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5266A - 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5266A
CN116365266A CN202310574981.XA CN202310574981A CN116365266A CN 116365266 A CN116365266 A CN 116365266A CN 202310574981 A CN202310574981 A CN 202310574981A CN 116365266 A CN116365266 A CN 116365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terminal
integrated terminal
quick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49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65266B (zh
Inventor
刘瑜
魏雨
李臻
仲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an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an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an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an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49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5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5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5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65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5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08Modular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components
    • H01R9/243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components with built-in switch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包括集成端子模块、纳米隔热连接器、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和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为上端敞口的盒状,集成端子模块可拆卸式安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顶端,集成端子模块下方设有纳米隔热连接器、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纳米隔热连接器、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可拆卸式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内,集成端子模块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之间通过纳米隔热连接器隔热,集成端子模块、纳米隔热连接器、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和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集成为一体;本发明解决了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故障点难查找、连接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导致的安全隐患不断发展扩大,保障了运行稳定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作为电气控制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接线端子是将现场传感器、按钮、灯、电磁阀等输入/输出元件与控制模组进行连接,以中型控制系统为例,输入/输出点数大约在八千点左右,普通的端子仅作为一种元器件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作为一种支持外部供电以及连接PLC I/O点与外部传感器和所有工业控制系统输出负载的集成化端子模块,虽然市面上有大量的集成端子模块,但是都只是停留在针对某一个PLC的8点或16点的连接,并且接线不统一,无法适应所有的输入输出的连接,更无法实现标准化,更无法实现运行数据的采集扩展。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接触不良导致端子局部发热,现场测的意外短路和过载也是时有发生,因此连接故障也是整个工业控制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并且也是最无法主动监控的,因为无法主动的将连接异常数据向工程师或管理员实时发出故障报警,在发生连接问题时只能通过维护工程师现场一一排查,耗时耗力,而且在系统运行生产过程中某一个元器件的连接出现问题都将给整个生产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及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解决了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故障点难查找、连接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导致的安全隐患不断发展扩大,保障了系统连接运行稳定和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包括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和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所述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为上端敞口的盒状,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可拆卸式安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顶端,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下方设置有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所述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可拆卸式安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之间通过纳米隔热连接器200隔热,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和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集成为一体构成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
进一步地,还包括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所述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所述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包括扩展模块PCB板、警报驱动模块401、继电器警报输出402、警报输出端子403、总线接口三404和柔性总线三405,所述扩展模块PCB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继电器警报输出402,所述扩展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警报驱动模块401、总线接口三404和柔性总线三405,所述扩展模块PCB板的侧边处安装有警报输出端子403,所述警报驱动模块401用于整理异常的检测数据并处理后对应驱动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警报输出402将继电器干接点连接到外接端子,所述外接端子与PLC输入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包括快拆连接盒本体、四层快拆式滑轨601、上下层对流散热格栅602、左封板650和右封板651,所述快拆连接盒本体呈开口向上的“匚”形,所述快拆连接盒本体左右端分别封装有左封板650和右封板651,所述快拆连接盒本体的前后侧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四层快拆式滑轨601,所述四层快拆式滑轨601为由阻燃材料制成的四层可独立快拆式滑轨,所述快拆连接盒本体的前后侧面上均开设有上下层对流散热格栅602。
进一步地,所述四层快拆式滑轨601纵截面呈C形,且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四层快拆式滑轨601由上至下间隔布置有四层,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自上而下依次插装于其内。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包括集成端子模块PCB板、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供电端子102、通用型PLC I/O连接器103、总线接口一104、柔性总线一105和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106,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上,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前后侧均阵列排布有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安装有供电端子102,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右侧安装有通用型PLC I/O连接器103,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下端前后侧均阵列排布有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106,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下端左侧设置有柔性总线一105和总线接口一104。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包括端子接线导入口121、温度采集专用夹线弹片122、聚能罩123和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所述端子接线导入口121下方一侧设有温度采集专用夹线弹片122,所述端子接线导入口121下方另一侧设有聚能罩123,所述聚能罩123底端连接有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所述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连接端子接线柱131。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隔热连接器200包括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和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所述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所述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内设置有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所述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贯穿于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所述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上端与集成端子模块100的总线接口一104配合连接,所述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下端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的总线接口二307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包括模块PCB板、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无线传输天线一304、无线传输天线二305、散热器306、总线接口二307和柔性总线二308,所述模块PCB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所述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无线传输单元一302和无线传输单元二303,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一302和无线传输单元二303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无线传输天线一304、无线传输天线二305,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上均安装有散热器306,所述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总线接口二307和柔性总线二308。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所述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的输入端连接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所述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的输出端连接外置式5G信号天线1501,所述外置式5G信号天线1501通过5G数据云端连接移动终端,所述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包括无线接收模块500、数据整合模块501和5G传输模块502,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的PCB板上端设置有无线接收天线512、故障继电器513、故障干接点端子514和无线接收供电端子515,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的PCB板下端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单元511、PCB连接器母头516、总线接口四517和柔性总线四518,所述5G传输模块502的PCB板上端设置有5G天线接口532、故障继电器533、故障干接点端子534和5G发送供电端子535,所述5G传输模块502的PCB板下端设置有5G信号发送单元531和PCB连接器公头536,所述数据整合模块501包括数据整合模块本体551、总线接口五552和柔性总线五553。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数据整合模块501和5G传输模块502均采用单片式独立分体PCB板设计,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以每台控制柜为单位设立一块信息收集与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的无线接收天线512用于接受每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发送过来的信号;所述数据整合模块501用于集中汇整每个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的运行数据,并做分类与标记;所述5G传输模块502将控制柜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的连接数据发送给5G数据云端,并通过5G数据云端发送至移动终端。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该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颠覆传统的端子排接线连接方式,采用模组化设计,适宜于任何品牌PLC,可实现PLC I/O的快速装配,实现标准化/使装配接线更加快速;而且,该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在工业电气控制系统的运用,让连接也变成智能,解决电气控制系统连接故障点难查找、解决连接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导致的安全隐患不断发展扩大,保证系统连接运行安全,有效降低因为连接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使得工程师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连接云端即可获取现场每个模块的连接信息,实时主动掌握现场连接状态,从而更及时的应对突发问题,保障了电气系统连接的稳定与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集成端子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集成端子模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集成端子模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一;
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二;
图8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纳米隔热一体式连接器的分解图一;
图11是本发明纳米隔热一体式连接器的分解图二;
图12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单机报警扩展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单机报警扩展模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外置式5G信号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的分解图;
图20是本发明无线接收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无线接收模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5G传输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5G传输模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数据整合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数据整合模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运算逻辑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架构图;
图中:1000、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集成端子模块200、纳米隔热一体式连接器3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400、单机报警扩展模块600、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1、四层快拆式滑轨602、上下层对流散热格栅650、左封板651、右封板101、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2、供电端子103、通用型PLC I/O连接器104、总线接口一105、柔性总线一106、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121、端子接线导入口122、温度采集专用夹线弹片123、聚能罩124、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31、端子接线柱201、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2、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301、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2、无线传输单元一303、无线传输单元二304、无线传输天线一305、无线传输天线二306、散热器307、总线接口二308、柔性总线二401、警报驱动模块402、继电器警报输出403、警报输出端子404、总线接口三405、柔性总线三1500、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1、外置式5G信号天线500、无线接收模块501、数据整合模块502、5G传输模块511、无线信号接收单元512、无线接收天线513、故障继电器514、故障干接点端子515、无线接收供电端子516、PCB连接器母头517、总线接口四518、柔性总线四531、5G信号发送单元532、5G天线接口533、故障继电器534、故障干接点端子535、5G发送供电端子536、PCB连接器公头551、数据整合模块552、总线接口五553、柔性总线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包括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和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为上端敞口的盒状,集成端子模块100可拆卸式安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顶端,集成端子模块100下方设置有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可拆卸式安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集成端子模块100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之间通过纳米隔热连接器200隔热,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和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集成为一体构成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包括快拆连接盒本体、四层快拆式滑轨601、上下层对流散热格栅602、左封板650和右封板651,快拆连接盒本体呈开口向上的“匚”形,快拆连接盒本体左右端分别封装有左封板650和右封板651,快拆连接盒本体的前后侧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四层快拆式滑轨601,四层快拆式滑轨601为由阻燃材料制成的四层可独立快拆式滑轨,快拆连接盒本体的前后侧面上均开设有上下层对流散热格栅602;四层快拆式滑轨601纵截面呈C形,且左右对称布置,四层快拆式滑轨601由上至下间隔布置有四层,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自上而下依次插装于其内。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集成端子模块100包括集成端子模块PCB板、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供电端子102、通用型PLC I/O连接器103、总线接口一104、柔性总线一105和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106,集成端子模块PCB板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上,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前后侧均阵列排布有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安装有供电端子102,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右侧安装有通用型PLC I/O连接器103,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下端前后侧均阵列排布有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106,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下端左侧设置有柔性总线一105和总线接口一104。
如附图5至附图9所示,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包括端子接线导入口121、温度采集专用夹线弹片122、聚能罩123和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端子接线导入口121下方一侧设有温度采集专用夹线弹片122,端子接线导入口121下方另一侧设有聚能罩123,聚能罩123底端连接有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连接端子接线柱131。
如附图10至附图13所示,纳米隔热连接器200包括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和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内设置有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贯穿于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上端与集成端子模块100的总线接口一104配合连接,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下端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的总线接口二307配合连接。
如附图14和附图15所示,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包括模块PCB板、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无线传输天线一304、无线传输天线二305、散热器306、总线接口二307和柔性总线二308,模块PCB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无线传输单元一302和无线传输单元二303,无线传输单元一302和无线传输单元二303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无线传输天线一304、无线传输天线二305,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上均安装有散热器306,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总线接口二307和柔性总线二308。
如附图16和附图17所示,还包括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包括扩展模块PCB板、警报驱动模块401、继电器警报输出402、警报输出端子403、总线接口三404和柔性总线三405,扩展模块PCB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继电器警报输出402,扩展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警报驱动模块401、总线接口三404和柔性总线三405,扩展模块PCB板的侧边处安装有警报输出端子403,警报驱动模块401用于整理异常的检测数据并处理后对应驱动继电器,继电器警报输出402将继电器干接点连接到外接端子,外接端子与PLC输入模块连接。
如附图18至附图25所示,还包括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的输入端连接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的输出端连接外置式5G信号天线1501,外置式5G信号天线1501通过5G数据云端连接移动终端,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包括无线接收模块500、数据整合模块501和5G传输模块502,无线接收模块500的PCB板上端设置有无线接收天线512、故障继电器513、故障干接点端子514和无线接收供电端子515,无线接收模块500的PCB板下端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单元511、PCB连接器母头516、总线接口四517和柔性总线四518,5G传输模块502的PCB板上端设置有5G天线接口532、故障继电器533、故障干接点端子534和5G发送供电端子535,5G传输模块502的PCB板下端设置有5G信号发送单元531和PCB连接器公头536,数据整合模块501包括数据整合模块本体551、总线接口五552和柔性总线五553。
无线接收模块500、数据整合模块501和5G传输模块502均采用单片式独立分体PCB板设计,无线接收模块500以每台控制柜为单位设立一块信息收集与传输模块,无线接收模块500的无线接收天线512用于接受每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发送过来的信号;数据整合模块501用于集中汇整每个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的运行数据,并做分类与标记;5G传输模块502将控制柜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的连接数据发送给5G数据云端,并通过5G数据云端发送至移动终端,如附图27所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主要由集成端子模块(含运行数据采集单元)、纳米隔热连接器、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单机报警扩展模块(可选配)、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这六部分构成。
一、集成端子模块,主要包含: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总线接口、通用型PLC I/O连接器。
其中,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温度采集单元实时采集聚能接线端子的温度,通过设定的上限温度临界值来提前判断接触不良或过载导致发热,每组端子的温度设计独立的温度采集单元;改端子内部结构为专研包裹式聚能设计并直接将测温单元熔接于聚能罩,导线会被其包裹其中,独立检测每组端子接线柱的温度变化,精确无误反应真实数据;并且能确保任何一点温度采集单元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体集成端子模块的运行。
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实时采集每个连接点的电压与电流数据,通过与正常的电压电流值进行比对分析来判断连接点是否存在问题,实现对整个端子模块的断路/短路/过载等状态实时掌控。
总线接口:后期维护可整组快速更换,模块内部标配数据传输总线接口,采用侧边柔性总线连接设计,其优点主要为:①总线接口连接数据传输稳定性强,不同功能的PCB板数据传输兼容;②方便端子排仓与运行数据分析仓PCB板对接与后期维护更换;③可选配运行数据分析与数据传输PCB板(组成网络进行数据互联),或者选配单机具备报警功能的扩展板(以干接点警报输出形式传输给PLC),为实现整个工业控制智能连接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提供可靠支撑。
通用型PLC I/O连接器:接口为标准40针牛交叉连接器能匹配市面所有PLC的I/O模块。
二、纳米隔热连接器,主要包含:波纹式纳米隔热层、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
其中,波纹式纳米隔热层:集成端子模块层与其他运算数据采用专用隔热层隔离设计,确保端子连接处与内部发热量大的芯片运行产生的温度隔离,提高每组数据均为真实温度数据,波纹式设计使接触面积更大,保证有限空间能的隔热最佳。
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采用贯穿式设计不仅解决上下总线连接问题而且最主要保证了隔热层的隔热效果。
三、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主要包含:运行数据处理单元、无线网络传输单元、双无线传输天线。
其中,运行数据处理单元:数据有独立的运算及处理能力,将有可疑的故障数据传输到信息收集模块减少数据的拥堵问题使系统运行更稳定,单点连接的独立运算能保证每组端子数据的稳定并且不受其他干扰,任意一路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组的数据,非常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要求的稳定。其算法逻辑如附图26所示:
①电压判断逻辑原理:正常电路的连接点供电若为正常则电压会是标准的范围内,其值可以是微小的变化,但是在发生故障,例如断路时电压会接近0V;电压持续高于25V会存在电源故障,电压持续低于23V存在电源电压衰减风险,以上预判原则:工业控制系统电压要求稳定,若上下浮动太大会影响系统运行,电压变化曲线的分析能预判电源存在潜在问题。
②电流判断逻辑原理: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是可以根据负载功率大小固定在某个范围,通过连接点电流异常可以判断负载异常,电流持续比正常增大超过1.2倍以上可视为过载;当连接点瞬间电流非常大超出正常电流的3倍以上即可判断连接点短路。
③温度判断逻辑原理:每组连接点的温度采集器可以精确监控温度变化,线路过载或者短路或者虚接都会造成温度的明显上升,算法要把正常连接点接通负载的温度上升曲线范围要作为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某一个连接点的温度升高要根据设定临界值来发出警告。
无线网络传输单元:每个控制系统盘柜的集成端子模块采用无线网络传输,优点主要为:①节约了大量的布线工作量;②维护工程人员可以远程无线连接随时查看数据进行远程诊断;多个集成端子模块发出的数据由信息收集与传输模块汇总。
双无线传输天线:与无线网络传输单元配合使用,双天线设计增加传输距离。
四、单机报警扩展模块(可选配),主要包含:警报驱动模块、继电器警报输出,优点主要为:①连接温度异常报警,②短路报警,③过载报警,④电源异常报警,此扩展模块只有在仅需要单机报警无须联网实时监控的小型系统适用,作为选配件使整个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实用性更强。
其中,警报驱动模块:整理异常的检测数据并处理后对应驱动继电器。
继电器警报输出:继电器干接点连接到外接端子,端子可与PLC输入模块连接。
五、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主要包含:无线接收模块、数据整合模块、无线5G传输模块。以上各单元同样采用单片试独立分体PCB板设计,优点主要为:①后期维护更换成本低只需要更换故障板即可,②分体式设计扩展功能更灵活,③便于后期批量标准化生产做布局设计。
其中,无线接收模块:以每台控制柜为单位设立一块信息收集与传输模块,无线接收天线用于接受每组智能集成端子模块发送过来的信号。
数据整合模块:用于集中汇整每个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的运行数据,并做分类与标记,标记规则为:每一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设定特定的标签。
无线5G传输模块:将控制柜智能集成端子模块的连接数据发送给云端,每个控制盘独立发送数据,确保每台控制盘的数据独立,增加安全稳定性,工程师可通过移动终端接受异常警报及查看各区域的运行数据。
六、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主要包含:多层快拆连接盒、左右封板。
其中,多层快拆连接盒:阻燃材料四层可独立快拆式滑轨结构,方便安装与维护更换,上下通风格栅散热更均匀。
左右封板:用于多层快拆连接盒封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其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和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所述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为上端敞口的盒状,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可拆卸式安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顶端,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下方设置有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所述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可拆卸式安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之间通过纳米隔热连接器(200)隔热,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和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集成为一体构成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所述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所述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包括扩展模块PCB板、警报驱动模块(401)、继电器警报输出(402)、警报输出端子(403)、总线接口三(404)和柔性总线三(405),所述扩展模块PCB板的上端中部设置有继电器警报输出(402),所述扩展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警报驱动模块(401)、总线接口三(404)和柔性总线三(405),所述扩展模块PCB板的侧边处安装有警报输出端子(403),所述警报驱动模块(401)用于整理异常的检测数据并处理后对应驱动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警报输出(402)将继电器干接点连接到外接端子,所述外接端子与PLC输入模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包括快拆连接盒本体、四层快拆式滑轨(601)、上下层对流散热格栅(602)、左封板(650)和右封板(651),所述快拆连接盒本体呈开口向上的“匚”形,所述快拆连接盒本体左右端分别封装有左封板(650)和右封板(651),所述快拆连接盒本体的前后侧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四层快拆式滑轨(601),所述四层快拆式滑轨(601)为由阻燃材料制成的四层可独立快拆式滑轨,所述快拆连接盒本体的前后侧面上均开设有上下层对流散热格栅(6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层快拆式滑轨(601)纵截面呈C形,且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四层快拆式滑轨(601)由上至下间隔布置有四层,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纳米隔热连接器(200)、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单机报警扩展模块(400)自上而下依次插装于其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端子模块(100)包括集成端子模块PCB板、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供电端子(102)、通用型PLC I/O连接器(103)、总线接口一(104)、柔性总线一(105)和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106),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上,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前后侧均阵列排布有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安装有供电端子(102),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上端右侧安装有通用型PLC I/O连接器(103),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下端前后侧均阵列排布有温度/电流/电压数据采集单元(106),所述集成端子模块PCB板的下端左侧设置有柔性总线一(105)和总线接口一(10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信号采集聚能接线端子(101)包括端子接线导入口(121)、温度采集专用夹线弹片(122)、聚能罩(123)和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所述端子接线导入口(121)下方一侧设有温度采集专用夹线弹片(122),所述端子接线导入口(121)下方另一侧设有聚能罩(123),所述聚能罩(123)底端连接有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所述耐热薄膜式温度信号传输带(124)连接端子接线柱(1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隔热连接器(200)包括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和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所述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插装于阻燃多层快速连接盒(600)内,所述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内设置有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所述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贯穿于波纹式纳米隔热层(201),所述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上端与集成端子模块(100)的总线接口一(104)配合连接,所述贯穿一体式总线连接器(202)下端与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的总线接口二(307)配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300)包括模块PCB板、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无线传输天线一(304)、无线传输天线二(305)、散热器(306)、总线接口二(307)和柔性总线二(308),所述模块PCB板的上端中部安装有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所述运行数据处理单元(30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无线传输单元一(302)和无线传输单元二(303),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一(302)和无线传输单元二(303)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无线传输天线一(304)、无线传输天线二(305),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一(302)、无线传输单元二(303)上均安装有散热器(306),所述模块PCB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总线接口二(307)和柔性总线二(308)。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所述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的输入端连接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所述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的输出端连接外置式5G信号天线(1501),所述外置式5G信号天线(1501)通过5G数据云端连接移动终端,所述数据收集整合与传输模块(1500)包括无线接收模块(500)、数据整合模块(501)和5G传输模块(502),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的PCB板上端设置有无线接收天线(512)、故障继电器(513)、故障干接点端子(514)和无线接收供电端子(515),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的PCB板下端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单元(511)、PCB连接器母头(516)、总线接口四(517)和柔性总线四(518),所述5G传输模块(502)的PCB板上端设置有5G天线接口(532)、故障继电器(533)、故障干接点端子(534)和5G发送供电端子(535),所述5G传输模块(502)的PCB板下端设置有5G信号发送单元(531)和PCB连接器公头(536),所述数据整合模块(501)包括数据整合模块本体(551)、总线接口五552和柔性总线五(55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数据整合模块(501)和5G传输模块(502)均采用单片式独立分体PCB板设计,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以每台控制柜为单位设立一块信息收集与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0)的无线接收天线(512)用于接受每组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发送过来的信号;所述数据整合模块(501)用于集中汇整每个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的运行数据,并做分类与标记;所述5G传输模块(502)将控制柜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1000)的连接数据发送给5G数据云端,并通过5G数据云端发送至移动终端。
CN202310574981.XA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Active CN116365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4981.XA CN116365266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4981.XA CN116365266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266A true CN116365266A (zh) 2023-06-30
CN116365266B CN116365266B (zh) 2023-10-10

Family

ID=86939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4981.XA Active CN116365266B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526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1166A1 (en) * 2003-11-26 2005-05-2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ircuit assembly and heat-insulating member for circuit assembly
KR20100086818A (ko) * 2009-01-23 2010-08-02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착탈식 무선 확장장치
CN107910955A (zh) * 2017-09-20 2018-04-13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可扩展的智能电力监控保护装置
CN209626594U (zh) * 2019-04-19 2019-11-12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快插端子模块及电源系统
KR20200120212A (ko) * 2019-04-12 2020-10-21 한국전력공사 단자대 온도감시 시스템
US20210167539A1 (en) * 2019-11-29 2021-06-03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module
CN114865781A (zh) * 2021-01-20 2022-08-05 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通信功能的接线装置
CN115173166A (zh) * 2022-07-04 2022-10-11 深圳市尚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连接器
EP4099513A1 (de) * 2021-05-31 2022-12-07 IPETRONIK GmbH & Co. KG Messmodul-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1166A1 (en) * 2003-11-26 2005-05-26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ircuit assembly and heat-insulating member for circuit assembly
KR20100086818A (ko) * 2009-01-23 2010-08-02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착탈식 무선 확장장치
CN107910955A (zh) * 2017-09-20 2018-04-13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可扩展的智能电力监控保护装置
KR20200120212A (ko) * 2019-04-12 2020-10-21 한국전력공사 단자대 온도감시 시스템
CN209626594U (zh) * 2019-04-19 2019-11-12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快插端子模块及电源系统
US20210167539A1 (en) * 2019-11-29 2021-06-03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module
CN114865781A (zh) * 2021-01-20 2022-08-05 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通信功能的接线装置
EP4099513A1 (de) * 2021-05-31 2022-12-07 IPETRONIK GmbH & Co. KG Messmodul-system
CN115173166A (zh) * 2022-07-04 2022-10-11 深圳市尚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266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17797A2 (ko) 고장 진단장치가 구비되는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과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의 고장 진단 방법
KR101086005B1 (ko) 태양광 모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6199253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远程故障诊断方法
CN106199252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CN102931620A (zh) 一种智能型母线系统装置
CN112260071A (zh) 一种电力设备故障信号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5657582B (zh) 用于飞行器的数据通信网络
CN116365266B (zh) 一种智能化集成端子模块
CN101881958A (zh) 一种电缆隧道综合控制系统
CN207502077U (zh) 电缆温度监测装置
CN109412268A (zh) 一种电箱智能监控系统
CN103915793A (zh) 一种信号监测防雷分线柜及实现方法
CN207250966U (zh) 配电柜
CN207573313U (zh) 一种基于电阻计算的光伏组串故障诊断与监测装置
CN104776936A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分布式低压电气连接点在线测温系统
CN204334378U (zh) 一种逆变器模块
CN104280154A (zh) 一种高压电力无线测温系统
CN209001674U (zh) 一种电箱智能监控系统
CN206559701U (zh) 一种助航回路故障定位控制器及机场助航灯控制系统
CN208092143U (zh) 一种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监测装置
CN219611427U (zh) 一种用于通信电源的监控装置
CN207148608U (zh) 一种防火门监控系统
CN105098613A (zh) 一种带温度检测的配电柜安全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12557784A (zh) 一种电网告警自动分析装置
CN201716577U (zh) 一种电缆隧道综合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