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8850A -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8850A
CN108978850A CN201811002608.2A CN201811002608A CN108978850A CN 108978850 A CN108978850 A CN 108978850A CN 201811002608 A CN201811002608 A CN 201811002608A CN 108978850 A CN108978850 A CN 108978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fixedly mounted
periphery
fixedly connect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26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78850B (zh
Inventor
荣培君
宁晓菊
岳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Priority to CN2018110026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8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8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8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78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88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00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04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supply
    • E03B1/041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1/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00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04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supply
    • E03B1/041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 E03B2001/047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rain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平台顶面的后侧固定安装储水箱,储水箱前面的下部固定安装纵向的第一管道的后端,第一管道的后端与储水箱内部相通,第一管道外周的后部固定安装第一水阀,第一管道外周的前部固定安装第二水阀,第一水阀与第二水阀之间设有水泵,水泵固定安装在第一管道的外周。绿色建筑结构的整个工作过程无需其他能源的损耗,利用风能与自然降水在人工操作下即可实现本绿色建筑结构的功能,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碳的排放,同时本绿色建筑结构能够适用于已投入使用的写字楼建筑的楼顶,且无需对施工的楼楼顶进行改造,进而能够缩短本绿色建筑结构安装的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色建筑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绿色建筑中,人们能够通过选择能够循环利用的绿色建材在建筑生命周期中降低碳排放的总量,或通过降低混凝土或钢筋的使用量优化建筑的地基和结构构件来降低碳排放,或通过采用高效冷水机组、水泵风机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来降低碳排放,上述方法多适用于建筑搭建的过程,无法对现有的建筑进行绿色化建设,且投入成本高,故现设计一种在工作过程中无须投入其他能源即可运行的、能够适用于现有写字楼建筑的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平台顶面的后侧固定安装储水箱,储水箱前面的下部固定安装纵向的第一管道的后端,第一管道的后端与储水箱内部相通,第一管道外周的后部固定安装第一水阀,第一管道外周的前部固定安装第二水阀,第一水阀与第二水阀之间设有水泵,水泵固定安装在第一管道的外周,平台顶面的前部设有横向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弯头管的一端,弯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坡面两侧对应的水渠的后侧内部相通,弯头管之间设有数个纵向的短管,短管的后端均与第二管道的前侧内部相通,短管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的水渠的后侧内部相通,平台的顶面设有短L型管,短L型管纵向管的后端与储水箱前面的下部固定连接,短L型管的水平管位于第一水阀与水泵之间,短L型管水平管的一端与第一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短L型管水平管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三水阀,平台的顶面设有长L型管,长L型管的水平管位于第二水阀与水泵之间,长L型管水平管的一端与第一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长L型管水平管的外周固定安装第四水阀,第三水阀与第四水阀以水泵为中心相互对称,第三水阀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第四水阀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第一水阀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一链轮,第二水阀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设有第三链轮,第三链轮的外周与第一链条的内圈啮合,第三链轮的一侧通过转轴固定安装第三伞齿轮,第三伞齿轮分别同时与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的啮合;坡面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竖板的底面,坡面顶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竖板的底面,第一竖板背面的下部开设纵向的第一插孔,第一插孔内壁顶面开设竖向的管槽,管槽内固定安装竖管,长L型管纵向管的前端能够插入第一插孔内与且与竖管背面的下部内部相通,第一竖板内侧上部开设横向的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与管槽内部相通,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设有横管,横管的一端能够插入至第二插孔内且与竖管内侧固定连接,横管的内部与竖管的内部相通,横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横管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喷头,喷头分别位于对应的种植垄的正上方;平台顶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的底端,固定杆顶端的上方设有纵向的风车轴,风车轴的前端固定安装风车,固定杆顶端的外周设有插接装置,插接装置的正上方设有固定装置,风车轴通过固定装置与插接装置配合安装,风车轴外周的后侧固定安装第四伞齿轮,插接装置的正下方设有第五伞齿轮,第五伞齿轮的内圈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杆的外周,第四伞齿轮与第五伞齿轮啮合,第五伞齿轮的底面固定连接第六伞齿轮的顶面,第六伞齿轮的内圈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杆的外周,第四伞齿轮的正下方设有第七伞齿轮,第七伞齿轮与第六伞齿轮啮合,第一伞齿轮后方设有第四带轮,第四带轮与第七伞齿轮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杆的背面固定安装,第四带轮的正下方设有第五带轮,第四带轮与第五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带连接,第五带轮后方设有第六带轮,第五带轮与第六带轮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后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的前侧,第一安装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平台的顶面;水泵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横向的调节轴的一端,调节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纵向的第八伞齿轮,第八伞齿轮的后方设有第九伞齿轮,第九伞齿轮与第八伞齿轮啮合,第九伞齿轮的正后方设有第七带轮,第七带轮的正后方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前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转轴的后端,第七带轮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外周,转轴的前端与第九伞齿轮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矩形的固定块,固定块的前面开设通透的固定槽,风车轴插入至固定槽内,风车轴的外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的固定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固定块的顶面开设竖向的螺孔,螺孔的内部与固定槽的内部相通,螺孔内设有螺杆,螺杆的外周能够与螺孔的内壁螺纹配合,固定槽内设有弧形的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面与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底面能够与风车轴的顶面接触配合,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圆形板的底面,螺杆的外周设有弹簧,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圆形板的底面,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块的顶面,弹簧始终给圆形板一个向下的力,固定块底面开设环形分布的定位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所述的插接装置包括插接套,固定杆前面和背面的上部均开设竖向的滑槽,插接套内壁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滑块,插接套 活动安装在固定杆的外周,插接套的内壁能够与固定杆的外周接触配合,滑块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滑槽的内壁接触配合,插接套顶面固定连接数个均匀环形分布的定位杆的底端,定位杆能够同时插入至对应的定位槽内,定位杆的顶面和外周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定位槽内壁的顶面和内周接触配合;插接套与第五伞齿轮之间设有螺套,螺套的顶面能够与插接套的底面接触配合,固定杆的外周上部开设外螺纹,螺套螺纹安装在固定杆的外周。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所述的螺套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固定连接纵向的把手的内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所述的水渠底面均设有鹅卵石。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所述的第三传动带为三角带,第六带轮的直径大于第七带轮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所述的种植垄的两侧分别设有纵向的挡土坡,挡土坡的底面分别与坡面的顶面固定连接,挡土坡顶面的高度均高于对应的种植垄顶面的高度,挡土坡的侧面均纵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通透的水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所述的水孔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纵向的滤网。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绿色建筑结构适用于写字楼的楼顶建筑的结构优化:雨天时,雨水能够对种植垄上的植物进行浇灌,节省了人力灌溉的工作强度且节约水资源,多余的雨水流进水渠内,此时工作人员在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中选择开启任意阀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带传动,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同步开启,第三带轮带动第三伞齿轮转动,第三伞齿轮带动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三水阀和第四水阀同步关闭,第一管道畅通,短L型管道和长L型管道阻断,水泵工作,水流通过水渠经弯头管和短管管口进入第二管道内,通过第一管道收集入储水箱内,实现雨水的一次收集;晴天时,工作人员在第三水阀和第四水阀中选择开启任意阀门,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之间通过第三伞齿轮传动,第三水阀和第四水阀同步开启,第三伞齿轮带动第三带轮转动,第三带轮通过第一传带带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转动,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同步关闭,短L型管道和长L型管道畅通,第一管道的两端阻断,水泵工作,储水箱内储存的雨水进入短L型管经第一管道流入长L型管内,长L型管内的雨水经过竖管流入横管内,喷头工作,能够将模拟降雨形式对种植垄上的植物进行浇灌,增强绿色建筑观赏性的同时能够在炎热的天气时降低楼顶温度,调节绿色建筑内的气温,喷头喷洒的水量过多时,雨水能够再次流进水渠,为雨水的二次收集做准备;当本绿色建筑结构工作时,工作人员根据当地四季的风向,通过调节固定装置改变风车的朝向,此时风车轴水平转动,第四伞齿轮的水平位置发生改变,第五伞齿轮的外周始终与第四伞齿轮的外周保持啮合,保证装置的内部传动关系的稳定性,当工作人员完成风车的朝向调整后,固定装置与插接装置安装配合,固定风车的朝向,使风能得到利用,风车在风能的带动下转动,风车轴带动第四伞齿轮转动,第四伞齿轮带动第五伞齿轮转动,第五伞齿轮与第六伞齿轮同步转动,第六伞齿轮带动第七伞齿轮转动,第七伞齿轮与第四带轮同步转动,第四带轮与第五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带传动,第五带轮带动第六带轮同步转动,第六带轮与第七带轮之间通过第三传带传动,第七带轮通过第九伞齿轮带动第八伞齿轮转动,第八伞齿轮带动调节轴转动,使水泵工作,绿色建筑结构的整个工作过程无需其他能源的损耗,利用风能与自然降水在人工操作下即可实现本绿色建筑结构的功能,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碳的排放,同时本绿色建筑结构能够适用于已投入使用的写字楼建筑的楼顶,且无需对施工的楼楼顶进行改造,进而能够缩短本绿色建筑结构安装的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图2的Ⅰ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的Ⅱ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5的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平台7顶面的后侧固定安装储水箱8,储水箱8前面的下部固定安装纵向的第一管道9的后端,第一管道9的后端与储水箱8内部相通,第一管道9外周的后部固定安装第一水阀10,第一管道9外周的前部固定安装第二水阀11,第一水阀10与第二水阀11之间设有水泵12,水泵12固定安装在第一管道9的外周,平台7顶面的前部设有横向的第二管道13,第二管道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弯头管14的一端,弯头管14的另一端分别与坡面1两侧对应的水渠6的后侧内部相通,弯头管14之间设有数个纵向的短管15,短管15的后端均与第二管道13的前侧内部相通,短管15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的水渠6的后侧内部相通,平台7的顶面设有短L型管16,短L型管16纵向管的后端与储水箱8前面的下部固定连接,短L型管16的水平管位于第一水阀10与水泵12之间,短L型管16水平管的一端与第一管道9的一侧固定连接,短L型管16水平管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三水阀17,平台7的顶面设有长L型管18,长L型管18的水平管位于第二水阀11与水泵12之间,长L型管18水平管的一端与第一管道9的一侧固定连接,长L型管18水平管的外周固定安装第四水阀19,第三水阀17与第四水阀19以水泵12为中心相互对称,第三水阀17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20,第四水阀19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21,第一水阀10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一链轮23,第二水阀11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二链轮24,第一链轮23与第二链轮24之间通过第一链条25连接,第一链轮23与第二链轮24之间设有第三链轮26,第三链轮26的外周与第一链条25的内圈啮合,第三链轮26的一侧通过转轴固定安装第三伞齿轮22,第三伞齿轮22分别同时与第一伞齿轮20、第二伞齿轮21的啮合;坡面1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竖板27的底面,坡面1顶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竖板28的底面,第一竖板27背面的下部开设纵向的第一插孔,第一插孔内壁顶面开设竖向的管槽29,管槽29内固定安装竖管30,长L型管18纵向管的前端能够插入第一插孔内与且与竖管30背面的下部内部相通,第一竖板27内侧上部开设横向的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与管槽29内部相通,第一竖板27与第二竖板28之间设有横管31,横管31的一端能够插入至第二插孔内且与竖管30内侧固定连接,横管31的内部与竖管30的内部相通,横管31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28的内侧固定连接,横管31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喷头32,喷头32分别位于对应的种植垄2的正上方;平台7顶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33的底端,固定杆33顶端的上方设有纵向的风车轴34,风车轴34的前端固定安装风车35,固定杆33顶端的外周设有插接装置,插接装置的正上方设有固定装置,风车轴34通过固定装置与插接装置配合安装,风车轴34外周的后侧固定安装第四伞齿轮36,插接装置的正下方设有第五伞齿轮37,第五伞齿轮37的内圈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杆33的外周,第四伞齿轮36与第五伞齿轮37啮合,第五伞齿轮37的底面固定连接第六伞齿轮38的顶面,第六伞齿轮38的内圈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杆33的外周,第四伞齿轮36的正下方设有第七伞齿轮39,第七伞齿轮39与第六伞齿轮38啮合,第一伞齿轮37后方设有第四带轮40,第四带轮40与第七伞齿轮39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杆33的背面固定安装,第四带轮40的正下方设有第五带轮41,第四带轮40与第五带轮41之间通过第二传带42连接,第五带轮41后方设有第六带轮43,第五带轮41与第六带轮43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后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49的前侧,第一安装板49的底面固定连接平台7的顶面;水泵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横向的调节轴44的一端,调节轴4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纵向的第八伞齿轮45,第八伞齿轮45的后方设有第九伞齿轮46,第九伞齿轮46与第八伞齿轮45啮合,第九伞齿轮46的正后方设有第七带轮47,第七带轮47的正后方设有第二安装板50,第二安装板50的前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转轴的后端,第七带轮47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外周,转轴的前端与第九伞齿轮46固定连接。本绿色建筑结构适用于写字楼的楼顶建筑的结构优化:雨天时,雨水能够对种植垄2上的植物进行浇灌,节省了人力灌溉的工作强度且节约水资源,多余的雨水流进水渠6内,此时工作人员在第一水阀10和第二水阀11中选择开启任意阀门,第一带轮23、第二带轮24和第三带轮26之间通过第一传带25传动,第一水阀10和第二水阀11同步开启,第三带轮26带动第三伞齿轮22转动,第三伞齿轮22带动第一伞齿轮20与第二伞齿轮21转动,第三水阀17和第四水阀19同步关闭,第一管道9畅通,短L型管道16和长L型管道18阻断,水泵12工作,水流通过水渠6经弯头管14和短管15管口进入第二管道13内,通过第一管道9收集入储水箱8内,实现雨水的一次收集;晴天时,工作人员在第三水阀17和第四水阀19中选择开启任意阀门,第一伞齿轮20和第二伞齿轮21之间通过第三伞齿轮22传动,第三水阀17和第四水阀19同步开启,第三伞齿轮22带动第三带轮26转动,第三带轮26通过第一传带25带动第一带轮23和第二带轮24转动,第一水阀10和第二水阀11同步关闭,短L型管道16和长L型管道18畅通,第一管道9的两端阻断,水泵12工作,储水箱8内储存的雨水进入短L型管16经第一管道9流入长L型管18内,长L型管18内的雨水经过竖管30流入横管31内,喷头32工作,能够将模拟降雨形式对种植垄2上的植物进行浇灌,增强绿色建筑观赏性的同时能够在炎热的天气时降低楼顶温度,调节绿色建筑内的气温,喷头32喷洒的水量过多时,雨水能够再次流进水渠6,为雨水的二次收集做准备;当本绿色建筑结构工作时,工作人员根据当地四季的风向,通过调节固定装置改变风车35的朝向,此时风车轴34水平转动,第四伞齿轮36的水平位置发生改变,第五伞齿轮37的外周始终与第四伞齿轮36的外周保持啮合,保证装置的内部传动关系的稳定性,当工作人员完成风车35的朝向调整后,固定装置与插接装置安装配合,固定风车35的朝向,使风能得到利用,风车35在风能的带动下转动,风车轴34带动第四伞齿轮36转动,第四伞齿轮36带动第五伞齿轮37转动,第五伞齿轮37与第六伞齿轮38同步转动,第六伞齿轮38带动第七伞齿轮39转动,第七伞齿轮39与第四带轮40同步转动,第四带轮40与第五带轮41之间通过第二传带42传动,第五带轮41带动第六带轮43同步转动,第六带轮43与第七带轮47之间通过第三传带48传动,第七带轮47通过第九伞齿轮46带动第八伞齿轮45转动,第八伞齿轮45带动调节轴44转动,使水泵12工作,绿色建筑结构的整个工作过程无需其他能源的损耗,利用风能与自然降水在人工操作下即可实现本绿色建筑结构的功能,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碳的排放,同时本绿色建筑结构能够适用于已投入使用的写字楼建筑的楼顶,且无需对施工的楼楼顶进行改造,进而能够缩短本绿色建筑结构安装的施工周期。
具体而言,为了保证工作人员不会被风车35的扇叶打伤,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矩形的固定块101,固定块101的前面开设通透的固定槽102,风车轴34插入至固定槽102内,风车轴34的外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的固定槽102内壁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固定块101的顶面开设竖向的螺孔,螺孔的内部与固定槽102的内部相通,螺孔内设有螺杆103,螺杆103的外周能够与螺孔的内壁螺纹配合,固定槽102内设有弧形的固定板104,固定板104的顶面与螺杆103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04的底面能够与风车轴34的顶面接触配合,螺杆103的顶端固定连接圆形板105的底面,螺杆103的外周设有弹簧106,弹簧106的顶端固定连接圆形板105的底面,弹簧106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块1的顶面,弹簧106始终给圆形板105一个向下的力,固定块101底面开设环形分布的定位槽107。工作人员调节固定装置时,能够通过圆形板105转动螺杆103,使螺杆103向下移动,弹簧106给固定板104一个向下的力使固定板104的底面与风车轴34接触配合,风车轴34受力停止转动,保证工作人员在调整固定装置的过程中风车35不会转动致使人员被扇叶打伤,当工作人员对固定装置调整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圆形板105反向转动螺杆103,使螺杆103向上移动,弹簧106受力压缩,固定板104不再风车轴34保持接触,风车轴34再次转动。
具体的,为了保证风车35转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插接装置包括插接套201,固定杆33前面和背面的上部均开设竖向的滑槽202,插接套201内壁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滑块203,插接套201 活动安装在固定杆33的外周,插接套201的内壁能够与固定杆33的外周接触配合,滑块203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202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203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滑槽202的内壁接触配合,插接套201顶面固定连接数个均匀环形分布的定位杆204的底端,定位杆204能够同时插入至对应的定位槽107内,定位杆204的顶面和外周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定位槽107内壁的顶面和内周接触配合;插接套201与第五伞齿轮37之间设有螺套205,螺套205的顶面能够与插接套201的底面接触配合,固定杆33的外周上部开设外螺纹,螺套205螺纹安装在固定杆33的外周。工作人员转动螺套205,螺套205内壁的螺纹与固定杆33螺纹配合,螺套205向下移动,此时插接套201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滑块203在滑道202内滑动,滑道202能够避免插接套201转动,此时定位杆204与定位槽107分离,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调整固定装置的位置来改变风车35的朝向,调节完毕后,反向旋转螺套205,螺套205向上运动,定位杆204插入至固定装置底面的定位槽107内,螺套205的顶面与插接套201的底面接触配合,完成风车35朝向的调整,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四季的风向调整风车35的朝向的同时,保证了风车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转动螺套205,本实施例所述的螺套205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固定连接纵向的把手206的内端。把手206能够给予工作人员一个便于发力的点,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螺套205,不再需要借助工具,方便插接装置的调节。
更进一步的,为了对水渠6内的水起到过滤作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水渠6底面均设有鹅卵石。鹅卵石能够对水渠6内的雨水进行二次过滤净化,进而提高储水箱8内雨水的纯净度,避免雨水中的杂质阻塞管道。
更进一步的,为了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三传动带48为三角带,第六带轮43的直径大于第七带轮47的直径。第三传动带48为三角带,能够增加第六带轮43与第七带轮47之前传动的稳定性,且具有缓冲吸振作用,当风力过大使第六带轮43转速过快时,第三传送带48能够在第六带轮43和第七带轮47上打滑,能够防止薄弱零件损坏,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种植植物根茎周围泥土的附着量,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垄2的两侧分别设有纵向的挡土坡3,挡土坡3的底面分别与坡面1的顶面固定连接,挡土坡3顶面的高度均高于对应的种植垄2顶面的高度,挡土坡3的侧面均纵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通透的水孔4。雨天时,雨水能够对种植垄2上的植物进行浇灌,多余的雨水经过水孔4收集进水渠6内,挡土坡3能够在浇灌时防止种植垄2的泥土流失,保证种植植物根茎周围泥土的附着量;
多余的雨水经过水孔4收集进水渠6内,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更加绿色环保。
更进一步的,为了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本实施例所述的水孔4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纵向的滤网5。滤网5能够阻止泥土进入水渠6,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减少收集的雨水内的杂质,进而保证结构的管道内部的畅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7)顶面的后侧固定安装储水箱(8),储水箱(8)前面的下部固定安装纵向的第一管道(9)的后端,第一管道(9)的后端与储水箱(8)内部相通,第一管道(9)外周的后部固定安装第一水阀(10),第一管道(9)外周的前部固定安装第二水阀(11),第一水阀(10)与第二水阀(11)之间设有水泵(12),水泵(12)固定安装在第一管道(9)的外周,平台(7)顶面的前部设有横向的第二管道(13),第二管道(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弯头管(14)的一端,弯头管(14)的另一端分别与坡面(1)两侧对应的水渠(6)的后侧内部相通,弯头管(14)之间设有数个纵向的短管(15),短管(15)的后端均与第二管道(13)的前侧内部相通,短管(15)的前端分别与对应的水渠(6)的后侧内部相通,平台(7)的顶面设有短L型管(16),短L型管(16)纵向管的后端与储水箱(8)前面的下部固定连接,短L型管(16)的水平管位于第一水阀(10)与水泵(12)之间,短L型管(16)水平管的一端与第一管道(9)的一侧固定连接,短L型管(16)水平管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三水阀(17),平台(7)的顶面设有长L型管(18),长L型管(18)的水平管位于第二水阀(11)与水泵(12)之间,长L型管(18)水平管的一端与第一管道(9)的一侧固定连接,长L型管(18)水平管的外周固定安装第四水阀(19),第三水阀(17)与第四水阀(19)以水泵(12)为中心相互对称,第三水阀(17)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20),第四水阀(19)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21),第一水阀(10)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一链轮(23),第二水阀(11)的阀门固定安装第二链轮(24),第一链轮(23)与第二链轮(24)之间通过第一链条(25)连接,第一链轮(23)与第二链轮(24)之间设有第三链轮(26),第三链轮(26)的外周与第一链条(25)的内圈啮合,第三链轮(26)的一侧通过转轴固定安装第三伞齿轮(22),第三伞齿轮(22)分别同时与第一伞齿轮(20)、第二伞齿轮(21)的啮合;坡面(1)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竖板(27)的底面,坡面(1)顶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竖板(28)的底面,第一竖板(27)背面的下部开设纵向的第一插孔,第一插孔内壁顶面开设竖向的管槽(29),管槽(29)内固定安装竖管(30),长L型管(18)纵向管的前端能够插入第一插孔内与且与竖管(30)背面的下部内部相通,第一竖板(27)内侧上部开设横向的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与管槽(29)内部相通,第一竖板(27)与第二竖板(28)之间设有横管(31),横管(31)的一端能够插入至第二插孔内且与竖管(30)内侧固定连接,横管(31)的内部与竖管(30)的内部相通,横管(31)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28)的内侧固定连接,横管(31)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喷头(32),喷头(32)分别位于对应的种植垄(2)的正上方;平台(7)顶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33)的底端,固定杆(33)顶端的上方设有纵向的风车轴(34),风车轴(34)的前端固定安装风车(35),固定杆(33)顶端的外周设有插接装置,插接装置的正上方设有固定装置,风车轴(34)通过固定装置与插接装置配合安装,风车轴(34)外周的后侧固定安装第四伞齿轮(36),插接装置的正下方设有第五伞齿轮(37),第五伞齿轮(37)的内圈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杆(33)的外周,第四伞齿轮(36)与第五伞齿轮(37)啮合,第五伞齿轮(37)的底面固定连接第六伞齿轮(38)的顶面,第六伞齿轮(38)的内圈通过轴承连接固定杆(33)的外周,第四伞齿轮(36)的正下方设有第七伞齿轮(39),第七伞齿轮(39)与第六伞齿轮(38)啮合,第一伞齿轮(37)后方设有第四带轮(40),第四带轮(40)与第七伞齿轮(39)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杆(33)的背面固定安装,第四带轮(40)的正下方设有第五带轮(41),第四带轮(40)与第五带轮(41)之间通过第二传带(42)连接,第五带轮(41)后方设有第六带轮(43),第五带轮(41)与第六带轮(43)之间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后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49)的前侧,第一安装板(49)的底面固定连接平台(7)的顶面;水泵(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横向的调节轴(44)的一端,调节轴(4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纵向的第八伞齿轮(45),第八伞齿轮(45)的后方设有第九伞齿轮(46),第九伞齿轮(46)与第八伞齿轮(45)啮合,第九伞齿轮(46)的正后方设有第七带轮(47),第七带轮(47)的正后方设有第二安装板(50),第二安装板(50)的前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转轴的后端,第七带轮(47)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外周,转轴的前端与第九伞齿轮(4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矩形的固定块(101),固定块(101)的前面开设通透的固定槽(102),风车轴(34)插入至固定槽(102)内,风车轴(34)的外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对应的固定槽(102)内壁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固定块(101)的顶面开设竖向的螺孔,螺孔的内部与固定槽(102)的内部相通,螺孔内设有螺杆(103),螺杆(103)的外周能够与螺孔的内壁螺纹配合,固定槽(102)内设有弧形的固定板(104),固定板(104)的顶面与螺杆(103)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04)的底面能够与风车轴(34)的顶面接触配合,螺杆(103)的顶端固定连接圆形板(105)的底面,螺杆(103)的外周设有弹簧(106),弹簧(106)的顶端固定连接圆形板(105)的底面,弹簧(106)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块(1)的顶面,弹簧(106)始终给圆形板(105)一个向下的力,固定块(101)底面开设环形分布的定位槽(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装置包括插接套(201),固定杆(33)前面和背面的上部均开设竖向的滑槽(202),插接套(201)内壁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滑块(203),插接套(201) 活动安装在固定杆(33)的外周,插接套(201)的内壁能够与固定杆(33)的外周接触配合,滑块(203)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202)内且能沿之滑动,滑块(203)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滑槽(202)的内壁接触配合,插接套(201)顶面固定连接数个均匀环形分布的定位杆(204)的底端,定位杆(204)能够同时插入至对应的定位槽(107)内,定位杆(204)的顶面和外周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定位槽(107)内壁的顶面和内周接触配合;插接套(201)与第五伞齿轮(37)之间设有螺套(205),螺套(205)的顶面能够与插接套(201)的底面接触配合,固定杆(33)的外周上部开设外螺纹,螺套(205)螺纹安装在固定杆(33)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套(205)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固定连接纵向的把手(206)的内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渠(6)底面均设有鹅卵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传动带(48)为三角带,第六带轮(43)的直径大于第七带轮(47)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垄(2)的两侧分别设有纵向的挡土坡(3),挡土坡(3)的底面分别与坡面(1)的顶面固定连接,挡土坡(3)顶面的高度均高于对应的种植垄(2)顶面的高度,挡土坡(3)的侧面均纵向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通透的水孔(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孔(4)的内壁分别固定安装纵向的滤网(5)。
CN201811002608.2A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78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2608.2A CN108978850B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2608.2A CN108978850B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8850A true CN108978850A (zh) 2018-12-11
CN108978850B CN108978850B (zh) 2020-03-31

Family

ID=64548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260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78850B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788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7130A (zh) * 2023-06-02 2023-06-30 中冀轩辕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1602B2 (en) * 2006-12-05 2011-07-05 David Lewi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ollection, reten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rainwater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same
CN102304962A (zh) * 2011-07-20 2012-01-04 海拉节能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屋面保温隔热种植系统
CN103321451A (zh) * 2013-06-04 2013-09-25 吕柏林 一种绿色环保房屋
CN204498976U (zh) * 2015-01-27 2015-07-29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应用于生态护坡的绿色浇灌系统
KR101800313B1 (ko) * 2015-09-07 2017-11-23 보명테크 주식회사 식물 재배를 위한 초기 우수 재활용 지붕 구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1602B2 (en) * 2006-12-05 2011-07-05 David Lewi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ollection, reten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rainwater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same
CN102304962A (zh) * 2011-07-20 2012-01-04 海拉节能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屋面保温隔热种植系统
CN103321451A (zh) * 2013-06-04 2013-09-25 吕柏林 一种绿色环保房屋
CN204498976U (zh) * 2015-01-27 2015-07-29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应用于生态护坡的绿色浇灌系统
KR101800313B1 (ko) * 2015-09-07 2017-11-23 보명테크 주식회사 식물 재배를 위한 초기 우수 재활용 지붕 구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7130A (zh) * 2023-06-02 2023-06-30 中冀轩辕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CN116357130B (zh) * 2023-06-02 2023-07-25 中冀轩辕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装配式建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8850B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0823U (zh) 一种园林绿化维护用灌溉装置
CN106962143A (zh) 一种用于园林花草的人工智能浇水设备
CN206932870U (zh) 一种节水型园林环保灌溉装置
CN208338428U (zh) 一种城市规划人工生态绿岛
CN207476505U (zh) 一种循环式园林灌溉装置
CN105875357A (zh) 一种雨水灌溉系统
CN108978850A (zh)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CN208870304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210636697U (zh)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CN110235752A (zh) 一种设置在园林内的蓄水及智能灌溉装置
CN206902533U (zh) 一种天桥
CN214975232U (zh) 一种园林景观喷泉用水循环系统
CN214126186U (zh) 一种园林景观漂浮座
CN212138593U (zh) 一种节能型黄瓜种植大棚
CN211861333U (zh) 一种农业自适应灌溉装置
CN211861353U (zh) 一种园林绿化节水灌溉系统
CN208686156U (zh) 清洁型鹅泳池
CN208312207U (zh) 一种市政用节能型垂直绿化路灯
CN209676949U (zh) 一种园林藤类植物用攀爬架
CN206890326U (zh)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功能的喷洒路灯
CN207383158U (zh) 一种便捷型园林灌溉装置
CN206784570U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园林水池
CN218868931U (zh) 一种园林雨水自动浇灌器
CN219660483U (zh) 一种钢板树池景观结构
CN220255297U (zh) 一种园林智能喷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