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5028A - 端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 Google Patents
端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45028A CN116345028A CN202310340302.2A CN202310340302A CN116345028A CN 116345028 A CN116345028 A CN 116345028A CN 202310340302 A CN202310340302 A CN 202310340302A CN 116345028 A CN116345028 A CN 1163450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hole
- end cap
- cap assembly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973 fluoro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2—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4—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H01M50/636—Closing or sealing filling ports, e.g. using lid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及密封组件,密封组件用于密封端盖上的注液孔,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封堵组件及驱动组件,端盖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当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封堵组件的部分与第二固定件的孔壁抵接,以密封第二固定件上的注液口;当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驱动组件的部分穿设于第二固定件的第三通孔内,且驱动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二固定件的第二通孔内并抵靠封堵组件,封堵组件与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及端盖组件。本申请提供的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能够延长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且二次注液时操作简便,注液后密封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背景技术
电池单体通常包括壳体、电极组件及端盖,电极组件内置于壳体的内腔中,端盖盖设于壳体的开口处,以实现对壳体的内腔的密封。其中,端盖上通常设有注液孔,从而可以通过注液孔向壳体的内腔中注入电解液,以使电极组件浸润在电解液中。为了确保在注液完成后,电极组件可以放置在一个密封的腔体内,通常会采用密封结构对注液孔进行密封。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经历多次充放电循环,电池内的电解液被消耗,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需要对电池进行补液。然而现有工艺中采用焊接工艺对注液孔进行密封,密封结束后注液孔难以再次打开,无法进行二次注液;或者需要强力拆卸密封结构后造成端盖的损坏才能完成注液,不利于进行二次注液。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能够延长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且二次注液时操作简便,注液后密封效果良好。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及密封组件,所述端盖具有注液孔,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孔,所述端盖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注液孔,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与所述注液孔连通的第一通孔;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固定件背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形成注液口,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形成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及贯穿所述孔壁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口;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的部分与所述孔壁抵接,以密封所述注液口;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抵靠所述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端盖组件可以应用于电池单体,以盖合所述电池单体的壳体,并实现对电池单体的密封,且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均以所述端盖组件应用于电池单体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密封组件密封所述注液孔,所述电池单体可进行重复注液,从而延长所述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所述电池单体的密封及注液操作方便,二次注液效率高,在注液时无需强力拆卸所述密封组件即可开启所述注液口,能够避免由于强力拆卸所述密封组件导致所述端盖和所述密封组件损坏,保证密封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封堵组件及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封堵组件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可伸缩,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封堵组件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的尺寸为d1;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封堵组件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的尺寸为d2,其中d2>d1。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封堵组件可以自动密封,注液操作方便,注液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和驱动块,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杆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驱动块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另一端抵靠所述封堵组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驱动块与所述封堵组件抵靠,可以增大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封堵组件接触的面积,方便所述驱动组件推动所述封堵组件发生移动,以进一步提高注液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驱动杆外周侧,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可收缩,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d3;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d4,其中,d4>d3。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配合,可以进一步控制所述封堵组件在所述第二通孔内的位置,提高所述密封组件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邻近所述注液口设置,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注液口的台阶面,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台阶面抵接;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台阶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台阶面,不仅可以避免所述封堵组件进一步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内,导致出现密封失效的情况,且通过设置所述台阶面还可以增长电解液的流动路径,提高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孔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驱动杆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密封圈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密封圈,可以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三通孔的密封,避免电解液从所述第三通孔处流出,而影响所述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靠近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具有凹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凹槽,所述驱动杆可以与所述驱动块形成更为稳定的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密封组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组件包括第一封堵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且所述连接件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封堵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孔壁抵接,以密封所述注液口;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连接件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封堵组件无需完全露出于所述第二通孔,即可开启所述注液口,进一步提高所述电池单体的注液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二封堵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封堵件可变形,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封堵件与所述孔壁过盈配合,以密封所述注液口;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封堵件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与所述孔壁过盈配合,能够进一步避免所述电解液从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孔壁的连接处流出,提高所述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段朝远离所述第一段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段抵靠所述驱动组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段朝远离所述第一段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使得所述驱动组件作用于所述连接件时,能够产生从所述连接件指向所述第一封堵件的方向的力,从而提高所述密封组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具有贯穿所述连接件的贯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本体部和朝向所述连接件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贯穿孔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延伸部外周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贯通孔,能够提高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连接可靠性,且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延伸部外周侧,所述第一弹性件不易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所述连接件能够朝预设方向移动,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密封组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连接的第二本体部,及连接所述第二本体部和第一本体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及所述连接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通孔。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本体部及所述连接部以形成所述第一通孔,能够在保证电解液顺利流入所述电池单体内部的同时,提高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多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连接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之间,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及所述多个连接部共同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一通孔。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多个连接部,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所述多个连接部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而发生断裂,导致所述第二本体部及所述延伸部脱离所述第一本体部,造成所述密封组件失效。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
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盖合所述开口。所述端盖组件请参阅前面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池单体在电解液被消耗至无法正常使用时,通过采用本申请所述的端盖组件,能够及时向所述电池单体内部添加电解液,并在二次注液完成后重新密封所述注液孔,实现重复注液,以延长所述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且注液操作简单,注液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端盖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端盖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提供的端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驱动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端盖组件,110-端盖,111-注液孔,120-密封组件,121-第一固定件,1211-第一通孔,1212-第一本体部,1213-延伸部,1214-第二本体部,1215-连接部,122-第二固定件,1221-第二通孔,1221a-第一孔段,1221b-第二孔段,1221c-台阶面,1222-注液口,1223-孔壁,1224-第三通孔,123-封堵组件,1231-第一封堵件,1232-连接件,1232a-第一段,1232b-第二段,1232c-贯通孔,1233-第二封堵件,124-驱动组件,1241-驱动杆,1242-驱动块,1242a-凹槽,1243-第二弹性件,125-第一弹性件,126-密封圈;
200-电池单体,210-壳体,21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端盖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端盖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提供的端盖组件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3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100,所述端盖组件100包括端盖110及密封组件120。所述端盖110具有注液孔111,所述密封组件120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孔111,所述端盖组件100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密封组件120包括第一固定件121、第二固定件122、封堵组件123及驱动组件124。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121安装于所述注液孔111,且所述第一固定件121具有与所述注液孔111连通的第一通孔1211。所述第二固定件122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21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122具有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122的第二通孔1221。所述第二通孔1221在所述第二固定件122背离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一端形成注液口1222,所述第二通孔1221与所述第一通孔1211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122具有形成所述第二通孔1221的孔壁1223及贯穿所述孔壁1223的第三通孔1224。所述第三通孔1224与所述第二通孔1221连通。所述封堵组件123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所述驱动组件124至少部分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1224内。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123的部分与所述孔壁1223抵接,以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124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1224内,且所述驱动组件12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221内并抵靠所述封堵组件123,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具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可以应用于电池单体200(请参阅图7),以盖合所述电池单体200的壳体210,并实现对电池单体200的密封,且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均以所述端盖组件100应用于电池单体200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端盖110的实际形状可根据所述电池单体200的实际形状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的端盖组件10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进行密封的场景,在此,不对本申请所述端盖组件100的使用场景进行限定。
下面对所述端盖组件100的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进行详细描述。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123的部分与所述孔壁1223抵接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因此,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应用于电池单体200中时,电池单体200中的电解液被所述封堵组件123密封。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应用于电池单体200中时,可经由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具有间隙向所述电池单体200内注入电解液。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121可以安装于所述注液孔111内,也可以安装于所述注液孔111上方的所述端盖组件100的表面,在此不对此做限定,只需满足所述第一固定件121能够固定于所述注液孔111处,并使得所述第一通孔12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21连通即可。所述驱动组件124用于推动所述封堵组件123,以使得所述封堵组件123能够相对于所述注液口1222移动以密封或开启所述注液口1222。请参阅图5,当所述电池单体200需要注液时,向所述驱动组件124施加外力,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124抵靠所述封堵组件123并推动所述封堵组件123的部分朝向远离所述注液口1222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注液口1222开启,向所述注液口1222注入电解液,电解液从所述注液口1222进入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二通孔1221、所述第一通孔1211及所述注液孔111到达所述壳体210内部;请参阅图4,当注液完成时,撤去施加于所述驱动组件124的外力,从所述电池单体200外部向所述封堵组件123施加外力,或在所述密封组件120内部向所述封堵组件123提供拉力,使得所述封堵组件123能够重新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所述的端盖组件100通过设置所述密封组件120,使得所述端盖组件100能够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即使得所述电池单体200能够在密封状态和可注液状态之间切换,进而使得所述电池单体200可进行重复注液。通过在所述孔壁1223上设置可供所述驱动组件124穿过的第三通孔1224,在不需要进行注液的时候,所述驱动组件124还能够从所述第三通孔1224上拆除,以减轻所述电池单体200的重量,提高所述电池单体200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将所述驱动组件124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1224内,所述驱动组件124与所述注液口1222错开设置,避免所述驱动组件124干扰所述电池单体200从所述注液口1222进行注液。
因此,通过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密封组件120密封所述注液孔111,所述电池单体200可进行重复注液,从而延长所述电池单体200的使用寿命,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所述电池单体200的密封及注液操作方便,二次注液效率高,在注液时无需强力拆卸所述密封组件120即可开启所述注液口1222,能够避免由于强力拆卸所述密封组件120导致所述端盖110和所述密封组件120损坏,保证密封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单体200的注液过程通常包括一次注液和二次注液。其中,第一次注液后,电池单体200需要进行化成,使得电解液浸润到电池单体200的内部进行化学反应,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二次注液是在化成后对电解液的补充过程。因此,这里所指的二次注液是指在电池单体200化成后向电池单体200补充电解液的过程,并非对注液次数或注液次序进行限定,不应当理解为注液时注入二次,也不应当理解为第二次注液。
请继续参阅图2、图4及图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12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25,所述第一弹性件125连接所述封堵组件123及所述第一固定件121,所述第一弹性件125沿所述封堵组件123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可伸缩,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125沿所述封堵组件123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的尺寸为d1;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125沿所述封堵组件123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的尺寸为d2,其中d2>d1。
具体地,请参阅图4,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125处于自然状态或拉伸状态。当所述电池单体200需要注液时,所述端盖组件100需自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切换:向所述驱动组件124施加外力,所述驱动组件124推动所述封堵组件123的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125在所述封堵组件123的带动下拉长而处于拉伸状态,直至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如图5所示的所述第二状态,可向所述电池单体200注液。当注液完成时,撤去施加于所述驱动组件124的力,所述封堵组件123的部分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25的弹力作用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移动,直至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所述端盖组件100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125,所述封堵组件123可以自动密封,注液操作方便,注液效率高。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124包括驱动杆1241和驱动块1242,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杆1241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1224内,所述驱动块124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221内,且所述驱动块1242一端与所述驱动杆1241连接,另一端抵靠所述封堵组件123。
具体地,当所述电池单体200需要注液时,所述驱动杆1241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驱动块1242在所述第二通孔1221内移动,直至所述驱动块1242与所述封堵组件123抵靠。所述驱动块1242的尺寸可以大于所述第三通孔1224,以避免所述驱动杆1241从所述第三通孔1224中脱出,从而提高所述密封组件12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块1242的尺寸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通孔1224,所述驱动杆1241的具体尺寸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设置所述驱动块1242的尺寸,在此不对此做限定。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驱动块1242与所述封堵组件123抵靠,可以增大所述驱动组件124与所述封堵组件123接触的面积,方便所述驱动组件124推动所述封堵组件123发生移动,以进一步提高注液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124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243,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套设于所述驱动杆1241外周侧,且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块12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沿所述驱动杆1241的延伸方向可收缩,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驱动杆1241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d3;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沿所述驱动杆1241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d4,其中,d4>d3。
具体地,请参阅图4,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125处于拉伸状态,并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背离所述驱动块1242的一端与所述孔壁1223抵接以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对所述封堵组件123进行受力分析:所述封堵组件123受到来自所述第一弹性件125的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的拉力,同时,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的弹力通过所述驱动块1242作用于所述封堵组件123,使得所述封堵组件123受到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的推力,当上述二者的力平衡时,所述封堵组件123恰好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请继续参阅图4,以所述驱动组件124为两组,且所述两组驱动组件124关于所述封堵组件123对称设置为例,所述驱动组件124包括两个第二弹性件1243,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123受到来自所述两个第二弹性件1243的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的推力及来自所述第一弹性件125的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的拉力,当三力平衡时,所述封堵组件123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
请参阅图5,当需要开启所述注液口1222时,对所述驱动组件124施加外力,所述驱动块1242朝远离所述孔壁1223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与所述孔壁1223分离而处于自然状态。外力通过所述驱动块1242作用于所述封堵组件123,所述封堵组件123受到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的推力,且所述第一弹性件125在所述封堵组件123的带动下被进一步被拉伸而仍处于拉伸状态,当所述外力作用于所述封堵组件123的推力大于所述封堵组件123受到的来自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的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的拉力时,所述注液口1222开启。当需要重新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时,只需撤去施加于所述驱动组件124的外力即可。
可以理解地,若所述封堵组件123受到其他外力影响进一步伸入所述第二通孔1221内时,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注液口1222距离过远,将增大对所述驱动组件124施力以开启所述注液口1222的难度,甚至可能出现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孔壁1223完全分离而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因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1243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25配合,可以进一步控制所述封堵组件123在所述第二通孔1221内的位置,提高所述密封组件120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122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孔段1221a和第二孔段1221b,所述第一孔段1221a邻近所述注液口1222设置,所述第一孔段1221a与所述第二孔段1221b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注液口1222的台阶面1221c,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123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台阶面1221c抵接;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台阶面1221c之间具有间隙。
具体地,当所述端盖组件100从所述第二状态向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时,所述封堵组件123受到来自所述第一弹性件125的弹力而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封堵组件123的部分与所述台阶面1221c抵接,所述封堵组件123停止运动。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台阶面1221c,不仅可以避免所述封堵组件123进一步伸入所述第二通孔1221内,导致出现密封失效的情况,且通过设置所述台阶面1221c还可以增长电解液的流动路径,提高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孔壁1223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2、图4及图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120还包括密封圈126,所述密封圈126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1224内,且所述驱动杆1241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密封圈126内。具体地,所述密封圈126可以但不限于是氟橡胶、聚丙烯等。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密封圈126,可以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三通孔1224的密封,避免电解液从所述第三通孔1224处流出,而影响所述密封组件120的密封性能。
请参阅图6,图6为图2中驱动块的立体示意图,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1242靠近所述驱动杆1241的一端具有凹槽1242a,所述驱动杆1241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1242a内。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凹槽1242a,所述驱动杆1241可以与所述驱动块1242形成更为稳定的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密封组件120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5,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组件123包括第一封堵件1231和连接件1232,所述连接件1232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25连接,且所述连接件1232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封堵件1231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232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125的一侧,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1231与所述孔壁1223抵接,以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1231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具有间隙。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封堵件1231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所述连接件1232用于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25连接及与所述驱动组件124抵靠以带动所述第一封堵件1231移动。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1231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的间隙及所述连接件1232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的间隙共同形成电解液流通通道,以供电解液进入所述电池单体200内。因此,通过设置所述连接件1232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封堵组件123无需完全露出于所述第二通孔1221,即可开启所述注液口1222,进一步提高所述电池单体200的注液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2、图4及图5,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组件123还包括第二封堵件1233,所述第二封堵件1233设置于所述第一封堵件1231与所述连接件1232之间,所述第二封堵件1233可变形,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封堵件1233与所述孔壁1223过盈配合,以密封所述注液口1222;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封堵件1233与所述孔壁1223之间具有间隙。
具体地,所述第二封堵件1233可以但不限于是氟橡胶、聚丙烯等。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封堵件1233与所述孔壁1223过盈配合,能够进一步避免所述电解液从所述封堵组件123与所述孔壁1223的连接处流出,提高所述密封组件120的密封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232包括第一段1232a和第二段1232b,所述第二段1232b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25连接,所述第一段1232a位于所述第二段1232b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125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段1232b朝远离所述第一段1232a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当所述端盖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段1232b抵靠所述驱动组件124。
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段1232b朝远离所述第一段1232a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使得所述驱动组件124作用于所述连接件1232时,能够产生从所述连接件1232指向所述第一封堵件1231的方向的力,从而提高所述密封组件120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124的驱动块1242与所述连接件1232抵靠的一侧表面为与所述连接件1232的外周侧面紧密相贴的斜面,从而保证所述驱动组件124与所述连接件1232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所述密封组件120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232具有贯穿所述连接件1232的贯通孔1232c,所述第一固定件121包括第一本体部1212和朝向所述连接件1232延伸的延伸部1213,所述延伸部1213位于所述贯穿孔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125套设于所述延伸部1213外周侧。
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贯通孔1232c,能够提高所述连接件1232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连接可靠性,且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25套设于所述延伸部1213外周侧,所述第一弹性件125不易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所述连接件1232能够朝预设方向移动,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密封组件120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121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1213连接的第二本体部1214,及连接所述第二本体部1214和第一本体部1212的连接部1215,所述第一本体部1212、所述第二本体部1214及所述连接部1215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通孔1211。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本体部1214及所述连接部1215以形成所述第一通孔1211,能够在保证电解液顺利流入所述电池单体200内部的同时,提高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结构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121包括多个连接部1215,所述多个连接部1215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部1214与所述第一本体部1212之间,所述第一本体部1212、所述第二本体部1214及所述多个连接部1215共同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211。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所述多个连接部1215,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固定件121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所述多个连接部1215受到所述第一弹性件125的弹力作用而发生断裂,导致所述第二本体部1214及所述延伸部1213脱离所述第一本体部1212,造成所述密封组件120失效。
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7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立体分解图。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200,所述电池单体200包括壳体210和端盖组件100,所述壳体210具有开口211,所述端盖组件100盖合所述开口211。所述端盖组件100请参阅前面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在所述电池单体200在电解液被消耗至无法正常使用时,通过采用本申请所述的端盖组件100,能够及时向所述电池单体200内部添加电解液,并在二次注液完成后重新密封所述注液孔111,实现重复注液,以延长所述电池单体200的使用寿命,且注液操作简单,注液效率高。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此外,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在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又一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及密封组件,所述端盖具有注液孔,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孔,所述端盖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于所述注液孔,且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与所述注液孔连通的第一通孔;
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固定件背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形成注液口,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形成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及贯穿所述孔壁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口;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可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的部分与所述孔壁抵接,以密封所述注液口;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组件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抵靠所述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封堵组件及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封堵组件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可伸缩,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封堵组件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的尺寸为d1;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封堵组件指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的尺寸为d2,其中d2>d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和驱动块,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杆的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驱动块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另一端抵靠所述封堵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驱动杆外周侧,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可收缩,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d3;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驱动杆的延伸方向的尺寸为d4,其中,d4>d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邻近所述注液口设置,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注液口的台阶面,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台阶面抵接;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台阶面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驱动杆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密封圈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靠近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具有凹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包括第一封堵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且所述连接件的外周侧面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封堵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孔壁抵接,以密封所述注液口;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二封堵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封堵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封堵件可变形,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封堵件与所述孔壁过盈配合,以密封所述注液口;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封堵件与所述孔壁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段朝远离所述第一段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当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段抵靠所述驱动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贯穿所述连接件的贯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本体部和朝向所述连接件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贯穿孔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延伸部外周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与所述延伸部连接的第二本体部,及连接所述第二本体部和第一本体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及所述连接部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多个连接部,所述多个连接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之间,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及所述多个连接部共同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一通孔。
14.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盖合所述开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40302.2A CN116345028A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端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340302.2A CN116345028A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端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45028A true CN116345028A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883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340302.2A Pending CN116345028A (zh) | 2023-03-31 | 2023-03-31 | 端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4502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13218A (zh) * | 2023-09-13 | 2023-11-07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单体 |
-
2023
- 2023-03-31 CN CN202310340302.2A patent/CN11634502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13218A (zh) * | 2023-09-13 | 2023-11-07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单体 |
CN117013218B (zh) * | 2023-09-13 | 2023-12-19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盖板结构及电池单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34326B (zh) |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 |
EP3706194B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CN116345028A (zh) | 端盖组件和电池单体 | |
EP2690673A1 (en) | Terminal box | |
US20170098807A1 (en) | Sealed battery | |
KR102066013B1 (ko) | 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CN218385686U (zh) | 胶钉、壳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 |
JP5048652B2 (ja) | 蓄電池 | |
CN115621631A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 |
CN215070167U (zh) | 新型纽扣电池 | |
CN116154427B (zh) | 端盖组件及电池单体 | |
KR101268294B1 (ko) | 축전지용 벤트 캡 | |
CN117477117A (zh) | 一种电池盖板、单体电池以及开包工具 | |
CN216529092U (zh) |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 |
CN109124800A (zh) | 电动牙刷 | |
CN114914644A (zh) | 电池、电解液的注液方法和注液设备 | |
CN114039137A (zh) |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 |
KR20120083681A (ko) |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가스 배출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 |
KR20160150460A (ko) | 이차전지 | |
CN218731352U (zh) | 一种端盖组件和电池 | |
CN220731755U (zh) | 一种防爆电芯 | |
CN220324571U (zh) | 一种电池盖板、单体电池以及开包工具 | |
CN218242210U (zh) | 一种注液结构、电池及用电设备 | |
CN219739205U (zh) | 一种具有防爆结构的锂电池 | |
WO2024140872A1 (zh) | 一种盖板组件、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