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1341A - 助力转向器 - Google Patents

助力转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1341A
CN116331341A CN202310368750.3A CN202310368750A CN116331341A CN 116331341 A CN116331341 A CN 116331341A CN 202310368750 A CN202310368750 A CN 202310368750A CN 116331341 A CN116331341 A CN 116331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haft
worm
housing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87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凌坤
侯富彬
吕鹏军
桑贤蕊
江宇
刘文举
霍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iy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687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1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1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1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42Conversion of rotational into longitudinal movement
    • B62D5/0454Worm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力转向器,包括:壳体;助力驱动结构,所述助力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环面蜗杆和摇臂轴,所述环面蜗杆和所述摇臂轴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环面蜗杆与所述助力驱动结构动力连接,所述环面蜗杆设有主动啮合齿,所述摇臂轴沿轴向的位置可调,所述摇臂轴设有与所述主动齿啮合传动的从动齿,所述从动齿构造为沿轴向方向上齿厚渐变,且所述摇臂轴用于输出转向扭矩。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可提高传动可靠性,降低助力转向器的加工难度及装配要求,节约其制造成本,且可调节主动齿和从动齿磨损后的啮合间隙,减少传动噪音,同时,因其结构简化,可降低保养难度,节约保养时间及成本,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助力转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助力转向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的发展,各种车辆面临着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变的趋势,而转向又是其智能化的重要一环。由于传统液压助力转向器无法满足智能驾驶这一需求,而新型电动助力循环球转向器因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大都应用在轻卡车型,不具有经济性,故可使用环面蜗杆传动助力转向器进行代替,但目前市场上的环面蜗杆传动助力转向器通过弹性体或连接螺栓等进行间隙的调整,其失效风险高,安全性低,且加工制造难度高,成本高,量产化困难,经济效益低,同时,结构复杂,不便于后期维护,保养成本高,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助力转向器,其传动可靠性高,加工难度及装配要求低,可节约制造成本,同时,结构简单,保养难度低,节约保养时间及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包括:壳体;助力驱动结构,所述助力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环面蜗杆和摇臂轴,所述环面蜗杆和所述摇臂轴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环面蜗杆与所述助力驱动结构动力连接,所述环面蜗杆设有主动齿,所述摇臂轴沿轴向的位置可调,所述摇臂轴设有与所述主动齿啮合传动的从动齿,所述从动齿构造为沿轴向方向上齿厚渐变,且所述摇臂轴用于输出转向扭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通过环面蜗杆与摇臂轴直接接触进行传动,且摇臂轴沿轴向的位置可调,提高传动可靠性,降低了助力转向器的加工难度及装配要求,节约其制造成本,且可调节主动齿和从动齿磨损后的啮合间隙,减少传动噪音,同时,因其结构简化,可降低保养难度,节约保养时间及成本,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所述摇臂轴包括扇体部和轴体部,所述扇体部和所述轴体部同轴设置,所述从动齿设于所述扇体部,所述轴体部用于与外部转向结构动力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所述从动齿在所述扇体部限定出配合齿形,所述配合齿形与所述主动齿啮合传动,所述配合齿形的齿面包括相对分布的第一齿面和第二齿面,所述第一齿面的螺旋角与所述第二齿面的螺旋角不同。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活动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推动所述摇臂轴沿轴向活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所述摇臂轴设有尾连接部,所述尾连接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调节件构造为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设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钉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抵压于所述摇臂轴且另一部分伸至所述壳体外与紧固螺母连接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还包括:螺塞,所述调节螺钉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设有限位部,所述螺塞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螺塞与所述尾连接部螺纹连接且限位抵压于所述限位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还包括:侧盖,所述壳体形成有侧安装口,所述摇臂轴适于从所述侧安装口装入所述壳体内,所述侧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侧安装口。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所述侧盖设有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支撑于所述侧安装口的内周壁且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还包括:输入结构和检测元件,所述输入结构包括输入轴和扭杆,所述扭杆的一端与所述环面蜗杆的端部相连,所述输入轴套设于所述扭杆外且与所述扭杆的另一端周向固定,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轴输入动力时所述扭杆的形变状态,所述助力驱动结构设置为根据所述形变状态输出转向助力。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所述检测元件包括磁环、定子与转子,所述磁环设于所述输入轴,所述转子设于所述环面蜗杆,所述定子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固定块形成有腰型孔,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腰型孔设于所述壳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的剖面图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的剖面图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摇臂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合齿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助力转向器100,
壳体1,调节螺钉11,限位部111,紧固螺母12,螺塞13,侧盖14,支撑凸台141,助力驱动结构2,蜗杆21,蜗轮22,电机控制器23,环面蜗杆3,主动齿31,固定块32,腰型孔321,
摇臂轴4,轴体部41,扇体部42,从动齿421,配合齿形422,第一侧面4221,第二侧面4222,尾连接部43,容纳腔431,
输入结构5,输入轴51,扭杆52,检测元件6,推力球轴承71,螺栓72,圆柱销73,O型圈74,密封槽75,油封76,深沟球轴承77,滑动轴承78,锁紧螺母79,调整体81,圆锥滚子轴承82,滚针轴承83,定子8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100,其传动可靠性高,加工难度及装配要求低,可节约制造成本,同时,结构简单,保养难度低,节约保养时间及成本。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100,包括:壳体1、助力驱动结构2、环面蜗杆3和摇臂轴4。
助力驱动结构2安装于壳体1,环面蜗杆3和摇臂轴4均位于壳体1内,环面蜗杆3与助力驱动结构2动力连接,环面蜗杆3设有主动齿31,摇臂轴4沿轴向的位置可调,摇臂轴4设有与主动齿31啮合传动的从动齿421,从动齿421构造为沿轴向方向上齿厚渐变,且摇臂轴4用于输出转向扭矩。
其中,助力转向器100可为车辆提供助力转向功能,其内部设置有输入结构5、控制器、检测元件6、助力驱动结构2、蜗轮22、蜗杆21、环面蜗杆3及摇臂轴4等,外界扭矩通过输入结构5产生角度差,检测元件6可对该角度差进行检测。助力驱动结构2对检测结果做出反应输出相应助力扭矩,助力扭矩通过蜗轮22、蜗杆21进行减速增扭后传递至环面蜗杆3,再通过环面蜗杆3传递至摇臂轴4,通过摇臂轴4输出端转化为扭矩,进而完成对车辆的助力转向。
具体的,助力转向器100设置有壳体1,该壳体1分为主壳体、次壳体以及侧盖,环面蜗杆3及摇臂轴4等结构设置于主壳体中,蜗杆21及蜗轮22等结构设置于次壳体中,且主壳体、次壳体以及侧盖14之间通过螺栓72等连接件相连,使得助力转向器100拆卸方便,且内部结构易替换,便于维修,环面蜗杆3和摇臂轴4均设置于主壳体内,助力驱动结构2设置于次壳体内,使得上述结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运行,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助力驱动结构2可输出助力扭矩,其与环面蜗杆3动力连接,环面蜗杆3设置有主动齿31,摇臂轴4设置有从动齿421,且主动齿31与从动齿421可相互配合以进行啮合传动,进而环面蜗杆3可通过其上设置的主动齿31与摇臂轴4上设置的从动齿421进行助力扭矩的传递,从动齿421构造为沿轴向方向上齿厚渐变,且从动齿421的齿面可设置为渐开线形面,也可设置为平面,即环面蜗杆3与摇臂轴4形成有变齿厚渐开线齿包络环面蜗杆3传动结构,也可形成有变齿厚平面齿包络环面蜗杆3传动结构,摇臂轴4沿轴向的位置可调,且摇臂轴4用于输出转向扭矩。
由此,通过设置变齿厚的从动齿421与主动齿31啮合实现环面蜗杆3与摇臂轴4的传动配合,利于增加二者之间的啮合齿数,提高环面蜗杆3与摇臂轴4动力传递位置处的承载能力,以及将摇臂轴4设置为沿轴向位置可调,使得摇臂轴4与环面蜗杆3在配合位置处可相对靠近或远离,如在从动齿421与主动齿31啮合处的间隙过大或过于紧凑时,灵活地调整摇臂轴4所处的位置,实现轴向位移,从而有效地实现变齿厚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间隙的调整,尤其在从动齿421与主动齿31的啮合处存在较大磨损时,对磨损产生的配合间隙进行主动补偿,保证传动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环面蜗杆3正反转时的传动精度,且摇臂轴4与环面蜗杆3均可以简单的方法进行磨齿加工,加工工艺性好,可制造精度高,降低加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力转向器100,通过环面蜗杆3与摇臂轴4直接接触进行传动,且摇臂轴4沿轴向的位置可调,提高传动可靠性,降低了助力转向器100的加工难度及装配要求,节约其制造成本,同时,因其结构简化,可降低保养难度,节约保养时间及成本,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摇臂轴4包括扇体部42和轴体部41,扇体部42和轴体部41同轴设置,从动齿421设于扇体部42,轴体部41用于与外部转向结构动力连接。
具体的,助力扭矩通过环面蜗杆3所设置的主动齿31传输至摇臂轴4所设置的从动齿421,摇臂轴4包括扇体部42与轴体部41,从动齿421设置于扇体部42,即助力扭矩通过环面蜗杆3所设置的主动齿31传输至摇臂轴4扇体部42所设置的从动齿421,轴体部41的一端与扇体部42同轴设置,另一端与外部转向结构动力连接,且扇体部42与轴体部41可通过一体成型、焊接等方式固连,助力扭矩传输至扇体部42后,扇体部42带动与之固连的轴体部41转动,进而将助力扭矩传输至外部转向结构,将输出轴与扇齿集成至一体,可避免扭矩过大导致连接件损坏,连接失效等问题,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同时可提高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从动齿421在扇体部限定出配合齿形422,配合齿形422与主动齿31啮合传动,配合齿形422的齿面包括相对分布的第一齿面和第二齿面,第一齿面的螺旋角与第二齿面的螺旋角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面的螺旋角可设置为大于第二齿面的螺旋角。
具体的,设置于扇体部42的从动齿421构造为沿轴向方向上齿厚渐变,且从动齿421的扇齿齿面可设置为渐开线形面,即环面蜗杆3与摇臂轴4形成有变齿厚渐开线扇齿包络环面蜗杆3传动结构,从动齿421的扇齿齿面也可设置为平面,即环面蜗杆3与摇臂轴4形成有变齿厚平面扇齿包络环面蜗杆3传动结构,多种设置方式可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在本实施例中,从动齿421设置为渐开线扇齿。
进一步的,主动齿31设置于环面蜗杆3中部区域,从动齿421也设置于扇体部42上端的中间位置,且变齿厚渐开线扇齿包络环面蜗杆3的传动结构,其主动齿31与从动齿421同时啮合的齿数多,使承载能力更高,同时,具有主动齿31的环面蜗杆3与具有从动齿421的扇体部42均能通过磨齿进行加工,其制造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可制造精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助力转向器100还包括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安装于壳体1,调节结构包括相对于壳体1可活动的调节件,调节件用于推动摇臂轴4沿轴向活动,调节件设置为柱状结构,其一端与摇臂轴4的轴体部41相连,另一端通过壳体1设置的调节件安装孔穿设于壳体1,且伸出壳体1外,其相对于壳体1可活动,调节件的轴心与摇臂轴4轴体部41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当摇臂轴4的扇体部42通过从动齿421与环面蜗杆3的主动齿31啮合时,摇臂轴4的扇体部42环面蜗杆3沿轴线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调节件进行调节,即可调整主动齿31与从动齿421啮合位置,使啮合更准确,传动更加平稳,同时,扇体部42的齿厚沿轴向变化,通过调节件可实现变齿厚扇齿包络环面蜗杆3传动结构的啮合中心距的调整,且可以对后续从动齿421磨损进行补偿,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摇臂轴4设有尾连接部43,尾连接部43形成有容纳腔431,调节件构造为调节螺钉11,调节螺钉11穿设于壳体1且与壳体1螺纹配合,调节螺钉11的一部分位于容纳腔431内抵压于摇臂轴4且另一部分伸至壳体1外与紧固螺母12连接配合。
具体的,调节件设置为调节螺钉11,其远离摇臂轴4的一端通过设置于壳体1的安装孔穿设于壳体1,且与壳体1可相对活动,安装孔内设置有与调节螺钉11相匹配的螺纹,壳体1通过安装孔实现对调节螺钉11在径向上位置的限制,同时,调节螺钉11远离摇臂轴4的一端设置有“一”字开口,用户可通过该开口对调节螺钉11施加扭转力,进而使调节螺钉11旋转,以实现其在轴向上相对壳体1移动,调节螺钉11的另一端抵压于摇臂轴4尾连接部43形成有容纳腔431内,以使摇臂轴4可通过调节螺钉11进行轴向上的移动,使啮合更准确,且可对后续从动齿421磨损进行补偿,延长使用寿命。
且调节螺钉11远离摇臂轴4的一端伸至壳体1外与紧固螺母12连接配合,通过调整螺钉将摇臂轴4移动至所需位置后,紧固螺母12可在壳体1外对调节螺钉11施加锁紧力,使调节螺钉11的位置相对于壳体1以及摇臂轴4固定,保证啮合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助力转向器100还包括:螺塞13。
具体的,调节螺钉11一端伸至壳体1外部,用于调整调节螺钉11的位置,调节螺钉11的另一端位于摇臂轴4尾连接部43形成的容纳腔431内,且调节螺钉11位于容纳腔431内的部分设有限位部111,限位部111在径向上的尺寸大于调节螺钉11其他部分的径向尺寸,且助力转向器100还设置有螺塞13,螺塞13位于容纳腔431内,且螺塞13与尾连接部43螺纹连接且限位抵压于限位部111,螺塞13设置于容纳腔431靠近壳体1的一端,螺塞13的外周壁设置有螺纹,容纳腔431的内壁也设置有与之匹配的螺纹,螺塞13通过螺纹与容纳腔431相连,且其与容纳腔431相对固定,调节螺钉11的限位部111可抵压于螺塞13靠近摇臂轴4的一侧,以对调节螺钉11进行限位作用,且在限位部111的两侧设置有推力球轴承71,以对调节螺钉11提供轴向推力,且可起到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助力转向器100还包括:侧盖14。
具体的,如图3所示,壳体1的主壳体形成有侧安装口,该安装口大于摇臂轴4的大小,以使摇臂轴4适于从侧安装口装入主壳体内,侧盖14可拆卸地安装于侧安装口,侧盖14可通过螺栓72等连接件连接于安装口,以便于摇臂轴4的拆卸或对助力转向器100内部检修等,节约助力转向器100的维护时间,操作更便捷,且调节螺钉11的安装孔设置于侧盖14上,调节螺钉11的一端穿设于侧盖14,侧盖14可对调节螺钉11起到支撑连接作用。
进一步的,侧盖14内侧形成有凸起,凸起的内壁与尾连接部43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83,以承担摇臂轴4所产生的径向载荷,保证摇臂轴4运行的可靠性,且摇臂轴4背离侧盖14的一端设置有油封76,油封76、主壳体及侧盖14形成有密闭腔体,可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助力转向器100内部,影响主动齿31与从动齿421的啮合准确性,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侧盖14设有支撑凸台141,支撑凸台141支撑于侧安装口的内周壁且与主壳体密封配合,支撑凸台141上设置有密封槽75,该密封槽75可设置为异形密封槽,在密封槽75中可安装有O型圈74,O型圈74的内径周长略小于密封槽75,且O型圈74具有一定弹性,将O型圈74扩大至可套设于密封槽75内,O型圈74恢复形变会产生一个弹性力,O型圈74可利用该弹性力与密封槽75相对固定,以保证侧盖14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能。
同时,如图2所示,在侧盖14内侧设置有的支撑凸台141可对主壳体在径向上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提升侧盖14与主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侧盖14受滚针轴承83等产生的径向上的力,防止侧盖14与主壳体连接失效,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助力转向器100还包括:输入结构5和检测元件6。
具体的,如图1所示,输入结构5包括输入轴51和扭杆52,扭杆52的一端与环面蜗杆3的端部相连,输入轴51套设于扭杆52外且与扭杆52的另一端周向固定,检测元件6用于检测输入轴51输入动力时扭杆52的形变状态,助力驱动结构2设置为根据形变状态输出转向助力。
进一步的,环面蜗杆3的输入端依次安装有滑动轴承78及扭杆52,输入轴51套设在扭杆52外并在输入轴51及扭杆52远离环面蜗杆3的一端均设置有孔状结构,扭杆52与输入轴51可通过在该孔状结构中设置圆柱销73实现其周向上的相对固定,输入轴51靠近环面蜗杆3的一端通过滑动轴承78与环面蜗杆3间接接触连接,可避免输入轴51直接接触环面蜗杆3造成接触面磨损等情况,且输入轴51远离环面蜗杆3的一端设置有深沟球轴承77,以对输入轴51提供支撑力。
同时,助力转向器100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输入轴51输入动力时扭杆52形变状态的检测元件6,外界扭矩带动输入轴51转动,进而使与输入轴51周向固定的扭杆52产生形变,从而产生角度差,检测元件6识别该角度差并将其转化为转角或扭矩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对应指示控制助力驱动结构2输出相应助力扭矩,助力扭矩通过助力驱动结构2中设置的蜗轮22、蜗杆21进行减速增扭后传递至环面蜗杆3输入端,再通过环面蜗杆3传递至摇臂轴4,通过摇臂轴4输出端转化为扭矩,进而完成对车辆的助力转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元件6包括磁环、定子84与转子,磁环设于输入轴51,转子设于环面蜗杆3,定子84与固定块32连接,固定块形32成有腰型孔321,固定块32通过腰型孔321设于壳体1。
具体的,检测元件6设置有转子、定子84和磁环,磁环及转子分别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输入轴51及环面蜗杆3上,以对形变角度差进行识别,从而将转角或扭矩信号输出至控制器,以控制助力驱动结构2做出相应动作,使响应更迅速。
同时,如图8所示,固定块32用于固定定子84,且固定块32形成有腰型孔321,定子84安装于固定块32所形成有的楔形块处,通过该固定方式可使定子84具有小范围内的旋转、位移等多种调节方式,满足多种连接状态,避免传感器因设置位置不同以及受力不同等情况,影响其检测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面蜗杆3与助力驱动结构2动力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整体81,圆锥滚子轴承82外圈压装在调整体81内,并通过锁紧螺母79进行锁紧,且还设置有油封76以及O型圈74,使得环面蜗杆3所在腔体与助力驱动结构2所在腔体相互独立,同时,环面蜗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圆锥滚子轴承82,环面蜗杆3与助力驱动结构2动力连接的一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82与调整体81相连,另一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82与壳体1相连。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助力驱动结构2包括有蜗杆21、蜗轮22以及电机控制器23等结构,电机控制器23可控制电机输出转向所需的助力扭矩,电机将助力扭矩传输至蜗杆21,蜗杆21与蜗轮22进行配合将助力扭矩减速增扭后传递至与蜗轮22动力连接的环面蜗杆3的一端,环面蜗杆3的中段区域设置有主动齿31,摇臂轴4的上端设置有从动齿421,主动齿31与从动齿421可进行啮合传动,助力扭矩作用于环面蜗杆3,环面蜗杆3再通过啮合的主动齿31与从动齿421将助力扭矩传递至摇臂轴4,进而助力扭矩通过摇臂轴4输出转向助力,摇臂轴4沿轴向的位置可调,即可调整主动齿31与从动齿421啮合位置,使啮合更准确,传动更加平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助力驱动结构,所述助力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
环面蜗杆和摇臂轴,所述环面蜗杆和所述摇臂轴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环面蜗杆与所述助力驱动结构动力连接,所述环面蜗杆设有主动齿,所述摇臂轴沿轴向的位置可调,所述摇臂轴设有与所述主动齿啮合传动的从动齿,所述从动齿构造为沿轴向方向上齿厚渐变,且所述摇臂轴用于输出转向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轴包括扇体部和轴体部,所述扇体部和所述轴体部同轴设置,所述从动齿设于所述扇体部,所述轴体部用于与外部转向结构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在所述扇体部限定出配合齿形,所述配合齿形与所述主动齿啮合传动,所述配合齿形的齿面包括相对分布的第一齿面和第二齿面,所述第一齿面的螺旋角与所述第二齿面的螺旋角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活动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推动所述摇臂轴沿轴向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轴设有尾连接部,所述尾连接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调节件构造为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设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钉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抵压于所述摇臂轴且另一部分伸至所述壳体外与紧固螺母连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塞,所述调节螺钉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设有限位部,所述螺塞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螺塞与所述尾连接部螺纹连接且限位抵压于所述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盖,所述壳体形成有侧安装口,所述摇臂轴适于从所述侧安装口装入所述壳体内,所述侧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侧安装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设有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支撑于所述侧安装口的内周壁且与所述壳体密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结构和检测元件,所述输入结构包括输入轴和扭杆,所述扭杆的一端与所述环面蜗杆的端部相连,所述输入轴套设于所述扭杆外且与所述扭杆的另一端周向固定,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轴输入动力时所述扭杆的形变状态,所述助力驱动结构设置为根据所述形变状态输出转向助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包括磁环、定子与转子,所述磁环设于所述输入轴,所述转子设于所述环面蜗杆,所述定子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固定块形成有腰型孔,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腰型孔设于所述壳体。
CN202310368750.3A 2023-04-07 2023-04-07 助力转向器 Pending CN116331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8750.3A CN116331341A (zh) 2023-04-07 2023-04-07 助力转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8750.3A CN116331341A (zh) 2023-04-07 2023-04-07 助力转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1341A true CN116331341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80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8750.3A Pending CN116331341A (zh) 2023-04-07 2023-04-07 助力转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13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4667A (zh) * 2023-07-28 2023-09-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转向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4667A (zh) * 2023-07-28 2023-09-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转向系统
CN116714667B (zh) * 2023-07-28 2024-02-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智能转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23908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6705176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EP1671871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US10730546B2 (en) Steering system
JP3909908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16331341A (zh) 助力转向器
CN109591882B (zh) 后轮转向器、车辆及其后轮转向系统
CN109591881B (zh) 后轮转向器、车辆及其后轮转向系统
CN219565225U (zh) 助力转向器
JP2003014055A (ja) ウォーム減速装置のバックラッシュ調整装置
CN218229120U (zh) 限位装置、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EP1905672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CN113184041B (zh) 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210919979U (zh) 间隙补偿传动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动转向助力系统
CN208774871U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辅助装置
JPH07237551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9565217U (zh) 用于助力转向器的间隙调整机构及车辆
CN113415338B (zh) 线控转向路感反馈器
CN219827608U (zh) 降噪装置、转向系统及车辆
CN216231479U (zh) 驱动轴总成及电动汽车
CN113335369B (zh) 连接件、包括其的汽车转向机及汽车
JP4747032B2 (ja) 舵角比可変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5487266U (zh) 一种转向器深沟球轴承铆接结构
CN217260266U (zh) 智能纯电动助力转向器及车辆
CN111661139B (zh) 一种转向器输入轴的轴向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