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2486A - 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2486A
CN116362486A CN202310233605.4A CN202310233605A CN116362486A CN 116362486 A CN116362486 A CN 116362486A CN 202310233605 A CN202310233605 A CN 202310233605A CN 116362486 A CN116362486 A CN 116362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targe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336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hong Digit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hong Digit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hong Digit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hong Digit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336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24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2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2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应用于安装设备管理平台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上。方法包括:通过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根据使用状态信息确认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将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将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目标设备绑定,并输入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使用者信息确定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并显示所生成的流转路径。能大幅简化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应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设备频繁流转时工作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当下企业中设备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对内部设备进行流转信息管理,能大幅简化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应技术人员的工作,极大地提高设备流转管理效率。目前的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是资产管理盘点软件系统,采用PC端与专用的PDA手持机相结合的方式,通常与条码标签、RFID标签等配合使用,而在对设备进行清点时,通常需要使用专业设备以及专业软件,对设备上的条码标签或RFID标签等进行识别,导致现有设备管理方法便携性较差。因此亟需一种面向研发过程中需要设备频繁流转的设备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解决现有的设备流转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设备或软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上安装设备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所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将所述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以及获取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并显示所述流转路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与多个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上安装设备管理平台;其中,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所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将所述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以及获取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并显示所述流转路径。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在终端设备上安装设备管理平台,通过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在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确定为目标设备,将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并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使用者信息确定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完成设备的流转。采用本申请所提出的设备管理方法通过在终端设备上可以十分方便的完成对设备的查询与绑定,大幅简化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应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设备频繁流转时工作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软总线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平台的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示意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位置信息信息,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还应当进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些词汇作简单说明。
1.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手持机:其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这种手持设备在早期应用中主要集中了计算、电话、传真和网络等功能。可用来管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计划等),上网浏览,收发E-mail,可以发传真,还可以当作手机来用。手持PDA除了拥有传统掌上电脑基本的信息处理功能外,还根据用户的要求增加了很多新的专业功能,如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分为低频、高频和超高频三种标签类型,带有RFID识读功能的手持PDA可以支持多种卡类型的操作,在交通运输、门禁、物流、考勤、货物管理、身份识别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2.MQTT协议: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是由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开发的即时通讯协议,该协议支持所有平台,几乎可以把所有联网物品和外部连接起来,被用来当做传感器和制动器(如通过Twitter让房屋联网)的通信协议。
3.分布式软总线: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软总线的示意性框图。分布式软总线是一条虚拟的、“无形”的总线。可以连接同处于一个局域网内部的所有基于KaihongOS系统开发的系统设备,并且具有自发现、自组网、高带宽和低时延等特点。除了连接处于同样网络协议中的硬件设备,软总线技术还支持对不同协议的异构网络进行组网。
传统场景下,需要蓝牙传输的两台设备必须都具有蓝牙,需要WIFI传输的设备必须都具有WIFI。而蓝牙、WIFI之间是无法进行数据通信的。软总线提出蓝牙、WIFI融合网络组网技术,解决了不同协议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问题。使得多个设备能够自动构建一个逻辑全连接网络,用户或者业务开发者无需关心组网方式与物理协议。
传统协议的传输速率差异较大,多设备交互式时延和可靠性也难以保证。软总线传输提出三个目标: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相较于传统网络的7层模型,软总线提出了4层的“极简协议”,将中间的4层协议精简为一层以提升有效载荷,有效带宽提升20%。设备间基于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摒弃传统滑动窗口机制,实现丢包快速回复,且具有智能网络变化感知功能,可以自适应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现有的企业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是资产管理盘点软件系统,采用PC端与专用的PDA手持机相结合的方式,通常与条码标签、RFID标签等配合使用,而在对设备进行清点时,通常需要使用专业设备以及专业软件,对设备上的条码标签或RFID标签等进行识别,导致现有设备管理方法便携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提供的终端设备上安装有设备管理平台。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及被管理的设备内均安装有操作系统,且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级别的操作系统,设备安装有第二级别的操作系统,其中第一级别高于第二级别。
具体地,操作系统需要是支持OpenHarmony的OS系统,具体类别不受本申请的实施例和附图的限制,以下以KaihongOS为例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KaihongOS内对设备的权限等级分为6个级别,级别具体为L0至L5,其中L5为最高级,L0为最低级,通过使终端设备在KaihongOS中的权限等级为第一级别高于第二模块的第二级别,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设备在KaihongOS中的权限等级不受本实施例和附图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脑,终端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终端设备只要能够快速处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所产生的信息既能实现,终端设备的类型不受本申请的实施例和附图的限制,以下以手机为例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平台的框架结构图,其能够开发所支持的小程序与H5的JSAPI。满足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设备管理方法的需求,还需要能实现如扫码及各种所需的交互控件等。设备管理平台可以是任意适配于终端设备所搭载的操作系统的平台,具体类别不受本申请实施例和附图限制。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该实验箱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S101.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
具体地,通过在设备管理平台中能够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主要为设备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两个部分,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设备的分类信息、设备的简介信息和设备当前的状态信息等一系列能对设备进行介绍的信息。设备的使用者信息即为设备当前的使用者。通过设备信息的查询能够快速帮助用户锁定目标设备,并获取目标设备的当前状态,尽快完成对工作的规划。
示例性的,如用户当前希望租借的设备为红外热像仪,其在设备管理平台中可以直接查询红外热像仪,也可以查询其在公司内部的设备编号,或者通过其功能限定词红外、测温等词语来快速锁定需要使用的设备。而其也能在设备管理平台上查询到该设备的具体设备信息和使用者信息,如红外热像仪当前是处于损坏/空闲/使用中的上述三种状态的哪一种,当前的使用者是谁,这样就可以帮助用户快速锁定需要借取的设备的当前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还包括:若无法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为待录入的新增设备,将所述新增设备的设备信息录入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
示例性的,当用户查询的设备在设备管理平台中无法查询到时,此时在用户确认输入的查询信息无误的情况下该设备为待录入的新增设备,用户将该新增设备的设备信息录入到设备管理平台中,方能够正常启用对新增设备的设备流转,避免由于未录入导致后续难以对设备进行管理。
S102.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具体地,通过获取设备信息中的状态信息,能够判断该设备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该设备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用户能够立即在设备管理平台上完成对该设备的流转。相比于传统的手持PDA设备的设备流转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流转方法能够使用户无需找到设备就能先确定设备当前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大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并简化了设备的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之前,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所述设备处于损坏状态,对所述设备进行维修;若所述设备维修完成,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更新所述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使得所述设备处于正常状态;若所述设备维修失败,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将维修失败的所述设备加入已报销设备清单。
由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损坏,这时设备的使用者可以在设备管理平台将设备信息中更新为损坏并写明损坏的具体内容,以便于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对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如果设备维修成功则更新设备的状态设备又能够正常流转,若维修失败则将设备列入已报销设备清单,避免用户拿到无法使用的设备耽误相关工作安排,并进一步完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流转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者信息包括所述设备的使用时间;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设备不处于空闲状态,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设备的使用时间,根据所述使用时间确定所述设备的可预约时间,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根据所述可预约时间对所述设备进行预约。
当设备不处于空闲状态时,使用者信息中能够获取到设备的使用时间,用户能够获取设备处于空闲状态的可预约时间,进而在设备管理平台中预约使用该目标设备,进而避免后续未及时绑定设备导致影响工作,也能完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
S103.若所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将所述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以及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
具体地,在确定设备处于空闲状态之后,能够在设备管理平台中将该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并且将用户本人的身份信息在设备管理平台中与目标设备绑定,绑定完成之后用户能够将其对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进行输入。通过将空闲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也能在用户持有设备之前避免设备被其他用户提前流转,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更为高效、快速。
示例性的,用户在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的使用信息可以包括,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人信息、使用人所属部门等信息,用于在设备管理平台上清晰记录设备的具体去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信息还包括标识信息。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包括: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扫描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通过标识信息能够使得用户快速完成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的绑定,简化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信息可以是二维码,可以是条形码,可以是标签码等等适配于设备管理平台的任意标识信息,具体类别不受本申请实施例和附图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包括: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提交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申请使用信息;所述使用者信息对应的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显示所述申请使用信息;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申请使用信息的审核信息,若所述审核信息为审核通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
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中,设备的当前使用者即为其第一责任人,因此设备后续的流转其有权进行审批确认,在其审核通过后设备管理平台内再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设备进行绑定,即该目标设备的第一责任人也同时进行了流转,采用审核信息确认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完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之后,还包括:若所述目标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更新所述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后的所述设备的状态为损坏状态。
当用户在与目标设备绑定之后,发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则在设备管理平台中将该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为损坏状态,能够保证相关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对损坏设备进行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配套设备,用于与所述目标设备共同使用;在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之后,还包括: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配套设备进行绑定。
因为部分设备是不能单独使用的,如相机与其支架、打光板等等,而在用户对目标设备在设备管理平台中绑定完成之后,设备管理平台也将查询目标设备的配套设备,并将用户身份信息与配套设备进行绑定,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缺少配套设备导致无法使用目标设备,影响工作的效率。
S104.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并显示所述流转路径。
具体地,设备管理平台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信息,根据使用者信息确定所流转的设备的使用者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能够生成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并显示该流转路径能够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前往使用者的位置完成设备的流转。通过流转路径的生成能够进一步使得本申请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更为简便和高效,大幅提升员工的办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存储有预设岗位信息以及对应的区域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第一岗位信息,所述使用者信息包括第二岗位信息;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岗位信息与所述预设岗位信息相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所述预设岗位信息对应的所述区域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岗位信息与所述预设岗位信息相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所述预设岗位信息对应的所述区域信息作为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示例性的,在设备管理平台上存储有预设岗位信息以及其所对应的区域信息,就能通过用户身份信息中获取到用户的第一岗位信息,从使用者信息中获取到使用者的第二岗位信息,将第一岗位信息与第二岗位信息相匹配,匹配成功后设备管理平台即可提取出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通过采用岗位信息来确定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能够最快速简便的获取到用户和使用者的位置,生成对应的流转路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存储有预设岗位信息以及对应的区域信息,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包括: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信息,将所述定位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对应的预设岗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通过将终端设备的定位信息作为第一位置信息,并根据使用者信息对应的预设岗位信息确定第二位置信息,能够避免当用户未处于所在岗位时,也能生成对应的流转路线,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更为灵活。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通过在终端设备上安装设备管理平台,通过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在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确定为目标设备,将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并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使用者信息确定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完成设备的流转。采用本申请所提出的设备管理方法通过在终端设备上可以十分方便的完成对设备的查询与绑定,大幅简化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应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设备频繁流转时工作的复杂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验箱。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其中,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该系统总线比如为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
具体地,处理器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
具体地,存储器可以是Flash芯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盘、光盘、U盘或移动硬盘等。
该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相应的步骤。
示例性的所提供的终端设备用于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所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将所述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以及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并显示所述流转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存储有预设岗位信息以及对应的区域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第一岗位信息,所述使用者信息包括第二岗位信息;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还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岗位信息与所述预设岗位信息相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所述预设岗位信息对应的所述区域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岗位信息与所述预设岗位信息相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所述预设岗位信息对应的所述区域信息作为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存储有预设岗位信息以及对应的区域信息,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还实现如下步骤: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信息,将所述定位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对应的预设岗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实现如下步骤:若无法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为待录入的新增设备,将所述新增设备的设备信息录入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信息还包括标识信息;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还实现如下步骤: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扫描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还实现如下步骤: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提交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申请使用信息;所述使用者信息对应的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显示所述申请使用信息;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申请使用信息的审核信息,若所述审核信息为审核通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之前,还实现如下步骤: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所述设备处于损坏状态,对所述设备进行维修;若所述设备维修完成,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更新所述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使得所述设备处于正常状态;若所述设备维修失败,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将维修失败的所述设备加入已报销设备清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之后,还实现如下步骤:若所述目标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更新所述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后的所述设备的状态为损坏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配套设备,用于与所述目标设备共同使用;在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之后,还实现如下步骤: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配套设备进行绑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者信息包括所述设备的使用时间;还实现如下步骤:若所述设备不处于空闲状态,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设备的使用时间,根据所述使用时间确定所述设备的可预约时间,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根据所述可预约时间对所述设备进行预约。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计算机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设备管理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系统10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提供的设备管理系统10包括终端设备11与多个设备12,所述终端设备11上安装设备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1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12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所述终端设备11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12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所述设备12处于空闲状态,所述终端设备11将所述设备12确定为目标设备12,所述终端设备11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12进行绑定,以及所述终端设备11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所述目标设备12的使用信息;所述终端设备11获取所述终端设备11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11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12的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11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12的流转路径,所述终端设备11显示所述流转路径。
具体地,设备管理系统10通过获取终端设备11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信息,根据使用者信息确定所流转的设备12的使用者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能够生成目标设备12的流转路径,并显示该流转路径能够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前往使用者的位置完成设备11的流转。本申请所提供的设备管理系统10具有简便和高效,并能大幅提升员工的办事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在终端设备上安装设备管理平台,通过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在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确定为目标设备,将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并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使用者信息确定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完成设备的流转。采用本申请所提出的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在终端设备上可以十分方便的完成对设备的查询与绑定,大幅简化企业管理人员和相应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设备频繁流转时工作的复杂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所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将所述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以及获取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并显示所述流转路径。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由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上安装设备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所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将所述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以及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并显示所述流转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存储有预设岗位信息以及对应的区域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第一岗位信息,所述使用者信息包括第二岗位信息;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岗位信息与所述预设岗位信息相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所述预设岗位信息对应的所述区域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岗位信息与所述预设岗位信息相匹配,将匹配成功的所述预设岗位信息对应的所述区域信息作为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存储有预设岗位信息以及对应的区域信息,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信息,将所述定位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对应的预设岗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二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无法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设备为待录入的新增设备,将所述新增设备的设备信息录入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还包括标识信息;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包括:
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扫描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包括:
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提交的所述目标设备的申请使用信息;
所述使用者信息对应的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显示所述申请使用信息;
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申请使用信息的审核信息,若所述审核信息为审核通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若所述设备处于损坏状态,对所述设备进行维修;
若所述设备维修完成,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更新所述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使得所述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若所述设备维修失败,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将维修失败的所述设备加入已报销设备清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更新所述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后的所述设备的状态为损坏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配套设备,用于与所述目标设备共同使用;在所述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配套设备进行绑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者信息包括所述设备的使用时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设备不处于空闲状态,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获取所述设备的使用时间,根据所述使用时间确定所述设备的可预约时间,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根据所述可预约时间对所述设备进行预约。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与多个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上安装设备管理平台;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设备管理平台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使用状态信息和使用者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使用状态信息确认所述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所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设备管理平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绑定,以及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获取在所述设备管理平台中输入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信息;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使用者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设备的流转路径,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流转路径。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310233605.4A 2023-02-28 2023-02-28 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62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3605.4A CN116362486A (zh) 2023-02-28 2023-02-28 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3605.4A CN116362486A (zh) 2023-02-28 2023-02-28 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2486A true CN116362486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3605.4A Pending CN116362486A (zh) 2023-02-28 2023-02-28 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24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2798B2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manag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s
JP6859520B2 (ja) 識別認証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3907104B (zh) 用于客户端设备远程管理的应用商店界面
US8418191B2 (en) Application flow control apparatus
WO2014073363A1 (ja) ネットワーク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印刷用プログラム
US10216840B2 (en) Asset tag template creation from readable elements
EP2161684A1 (en) Floating licenses for a real time license system
JP2003330637A (ja) 識別コードをベースとす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05144077A (zh) 云服务平台
CN102087615A (zh) 消息队列中逻辑关联的消息的自动合并
CN102110316B (zh) 一种一卡通服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US9703969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service providing serv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MXPA04006722A (es) Administrador de integridad de integracion.
JP2010528371A (ja) 情報技術資産のrfidでの発見、追跡およびプロビジョニング
CN102982098A (zh) 跨存储电子透露
US20100005155A1 (en) Standardized mechanism of remote management of embedded radio modules
US11348059B2 (en) Managing notifications of a delivery method based on an active device
US788585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wireless network provisioning
CN108346095B (zh) 联合系统的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593282B (zh) 使用卡执行用户认证的图像形成设备
KR101981203B1 (ko) 사용자 계정 동기화를 이용한 디지털 상품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6362486A (zh) 设备管理方法、终端设备、设备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510887B (zh) 一种sim卡的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01933B (zh) 业务系统的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US9704200B2 (en) Itemization system with automated photograph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