS信息关联;即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是基于UE3的QoS信息确定的。UE3的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或者关联:N个第三终端设备共用的RLC承载配置信息;该RLC承载配置信息是接入网设备基于N个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X个QoS信息确定的。该RLC承载配置信息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关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入网设备通过一个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该X个第三无线承载,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在多个第二响应消息中包括X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用于为N个第三终端设备指示相应的第三无线承载。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1304: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上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考虑到第一终端设备为一个终端设备的场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上与该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考虑到第一终端设备为N个终端设备的场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相应的第三无线承载上,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相应的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下面以方式c1-方式c3举例说明第二请求消息和第二响应消息在不同场景下的实现方式。
方式c1,在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进行中继通信时,第一QoS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QoS标识。
其中,第一QoS标识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内的QoS流,且第一QoS标识与第一信息不对应。
举例来说,第一QoS标识可以是QoS流标识,该QoS流标识可以区分每个第三终端设备内的不同QoS流。此时,每个第三终端设备的QoS流标识可以不能对应第三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和第三终端设备的通信类型cast type,也就是说不同的第三终端设备可以对应相同的QoS流标识。即UE1的第一QoS标识为QoS流标识1,UE3的第一QoS标识为QoS流标识1,UE4的第一QoS标识为QoS流标识1,其对应关系可以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PCTCN2020123342-APPB-000003
因此,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中,还需包括:第一QoS标识和第一信息,以指示第二响应消息中的SLRB配置对应分配的第三终端设备。其对应关系可以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PCTCN2020123342-APPB-000004
Figure PCTCN2020123342-APPB-000005
方式c2,第一QoS信息还包括:第一QoS标识。此时的第一QoS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
在该方式中,第一QoS标识也可以是QoS流标识,该QoS流标识可以区分每个第三终端设备及相应的QoS信息。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确定每个第三终端设备的QoS信息后,为每个第三终端设备建立一个QoS流标识,此时,每个第三终端设备的QoS流标识可以对应第三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和第三终端设备的通信类型cast type及QoS信息。即UE1的第一QoS标识为QoS流标识1,UE3的第一QoS标识为QoS流标识3,UE4的第一QoS标识为QoS流标识4,其对应关系可以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PCTCN2020123342-APPB-000006
因此,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中,可以仅携带第一QoS标识,即可以指示第二响应消息中的SLRB配置对应分配的第三终端设备。其对应关系可以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PCTCN2020123342-APPB-000007
方式c3,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中,可以携带或者关联RLC配置信息,该RLC配置信息关联多个PDCP实体配置信息。例如,RLC承载配置中包括一个PDCP实体配置索引列表SLRB-Uu-configindex-list。其对应关系可以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PCTCN2020123342-APPB-000008
进一步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为区分有中继通信和无中继通信的场景,可以为第一信息设置相应的字符,以区分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通信还是直连通信。
举例来说,在第一信息为零时,可以表示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为直连通信。用于表示第一信息对应的QoS信息,或者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为直连通信,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无需通过中继设备建立U2U relay通信链路。第一信息为非零值时,可以表示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通信。
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考虑到第二终端设备未处于RRC连接态时,无法向接入网设备请求第一终端设备的SLRB配置,此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自身的设置,为第一终 端设备确定SLRB配置。举例来说,在确定PDCP实体的配置时,可以只考虑对应的一个目的终端设备的QoS,即为每个第三终端设备分别配置PDCP实体。例如,在确定当前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的单播连接上共用的目的终端设备包括UE1、UE3和UE4,可以基于UE1对应的QoS1,确定UE1对应的PDCP1;基于UE3对应的QoS3,确定UE3对应的PDCP3;基于UE4对应的QoS4,确定UE4对应的PDCP4。
在确定RLC实体的配置时,可以根据当前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的单播连接上共用的多个目的终端设备的QoS,共同确定RLC配置。例如,在确定当前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的单播连接上共用的目的终端设备包括UE1、UE3和UE4,此时,可以基于UE1对应的QoS1、UE3对应的QoS2、和UE4对应的QoS3,共同确定RLC配置。
通过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一个中继设备与多个目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上报第一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上报的区分同一个中继设备L2 ID下的不同的目的终端设备的QoS信息,以获取合理的SLRB配置(PDCP配置、RLC承载配置等),从而更好、更准确的保证U2U relay通信的QoS,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与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的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来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因此,上文中的内容均可以用于后续实施例中,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400的示意性框图。
通信装置1400包括处理模块1410和接收模块1420。可选的,通信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430。示例性地,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发端设备,也可以是收端设备。示例性的,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第二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通信装置1400是终端设备时,接收模块1420或发送模块143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14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通信装置1400是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接收模块1420或发送模块143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14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通信装置1400是芯片系统时,接收模块1420或发送模块143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处理模块14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4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接收模块1420或发送模块143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1410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步骤502a或步骤502b,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1420和发送模块1430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收发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接收模块1420和发送模块1430,可以是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既能完成发送操作也能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1420和发送模块1430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例如,在执行发送操作时,可以认为该模块是发送模块1430,而在执行接收操作时,可以认为该模块是接收模块1430;或者,接收模块1420和发送模块1430也可以是两个功能模块,发送模块1430用于完成发送操作,例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的任一个实施例中由终 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接收模块1420用于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1420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42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处理模块1410,用于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模块1430,用于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为以下任一项: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
场景1,通信装置1400为发送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模块1420,用于通过第一协议层获取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第一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处理模块1410,用于通过第一协议层根据第一数据,确定第二数据;第二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第二数据关联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
可选的,第一协议层为包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或适配层。
场景2,通信装置1400为接收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模块1420,用于通过第二协议层获取第三数据;第三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第三数据关联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处理模块1410,用于通过第二协议层根据第三数据,确定第四数据;第四数据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第四数据关联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第二协议层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适配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送模块1430,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QoS信息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QoS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模块1420,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第一无线承载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410,用于确定第二请求消息;发送模块1430,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一QoS信息、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信息;第一QoS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用于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设备通信,第一信息和第一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第一信息与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包括N个第三终端设备,第一QoS信息包括:M 个第二QoS信息,第一信息包括:N个第二信息,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第二QoS信息为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二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模块1420,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1410,用于确在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上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包括X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X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处理模块1410,用于确在第三无线承载上通过第一中继设备与相应的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QoS信息包括:第一QoS标识,第一QoS标识与第一信息不对应;第二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一QoS标识和第一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QoS信息包括:第一QoS标识,第一QoS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第二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一QoS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为以下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局部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唯一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PC5-S层的标识或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发送模块1430,还用于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为PC5-RRC消息,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建立单播连接;接收模块1420,还用于接收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第三响应消息为PC5-RRC消息,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完成单播连接建立。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模块1420,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二中继设备的第四请求消息;第四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五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五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四请求消息为PC5-RRC消息;发送模块1430,还用于通过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响应消息;第四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中继设备与第五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四响应消息为PC5-RRC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或第四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二终端设备的应用标识、第五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标识、业务标识、安全能力信息、第五终端设备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五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五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五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第三响应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或者,第四请求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第三响应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生成的。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420,还用于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消息;第三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第一无线承载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第三请求消息为PC5-RRC 消息;发送模块1430,还用于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响应消息;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中继设备与第四终端设备完成单播连接建立;第三响应消息为PC5-RRC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PC5-S层指示PC5-RRC层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为PC5-S层指示PC5-RRC层发送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请求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应用标识、第四终端设备的应用层标识、业务标识、安全能力信息、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四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四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中继设备为第四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400还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示例性的,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通信装置1400也可以是应用于中继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中继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通信装置1400是中继设备时,接收模块1420或发送模块143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14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通信装置1400是具有上述中继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接收模块1420或发送模块143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14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
例如,处理模块1410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中继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接收模块1420和发送模块1430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中继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收发操作,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接收模块1420和发送模块1430,可以是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既能完成发送操作也能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1420和发送模块1430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中继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例如,在执行发送操作时,可以认为该模块是发送模块1430,而在执行接收操作时,可以认为该模块是接收模块1430;或者,接收模块1420和发送模块1430也可以是两个功能模块,发送模块1430用于完成发送操作,例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的任一个实施例中由第一中继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接收模块1420用于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1420可以用于执行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由第一中继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下面以通信装置1400为第一中继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模块1410,用于通过发送模块1430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模块1410,用于通过发送模块1430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第一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1410,用于通过发送模块1430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二中继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为以下任一项: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
基于与上述通信方法相同的构思,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500。通信装置15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其中通信装置15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可以位于终端设备中,可以为发端设备,也可以为收端设备。
通信装置1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01。处理器1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终端设备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通信装置15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射频芯片等。
通信装置1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01可实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可选的,处理器1501除了可以实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501可以执行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处理器1501内,如计算机程序1503,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1501耦合的存储器1502中,如计算机程序1504,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1503和1504共同使得通信装置1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500也可以包括电路,该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5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02,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1504,该计算机程序可在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1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通信方法。可选的,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例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关联或对应关系,或者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的参数或表格等。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或耦合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505。处理器15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收发单元15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实现数据或控制信令的收发。
例如,如果通信装置1500为应用于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通信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通信装置1500中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505。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505以及天线1506。处理器15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收发单元15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1506实现装置的收发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5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中继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中继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其中通信装置1500可以为中继设备,或者可以位于中继设备中,可以为发端设备,也可 以为收端设备。
通信装置1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01。处理器1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中继设备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通信装置15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射频芯片等。
通信装置1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01可实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执行的方法。
可选的,处理器1501除了可以实现上述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501可以执行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1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所执行的方法。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处理器1501内,如计算机程序1503,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1501耦合的存储器1502中,如计算机程序1504,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1503和1504共同使得通信装置1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500也可以包括电路,该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5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02,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1504,该计算机程序可在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1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通信方法。可选的,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例如,上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关联或对应关系,或者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的参数或表格等。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或耦合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505。处理器15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第一中继设备)进行控制。收发单元15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实现数据或控制信令的收发。
例如,如果通信装置1500为应用于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通信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通信装置1500中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505。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505以及天线1506。处理器15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第一中继设备)进行控制。收发单元15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1506实现装置的收发功能。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计算机程序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 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的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通信装置或第二通信装置的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中继设备或终端设备的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位于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的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所涉及的中继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继设备例如为图14中的通信装置1400,或者,图15中的通信装置1500,终端设备例如为图14中的通信装置1400,或者,图15中的通信装置15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与中继设备或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5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与中继设备或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期减少U2U relay的资源开销,提高通信质量。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技术相同或相似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Claims (48)

  1.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为以下任一项:
    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协议层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关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协议层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关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层为包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或适配层。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协议层获取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三数据关联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协议层根据所述第三数据,确定第四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四数据关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协议层为:
    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适配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QoS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QoS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12.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一QoS信息、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信息,所述第一QoS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通信,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N个第三终端设备,所述第一QoS信息包括:M个第二QoS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N个第二信息,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QoS信息为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二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上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包括X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X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在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上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相应的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16. 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信息包括:第一QoS标识,所述第一QoS标识与所述第一信息不对应;
    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QoS标识和所述第一信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信息包括:第一QoS标识,所述第一QoS标识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
    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QoS标识。
  18. 根据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以下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局部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唯一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PC5-S层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19.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或者,向所述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为以下任一项:
    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
  22. 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为以下任一项: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协议层获取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关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协议层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确定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关联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协议层为包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或适配层。
  28. 根据权利要求22-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协议层获取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三数据关联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协议层根据所述第三数据,确定第四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所述第四数据关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30.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协议层为: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适配层。
  31. 根据权利要求22-3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QoS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QoS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33. 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一QoS信息、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信息,所述第一QoS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第二标识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通信,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请求消息。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N个第三终端设备,所述第一QoS信息包括:M个第二QoS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N个第二信息,N为正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QoS信息为所述第三终端设备对应的QoS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二QoS信息具有对应关系。
  35. 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上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信息包括X个第三无线承载配置信息,X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无线承载上通过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相应的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37. 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信息包括:第一QoS标识,所述第一QoS标识与所述第一信息不对应;
    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QoS标识和所述第一信息。
  38. 根据权利要求33-3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信息包括:第一QoS标识,所述第一QoS标识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
    所述第二响应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QoS标识。
  39. 根据权利要求33-3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以下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局部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的唯一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PC5-S层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
  40.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发送模块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 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发送模块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层2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适配层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发送模块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或者,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发送模块向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
  42. 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二消息为以下任一项:
    单播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单播连接建立接受消息、安全激活命令消息、安全激活完成消息、PC5-RRC消息、PC5-S消息。
  43.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2~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9~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6.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7.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12~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19~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8.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2~3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包括如权利要求33~42任一项中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通信装置。
CN202080106175.4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3689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23342 WO2022082754A1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8933A true CN116368933A (zh) 2023-06-30

Family

ID=8129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6175.4A Pending CN116368933A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1826A1 (zh)
EP (1) EP4221438A4 (zh)
CN (1) CN116368933A (zh)
WO (1) WO20220827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5062B (zh) * 2021-02-07 2023-07-0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216018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17255328A (zh) * 2022-06-10 2023-12-19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8057978A (zh) * 2022-09-21 2024-05-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92806B2 (en) * 2015-01-15 2018-06-05 Intel IP Corporation Public safety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using a UE-to-UE relay
CN108616926A (zh) * 2016-12-27 2018-10-02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2中继中d2d接口的qos控制方法
US10469154B2 (en) * 2017-03-30 201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anagement of local id identifying a remote UE in a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8809897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发现及中继转发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99512B (zh) * 2017-08-11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V2X为导向的本地E2E路径建立和QoS控制装置
KR20200094343A (ko) * 2019-01-30 2020-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직접 통신 베어러의 서비스 품질을 관리 및 설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21438A4 (en) 2023-11-29
EP4221438A1 (en) 2023-08-02
WO2022082754A1 (zh) 2022-04-28
US20230261826A1 (en) 2023-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3000B2 (e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3784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 in configuring novel quality of service architecture in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CN11636893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573355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113565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30738B (zh) 一种侧行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194051A (zh) 传输路径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109785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3691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223824A1 (zh)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05774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ser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20274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US2023006790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19023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054336A1 (zh) 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US20210410209A1 (en)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ystem
CN11374736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6945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047749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92482A1 (zh) 一种通过中继终端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终端
WO2023065636A1 (zh) 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27387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124822A1 (zh) 一种通信协作方法及装置
WO202202124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05444A1 (zh)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