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6494A -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6494A
CN116366494A CN202111629227.9A CN202111629227A CN116366494A CN 116366494 A CN116366494 A CN 116366494A CN 202111629227 A CN202111629227 A CN 202111629227A CN 116366494 A CN116366494 A CN 116366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rule
access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92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292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649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1974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42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6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64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Description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流检测技术对业务报文进行连通性、丢包、时延等检测,是网络性能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提升网络的性能监控力度。相关技术主要在设备侧对入口的业务报文进行随流检测,无法对随流检测策略进行管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流检测方法,包括:
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
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流规则包括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和/或宿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应的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介质访问控制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IP掩码、端口号、黑名单、白名单以及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包括:
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组第二信息中的每组第二信息用于描述接入侧的一个设备。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查询的方式和/或基于设定协议的方式,获取接入侧的设备的第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对应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IP地址、IP掩码、MAC地址、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和/或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对应设备连接的流入口设备和/或流出口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端口类型、端口号、IP地址和/或MAC地址。
上述方案中,所述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下发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对应的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和/或,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订阅流特征。
上述方案中,所述流特征包括:源节点设备、宿节点设备、虚拟路由转发(VRF,Virtual Routing and Forwarding)信息、IP五元组、流标识、首次学习流特征的时间、流特征的更新时间和/或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配置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第三设备上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第三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超过第一设定时长未进行流特征更新的第二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随流检测装置,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
下发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以及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节点,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并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对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基于这些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基于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管理需求制定表征管理策略的流规则,并根据流特征学习结果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以此实现随流检测的管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随流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随流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流检测技术对业务报文进行连通性、丢包、时延等检测,是网络性能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提升网络的性能监控力度。相关技术主要在设备侧对入口的业务报文进行随流检测,获取到业务报文的报文头特征信息,并将获取到的报文头特征上报随流检测单元,由随流检测单元基于这些特征下发相应的检测实例,无法对随流检测策略进行管控,无法解决管控相关的问题,例如匹配特征、策略选择、策略下发等相关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并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对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基于这些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基于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管理需求制定表征管理策略的流规则,并根据流特征学习结果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以此实现随流检测的管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流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实际应用时,根据网络管控需求及策略,确定出需要进行性能监控的流,并设定流规则库,用于描述需要进行性能监控的流的流规则。其中,所述流规则包括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和/或宿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信息。这里,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应的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MAC地址、IP地址、IP掩码、端口号、黑名单、白名单以及VPN信息。
以对应的网络管控需求为:对源IP地址为AAA的业务进行检测为例,表1给出了对应的流规则库示例,在该流规则库中描述了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的IP地址为AAA的流规则,需要进行性能监控的流必须满足该流规则。
表1
规则名称 对源IP地址为AAA的业务进行检测
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的IP地址 AAA
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的IP掩码 /
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的端口号 /
接入侧的宿节点设备的IP地址 /
接入侧的宿节点设备的IP掩码 /
接入侧的宿节点设备的端口号 /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包括:
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至少一组第二信息中的每组第二信息用于描述接入侧的一个设备。
实际应用时,在所述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查询的方式、基于设定协议和/或通过流特征学习的方式,获取接入侧的设备的第二信息。
这里,通过查询的方式、基于设定协议和/或通过流特征学习的方式,预先获取到接入侧的设备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对应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IP地址、IP掩码、MAC地址、DSCP和/或VLAN;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对应设备连接的流入口设备和/或流出口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端口类型、端口号、IP地址和/或MAC地址。
表2示出了预先获取到的接入侧的设备的第二信息:
表2
Figure BDA0003440678290000061
实际应用时,通过查询方式获取第二信息,包括向接入侧设备进行查询,或者从位于上层的管理系统,例如核心网管理网元中查询;基于设定协议获取第二信息,包括采用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或其它二层协议获取第二信息。
这样,基于记录的接入侧设备的第二信息,与对应的流规则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出能够符合流规则要求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步骤102: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
这里,对于确定出符合流规则要求的至少一个第一设备,指示这些第一设备对符合流规则的流进行流特征学习。实际应用时,具体的指示第一设备进行流特征学习的方式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下发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对应的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和/或,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订阅流特征。
步骤103: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这里,接收到流特征学习指令或者被订阅了流特征的全部或部分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并将学习到的流特征上报。其中,所述流特征包括:源节点设备、宿节点设备、VRF信息、IP五元组、流标识、首次学习流特征的时间、流特征的更新时间和/或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基于上报的流特征,对需要进行性能监控的流对应的流特征信息库进行更新及完善。
表3给出了对应的流特征信息库示例:
表3
Figure BDA0003440678290000071
基于第二设备实时上报的流特征,对流特征信息库进行更新及完善,具体地,包括更新流特征信息库中的相关条目,以及明确每条流特征能否与流规则库匹配。此后,向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配置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这样,第二设备运行下发的性能监控实例,并基于性能监控实例的运行结果,按照配置的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上报监控到的性能。
此外,基于流特征信息库中能够与流规则库匹配的流特征,管控方为上报该流特征的第二设备分配流标识,这样,后续第二设备在运行性能监控实例时,在上报的性能监控结果中携带该流标识,以便于管控方根据流标识区分不同流规则对应的性能监控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第三设备上的性能监控实例。
其中,所述第三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超过第一设定时长未进行流特征更新的第二设备。
实际应用时,设置随流信息老化方案,其中,定义随流信息老化时间T老化和流特征更新时间T更新,若当前时间T大于T老化与T更新的和,即T>T老化+T更新,则删除对应设备上的性能监控实例,以在对应设备上释放相关资源,和/或删除流特征信息库中对应的流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流检测方法,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并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对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基于这些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基于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管理需求制定表征管理策略的流规则,并根据流特征学习结果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以此实现随流检测的管控。
下面结合应用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建立无线5G基站管理库,以及建立需要性能监控的流规则库,订阅实时流特征并更新到流特征信息库,基于匹配规则库的实时流特征下发性能监控实例。
在实施过程中,无线5G基站管理库包括所有基站的IP地址与特定接入网元的端口的映射关系。其中,基站与接入网元是直连的,每个接入网元通过ARP协议或其它二层协议可以获取连接到本接入网元上所有基站的IP地址,然后管控系统通过NETCONF或其它网管协议,从接入网元上获得所有基站的IP地址与对应的接入网元的端口的映射关系。而UPF与核心网元是非直连的,所以核心网元无法通过ARP协议或其它二层协议获取连接到本核心网元上所有UPF的IP地址,需要通过查询配置到核心网元上的静态路由或实时流特征学习来获取到UPF的IP地址。在管控系统中,还建立需要性能监控的流规则库。具体来说,移动回程网络(Mobile Backhaul Network)的网络管理员根据管理策略确定需要进行性能监控的基站,并以规则库的形式输入到管控系统中。
在本应用实施例中,管控系统通过NETCONF或其它网管协议给核心网元网元下发订阅实时流特征的指令,并由核心网元根据指令对流经该核心网元的业务的流特征进行实时学习,然后通过gRPC或其它Telemetry协议上报给管控系统,用于更新管控系统中的流特征信息库。具体来说,管控系统可以向核心网元订阅基于基站、基于端口的或基于VRF的实时流学习,而核心网元则根据流特征学习的实时结果,向管控系统上报学习到的流特征(IP五元组)、端口号及VRF信息等。之后,管控系统基于流特征信息库中匹配规则库的实时流特征,向接入网元及核心网元实时下发性能监控实例。具体来说,管控系统会使用流特征信息库中新学习到的流特征,与需要性能监控的流规则库进行比对,针对匹配规则库的新学习到的流特征,管控系统中的配置模块会向接入网元的对应端口及核心网元的对应端口实时下发性能监控实例。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随流检测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匹配单元201,用于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指示单元202,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
下发单元203,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规则包括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和/或宿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应的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MAC地址、IP地址、IP掩码、端口号、黑名单、白名单以及VPN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匹配单元201用于:
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组第二信息中的每组第二信息用于描述接入侧的一个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匹配单元201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之前,通过查询的方式和/或基于设定协议的方式,获取接入侧的设备的第二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对应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IP地址、IP掩码、MAC地址、DSCP和/或VLAN;
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对应设备连接的流入口设备和/或流出口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端口类型、端口号、IP地址和/或MAC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示单元202,用于: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下发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对应的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和/或,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订阅流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特征包括:源节点设备、宿节点设备、VRF信息、IP五元组、流标识、首次学习流特征的时间、流特征的更新时间和/或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在所述下发单元203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配置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下发单元203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删除第三设备上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第三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超过第一设定时长未进行流特征更新的第二设备。
实际应用时,所述匹配单元201可由随流检测装置中的处理器实现;所述指示单元202、下发单元203和获取单元、配置单元、删除单元可由随流检测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随流检测装置在进行随流检测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随流检测装置与随流检测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网络设备侧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3所示,网络设备300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301,能够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30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3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303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处理器302,用于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301,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以及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规则包括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和/或宿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应的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MAC地址、IP地址、IP掩码、端口号、黑名单、白名单以及VPN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302,用于:
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组第二信息中的每组第二信息用于描述接入侧的一个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301,还用于在所述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之前,通过查询的方式和/或基于设定协议的方式,获取接入侧的设备的第二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对应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IP地址、IP掩码、MAC地址、DSCP和/或VLAN;
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对应设备连接的流入口设备和/或流出口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端口类型、端口号、IP地址和/或MAC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301,用于: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下发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对应的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和/或,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订阅流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特征包括:源节点设备、宿节点设备、VRF信息、IP五元组、流标识、首次学习流特征的时间、流特征的更新时间和/或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301,还用于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配置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301,还用于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删除第三设备上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第三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超过第一设定时长未进行流特征更新的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处理器302和第一通信接口3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网络设备3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3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3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3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3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3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网络设备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网络设备3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30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30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3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3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3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3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303,所述第一处理器302读取第一存储器3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设备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303、第二存储器1303、第三存储器14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3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网络设备300的第一处理器302执行,以完成前述网络设备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随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
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规则包括接入侧的源节点设备和/或宿节点设备对应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对应的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IP掩码、端口号、黑名单、白名单以及虚拟专用网络VPN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包括:
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组第二信息中的每组第二信息用于描述接入侧的一个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流规则与至少一组第二信息进行匹配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查询的方式和/或基于设定协议的方式,获取接入侧的设备的第二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对应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IP地址、IP掩码、MAC地址、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和/或虚拟局域网VLAN;
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对应设备连接的流入口设备和/或流出口设备的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设备名称、端口类型、端口号、IP地址和/或MAC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下发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对应的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和/或,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订阅流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特征包括:源节点设备、宿节点设备、虚拟路由转发VRF信息、IP五元组、流标识、首次学习流特征的时间、流特征的更新时间和/或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配置随流检测的采集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第三设备上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第三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超过第一设定时长未进行流特征更新的第二设备。
10.一种随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
下发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1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基于流规则,在接入侧匹配出至少一个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的每个第一设备对流特征进行学习;以及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学习得到的流特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下发用于随流检测的性能监控实例;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设备中上报了流特征的第一设备。
12.一种第一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629227.9A 2021-12-28 2021-12-28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664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9227.9A CN116366494A (zh) 2021-12-28 2021-12-28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41974 WO2023125427A1 (zh) 2021-12-28 2022-12-26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9227.9A CN116366494A (zh) 2021-12-28 2021-12-28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6494A true CN116366494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9227.9A Pending CN116366494A (zh) 2021-12-28 2021-12-28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6494A (zh)
WO (1) WO20231254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119B (zh) * 2012-06-08 2015-05-20 南京贝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设备或分流设备规则同步方法
US10447605B2 (en) * 2015-10-27 2019-10-15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Flow-based host discovery in SDN networks
CN111106977B (zh) * 2018-10-26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67740B (zh) * 2020-01-02 2023-09-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随路性能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7743B (zh) * 2020-01-02 2022-12-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流规则提取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79091B (zh) * 2020-01-03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随流检测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CN113395711B (zh) * 2020-03-11 2023-11-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对业务流进行分流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5427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3670B (zh) 一种转发策略配置方法和装置
EP1779605B1 (en) Forwarding database in a network switch device
US20240039845A1 (en) Packet tracing mechanism in a network leveraging srv6
CN107733795B (zh) 以太网虚拟私有网络evpn与公网互通方法及其装置
CN105429879B (zh) 流表项查询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88464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grating existing access control list policies to intent based policies and vice versa
CN110535744A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Leaf设备
CN112956158A (zh) 结构数据平面监视
CN109756411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第一vtep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27396B (zh) 一种路由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333711B (zh) 无线网络提供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00338B (zh) 跨as的evpn路由交互方法及装置
US11303576B2 (en) Accurate analytics, quality of service and load balancing for internet protocol fragmented packets in data center fabrics
CN114553706A (zh) 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366494A (zh) 随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48202A (zh) 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8230A (zh) 一种指定转发者选举方法和装置
US20220159083A1 (en) Zero day zero touch providing of services with policy control
US20220045956A1 (en) Policy based routing in extranet networks
US10601649B1 (en) Stack switching detection and provisioning
CN107846299B (zh) 实现二三层业务桥接的方法、装置及ptn设备
US10469381B2 (en) Localization of group based policies in a demand based overlay network
CN116781599A (zh) 一种路由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6419327A (zh) Upf的选择方法、装置、网元及存储介质
JPH08191326A (ja)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の認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