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7130B -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57130B CN116357130B CN202310644704.1A CN202310644704A CN116357130B CN 116357130 B CN116357130 B CN 116357130B CN 202310644704 A CN202310644704 A CN 202310644704A CN 116357130 B CN116357130 B CN 1163571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cavity
- rod
- building
- groove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using natural energy, e.g. solar energy, energy from the ground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7/00—Water main or service pipe systems
- E03B7/04—Domestic or like local pipe syste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1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 E04B1/34331—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mainly constituted by three-dimensional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04H1/04—Apartment houses arranged in two or more leve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层建筑,所述第一层建筑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层建筑,所述第一层建筑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存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外表面远离第一层建筑的一侧设置有风车,所述第一层建筑的内腔上部四角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通过设置有存储装置,风的流动会通过风车带动传动装置运行,使传动装置带动抽取机构运动,使抽取机构不断的将收集箱内腔中的水通过输水管将水导入到第一层建筑内壁中的管道内,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第一层建筑内腔中管道中的水流会最终从回流管重新流入收集箱的内腔中,以此不断的循环,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就是一种常见的实现节能目的的建筑物,其充分利用水、风等自然资源,且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和高效的生活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专利文件CN113445678A公开了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包括房屋本体、太阳能电池板、滤网、水箱、防水油布和通气扇,所述房屋本体的上表面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引水板,且房屋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水管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软管,所述房屋本体的背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水油布,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套设有锁定套管,所述定位套管的内壁通过密封轴承和通气扇相连接,该装置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提升,避免部分自然资源浪费,且建筑易增加雨水收集面积,避免雨水收集量不足,使得雨水资源的采集充分,同时建筑易进行通风扇的开启和关闭,使得通风扇使用灵活,避免干扰建筑内部人员正常生活,但在实际使用中,房屋未采用装配式建筑,因此房屋的搭建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同时,对收集的雨水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解决降低房屋建筑能源消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包括第一层建筑,所述第一层建筑的墙体内壁均铺设有管道,所述第一层建筑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层建筑,所述第一层建筑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的上端靠近第一层建筑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收集管,所述存储装置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外表面远离第一层建筑的一侧设置有风车,所述第二层建筑的外表面下部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上端开设有收集槽,位于上部的所述收集管的外表面与收集框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上部的收集管的内腔与收集槽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一层建筑的内腔上部四角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靠近风车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所述外壳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杆一,所述外壳的内腔下表面一侧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传动直齿环,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下部设置有传动杆一,两个所述传动杆一的外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传动柄,两个所述传动柄上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二,两个所述连接杆二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杆一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传动杆二,且所述传动杆二的下端延伸至存储装置的内腔中,所述外壳的内腔下表面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支撑柄,两个所述支撑柄的上部设置有与支撑杆二内腔表面转动连接的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外表面远离传动杆二的一侧与风车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辊的外表面靠近传动杆二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传动直齿环啮合连接的直齿轮;
所述存储装置包括与第一层建筑外表面固定连接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腔中部设置有抽取机构,所述抽取机构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收集箱的内腔上部远离输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输水管与回流管的上端均延伸至收集箱的外部,所述输水管的上端与第一层建筑内壁中管道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的上端与第一层建筑内壁中管道的出水口固定连接;
所述抽取机构包括与收集箱内腔表面固定连接的抽取管,所述抽取管的外表面下部开设有与收集箱内腔相通的进水孔,所述抽取管的内腔中部设置有两个活塞,位于上部的活塞的上端设置有三个与传动杆二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的弧形杆;
所述活塞包括固定环,位于上部的固定环与抽取管的内腔表面滑动连接,位于下部的固定环与抽取管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阻流板,两个所述阻流板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固定环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弹性绳。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建筑的下端四角均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一,所述连接槽一的内腔表面上部开设有与限位槽一内腔相通的连接孔一,所述限位槽一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下端设置有与限位槽一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连接环一,所述连接槽一的内腔下部设置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外表面下部开设有连接孔二。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第一层建筑内腔表面上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限位槽一相适配使用的限位环,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一相适配使用的连接槽二,所述连接槽二的内腔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二,所述限位槽二内腔上部设置有推动件,所述限位槽二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定位件,所述连接槽二的内腔表面下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的内腔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限位槽二的外表面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固定槽内腔相通的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推动件包括与限位槽二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连接环二,所述推杆的外表面缠绕有与连接环二下端固定连接的弹簧二,且所述弹簧二的下端与连接槽二的内腔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与限位槽二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与固定块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设置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与固定槽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杆一的内腔中部设置有与连接孔二相适配使用的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靠近连接杆一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一的外部,所述限位杆远离连接杆一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杆一内腔表面远离连接杆一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簧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固定机构,当需要对第一层建筑和第二层建筑进行装配时,可将第二层建筑放置在第一层建筑的上端,使限位环进入到限位槽一的内腔中,在第二层建筑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使限位环向上推动连接环一,使连接环一推动其上部的液压油,使液压油从连接孔一进入到连接槽一的内腔,进而使液压油推动连接杆一向下运动,在连接杆一向下运动时,连接杆一的下端会与推动件的上端接触并带动推动件向下运动,进而使推动件向下挤压液压油,使液压油从两侧的连接管进入到固定槽的内腔中,使液压油推动两侧的固定件运动,当连接杆一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使固定件进入到连接孔二的内腔中,此时,第一层建筑的上端与第二层建筑的上端接触,同时,通过固定件对连接杆一的限定,使第一层建筑和第二层建筑固定在一起,减少了装配的时间,提高了建筑装配的效率。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有存储装置,风的流动会通过风车带动传动装置运行,使传动装置带动抽取机构运动,使抽取机构不断的将收集箱内腔中的水通过输水管将水导入到第一层建筑内壁中的管道内,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第一层建筑内腔中管道中的水流会最终从回流管重新流入收集箱的内腔中,以此不断的循环,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收集框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机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传动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存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抽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9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层建筑;2、第二层建筑;21、限位槽一;22、连接槽一;221、连接孔一;23、连接环一;24、弹簧一;25、连接杆一;251、连接孔二;3、存储装置;31、收集箱;32、抽取机构;321、抽取管;3211、进水孔;322、活塞;3221、固定环;3222、阻流板;3223、弹性绳;323、弧形杆;33、输水管;34、回流管;4、过滤器;41、收集管;5、传动装置;50、支撑杆一;51、外壳;511、支撑杆二;52、定位杆;53、传动直齿环;531、传动杆一;54、传动柄;55、支撑柄;56、直齿轮;57、传动辊;58、连接杆二;59、传动杆二;6、收集框;61、收集槽;7、风车;8、固定机构;81、固定块;811、连接槽二;812、限位槽二;813、固定槽;82、限位环;83、推动件;831、推杆;832、连接环二;833、弹簧二;84、定位件;841、定位板;842、螺纹杆;843、旋钮;85、连接管;86、固定件;861、固定杆一;862、限位杆;863、弹簧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包括第一层建筑1,第一层建筑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层建筑2,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分别为建筑的上下两层,可进行装配,第一层建筑1的内腔上部四角均设置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是为了在对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进行装配时,将第二层建筑2和第一层建筑1固定在一起。
为了在对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进行装配时,配合固定机构8将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固定在一起,如图6所示,第二层建筑2的下端四角均开设有限位槽一21,限位槽一21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一22,连接槽一22的内腔表面上部开设有与限位槽一21内腔相通的连接孔一221,限位槽一2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弹簧一24,弹簧一24的下端设置有与限位槽一21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连接环一23,连接槽一22的内腔下部设置有连接杆一25,连接杆一25的外表面下部开设有连接孔二251。
为了在对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进行装配时,将第二层建筑2和第一层建筑1固定在一起,如图4-图5所示,固定机构8包括与第一层建筑1内腔表面上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块81,固定块8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限位槽一21相适配使用的限位环82,固定块81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一25相适配使用的连接槽二811,连接槽二811的内腔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二812,限位槽二812内腔上部设置有推动件83,限位槽二812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定位件84,连接槽二811的内腔表面下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813,两个固定槽813的内腔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件86,限位槽二812的外表面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固定槽813内腔相通的连接管85。
具体的,当需要将对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进行装配时,可将第二层建筑2放置在第一层建筑1的上端,使限位环82进入到限位槽一21的内腔中,在第二层建筑2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使限位环82向上推动连接环一23,使连接环一23推动其上部的液压油,使液压油从连接孔一221进入到连接槽一22的内腔,进而使液压油推动连接杆一25向下运动,在连接杆一25向下运动时,连接杆一25的下端会与推动件83的上端接触并带动推动件83向下运动,进而使推动件83向下挤压液压油,使液压油从两侧的连接管85进入到固定槽813的内腔中,使液压油推动两侧的固定件86运动,当连接杆一25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使固定件86进入到连接孔二251的内腔中,此时,第一层建筑1的上端与第二层建筑2的上端接触,同时,通过固定件86对连接杆一25的限定,使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需要将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解除固定的状态时,可转动定位件84,使定位件84带动推动件83下部的液压油向下运动,进而使固定槽813中的液压油重新流入到限位槽二812的内腔中,进而使两个固定件86回到远离的位置,此时,固定件86不再对连接杆一25进行限制,可将第二层建筑2从第一层建筑1的上端取下。
另外,连接环一23的上端与限位槽一21的内腔上表面之间充满着液压油,连接槽一22的内腔上表面与连接杆一25的上端之间也充满着液压油,通过连接孔一221可进行流通,同时,推动件83的下端与定位件84的上端之间充满着液压油,两个固定槽813内腔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与固定件86相互远离的一端之间充满液压油,两个连接管85的内腔中也充满液压油,使限位槽二812和固定槽813内腔中的液压油能够通过连接管85进行流通。
为了在连接管85的配合下带动固定件86运动,使固定件86对连接杆一25进行固定,如图5所示,推动件83包括与限位槽二812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推杆831,推杆831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连接环二832,推杆831的外表面缠绕有与连接环二832下端固定连接的弹簧二833,且弹簧二833的下端与连接槽二811的内腔下表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当连接杆一25的下端与推杆831的上端接触后,使连接杆一25带动推杆831向下运动,此时,弹簧二833被压缩,在推杆831向下运动时,对限位槽二812内腔中的液压油进行挤压,使限位槽二812内腔中的液压油通过连接管85流入到固定槽813的内腔中。
当第二层建筑2从第一层建筑1上取下时,连接杆一25向上运动时,弹簧二833会通过连接环二832推动推杆831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在推杆831向上运动时,会使两个固定件86进一步的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
为了需要对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解除固定的状态时,如图6所示,定位件84包括与限位槽二812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定位板841,定位板84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与固定块81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杆842,且螺纹杆842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块81的外部,螺纹杆842的下端设置有旋钮843。
具体的,当需要将第二层建筑2从第一层建筑1上取下时,可通过旋钮843带动螺纹杆842,通过螺纹的作用使螺纹杆842带动定位板841向下运动,进而使固定槽813中的液压油重新流入到限位槽二812的内腔中,进而使两个固定件86回到远离的位置,此时,固定件86不再对连接杆一25进行限制,可将第二层建筑2从第一层建筑1的上端取下。
进一步的,当推动件83向下运动时,由于螺纹杆842与固定块81的内壁为螺纹连接,在不转动螺纹杆842时,不会使定位板841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
进一步的,当第二层建筑2从第一层建筑1上取下后,可反向转动旋钮843,使旋钮843通过螺纹杆842使定位板841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也会推动两个固定件86相互靠近的一侧运动,使固定件86回到原来的位置,以此,抵消由于推动件83向上运动时,带动固定件86运动的距离。
为了将连接杆一25固定在连接槽二811的内腔中,进而使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固定在一起,如图6所示,固定件86包括与固定槽813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杆一861,固定杆一86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与连接孔二251相适配使用的限位杆862,且限位杆862靠近连接杆一2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一861的外部,限位杆862远离连接杆一25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杆一861内腔表面远离连接杆一25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簧三863。
具体的,当限位槽二812中的液压油进入到固定槽813的内腔中后,会推动固定杆一861运动,进而使固定杆一861通过弹簧三863推动限位杆862运动,当连接杆一25还未运动到相应位置时,此时,连接孔二251的内腔还未与限位杆862对齐,此时限位杆862会与连接杆一25的外表面接触,同时,对弹簧三863进行压缩,当限位杆862与连接孔二251对齐时,在弹簧三863的推动下使限位杆862进入到连接孔二251的内腔中,使限位杆862对连接杆一25进行限制。
综上所述,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当需要对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进行装配时,可将第二层建筑2放置在第一层建筑1的上端,使限位环82进入到限位槽一21的内腔中,在第二层建筑2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使限位环82向上推动连接环一23,使连接环一23推动其上部的液压油,使液压油从连接孔一221进入到连接槽一22的内腔,进而使液压油推动连接杆一25向下运动,在连接杆一25向下运动时,连接杆一25的下端会与推动件83的上端接触并带动推动件83向下运动,进而使推动件83向下挤压液压油,使液压油从两侧的连接管85进入到固定槽813的内腔中,使液压油推动两侧的固定件86运动,当连接杆一25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使固定件86进入到连接孔二251的内腔中,此时,第一层建筑1的上端与第二层建筑2的上端接触,同时,通过固定件86对连接杆一25的限定,使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固定在一起,减少了装配的时间,提高了建筑装配的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第一层建筑1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如图3和图7-图10所示,第一层建筑1的墙体内壁均铺设有管道,第一层建筑1墙壁中的管道均匀分布,第一层建筑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存储装置3,存储装置3是为了,存储装置3的上端靠近第一层建筑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器4,过滤器4为现有技术,其内设置有多层过滤网,可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器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收集管41,存储装置3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传动装置5,传动装置5是为了将风车7传递的动力转化为上下运动的力,进而带动下带动存储装置3运动,使存储装置3能够将水向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的管道输送水,传动装置5的外表面远离第一层建筑1的一侧设置有风车7,风车7可在风的带动下转动,进而使风车7带动传动装置5运转,第二层建筑2的外表面下部设置有收集框6,收集框6是为了更好的对雨水进行收集,收集框6的上端开设有收集槽61,收集框6是为了更好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当雨水落在第二层建筑2的外表面上时,会流入到收集槽61的内腔中,然后通过位于上部的收集管41通过过滤器4的过滤流入到存储装置3的内腔中进行收集,位于上部的收集管41的外表面与收集框6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上部的收集管41的内腔与收集槽61的内腔相通。
为了将风车7传递的动力转化为上下运动的力,进而带动下带动存储装置3运动,使存储装置3能够将水向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的管道输送水,如图7-图9所示,传动装置5包括外壳51,外壳51的外表面靠近风车7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511,外壳5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杆一50,外壳51的内腔下表面一侧设置有定位杆52,定位杆52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传动直齿环53,两个定位杆52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下部设置有传动杆一531,两个传动杆一531的外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传动柄54,两个传动柄54上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二58,两个连接杆二58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杆一50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传动杆二59,且传动杆二59的下端延伸至存储装置3的内腔中,外壳51的内腔下表面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支撑柄55,两个支撑柄55的上部设置有与支撑杆二511内腔表面转动连接的传动辊57,传动辊57的外表面远离传动杆二59的一侧与风车7的内壁固定连接,传动辊57的外表面靠近传动杆二59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传动直齿环53啮合连接的直齿轮56。
具体的,当风带动风车7转动时,风车7通过传动辊57带动两个直齿轮56转动,进而使两个直齿轮56分别带动两个传动直齿环53转动,进而使两个传动直齿环53通过传动杆一531分别带动两个传动柄54运动,当两个传动柄54运动时会通过两个连接杆二58带动传动杆二59运动,使传动杆二59做上下的往复运动。
为了对雨水进行储存,同时,在收集框6的带动下,将水向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的管道输送水,以此使建筑降温,如图8所示,存储装置3包括与第一层建筑1外表面固定连接的收集箱31,收集箱3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抽取机构32,抽取机构32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输水管33,收集箱31的内腔上部远离输水管33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34,输水管33与回流管34的上端均延伸至收集箱31的外部,输水管33的上端与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管道的进水口固定连接,回流管34的上端与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管道的出水口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传动杆二59带动抽取机构32运动时,会使抽取机构32不断的将收集箱31内腔中的水抽入到输水管33的内腔中,使输水管33将水导入到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的管道内,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第一层建筑1内腔中管道中的水流会最终从回流管34重新流入到收集箱31的内腔中,以此不断的循环。
为了在收集框6的带动下抽动收集箱31内的水,使水能够流入第一层建筑1内壁的管道内,如图所示,抽取机构32包括与收集箱31内腔表面固定连接的抽取管321,抽取管321的外表面下部开设有与收集箱31内腔相通的进水孔3211,抽取管32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两个活塞322,位于上部的活塞322的上端设置有三个与传动杆二59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的弧形杆323。
为了将收集箱31内腔中的水抽出,如图10所示,活塞322包括固定环3221,位于上部的固定环3221与抽取管321的内腔表面滑动连接,位于下部的固定环3221与抽取管321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环3221的外表面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阻流板3222,两个阻流板3222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固定环3221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弹性绳3223。
具体的,当传动杆二59运动时,传动杆二59通过弧形杆323带动位于上侧的固定环3221上下运动,在位于上侧的固定环3221向上运动时,会使两个活塞322之间产生压强,以此带动位于下部的阻流板3222向上运动,同时,位于下侧的弹性绳3223会拉伸,此时,收集箱31内腔中的水会从进水孔3211进入到抽取管321的内腔中,然后从位于下侧的固定环3221和阻流板3222之间的空隙中进入到两个活塞322之间的空间内,当传动杆二59带动位于上侧的活塞322向下运动时,两个活塞322之间的压强会推动位于上侧的阻流板3222向上运动,同时,由于压强中的作用,使位于下侧的阻流板3222在压强和位于下侧的弹性绳3223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由此可使进入到两个活塞322之间的水不会回流到收集箱31的内腔中,同时,在位于上侧的活塞322向下运动时,会使两个活塞322之间的水从位于上侧的固定环3221和阻流板3222之间的空隙流入到位于上侧的活塞322的上部空间内。
进一步的,当传动杆二59再次带动位于上侧的活塞322向上运动时,进入到位于上侧的活塞322上部的水会被挤压进输水管33的内腔中,以此往复,不断的将水导入到输水管33的内腔中。
综上所述,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为:风的流动会带动风车7转动,使风车7通过传动装置5带动抽取机构32运动,使抽取机构32不断的将收集箱31内腔中的水抽入到输水管33的内腔中,使输水管33将水导入到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的管道内,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第一层建筑1内腔中管道中的水流会最终从回流管34重新流入到收集箱31的内腔中,以此不断的循环,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包括第一层建筑(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建筑(1)的墙体内壁均铺设有管道,所述第一层建筑(1)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层建筑(2),所述第一层建筑(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存储装置(3),所述存储装置(3)的上端靠近第一层建筑(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收集管(41),所述存储装置(3)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传动装置(5),所述传动装置(5)的外表面远离第一层建筑(1)的一侧设置有风车(7),所述第二层建筑(2)的外表面下部设置有收集框(6),所述收集框(6)的上端开设有收集槽(61),位于上部的所述收集管(41)的外表面与收集框(6)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上部的收集管(41)的内腔与收集槽(61)的内腔相通,所述第一层建筑(1)的内腔上部四角均设置有固定机构(8);
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外壳(51),所述外壳(51)的外表面靠近风车(7)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二(511),所述外壳(5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杆一(50),所述外壳(51)的内腔下表面一侧设置有定位杆(52),所述定位杆(52)的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传动直齿环(53),两个所述定位杆(52)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下部设置有传动杆一(531),两个所述传动杆一(531)的外表面中部均设置有传动柄(54),两个所述传动柄(54)上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二(58),两个所述连接杆二(58)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杆一(50)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传动杆二(59),且所述传动杆二(59)的下端延伸至存储装置(3)的内腔中,所述外壳(51)的内腔下表面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支撑柄(55),两个所述支撑柄(55)的上部设置有与支撑杆二(511)内腔表面转动连接的传动辊(57),所述传动辊(57)的外表面远离传动杆二(59)的一侧与风车(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辊(57)的外表面靠近传动杆二(59)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传动直齿环(53)啮合连接的直齿轮(56);
所述存储装置(3)包括与第一层建筑(1)外表面固定连接的收集箱(31),所述收集箱(3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抽取机构(32),所述抽取机构(32)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输水管(33),所述收集箱(31)的内腔上部远离输水管(33)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34),所述输水管(33)与回流管(34)的上端均延伸至收集箱(31)的外部,所述输水管(33)的上端与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管道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34)的上端与第一层建筑(1)内壁中管道的出水口固定连接;
所述抽取机构(32)包括与收集箱(31)内腔表面固定连接的抽取管(321),所述抽取管(321)的外表面下部开设有与收集箱(31)内腔相通的进水孔(3211),所述抽取管(32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两个活塞(322),位于上部的活塞(322)的上端设置有三个与传动杆二(59)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的弧形杆(323);
所述活塞(322)包括固定环(3221),位于上部的固定环(3221)与抽取管(321)的内腔表面滑动连接,位于下部的固定环(3221)与抽取管(321)的内腔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环(3221)的外表面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阻流板(3222),两个所述阻流板(3222)的外表面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固定环(3221)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弹性绳(3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建筑(2)的下端四角均开设有限位槽一(21),所述限位槽一(21)的中部开设有连接槽一(22),所述连接槽一(22)的内腔表面上部开设有与限位槽一(21)内腔相通的连接孔一(221),所述限位槽一(2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弹簧一(24),所述弹簧一(24)的下端设置有与限位槽一(21)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连接环一(23),所述连接槽一(22)的内腔下部设置有连接杆一(25),所述连接杆一(25)的外表面下部开设有连接孔二(2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与第一层建筑(1)内腔表面上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块(81),所述固定块(8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与限位槽一(21)相适配使用的限位环(82),所述固定块(81)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一(25)相适配使用的连接槽二(811),所述连接槽二(811)的内腔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二(812),所述限位槽二(812)内腔上部设置有推动件(83),所述限位槽二(812)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定位件(84),所述连接槽二(811)的内腔表面下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813),两个所述固定槽(813)的内腔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件(86),所述限位槽二(812)的外表面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固定槽(813)内腔相通的连接管(8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83)包括与限位槽二(812)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推杆(831),所述推杆(831)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连接环二(832),所述推杆(831)的外表面缠绕有与连接环二(832)下端固定连接的弹簧二(833),且所述弹簧二(833)的下端与连接槽二(811)的内腔下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84)包括与限位槽二(812)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定位板(841),所述定位板(84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与固定块(81)内壁螺纹连接的螺纹杆(842),且所述螺纹杆(842)的下端延伸至固定块(81)的外部,所述螺纹杆(842)的下端设置有旋钮(8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86)包括与固定槽(813)内腔表面滑动连接的固定杆一(861),所述固定杆一(86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与连接孔二(251)相适配使用的限位杆(862),且所述限位杆(862)靠近连接杆一(2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一(861)的外部,所述限位杆(862)远离连接杆一(25)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杆一(861)内腔表面远离连接杆一(25)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簧三(86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44704.1A CN116357130B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44704.1A CN116357130B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57130A CN116357130A (zh) | 2023-06-30 |
CN116357130B true CN116357130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6913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44704.1A Active CN116357130B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571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66460B (zh) * | 2023-11-21 | 2024-02-13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8850A (zh) * | 2018-08-30 | 2018-12-11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
CN111101578A (zh) * | 2019-12-26 | 2020-05-05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污水循环用绿色建筑 |
CN114733296A (zh) * | 2022-04-25 | 2022-07-12 | 成都剀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烟气环保处理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63971A (ja) * | 2005-09-01 | 2007-03-15 | Kyoritsu Maintenance Co Ltd | 節電型建築物 |
-
2023
- 2023-06-02 CN CN202310644704.1A patent/CN1163571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8850A (zh) * | 2018-08-30 | 2018-12-11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
CN111101578A (zh) * | 2019-12-26 | 2020-05-05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污水循环用绿色建筑 |
CN114733296A (zh) * | 2022-04-25 | 2022-07-12 | 成都剀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烟气环保处理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57130A (zh) | 2023-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357130B (zh) |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 |
CN201771706U (zh) | 双泵连续抽水装置 | |
CN102705271B (zh) | 一种气压扬水蓄能系统及位能发电系统 | |
CN214276579U (zh) | 一种高效节能闭式冷却塔 | |
CN113488316A (zh) | 一种采用片式散热器冷却的大容量整流变压器 | |
CN208456939U (zh) | 变频式双泵移动式垃圾压缩箱液压系统 | |
CN114572399A (zh) | 一种海洋样本采集无人机 | |
CN219527571U (zh) | 一种农业灌溉渠道的水闸门 | |
CN113155545A (zh) | 自动排空水下采样器 | |
CN116356917A (zh) | 智慧化节能型无负压叠压供水设备系统 | |
CN116104183A (zh) | 一种智能型一体化集成式泵站 | |
CN213514222U (zh) | 一种活动板房降温装置 | |
TWI567352B (zh) | A solar air conditioner, water heater system | |
CN114919050A (zh) | 一种节能型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 | |
CN211500891U (zh) | 矿用往复式清水泵 | |
CN217083053U (zh) | 一种冷库融霜排液容器 | |
CN2566010Y (zh) | 一种风能汲水泵 | |
CN111649605A (zh) | 一种流体热交换设备 | |
CN219411124U (zh) | 一种设有负压排水结构的建筑排水设备 | |
CN218210967U (zh) | 一种冷却塔用百叶窗驱动执行机构 | |
CN217064708U (zh) | 一种基于水循环系统的储水式花坛 | |
CN219625146U (zh) | 一种冷油器机油取样管 | |
CN220321654U (zh) | 一种采用地源热泵的除湿机组 | |
CN218093405U (zh) | 一种适用于水循环冷却系统补水泵的自动排气 | |
CN217502097U (zh) | 一种增加水泵吸程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