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0185A - 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60185A CN116360185A CN202310409519.4A CN202310409519A CN116360185A CN 116360185 A CN116360185 A CN 116360185A CN 202310409519 A CN202310409519 A CN 202310409519A CN 116360185 A CN116360185 A CN 1163601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perture
- circuit board
- light
- lens unit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6—Two or more co-operating pivoted blades, e.g. iris typ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包括镜头单元、沿光轴设置在镜头单元的入光侧的可变光圈单元以及沿光轴设置在镜头单元的成像侧的成像单元;可变光圈单元包括设置在镜头单元上的底座机构和设置在底座机构上的光圈调节机构,成像单元包括设置在镜头单元上的外壳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外壳内的自动对焦机构、滤光机构和处理机构,滤光机构与处理机构固定并浮动设置在自动对焦机构的内侧,镜头单元对应成像侧的一端穿过自动对焦机构与滤光机构同轴相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光圈可调且在调节时无需推动整个镜头单元和可变光圈单元移动,驱动所需的动能小,调节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大多配置有摄像头且可匹配专业相机的摄像能力,对于电子设备的性能,除常规的像素指标外,光圈大小、传感器体积等也逐渐成为评价电子设备的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对于光圈大小问题,电子设备的厂商通常通过加大光圈以提升进光量来提升电子设备在低环境光源下的成像效果,但一味加大光圈可能存在边缘画质和高光溢出的问题,进而导致景深变短,高亮度环境下细节无法完全呈现,从而使得失焦引起的模糊更加剧烈,且焦深制程难度提高;而缩小光圈,必然又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成像效果,使得现有的摄像头无法兼顾小光圈下的拍摄效果以及大光圈下的边缘画质和高光溢出的问题。
目前,为了兼顾摄像头在大光圈的边缘画质和高光溢出的问题以及小光圈下的成像效果问题,通常采用在摄像头的入光侧设置可变光圈来实现,可变光圈的通光孔的孔径大小可根据环境亮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拍摄环境,进而确保摄像头的拍摄效果。但现有的可变光圈的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集成在镜头上增加了镜头的整体荷重,导致摄像头在自动对焦时马达无法推动镜头及可变光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光圈引起的景深变短、焦深制程难度变高、拍照效果差以及马达无法驱动镜头和可变光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单元、沿光轴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的入光侧的可变光圈单元以及沿光轴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的成像侧的成像单元;所述可变光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上的底座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底座机构上的光圈调节机构,所述成像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上的外壳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自动对焦机构、滤光机构和处理机构,所述滤光机构与所述处理机构固定并浮动设置在所述自动对焦机构的内侧,所述镜头单元对应成像侧的一端穿过所述自动对焦机构与所述滤光机构同轴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上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内补强钢片以及滚动设置在所述补强钢片内的滚珠,所述光圈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并磁吸于所述补强钢片上,且所述光圈调节机构的底部与所述滚珠滚动配合;
所述底座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壁板和外圈壁板以及在所述底座对应镜头单元的一侧连接所述内圈壁板和外圈壁板的底板,所述内圈壁板与外圈壁板间隔相对形成一夹设在所述内圈壁板的外周面和外圈壁板的内周面之间的转动空间,所述底板对应所述转动空间的一侧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凸向所述转动空间内的定位凸台,所述补强钢片设置在所述转动空间内并定位于所述定位凸台上,所述补强钢片上沿周向设置有位于所述定位凸台旁侧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滚珠的直径,所述滚珠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光圈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补强钢片磁吸配合的转子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上并能够与所述转子组件相对转动的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上设置有位于入光侧且与光轴同轴的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孔径大小可调且所述通光孔与所述转子组件的转动轴线共线。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转子座、层叠设置在所述补强钢片上的柔性线路板以及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并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的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定位凸台对应设置,所述转子座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处设置有滚动槽,所述滚珠的顶部与所述滚动槽滚动配合;
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在所述转子座与补强钢片之间,所述转子座的底部对应所述驱动模组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以及沿轴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上方并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沿周向的长度;
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绕设在所述定位凸台外围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磁感线圈、层叠设置在所述磁感线圈上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磁铁组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磁铁组上并固定在第二安装槽内的吸磁钢片,所述磁铁组与所述补强钢片磁吸配合,所述磁感线圈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磁感线圈通电时能够与所述磁铁组产生磁场力以推动所述转子座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组件包括与所述转子座转动配合的定子座、转动连接在转子座上并与定子座滑动配合的光圈结构以及盖设在所述光圈结构上的盖板,所述通光孔设置在所述光圈结构上,且所述定子座和盖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通光孔同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光圈结构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光阑,多个光阑的里端围绕形成所述通光孔;所述光阑的外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子座上且与所述定子座的对应位置滑动连接,当所述转子座转动时带动所述光阑的外端沿轴向移动,所述光阑相对所述转子座转动并相对所述定子座滑动,改变所述通光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具有一中空的装配空间,所述处理机构、滤光机构及自动对焦机构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对焦机构内;
所述自动对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配空间内的上簧片、设置在所述上簧片底部的多个自动对焦磁石以及绕设在所述滤光机构外并对应于所述自动对焦磁石内侧的自动对焦线圈,多个自动对焦磁石围绕所述上簧片的外围设置;
所述上簧片的上表面与所述装配空间的上侧壁之间具有一浮动间隙,所述滤光机构的顶部与所述上簧片的底部弹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沿光轴同轴形成有一与装配空间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上簧片上设置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避让槽,所述镜头单元能够依次穿越所述第三通孔和避让槽与所述滤光机构相对;
所述滤光机构包括与所述上簧片的底部弹性接触的滤光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滤光支架上的滤光片,所述滤光支架上形成有沿光轴方向同轴的装配孔,所述滤光片安装在所述装配孔内;
所述滤光支架位于所述自动对焦磁石的内侧,所述滤光支架包括主框架、自所述主框架的上表面并沿光轴一体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环形框架以及自所述主板的下表面并沿光轴一体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环形框架,所述装配孔形成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主框架的外围向外一体延伸有超出所述第一环形框架的外周面的支撑台,所述第一环形框架远离所述主框架的一端向外一体延伸有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间隔相对的夹持块,所述自动对焦线圈绕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框架外且对应夹持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与夹持块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环形框架底部支撑于所述处理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滤光支架下侧的光电传感器、硬质线路板和弹性线路板,所述弹性线路板与所述装配空间的下侧壁弹性连接,所述硬质线路板设置在所述滤光支架的底部且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硬质线路板上对应于所述滤光片的位置处,所述光电传感器、硬质线路板和弹性线路板电性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
本发明通过在镜头单元上设置可变光圈单元,通过转子座转动可带动光阑的外端沿周向移动,进而使得光阑的外端相对于转子座转动并在定子座上滑动,从而改变光阑的里端围合形成的通光孔的孔径大小,实现光圈大小的改变,以调节镜头单元的进光量,使摄像头模组能够适应不同亮度的拍摄环境,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
同时,可变光圈单元和成像单元均与镜头单元固定,通过在外壳内浮动设置滤光机构,对自动对焦线圈通电后,将与自动对焦磁石产生磁场,从而在自动对焦磁石与自动对焦线圈之间产生磁场力,由于自动对焦磁石固定在外壳和/或上簧片上而自动对焦线圈绕设在滤光支架上,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自动对焦线圈相对自动对焦磁石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整个滤光机构上下移动,以此来改变光电传感器与镜头单元之间的轴向距离,实现自动对焦;并且,在自动对焦过程中,镜头单元和可变光圈单元固定不动,只需推动滤光单元和光电传感器,从而减轻了摄像头模组在自动对焦过程中需要的推力,有利于实现可变光圈单元与镜头单元的集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内部结构图。
图4为可变光圈单元的爆炸图。
图5为底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无盖板)的装配图。
图7为转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转子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驱动模组、柔性线路板、补强钢片、滚珠与底座的装配图。
图10为定子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镜头单元的爆炸图。
图12为成像单元的爆炸图。
图13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滤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滤光支架与滤光片和自动对焦线圈的装配图。
图16为弹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如下:
可变光圈单元10、通光孔10a;
底座机构20、底座21、转动空间21a、第一缺口21b、内圈壁板211、外圈壁板212、底板213、定位凸台214、补强钢片22、第一定位槽22a、第一导向槽22b、滚珠23;
光圈调节机构30、转子组件31、转子座311、滚动槽311a、第一安装槽311b、第二安装槽311c、安装孔311d、搭接台3111、滑动槽3112、转轴3113、柔性线路板312、第二定位槽312a、第二导向槽312b、驱动模组313、磁感线圈3131、磁铁组3132、第一磁极3132a、第二磁极3132b、吸磁钢片3133、第一连接电路板314、第一连接器315、定子组件32、定子座321、第一通孔321a、搭接边3211、滑动块3212、滑动轴3213、光圈结构322、光阑322a、第一部分3221、弧形缺口3221a、第二部分3222、条形滑槽3222a、第三部分3223、轴孔3223a、盖板323、第二通孔323a;
镜头单元40、镜座41、第四通孔41a、固定螺纹411、镜头42、固定凸缘421;
成像单元50、外壳51、装配空间51a、第三通孔51b、浮动间隙51c、第二缺口51d、下壳体511、上壳体512、安装台513;
自动对焦机构60、上簧片61、避让槽61a、自动对焦磁石62、自动对焦线圈63;
滤光机构70、滤光支架71、装配孔71a、绕设空间71b、主框架711、第一环形框架712、第二环形框架713、支撑台714、夹持块715、滤光片72;
处理机构80、光电传感器81、硬质线路板82、弹性线路板83、支撑部831、固定部832、弹性部833、电子元件84、第二连接电路板85、第二连接器8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发明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包括沿光轴方向依次设置的可变光圈单元10、镜头单元40和成像单元50,根据成像原理,所述镜头单元40具有一入光侧和一成像侧,所述可变光圈单元10沿光轴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40的入光侧,以调节镜头单元40的的进光量,所述成像单元50沿光轴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40的成像侧,以感知镜头单元40折射的光线并进行成像。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示出的方向为例,所述入光侧位于所述镜头单元40的上侧或顶部,所述成像侧位于所述镜头单元40的下侧或底部。
请参考图4,所述可变光圈单元10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40上的底座机构20和设置在所述底座机构20上的光圈调节机构30,所述可变光圈单元10具有一与光轴同轴设置的通光孔10a,光线通过该通光孔10a入射至所述镜头单元40。所述底座机构20的底部与镜头单元40的顶部画胶固定,用于将整个可变光圈单元10固定在镜头单元40上,所述光圈调节机构30装配在底座机构20的顶部,用于调节通光孔10a的大小,以此调节镜头单元40的进光量,实现摄像头模组在大小光圈之间的自由切换,进而适应不同亮度的拍摄环境,提高拍摄效果。
请参考图5,所述底座机构20包括底座21、补强钢片22和滚珠23,所述底座21的底部设置在镜头单元40上,以连接整个可变光圈单元10与镜头单元40。所述底座21的上侧设置有向下凹陷的转动空间21a。所述补强钢片22设置在所述转动空间21a内并与底座21的对应位置定位配合,光圈调节机构30设置在所述底座21内并与补强钢片22磁吸配合,以固定光圈调节机构30的部分结构,而光圈调节机构30的另一部分结构则与底座21的边缘固定,以封闭底座机构20和光圈调节机构30的内部空间。所述滚珠23滚动设置在所述补强钢片22内,滚珠23的底部向下超出补强钢片22的下表面并与底座21的对应位置(具体为转动空间21a的底壁)滚动配合,滚珠23的顶部向上超出补强钢片22的上表面并与光圈调节机构30的底部滚动配合,以方便光圈调节机构30的转动,进而实现光圈大小的调节;可理解的,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珠23在设置时,其顶部和底部也可以不必超出补强钢片2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滚珠23的顶部和底部与补强钢片2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齐平也是可以的,只需滚珠23的顶部和底部能够与光圈调节机构30的底部以及底座21的对应位置滚动接触即可;由于滚珠23的作用是使光圈调节机构30能够顺滑转动,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珠23也可以设置为仅有顶部与光圈调节机构30的底部滚动接触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的底部通过画胶方式固定在所述镜头单元40的顶部,具体为在所述底板213的底部均匀涂覆一圈胶水,以固定并密封底座21与镜头单元40之间的缝隙。可理解的,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1与镜头单元40之间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如卡接等等)进行固定后在二者的缝隙之间涂覆上少量的胶水来密封来实现可变光圈单元10与镜头单元40之间的固定也是可以的,以此来进一步减轻可变光圈单元10的重量。
所述底座21整体呈环状结构,所述转动空间21a自所述底座2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底座21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壁板211和外圈壁板212以及在所述底座21对应镜头单元40的一侧连接所述内圈壁板211和外圈壁板212的底板213,底板213一体设置所述内圈壁板211和外圈壁板212的底部,镜头单元40的顶部能够伸入所述内圈壁板211的内周面的合围空间内以接收入射光。所述内圈壁板211和外圈壁板212均呈圆环状,内圈壁板211与外圈壁板212间隔相对并与底板213的上表面合围形成所述转动空间21a,使所述转动空间21a夹设在所述内圈壁板211的外周面和外圈壁板212的内周面之间并具有朝上开口。
所述底板213对应所述转动空间21a的一侧(即底板213的上侧)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凸向所述转动空间21a内的定位凸台214,所述补强钢片22上对应所述定位凸台214的位置处形成上下贯穿所述补强钢片22的第一定位槽22a,所述第一定位槽22a与所述定位凸台214的尺寸适配,所述补强钢片22设置在所述转动空间21a内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槽22a定位于所述定位凸台21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214呈圆弧状的条状结构,沿周向优选设置有三个定位凸台214,该条状结构的定位凸台214的长边沿周向延伸,以提稳定定位所述补强钢片22;可理解的,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214的结构也可以是圆台状、圆柱状或立方体等结构,其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地调整,如设置两个、四个等等。
所述补强钢片22上沿周向设置有位于所述定位凸台214旁侧的第一导向槽22b,所述滚珠23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22b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22b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滚珠23的直径,具体实现时,当一个第一导向槽22b内设置有一个滚珠23时,所述第一导向槽22b的长度至少要大于一个滚珠23的直径,当一个第一导向槽22b内设置有多个滚珠23时,所述第一导向槽22b的长度至少要大于该多个滚珠23直径的总和,而具体第一导向槽22b的长度与滚珠23直径之间的差值(即滚珠23在第一导向槽22b内的滚动范围或长度)可根据光圈的调节范围确定;所述第一导向槽22b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滚珠23的直径,使得滚珠23在第一导向槽22b内滑动时,其运动轨迹为半径相同的圆弧形,运动方向不变且唯一,进而增加光圈调节机构30的顶部滑动时的顺滑度。
请参考图6、图7、图8和图9,所述光圈调节机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21内的转子组件31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31上并能够与所述转子组件31相对转动的定子组件32。所述转子组件31的底部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空间21a内并与滚珠23的顶部滚动接触,同时,所述转子组件31的底部还能够与补强钢片22磁吸配合,以将转子组件31吸附在转动空间21a内,如此设置,一是无需设置额外的固定结构即可起到相对固定转子组件31的轴向位置的作用,以此简化可变光圈单元10的整体结构;二是转子组件31在转动空间21a内转动时,与底座21之间仅在周向发生相对位移而轴向位置不变,并且由于滚珠23的设置,在转子组件31顺滑转动的同时,补强钢片22与转子组件31底部因为磁力存在导致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从而控制滚珠23带来的滚动效果,避免滚动惯性的存在使得转子组件31转动过快或转动超过设定的范围,以此能够提高转子组件31的转动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光孔10a沿光轴方向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32上,所述通光孔10a与所述转子组件31的转动轴的轴线共线,所述通光孔10a的孔径大小通过所述转子组件31相对于定子组件32的转动配合实现调节。
所述转子组件31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21内的转子座311、层叠设置在所述补强钢片22上的柔性线路板312以及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312上并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的驱动模组313。所述柔性线路板312设置在转子座311的底部与补强钢片22的上表面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312通过的底部通过胶水粘接在补强钢片22上,且柔性线路板312上对应补强钢片22的第一定位槽22a和第一导向槽22b的位置处也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定位槽312a和第二导向槽312b,第二定位槽312a定位于定位凸台214上,第二导向槽312b与第一导向槽22b对应,可供滚珠23的顶部穿出后与转子座311的底部滚动接触。所述补强钢片22能够增加柔性线路板312的强度,使转子座311的底部能够支撑于柔性线路板312上,同时,所述补强钢片22还能够为驱动模组313提供吸附载体,使驱动模组313安装在转子座311内时与补强钢片22磁吸配合。
所述转子座311的底部对应第一导向槽22b及第二导向槽312b的位置处朝向远离第一导向槽22b及第二导向槽312b方向凹陷(即由转子座31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的滚动槽311a,所述滚珠23的顶部能够伸入所述滚动槽311a内并与滚动槽311a的槽壁和/或槽底滚动配合。所述转子座311的底部对应所述定位凸台214的位置处设置有朝向远离定位凸台214的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安装槽311b及第二安装槽311c,所述第一安装槽311b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11c沿周向的长度;所述第一安装槽311b由所述转子座31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311c由所述第一安装槽311b的槽底向上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311b与第二安装槽311c连通形成一呈二级阶梯结构的槽体,所述驱动模组313安装在该槽体内,且所述驱动模组313与所述定位凸台214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模组313的底部与所述定位凸台214定位配合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312电性连接。
所述驱动模组313包括绕设在所述定位凸台214外围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11b内的磁感线圈3131、层叠设置在所述磁感线圈3131上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311c内的磁铁组3132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磁铁组3132上并固定在第二安装槽311c内的吸磁钢片3133,所述磁感线圈3131与所述柔性线路板312电性连接,柔性线路板312能够对所述磁感线圈3131通电,使磁感线圈3131与所述磁铁组3132产生磁场力以推动所述转子座311转动。所述磁铁组3132具有磁性,其磁力能够透过设置在其下方磁感线圈3131与所述补强钢片22向吸附,同时,固定在第二安装槽311c内的吸磁钢片3133能够从磁铁组3132的上侧与磁铁组3132进行吸附,从而使磁铁组3132的轴向位置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感线圈3131、磁铁组3132和吸磁钢片3133采用层叠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安装槽311b及第二安装槽311c内,如此能够缩小整个驱动模组313占据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进而减小转动座和/或底座21的尺寸、减轻可变光圈单元10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和轻便化。
所述磁铁组3132包括沿径向并列设置在所述吸磁钢片3133下侧且位于磁感线圈3131上的第一磁极3132a和第二磁极3132b,所述第一磁极3132a与第二磁极3132b具有不同的磁性,如当第一磁极3132a为N极时第二磁极3132b则为S极,反之亦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磁极3132a和第二磁极3132b一一对应且并列设置的方式,可进一步减小驱动模组313的轴向尺寸,进而减小可变光圈单元10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铁组3132沿周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11c沿周向的长度适配,所述磁感线圈3131绕设后沿周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11b沿周向的长度,以便磁感线圈3131与转子座311之间能够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实现转子座311的转动。具体的,当转子座311转动时,所述第一安装槽311b相对于磁感线圈3131和定位凸台214转动并能够通过第一安装槽311b的两端壁分别进行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的限位,以限制通光孔10a的开合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多组定位凸台214、驱动模组313及第一安装槽311b,如此,当转子座311在转动时,磁感线圈3131的端部与第一安装槽311b的两端壁碰撞限位,每一磁感线圈3131都能够承受一部分的冲力,从而将冲击力分散,以降低第一安装槽311b的两端壁对磁感线圈3131的冲击磨损,进而延长驱动模组31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通过柔性线路板312对所述磁感线圈3131通以电流,使磁感线圈3131与磁铁组3132产生磁场力,进而使磁铁组3132相对于磁感线圈3131沿周向运动,并推动第二安装槽311c的槽壁,以带动转子座311整体转动。具体而言,当柔性线路板312控制磁感线圈3131内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时,将产生一磁场力与所述磁铁组3132形成磁场,进而使磁铁组3132推动第二安装槽311c的槽壁,使转子座311沿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具体方向与磁感线圈3131的绕设方向以及磁铁组3132中第一磁极3132a和第二磁极3132b的内外位置相关,其可根据现有技术确定,本实施例不做赘述),当柔性线路板312控制磁感线圈3131内的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时,将产生一相反的磁场力与磁铁组3132形成磁场,使磁铁组3132推动第二安装槽311c的槽壁,使转子座311反向沿逆时针转动(或沿顺时针转动),以此来驱动转子座311的转动,实现转子座311转动方向的切换。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座21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转动空间21a连通第一缺口21b。所述转子组件31还包括自所述柔性线路板312对应所述第一缺口21b的位置处一体向外延伸出转动空间21a的第一连接电路板314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314上的第一连接器315,所述第一连接器315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以为所述驱动模组313供电及对线圈提供控制信号(即提供不同方向的电流信号)。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21b与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314之间的缝隙通过防水胶密封,以封闭光圈调节机构30的内部空间,避免水汽、灰尘等进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314优选采用软性电路板,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电路板314也可以采用硬性电路板或者软硬结合的电路板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座311整体呈环状结构,所述转子座311的中部设置有与光轴同轴的安装孔311d,所述定子组件32安装在所述安装孔311d内并与所述转子座311的上表面转动配合,当所述转子座311转动时,所述转子座311的内壁面与所述定子组件32发生相对转动,进而调节通光孔10a的大小。
请参考返回图2和图6,所述定子组件32包括与所述转子座311转动配合的定子座321、转动连接在转子座311上并与定子座321滑动配合的光圈结构322以及盖设在所述光圈结构322上的盖板323,所述光圈结构322水平安装在所述定子座321和转子座311上,以便光圈结构322在对应平面上水平转动,实现通光孔10a孔径的稳定调节。所述通光孔10a设置在所述光圈结构322上,当所述转子座311转动时,带动所述光圈结构322相对转子座311转动的同时并相对定子座321滑动,以改变通光孔10a的大小。所述定子座321和盖板323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通光孔10a同轴的第一通孔321a和第二通孔323a,所述镜头42组件的顶部能够伸入所述第一通孔321a内并与所述通光孔10a相对,以接收入射光;所述第二通孔323a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通光孔10a调节至最大时的孔径,以避免盖板323遮挡通光孔10a。
请参考图10,所述定子座321设置在所述安装孔311d内,优选的,当所述定子座321装配到位后,所述定子座321的上表面与所述转子座311的上表面共面。具体的,所述定子座321整体呈环状结构,所述定子座321的上侧的外边缘沿径向向外一体延伸形成有一搭接边3211,所述转子座311上侧的内边缘上对应所述搭接边3211的位置处形成有沿轴向向下凹陷形成有一支撑所述搭接边3211的搭接台3111;所述定子座321的外壁面对应于所述搭接边3211的下方沿径向向外一体延伸形成有一能够凸伸至所述转子座311的内壁面的滑动块3212,所述转子座311的内壁面对应所述滑动块3212的位置处沿径向凹设有一滑动槽3112且所述滑动槽3112与所述搭接台3111的上表面连通,所述滑动槽3112的周向长度大于所述滑动块3212的周向长度,使得定子座321能够从上至下装配至所述转子座311内,并于装配到位后,滑动块3212可沿周向滑动的装配在滑动槽3112内,搭接边3211搭接在搭接台3111上。
所述定子座321的上表面设置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滑动轴3213,所述转子座311的上表面沿周向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轴3213一一对应的转轴3113,所述光圈结构322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3113上并与所述滑动轴3213滑动配合,以实现通光孔10a孔径的调节。
请返回参考图6,所述光圈结构322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321a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光阑322a,所述光阑322a的数量与所述滑动轴3213和转轴3113的数量一一对应。多个光阑322a的里端围绕形成所述通光孔10a,所述光阑322a的外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子座311上且与所述定子座321的对应位置滑动连接,当所述转子座311转动时带动所述光阑322a的外端沿轴向移动,所述光阑322a相对所述转子座311转动并相对所述定子座321滑动,改变所述通光孔10a的孔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圈结构322设置有六个光阑322a,该六个光阑322a的外端对应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3113上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轴3213上,当转子座311顺时针转动时,光阑322a的外端相对于转轴3113同步顺时针转动,使得光阑322a的里端向内收拢以缩小通光孔10a的孔径,而当转子座311逆时针转动时,光阑322a的外端相对于转轴3113同步逆时针转动,使得光阑322a的里端向外张开以增大通光孔10a的孔径,进而实现进光量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阑322a呈长条状结构,每一光阑322a均包括一体成型且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3221、第二部分3222和第三部分3223,所述第一部分3221远离第二部分3222的一端为所述光阑322a的里端,所述第三部分3223远离第二部分3222的一端为所述光阑322a的外端。所述第一部分3221远离第二部分3222的一端形成有一圆弧状的弧形缺口3221a,在本实施例的六个光阑322a中,相邻两个光阑322a的第一部分3221呈上下交叠设置,即从任意一光阑322a开始的第奇数个光阑322a的第一部分3221设置在下方,第偶数个光阑322a的第一分部交叠在相邻两个第基数个光阑322a的第一部分3221的放上,以使得各第一部分3221上的弧形缺口3221a能够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投影围合形成所述通光孔10a;所述第二部分3222上对应于所述滑动轴3213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条形滑槽3222a,所述条形滑槽3222a的长度至少大于所述滑动轴3213的直径,所述条形滑槽3222a的宽度与所述滑动轴3213的直径适配,使得所述滑动轴3213能够从下至上穿设在所述条形滑槽3222a内;所述第三部分3223上对应所述转轴3113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与所述转轴3113的直径适配的轴孔3223a,转轴3113从下至上穿设在所述轴孔3223a内,如此,当转子座311带动滑动轴3213转动时,滑动轴3213能够推动滑动槽3112的槽壁,由于光阑322a通过轴孔3223a设置在转轴3113上,当滑动轴3213推动滑动槽3112时,光阑322a将在滑动轴3213的推力下绕转轴311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部分3221交叠更多或交叠更少以达到通光孔10a调节的目的。
请继续参考图11,所述镜头单元40包括镜座41以及设置在所述镜座41内的镜头42,所述镜座41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可变光圈单元10的底部(具体为底座21的底部),所述镜座41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成像单元50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单元40的顶部与所述底座21的底部采用画胶的方式固定,所述镜头单元40的底部与所述成像单元50通过光学主动校准工艺固定。所述镜座41内沿光轴方向贯穿形成有第四通孔41a,所述第四通孔41a的内周面上沿周向环设有一圈固定螺纹411,所述镜头42的外周面上对应所述固定螺纹411的位置处沿周向环设有一圈与所述固定螺纹411适配的固定凸缘421,所述固定凸缘421与所述固定螺纹411配合将镜头42固定在所述第四通孔41a内。所述镜头42的顶部向上超出所述镜座41的上表面并伸入所述定子座321内与所述通光孔10a对应设置,所述镜头42的底部向下超出所述镜座41的下表面并伸入所述成像像元,以将入射光传输给成像单元50进行成像。
请参考图3、图12和图13,所述成像单元50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40上的外壳51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外壳51内的自动对焦机构60、滤光机构70和处理机构80。具体的,所述外壳51包括一下壳体511以及盖设在所述下壳体511上的上壳体512,所述外壳51内呈中空结构形成有一装配空间51a,所述自动对焦机构60、滤光机构70和处理机构80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装配空间51a内。所述外壳51的顶部(即上壳体512的顶部)沿光轴方向贯穿形成有与装配空间51a连通的第三通孔51b,所述上壳体512的顶部与所述镜头单元40的镜座41固定,所述镜头42(即镜头单元40)对应成像侧的一端向下依次穿越所述第三通孔51b至装配空间51a内并与所述滤光机构70同轴相对,以将入射光传输给滤光机构70进行滤光处理;所述滤光机构70浮动安装在所述处理机构80上且位于所述自动对焦机构60的内侧,所述自动对焦机构60在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力以驱动滤光机构70沿轴向上下移动以靠近或远离镜头42的对应端,由于处理机构80固定在滤光机构70的下方,在滤光机构70上下浮动时,也将带动处理机构80同步浮动,进而调节滤光机构70和处理机构80与镜头42之间的焦距,实现自动对焦。如此设置,在进行自动对焦时,只有滤光机构70和处理机构80在移动而镜头单元40和可变光圈单元10固定不动,因此,自动对焦机构60全程只需驱动滤光机构70即可,滤光机构70再带动处理机构80同步移动,滤光机构70和/或处理机构80的重量远轻于镜头单元40的重量和/或可变光圈单元10的重量,以实现自动对焦。
除此之外,所述上壳体512内对应所述装配空间51a的上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台513,所述自动对焦机构60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装配台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台513优选设置在所述装配空间51a的上侧壁的四个角上且自所述装配空间51a的上侧壁一体向下凸出装配空间51a的上侧壁平面而形成,使得所述装配空间51a的上侧壁与自动对焦机构60的顶部之间形成一浮动间隙51c,以为滤光机构70的浮动提供浮动空间。
所述自动对焦机构60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配空间51a内的上簧片61、设置在所述上簧片61底部的多个自动对焦磁石62以及绕设在所述滤光机构70外并对应于所述自动对焦磁石62内侧的自动对焦线圈63,所述滤光机构70的顶部与所述上簧片61的底部弹性接触。
所述上簧片61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台513的底部固定,所述上簧片61上设置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避让槽61a,使镜头42的底部能够穿越所述避让槽61a后与所述滤光机构70相对;所述浮动间隙51c设置在所述上簧片61的上表面与装配空间51a的上侧壁之间,所述上簧片61具有弹性,当所述滤光机构70向上浮动时能够与上簧片61的底部接触并向上推上簧片61,上簧片61能够在滤光机构70上行的过程中对滤光机构70进行阻挡避免滤光机构70上行过度而与镜头42发生接触,同时,上簧片61在被滤光机构70推动的过程中,因受力位置向上凸起而获得回弹力,所述回弹力能够在滤光机构70上行的过程中对滤光机构70产生一定的阻力,以控制滤光机构70上行的速度,避免滤光机构70运动过程而导致对焦不稳定。
多个自动对焦磁石62围绕所述上簧片61的外围设置且所述自动对焦磁石62优选固定在所述外壳51上。自动对焦时,处理机构80为自动对焦线圈63提供由正极流向负极的电流或由负极流向正极的电流时,使自动对焦线圈63产生电磁力,并与设置在自动对焦线圈63周围的自动对焦磁石62配合磁场,进而在自动对焦线圈63与自动对焦磁石62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由于自动对焦磁石62的位置固定,此时,自动对焦磁石62与自动对焦线圈6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推动自动对焦线圈63向上或向下移动,而自动对焦线圈63绕设在浮动设置的滤光机构70上,因此将带动滤光机构70同步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调节滤光机构70与镜头42之间在轴向上的相对距离,实现自动对焦。
请继续参考图14和图15,所述滤光机构70包括与所述上簧片61的底部弹性接触的滤光支架71以及安装在所述滤光支架71上的滤光片72,所述滤光支架71上形成有沿光轴方向同轴的装配孔71a,所述滤光片72安装在所述装配孔71a内,所述滤光片72与镜头42的底部同轴相对,以滤除经镜头42传输的光线中的杂光或无用光。所述滤光支架71位于所述自动对焦磁石62的内侧,所述自动对焦线圈63沿周向绕设在所述滤光支架71的周围,所述滤光支架71的顶部与所述上簧片61弹性接触,所述滤光支架71的底部与所述处理机构80固定,使得自动对焦线圈63在上下移动时能够带动滤光支架71及滤光片72同步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支架71包括主框架711、自所述主框架711的上表面并沿光轴一体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环形框架712以及自所述主板的下表面并沿光轴一体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环形框架713。所述主框架711整体呈平板状,且所述主框架711垂直于光轴方向设置,所述装配孔71a沿光轴方向形成于所述主框架711上,以水平支撑滤光片72。所述第一环形框架712大致呈环状结构,镜头42的底部能够伸入所述第一环形框架712的内周面之间与所述滤光片72相对,所述第二环形框架713大致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环形框架713底部支撑于所述处理机构80上,所述第二环形框架713的内周面能够容纳所述处理机构80的对应结构。
为绕设所述自动对焦线圈63,所述主框架711的外围向外一体延伸有超出所述第一环形框架712的外周面的支撑台714,所述支撑台714优选为沿周向环绕主框架711一圈,所述第一环形框架712远离所述主框架711的一端向外一体延伸有与所述支撑台714的上表面间隔相对的夹持块715,所述夹持块715优选为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夹持块715优选沿第一环形框架712的轴线均匀间隔布置,如此,在第一环形框架712的外周面上且对应于支撑台714的上表面与夹持块715的下表面之间会形成有一个绕设空间71b,使得自动对焦线圈63能够绕设在所述绕设空间71b内,以在自动对焦线圈63在向上移动时能够推动夹持块715的下表面或者在自动对焦线圈63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动支撑台714的上表面以同步带动滤光支架71同步移动。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714也可以像夹持块715一样设置为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块结构,或者所述夹持块715也可以像支撑台714一样设置为沿周向环绕一圈的夹持台结构等等。
所述处理机构8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滤光支架71下侧的光电传感器81、硬质线路板82和弹性线路板83,所述光电传感器81、硬质线路板82和弹性线路板83电性连接,所述硬质线路板82的上侧与所述滤光支架71的第二环形框架713的底部固定,所述光电传感器81设置在所述硬质线路板82上对应于所述滤光片72的一侧并容纳于所述第二环形框架713的内周面中,以接收经滤光片72滤除后的光线,进而实现对被拍物体的图像处理。可理解的,所述处理机构80还包括设置在线路板和/或弹性线路板83上的其他的必要电子元件84(如电阻、电容等),该些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实施例不做赘述。
请参考图16,所述弹性线路板83与所述装配空间51a的下侧壁弹性连接,也即与所述下壳体511的上侧表面弹性连接,使得当硬质线路板82和光电传感器81能够随滤光机构70同步上下浮动。具体的,所述弹性线路板83包括支撑硬质线路板82的支撑部831、间隔环设在支撑部831外的固定部832以及设置在支撑部831的外周面与固定部832的内周面之间并连接所述支撑部831与固定部832的弹性部833,所述弹性部833包括连接支撑部831的外周面与固定部832的内周面的若干弹片,所述若干弹片弯曲或卷绕在所述支撑部831的外周面与固定部832的内周面之间,所述支撑部831浮动于所述下壳体511之上,并能够随硬质线路板82同步向上移动,所述固定部832固定在下壳体511上,避免处理机构80整体移动,进而确保成像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壳51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装配空间51a连通的第二缺口51d。所述处理机构80还包括自所述弹性线路板83对应所述第二缺口51d的位置处一体向外延伸出装配空间51a的第二连接电路板85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85上的第二连接器86,所述第二连接器86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以为所述处理机构80供电以及对自动对焦线圈63提供控制信号(同样是提供不同方向的电流信号)和在光电传感器81与外部电路之间传输信号等。优选的,所述第二缺口51d与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85之间的缝隙通过防水胶密封,以封闭成像单元50的内部空间,避免水汽、灰尘等进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85优选采用软性电路板,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电路板85也可以采用硬性电路板或者软硬结合的电路板实现。
本发明在装配时,对于可变光圈单元10的装配,首先,将柔性线路板312与补强钢片22上的第一定位槽22a与第二定位槽312a及第一导向槽22b与第二导向槽312b对齐后用胶水粘接固定,再将第一连接电路板314通过上锡打件的方式固定在柔性线路板312上以及将第一连接器315焊接在第一连接电路板314上;然后,将第一连接电路板314与第一缺口21b对齐,再将粘接后的柔性线路板312和补强钢片22分别通过第二定位槽312a和第一定位槽22a与底座21内的定位凸台214进行定位装配并以画胶的方式固定补强钢片22及第一连接电路板314的底部与底座21,在第一导向槽22b与第二导向槽312b内装入滚珠23;接着,在定位凸台214的四周分别绕设磁感线圈3131,再将吸磁钢片3133、磁铁组3132从下至上依次装入转子座311的第二安装槽311c内并固定后将转子座311的第一安装槽311b与磁感线圈3131对齐后置于转动空间21a内,通过磁铁组3132与补强钢片22的磁吸力固定转子组件31;最后,在转子座311内装入定子座321后组装光阑322a,再盖设盖板323,封闭可变光圈单元10,完成可变光圈单元10的装配。
对于镜头单元40的装配,将镜头42与镜座41通过定位限高治具进行组装。
对于成像单元50的装配,首先,将电子元件84及光电传感器81通过SMT工艺固定于硬质线路板82上,再将硬质线路板82通过SMT工艺固定在弹性线路板83的支撑部831上;然后,将自动对焦线圈63绕设在滤光支架71上,并在滤光支架71的装配孔71a内贴附滤光片72后将滤光支架71的底部通过画胶的方式固定在硬质线路板82上,再将已装配好的部分通过弹性线路板83上的固定部832与下壳体511装配并固定;接着,将上簧片61通过画胶固定的方式固定在上壳体512内的装配台的底部后在上簧片61下方的四周装入自动对焦磁石62并固定;最后,将装配好的上壳体512和装配好的下壳体511通过侧边画胶的方式固定后,在弹性线路板83上焊接固定第二连接电路板85和第二连接器86,完成成像单元50的装配。
当可变光圈单元10、镜头单元40和成像单元50分别装配完成后,将镜头单元40与成像单元50通过光学自动校准工艺固定,再将可变光圈单元10通过画胶的方式固定在镜头单元40上,完成本发明的整个装配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以及其他一些具有摄像功能并能够与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
Claims (10)
1.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光轴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的入光侧的可变光圈单元以及沿光轴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的成像侧的成像单元;所述可变光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上的底座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底座机构上的光圈调节机构,所述成像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上的外壳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自动对焦机构、滤光机构和处理机构,所述滤光机构与所述处理机构固定并浮动设置在所述自动对焦机构的内侧,所述镜头单元对应成像侧的一端穿过所述自动对焦机构与所述滤光机构同轴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单元上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内补强钢片以及滚动设置在所述补强钢片内的滚珠,所述光圈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并磁吸于所述补强钢片上,且所述光圈调节机构的底部与所述滚珠滚动配合;
所述底座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壁板和外圈壁板以及在所述底座对应镜头单元的一侧连接所述内圈壁板和外圈壁板的底板,所述内圈壁板与外圈壁板间隔相对形成一夹设在所述内圈壁板的外周面和外圈壁板的内周面之间的转动空间,所述底板对应所述转动空间的一侧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凸向所述转动空间内的定位凸台,所述补强钢片设置在所述转动空间内并定位于所述定位凸台上,所述补强钢片上沿周向设置有位于所述定位凸台旁侧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滚珠的直径,所述滚珠滚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补强钢片磁吸配合的转子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上并能够与所述转子组件相对转动的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上设置有位于入光侧且与光轴同轴的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孔径大小可调且所述通光孔与所述转子组件的转动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转子座、层叠设置在所述补强钢片上的柔性线路板以及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并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的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定位凸台对应设置,所述转子座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位置处设置有滚动槽,所述滚珠的顶部与所述滚动槽滚动配合;
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在所述转子座与补强钢片之间,所述转子座的底部对应所述驱动模组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以及沿轴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上方并与第一安装槽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沿周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沿周向的长度;
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绕设在所述定位凸台外围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磁感线圈、层叠设置在所述磁感线圈上并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的磁铁组以及层叠设置在所述磁铁组上并固定在第二安装槽内的吸磁钢片,所述磁铁组与所述补强钢片磁吸配合,所述磁感线圈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磁感线圈通电时能够与所述磁铁组产生磁场力以推动所述转子座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与所述转子座转动配合的定子座、转动连接在转子座上并与定子座滑动配合的光圈结构以及盖设在所述光圈结构上的盖板,所述通光孔设置在所述光圈结构上,且所述定子座和盖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通光孔同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结构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光阑,多个光阑的里端围绕形成所述通光孔;所述光阑的外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子座上且与所述定子座的对应位置滑动连接,当所述转子座转动时带动所述光阑的外端沿轴向移动,所述光阑相对所述转子座转动并相对所述定子座滑动,改变所述通光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具有一中空的装配空间,所述处理机构、滤光机构及自动对焦机构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对焦机构内;
所述自动对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配空间内的上簧片、设置在所述上簧片底部的多个自动对焦磁石以及绕设在所述滤光机构外并对应于所述自动对焦磁石内侧的自动对焦线圈,多个自动对焦磁石围绕所述上簧片的外围设置;
所述上簧片的上表面与所述装配空间的上侧壁之间具有一浮动间隙,所述滤光机构的顶部与所述上簧片的底部弹性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部沿光轴同轴形成有一与装配空间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上簧片上设置有沿光轴方向贯通的避让槽,所述镜头单元能够依次穿越所述第三通孔和避让槽与所述滤光机构相对;
所述滤光机构包括与所述上簧片的底部弹性接触的滤光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滤光支架上的滤光片,所述滤光支架上形成有沿光轴方向同轴的装配孔,所述滤光片安装在所述装配孔内;
所述滤光支架位于所述自动对焦磁石的内侧,所述滤光支架包括主框架、自所述主框架的上表面并沿光轴一体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环形框架以及自所述主板的下表面并沿光轴一体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环形框架,所述装配孔形成于所述主框架上,所述主框架的外围向外一体延伸有超出所述第一环形框架的外周面的支撑台,所述第一环形框架远离所述主框架的一端向外一体延伸有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间隔相对的夹持块,所述自动对焦线圈绕设在所述第一环形框架外且对应夹持于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与夹持块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二环形框架底部支撑于所述处理机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滤光支架下侧的光电传感器、硬质线路板和弹性线路板,所述弹性线路板与所述装配空间的下侧壁弹性连接,所述硬质线路板设置在所述滤光支架的底部且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硬质线路板上对应于所述滤光片的位置处,所述光电传感器、硬质线路板和弹性线路板电性连接。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09519.4A CN116360185A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09519.4A CN116360185A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60185A true CN116360185A (zh) | 2023-06-30 |
Family
ID=8692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09519.4A Pending CN116360185A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6018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75888A (zh) * | 2023-10-30 | 2023-12-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2023
- 2023-04-17 CN CN202310409519.4A patent/CN11636018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175888A (zh) * | 2023-10-30 | 2023-12-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7175888B (zh) * | 2023-10-30 | 2024-04-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14468B (zh) | 透镜驱动装置、摄影机模块及光学设备 | |
RU2732363C1 (ru) | Приводной механизм, модуль съемочной камеры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KR20110008478U (ko) | 카메라 모듈용 베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액츄에이터 | |
KR20100125978A (ko) | 마그네트 이동 타입 이미지 촬상용 렌즈 액츄에이터 | |
KR101072404B1 (ko) | 요크를 사용하지 않는 카메라 자동초점 조절장치 | |
CN110989127A (zh) |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6360185A (zh) | 一种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01587221B (zh) | 相机模组的镜头组 | |
KR102163005B1 (ko) | 렌즈구동모터 | |
KR200370323Y1 (ko) | 카메라 자동초점조절용 액튜에이터 | |
WO2007090331A1 (fr) | Module de lentilles à dispositif de suspension de commande parallèle | |
TWI484726B (zh) | 致動器、採用該致動器之相機模組及便攜式電子裝置 | |
KR100964541B1 (ko) | 카메라 액츄에이터 모듈 | |
KR101079026B1 (ko) | 자동초점 광학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이미징 장치 | |
WO2023103435A1 (zh) | 可变光圈光学镜头以及摄像模组 | |
US20230164440A1 (en) | Camera assembly | |
JP2022541785A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CN100565324C (zh) | 相机模组及具有该相机模组的便携终端 | |
WO2022188559A1 (zh) | 音圈马达、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 |
CN214751042U (zh) | 致动器、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211860298U (zh) | 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1740561A (zh) | 透镜驱动机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 |
CN217467313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底座 | |
CN217443620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支架 | |
KR20210002273A (ko) | 카메라 모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