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0392A -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0392A
CN116350392A CN202111572829.5A CN202111572829A CN116350392A CN 116350392 A CN116350392 A CN 116350392A CN 202111572829 A CN202111572829 A CN 202111572829A CN 116350392 A CN116350392 A CN 116350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ull
drive
delivery devi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28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平海
李光辉
徐佳
陈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28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0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0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0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9Expansion controlled by fila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包括:线控组件、驱动线以及撤除线;所述线控组件用于通过拉线驱动线控支架扩张或收缩;所述驱动线用于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撤除线用于与所述拉线可拆离地连接;其中,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撤除线通过所述拉线限制所述驱动线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拆离时,解除对所述驱动线的轴向位置的限制。如此配置,撤除线与拉线拆离时,可解除对驱动线的限制,驱动线向近端拉动时可带动拉线一同向近端移动,从而实现撤线。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撤线动作简单,可简化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拉线的摩擦行程少。

Description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将瓣膜假体通过导管送入主动脉根部进行定位释放,替代原生瓣膜,是瓣膜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技术,开创了主动脉瓣疾病微创介入治疗的里程碑。这项技术,可以在不开胸、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免去了以前外科开胸术、心脏停跳对病人造成的巨大创伤。
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用到的人工瓣膜假体主要包括两大类: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假体和自膨式主动脉瓣膜假体,这两类瓣膜假体在临床效果上几乎难分伯仲。其中,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假体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及释放过程中的稳定性。自膨式主动脉瓣膜假体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植入过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并且在释放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调整和可回收功能。随着介入手术技术的发展,瓣膜假体具有释放后可调整或重新回收功能,增加瓣膜假体植入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理念中被予以考虑。
现有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可回收系统产品可以实现瓣膜假体未完全释放之前(瓣膜假体的一部分还被输送鞘管包覆)的可回收,当瓣膜假体完全脱离输送鞘管之后,则无法再回收或重新定位。因此如何实现自膨式主动脉瓣膜假体在完全释放后的回收、重新定位和释放,仍是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控技术是实现完全释放后主动脉瓣膜假体的回收的关键。但是现有的线控技术还存在瓣膜假体容易发生位移、操作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输送装置瓣膜假体容易发生位移、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包括:线控组件、驱动线以及撤除线;
所述线控组件用于通过拉线驱动线控支架扩张或收缩;所述撤除线可拆离地与所述线控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线用于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撤除线用于与所述拉线可拆离地连接;
其中,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撤除线通过所述拉线限制所述驱动线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
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拆离时,解除对所述驱动线的轴向位置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驱动线与所述拉线沿第一方向连接,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沿第二方向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布置。
可选的,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撤除线还用于限制所述拉线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
可选的,所述撤除线包括环绕段,所述环绕段初始与所述拉线连接;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环绕段与所述拉线脱离;
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环绕段周向环绕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线控组件,且所述环绕段被限制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
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拆离时,解除对所述环绕段的轴向位置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环绕段的远端具有开口的销形件,所述销形件用于穿入所述拉线的线扣,以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销形件远离所述拉线移动,以从所述线扣中脱出。
可选的,所述线控组件包括芯轴,所述芯轴用于供所述撤除线环绕。
可选的,所述线控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芯轴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芯轴的径向外尺寸;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沿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一穿设结构;所述第一穿设结构用于供所述拉线穿设。
可选的,所述线控组件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芯轴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芯轴的径向外尺寸;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沿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二穿设结构;所述第二穿设结构用于供所述驱动线和/或所述撤除线穿设。
可选的,所述驱动线的远端具有拉环,所述拉环用于供所述拉线穿设;所述拉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穿设结构。
可选的,所述线控组件包括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远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驱动线朝向近端移动带动所述驱动管弯曲,从而驱动所述输送装置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近端一侧弯曲。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围绕所述第一限位件周向排布;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分别用于供不同的所述拉线穿设。
可选的,所述撤除线环绕于所述芯轴,分别用于与不同的所述拉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内管,所述线控组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管上。
可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线部署部件,所述线部署部件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线部署部件用于将所述拉线的延伸方向由轴向延伸改变为径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线部署部件,两个以上的所述线部署部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和/或;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线控组件,两个以上的所述线控组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其包括:线控瓣膜假体及如上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所述线控瓣膜假体包括线控支架及至少一组拉线;所述线控支架可分离地装载于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上,所述拉线的一部分围绕所述线控支架周向设置,并用于在所述线控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线控支架扩张或收缩。
可选的,所述拉线的至少一端具有线扣,所述线扣供所述撤除线可拆离地穿设。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中,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包括:线控组件、驱动线以及撤除线;所述线控组件用于通过拉线驱动线控支架扩张或收缩;所述驱动线用于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撤除线用于与所述拉线可拆离地连接;其中,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撤除线通过所述拉线限制所述驱动线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拆离时,解除对所述驱动线的轴向位置的限制。
如此配置,撤除线与拉线拆离时,可解除对驱动线的限制,驱动线向近端拉动时可带动拉线一同向近端移动,从而实现撤线。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撤线动作简单,可简化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拉线的摩擦行程少,撤线过程中对线控支架的稳定性影响小,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进一步的,由于撤除线与拉线连接时,驱动线朝向近端相对于线控组件的位置被限制,因此驱动线向近端拉动时还能通过线控组件带动输送装置于线控组件的近端一侧弯曲,实现控弯功能。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控瓣膜假体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控瓣膜假体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其包括一个线部署部件;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其包括两个线部署部件;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与线控瓣膜假体装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管与线部署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控组件与内管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管、线控组件与内管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控组件、驱动线与撤除线的示意图;
图8a~图8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撤除线与拉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9a~图9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控弯示意图;
图10a~图10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穿设结构的若干优选示例的示意图;
图11a~图11d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若干优选示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控组件、驱动线与撤除线的立体图;
图13a、图13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部署部件的若干优选示例的示意图;
图14a~图14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使用步骤的示意图。
附图中:
01-线控支架;02-拉线;021-固定线;022-拆离线;022a-固定端;022b-脱离端;023-线扣;
11-内管;12-外管;13-线部署部件;131-转换件;131a-第三通孔;131b-第三凹槽;131c-孔道;132-第二固定环;133-第四通孔;14-锥形头;15-操作部件;
20-线控组件;21-第一限位件;211a-第一通孔;211b-第一凹槽;213-第一固定环;22-第二限位件;221a-第一通孔;23-芯轴;24-驱动管;
31-驱动线;311-拉环;32-撤除线;321-环绕段;322-销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近端”和“远端”在本文中相对于输送装置定义,该输送装置具有用于介入人体的一端与伸出体外的操控端。术语“近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输送装置之伸出体外的操控端的位置,术语“远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输送装置之介入人体的一端且因此更远离输送装置之操控端的位置。可选的,在手动或用手操作的应用场景中,术语“近端”和“远端”在本文中相对于操作者诸如外科医生或临床医生来定义。术语“近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操作者的位置,并且术语“远端”是指元件的更靠近输送装置并且因此更远离操作者的位置。此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应做广义理解,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诸如上方、下方、上、下、向上、向下、左、右等的方向术语相对于示例性实施方案如它们在图中所示进行使用,向上或上方向朝向对应附图的顶部,向下或下方向朝向对应附图的底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输送装置瓣膜假体容易发生位移、操作复杂的问题。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植入物,具体为一种线控瓣膜假体,其包括:线控支架01及拉线02,线控支架01优选为自膨式支架,其沿径向可扩张或收缩。拉线02的一部分围绕线控支架01周向设置,通过驱动拉线02,可以控制线控支架01的扩张或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控瓣膜假体包括至少两根拉线02。至少两根拉线02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固定线021及拆离线022。固定线021 可以理解为两端均为固定端022a的拉线02,其两个固定端022a均与输送装置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圈环。若存在两根以上的固定线021,则后一根固定线021穿过前一根固定线021的圈环,形成依次销接的关系;拆离线022具有固定端 022a和脱离端022b,固定端022a用于与输送装置固定连接,脱离端022b则用于与输送装置可拆离地连接。进而拆离线022穿过最后一根固定线021的圈环,对最后一根固定线021进行销接。如此配置,在输送装置与脱离端022b分离后,拆离线022相当于解除了对最后一根固定线021的销接,若干固定线021也依次解除销接关系,使得拉线02与线控支架01相互脱离,此时通过输送装置可驱动拉线02向近端移动而完成撤线(撤线指将拉线02从线控支架01上解脱,并向近端撤出)。在图1示出的示范例中,拆离线022形成单线圈环。如图2所示,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拆离线022形成双线圈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拉线02均用于拆离而不区分固定线021或拆离线022,或者可认为所有的拉线02 均为拆离线022。在这些实施例中,每根拉线02均具有固定端022a和脱离端 022b,拉线02的固定端022a均与输送装置固定连接,拉线02的脱离端022b均与输送装置可拆离地连接。如此配置,在输送装置与拉线02的脱离端022b分离后,拉线02的脱离端022b即被放松,使得拉线02与线控支架01相互脱离而可进一步完成撤线。
基于如上所述的线控瓣膜假体,可将拉线02延伸向近端进行操控,这使得拉线02相互之间易形成交叉、缠绕而影响操作。由此,请参考图3a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包括:线控组件20、驱动线31以及撤除线32;所述线控组件20用于通过拉线02驱动线控支架01扩张或收缩;所述撤除线32可拆离地与所述线控组件20连接;所述驱动线31用于与所述拉线 02连接;所述撤除线32用于与所述拉线02可拆离地连接;其中,所述撤除线 32与所述拉线02连接时,所述撤除线32通过所述拉线02限制所述驱动线31 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所述撤除线32与所述拉线02拆离时,解除对所述驱动线31的轴向位置的限制。需要说明的,限制驱动线31相对于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是指,两者连接处大致上被相对固定。而解除对驱动线31 的轴向位置的限制是指,解除驱动线31相对于线控组件20的固定关系,两者的轴向移动被解耦,即若向近端拉动驱动线31,不会带动线控组件20向近端移动。下文关于拉线02及环绕段321与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关系亦可参考驱动线31相对于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关系进行理解。
如此配置,撤除线32与拉线02拆离时,可解除对驱动线31的限制,驱动线31向近端拉动时可带动拉线02一同向近端移动,从而实现撤线。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撤线动作简单,可简化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拉线02的摩擦行程少,撤线过程中对线控支架01的稳定性影响小,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进一步的,由于撤除线32与拉线02连接时,驱动线31朝向近端相对于线控组件20的位置被限制,因此驱动线31向近端拉动时还能通过线控组件20带动输送装置于线控组件20的近端一侧弯曲,实现控弯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内管11,所述线控组件20沿所述内管11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管11上。内管11的内部可用于供导丝穿设,内管 11的延伸方向即为其轴向,亦即整个输送装置的轴向。可以理解的,由于内管 11可弯曲,因此其轴向也并非固定为一直线,而是跟随内管11的弯曲而弯曲。内管11的近端与手柄15连接。进一步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外管12,外管12沿轴向可活动地套设在线控组件20和内管11之外,植入物被折叠或收缩后可被收纳于外管12内。可选的,内管11的远端设置有锥形头14,以便于输送装置穿行,输送装置的近端设置有操作部件15(如手柄)。对于输送装置的其它部件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理解和配置,本发明对此不作详述。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线部署部件13,所述线部署部件13与所述内管11连接,所述线部署部件13用于将所述拉线02的延伸方向由轴向延伸改变为径向延伸。线部署部件13主要用于改变拉线02的延伸方向。优选的,线部署部件13沿轴向的位置与线控支架01的装载位置相适配,更优选的,线部署部件13的远端与拉线02环绕于线控支架01的位置相适配,以尽量减小线部署部件13与线控支架01之间的拉线02相对于线控支架01径向的角度,优选使这部分拉线02平行于线控支架01的径向。图3a示出的示范例中,输送装置包括一个线部署部件13。可选的,请参考3b,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线部署部件13,两个以上的线部署部件13沿内管11的轴向间隔分布。优选的,适配于轴向具有一定长度的线控支架01,至少在对应于线控支架01的近端与远端处分别设有一个线部署部件13,以使拉线02能够在近端与远端处均匀地对线控支架01施力,使线控支架01的收放更均匀。图3c示出了输送装置与线控瓣膜假体装配后的情况。
下面结合参考图7a和图7b,对线控组件20、驱动线31、撤除线32以及拉线02的结构和原理进一步进行说明。
可选的,所述驱动线31与所述拉线02沿第一方向连接,所述撤除线32与所述拉线02沿第二方向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布置。在图 7a示出的示范例中,第一方向为图7a中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图7a中的竖直方向。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并不限于相垂直,两者只要成一定角度即可。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所述撤除线32包括环绕段321,所述环绕段321初始与所述拉线02连接,环绕段321周向环绕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线控组件20。如此使得环绕段321初始沿第二方向与拉线02连接。由此,拉线02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会被第二方向的撤除线32所限制。
由于驱动线31与拉线02连接,在撤除线32的环绕段321与拉线02连接后,拉线02的位置被撤除线32所限定,此时撤除线32亦与线控组件20连接,因此驱动线31相对于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亦被限定,亦即撤除线32通过拉线02限制了驱动线31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可以理解的,所述撤除线32与所述拉线02连接时,所述撤除线32还用于限制所述拉线02相对于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
进一步的,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环绕段321与所述拉线02脱离。这里的预设条件根据环绕段321与拉线02的不同连接方式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绕段321与拉线02为机械连接方式,则预设条件可以是环绕段 321相对于拉线02机械性运动,如机械性地移动、扩张或解锁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环绕段321与拉线02可以被电解脱分离,则预设条件可以是通电;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环绕段321与拉线02可以通过溶解分离,则预设条件可以是等待一定的时间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环绕段321与拉线02的不同连接方式来设置具体的预设条件。
请参考图7b,环绕段321与拉线02脱离后,不再对拉线02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定,此时朝向近端拉动驱动线31,即可连带着将拉线02向近端拖曳,完成撤线。由此可以理解的,与驱动线31连接的拉线02均可被视作拆离线022,拉线02与驱动线31连接的一端可被视作脱离端022b。结合图1和图2示出的示范例,若存在其它的固定线021,则固定线021的两端均可固定于线控组件20 上。如此配置,在环绕段321与拉线02连接后,线控组件20、驱动线31、撤除线32以及拉线02四者形成一个组合体,其可沿内管11的轴向共同进退移动,从而实现对线控支架01的收放控制。而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环绕段321与拉线02脱离,向近端拉动驱动线31,即可完成撤线。
较佳的,拉线02与撤除线32连接时,所述线控组件20与所述输送装置之远端的轴向距离(应理解为线控组件20的最远端相对于输送装置之最远端的轴向距离)不大于300mm。如此配置,线控组件20集成在输送装置的远端部分,简化了输送装置的线控结构。此外,拉线02的收拉和脱离动作简单,摩擦行程少,撤线过程中对线控支架01的稳定性影响小,提高手术成功率,克服了现有输送装置撤线路径长、操作复杂的问题。
图7a和图7b示出的示范例中,拉线02的至少一端具有线扣023,线扣023 优选为一闭合的环,环绕段321在穿过线扣023后,能够限制线扣023的位置,此时可视为撤除线32与拉线02连接。可以理解的,线扣023可被视作脱离端 022b。一些实施例中,线扣023可以是拉线02的一端自身形成,如盘绕打结、粘接或焊接,此时拉线02的另一端可固定于线控组件20上而形成固定端022a。适用于如图1所示出的线控瓣膜假体。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拉线02的两端共同形成。适用于如图2所示出的线控瓣膜假体。可选的,驱动线31的远端具有拉环311,线扣023穿设于其中,使得驱动线31与线扣023两者形成连接。
优选的,请参考图8a~图8c,所述环绕段321的远端具有开口的销形件322,所述销形件322用于穿入所述线扣023,以与所述拉线02连接;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销形件322远离所述拉线02移动,以从所述线扣023中脱出。本实施例对销形件322的具体形态不作限制,图8a~图8c分别示出了螺旋形、L形以及勾形的销形件322,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开口而不闭合,在销形件322相对远离线扣023移动时,销形件322可受力而产生变形,使线扣023从销形件322上滑脱。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销形件322呈螺旋形,其螺旋的周数在1~3之间。销形件322可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可理解的,使销形件322产生变形的力应小于拉线02的抗拉极限。需要说明的,图8a~图8c仅示意了销形件 322与线扣023的连接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撤除线32的延伸方向。
请继续参考图7a,可选的,所述线控组件20包括芯轴23,所述芯轴23用于供所述撤除线32环绕,具体可供撤除线32的环绕段321环绕。
可选的,所述撤除线32与所述拉线02连接时,所述环绕段321周向环绕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线控组件20(如芯轴23),且所述环绕段321被限制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所述撤除线32与所述拉线02拆离时,解除对所述环绕段321的轴向位置的限制。需要说明的,环绕段321周向环绕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线控组件20,环绕段321可以环绕线控组件20的一部分或者整个周向。环绕段321被限制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环绕段321与芯轴23的摩擦力来限制环绕段321 相对于线控组件20的轴向位置,在销形件322于线扣023连接时,稍用力向近端拉拽撤除线32,环绕段321和/或线扣023将与芯轴23产生摩擦力,使得环绕段321不会轻易地沿线控组件20的轴向移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芯轴23上周向开设环形的凹槽,使环绕段321部分嵌入凹槽中,同样可以起到限制环绕段321轴向位置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线控组件20包括第一限位件21,所述第一限位件21与所述芯轴23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21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芯轴23的径向外尺寸。需要说明的,第一限位件21的径向外尺寸是指第一限位件21沿径向的最大外尺寸。可选的,若第一限位件21的外周呈圆形,则第一限位件21的径向外尺寸即为其外径。若第一限位件21的外周呈多边形,则第一限位件21的径向外尺寸为其外接圆的直径。芯轴23的的径向外尺寸亦为同理。下述其它部件的径向外尺寸亦可参考上述对于第一限位件21的径向外尺寸的定义进行理解。由于设置于芯轴23远端的第一限位件21的径向外尺寸较大,因此其可以限制环绕段321朝向远端的位置。由此,在驱动线控组件20向近端移动时,第一限位件21可通过与环绕段321抵靠而带动环绕段321一同向近端移动。
可选的,所述线控组件20包括第二限位件22,所述第二限位件22与所述芯轴23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22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芯轴23的径向外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线控组件20包括驱动管24,所述驱动管24的远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2连接;所述撤除线32与所述拉线02连接时,所述驱动线31 朝向近端移动带动所述驱动管24弯曲,从而驱动所述输送装置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近端一侧弯曲。由于设置于芯轴23近端的第二限位件22的径向外尺寸较大,因此其可以限制环绕段321朝向近端的位置。由此,请参考图9a至图9c,在驱动线31向近端拉动时,驱动线31通过线扣023带动环绕段321朝向近端的移动将被第二限位件22所阻挡,使得驱动线31在向近端拉动时,带动驱动管24 产生弯曲。可以理解的,驱动管24的弯曲将带动输送装置的内管11、外管12 等一同弯曲,实现控弯功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件21包括沿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一穿设结构;所述第一穿设结构用于供所述拉线02穿设。每个第一穿设结构可容纳一根或多根拉线 02通过。第一穿设结构的设置,限定了拉线02的周向位置,避免拉线02之间相互交叉而产生剐蹭或缠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所述第一穿设结构为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一通孔211a,在图10a和图10b示出的示范例中,第一限位件21为一个多腔管,其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11a,由此,第一通孔211a即限制了拉线02的周向位置。本实施例对第一通孔211a的截面形状、数量不作限定,图11a至图 11d示范性地示出了若干优选的第一通孔211a的截面形状。需理解的,图11a至图11d仅为第一通孔211a的截面形状、数量的示例而非对第一通孔211a的截面形状、数量的限定。例如一些实施例中,若只存在一根拆离线022,则第一限位件21可仅包括一个第一穿设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21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围绕所述第一限位件21周向排布;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分别用于供不同的所述拉线02穿设。较佳的,至少线控支架01近端与远端的两组拉线02中的拆离线022分别穿设于不同的第一穿设结构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c所示,所述第一穿设结构为轴向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外周的第一凹槽211b。在图10c示出的示范例中,第一限位件21 为一个类似齿轮状的结构,其外周具有多个第一凹槽211b,每个第一凹槽211b 可容纳一根或多根拉线02通过,其也能够限制拉线02的周向位置。进一步的,第一限位件21外周还可设置第一固定环213,以进一步限制拉线02的位置,或供拉线02绕设。
需要说明的,图10a~图10c仅示意了第一通孔211a和第一凹槽211b的示范性示例,而非对拉线02的穿设方式进行限定,也未示出线扣023,图10a和图10c中也未示出撤除线32的环绕段321。
可选的,所述撤除线32环绕于所述芯轴23,分别用于与不同的所述拉线02 连接。在一个示范例中,第一限位件2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穿设结构,n根不同的拉线02分别穿过不同的第一穿设结构,并形成n个线扣023。同一根撤除线 32依次穿过n-1根不同的拉线02的线扣023,进而利用销形件322与第n根拉线02的线扣023连接,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如此配置,只需将销形件322 与第n根拉线02的线扣023分离,拉动撤除线32后撤穿出各拉线02的线扣 023后,可同时使各拉线02的脱离端022b被解开。进而可对各拉线02进行撤线操作。需要说明的,多根拉线02的线扣023可分别与不同的驱动线31连接,也可以是同一驱动线31与两根以上的拉线02的线扣023连接,即拉动一根驱动线31能够同时撤出两根以上的拉线0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件22包括沿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二穿设结构;所述第二穿设结构用于供所述驱动线31和/或所述撤除线32穿设。第二穿设结构的设置,限定了驱动线31和/或撤除线32的周向位置,避免驱动线31和/或撤除线32之间相互交叉而产生剐蹭或缠绕。
请参考图12,在一个示范例中,第二穿设结构为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二通孔 221a,本实施例对第二通孔221a的截面形状、数量不作限定,图11a至图11d 示范性地示出了若干优选的第二通孔221a的截面形状。需理解的,图11a至图 11d仅为第二通孔221a的截面形状、数量的示例而非对第二通孔221a的截面形状、数量的限定。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穿设结构为轴向开设于所述第二限位件22外周的第二凹槽,具体可参考第一限位件21上的第一凹槽211b,这里不再重复。
优选的,驱动线31的拉环311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穿设结构。如此配置,便于驱动线31向近端拉动时,能够穿过第二穿设结构而完成撤线。例如,第二通孔221a的内径大于拉环311的外径。
可选的,驱动线31、撤除线32以及拉线02为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线材,如可为高分子材料的线材,或金属线,本领域技人员可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材料。
可选的,所述线部署部件13包括转换件131,所述转换件131具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拉线02围绕所述支架支撑单元10的周向位置。第二限位结构的设置,能够限制各拉线02的周向位置,避免其相互之间产生交错和缠绕。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转换件131的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三通孔131a;或者,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转换件131的轴向开设于所述转换件131外周的第三凹槽131b;所述第三通孔131a或所述第三凹槽 131b用于供所述拉线02穿设。第三通孔131a和第三凹槽131b的结构和设置原理与第一限位件21上的第一通孔211a和第一凹槽211b相似,本实施例对第三通孔131a和第三凹槽131b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第三通孔131a如可为图11a 至图11d所示。
优选的,所述线部署部件13还包括过渡结构,所述过渡结构用于逐渐地改变所述拉线02的延伸方向。需要说明的,这里逐渐地改变拉线02的延伸方向是指,拉线02在过渡结构处具有一定的转弯半径,而非呈尖锐地折角。可选的,逐渐地改变如可以圆弧形的圆滑改变,也可以是多个折线形成的多折改变。过渡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小拉线02的磨损。
请参考图13a,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所述过渡结构包括:第二固定环 132;所述第二固定环132相对于所述转换件131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环132 用于供所述拉线02绕设而改变延伸方向。图13a示出的示范例中,转换件131 外周具有沿轴向开设的第三凹槽131b,第二固定环132与转换件131可通过焊接、粘接、机械限位等方式相连接,第二固定环132的内周与第三凹槽131b形成了封闭的孔洞,其可供拉线02绕设而改变延伸方向,既限制了拉线02的周向位置,同时第二固定环132也作为过渡结构,使拉线02圆滑地改变延伸方向。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具有第三通孔131a的转换件131与第二固定环132配合来改变拉线02的延伸方向,本发明对此不限。
请参考图13b,在另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所述转换件131具有沿所述输送管组件10的轴向开设的孔道131c,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转换件 131的径向开设并与所述孔道131c连通的第四通孔133;所述过渡结构包括所述第四通孔133;所述孔道131c与所述第四通孔133用于供所述拉线02穿设而改变延伸方向。孔道131c如可为通孔、盲孔或环槽等各种形式,拉线02可以通过孔道131c进而穿过第四通孔133而改变延伸方向。在图13b示出的示范例中,孔道131c呈环状,沿转换件131的轴向朝近端开放,第四通孔133的侧壁即作为过渡结构。优选的第四通孔133的侧壁与孔道131c的交接处为圆弧面,以形成圆滑过渡。如此配置,转换件131的外周可不再设置额外的第二固定环132,减小了线部署部件13的径向外尺寸,减小了线部署部件13与线控支架01的接触高度,降低了对线控支架01压握时的干扰。
可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线控组件20,两个以上的所述线控组件20沿所述内管11的轴向间隔分布,其可以分别与不同的拉线02连接,来控制不同的拉线02收放。
基于如上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其线控瓣膜假体及如上所述的输送装置;所述线控瓣膜假体包括线控支架01 及至少一组拉线02;所述线控支架01可分离地装载于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上,所述拉线02的一部分围绕所述线控支架01周向设置,并用于在所述线控组件2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线控支架01扩张或收缩。对于植入物的输送系统的其它部件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理解和配置,本发明对此不作详述。
下面结合图3c,以及图14a至图14c,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的输送系统的使用步骤进行示范性地说明。
步骤S1:请参考图3c,在完成线控瓣膜假体的输送和初步释放后,输送装置与线控瓣膜假体的关系如图3c所示,线控瓣膜假体的线控支架01由于自膨而处于扩张(或受限于植入部位而处于半扩张)状态。线控支架01驱动拉线02 朝向远端移动,带动线控组件20位于远端(图3c中为右侧)位置。
步骤S2:若此时线控瓣膜假体的释放的位置合适,不需要再调整线控瓣膜假体的位置时,可向近端拉动撤除线32,使撤除线32与拉线02分离,进而向近端拉动驱动线31,完成撤线,如图14a所示。
步骤S3:若线控瓣膜假体的释放的位置不合适,需要再调整线控瓣膜假体的位置时,可对进行回收。在图3c示出的状态下,通过驱动管24驱动线控组件 20向近端移动,此时驱动线31、撤除线32、拉线02以及线控组件20形成组合体,一同朝向近端移动,从而使线控支架01被压缩,直至收缩状态,如图14b 所示。
步骤S4:进一步,外管12向远端移动,将线控支架01包覆于其内,如图 14c所示。此时即完成了线控瓣膜假体的回收,可通过驱动整个输送装置来带着线控瓣膜假体一同移动,直至到达预期的调整位置,对线控瓣膜假体进行释放。可以理解的,外管12向远端移动包覆线控支架01的步骤为可选步骤,一些情况下,例如仅需要微调线控瓣膜假体的位置时,线控支架01被压缩后可直接移动输送装置。
步骤S5:线控瓣膜假体的释放过程:可选的将外管12向近端移动,直至完全暴露出被压缩的线控支架01,如图14b所示。可以理解该步骤为可选步骤。
步骤S6:进而通过驱动管24驱动线控组件20向远端移动,释放对拉线02 的拉力,线控支架01基于自身的自膨性能而扩张,如图3c所示。
步骤S7:若此时线控瓣膜假体的释放位置合适,则返回执行前述步骤S2,完成撤线。
步骤S8:若此时线控瓣膜假体的释放位置不合适,则返回执行前述步骤S3~步骤S6,再次调整线控瓣膜假体的位置。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中,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包括:线控组件、驱动线以及撤除线;所述线控组件用于通过拉线驱动线控支架扩张或收缩;所述驱动线用于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撤除线用于与所述拉线可拆离地连接;其中,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撤除线通过所述拉线限制所述驱动线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拆离时,解除对所述驱动线的轴向位置的限制。如此配置,撤除线与拉线拆离时,可解除对驱动线的限制,驱动线向近端拉动时可带动拉线一同向近端移动,从而实现撤线。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撤线动作简单,可简化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拉线的摩擦行程少,撤线过程中对线控支架的稳定性影响小,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进一步的,由于撤除线与拉线连接时,驱动线朝向近端相对于线控组件的位置被限制,因此驱动线向近端拉动时还能通过线控组件带动输送装置于线控组件的近端一侧弯曲,实现控弯功能。
需要说明的,上述若干实施例之间可相互组合。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控组件、驱动线以及撤除线;
所述线控组件用于通过拉线驱动线控支架扩张或收缩;所述撤除线可拆离地与所述线控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线用于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撤除线用于与所述拉线可拆离地连接;
其中,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撤除线通过所述拉线限制所述驱动线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
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拆离时,解除对所述驱动线的轴向位置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与所述拉线沿第一方向连接,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沿第二方向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角度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撤除线还用于限制所述拉线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撤除线包括环绕段,所述环绕段初始与所述拉线连接;在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环绕段与所述拉线脱离;
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环绕段周向环绕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线控组件,且所述环绕段被限制相对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轴向位置;
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拆离时,解除对所述环绕段的轴向位置的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段的远端具有开口的销形件,所述销形件用于穿入所述拉线的线扣,以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销形件远离所述拉线移动,以从所述线扣中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组件包括芯轴,所述芯轴用于供所述撤除线环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芯轴的远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芯轴的径向外尺寸;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沿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一穿设结构;所述第一穿设结构用于供所述拉线穿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组件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芯轴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芯轴的径向外尺寸;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沿轴向贯通开设的第二穿设结构;所述第二穿设结构用于供所述驱动线和/或所述撤除线穿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的远端具有拉环,所述拉环用于供所述拉线穿设;所述拉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穿设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组件包括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远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所述撤除线与所述拉线连接时,所述驱动线朝向近端移动带动所述驱动管弯曲,从而驱动所述输送装置于所述线控组件的近端一侧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围绕所述第一限位件周向排布;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穿设结构分别用于供不同的所述拉线穿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撤除线环绕于所述芯轴,分别用于与不同的所述拉线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内管,所述线控组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管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线部署部件,所述线部署部件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线部署部件用于将所述拉线的延伸方向由轴向延伸改变为径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线部署部件,两个以上的所述线部署部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和/或;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线控组件,两个以上的所述线控组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
16.一种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控瓣膜假体及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装置;所述线控瓣膜假体包括线控支架及至少一组拉线;所述线控支架可分离地装载于所述植入物的输送装置上,所述拉线的一部分围绕所述线控支架周向设置,并用于在所述线控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线控支架扩张或收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植入物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的至少一端具有线扣,所述线扣供所述撤除线可拆离地穿设。
CN202111572829.5A 2021-12-21 2021-12-21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Pending CN116350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2829.5A CN116350392A (zh) 2021-12-21 2021-12-21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2829.5A CN116350392A (zh) 2021-12-21 2021-12-21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0392A true CN116350392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2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2829.5A Pending CN116350392A (zh) 2021-12-21 2021-12-21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03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73298B1 (en) Delivery systems for sheathing and deploying an implantable device
EP2629700B1 (en) Prosthesis delivery system
US10258376B2 (en) Medical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manipulating foreign bodi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EP2648654B1 (en) Stent delivery systems
US20230277317A1 (en)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491905B (zh) 人工心脏瓣膜递送装置
KR20210082188A (ko) 비-원통형 프레임을 갖는 인공 심장 판막
WO2022020366A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spiration of thrombus
EP3078353A1 (en) Endoluminal prosthesis introducer
US10932932B2 (en) Delivery device with an expandable positioner for positioning a prosthesis
WO2007035471A2 (en)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sheath
WO2012018621A1 (en) Stent delivery system
CN111035474B (zh) 一种植入器械可控导引装置
US20230105492A1 (en) Prosthetic cardiac valve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6350392A (zh)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US11172946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sculature obstruction removal
CN116269932A (zh)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WO2023061148A1 (zh)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
CN111836601B (zh) 心脏瓣膜治疗装置
CN115957045A (zh) 植入物的输送装置
CN115517818A (zh) 环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