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7594A -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7594A
CN116347594A CN202211632737.6A CN202211632737A CN116347594A CN 116347594 A CN116347594 A CN 116347594A CN 202211632737 A CN202211632737 A CN 202211632737A CN 116347594 A CN116347594 A CN 116347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card
mine personnel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27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臻
汤俊
徐伟
陆阳
胡庆新
朱诗原
贾诺
朱平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c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oc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oc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oc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27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75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7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75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7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1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ing, indicating or registering of other data, e.g. of signs of identit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定位卡,用于供矿井人员进行佩戴;多个定位基站,与定位卡通信连接,用于测量与定位卡之间的定位距离,以获取定位卡的定位位置;检测设备,包括闸机、检测基站和识别装置,其中,在闸机的预设检测范围内,检测基站用于获定位卡的识别信息,识别装置用于获取佩戴定位卡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主控设备,与检测设备通信连接,主控设备用于根据识别信息和身份信息,生成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其中,在检测设备处,定位基站将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低功率模式下,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与检测范围相同。本发明提高了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效率,可实现矿井内人员的高精度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矿井精确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矿井人员管理方式中,有不能判断到特定人员携带定位卡的情况。由于矿井管理系统一般安装在地面井口处,在上下井的高峰处人数较多,例如井口处集合区准备的作业队、排队区过闸机的人员、过闸机后在候罐区等候罐笼的人员以及上井的人员。当大量人员同时在过闸机的时候,会出现定位卡定位时间长、定位漏卡等现象,进而影响下井通行效率和漏识别人员的隐患,存在待改进之处。
再者,目前矿井人员定位技术采用的基于无线强度的识别定位方法,其定位精度较低,为10米左右,会导致系统将周边的人员携带的定位卡判断为是过闸机的人员携带的卡,存在误识别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包括:
定位卡,用于供矿井人员进行佩戴;
多个定位基站,与所述定位卡通信连接,所述定位基站用于测量与所述定位卡之间的定位距离,以获取所述定位卡的定位位置;
检测设备,包括闸机、检测基站和识别装置,其中,在所述闸机的预设检测范围内,所述检测基站用于获所述定位卡的识别信息,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获取佩戴所述定位卡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
主控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主控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
其中,在所述检测设备处,所述定位基站将所述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所述低功率模式下,所述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与所述检测范围相同。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定位基站位于矿井的下井通道和井下区域处,在所述下井通道的集合区和所述井下区域处,所述定位基站将所述定位卡设定为标准模式,所述标准模式表征定位卡处于正常测距距离的模式。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位于所述下井通道和罐笼之间位置处,在所述下井通道的排队区、闸机区和候罐区,所述定位基站将所述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定位卡为低功率模式时,所述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为0m~5m,测距频率为2~5Hz。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定位卡为标准模式时,所述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为200m~400m,测距频率为0.5~1Hz。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还包括:
声光报警设备,与所述主控设备有线通信连接,所述声光报警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身份匹配信息进行声、光信号报警。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为人脸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和/或指纹识别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定位基站与定位卡之间的定位距离,所述定位卡用于供矿井人员进行佩戴;
根据所述定位距离,获取所述定位卡的定位位置,以通过所述定位基站对所述定位卡进行模式设定;
当所述定位卡位于预设检测范围内时,将所述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其中所述低功率模式下,所述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与所述检测范围相同;
在所述检测范围内,获取所述定位卡的识别信息和佩戴所述定位卡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所述检测范围内所述定位卡的数量是否为一个;
当所述定位卡的数量为一个时,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以及
当所述定位卡的数量为零个或者多个时,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定位卡是否属于所述矿井人员;
当所述定位卡属于所述矿井人员,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以及
当所述定位卡不属于所述矿井人员,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如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提高了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效率,实现了矿井内人员的高精度定位。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50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步骤S52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主控设备;200、定位卡;300、定位基站;
400、检测设备;401、闸机;402、检测基站;403、识别装置;
500、声光报警设备;
600、集合区;601、排队区;602、闸机区;603、候罐区;604、罐笼;
605、井下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在下文描述中,探讨了大量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更透彻的解释,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以方框图的形式而不是以细节的形式来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避免使本发明的实施例难以理解。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矿井人员通过矿井的下井通道进入井下区域,将依次通过下井通道的集合区、排队区、闸机区和候罐区。首先在集合区,矿井人员进行作业队集合;然后矿井人员在排队区进行排队等候;接下来,在闸机区,矿井人员依次通过检测设备,以进行定位卡识别和考勤管理;最后矿井人员在候罐区等候,并乘坐罐笼进入井下区域。矿井中的定位系统通过给每一个矿井人员配备定位卡,对井下的矿井人员进行位置定位跟踪和上下井考勤管理。为保证定位系统的有效性,必须保证每一个下井人员携带且仅携带一张定位卡,即需要对每位下井人员携带的定位卡进行唯一性检测。当出现下井人员携带多张(例如2张)定位卡、不携带定位卡或非本人卡等情况时,系统应识别并进行报警。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可应用于矿井精确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高了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效率,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时间过长、定位卡漏识别等问题,实现了矿井人员在井下的高精度定位。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可包括主控设备100、定位卡200、定位基站300和检测设备400。其中,定位卡200用于供矿井人员随身佩戴,通常情况下一位矿井人员携带一张与本人信息绑定的定位卡200。定位卡200可分别与多个定位基站300无线通信连接。定位基站300的数量可为多个,其可安装于下井通道和井下区域605处,定位基站300可用于测量与定位卡200之间的定位距离,以获取定位卡200的定位位置。检测设备400可包括闸机401、检测基站402以及识别装置403。其中,在闸机401的预设检测范围内,检测基站402可用于获定位卡200的识别信息;识别装置403可用于获取佩戴定位卡200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主控设备100可与检测设备400通信连接,主控设备100可为本发明的逻辑控制设备。主控设备100用于根据上述识别信息和身份信息,判断矿井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进而生成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本实施例中,在检测设备400处,定位基站300可将定位卡200设定为低功率模式。低功率模式下,定位卡200的测距距离可与上述检测范围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卡200、定位基站300以及检测基站402之间采用基于UWB(Ultra Wide Band,超宽频)技术的高精度定位方法。UWB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通过发送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来传输数据,基于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技术计算无线电波返回设备的时间,进而测算设备间的距离,测距精度极高,可以达到厘米级。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还可包括声光报警设备500。声光报警设备500可安装于闸机401的出口处,并与主控设备100有线通信连接。当主控设备100检测到违规行为时,声光报警设备500可根据身份匹配信息进行声、光二种警报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定位基站300与主控设备100之间通信连接。定位基站300通过无线测距方式,分别测量出与定位卡200之间的定位距离,并将测量所得定位距离信息传输至主控设备100,以用于对矿井人员进行定位,进而掌握矿井人员的轨迹信息。本实施例中,无线测距方式可采用UWB(Ultra Wide Band,超宽频)技术。定位卡200可包括外壳、电路板以及电池。其中,电路板以及电池设于外壳内;电路板上设有主控模块、UWB射频模块以及板载天线;UWB射频模块与主控模块以及板载天线连接,电池通过与电路板上的供电电路连接。通过多个定位基站300采用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和AOA(Angle-of-Arrival,到达角度测距)定位算法对定位卡200位置进行计算分析,使得本发明具有多径分辨能力和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等优点。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下井通道的集合区600和排队区601,分别安装有多个定位基站300。其中,当矿井人员携带定位卡200进入集合区600后,多个安装于集合区600的定位基站300测量出与定位卡200之间的定位距离,进而主控设备100即可计算出每个矿井人员所携带的定位卡200的具体位置;然后可通过定位基站300向位于集合区600内的所有定位卡200发送测距配置信息,以将定位卡200设定为标准模式。本实施例中,标准模式表征定位卡200处于正常测距距离的模式。在标准模式下,定位卡200的测距距离为200m~400m,测距频率为0.5~1Hz。按测距配置信息设置的定位卡200可实现定位误差不大于0.3m的精确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作业队集合完毕,矿井人员依次进入排队区601后,多个安装于排队区601的定位基站300可向位于排队区601内的所有定位卡200发送唯一性检测配置信息,以将定位卡200设定为低功率模式。据此进行配置的定位卡200,其信号发送功率将下降且发射频率将升高。本实施例中,低功率模式下,定位卡200的测距距离与闸机401的预设检测范围相同。此时,定位卡200的测距距离为0m~5m,测距频率为2~5Hz。当定位卡200处以低功率模式时,检测基站402与定位卡200之间的通信距离可缩短,进而实现了当定位卡200进入到检测基站402的预设范围时,可减少该范围内定位卡200的测距并发数量,避免了同频干扰,实现缩短唯一性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的有益效果。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设备400安装于下井通道和罐笼之间位置处,例如闸机区602内。闸机401的数量可为多个,每个闸机401均对应一个检测基站402和一个识别装置403。本实施例中,在每个闸机401的一侧均安装有一个检测基站402,且每个闸机401的入口处安装有一个识别装置403。为减少预设范围内定位卡200的测距并发数量,检测基站402可采用低功率短距离定位基站,其定位范围可为4m~6m。识别装置403用于获取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故可采用人脸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或者指纹识别装置等生物识别装置的一种或者多种。另外,识别装置403也可以安装于闸机401的出口处。本实施例中,矿井人员进入闸机区602后,依次排队通过闸机401。首先,识别装置403获取矿井人员录入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传输至主控设备100,以识别本次通过闸机401的人员身份;同时,当检测基站402检测到闸机401的预设检测范围内存在定位卡200时,可获取定位卡200的识别信息,并将识别信息通过以太网传输至主控设备100。检测范围可根据检测基站402与闸机40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通常设置为以检测基站402为圆心,半径2米的圆形区域。主控设备100可根据所接收的信息,判断当前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进而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具体的,当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存在携带多张(包括两张)定位卡200、不携带定位卡200以及所携带定位卡200为非本人卡等情况之一时,主控设备100生成的身份匹配信息为存在违规行为,并向声光报警设备500发出报警指令,以指示其进行声、光二种信号报警。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基站300还可位于井下区域605。井下区域605的定位基站300可安装于井下区域605的罐笼604出口处以及作业区域。矿井人员通过闸机区602的检测进入候罐区603,再通过罐笼604进入井下区域605,定位基站300向位于罐笼604出口处的所有定位卡200发送测距配置信息,以将定位卡200设定为标准模式,使得定位卡200恢复正常测距模式。标准模式可提高定位卡200的定位范围并降低其电池功耗。位于作业区域的定位基站300则用于对矿井人员进行实时定位,满足行业安全标准。
以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采用了UWB定位技术,可实现定位误差小于0.3m的高精度定位,同时本发明通过设定定位卡200的工作模式,动态调整定位卡200的发射功率和测距频率,满足了定位卡200唯一性检测的应用需求。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方法,可应用在矿井精确定位技术领域,例如上述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矿井人员下井作业时,需依次通过集合区600、排队区601、闸机区602以及候罐区603,最后乘坐罐笼604到达井下区域605。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方法可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步骤S10、获取多个定位基站与定位卡之间的定位距离,定位卡用于供矿井人员进行佩戴;
步骤S20、根据定位距离,获取定位卡的定位位置,以通过定位基站对定位卡进行模式设定;
步骤S30、当定位卡位于预设检测范围内时,将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其中低功率模式下,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与检测范围相同;
步骤S40、在检测范围内,获取定位卡的识别信息和佩戴定位卡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
步骤S50、根据识别信息和身份信息,生成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执行步骤S10时,即获取多个定位基站与定位卡之间的定位距离,定位卡用于供矿井人员进行佩戴。具体的,以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当矿井人员携带定位卡200进入矿井入口时,首先系统通过多个定位基站300获取与定位卡200之间的定位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执行步骤S20~S30时,即根据定位距离,获取定位卡的定位位置,以通过定位基站对定位卡进行模式设定;当定位卡位于预设检测范围内时,将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其中低功率模式下,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与检测范围相同。具体的,根据步骤S10所得距离确定定位卡200的实时位置。当系统确定定位卡200位于集合区600时,可通过定位基站300向集合区600内所有的定位卡200发送测距配置信息,以将定位卡200设定为标准模式。标准模式表征定位卡200处于正常测距距离的模式。在标准模式下,定位卡200的测距距离为200m~400m,测距频率为0.5~1Hz。按测距配置信息设置的定位卡200可实现定位误差不大于0.3m的精确定位。
本实施例中,当系统确定定位卡200位于排队区601时,可通过定位基站300向排队内所有的定位卡200发送检测配置信息,以将定位卡200设定为低功率模式。低功率模式下的定位卡200,其信号发送功率将下降且发射频率将升高。低功率模式下,定位卡200的测距距离与闸机的预设检测范围相同。此时,定位卡200的测距距离为0m~5m,测距频率为2~5Hz。当定位卡200处以低功率模式时,检测基站402与定位卡200之间的通信距离可缩短,进而实现了当定位卡200进入到检测基站402的预设范围时,可减少该范围内定位卡200的测距并发数量,避免了同频干扰,实现缩短唯一性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执行步骤S40时,即在检测范围内,获取定位卡的识别信息和佩戴定位卡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具体的,在闸机区602设置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可包括闸机401、检测基站402以及识别装置403。当矿井人员携带定位卡200依次通过闸机401时,系统可通过检测基站402获取预设检测范围内定位卡200的识别信息,上述识别信息可包括定位卡200的数量以及其所绑定人员的身份信息。系统还可通过识别装置403获取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本实施例中,矿井人员进入闸机区602后,依次排队通过闸机401。首先,识别装置403获取矿井人员录入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传输至主控设备100,以识别本次通过闸机401的人员身份;同时,当检测基站402检测到检测范围内存在定位卡200时,可获取定位卡200的识别信息,并将识别信息通过以太网传输至主控设备100。检测范围可根据检测基站402与闸机40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通常设置为以检测基站402为圆心,半径2米的圆形区域。另外,识别装置403也可以安装于闸机401的出口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执行步骤S50时,根据识别信息和身份信息,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具体的,根据所接收的识别信息和身份信息,系统可通过主控设备100判断当前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进而生成身份匹配信息。本实施例中,当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存在携带多张(例如2张)定位卡200、不携带定位卡200以及所携带定位卡200为非本人卡等情况之一时,主控设备100生成身份匹配信息为存在违规行为,并向声光报警设备500发出报警指令,以指示其进行声、光二种信号报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定位卡200位于井下区域605时,系统可向定位卡200发送测距配置信息并进行配置。具体的,矿井人员在完成身份信息检测后,将进入候罐区603等待,再通过乘坐罐笼604进入井下区域605。本实施例中,罐笼604出口处以及作业区域还安装有定位基站300。当矿井人员通过罐笼604进入井下区域605,即定位卡200位于井下区域605时,系统可通过定位基站300向位于罐笼604出口处的所有定位卡200发送测距配置信息并进行配置,使得定位卡200恢复正常测距模式,即测距距离200-400米,测距频率0.5Hz,以提高定位卡200的定位范围并降低其电池功耗。位于作业区域的定位基站300则用于对矿井人员进行实时定位,满足行业安全标准。
请参阅图3所示,图3是图2中步骤S50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步骤S50可包括如下的步骤流程:
步骤S51、根据识别信息,判断检测范围内定位卡的数量是否为一个;
步骤S52、当定位卡的数量为一个时,将识别信息与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身份匹配信息;以及
步骤S53当定位卡的数量为零个或者多个时,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执行步骤S51~S53时,即根据识别信息,判断检测范围内定位卡的数量是否为一个;当定位卡的数量为一个时,将识别信息与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当定位卡的数量为零个或者多个时,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具体的,系统可通过检测基站402获取检测范围内定位卡200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包括定位卡200的数量以及其所绑定人员的身份信息。首先,主控设备100可根据定位卡200的数量,判断当前通过闸机的矿井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当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携带一张定位卡200时,主控设备100可该定位卡200的识别信息与识别装置403获取的矿井人员录入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处理,进而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当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存在携带多张(包括两张)定位卡200、不携带定位卡200等情况之一时,系统判断当前通过闸机的矿井人员存在违规行为,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请参阅图4所示,图4是图3中步骤S52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流程示意图。步骤S52可包括如下的步骤流程:
步骤S521、将识别信息与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判断定位卡是否属于矿井人员;
步骤S522、当定位卡属于矿井人员,生成身份匹配信息;以及
步骤S523、当定位卡不属于矿井人员,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执行步骤S521~S523时,即将识别信息与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判断定位卡是否属于矿井人员;当定位卡属于矿井人员,生成身份匹配信息;以及当定位卡不属于矿井人员,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具体的,主控设备100可该定位卡200的识别信息与识别装置403获取的矿井人员录入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处理,判断该定位卡200是否属于当前矿井人员。当定位卡200属于矿井人员,则判断当前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不存在违规行为,主控设备100生成身份匹配信息且不发出警报;当定位卡200不属于矿井人员,则判断当前通过闸机401的矿井人员存在违规行为,主控设备100生成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提高了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效率,通过动态调整定位卡的发射功率和测距频率,使得定位卡在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工作模式,同时结合指纹、虹膜等身份识别技术,满足了矿井人员考勤管理时定位卡唯一性检测的应用需求。本发明还采用了UWB定位技术,通过在不同区域安装多个UWB定位基站,实现了定位误差小于0.3m的实时高精度定位,满足行业安全标准。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卡,用于供矿井人员进行佩戴;
多个定位基站,与所述定位卡通信连接,所述定位基站用于测量与所述定位卡之间的定位距离,以获取所述定位卡的定位位置;
检测设备,包括闸机、检测基站和识别装置,其中,在所述闸机的预设检测范围内,所述检测基站用于获所述定位卡的识别信息,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获取佩戴所述定位卡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
主控设备,与所述检测设备通信连接,所述主控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
其中,在所述检测设备处,所述定位基站将所述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所述低功率模式下,所述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与所述检测范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基站位于矿井的下井通道和井下区域处,在所述下井通道的集合区和所述井下区域处,所述定位基站将所述定位卡设定为标准模式,所述标准模式表征定位卡处于正常测距距离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位于所述下井通道和罐笼之间位置处,在所述下井通道的排队区、闸机区和候罐区,所述定位基站将所述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人员身份信息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位卡为低功率模式时,所述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为0m~5m,测距频率为2~5Hz。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人员身份信息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位卡为标准模式时,所述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为200m~400m,测距频率为0.5~1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还包括:
声光报警设备,与所述主控设备有线通信连接,所述声光报警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身份匹配信息进行声、光信号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为人脸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和/或指纹识别装置。
8.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定位基站与定位卡之间的定位距离,所述定位卡用于供矿井人员进行佩戴;
根据所述定位距离,获取所述定位卡的定位位置,以通过所述定位基站对所述定位卡进行模式设定;
当所述定位卡位于预设检测范围内时,将所述定位卡设定为低功率模式,其中所述低功率模式下,所述定位卡的测距距离与所述检测范围相同;
在所述检测范围内,获取所述定位卡的识别信息和佩戴所述定位卡的矿井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身份信息,生成所述矿井人员的身份匹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判断所述检测范围内所述定位卡的数量是否为一个;
当所述定位卡的数量为一个时,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以及
当所述定位卡的数量为零个或者多个时,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识别信息与所述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定位卡是否属于所述矿井人员;
当所述定位卡属于所述矿井人员,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以及
当所述定位卡不属于所述矿井人员,生成所述身份匹配信息并进行声光报警。
CN202211632737.6A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3475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2737.6A CN116347594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2737.6A CN116347594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7594A true CN116347594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81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2737.6A Pending CN116347594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75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4904A (zh) * 2023-09-22 2023-12-26 西安利雅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提升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4904A (zh) * 2023-09-22 2023-12-26 西安利雅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矿井提升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8791B (zh) 基于阵列天线的室内定位系统
EP3096986B1 (en) Vehicle identification
CN102761964B (zh) 基于ZigBee的井下人员定位方法
CN109543625B (zh) 一种矿井人员唯一性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1770009A (zh) 一种精确实用的射频定位新技术
CN103293513A (zh) 一种基于rss和toa互补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7437044A (zh) 一种矿井移动目标跟踪与定位方法
CN108764418B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考勤及人员安全监视系统和方法
US20190362111A9 (en) Tracking system for persons and/or objects
CN116347594A (zh) 一种矿井人员定位信息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US11105909B2 (en) Tracking system for persons and/or objects
CN208737505U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人员安全监视及考勤设备
KR101305371B1 (ko) 영상 전송이 가능한 실시간 위치 추적 서비스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724755B (zh) 一种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的方法
CN202153357U (zh) 固定场区内的人员精确定位系统
CN105756708A (zh)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KR20200139031A (ko) 다중 사물인터넷 장치를 이용한 지하철 결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862204B (zh) 群体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796165B (zh) 确定井下人员位置的概率方法
CN110718003B (zh) 基于rfid的入口进出检测方法
CN111836196B (zh)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07817467A (zh) 一种矿井定位方法与系统
CN109814068B (zh) 一种工地人员定位系统及工地人员定位方法
CN109699005B (zh) 一种进出门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3567924A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电力基坑作业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