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41581B - 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41581B
CN116341581B CN202310619144.4A CN202310619144A CN116341581B CN 116341581 B CN116341581 B CN 116341581B CN 202310619144 A CN202310619144 A CN 202310619144A CN 116341581 B CN116341581 B CN 116341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canning
task
equipment
target
tas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91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41581A (zh
Inventor
王心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li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Zhil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li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Zhi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li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Zhil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191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41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41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1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41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41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物联扫码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并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方法包括:将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多个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根据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从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通过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分发至多个目标扫码设备,并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

Description

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设备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实际场景中,不同厂商的物联扫码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并且需要单独对接不同的系统,造成了开发和接入成本高,难以扩展或更换物联设备等问题。
现有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包括:物联设备兼容性差,需要单独对接不同的系统;开发和接入成本高,无法集成不同厂商的物联设备,难以扩展或更换设备,同时难以查看设备是否在线可用及进行设备扫码统计等,即现有方案的设备管理和扫码任务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实现物联扫码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并解决在设备管理时时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包括: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并对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在线设备检测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和设备标识,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获取第二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根据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所述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
在本发明中,所述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并对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在线设备检测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包括: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一扫码设备;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多个所述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心跳检测,得到每个第一扫码设备的设备在线状态;根据所述设备在线状态,对多个所述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第一扫码设备;对所述筛选后的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二扫码设备。
在本发明中,所述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和设备标识,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包括: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并在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存储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设备信息;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扫码设备划分,得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对所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联标识创建,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中,所述获取第二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包括:接收目标系统发送的目标扫码请求,并根据所述目标扫码请求确定对应的第二扫码场景;根据所述第二扫码场景,确定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获取所述第一扫码任务的第一权重数据;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子任务,并获取每个子任务的第二权重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权重数据与所述第二权重数据的乘积,得到每个子任务的目标权重数据;基于所述目标权重数据设置多个所述子任务的权重,输出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在本发明中,所述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包括:分别获取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属性,其中,所述任务属性包括:任务类型以及任务难度;根据所述任务类型分配所述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一二进制位,以及根据所述任务难度分配所述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二二进制位;对所述第一二进制位和所述第二二进制位进行拼接,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在本发明中,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包括:基于预设的映射模型,构建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映射匹配函数,计算多个所述第二扫码设备的相似度,得到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目标相似度;基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并根据所述目标相似度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排序和筛选,得到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在本发明中,所述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包括: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设置每个目标扫码设备的参数以及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参数以及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每个目标扫码设备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并对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在线设备检测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
集成模块,用于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和设备标识,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分解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编码模块,用于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构建模块,用于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所述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多个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根据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从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通过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分发至多个目标扫码设备,并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本发明通过集成平台,不同扫码场景的物联扫码设备可以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减少了对接不同系统的成本和时间,提供扫码任务分解和任务分发处理提高了扫码任务处理的准确率,进而实现了物联扫码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并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从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301、获取模块;302、集成模块;303、分解模块;304、编码模块;305、匹配模块;306、分析模块;307、构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并对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在线设备检测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
具体的,首先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同时,对不同第一扫码场景进行分类,例如在货物装车、运输途中、货物卸货等场景下,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扫码设备,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场景需要,确定所需的扫码设备类型,得到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其中,查询在线设备库,获取在线可用的扫码设备集合,该在线设备库中保存有所有接入网络的设备信息,通过查询在线设备库可以获取当前可用的扫码设备列表,根据所需的扫码设备类型,过滤在线可用的扫码设备集合,将所有在线设备按照类型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第一扫码场景,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进一步的,对在线扫码设备进行设备信息识别和检测,其中,服务器确定心跳检测的频率,在进行心跳检测之前,需要确定每个心跳周期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实际使用情况来决定。通常来说,心跳间隔时间越短,检测的精度就越高,进而在每个心跳周期内,向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发送心跳信号,在发送心跳信号时,通过TCP协议来完成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的心跳信号通常包括了一个标识符和一个时间戳,用于标识心跳消息的来源和时间,进一步的,一旦心跳信号发送成功后,需要等待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一第一扫码设备的响应。如果第一扫码设备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响应,那么就可以将其视为不可用状态。同时,可以根据设备响应的时间来判断设备的延迟,从而评估设备的性能指标,如果第一扫码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响应了心跳信号,那么就可以认为该设备仍处于活动状态。在系统中,需要实时更新设备的在线状态,并记录响应时间等数据。同时,如果设备长时间未响应或者响应超时,那么就需要将其从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剔除,最终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
S102、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和设备标识,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设备集成之前,需要将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每个第二扫码设备连接到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上,同时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制定不同的标识规则,例如,在手持式扫码枪和车载扫码设备中,可以分别使用IMEI和VIN等标识码来标识每个设备。同时,还需要为每个设备生成一个唯一的设备ID,用于在系统中标识和区分不同的设备,其中,在进行设备标识之前,通过读取设备的硬件信息、软件版本等数据来获取设备的基本属性,确获取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基本信息,并将其与设备ID进行绑定,并将设备ID与设备标识码进行绑定,并生成一个唯一的设备标识信息。该设备标识信息包括设备ID、设备类型、设备标识码等重要信息,进而对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扫码设备划分,得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并对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联标识创建,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S103、获取第二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将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具体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任务分解之前,需要确定要执行的第一扫码任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任务通常是根据物流过程中的运输需求、扫码场景等因素来确定的。例如,在物流中心内部搬运货物时,第一扫码任务可以是将货品从入库区域转移到出库区域;在快递配送过程中,第一扫码任务则可以是把包裹从一个地方运往另一个地方,在确定第一扫码任务后,设计相应的任务分解模型,并进行参数设置,进而将第一扫码任务输入到任务分解模型中进行处理,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S104、对多个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首先对该多个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属性提取,确定每个第二扫码任务的任务属性,任务属性包括任务类型、任务难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基于二进制编码方式进行任务编码,例如,如果制定的任务编码模型是基于二进制编码,则可以将任务映射成一组0和1的二进制编码,表示任务的不同属性,具体的,确定需要编码的任务属性,例如任务类型、任务难度等。为每个任务属性分配二进制位,例如任务类型分配3位,任务难度分配4位。将不同属性的二进制编码拼接起来,得到每个任务对应的二进制编码。例如,如果第一个任务类型为“扫码”,难度为“简单”,则对应的二进制编码为0010010。根据每个任务对应的二进制编码计算其十进制值,作为任务的唯一标识符,方便后续管理和执行。通过任务编码算法,可以将多个任务映射成一组二进制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S105、根据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从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具体的,根据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通过预设的映射模型构建该任务编码信息以及该设备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的,根据预置的映射匹配函数,将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服务器通过该映射匹配函数计算该多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相似度,得到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目标相似度,根据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目标相似度获取每个扫码设备与任务的匹配度,按照匹配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选择匹配度最高的前n个目标扫码设备作为匹配结果,返回设备ID或其他关键信息,方便后续操作。例如,如果采用基于余弦相似度的映射匹配函数,则可以将任务和设备分别表示为向量,计算它们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来评估它们的匹配度,需要说明的是,余弦相似度的取值范围是[-1,1],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向量越相似,匹配度越高,最终,从设备集成平台中获取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S106、通过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具体的,根据多个第二扫码任务中每个第二扫码任务的任务特点和设备状态等信息,将任务分配给目标扫码设备,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和配置信息。例如,如果采用负载均衡的分发策略,则可以根据设备的剩余处理能力进行任务分配,具体的,服务器计算每个目标扫码设备的剩余处理能力,例如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等。将所有目标扫码设备按照处理能力从高到低排序。将待分配的任务依次分配给处理能力最高的设备,直到所有任务都被分配完毕。根据设备的处理能力调整任务的执行速度和资源分配比例,以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S107、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
具体的,服务器从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上获取其对应的扫码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扫码结果包括扫码时间、扫码地点、扫码内容等信息,在获取所有扫码结果并进行结果汇总后,得到目标扫码结果,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扫码结果包括每个目标扫码设备的扫码数量、扫码成功率、扫码延迟等数据,在得到目标扫码结果之后,服务器根据目标扫码结果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策略。例如,如果某个目标扫码设备的扫码成功率较低,将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将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多个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根据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从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通过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分发至多个目标扫码设备,并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本发明通过集成平台,不同扫码场景的物联扫码设备可以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减少了对接不同系统的成本和时间,提供扫码任务分解和任务分发处理提高了扫码任务处理的准确率,进而实现了物联扫码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并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1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其中,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一扫码设备;
(2)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多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心跳检测,得到每个第一扫码设备的设备在线状态;
(3)根据设备在线状态,对多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第一扫码设备;
(4)对筛选后的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其中,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二扫码设备。
具体的,首先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同时,对不同第一扫码场景进行分类,例如在货物装车、运输途中、货物卸货等场景下,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扫码设备,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场景需要,确定所需的扫码设备类型,得到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一扫码设备,其中,查询在线设备库,获取在线可用的扫码设备集合,该在线设备库中保存有所有接入网络的设备信息,通过查询在线设备库可以获取当前可用的扫码设备列表,根据所需的扫码设备类型,过滤在线可用的扫码设备集合,将所有在线设备按照类型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第一扫码场景,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多个第一扫码设备,进一步的,对多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信息识别和检测,其中,服务器确定心跳检测的频率,在进行心跳检测之前,需要确定每个心跳周期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实际使用情况来决定。通常来说,心跳间隔时间越短,检测的精度就越高,进而在每个心跳周期内,向多个第一扫码设备发送心跳信号,在发送心跳信号时,通过TCP协议来完成发送,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的心跳信号通常包括了一个标识符和一个时间戳,用于标识心跳消息的来源和时间,进一步的,一旦心跳信号发送成功后,需要等待多个第一扫码设备中每一第一扫码设备的响应。如果第一扫码设备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响应,那么就可以将其视为不可用状态,同时,可以根据设备响应的时间来判断设备的延迟,从而评估设备的性能指标,如果第一扫码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响应了心跳信号,那么就可以认为该设备仍处于活动状态。在系统中,需要实时更新设备的在线状态,并记录响应时间等数据。同时,如果设备长时间未响应或者响应超时,那么就需要将其从多个第一扫码设备中剔除,最终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2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并在设备集成平台中存储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设备信息;
(2)对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扫码设备划分,得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
(3)对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联标识创建,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并在设备集成平台中存储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在进行扫码设备划分之前,确定划分的原则和标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划分原则可以基于物流运输需求和场景等因素来制定,例如按照区域、路线、任务类型等方式来进行划分,进而根据所确定的划分原则,将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最终,对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联标识创建,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3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接收目标系统发送的目标扫码请求,并根据目标扫码请求确定对应的第二扫码场景;
(2)根据第二扫码场景,确定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获取第一扫码任务的第一权重数据;
(3)将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子任务,并获取每个子任务的第二权重数据;
(4)计算第一权重数据与第二权重数据的乘积,得到每个子任务的目标权重数据;
(5)基于目标权重数据设置多个子任务的权重,输出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具体的,服务器接收目标系统发送的目标扫码请求,根据目标扫码请求中的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二扫码场景,例如,在快递配送过程中,扫码场景可以包括到件扫描、派件扫描等多种情况。根据第二扫码场景,确定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通过设备集成平台等方式获取该任务的第一权重数据,并将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以得到多个子任务,并获取每个子任务的第二权重数据并计算目标权重数据,进而基于第一权重数据和第二权重数据的乘积计算出每个子任务的目标权重数据,最终,基于目标权重数据设置多个子任务的权重,并输出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4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获取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属性,其中,任务属性包括:任务类型以及任务难度;
(2)根据任务类型分配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一二进制位,以及根据任务难度分配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二二进制位;
(3)对第一二进制位和第二二进制位进行拼接,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分别获取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属性,其中,任务属性包括:任务类型以及任务难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任务类型是指每个第二扫码任务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例如,在一个大型扫码任务中,包括一些不同的任务类型,如扫描条形码、二维码或 RFID 标签等。因此,需要确定每个子任务的具体类型,任务难度是指每个子任务的复杂性和难度程度。这取决于该任务的具体类型和执行环境等因素。在扫码任务中,某些二维码可能比其他二维码更难以扫描,例如,二维码可能位于仅限访问区域内,或者它们可能被粘贴在不同的表面上,这些都会增加二维码的扫描难度。因此,需要确定每个子任务的难度水平,并根据这些难度级别进行任务调度和分配,进一步的,根据任务类型分配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一二进制位,以及根据任务难度分配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二二进制位,对第一二进制位和第二二进制位进行拼接,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进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基于二进制编码方式进行任务编码,例如,如果制定的任务编码模型是基于二进制编码,则可以将任务映射成一组0和1的二进制编码,表示任务的不同属性,具体的,确定需要编码的任务属性,例如任务类型、任务难度等。为每个任务属性分配二进制位,例如任务类型分配3位,任务难度分配4位。将不同属性的二进制编码拼接起来,得到每个任务对应的二进制编码。例如,如果第一个任务类型为“扫码”,难度为“简单”,则对应的二进制编码为0010010。根据每个任务对应的二进制编码计算其十进制值,作为任务的唯一标识符,方便后续管理和执行。通过任务编码算法,可以将多个任务映射成一组二进制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执行步骤S105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基于预设的映射模型,构建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S202、根据映射关系和映射匹配函数,计算多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相似度,得到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目标相似度;
S203、基于设备集成平台,并根据目标相似度对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排序和筛选,得到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具体的,服务器根据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通过预设的映射模型构建该任务编码信息以及该设备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的,根据预置的映射匹配函数,将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服务器通过该映射匹配函数计算该多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相似度,得到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目标相似度,根据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目标相似度获取每个扫码设备与任务的匹配度,按照匹配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选择匹配度最高的前n个目标扫码设备作为匹配结果,返回设备ID或其他关键信息,方便后续操作。例如,如果采用基于余弦相似度的映射匹配函数,则可以将任务和设备分别表示为向量,计算它们之间的余弦相似度来评估它们的匹配度,需要说明的是,余弦相似度的取值范围是[-1,1],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向量越相似,匹配度越高,最终,从设备集成平台中获取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06的过程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设置每个目标扫码设备的参数以及配置信息;
(2)根据参数以及配置信息,通过每个目标扫码设备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具体的,根据多个第二扫码任务中每个第二扫码任务的任务特点和设备状态等信息,将任务分配给目标扫码设备,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和配置信息。例如,如果采用负载均衡的分发策略,则可以根据设备的剩余处理能力进行任务分配,具体的,服务器计算每个目标扫码设备的剩余处理能力,例如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等。将所有目标扫码设备按照处理能力从高到低排序。将待分配的任务依次分配给处理能力最高的设备,直到所有任务都被分配完毕。根据设备的处理能力调整任务的执行速度和资源分配比例,以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最终对第二扫码任务进行扫码分析,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具体的,在通过每个目标扫码设备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时,在目标扫码设备上执行扫码操作,以收集相应的扫码数据。当扫码操作完成,收集生成的扫码结果。这些扫码结果可能包括扫描到的二维码信息、时间戳、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基于收集的扫码结果进行扫码分析。获取每个目标扫码设备的扫码准确性、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该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系统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并对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在线设备检测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
集成模块302,用于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和设备标识,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分解模块303,用于获取第二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编码模块304,用于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匹配模块305,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分析模块306,用于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构建模块307,用于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所述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301具体用于: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一扫码设备;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多个所述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心跳检测,得到每个第一扫码设备的设备在线状态;根据所述设备在线状态,对多个所述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第一扫码设备;对所述筛选后的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二扫码设备。
可选的,所述集成模块302具体用于: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并在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存储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设备信息;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扫码设备划分,得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对所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联标识创建,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分解模块303具体用于:接收目标系统发送的目标扫码请求,并根据所述目标扫码请求确定对应的第二扫码场景;根据所述第二扫码场景,确定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获取所述第一扫码任务的第一权重数据;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子任务,并获取每个子任务的第二权重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权重数据与所述第二权重数据的乘积,得到每个子任务的目标权重数据;基于所述目标权重数据设置多个所述子任务的权重,输出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可选的,所述编码模块304具体用于:分别获取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属性,其中,所述任务属性包括:任务类型以及任务难度;根据所述任务类型分配所述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一二进制位,以及根据所述任务难度分配所述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二二进制位;对所述第一二进制位和所述第二二进制位进行拼接,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可选的,所述匹配模块305具体用于:基于预设的映射模型,构建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映射匹配函数,计算多个所述第二扫码设备的相似度,得到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目标相似度;基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并根据所述目标相似度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排序和筛选,得到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306具体用于: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设置每个目标扫码设备的参数以及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参数以及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每个目标扫码设备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的协同工作,将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多个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根据任务编码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从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通过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分发至多个目标扫码设备,并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本发明通过集成平台,不同扫码场景的物联扫码设备可以在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减少了对接不同系统的成本和时间,提供扫码任务分解和任务分发处理提高了扫码任务处理的准确率,进而实现了物联扫码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并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并对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在线设备检测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
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和设备标识,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获取第二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所述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并对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在线设备检测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包括:
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一扫码设备;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多个所述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心跳检测,得到每个第一扫码设备的设备在线状态;
根据所述设备在线状态,对多个所述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筛选,得到筛选后的第一扫码设备;
对所述筛选后的第一扫码设备进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其中,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包括:多个第二扫码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和设备标识,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包括:
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并在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存储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设备信息;
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扫码设备划分,得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
对所述至少一个扫码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联标识创建,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包括:
接收目标系统发送的目标扫码请求,并根据所述目标扫码请求确定对应的第二扫码场景;
根据所述第二扫码场景,确定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获取所述第一扫码任务的第一权重数据;
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子任务,并获取每个子任务的第二权重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权重数据与所述第二权重数据的乘积,得到每个子任务的目标权重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权重数据设置多个所述子任务的权重,输出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包括:
分别获取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属性,其中,所述任务属性包括:任务类型以及任务难度;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分配所述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一二进制位,以及根据所述任务难度分配所述第二扫码任务的第二二进制位;
对所述第一二进制位和所述第二二进制位进行拼接,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包括:
基于预设的映射模型,构建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映射匹配函数,计算多个所述第二扫码设备的相似度,得到每个第二扫码设备的目标相似度;
基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并根据所述目标相似度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设备进行排序和筛选,得到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设置每个目标扫码设备的参数以及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参数以及所述配置信息,通过每个目标扫码设备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8.一种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系统,用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第一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设备集合,并对所述第一扫码设备集合中每个第一扫码设备进行在线设备检测和设备信息识别,得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
集成模块,用于通过预置的设备集成平台对所述第二扫码设备集合中的多个第二扫码设备进行设备集成和设备标识,生成每个第二扫码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信息;
分解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扫码场景对应的第一扫码任务,并将所述第一扫码任务输入预置的任务分解模型进行扫码任务分解,得到多个第二扫码任务;
编码模块,用于对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进行任务编码,得到每个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任务编码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编码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匹配多个目标扫码设备;
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将多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分别分发至每个所述第二扫码任务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并在每个目标扫码设备中执行对应的第二扫码任务,得到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
构建模块,用于对每个目标扫码设备对应的扫码结果进行结果汇总,得到目标扫码结果,并将所述目标扫码结果发送至所述设备集成平台构建对应的扫码设备管理策略。
CN202310619144.4A 2023-05-30 2023-05-30 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341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9144.4A CN116341581B (zh) 2023-05-30 2023-05-30 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9144.4A CN116341581B (zh) 2023-05-30 2023-05-30 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1581A CN116341581A (zh) 2023-06-27
CN116341581B true CN116341581B (zh) 2023-08-08

Family

ID=86884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9144.4A Active CN116341581B (zh) 2023-05-30 2023-05-30 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4158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9575A (zh) * 2020-12-31 2021-05-0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扫码设备及扫码设备的工作模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
CN112836530A (zh) * 2021-01-27 2021-05-25 迅镭智能(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枪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138787A (zh) * 2021-12-01 2022-03-04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码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4282560A (zh) * 2021-12-23 2022-04-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扫码方法、装置和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282556A (zh) * 2020-10-02 2022-04-05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插件的扫码系统和方法
CN114816689A (zh) * 2021-01-28 2022-07-29 奇酷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后台快速扫码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03352A1 (en) * 2013-09-20 2016-07-14 Flashback Survey, Inc. Using scanable codes to obtain a ser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2556A (zh) * 2020-10-02 2022-04-05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插件的扫码系统和方法
CN112749575A (zh) * 2020-12-31 2021-05-0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扫码设备及扫码设备的工作模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
CN112836530A (zh) * 2021-01-27 2021-05-25 迅镭智能(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枪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16689A (zh) * 2021-01-28 2022-07-29 奇酷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后台快速扫码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4138787A (zh) * 2021-12-01 2022-03-04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条码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4282560A (zh) * 2021-12-23 2022-04-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扫码方法、装置和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41581A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7761B (zh) 融合循环取货与甩挂式配送的入厂物流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6245112B (zh) 一种物流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860645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仓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599093B (zh) 机场行李全流程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12667697A (zh) 结合rpa和ai的房产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4926118A (zh) 车货装载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58659A (zh) 基于行键盐值的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8325A (zh) 一种基于一站式服务的游戏数据中台应用系统
CN114936822A (zh) 车货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41581B (zh) 物联扫码设备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699160B (zh) 元数据模板升级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5900A (zh) 用于仓储系统的采购入库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69612A (zh) 物流时效提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4605A (zh) 混凝土搅拌站仓库管理系统
CN112258120A (zh) 仓库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5759904A (zh) 货物信息标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6706A (zh) 物流渠道择优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7328A (zh) 一种物流车线及装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80089A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仓库空间分配方法及系统
US20090210887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business-aware framework
CN101895426A (zh) 一种网络资源评估中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4897571A (zh) 一种基于私域电商平台中商城货品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41685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437757A (zh) 调度方法、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7785A (zh) 一种基于批次拣货的拣货单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