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7513B - 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7513B
CN116347513B CN202211686124.0A CN202211686124A CN116347513B CN 116347513 B CN116347513 B CN 116347513B CN 202211686124 A CN202211686124 A CN 202211686124A CN 116347513 B CN116347513 B CN 116347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response
authentication
fail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61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47513A (zh
Inventor
程增辉
陈俊
梁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2116861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7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7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7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47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7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本申请解决了由于卫星体制设置,卫星资源有限,导致用户发送短信时占用卫星资源较大,网络利用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类通信业务应时而生,天通业务就是其中之一。天通业务通过利用卫星资源进行通信,能够实现通信网络全面覆盖,为应急、水利、消防、林业、地质、政务、公安、海洋、渔业等行业提供了通信保障服务。并且,利用卫星资源传递短信信息能够更加可靠稳定地实现短信信息传递。因此,天通卫星对于传递短信信息显的尤为重要。
目前,由于卫星体制设置,卫星资源有限,导致用户发送短信时占用卫星资源较大,网络利用效率低下。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卫星体制设置,卫星资源有限,导致用户发送短信时占用卫星资源较大,网络利用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终端类型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目标业务的移动交换中心和目标业务的接入网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可选地,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其中,注册请求消息携带第一终端的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对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结果为不合法,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一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一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一失败原因,第一失败原因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合法性检测失败。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结果为合法,对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鉴权结果为失败,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二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二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二失败原因,第二失败原因为用户识别卡鉴权失败。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鉴权结果为成功,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得到获取结果,其中,签约数据包括停机、复机、数据传输模式和号码,获取结果用于反映是否成功获取到签约数据。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获取结果为失败,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三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三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三失败原因,第三失败原因为签约数据获取失败。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签约数据获取成功,向第一终端返回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注册成功响应携带第一终端的欠费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终端分配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并启动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建立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上下文信息包括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临时移动用户标识、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的相关信息、签约数据、手机号码和计费标识。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生成鉴权向量,其中,鉴权向量包括随机数和第一响应;向第一终端发送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其中,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携带随机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终端鉴权信息响应,其中,终端鉴权信息响应携带第二响应;响应于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成功的鉴权结果;响应于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不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失败的鉴权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确定模块,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可选地,通信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终端类型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目标业务的移动交换中心和目标业务的接入网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可选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其中,注册请求消息携带第一终端的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对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检测结果为不合法,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一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一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一失败原因,第一失败原因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合法性检测失败。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鉴权结果为失败,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二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二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二失败原因,第二失败原因为用户识别卡鉴权失败。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鉴权结果为成功,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得到获取结果,其中,签约数据包括停机、复机、数据传输模式和号码,获取结果用于反映是否成功获取到签约数据。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获取结果为失败,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三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三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三失败原因,第三失败原因为签约数据获取失败。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签约数据获取成功,向第一终端返回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注册成功响应携带第一终端的欠费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分配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并启动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建立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上下文信息包括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临时移动用户标识、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的相关信息、签约数据、手机号码和计费标识。
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生成鉴权向量,其中,鉴权向量包括随机数和第一响应;向第一终端发送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其中,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携带随机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终端鉴权信息响应,其中,终端鉴权信息响应携带第二响应;响应于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成功的鉴权结果;响应于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不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失败的鉴权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装置及至少一个终端,其中,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中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中的通信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中的通信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从而能够通过协议转换节约卫星资源,提高天通卫星资源的利用率,进而解决了由于卫星体制设置,卫星资源有限,导致用户发送短信时占用卫星资源较大,网络利用效率低下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现通信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天通用户数量已突破15万户,天通卫星为通信保障“最后一公里”的手段,其可靠稳定的通信要求,为用户筑起生命的防护堤,因此,天通卫星对于短信传递信息显的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由于卫星体制设置,卫星资源有限,导致用户发送短信时占用卫星资源较大,网络利用效率低下。为实现天通终端用户利用天通物联网通道与地面手机用户之间的互通,节省卫星网络资源,提升天通网络的价值,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利用卫星物联网发送短信,提高卫星资源有效利用,能够通过协议转换节约卫星资源,提高天通卫星资源的利用率,以下详细说明。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通信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1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BUS总线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通信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0(或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
第一终端可以理解为主叫终端,示例性地,第一终端可以为天通终端,例如为能够支持天通业务的手机。第一信息可以理解为短数据信息,例如为第一终端发送的短信信息。目标业务例如可以为天通业务。第一协议格式可以理解为传输第一信息的协议格式,可选地,第一协议格式可以为短数据协议格式。
步骤S20可以由物联网短数据平台执行,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发送第一协议格式的第一信息至物联网短数据平台,物联网短数据平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再由物联网短数据平台将第一信息转发至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其中,物联网短数据平台可以为天通物联网短数据平台,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可以为天通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
示例性地,天通终端经由天通接入网和天通物联网网关发送短数据协议格式的短信信息至天通物联网短数据平台,天通物联网短数据平台接收该短数据协议格式的短信信息,再由天通物联网短数据平台将该短信信息转发至天通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步骤S21,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
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
第二终端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的目标终端,即被叫终端。第二协议格式可以理解为传输第二信息的协议格式,示例性地,第二协议格式可以为短消息点对点协议(Short Message Peer to Peer,SMPP)格式。
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能够得到第一信息中的主体内容,其中包括第二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和号段,即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用于确定第二终端的身份及终端类型。
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可以理解为将解析得到的第一信息中的主体内容采用另一种协议格式进行发送。示例性地,基于短数据协议格式解析短信信息(第一信息),得到被叫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短信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采用SMPP格式编码该短信信息,得到第二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步骤S21可以由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执行,可以理解为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接收到物联网数据平台转发的第一信息后,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同时,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
示例性地,天通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接收到天通物联网数据平台转发的短息信息后,基于短数据协议格式解析该短信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同时,天通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对该短信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采用SMPP格式编码该短信信息,得到第二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步骤S22,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
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包括天通终端和地面终端,天通终端即为支持天通业务的终端,地面终端即为不支持天通业务的终端。
基于IMSI和号段能够确定出终端是否支持天通业务,即能够确定出终端类型。不同终端类型的短信信息转发流程不同。
步骤S21可以由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执行,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能够确定出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
示例性地,天通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基于解析得到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从而能够为后续确定短信信息的转发流程提供准确判断依据。
步骤S23,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归属地短信网关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所属地区的短信网关,归属地短信中心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所属地区的短信中心,示例性地,以第二终端的归属地为陕西为例,归属地短信网关可以为陕西电信短信网关,归属地短信中心可以为地面手机归属地短信中心。
步骤S23可以由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执行,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时,经由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从而完成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
示例性地,天通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确定第二终端不支持天通业务时,经由陕西电信短信网关和地面手机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从而能够通过协议转换节约卫星资源,提高天通卫星资源的利用率,进而解决了由于卫星体制设置,卫星资源有限,导致用户发送短信时占用卫星资源较大,网络利用效率低下技术问题。
可选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4,响应于终端类型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目标业务的移动交换中心和目标业务的接入网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目标业务的移动交换中心(MSC)可以理解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目标业务的接入网可以理解为支持接入目标业务的运营的网点,示例性地,目标业务的移动交换中心可以为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目标业务的接入网可以为天通接入网。
步骤S24可以由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执行,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说明此时第二终端可以支持目标业务,则经由移动交换中心和接入网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从而完成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
示例性地,短信中心或短信网关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后,经由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天通接入网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在步骤S20中,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
其中,注册请求消息携带第一终端的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步骤S201,对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可以理解为用于识别移动用户的号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Equipment Identity,IMEI)可以理解为用于识别移动设备的号码,上述步骤可以理解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第一终端的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注册请求消息,并对注册请求消息中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可选地,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至基站(Ground SwitchingCenter,地面交换中心,GSC),当基站接收到注册请求消息时,将注册请求消息转发至物联网网关(IoT-GW),物联网网关接收到注册请求消息后,对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在步骤S201中,对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还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10,响应于检测结果为不合法,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一注册失败响应。
其中,第一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一失败原因,第一失败原因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合法性检测失败。
可选地,当检测结果为不合法时,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向基站返回第一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一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一失败原因,第一失败原因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合法性检测失败。基站接收到第一注册失败响应后,向第一终端转发该第一注册失败响应,表示该第一终端注册失败,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在步骤S201中,对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还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11,响应于检测结果为合法,对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
可选地,当检测结果为合法时,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对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示例性地,用户识别卡即手机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SIM)。
可选地,在步骤S2011中,响应于检测结果为合法,对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还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11a,基于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生成鉴权向量;
其中,鉴权向量包括随机数和第一响应;
鉴权向量可以理解为在对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中使用到的参数组,该参数组包括:随机数(RandomChallenge,RAND),鉴权令牌(AuthenticationToken,AUTN),预期响应(ExpectedResponse,XRES),加密密钥(Confidentiality-Key)和完整性密钥(Integrity-Key),其中,RAND是网络提供给终端的不可预知的随机数,AUTN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给终端,使终端可以用它来对网络进行鉴权,XRES是期望的终端鉴权响应参数,用于和终端产生的鉴权响应参数RES(或RES+RES_EXT)进行比较,以决定鉴权是否成功。第一响应可以理解为鉴权向量中的预期响应(XRES)。
可选地,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发送鉴权信息检索请求(Authentication-Information-Request,AIR)至核心网,其中,鉴权信息检索请求携带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核心网接收到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后,核心网生成鉴权向量,并向物联网网关发送鉴权信息响应(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Answer,AIA)),其中,鉴权信息包括鉴权向量,鉴权向量包括预期响应(Expected user RESpone,XRES),即第一响应。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步骤S2011b,向第一终端发送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
其中,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携带随机数。
可选地,物联网网关接收到鉴权信息响应后,物联网网关向基站发送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其中,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携带随机数,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步骤S2011c,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终端鉴权信息响应;
其中,终端鉴权信息响应携带第二响应。
可选地,基站接收到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后,基站将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转发至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后,第一终端进行鉴权计算,得到第二响应RES,且第一终端向基站发送终端鉴权信息响应,其中,终端鉴权信息响应携带第二响应。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步骤S2011d,响应于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成功的鉴权结果;
步骤S2011e,响应于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不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失败的鉴权结果。
当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一致,即XRES与RES一致,说明鉴权向量中的期望的终端鉴权响应参数与第一终端进行鉴权计算得到的鉴权计算响应参数一致,即鉴权成功;当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不一致,即XRES与RES不一致,说明鉴权向量中的期望的终端鉴权响应参数与第一终端进行鉴权计算得到的鉴权计算响应参数不一致,即鉴权失败,表示该第一终端注册失败。
可选地,基站接收到终端鉴权信息响应后,基站将终端鉴权信息响应转发至物联网网关,物联网网关接收到终端鉴权信息响应后,物联网网关比对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当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成功的鉴权结果;当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不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失败的鉴权结果。
示例性地,当物联网网关发送请求信息时,物联网网关可以开启过程保护定时器,其中,请求信息包括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和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当过程保护定时器超时,且物联网网关未接受到与请求信息对应的响应时,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向基站返回第四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四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四失败原因,第四失败原因为过程保护定时器超时。基站接收到第四注册失败响应后,向第一终端返回第四注册失败响应,表示该第一终端注册失败。
可选地,在步骤S2011中,响应于检测结果为合法,对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110,响应于鉴权结果为失败,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二注册失败响应。
其中,第二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二失败原因,第二失败原因为用户识别卡鉴权失败。
可选地,当鉴权结果为失败时,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向基站返回第二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二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二失败原因,第二失败原因为用户识别卡鉴权失败,基站接收到第二注册失败响应后,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二注册失败响应,表示该第一终端注册失败,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在步骤S2011中,响应于检测结果为合法,对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还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111,响应于鉴权结果为成功,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得到获取结果,其中,签约数据包括停机、复机、数据传输模式和号码,获取结果用于反映是否成功获取到签约数据。
可选地,当鉴权结果为成功时,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从核心网处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得到获取结果,其中,签约数据包括停机、复机、数据传输模式和号码,获取结果用于反映是否成功获取到签约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在步骤S20111中,响应于鉴权结果为成功,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得到获取结果还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111a,响应于获取结果为失败,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三注册失败响应。
其中,第三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三失败原因,第三失败原因为签约数据获取失败。
可选地,当获取结果为失败时,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向基站返回第三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三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三失败原因,第三失败原因为签约数据获取失败,基站接收到第三注册失败响应后,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三注册失败响应,表示该第一终端注册失败,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在步骤S20111中,响应于鉴权结果为成功,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得到获取结果还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111b,响应于签约数据获取成功,向第一终端返回注册成功响应。
其中,注册成功响应携带第一终端的欠费信息。
可选地,当签约数据获取成功时,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向基站返回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注册成功响应携带第一终端是否欠费信息,基站接收到注册成功响应后,向第一终端返回注册成功响应,表示该第一终端注册成功,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可选地,在步骤S20111b中,响应于签约数据获取成功,向第一终端返回注册成功响应还可以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步骤S20111b0,向第一终端分配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并启动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
步骤S20111b1,建立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其中,上下文信息包括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临时移动用户标识、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的相关信息、签约数据、手机号码和计费标识。
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可以理解为用于识别移动用户的临时标识,可选地,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给第一终端分配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Identity,TMSI),启动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通过物联网网关在本地建立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上下文信息包括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临时移动用户标识、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的相关信息、签约数据、用于识别移动用户的号码(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MSISDN)和计费标识,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图3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综合说明本实施提出的通信方法。图3可以理解为对终端进行注册的过程图,以为对物联网终端进行注册为例,由物联网终端(UE)向基站(GSC)发送终端注册请求,其中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即步骤S301),再由基站向天通物联网网关(IoT-GW)转发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终端注册请求(即步骤S302),进行合法性检测(即步骤S303);当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检测失效时,通过天通物联网网关将终端初测失败响应发送至基站(即步骤S304),再由基站转发至终端(步骤S305);当检测结果为合法,进行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即步骤S306)。当鉴权失败时,通过天通物联网网关将鉴权失败响应发送至基站(即步骤S307),再由基站转发至终端(即步骤S308);当鉴权成功时,获取终端签约数据(即步骤S309)。当获取终端签约数据失败时,通过基站将获取终端签约数据失败响应发送至物联网网关(即步骤S310),再由物联网网关转发至终端(即步骤S311);当获取终端签约数据成功时,则通过物联网网关给第一终端分配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即步骤S312),并通过基站将终端注册成功响应发送至物联网网关(即步骤S313),再由物联网网关转发至终端(即步骤S314),同时发送计费标识查询请求(即步骤S315),从而能够完成对终端的注册。
图4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综合说明本实施提出的通信方法。图4可以理解为对终端SIM卡进行鉴权的过程图,由天通物联网网关向天通核心网(HLR/Auc)发送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即步骤S401),天通核心网基于鉴权信息检索请求生成鉴权向量,包括随机数和第一响应(即步骤S402),经由天通物联网网关将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发送至基站,再由基站转发至天通物联网终端(即步骤S404),物联网终端向基站发送回复鉴权信息响应(即步骤S405),再由基站转发至天通物联网网关(即步骤S406),鉴权信息响应中携带第二响应,判断第一响应与第二响应是否一致,得到判断结果(即步骤S407),从而实现对终端SIM卡的鉴权。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综合说明本实施提出的通信方法。图5可以理解为天通终端与地面终端通信的过程图,以天通终端向地面终端发送短信信息为例,天通终端经由天通接入网和天通物联网网关(IoT-GW)执行上行短数据收转流程,将第一信息采用短数据协议格式发送至天通物联网短数据平台(即步骤S501)。天通物联网短数据平台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将第一信息转发至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即步骤S502)。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对第一信息进行解析,判断第一信息的被叫终端为地面终端,同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将短数据协议格式转换为SMPP格式,得到第二消息(即步骤S503)。之后,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经由地面终端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消息发送至地面终端(即步骤S504),从而实现天通终端与地面终端之间的通信。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综合说明本实施提出的通信方法。图6可以理解为天通终端与天通终端的过程图,以天通终端向天通终端发送短信信息为例,天通终端经由天通接入网和天通物联网网关(IoT-GW)执行上行短数据收转流程,将第一信息采用短数据协议格式发送至天通物联网短数据平台(即步骤S601)。天通物联网短数据平台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将第一信息转发至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即步骤S602)。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对第一信息进行解析,判断第一信息的被叫终端为天通终端,,同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将短数据协议格式转换为SMPP格式,得到第二消息(即步骤S603)。之后,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经由天通终端的天通MSC将第二消息发送至地面终端(即步骤S604),从而实现天通终端与天通终端之间的通信。
图7是根据本申请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意图,综合说明上述步骤S20至步骤S23的具体实现过程。图7中虚曲线表示天通手机与天通手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实曲线表示天通物联网与地面手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天通手机与天通手机之间进行通信时,由天通手机发送短数据至天通01/02/03星,经由天通接入网,再依次经由天通核心网中的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和天通移动交换中心、以及天通物联网中的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短数据平台,短数据在天通核心网中通过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进行协议格式转换,转换为天通物联网短数据格式的短数据,再经由发送路线中的天通接入网及天通01/02/03星发送至另一天通手持终端。天通物联网与地面手机之间进行通信时,由天通手持终端发送短数据至天通01/02/03星,经由天通接入网,再依次经由天通物联网中的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短数据平台、以及天通核心网中的天通短信中心/短信网关和天通移动交换中心,短数据天通物联网中通过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短数据平台进行协议格式转换,转换为天通核心网短数据格式的短数据,再通过短消息网关依次经由陕西电信短信网关、地面3/4/5G核心网发送至地面手机终端。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的装置800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801,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处理模块802,处理模块802用于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确定模块803,确定模块803用于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通信模块804,通信模块804用于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可选地,通信模块804还用于响应于终端类型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目标业务的移动交换中心和目标业务的接入网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可选地,接收模块801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其中,注册请求消息携带第一终端的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对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响应于检测结果为不合法,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一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一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一失败原因,第一失败原因为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合法性检测失败。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响应于鉴权结果为失败,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二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二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二失败原因,第二失败原因为用户识别卡鉴权失败。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响应于鉴权结果为成功,获取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得到获取结果,其中,签约数据包括停机、复机、数据传输模式和号码,获取结果用于反映是否成功获取到签约数据。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响应于获取结果为失败,向第一终端返回第三注册失败响应,其中,第三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三失败原因,第三失败原因为签约数据获取失败。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响应于签约数据获取成功,向第一终端返回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注册成功响应携带第一终端的欠费信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分配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并启动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建立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上下文信息包括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临时移动用户标识、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的相关信息、签约数据、手机号码和计费标识。
可选地,处理模块802还用于基于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生成鉴权向量,其中,鉴权向量包括随机数和第一响应;向第一终端发送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其中,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携带随机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终端鉴权信息响应,其中,终端鉴权信息响应携带第二响应;响应于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成功的鉴权结果;响应于第一响应和第二响应不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鉴权失败的鉴权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以是程序模块(例如是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程序指令集合),也可以是硬件模块,对于后者,其可以表现为以下形式,但不限于此:上述各个模块的表现形式均为一个处理器,或者,上述各个模块的功能通过一个处理器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装置及至少一个终端,其中,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以上的通信方法。
上述通信系统用于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确定待接入网络,其中,待接入网络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以上的通信方法。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确定待接入网络,其中,待接入网络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以上的通信方法。
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协议格式解析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基于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确定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响应于终端类型为不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第二信息转发至第二终端。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
基于所述第一协议格式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所述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
基于所述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所述号段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
响应于所述终端类型为不支持所述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响应于所述终端类型为支持所述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所述目标业务的移动交换中心和所述目标业务的接入网将所述第二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注册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对所述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进行合法性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为不合法,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第一注册失败响应,其中,所述第一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一失败原因,所述第一失败原因为所述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的合法性检测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为合法,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鉴权结果为失败,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第二注册失败响应,其中,所述第二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二失败原因,所述第二失败原因为所述用户识别卡鉴权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鉴权结果为成功,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签约数据,得到获取结果,其中,所述签约数据包括停机、复机、数据传输模式和号码,所述获取结果用于反映是否成功获取到所述签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获取结果为失败,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第三注册失败响应,其中,所述第三注册失败响应携带第三失败原因,所述第三失败原因为所述签约数据获取失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签约数据获取成功,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所述注册成功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欠费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分配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并启动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
建立所述第一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其中,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所述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所述临时移动用户标识、所述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失效定时器的相关信息、所述签约数据、手机号码和计费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识别卡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生成鉴权向量,其中,所述鉴权向量包括随机数和第一响应;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其中,所述终端鉴权信息检索请求携带所述随机数;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终端鉴权信息响应,其中,所述终端鉴权信息响应携带第二响应;
响应于所述第一响应和所述第二响应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所述鉴权成功的鉴权结果;
响应于所述第一响应和所述第二响应不一致,则得到用于表示所述鉴权失败的鉴权结果。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支持目标业务的终端,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一协议格式发送;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协议格式解析所述第一信息,得到第二终端的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号段,并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协议格式转换,得到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被叫终端,所述第二信息采用第二协议格式发送;
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和所述号段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类型;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类型为不支持所述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归属地短信网关和归属地短信中心将所述第二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类型为支持所述目标业务的终端,经由所述目标业务的移动交换中心和所述目标业务的接入网将所述第二信息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1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装置及至少一个终端,其中,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14.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211686124.0A 2022-12-27 2022-12-27 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6347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6124.0A CN116347513B (zh) 2022-12-27 2022-12-27 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6124.0A CN116347513B (zh) 2022-12-27 2022-12-27 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7513A CN116347513A (zh) 2023-06-27
CN116347513B true CN116347513B (zh) 2024-05-24

Family

ID=8688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6124.0A Active CN116347513B (zh) 2022-12-27 2022-12-27 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75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96841A (zh) * 2023-09-27 2023-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短信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6094A (zh) * 2012-06-06 2013-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及互通网关
CN105872993A (zh) * 2016-03-23 2016-08-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状态的信息请求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4660628A (zh) * 2022-03-04 2022-06-24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北斗卫星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WO2022148154A1 (zh) * 2021-01-11 2022-07-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6094A (zh) * 2012-06-06 2013-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及互通网关
CN105872993A (zh) * 2016-03-23 2016-08-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状态的信息请求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2148154A1 (zh) * 2021-01-11 2022-07-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0628A (zh) * 2022-03-04 2022-06-24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北斗卫星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7513A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9160B (zh) 一种VoWiFi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终端及无线访问接入点设备
CN108282846B (zh)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31847A (zh) 虚拟用户识别模块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6686591B (zh) 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5179A (zh) 一种即时通信注册装置及即时通信注册方法
KR20140020223A (ko) 휴대폰 네트워크와 인터페이스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107597B (zh) 一种通讯模组网络的可靠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7277799B (zh) 用于绑定手机号码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323231A (zh) 安全算法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347513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1122421B2 (en) Loading of a new subscription profile into an 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CN111050324A (zh) 5g终端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6503B (zh) 一种geo卫星物联网鉴权方法和系统
JP6884209B2 (ja) サービス注文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442450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13171380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wing a mobile terminal to connect to internet services and optimizing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CN113691973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携号转网方法和运营商系统
KR20080088739A (ko) 무선 자동 등록을 이용한 wcdma 단말기 서비스 개통방법
KR100845325B1 (ko) 무선 자동 등록을 이용한 wcdma 단말기 가입자 전화번호 변경 방법
EP4054220A1 (en) Mobile service acces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59544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wing a user of a mobile terminal to benefit from services of a foreign mobile network as a regular subscriber thereof
KR102384891B1 (ko) 자기 휴대폰번호를 이용한 국내 통화 기반의 해외 착신 방법
KR20100012588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인증 장치 및 방법
KR20190089676A (ko) 자기 발신번호를 이용한 국내 메시징 기반의 해외 메시지 발송 방법
CN104254057A (zh) 一种短消息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