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9304A - 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9304A
CN116349304A CN202080106160.8A CN202080106160A CN116349304A CN 116349304 A CN116349304 A CN 116349304A CN 202080106160 A CN202080106160 A CN 202080106160A CN 116349304 A CN116349304 A CN 116349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ab
node
message
hos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61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元萍
罗海燕
刘菁
曹振臻
史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49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9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0Integrity
    • H04W12/106Packet or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第一IAB节点通过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本申请通过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可以触发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从而可以尽快恢复第二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提升网络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5G)中引入了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网络技术,IAB网络中的接入链路(access link)和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避免光纤部署,从而降低部署成本,提高部署灵活性。
在IAB网络中,IAB节点通过源IAB宿主与核心网进行数据传输。如果IAB节点的回传链路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则IAB节点会执行RLF恢复的过程,即尝试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建立。在RRC重建的过程中,IAB节点会选择合适的小区,或者说选择合适的IAB宿主进行RRC重建立。若IAB节点选择的IAB宿主是源IAB宿主,则由于IAB节点服务的下属节点连接的IAB宿主没有发生变化,下属节点可以不需要感知IAB网络的拓扑是否发生变化,源IAB宿主通过新路径为IAB节点的下属节点提供新的BAP层路由和/或BH RLC channel映射配置即可。
但是,IAB节点选择的IAB宿主可能不是源IAB宿主,将新选择的IAB宿主称为目标IAB宿主。对于这种情况,由于更换了IAB宿主,目标IAB宿主对IAB节点的下属节点发送的数据无法正确加解密和/或进行完整性保护,导致下属节点的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可以尽快恢复第二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提升网络连接的可靠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
该方法包括:第一IAB节点发生RLF,或接收到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ackhaul RLF indication,BH RLF indication)后,第一IAB节点可以执行RLF恢复,在执行RLF恢复的过程中与目标IAB宿主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第一IAB节点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用于建立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连接,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其中,当第二节点是下属UE时,该下属UE不是通过子节点与第一IAB节点间接相连的UE。
在本申请中,由于第一消息是第一IAB节点通过SRB1或SRB2发送的,第二节点在接 收到第一消息后,若对第一消息的完整性保护校验失败,就会触发RRC重建立。通过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可以触发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从而可以尽快恢复第二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提升网络连接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为RRC消息,在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前,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第一IAB节点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SRB标识和RRC消息,SRB标识包括SRB1和/或SRB2的标识。其中,目标IAB宿主可能会有多个子节点,即多个第一IAB节点。由目标IAB宿主生成RRC消息和SRB标识,第一IAB节点负责根据SRB标识转发RRC消息,方便RLF恢复的集中管理。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前,第一IAB节点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其中,第一IAB节点可能包括多个子节点或下属UE,即多个第二节点。第一IAB节点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多个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从而减少第一IAB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信令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前,第一IAB节点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IAB节点可能包括多个子节点或下属UE,即多个第二节点。第一IAB节点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多个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从而减少第一IAB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信令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为RRC重建立消息。其中,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的过程中,目标IAB宿主会向第一IAB节点发送RRC重建立消息。通过在RRC重建立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减少第一IAB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信令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其中,只有在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时,第二节点才需要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若第一IAB节点不感知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则第一IAB节点不会主动通知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进行RRC连接,从而无法尽快恢复第二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前,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第一IAB节点广播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更新通知用于指示第二节点获取更新后的PCI,更新后的PCI用于第二节点正确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其中,第一IAB节点会使用PCI对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进行加扰。若第一IAB节点在更换IAB宿主后,第一IAB节点的PCI发生了变化,则第二节点无法用旧的PCI正确解扰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因此,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以使得第二节点获取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PCI,使用更新后的PCI正 确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从而使得第二节点通过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
所述第一IAB节点广播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所述更新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更新后的PCI,所述更新后的PCI用于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所述第一消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
该方法包括:目标IAB宿主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二消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用于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为RRC消息,第二消息包括SRB标识和RRC消息,SRB标识包括SRB1和/或SRB2的标识;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目标IAB宿主向第一IAB发送第二消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为RRC重建立消息,RRC重建立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目标IAB宿主向源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目标IAB宿主从源IAB宿主接收上下文获取响应,上下文获取响应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其中,目标IAB宿主可能会有多个子节点,即多个第一IAB节点。由目标IAB宿主获取第二节点的标识,根据第二节点的标识向第二节点发送RRC消息,方便RLF恢复的集中管理。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
该方法包括:源IAB宿主从目标IAB宿主接收上下文获取请求;
所述源IAB宿主向所述目标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所述上下文获取响应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本申请中,第二节点可以通过第一消息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从而可以尽快恢复第二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提升网络连接的可靠性。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RC重配置方法。
该方法包括:目标IAB宿主向源IAB宿主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目标IAB宿主从源IAB宿主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目标IAB宿主通过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消息,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其中,由于第二节点的IAB宿主发生了变化,第二节点无法直接对第一RRC重配置消息进行解密和/或完整性校验。
在本申请中,目标IAB宿主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消息,可以减少第二节点进行RRC重建立的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其中,通过该指示,可以免去第二节点的随机接入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为切换命令。其中,该切换命令可以是包括同步重配置(ReconfigurationwithSync)IE的RRC重配置消息。通过该切换命令,第二节点可以执行切换IAB宿主的RRC连接。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RC重配置方法。
该方法包括:源IAB宿主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第三消息用于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为切换命令。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PCI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
所述第一IAB节点广播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所述更新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更新后的PCI,所述更新后的PCI用于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或第三消息。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PCI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第二节点从第一IAB节点接收更新通知;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更新通知从所述第一IAB节点接收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更新后的PCI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或第二RRC重配置消息。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
该装置包括: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用于建立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连接,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为RRC消息,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SRB标识和RRC消息,SRB标识包括SRB1和/或SRB2的标识。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为RRC重建立消息。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装置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
装置还包括:
广播模块,用于广播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更新通知用于指示第二节点获取更新后的PCI,更新后的PCI用于第二节点正确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
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
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二消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用于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为RRC消息,第二消息包括SRB标识和RRC消息,SRB标识包括SRB1和/或SRB2的标识;
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向第一IAB发送第二消息。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为RRC重建立消息,RRC重建立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向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源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
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源IAB宿主接收上下文获取响应,上下文获取响应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
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
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从目标IAB宿主接收上下文获取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所述上下文获取响应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装置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RC重配置装置。
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源IAB宿主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从源IAB宿主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消息,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
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为切换命令。
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RC重配置装置。
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目标IAB宿主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第三消息用于目标IAB宿主通过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消息,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
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消息为切换命令。
本申请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PCI的装置。
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
广播模块,用于广播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所述更新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更新后的PCI,所述更新后的PCI用于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或第三消息。
本申请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更新PCI的装置。
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一IAB节点接收更新通知;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通知从所述第一IAB节点接收所述第一IAB节点更 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PCI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或第三消息。
本申请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IAB节点,第二节点,源IAB宿主,目标IAB宿主;
所述第一IAB节点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选的方法;
所述目标IAB宿主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选的方法;
所述源IAB宿主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选的方法。
本申请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IAB节点,第二节点,源IAB宿主,目标IAB宿主;
所述目标IAB宿主用于如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可选中的方法;
所述源IAB宿主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意可选的方法;
所述第一IAB节点用于执行如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任意可选的方法;
所述第二节点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任意可选的方法。
本申请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IAB独立组网的示意图;
图2是IAB非独立组网的示意图;
图3是IAB网络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4是IAB网络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IAB网络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RLF恢复的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更新PCI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RC重配置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RC重配置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更新PCI的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更新PCI的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可以尽快恢复第二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提升网络连接的可靠性。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中以虚线标识的特征或内容可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操作或者可选结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以及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UE也叫终端设备、移动台和远方站等。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 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设备形态以及名称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IAB节点(IAB node)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是网络中用于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如传统的宏基站eNB和异构网络场景下的微基站eNB,或者也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还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基带池BBU pool,或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再或者还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loud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在接入网设备包括CU和DU的分离部署场景中,CU支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等协议;DU主要支持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层协议。
相较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5G)针对网络各项性能指标,全方位得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例如,容量指标提升1000倍,更广的覆盖需求、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等。一方面,考虑到高频载波频率资源丰富,在热点区域,为满足5G超高容量需求,利用高频小站组网愈发流行。高频载波传播特性较差,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小站,相应地,为这些大量密集部署的小站提供光纤回传的代价很高,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经济便捷的回传方案;另一方面,从广覆盖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光纤的部署难度大,成本高,也需要设计灵活便利的接入和回传方案。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技术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提供了思路:其接入链路(access link)和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避免光纤部署。
在IAB网络中,IAB节点(IAB node)或者叫中继节点(relay node,RN),可以为UE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所述UE的业务数据由IAB节点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宿主(IAB donor)传输,本申请中IAB donor也可称为宿主节点(donor node)或宿主基站(donor gNodeB, DgNB)、宿主网络设备等。IAB节点可以由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部分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部分组成,其中,当IAB节点面向其父节点时,可以作为终端设备,即MT的角色;当IAB面向其子节点(子节点可能是另一IAB节点,或者普通UE)时,其被视为网络设备,即作为DU的角色。其中IAB节点的MT部分,具有UE的部分或全部功能。IAB宿主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基站功能的接入网网元,还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分离形态的接入网网元,IAB宿主连接到为UE服务的核心网(例如连接到5G核心网,5GC)网元,并为IAB节点提供无线回传功能。为便于表述,将IAB宿主的集中式单元简称为宿主CU(donor CU,或直接称为CU),IAB宿主的分布式单元简称为宿主DU(donor DU),其中IAB宿主还有可能是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和用户面(user plane,UP)分离的形态,例如CU可由一个CU-CP和一个(或多个)CU-UP组成。
在5G当前的标准中,考虑到高频段的覆盖范围小,为了保障网络的覆盖性能,在IAB网络中可能采用多跳组网。此外,考虑到业务传输可靠性的需求,可以使IAB节点支持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或者多连接(multi-connectivity),以应对回传链路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例如链路的中断或阻塞(blockage)及负载波动等异常,提高传输的可靠性保障。因此,IAB网络支持多跳组网,还可以支持多连接组网。在由IAB节点服务的UE和IAB宿主之间,存在至少一条由多段链路组成的传输路径。在一条传输路径上,包含多个节点,如UE,一个或多个IAB节点,IAB宿主(若IAB宿主为CU和DU分离的形态,则还包含IAB-donor-DU部分,和IAB-donor-CU部分),每个IAB节点将为其提供接入和回传服务的相邻节点视为父IAB节点(可简称为父节点),相应地,每个IAB节点可视为其父节点的子IAB节点(可简称为子节点)。若IAB节点或UE的数据需要经过某个IAB节点进行传输,则该IAB节点或UE为该某个IAB节点的下属节点,例如某个IAB节点的子节点或孙节点便是属于该某个IAB节点的下属节点。IAB宿主可以是接入网设备。若IAB宿主是CU-DU分离的架构,则本申请中IAB宿主具体可以是IAB宿主的CU(IAB-donor-CU);进一步的,若IAB宿主的CU是CP-UP分离的架构,则本申请中所述的IAB宿主具体还可以是IAB宿主的CU-CP部分(IAB-donor-CU-CP)。为了描述方便描述,都统一称为IAB宿主。
更进一步地,IAB网络中的UE还可以通过UE-to-Network架构或者通过UE-to-UE架构为UE之下的UE提供网络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中继设备或IAB节点也可以是UE。此时,UE在UE-to-Network或者UE-to-UE的情形下作为中继节点,此时,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IAB宿主可以是基站设备(例如可以是5G的基站设备gNB或LTE基站eNB)。
如图1示出了IAB独立组网的示意图。图中,IAB节点1的父节点为IAB宿主,IAB节点1又为IAB节点2和IAB节点3的父节点,IAB节点2和IAB节点3均为IAB节点4的父节点,IAB节点5的父节点为IAB节点3。UE的上行数据包可以经一个或多个IAB节点传输至宿主站点IAB宿主后,再由IAB宿主发送至移动网关设备(例如5G核心网中的用户平面功能单元UPF),下行数据包将由IAB宿主从移动网关设备处接收后,再通过IAB节点发送至UE。图1示出的IAB独立(standalone,SA)组网中,IAB节点和UE均仅通过NR 制式的空口与网络建立连接。应理解,图1所示的IAB独立组网场景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多跳和多连接结合的IAB场景中,还有更多其他的可能性,例如图中的IAB宿主和另一IAB宿主下的IAB节点组成双连接为UE服务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IAB网络还支持非独立(non-standalone,NSA)组网。如图2示出了IAB非独立组网的示意图,IAB节点支持4G和5G网络双连接,即EN-DC(E-UTRAN NR dual connectivity),其中LTE的基站eNB为主基站(master eNB,MeNB),为IAB节点提供LTE的空口(LTE Uu)连接,并与4G核心网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建立S1接口进行用户面和控制面传输。IAB宿主gNB为辅基站,为IAB节点提供NR的空口(NR Uu)连接,并与核心网EPC建立S1接口进行用户面传输。类似的,UE也支持EN-DC,UE通过LTE Uu接口连接到主基站eNB,通过NR Uu接口连接到辅基站IAB node,UE的辅基站也可以是IAB宿主gNB。本申请中的IAB非独立组网场景,也可以被称之为IAB的EN-DC组网场景。
应理解,图2仅为组网示例,IAB网络的NSA场景也同样支持多跳IAB组网,例如图2中的UE可以为另一个IAB节点,即IAB节点可以通过多跳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宿主gNB,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当前对IAB网络的讨论中,确定在无线回传链路引入一个新的协议层——回传适配协议(bac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BAP)层,该协议层位于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之上,可用于实现数据包在无线回传链路的路由,以及承载映射等功能。
在IAB节点(IAB的DU部分)和宿主IAB(或者IAB-donor-CU)之间,需要建立F1接口,该接口支持用户面协议(F1-U)和控制面协议(F1-C),其中,用户面协议包括以下协议层的一个或多个: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PRS tunneling protocol user plane,GTP-U),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等协议层;该接口的控制面协议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F1应用协议(F1application protocol,F1AP)、流控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port protocol,SCTP)、IP等协议层。
如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IAB网络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通过F1接口的控制面,IAB节点和IAB宿主之间可以进行执行接口管理、对IAB-DU进行管理,以及执行UE上下文相关的配置等。通过F1接口的用户面,IAB节点和IAB宿主节点之间可以执行用户面数据的传输,以及下行传输状态反馈等功能。
请参阅图5,图5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包括独立组网(SA)的IAB网络,以及非独立组网(NSA)的IAB网络,两种组网场景的系统架构均参见上述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的描述中的内容。根据前面的描述可知,IAB节点包含MT部分和DU部分,IAB宿主可以进一步分为DU和CU部分,CU还可分为CU-CP和CU-UP部分。图5进一步对IAB节点通过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宿主的架构,以具体的节点组成给出了示例。
在IAB节点工作在SA模式时,IAB宿主可以连接到5G核心网(5G core,5GC),即图中的点划线部分。其中IAB-宿主-CU-CP与通过NG控制面接口连接到5GC中的控制面网元(例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其中IAB-宿主-CU-UP与通过NG用户面接口连接到5GC 中的用户面网元(例如用户面功能UPF)。当IAB节点工作在NSA模式(或者说EN-DC模式)时,IAB-宿主-CU-UP可以通过S1用户面接口连接到EPC(例如连接到业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MeNB与IAB node的MT之间有LTE Uu空口连接,MeNB与IAB-宿主-CU-CP之间有X2-C接口,MeNB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包括S1接口用户面,以及S1接口控制面)。即图中的虚线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IAB节点可以为父节点,第二节点是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例如图1中的IAB节点1可以是第一IAB节点,IAB节点2和IAB节点3可以为第二节点,此时,第二节点(IAB节点2和IAB节点3)可以通过第一IAB节点与IAB宿主进行通信;又例如图1中的IAB节点4可以是第一IAB节点,UE2和UE1可以为第二节点,此时,第二节点(UE2和UE1)可以通过第一IAB节点与IAB宿主进行通信。本申请不限制第一IAB节点与IAB宿主之间的IAB节点的数量。
在当前IAB网络中,当IAB节点初始入网时,可以从IAB宿主或者OAM获取IAB节点的DU部分的IP地址,所获取的IP地址可以用于IAB节点(具体可以是IAB的DU部分)的后续业务传输,例如传输F1接口的业务,或者传输非F1接口的业务。IAB节点所获取的IP地址,与其连接到的IAB-donor-DU相关,如此可保证IAB节点的IP地址是通过IP路由可达的。
当IAB网络中的IAB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则IAB节点会执行RLF恢复的过程,即尝试RRC重建立。在另一种情况下,IAB节点的父节点发生RLF,并执行恢复失败后,向IAB节点发送BH RLF notification。IAB节点在接收到BH RLF notification后,IAB节点的后续行为与IAB节点发生RLF的后续行为类似,例如执行RLF恢复。在重建的过程中,IAB节点可能选择原来的小区重新接入,也可能会选择到新的小区接入。如果IAB节点执行RLF恢复成功,若重建后还是连接到与之前相同的IAB宿主CU,由于该IAB宿主CU知道该IAB节点和下属IAB节点或下属UE(连接到该IAB节点的服务小区的IAB节点或UE)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故可以使用之前的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或者,该IAB节点通过新的父节点连接到与之前相同的IAB宿主CU,则该IAB宿主CU可以根据新的网络拓扑与该IAB节点及其下属IAB节点或下属UE重建立连接,更进一步地,若IAB节点通过新的IAB宿主DU连接到与之前相同的IAB宿主CU,则该IAB宿主CU可以为该IAB节点和其下属IAB节点分配新的IP地址。
但是,针对作为父节点的IAB节点执行RLF恢复并连接到新的IAB宿主CU的场景,或者当IAB网络中的作为父节点的IAB节点确定要从源IAB宿主CU断开连接,并连接到新的目标IAB宿主CU上后。一方面,目标IAB宿主CU并不知道该IAB节点和其子节点或下属UE之间的网络拓扑关系;另一方面,该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对于作为其父节点的该IAB节点的RLF恢复过程也并不感知。IAB节点的子IAB节点或下属UE仍旧以为可以经由该IAB节点连接到源IAB宿主,但实际上此时已经与源IAB宿主失去连接,所以该子节点或下属UE不能发起与新的IAB宿主重建立连接的请求,最终会导致这些子节点或下属UE无法继续正常工作(既不能传输自己的业务,也无法为连接到这些子B节点或下属UE的其他节点提供业务传输服务)。因此,对于该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来说,如何可 以尽快恢复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提升网络连接的可靠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当第一IAB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或者第一IAB节点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表明父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无线链路恢复失败的第一指示信息(例如BH RLF indication)后,第一IAB节点执行RLF恢复。若第一IAB节点执行RLF恢复后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则第一IAB节点通过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二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表明第一IAB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者执行RLF恢复流程但恢复失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例如BH RLF indication),使得第二节点可以建立与目标IAB宿主的RRC连接,第二节点为IAB节点的子节点或接入到IAB节点所服务小区的UE(简称为IAB节点的下属UE)。避免了由于第二节点不感知IAB节点更换了宿主IAB,而无法继续业务数据和信令传输的问题。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601中,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
当第一IAB节点发生RLF,或第一IAB节点接收到父节点发送的表明父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无线链路恢复失败的第一指示信息(例如BH RLF indication),或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断开连接后,第一IAB节点可以执行RLF恢复过程。在执行RLF恢复过程中,第一IAB节点发起RRC连接重建过程,与目标IAB宿主建立了RRC连接。
在步骤602中,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表明第一IAB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者执行RLF恢复流程但恢复失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例如BH RLF indication),或者,第一IAB节点通过SRB1/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第二节点为IAB节点的子节点或接入到IAB节点所服务小区的UE(简称为IAB节点的下属UE)。
在第一IAB节点执行RLF恢复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在第一IAB节点执行RRC重建立连接到目标IAB宿主后,第二节点并不感知第一IAB节点更换了IAB宿主。为此,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一IAB节点通过SRB1/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在步骤603中,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
在第二节点接收到第一IAB节点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例如BH RLF indication)后,第二节点可以发起RRC连接重建立过程,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或者由于第二节点通过SRB1/SRB2接收到第一消息,但第二节点对第一消息的完整性校验失败,则第二节点也可以发起RRC连接重建立过程(例如向目标IAB宿主发起RRC重建立请求),以建立与目标IAB宿主的RR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父节点的第一IAB节点可以在与初始的源IAB宿主断开连接,并连接到新的目标IAB宿主之后,通过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例如BH RLF indication),或通过SRB1/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使得第二节点(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可以触发RRC连重建立的过程,从而避免了由于第二节点不感知第一IAB节点更换了IAB宿主,而无法继续业务数据和信令传输的问题,从而可以尽快恢复 第二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提升网络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前面的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于场景多变的IAB网络中(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目标IAB宿主之间的IAB节点的数量不确定,第一IAB节点的下属节点的数量也不确定等)。因此,只要IAB网络包括第二节点,第一IAB节点,源IAB宿主,目标IAB宿主,就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使得在第一IAB节点更换IAB宿主后,尽快恢复第二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连接,提升网络连接的可靠性。下面将结合一个具体的场景对本申请提供的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进行描述。需要确定的是,该场景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而不应当作为限制本申请的条件。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LF恢复的场景示意图。如图7所示,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并尝试恢复的节点为IAB节点3,该IAB节点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UE/子节点提供接入和回传服务,在图7中,示出了接入到IAB节点3所服务的小区的UE1,以及子节点IAB节点4,IAB节点4下还有一个UE2,UE2接入到IAB节点4服务的小区中。实际网络部署的场景中,IAB节点3还有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孙节点(经过至少两跳无线回传链路连接到IAB节点3的IAB节点),IAB节点4下还可能服务更多的UE,或子节点或者孙节点,在图中没有一一示出,但应理解,这些可能的场景不被图7的示例所限制。
为了便于表述,将这些经由IAB节点3连接到IAB宿主的IAB节点或者UE,称之为IAB节点3的下属IAB节点(descendent IAB节点)或下属UE。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源IAB宿主也可以称为初始IAB宿主,或旧的IAB宿主,目标IAB宿主也可以称为新的IAB宿主,IAB节点3也称为第一IAB节点,UE1或IAB子节点4也称为第二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目标IAB宿主集中管理RLF恢复(目标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的下属节点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携带RRC消息),也可以通过分布式管理进行RLF恢复(目标IAB宿主的下属节点根据目标IAB宿主的提示信息进行RLF恢复)。目标IAB宿主的下属节点是指是通过一跳或多跳无线链路连接到IAB宿主的节点(该节点具体可以是IAB节点或UE)。通过一跳无线链路连接到IAB宿主的节点是指直接接入IAB宿主的节点;通过多跳无线链路连接到IAB宿主的节点是指经由至少一个中间IAB节点连接到IAB宿主的节点。例如在图7中,IAB节点1,IAB节点3,IAB节点4,UE1和UE2都是目标IAB宿主的下属节点。下面进行分别描述。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在图8的流程示意图中,由目标IAB宿主集中管理RLF恢复。
在步骤801中,IAB节点3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建立请求。
IAB节点3检测到其和旧的父节点(即图7中所示的IAB节点2)之间的无线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尝试执行链路恢复时,选择接入到新的父节点(即图7中所示的IAB节点1)服务的小区,并经由该IAB节点1执行与目标IAB宿主(具体还可以是目标IAB-donor-CU,或目标IAB-donor-CU-CP)之间的RRC连接重建立(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在RRC连接重建立过程中,IAB节点3先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建立请求。
或者可选地,IAB节点3可以自主选择从源IAB宿主断开连接并连接到目标IAB宿主 上。例如,IAB节点3可以基于执行测量的结果确定:当前连接的小区(IAB节点2服务的小区)的信号质量小于预设阈值T1且周围有其他小区(IAB节点1服务的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预设阈值T2,或者IAB节点3当前连接的小区(IAB节点2服务的小区)的信号质量比周围其他小区(IAB节点1服务的小区)的信号质量差且相差的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T3,IAB节点3可以从当前连接的小区断开连接,并连接到新的小区(即IAB节点1服务的小区)。所述小区的信号质量,可以是例如小区的RSRP,或者小区的RSRQ,或者测量出的SINR。
或者可选地,IAB节点3可以被配置了条件切换(Conditional handover),例如,在连接到源IAB宿主的时候,IAB节点3预先获取到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其中包括与目标IAB宿主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必要配置(例如目标IAB宿主生成的用于IAB节点3切换到目标IAB宿主所必须的配置信息),IAB节点3还被配置了触发条件切换的预设条件。当预设的条件满足时,IAB节点3基于预先获取的与目标IAB宿主建立连接所需要的必要配置,执行切换过程,与目标IAB宿主建立连接。其中,预设的条件可以是:当前连接的小区的信号质量小于预设阈值T1且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预设阈值T2,或者,IAB节点3当前连接的小区的信号质量比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差且相差的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T3;或者,IAB节点3在RLF或切换失败时,选择了一个连接到目标IAB宿主的父节点所服务的新的小区接入,这个新的小区刚好是预先获取的条件切换相关的配置信息中所包含的候选小区中的一个,这种情况下IAB节点3尝试执行条件切换连接到目标IAB宿主。更多条件切换相关的预设的条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赘述。
或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当IAB节点3发生切换失败或者条件切换失败时,要执行RRC重建立过程,而选择的新接入小区为连接到目标IAB宿主的父节点所服务的小区,IAB节点3执行RRC重建立过程后,通过该父节点连接到目标IAB宿主。
本申请实施例对IAB节点3可以自主选择从源IAB宿主断开连接并连接到目标IAB宿主的实施场景不做限定,IAB节点确定要连接到目标IAB宿主后,向目标IAB宿主发起RRC重建立请求,具体过程参见下述IAB节点执行RLF恢复过程。对于IAB节点3来说,其在执行RLF恢复的过程中,若选择了新的父节点(IAB节点1)服务的小区接入时,可以通过新接入的小区标识来判断新接入的父节点是否连接到新的目标IAB宿主,具体可根据接入小区的系统信息中所包含的小区标识部分进行判断。这是由于小区标识(例如小区的NR小区标识(NR cell identifier,NCI))中包含于基站gNB的标识,不同的IAB宿主网络设备对应的gNB标识各不相同。因此,IAB节点3可以在获取将接入小区的系统信息后,根据系统信息中携带的接入的小区标识中的gNB标识确定在RLF恢复后是否连接到了新的IAB宿主,系统信息也可以叫第一消息。据此,在判断出连接到目标IAB宿主下的小区后,IAB节点3可以经由新的父节点(即IAB节点1)向新的IAB宿主(即目标IAB宿主,具体还可以是目标IAB-donor-CU,或目标IAB-donor-CU-CP)发送RRC重建立请求,用于请求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可选地,IAB节点3还可以向新的IAB宿主(即目标IAB宿主,具体还可以是目标IAB-donor-CU,或目标IAB-donor-CU-CP)发送携带用于请求IP地址信息的RRC消息,其中具体可包含用于不同用途的IP地址的数量和类型信息(类型可 以是例如IPv4地址,IPv6地址,IPv6地址前缀),IP地址的用途可以是以下的任意一种:用于F1接口控制面消息(即F1-C业务)的传输,或用于F1接口用户面消息(即F1-U业务)的传输,或者非F1接口消息(即non-F1业务)的传输,或者所有业务。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节点为IAB节点,在实际应用中,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也可能为UE,该UE可以作为中继节点为其他UE(可视为下属UE)提供到网络的连接服务。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中,执行恢复的IAB节点3是通过父节点1或2接入到IAB宿主的,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执行恢复的IAB节点3也可以不通过父节点,而是直接连接到宿主节点(具体可以是IAB宿主DU,即IAB-donor-DU,或者是具有完整功能未进行CU-DU分离部署的IAB宿主)服务的小区中,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图8的流程图中,若结合图7的场景示意图,IAB节点3需要通过IAB节点1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建立请求。为了描述简单,图8的流程图,以及相关描述忽略了IAB节点1。
在步骤802中,目标IAB宿主向源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
目标IAB宿主接收到第一IAB节点发送的RRC重建立请求后,目标IAB宿主向源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用于获取IAB节点3的上下文(context)信息。
在步骤803中,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
源IAB宿主除了将IAB节点3的MT部分的上下文信息(包括IAB节点4的标识)通过Xn接口发送给目标IAB宿主之外,源IAB宿主还可以在上下文获取响应中携带原本由IAB节点3所服务的下属IAB节点/下属UE的信息,该信息中具体可以包含以下内容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下属IAB节点/下属UE的标识(例如IAB节点4的标识,和/或,UE1的标识等),每个下属IAB节点的子节点的标识,每个下属IAB节点的父节点的标识,每个下属IAB节点/下属UE所接入的父节点服务的小区的标识,所述父节点服务的小区的标识具体可以是例如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或者小区的NR小区标识(NR Cell ID,NCI),或全球小区标识符(NR Cell Globally Identifier,NCGI)等。其中,所述下属IAB节点/下属UE的标识可以是下属IAB节点/下属UE在IAB节点3和源IAB宿主之间的F1接口上被分配的F1AP UE ID(如IAB宿主分配的gNB-CU F1AP UE ID,或者由此下属IAB节点/下属UE所接入的父节点(例如IAB节点3)分配的gNB-DU F1AP UE ID),还可以是例如下属IAB节点/下属UE在接入的小区中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根据这些下属IAB节点/下属UE的标识信息,目标IAB宿主可以知道IAB节点3下面还有哪些IAB节点和UE需要触发RRC重建立。可选的,源IAB宿主还可以将IAB节点3和这些下属IAB节点以及下属UE的拓扑连接关系发送给目标IAB宿主。这样,目标IAB宿主在后续步骤中给下属IAB节点/下属UE发送用于触发RRC重建立的第二消息的时候,第二消息可以是任意的RRC消息,可以确定,在某一个IAB节点的RRC连接成功和F1连接可用之后,可以向该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发送所述用于触发RRC重建立的第二消息。
可选地,对于某一个IAB节点(例如IAB节点3,或IAB节点4,或者IAB节点3的其他下属IAB节点等)而言,在源IAB宿主和目标IAB宿主之间执行获取该IAB节点的上下 文流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IAB节点的DU部分的上下文信息。例如,在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包含该IAB节点的MT部分的上下文信息的上下文获取响应时,还可以在该上下文获取响应中包含该IAB节点DU部分的上下文信息,具体包括例如:IAB节点DU的gNB DU ID,DU的名字,DU部分服务的小区的配置信息,DU和源IAB donor之间F1接口的配置信息,F1接口上承载的用户面隧道信息,F1接口的所有DU服务的UE的上下文信息等。或者,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的包含IAB节点的MT部分的上下文信息的消息,也可以和包含该IAB节点DU部分的上下文信息的消息是不同的消息。例如目标IAB宿主可以在与该IAB节点之间建立F1连接之前,从源IAB宿主获取到该IAB节点DU部分的上下文信息。
在步骤804中,目标IAB宿主向IAB节点3发送RRC重建立消息,用于指示IAB节点3执行RRC重建立。
在步骤805中,IAB节点3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建立完成消息,用于表明已按照目标IAB宿主在RRC重建立消息中提供的配置成功完成了相应配置。
在步骤806中,IAB节点3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连接建立,具体可以是执行F1建立(F1 setup)过程,或者是F1连接重建立。
在步骤807中,目标IAB宿主向IAB节点3发送第二消息。
在目标IAB宿主(具体可以是IAB node 3的MT部分)与IAB节点3的RRC连接成功,且目标IAB宿主与IAB node 3的DU部分之间的F1接口可用之后,目标IAB宿主向IAB节点3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IAB节点4的标识,RRC消息和SRB标识。SRB标识包括SRB1或SRB2的标识。
在步骤808中,IAB节点3通过SRB1或SRB2向IAB节点4发送第一消息。
在IAB节点3接收到目标IAB宿主发送的第二消息后,IAB节点3根据IAB节点4的标识向IAB节点4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为第二消息中的RRC消息。
控制面要传达控制指令,就必须要建立传送的通道。在第二节点和IAB节点3之间,通过无线链路建立的信令通道叫做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简称SRB)。具体到第二节点和IAB节点3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栈,无线接口协议栈的层三为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SRB在其上传递层三信令。具体地,信令无线承载可以包括SRB0,SRB1和SRB2。SRB0一般用于在逻辑信道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上传输RRC消息,一般用于UE初始接入的传输信令。SRB1一般用于在专用信道上传输RRC消息。SRB2一般用于在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ControlCHannel,DCCH)上传输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比SRB1具有更低的优先级,并且总是在安全模式激活之后才配置SRB2。通过SRB2传输的NAS消息被包含在RRC消息中的,但是这些NAS消息不包括任何RRC协议控制信息,只是在RRC消息传输的时候包含在RRC消息中,相当于此时RRC消息只是一个载体。一旦安全模式被激活,所有通过SRB1和SRB2传输的RRC消息(还包括某些NAS或者3GPP消息),都会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来进行完整性保护和加密。
在步骤809中,IAB节点4对第一消息进行完整性校验,校验失败,触发RRC重建立。
根据步骤808中的描述,通过SRB1和SRB2传输的第一消息会通过目标IAB宿主的完整性保护和/或加密处理。在IAB节点3通过执行RLF恢复过程与目标IAB宿主建立连接前,IAB节点4通过IAB节点3连接的IAB宿主为源IAB宿主。因此,在IAB节点4(即IAB节点3的子节点,或下属UE)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IAB节点4的安全保护方案(加密,完整性保护等)仍然是与源IAB宿主之间协商的安全机制(包括例如,加密的秘钥,加密算法,完整性保护的秘钥,完整性保护的算法等)。因此,在目标IAB宿主与IAB节点3建立连接后,由于IAB节点4不感知更换了IAB宿主,IAB节点4仍然用原来的方式(即由源IAB宿主配置的安全算法和秘钥,具体包括源IAB宿主配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及秘钥等)对第一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校验,导致对第一消息的完整性校验失败,触发RRC重建立流程。
在步骤810中,IAB节点4与目标IAB宿主之间执行RRC重建立过程。
步骤8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前述IAB节点3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重建立流程,具体为步骤801至步骤805的相关内容,将其中的IAB节点3替换为IAB节点4进行理解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若在步骤803中,目标IAB宿主获取了IAB节点4的上下文信息,目标IAB宿主无需再次向源IAB宿主发送针对IAB节点4的上下文获取请求。
在步骤811中,IAB节点4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连接建立,具体可以是执行F1建立(F1 setup)过程,或者是通过执行F1连接重建立过程。
在IAB节点4与目标IAB宿主之间成功执行了RRC重建立(例如IAB节点4通过IAB节点3成功向目标IAB宿主发送了RRC重建立完成消息)后,IAB节点4也可以和目标IAB宿主之间建立F1连接(具体可以是发起F1连接建立过程,或者F1连接重建立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AB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连接建立或重建立过程中,还可以包含如下过程(虽然未在图中示出):这两个节点之间的SCTP偶联(SCTP Association),或者称之为传输网络层偶联(Transport Network Layer association,TNL association))建立过程,与F1接口的Internet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sec)相关的安全协商过程等。
在步骤812中,目标IAB宿主向UE2发送第二消息。
在目标IAB宿主与IAB节点4(具体可以是IAB点4的MT部分)的RRC连接成功,且目标IAB宿主与IAB node 4的DU部分之间的F1接口可用之后,目标IAB宿主向IAB节点4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UE2的标识,RRC消息和SRB标识。SRB标识包括SRB1或SRB2的标识。
在步骤813中,IAB节点4通过SRB1或SRB2向UE2发送第一消息。
在IAB节点4接收到目标IAB宿主发送的第二消息后,IAB节点4根据UE2的标识向UE2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为第二消息中的RRC消息。
在步骤814中,UE2对第一消息的进行完整性校验,校验失败,触发RRC重建立。
在步骤815中,UE2和目标IAB宿主之间执行RRC重建立过程。
关于步骤812至步骤815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步骤807至步骤810的相关描述进行理解。需要说明的是,若在步骤803中,目标IAB宿主获取了UE2的上下文信息,目 标IAB宿主可以无需再次向源IAB宿主发送针对UE2的上下文获取请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目标IAB宿主在获取执行RRC重建立的第一IAB节点的上下文信息时,获知该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的标识(即第二节点的标识),然后在第一IAB节点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连接建立成功,且F1连接可用后,经由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任意承载于SRB1或SRB2上的RRC消息,由此触发第二节点执行RRC连接重建立过程,以便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建立RRC连接。
采用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在IAB节点发生RLF后,若执行RLF恢复后连接到了新的IAB宿主,可以使得IAB节点所服务的第二节点也能触发RRC重建立。可以避免第二节点因为不感知更换了IAB宿主,而造成无法继续业务数据或信令传输。在使用该方案时,第二节点可以是UE,也可以是IAB节点。从而可以兼容一些UE不能根据IAB节点的信令进行RRC重建立的场景。
上面对由目标IAB宿主集中管理RLF恢复的方案进行了描述,下面对通过分布式管理进行RLF恢复的方案进行描述。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901中,IAB节点3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建立请求。
在步骤902中,目标IAB宿主向源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例如RETRIEVE UE CONTEXT REQUEST消息)。
在步骤903中,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例如RETRIEVE UE CONTEXT RESPONSE消息)。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步骤903中,源IAB宿主除了将IAB节点3的MT部分的上下文信息(包括IAB节点4的标识)通过Xn接口发送给目标IAB宿主之外,源IAB宿主还可以在上下文获取响应中携带原本由IAB节点3所服务的下属IAB节点/下属UE的信息,该信息中具体可以包含以下内容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下属IAB节点/下属UE的标识,每个下属IAB节点的子节点的标识,每个下属IAB节点的父节点的标识,每个下属IAB节点/下属UE所接入的父节点服务的小区的标识(例如小区的PCI,小区的NCI,或NCGI)等。其中,所述下属IAB节点/下属UE的标识可以是下属IAB节点/下属UE在IAB节点3和源IAB宿主之间的F1接口上被分配的F1AP UE ID(如IAB宿主分配的gNB-CU F1AP UE ID,或者由此下属IAB节点/下属UE所接入的父节点(例如IAB节点3)分配的gNB-DU F1AP UE ID),还可以是例如下属IAB节点/下属UE在接入的小区中的C-RNTI,根据这些下属IAB节点/下属UE的标识信息,目标IAB宿主可以知道IAB节点3下面还有哪些IAB节点和UE需要触发RRC重建立。可选的,源IAB宿主还可以将IAB节点3和这些下属IAB节点以及下属UE的拓扑连接关系发送给目标IAB宿主。这样,目标IAB宿主在后续步骤中给下属IAB节点/下属UE发送用于触发RRC重建立的第二消息的时候,第二消息可以是任意的RRC消息,可以确定,在某一个IAB节点的RRC连接成功和F1连接可用之后,可以向该IAB节点的子节点或UE发送所述用于触发RRC重建立的第二消息。
对于某一个IAB节点(例如IAB节点3,或IAB节点4,或者IAB节点3的其他下属IAB节点等)而言,在源IAB宿主和目标IAB宿主之间执行获取该IAB节点的上下文流程 过程中,还需要考虑IAB节点的DU部分的上下文信息。可选的,例如,在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包含该IAB节点的MT部分的上下文信息的消息时,还可以在该消息中包含该IAB节点DU部分的上下文信息,具体包括例如:IAB节点DU的gNB DU ID,DU的名字,DU部分服务的小区的配置信息,DU和源IAB donor之间F1接口的配置信息,F1接口上承载的用户面隧道信息,F1接口的所有DU服务的UE的上下文信息等。或者,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包含IAB节点的MT部分的上下文信息的消息,也可以和包含该IAB节点DU部分的上下文信息的消息是不同的消息。例如目标IAB宿主可以在与该IAB节点之间建立F1连接之前,从源IAB宿主获取到该IAB节点DU部分的上下文信息。
在步骤904中,目标IAB宿主向IAB节点3发送RRC重建立(RRCReestablishment)消息,或者RRC建立(RRCSetup)消息。
RRC重建立消息也称为第二消息,RRC重建立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在步骤905中,IAB节点3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建立完成(RRCReestablishmentComplete)消息,或者RRC建立完成(RRCSetupComplete)消息。
在步骤906中,IAB节点3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连接建立,具体可以是执行F1建立(F1 setup)过程,或者是通过执行F1连接重建立过程。
在步骤907中,IAB节点3向IAB节点4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表明第一IAB节点发生无线链路失败或者执行RLF恢复流程但恢复失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例如BH RLF indication),或通过SRB1或SRB2向IAB节点4发送第一消息。
根据RRC重建立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IAB节点3感知自身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IAB节点3由此可知自身的子节点或下属UE也需要进行RRC重建立。因此,IAB节点3向IAB节点4发送BH RLF indication,或通过SRB1或SRB2向IAB节点4发送第一消息(具体是通过IAB节点4的MT部分的SRB1或SRB2向IAB节点4的MT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具体可以是由IAB节点3生成的任意RRC消息,或者是IAB节点3生成的任意数据包。
在步骤908中,IAB节点4对第一消息进行完整性校验,校验失败后,触发RRC重建立,或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例如BH RLF indication)触发RRC重建立。
在IAB节点3通过执行RLF恢复过程与目标IAB宿主建立连接前,IAB节点4通过IAB节点3连接的IAB宿主为源IAB宿主。因此,在IAB节点4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IAB节点4的安全保护方案(加密,完整性保护等)仍然是与源IAB宿主之间协商的安全机制(包括例如,加密的秘钥,加密算法,完整性保护的秘钥,完整性保护的算法等)。因此,在目标IAB宿主与IAB节点3建立连接后,由于IAB节点4不感知更换了IAB宿主,IAB节点4仍然用原来的方式(即由源IAB宿主配置的安全算法和秘钥,具体包括源IAB宿主配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及秘钥等)对第一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校验,导致对第一消息的完整性校验失败,触发RRC重建立流程。
在步骤909中,IAB节点4与目标IAB宿主之间执行RRC重建立过程。
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前述IAB节点3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重建立流程,具体为步骤901至步骤905的相关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若在步骤903中,目标IAB宿主获取了IAB节点4的上下文信息,目标IAB宿主可以无需再次向源IAB宿主发送针对IAB节点4的上下文获取请求消息。
在步骤910中,IAB节点4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连接建立,具体可以是执行F1建立(F1 setup)过程,或者是通过执行F1连接重建立过程。
在步骤911中,IAB节点4通过SRB1或SRB2向UE2发送第一消息。
在IAB节点4接收到目标IAB宿主发送的第二消息后,IAB节点4向UE2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具体可以是由IAB节点4生成的任意RRC消息,或者是IAB节点4生成的任意数据包,该第一消息与步骤907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不同。
在步骤912中,UE2对第一消息的进行完整性校验,校验失败,触发RRC重建立。
在步骤913中,UE2和目标IAB宿主之间执行RRC重建立过程。
关于步骤911至步骤913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步骤907至步骤909的相关描述。
关于对图9的部分步骤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图8中的描述进行理解,例如步骤901可以参考步骤801的描述进行理解,步骤908可以参考步骤809的描述进行理解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IAB节点连接到新的IAB宿主后,通过目标IAB宿主的第一指示信息感知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并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通过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触发第二节点的RRC重建立流程,以便于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
采用图9所描述的方案,可以实现和图8相同的技术效果。额外的,通过在RRC重建立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减少目标IAB宿主和第一IAB节点之间的信令传输,减轻对网络传输资源的消耗。并且减少信令传输后,可以更快速地触发第二节点的RRC重建立流程,降低RLF的影响,提升用体验。
在上述图8和图9的技术方案中,第二节点需要进行RRC重建立的流程。RRC重建立的流程会增加第二节点与网络断开的时间,且从第二节点的角度是和网络之间的连接异常后执行RRC重建立,故体验较差。本申请提供另一种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通过使用该方法,可以减少RRC重建立的时间,从而降低RLF对UE或IAB节点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1001中,IAB节点3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建立请求。
在步骤1002中,目标IAB宿主向源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
在步骤1003中,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
在步骤1004中,目标IAB宿主向IAB节点3发送RRC重建立消息。
RRC重建立消息也称为第二消息,RRC重建立消息中包括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在步骤1005中,IAB节点3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建立完成消息。
在步骤1006中,IAB节点3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连接建立,具体可以是执行F1建立(F1 setup)过程,或者是F1连接重建立。
步骤1001-步骤1006具体可以参考前述步骤801-806的描述进行理解。
在步骤1007中,目标IAB宿主生成需要发送给IAB节点4的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在步骤1008中,目标IAB宿主向源IAB宿主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在步骤1009中,源IAB宿主对第一RRC重配置消息进行PDPC层的发送侧处理,所述处理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加密,完整性保护,添加PDCP头信息,执行头压缩等。
PDCP层属于无线接口协议栈的一个子协议层,处理控制平面上的无线资源管理(RRC)消息以及用户平面上的上层数据包(例如因特网协议(IP)包)。在用户平面上,PDCP子层得到来自上层的IP数据分组后,可以对IP数据分组进行头压缩和加密,然后递交到RLC子层。PDCP子层还向上层提供按序提交和重复分组检测功能。在控制平面,PDCP子层为上层RRC提供信令传输服务,并在发送侧实现RRC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以及在反方向(接收侧)上实现RRC信令的解密和完整性校验。在第一IAB节点(例如IAB node 3)通过执行RLF恢复过程与目标IAB宿主建立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连接的IAB宿主为源IAB宿主,因此,在第二节点(即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例如IAB node 4)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的安全保护方案(加密,完整性保护等)仍然是与源IAB宿主之间协商的安全机制(包括例如,加密的秘钥,加密算法,完整性保护的秘钥,完整性保护的算法等)。因此,若目标IAB宿主在与第一IAB节点建立连接后,若直接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并由目标IAB宿主自己对该第一RRC重配置消息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处理的话,第二节点对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的完整性保护校验可能无法通过,也无法正确解密第一RRC重配置消息。因此,在目标IAB宿主生成了第一RRC重配置消息后,可以先通过Xn接口发给源IAB宿主,并在Xn接口携带第二节点(例如IAB node 4)的标识,然后由源IAB宿主按照其与第二节点通信所采用的加密方式(包括加密算法,和秘钥)和完整性保护方式(包括完整性保护算法,和秘钥)对该第一RRC重配置消息进行PDCP层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之后,再将封装有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的PDCP的PDU传回给目标IAB宿主,该PDU也叫第三消息。
在步骤1010中,源IAB宿主向目标IAB宿主发送第三消息。
在步骤1011中,目标IAB宿主向IAB节点4发送第三消息。
具体的,目标IAB宿主可以经由IAB节点3,向IAB节点4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中包含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中可以包含发送给IAB节点4的切换命令。具体地,第三消息可以包含同步重配置(ReconfigurationwithSync)IE(可视为切换命令),还可以包含目标IAB宿主与第二节点的SRB/DRB的PDCP层安全配置相关的内容。基于第三消息,第二节点(IAB节点4)可以执行切换过程,然后采用与目标IAB宿主相应的更新的配置。
第三消息可以由目标IAB宿主包含在发送给IAB节点3的F1AP消息中,该F1AP消息可以是与UE相关的(UE-associated)F1AP消息,其中可以包含IAB节点3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接口上用于识别IAB节点4的标识,例如IAB节点3为IAB节点4分配的gNB-DU F1AP UE ID,目标IAB宿主为IAB节点4分配的gNB-CU F1AP UE ID等。
然后,IAB节点3向IAB节点4发送封装有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的第三消息。
在步骤1012中,IAB节点4根据第一RRC重配置消息中所包含的切换命令相关的信息,在指定的目标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目标IAB宿主向IAB节点4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中,还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例如,在同步重配置IE中包含免随机接入的指示,或者免随机接入的指示用一个独立的IE包含在第一RRC重配置消息中,但不包含在同步重配置IE中),IAB节点4可以无需执行步骤1012中的随机接入过程。反之,若第一RRC重配置消息中包括同步重配置IE,但不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则IAB节点4可以执行步骤1012,在目标小区(例如IAB节点3连接到目标IAB宿主之后其DU部分所服务的小区)重新进行随机接入。
在步骤1013中,IAB节点4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具体的,IAB节点4可以经由IAB节点3向目标IAB宿主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可以由IAB节点3封装在F1AP消息中向目标IAB宿主发送,该F1AP消息中可以包含IAB节点3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接口上用于识别IAB节点4的标识,例如IAB节点3为IAB节点4分配的gNB-DU F1AP UE ID,目标IAB宿主为IAB节点4分配的gNB-CU F1AP UE ID等。
在步骤1014中,IAB节点4和目标IAB宿主之间的F1连接建立,具体可以是执行F1建立(F1 setup)过程,或者是F1连接重建立。
在步骤1015中,UE2与目标IAB宿主进行RRC重配置。
对IAB节点4服务的UE2而言,目标IAB宿主同样可以为UE2生成RRC重配置消息,用于UE2执行切换,更新UE2的配置内容。具体过程可以参考IAB节点4的步骤1007至步骤1013进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传统旧版本的UE,在目标IAB宿主发送给该UE的RRC重配置消息中,可无须携带免随机接入的指示,这种情况下,UE可以在接收到的RRC重配置消息中所携带的切换命令指定的目标小区(例如IAB 4连接到目标IAB宿主之后其DU部分所服务的小区)中,执行类似于步骤1012的随机接入过程。
关于对图10的部分步骤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图8中的相关描述,例如步骤1001可以参考步骤801的描述,步骤1014可以参考步骤811的描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目标IAB宿主通过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消息,可以减少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恢复RRC连接的时间,避免第二节点也认为与网络连接异常,从而降低第一IAB节点发生RLF对下属节点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兼容legacy版本的UE。
在上述图8,图9和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IAB节点更换了IAB宿主,第一IAB节点的PCI可能会发生变化。若第一IAB节点的PCI发生变化,第二节点可能无法正确接收图8,图9中的第一消息或第二指示信息,或图10中的第三消息。为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更新PCI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得第二节点正确接收第一消息,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消息。该方法可以与上述图8、图9和图10中的任一实施例结合使用。下面将以第一消息为例,对该方法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更新PCI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1101中,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所述更新通知用于指示系统 信息更新,或者用于指示PCI将要发生更新。
在步骤1102中,第一IAB节点广播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PCI(例如在系统信息中携带更新后的PCI)。
物理小区标识PCI用于区分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保证在相关小区覆盖范围内没有相同的物理小区标识。PCI可用于对发送的第一消息进行加扰。
在步骤1103中,第二节点根据更新通知,获取第一IAB节点广播的更新后的PCI,并根据更新后的PCI正确接收第一消息。
第一IAB节点在需要用PCI加扰的数据传输中,会用到新的PCI作为加扰码字的输入参数。因此在PCI发生改变时第二节点需要感知PCI的变化,否则将无法正确接收第一IAB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一般的,第二节点只有在执行小区搜索的时候才会主动获取该小区的PCI。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节点的RRC连接前,第二节点便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节点相连。因此若第二节点若不重新进行小区搜索,则无法感知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PCI。为此,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发送的更新通知,主动获取第一IAB节点广播的更新后的PCI,并根据更新后的PCI对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做接收处理(例如解扰),从而正确接收第一消息。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以及PCI的更新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进描述,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建立模块1201,用于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发送模块1202,用于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通过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第一消息用于建立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连接,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或广播模块等。该装置中的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前述图6、图8或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IAB节点3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建立模块1201,用于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发送模块1202,用于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用于建立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连接,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或广播模块等。该装置中的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前述图6、图8或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IAB节点3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301,用于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二消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用于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等。该装置中的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前述图6、图8或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目标IAB宿主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401,用于从目标IAB宿主接收上下文获取请求;
发送模块1402,用于向所述目标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所述上下文获取响应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装置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中的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前述图8或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源IAB宿主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RC重配置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501,用于向源IAB宿主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接收模块1502,用于从源IAB宿主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1503,用于通过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消息,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中的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前述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目标IAB宿主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RC重配置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601,用于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发送模块1602,用于向所目标IAB宿主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第三消息用于目标IAB宿主通过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三消息,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 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中的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前述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源IAB宿主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更新PCI的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701,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
广播模块1702,用于广播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所述更新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更新后的PCI,所述更新后的PCI用于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或第三消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中的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前述图6、图8、图9、图10或图1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IAB节点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更新PCI的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801,用于从第一IAB节点接收更新通知;
第二接收模块1802,用于根据所述更新通知从所述第一IAB节点接收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
第三接收模块1803,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PCI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或第三消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中的模块具体用于执行前述图6、图8、图9、图10、或图1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二节点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装置以及更新PCI的装置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IAB网络的RLF恢复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通信装置1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901,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901可支持通信装置1900实现图6至图10中的通信方法。处理器1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9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处理通信数据,CPU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或芯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通信装置19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902,其上存有程序1904,程序1904可被处理器1901运行,生成指令1903,使得处理器1901根据指令1903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存储器19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901还可以读取存储器1902中存储的数据,该数据可以与程序1904存储在相同的存储地址,该数据也可以与程序1904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地址。
处理器1901和存储器19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单板或者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上。
该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905,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收发单元19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具体地,收发单元1905通过天线1906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设备19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关于第一IAB节 点的方法,例如如图6、图8、图9、图10、或图11中第一IAB节点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例如,处理器1901用于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收发单元1905用于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通过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第一消息用于建立第二节点与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连接,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通信装置19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关于目标IAB宿主节点的方法,例如如图6、图8、图9、或图10中目标IAB宿主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例如,收发单元1905用于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二消息,通过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用于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通信装置19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关于源IAB宿主的方法,例如如图6、图8、图9、或图10中源IAB宿主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例如,收发单元1905用于从目标IAB宿主接收上下文获取请求;向所述目标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响应,所述上下文获取响应包括第二节点的标识,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用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装置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通信装置19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关于第二节点的方法,例如如图6、图8、图9、图10、或图11中第二节点可以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操作。例如,收发单元1905用于从第一IAB节点接收更新通知;根据所述更新通知接收所述第一IAB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根据所述更新后的PCI接收第一消息,或BH RLF indication,或第三消息。
该设备1900可以是芯片。例如,收发单元1905可以是该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收发单元1905可以是该芯片的通信接口,该芯片可以作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其它无线通信设备的组成部分。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901中的硬件形式的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901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例如,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
请参阅图20,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通信装置200可以是上述图6、图8、图9、或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源IAB宿主 或目标IAB宿主。通信装置200可以采用CU-DU分离的架构。如图20所示,通信装置200可应用于如图1、图2、图5或图7所示的场景中,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IAB宿主(源IAB宿主和/或目标IAB宿主)的功能。
通信装置2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DU 2001和一个或多个CU 2002。所述DU 20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20011,至少一个射频单元20012,至少一个处理器20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0014。所述DU 20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以及部分基带处理。CU20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0021。CU 2002和DU 2001之间可以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其中,控制面(control plane)接口可以为F1-C,用户面(user Plane)接口可以为F1-U。
所述CU 20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DU 2001与CU 20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所述CU 20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例如所述CU 20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具体的,CU和DU上的基带处理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具体可以参考上文的内容。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CU 20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接入网)。所述存储器20021和处理器20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所述DU 200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接入网)。所述存储器20014和处理器20013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可选的,CU 2002可以通过DU 2001与接入网设备的子节点进行传输,CU 2002可以通过接口与其他接入网设备相连,CU 2002可以通过该接口从其他接入网设备(例如其他接入网设备的CU)接收数据和/或消息,或者CU 2002可以通过该接口向该其他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和/或消息。
例如,在上述图9对应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200为目标IAB宿主,目标IAB宿主的CU通过的DU和天线与第一IAB节点相连。目标IAB宿主的CU通过DU和天线向第一IAB节点的MT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第一IAB节点根据第二消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用于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其中,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例如,在上述图10对应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200为目标IAB宿主时,目标IAB宿主的CU与源IAB宿主的CU相连。目标IAB宿主的CU向源IAB宿主的CU发送第一RRC重 配置消息;目标IAB宿主的CU从源IAB宿主的CU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目标IAB宿主的CU还通过的DU,天线与第一IAB节点相连,目标IAB宿主的CU还通过DU,天线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三消息;其中,在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第二节点为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42)

  1.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的无线链路失败RLF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BH RLF indication用于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RRC消息,在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前,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IAB节点从所述目标IAB宿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RB标识和所述RRC消息,所述SRB标识包括所述SRB1和/或所述SRB2的标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IAB节点从所述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BH RLF indication包括:
    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BH RLF indication。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RRC重建立消息。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BH RLF indication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
    所述第一IAB节点广播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所述更新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更新后的PCI,所述更新后的PCI用于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BH RLF indication。
  7.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的无线链路失败RLF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IAB宿主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消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
    其中,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RB标识和所述RRC消息,所述SRB标识包括所述SRB1和/或所述SRB2的标识;
    所述目标IAB宿主向第一IAB发送第二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所述目标IAB宿主向所述第一IAB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RRC重建立消息,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BH RLF indication。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IAB宿主向所述源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
    所述目标IAB宿主从所述源IAB宿主接收上下文获取响应,所述上下文获取响应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
  12.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的RRC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IAB宿主向源IAB宿主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目标IAB宿主从所述源IAB宿主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是所述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目标IAB宿主通过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其中,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为切换命令。
  15.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的RRC重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IAB宿主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源IAB宿主向所述目标IAB宿主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是所述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
    其中,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为切换命令。
  18.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的无线链路失败RLF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通过执行RLF恢复与目标IAB宿主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BH RLF indication用于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目标IAB宿主之间的RRC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RB标识和所述RRC消息,所述SRB标识包括所述SRB1和/或所述SRB2的标识。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BH RLF indication。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RRC重建立消息。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23.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更新通知;
    所述装置还包括:
    广播模块,用于广播所述第一IAB节点更新后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所述更新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更新后的PCI,所述更新后的PCI用于所述第二节点正确接收所述第一消息,或所述BH RLF indication。
  24.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的无线链路失败RLF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消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1或SRB2向第二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或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回传链路无线链路失败指示BH RLF indication;
    其中,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SRB标识和所述RRC消息,所述SRB标识包括所述SRB1和/或所述SRB2的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后,向所述第一IAB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RRC重建立消息,所述RRC重建立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 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BH RLF indication。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AB节点执行的RRC重建立为跨IAB宿主的RRC重建立。
  28.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源IAB宿主发送上下文获取请求;
    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源IAB宿主接收上下文获取响应,所述上下文获取响应包括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
  29.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的RRC重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源IAB宿主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源IAB宿主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是所述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IAB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其中,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为切换命令。
  32.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的RRC重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目标IAB宿主接收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目标IAB宿主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是所述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经过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后的RRC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第二节点通过第一IAB节点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在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执行RLF恢复与所述目标IAB宿主建立RRC连接前,所述第二节点通过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源IAB宿主相连,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一IAB节点的子节点或下属UE。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包括免随机接入的指示。
  34. 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为切换命令。
  35.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 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IAB节点,第二节点,源IAB宿主,目标IAB宿主;
    所述第一IAB节点用于执行如前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目标IAB宿主用于执行如前述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 一种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IAB节点,第二节点,源IAB宿主,目标IAB宿主;
    所述目标IAB宿主用于执行如前述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源IAB宿主用于执行如前述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执行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执行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包括如执行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80106160.8A 2020-10-22 2020-10-22 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63493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23025 WO2022082691A1 (zh) 2020-10-22 2020-10-22 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9304A true CN116349304A (zh) 2023-06-27

Family

ID=81291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6160.8A Pending CN116349304A (zh) 2020-10-22 2020-10-22 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9172A1 (zh)
EP (1) EP4221347A4 (zh)
KR (1) KR20230091962A (zh)
CN (1) CN116349304A (zh)
WO (1) WO202208269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5687B2 (en) * 2017-03-23 2021-07-27 Apple Inc. Advanc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next-gen multi-hop relaying cellular network
KR20200033166A (ko) * 2018-09-19 2020-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059470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via alternative routes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s
CN112740761A (zh) * 2018-09-28 2021-04-30 苹果公司 多跳中继网络中的路由适配
EP3928592A1 (en) * 2019-02-22 2021-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s,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21347A1 (en) 2023-08-02
US20230309172A1 (en) 2023-09-28
WO2022082691A1 (zh) 2022-04-28
KR20230091962A (ko) 2023-06-23
EP4221347A4 (en) 2023-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8917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path re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58254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type of bearer used for next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399507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1959937B1 (ko) 무선 자원 제어(rrc)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rrc 재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00438B (zh) 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90117653A (ko) 통신 방법 및 기기
CN113163512B (zh) 一种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及基站
CN109315008B (zh) 多连接通信方法和设备
RU2722504C1 (ru) Сетевой узел и способ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pdcp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8184249B (zh) 回程链路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代理设备、接入设备
CN113382404B (zh) 用于获取ue安全能力的方法和设备
KR20180125450A (ko) 중계 전송 방법과 장치, 및 중계 단말 장비
CN11158689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220062557A (ko) 비-3gpp 상의 ims 음성 세션을 3gpp 액세스로 이동시키기 위한 방안
US2023018009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1050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network equipment
US1091194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using WLAN carrier
US20220377541A1 (en) Key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086337A1 (en) Method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WO2022082544A1 (zh) Iab节点的移植方法及装置
CN116530144A (zh) 服务质量参数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功能实体和网络设备
WO2022082691A1 (zh) 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CN116235543A (zh) 群组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93719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7202273A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