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2249A -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2249A
CN116342249A CN202310293443.3A CN202310293443A CN116342249A CN 116342249 A CN116342249 A CN 116342249A CN 202310293443 A CN202310293443 A CN 202310293443A CN 116342249 A CN116342249 A CN 116342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n
information
invoice
financing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934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飞
张宏
凡颖
施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3102934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2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2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2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本发明可以及时评估企业融资风险,提高贷款风险评估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目前,企业以商品销售交易中所产生的发票为凭证,以发票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向银行申请短期的发票融资贷款,银行根据购销双方的资信状况、提交的应收账款质量、期限、付款进度等条件给予融资额度。银行在开立核对贷款业务时,一是需要通过审核企业提交的申请文件,但目前难以鉴别企业资料造假现象;二是需要跨银行查询客户提供的票据融资情况,但目前银行间出于保护交易隐私数据的目的,难以形成顺畅的跨银行重复融资的审核机制。现有的发票贷款处理方法存在企业使用发票进行重复超额融资的风险,贷款风险评估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的方法,用以及时评估企业融资风险,提高贷款风险评估效率,应用于区块链中接收用户贷款请求的第一银行节点,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
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的装置,用以及时评估企业融资风险,提高贷款风险评估效率,应用于区块链中接收用户贷款请求的第一银行节点,该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这样,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发票信息在其他银行的贷款情况,从而及时评估企业融资风险,提高贷款风险评估效率,并且基于MPC平台的隐私求交,可以有效保护区块链中各银行的数据隐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入区块链的银行节点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描述一种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申请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经研究发现,企业以商品销售交易中所产生的发票为凭证,以发票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向银行申请短期的发票融资贷款,银行根据购销双方的资信状况、提交的应收账款质量、期限、付款进度等条件给予融资额度。银行在开立核对贷款业务时,一是需要通过审核企业提交的申请文件,但目前难以鉴别企业资料造假现象;二是需要跨银行查询客户提供的票据融资情况,但目前银行间出于保护交易隐私数据的目的,难以形成顺畅的跨银行重复融资的审核机制。
具体的,在现行发票贷款业务流程中,银行主要依赖于人工审核申请材料以及通过电话等线下方式进行查询客户在他行融资情况,费时费力且难以获取准确数据,制约了发票贷款业务的开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问题:
1、人工审核效率低:融资材料审核,跨行数据通过线下人工进行处理,时效低,易出错且难以获取真实数据。
2、跨行数据不共享:银行之间缺乏跨行数据安全共享协作机制,银行间不愿意互相共享金融数据。
3、监管部门难监管:监管部门缺乏全面的融资完整数据,难以对发票贷款一票多贷现象进行监控。
4、企业融资渠道少: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风控数据不足,制约发票贷款业务大规模开展,中小企业融资难。
因此,现有的发票贷款处理方法存在企业使用发票进行重复超额融资的风险,贷款风险评估效率低。
针对上述研究,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S101: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S102: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
S103: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S104: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这样,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发票信息在其他银行的贷款情况,从而及时评估企业融资风险,提高贷款风险评估效率,并且基于MPC平台的隐私求交,可以有效保护区块链中各银行的数据隐私。
以下对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加以详细介绍。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1、多方安全计算:多方安全计算是隐私计算的主流技术方向之一,是在没有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各参与方将明文数据加密转化后,通过密码学协议协同完成数学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原始数据无需转移、无需解密、无需集中,也无泄露风险,具有数学理论可证明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以多方计算为代表的隐私计算技术,通过数据方、计算方、结果方的分离,打破了数据孤岛,真正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
2、区块链技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变成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3、发票贷款业务:企业以商品销售交易中所产生的发票为凭证,以发票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向银行申请短期的发票贷款,银行根据购销双方的资信状况,提交的应收账款质量、期限、付款进度等条件给予融资额度。
针对上述S101,发票信息例如包括:发票图像信息。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例如包括:采用光学文字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技术从发票图像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此处,发票标识例如包括:发票代码、以及发票代码等至少一种。
针对上述S102,第二银行节点例如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当第二银行节点接收到用户贷款请求时,可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银行节点,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银行节点则可以作为第二银行节点。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入区块链的银行节点示例图,其中,监管方节点为具有监管职权的银行,银行节点A、银行节点B、银行节点C、银行节点D都可以提供发票贷款业务,当银行节点A接收到用户贷款请求时,银行节点A作为第一银行节点,银行节点B、银行节点C、银行节点D作为第二银行节点。当银行节点B接收到用户贷款请求时,银行节点B作为第一银行节点,银行节点A、银行节点C、银行节点D作为第二银行节点。
多方安全计算(multi-party computation,MPC)平台可以对各银行节点上传的数据进行隐私求交,其中,隐私求交是在不泄露加入区块链的所有银行发票原始数据的前提下,由各个第二银行节点提供明文发票数据、贷款信息给MPC平台归属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计算节点,再由MPC平台使用不经意传输协议进行密文求交结果给第一银行节点,第一银行节点能够得到交集结果,但无法得到交集以外的对方集合数据的任何信息。(密文)隐私求交结果包括:发票标识、以及发票信息的贷款情况信息。
针对上述S10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反馈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例如包括: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反馈的贷款信息,根据不经意传输协议对贷款信息进行密文求交,协同计算输出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其中,贷款情况信息仅包含贷款信息中的部分信息,例如,贷款信息中包含贷款用户标识、贷款时间、还款信息、融资或未融资、融资金额、发票标识等,贷款情况信息中例如包含发票标识、融资或未融资、融资金额。
针对上述S10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贷款情况信息例如包括:融资或未融资;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之前,还包括:配置低风险对应的第一贷款金额、中风险对应的第二贷款金额、高风险对应的第三贷款金额。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301:贷款情况信息为融资时,重复融资次数加一。
S302:贷款情况信息为未融资时,重复融资次数加零。
S303: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重复融资次数。
例如,一共5个第二银行节点反馈贷款情况信息,其中,3个银行节点反馈的代理情况信息为融资,2个银行节点反馈的代理情况信息为未融资,则S301执行三次,S302执行两次,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重复融资次数为3。
S304:在重复融资次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低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一贷款金额。
S305:在重复融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中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二贷款金额。
S306:在重复融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高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三贷款金额。
其中,第一预设次数、第二预设次数、第三预设次数可以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历史贷款信息及对应的还款情况确定第一预设次数、第二预设次数、第三预设次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贷款情况信息包括:融资金额;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之前,还包括:配置低风险对应的第一贷款金额、中风险对应的第二贷款金额、高风险对应的第三贷款金额。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401:将各贷款情况信息中的融资金额相加得到融资总金额;
S402:在融资总金额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低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一贷款金额;
S403:在融资总金额大于第一预设金额,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中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二贷款金额;
S404:在融资总金额大于第二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高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三贷款金额。
此外,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银行节点也可以作为第二银行节点为其他银行节点提供贷款情况信息,也即,第一银行节点也可能会接收到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发票标识,为第二银行节点提供贷款情况信息,因此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到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发票标识时,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标识对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至MPC平台,以供MPC平台对贷款信息进行隐私求交得到贷款情况信息后将贷款情况信息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第二银行节点根据贷款情况信息确定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的整体流程图,第一银行节点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第一银行节点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此外,第一银行节点将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登记在区块链进行存证,以备追溯。这样,银行的查询条件不暴露给任意第三方,且各银行节点相互之间的数据保密。银行节点的计算同步数据库需准备数据发票号码+发票代码、贷款情况信息构成的组合字段具有唯一性。
另外,监管方通过该区块链可以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可以更好的评估和管控发票重复融资借贷风险,重复融资明细主要涉及发票号、融资银行、融资金额,统计重复融资多少起、重复融资总金额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装置的示意图,用于区块链中接收用户贷款请求的第一银行节点,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601,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发送模块602,用于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
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票信息包括:发票图像信息;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采用光学文字识别从发票图像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反馈的贷款信息,根据不经意传输协议对贷款信息进行密文求交,协同计算输出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贷款情况信息包括:融资或未融资;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低风险对应的第一贷款金额、中风险对应的第二贷款金额、高风险对应的第三贷款金额;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贷款情况信息为融资时,重复融资次数加一;贷款情况信息为未融资时,重复融资次数加零;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重复融资次数;在重复融资次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低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一贷款金额;在重复融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中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二贷款金额;在重复融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高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三贷款金额。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贷款情况信息包括:融资金额;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低风险对应的第一贷款金额、中风险对应的第二贷款金额、高风险对应的第三贷款金额;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各贷款情况信息中的融资金额相加得到融资总金额;在融资总金额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低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一贷款金额;在融资总金额大于第一预设金额,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中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二贷款金额;在融资总金额大于第二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高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三贷款金额。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到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发票标识时,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标识对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至MPC平台,以供MPC平台对贷款信息进行隐私求交得到贷款情况信息后将贷款情况信息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第二银行节点根据贷款情况信息确定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所述计算机设备700包括存储器710、处理器720及存储在存储器710上并可在处理器7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30,所述处理器7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730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这样,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发票信息在其他银行的贷款情况,从而及时评估企业融资风险,提高贷款风险评估效率,并且基于MPC平台的隐私求交,可以有效保护区块链中各银行的数据隐私。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中接收用户贷款请求的第一银行节点,包括:
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
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票信息包括:发票图像信息;
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包括:
采用光学文字识别从发票图像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反馈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包括:
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反馈的贷款信息,根据不经意传输协议对贷款信息进行密文求交,协同计算输出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贷款情况信息包括:融资或未融资;
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之前,还包括:
配置低风险对应的第一贷款金额、中风险对应的第二贷款金额、高风险对应的第三贷款金额;
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包括:
贷款情况信息为融资时,重复融资次数加一;
贷款情况信息为未融资时,重复融资次数加零;
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重复融资次数;
在重复融资次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低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一贷款金额;
在重复融资次数大于第一预设次数,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中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二贷款金额;
在重复融资次数大于第二预设次数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高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三贷款金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贷款情况信息包括:融资金额;
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之前,还包括:
配置低风险对应的第一贷款金额、中风险对应的第二贷款金额、高风险对应的第三贷款金额;
根据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包括:
将各贷款情况信息中的融资金额相加得到融资总金额;
在融资总金额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低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一贷款金额;
在融资总金额大于第一预设金额,且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中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二贷款金额;
在融资总金额大于第二预设金额时,确定所述用户的重复融资风险为高风险,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为第三贷款金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到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发票标识时,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标识对应的贷款信息;
将贷款信息发送至MPC平台,以供MPC平台对贷款信息进行隐私求交得到贷款情况信息后将贷款情况信息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第二银行节点根据贷款情况信息确定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区块链中接收用户贷款请求的第一银行节点,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上传的发票信息,从发票信息中获取发票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将发票标识发送给第二银行节点,以供第二银行节点根据发票标识确定所述发票信息关联的贷款信息,将贷款信息发送给多方安全计算MPC平台;其中,第二银行节点为区块链中除第一银行节点外能提供发票贷款业务的银行节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MPC平台对各第二银行节点发送的贷款信息隐私求交后得到的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票信息在各第二银行节点的贷款情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贷款额度、以及重复融资风险。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方法。
CN202310293443.3A 2023-03-23 2023-03-23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342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443.3A CN116342249A (zh) 2023-03-23 2023-03-23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93443.3A CN116342249A (zh) 2023-03-23 2023-03-23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2249A true CN116342249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93443.3A Pending CN116342249A (zh) 2023-03-23 2023-03-23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22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7230A (zh) * 2023-07-03 2023-08-01 湖南君创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信贷征信数据防泄露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7230A (zh) * 2023-07-03 2023-08-01 湖南君创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信贷征信数据防泄露方法及系统
CN116527230B (zh) * 2023-07-03 2023-09-15 湖南君创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信贷征信数据防泄露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76429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Du et al. Supply chain finance innovation using blockchain
RU2720354C1 (ru)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 конфиденциальных блокчейн-транзакций
Desai et al. A hybrid blockchain architecture for privacy-enabled and accountable auctions
Baum et al. P2DEX: privacy-preserving decentralized cryptocurrency exchange
CN111062805B (zh) 一种供应链金融服务管理平台
JP2022166214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を介して資産関連活動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6219014A (ja) リソース転送システム
US20210398116A1 (en) Managing transactions in multiple blockchain networks
CN111861477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后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90036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crypto-asset transactions
EP3937050B1 (en) Managing transactions in multiple blockchain networks
US11403632B2 (en) Managing transactions in multiple blockchain networks
CN11195100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金存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Kalvenes et al. Design of robust business-to-business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with guaranteed privacy
JP2018535500A (ja) リソース転送システム内の一時的コンセンサスネットワーク
CN116342249A (zh)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1291122A (zh) 基于区块链的竞标方法及装置
CN113706302A (zh) 基于跨链的区块链金融数据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0727735B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协作完成任务事件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Hreinsson et al. The future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cryptocurrencies.
CN116866340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产能共享协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rkes et al. Achieving trust without disclosure: Dark pools and a role for secrecy-preserving verification
CN115983854A (zh) 一种基于电费应收账款的数字凭证多级流转方法
CN115526629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收单交易方法、装置及身份认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