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7530A - 被动式放松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被动式放松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7530A
CN116327530A CN202310316918.6A CN202310316918A CN116327530A CN 116327530 A CN116327530 A CN 116327530A CN 202310316918 A CN202310316918 A CN 202310316918A CN 116327530 A CN116327530 A CN 116327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support portion
human body
period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169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华锋
张建炜
葛禾文
徐哲睿
徐佳欣
黄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eson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es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eson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Kees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169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7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7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7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02Adjustable operating tables; Controls therefor
    • A61G13/08Adjustable operating tables; Controls therefor the table being divided into different adjustable s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4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 A61F5/042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for extension or stretc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009Physiotherapeutic tables, beds or platforms; Chiropractic or osteopathic t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3/00Operating tables; Auxiliary appliances therefor
    • A61G13/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1/02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for inducing sleep or relaxation, e.g. by direct nerve stimulation, hypnosis, analges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0/00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kind of patient or his position
    • A61G2200/30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 A61G2200/32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lying
    • A61G2200/325Specific positions of the patient lying p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2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07Control means thereof computer control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22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tactile sense, e.g. vibra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syc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其包括人体承载单元,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由控制模块控制位置调整单元驱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以及放松执行单元,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阶段放松模式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放松执行单元被配置为按所述控制指令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调整部件以改变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的至少一个部分的倾斜角度。本申请提供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和在放松阶段对人体进行适度拉伸和振动按摩,舒缓人体紧张肌肉,消除肌肉疲劳,提高人体舒适度,使人体进入深度放松的状态。本申请还公开了装置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escription

被动式放松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容易出现失眠状况,失眠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目前可采用电动床以提高人体休息状态的舒适度。现有技术的电动床包括:背部床板、腰部床板、大腿床板、小腿床板。腰部床板固定不动,通过旋转背部床板、大腿床板、小腿床板使电动床处于特定形态。有些电动床还在背部床板设有额外的头部床板,头部床板可相对背部床板进一步旋转。通过电动床姿态调整可以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公开号为CN112870526号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助眠控制方法,其包括控制电动床执行放松人体模式以对人体肌肉进行放松按摩的放松阶段;以及控制电动床执行体位助眠模式以促进人体颅内静脉回流的助眠阶段,其中,放松人体模式包括在零重力模式下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按摩,体位助眠模式包括控制床板运动至特定角度以改善人体的颅内静脉回流。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和方法均无法对人体进行深度放松,也没有充分利用电动床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之一,提供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以解决使人体得以深度放松。
为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包括人体承载单元,所述人体承载单元包括人体承载单元以及至少一个位置调整部件,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的初始位置为水平的且包括对应人体的头部位置、腰部位置以及脚部位置的头部支撑部分、腰部支撑部分以及脚部部分,所述位置调整部件被配置为根据指令改变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的至少一个所述部分的倾斜角度;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以及放松执行单元,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阶段放松模式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放松执行单元被配置为按所述控制指令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调整部件以改变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的至少一个部分的倾斜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包括第一放松模式,第二放松模式,第三放松模式,以及第四放松模式中的单独一个或者任意顺序的两个、任意顺序的三个或者全部任意顺序的四个。
其中,对应所述第一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一时间段;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至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与水平35度角的位置,保持第二时间段;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三时间段后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是35秒、所述第二时间段是25秒、所述第三时间段是25秒。
其中,对应所述第二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40度角的位置,保持脚部支撑部分水平,并保持第四时间段后恢复水平。其中,所述第四时间段是40秒。
其中,对应所述第三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5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五时间段;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保持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水平,保持第六时间段;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在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5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七时间段后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其中,所述第五时间段是30秒、所述第六时间段是20秒、所述第七时间段是20秒。
其中,对应所述第四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八时间段;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保持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水平,保持第九时间段;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在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十时间段后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其中,所述第八时间段是30秒、所述第九时间段是20秒、所述第十时间段是20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模式选择单元,所述模式选择单元被配置为接收被动式放松装置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放松模式或其任意组合的选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式选择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输入确定第一阶段放松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被动式放松装置还包括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被配置为通过音频和/或视频向用户提供人体在所述人体承载单元上的正确姿势的引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接收用户对于人体在所述人体承载单元上是否处于正确姿势的反馈。其中,在所述第一放松模式,提供第一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头部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身体贴合智能床的弧度,双臂向前或者向后保持伸直,双腿尽量保持伸直;在所述第二放松模式,提供第二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床头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双脚伸直并拢,膝盖绷直,脚趾指向后,双手放在胸部的两侧,手掌按住床垫;在所述第三放松模式,提供第三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头部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屈膝,脚跟接近臀部,膝盖打开,与髋部同宽,同时双臂向后伸展,两手分别抓住同侧脚踝或者脚趾;在所述第四放松模式,提供第四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床头,双脚置于床尾,屈膝,脚跟接近臀部,膝盖打开,与髋部同宽,同时双臂向后伸展,两手分别抓住同侧脚踝或者脚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反馈生成单元,所述反馈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反馈采集设备的提供的多媒体信息生成所述是否处于正确姿势的反馈。所述反馈采集设备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语音产生设备,触摸确认设备,按钮设备等。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外部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在人体支撑单元上的姿态图片,由反馈生成单元进行姿态识别以生成所述反馈,所述语音产生设备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指令,而所述反馈生成单元可以是通过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而生成所述反馈,所述触摸确认设备、按钮设备可以采集用户的物理触发,例如提示用户在姿势正确时触碰触摸屏或者点击按钮,而反馈生成单元可以根据获得的物理触发而生成所述反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承载单元中,在所述背部支撑部分还包括第一振动部件,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还包括第二振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振动部件、所述第二振动部件以及所述位置调整部件被配置为依照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被驱动。
其中,所述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水平,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45度角的位置,开启所述第一振动部件工作于第一振动频率、第一振动强度,并保持第十一时间段;保持头部支撑部分水平,将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恢复至水平位置,启动所述第一振动器以第二振动频率,第二振动强度,持续工作第十二时间段;保持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水平、关闭所述第一振动部件并开启所述第二振动部件,使所述第二振动部件在第三振动频率,以第三振动强度持续振动第十三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振动频率为44Hz,所述第一振动强度为四级,所述第十一时间段是40秒。所述第二振动频率为40Hz,所述第二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二时间段是40秒。所述第三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三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三时间段例如是30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部件、所述第二振动部件以及所述位置调整部件被配置为依照第三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被驱动。
其中,所述第三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15度角的位置,保持脚部支撑部分水平,开启所述第二振动部件工作于第四振动频率、第四振动强度,并保持第十四时间段;保持头部支撑部分、脚部支撑部分角度不变,以梯形波驱动所述第二振动器以第五振动频率,第五强度振动,持续工作第十五时间段后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至水平;停止振动。其中,所述第四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四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四时间段是60秒。所述第五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五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五时间段是60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接收通过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第二阶段放松模式以及第三阶段放松模式并传送至参数调整指令,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上述步骤执行上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第三阶段放松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和方法,在放松阶段对人体进行适度拉伸和振动按摩,舒缓人体紧张肌肉,消除肌肉疲劳,提高人体舒适度,使人体进入深度放松的状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被动放松装置的水平姿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被动放松装置的头部支撑部分和脚部部分改变位置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被动放松装置的水平姿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被动放松装置的头部支撑部分和脚部部分改变位置后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被动放松装置的控制模块结构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控制模块执行三个阶段的放松模式的控制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的构成的关系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第一放松模式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第二放松模式的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第三放松模式的流程图;
图11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第四放松模式的流程图;
图12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的流程图;
图13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第三阶段放松模式的流程图;
图14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输出报告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及进行说明。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参照图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包括人体承载单元80以及至少一个位置调整部件70,所述人体承载单元80的初始位置为水平的且包括对应人体的头部位置、腰部位置以及脚部位置的头部支撑部分81、腰部支撑部分82以及脚部部分83,所述位置调整部件70被配置为根据指令改变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的所述部分改变其相对水平的倾斜角度,例如其可以包括头部调整部件71,腰部调整部件72,以及脚部调整部件73。被动式放松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单元85,其被配置为从存储单元85读取放松模式数据并通过放松执行单元841按照放松模式生成控制指令并对所述位置调整部件70进行调整以实施放松模式。
图2示出了处于放松模式下的被动式放松装置的人体承载单元80以及位置调整部件70的示意图。其中可以看出,头部支撑部分81被头部调整部件71抬起而改变了角度。脚部支撑部分83被脚部调整部件73抬起而改变了角度。
图3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提供的另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的被动式放松装置与图1中的被动式放松装置主要结构区别在于,其脚部支撑部分83包括相互枢转连接的第一脚部支撑部分831和第二脚部支撑部分832,对应的所述脚部调整部件73包括用于改变第一脚部支撑部分831的倾斜角度的第一脚部调整部件731,以及用于改变第二脚部支撑部分832的倾斜角度的第二脚部调整部件732。图4为图3中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处于放松模式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脚部调整部件731和第二脚部调整部件732可以将第一脚部支撑部分831和第二脚部支撑部分832驱动至相同的倾斜角度。当然,应当理解,第一脚部调整部件731和第二脚部调整部件732也可以根据放松模式将第一脚部支撑部分831和第二脚部支撑部分832驱动至不相同的倾斜角度。
其中,放松模式可以包括顺序执行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第二阶段放松模式,以及第三阶段放松模式。如图6所示,整个被动式放松过程可以包括顺序地执行第一阶段放松模式,步骤S100,执行第二阶段放松模式,步骤S200,以及执行第三阶段放松模式,步骤S300。下面将对各阶段的放松模式下所述被动放松装置的控制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可以包括第一放松模式,第二放松模式,第三放松模式,以及第四放松模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的执行可以包括单独地执行第一放松模式,第二放松模式,第三放松模式,以及第四放松模式中的一个,或者按照任意的预定顺序执行所述第一放松模式,第二放松模式,第三放松模式,以及第四放松模式中的两种、三种或者四种。图7中给出了执行第一放松模式,步骤S110,第二放松模式,步骤S120,第三放松模式,步骤S130,以及第四放松模式,步骤S140顺序进行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承载单元80可以是电动床的床板,例如头部支撑部分81可以是电动床的可相对腰部床板枢转的头部床板,腰部支撑部分82可以是电动床的固定的腰部床板,脚部支撑部分83可以是电动床的可以相对所述腰部床板枢转的脚部床板。对应的所述位置调整部件70可以是电动床的气缸单元,,人体承载单元80还可以是分段式床垫,例如头部支撑部分81可以是分段式床垫的可相对腰部床垫部枢转的头部床垫部,腰部支撑部分83可以是的腰部床垫部,脚部支撑部分83可以是可以相对腰部床垫部枢转的脚部床垫部。
其中,对于电动床的床板作为人体承载单元80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对应所述第一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一时间段,步骤S111;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至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与水平35度角的位置,保持第二时间段,步骤S112;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三时间段,步骤S113;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步骤S114。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是35秒、所述第二时间段是25秒、所述第三时间段是25秒。
其中,如图9所示,对应所述第二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40度角的位置,保持脚部支撑部分水平,并保持第四时间段,步骤S121;以及,恢复头部支撑部分水平,步骤S122。其中,所述第四时间段是40秒。
其中,如图10所示,对应所述第三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5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五时间段,步骤S131;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保持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水平,保持第六时间段,步骤S132;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在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5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七时间段,步骤S133,以及放平所述头部支撑部分和脚部支撑部分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步骤S134。其中,所述第五时间段是30秒、所述第六时间段是20秒、所述第七时间段是20秒。
其中,如图11所示,对应所述第四放松模式的指令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八时间段,步骤S141;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保持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水平,保持第九时间段,步骤S142;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在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十时间段,步骤S143,以及放平所述头部支撑部分和脚部支撑部分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步骤S144。其中,所述第八时间段是30秒、所述第九时间段是20秒、所述第十时间段是20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人体承载单元中,在所述背部支撑部分82还包括第一振动部件821,例如是第一振动发生器;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83还包括第二振动部件831,例如是第二振动发生器,其中,所述第一振动部件821、所述第二振动部件831以及所述位置调整部件70被配置为进一步依照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被驱动,步骤S200。
其中,如图所示,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开始执行后,对应这些指令的动作包括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水平,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45度角的位置,开启所述第一振动部件工作于第一振动频率、第一振动强度,并保持第十一时间段,步骤S210;保持头部支撑部分水平,将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恢复至水平位置,启动所述第一振动器以第二振动频率,第二振动强度,持续工作第十二时间段,步骤S220;保持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水平、关闭所述第一振动部件并开启所述第二振动部件,使所述第二振动部件在第三振动频率,以第三振动强度持续振动第十三时间段,步骤S230;以及停止振动,步骤S240。其中,所述第一振动频率为44Hz,所述第一振动强度为四级,所述第十一时间段是40秒。所述第二振动频率为40Hz,所述第二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二时间段是40秒。所述第三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三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三时间段30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振动部件821、所述第二振动部件831以及所述位置调整部件70进一步被配置为依照第三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被驱动,步骤S300。
其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三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开始执行后,对应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15度角的位置,保持脚部支撑部分水平,开启所述第二振动部件工作于第四振动频率、第四振动强度,并保持第十四时间段,步骤S310;保持头部支撑部分、脚部支撑部分角度不变,以梯形波驱动所述第二振动器以第五振动频率,第五强度振动,持续工作第十五时间段后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至水平,步骤S320;以及,放平头部支撑部分并停止振动,步骤S330。其中,所述第四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四振动为六级,所述第十四时间段是60秒。所述第五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五振动为6,所述第十五时间段是60秒。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被动式放松装置的控制模块还可以包括模式选择单元842,模式选择单元842被配置为接收被动式放松装置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的选定;并根据所述选定结果改变所述放松执行单元为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生成所述指令。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被动式放松装置的控制模块还包括引导单元843,所述引导单元843被配置为通过多媒体,包括文字、音频和/或视频向用户提供其人体在所述人体承载单元80上的正确姿势的引导。例如,所述引导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放松模式开始前,向用户提供基于多媒体的引导,例如基于文字、和/或语音和/或视频以提醒用户在所述人体支撑单元上的姿态。例如,在一些放松模式中,所述引导单元提供引导以提醒用户俯卧在所述人体支撑单元上以进行所述放松。
具体而言,其中,在所述第一放松模式,引导单元843提供第一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头部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身体贴合智能床的弧度,双臂向前或者向后保持伸直,双腿尽量保持伸直;在所述第二放松模式,引导单元843提供第二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床头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双脚伸直并拢,膝盖绷直,脚趾指向后,双手放在胸部的两侧,手掌按住床垫;在所述第三放松模式,引导单元843提供第三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头部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屈膝,脚跟接近臀部,膝盖打开,与髋部同宽,同时双臂向后伸展,两手分别抓住同侧脚踝或者脚趾;在所述第四放松模式,引导单元843提供第四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床头,双脚置于床尾,屈膝,脚跟接近臀部,膝盖打开,与髋部同宽,同时双臂向后伸展,两手分别抓住同侧脚踝或者脚趾。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单元843可以被进一步配置为接收用户对于人体在所述人体承载单元上是否处于正确姿势的反馈。所述是否处于正确姿势的反馈可以由反馈生成单元844生成。所述是否处于正确姿势的反馈的基础数据可以来自反馈采集设备60。例如,所述反馈采集设备60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语音产生设备,触摸确认设备,按钮设备等。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外部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在人体支撑单元上的姿态图片,由反馈生成单元844进行姿态识别以生成所述反馈,所述语音产生设备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指令,而所述反馈生成单元844可以是通过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而生成所述反馈,所述触摸确认设备、按钮设备可以采集用户的物理触发,例如提示用户在姿势正确时触碰触摸屏或者点击按钮,而反馈生成单元844可以根据获得的物理触发而生成所述反馈。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接收通过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第二阶段放松模式以及第三阶段放松模式并传送至参数调整指令,并发送至控制模块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供后续调取。
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第三阶段放松模式单独进行可以得到单独的效果,而按顺序结合进行时,则可以获得超出预期的综合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的第一放松模式通过背部弯曲或脊柱伸展,利用上背部和中背部的力量,从起始位置尽可能高地抬起双腿的重量,同时面朝下放在地板上。它可以提高柔韧性和协调性,锻炼背部肌肉,增加力量和耐力。
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的第二放松模式通过在胸部有意识地打开并在肩膀上伸展,可以对抗疲劳并缓解腰痛,增强精力和身体。如果用户遇到背痛、肩膀紧绷或上半身酸痛,可以提供缓解。
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的第三放松模式、第四放松模式可以刺激肾上腺,这可以帮助用户对抗疲劳。还会增加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它可能有助于建立信心和赋权。第三放松模式、第四放松模式还可以改善姿势并抵消长时间坐着的影响,例如懒散和脊柱后凸(脊柱的异常弯曲)。它可能有助于缓解背痛。它伸展用户的腹部,胸部,肩膀,臀部前部(髋部屈肌)和大腿前部(股四头肌)。可以增强用户的背部肌肉,大腿后部和臀部。
第二阶段放松模式采用44Hz振动按摩使肌肉放松。在放松过程中使腿部抬起可:1)改善血液循环,抬高双腿有助于改善血流量和预防静脉曲张。2)抬高腿部还有助于血液流回心脏.减轻心肌压力。3)减少水肿疼痛和脚肿胀:脚部抬高可以帮助减轻肿胀,缓解肿胀或水肿引起的不适和疼痛。4)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腿部抬高有助于减少肿胀和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5)改善脊柱对齐:人的脊柱是自然弯曲的,以平坦的姿势休息可能会给这种自然曲率带来不舒服的压力,引起不适和疼痛,并使脊柱承受不必要的压力。通过抬高脚部可有效缓解这种不适和疼痛。
第三阶段放松模式下抬高床头对降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对提高血氧饱和度具有显著效果。采用52Hz振动按摩减轻疼痛。
以上三个阶段的放松模式可以在10分钟内执行完成,利用睡前的10分钟通过电动床的帮助用户进行睡前被动式瑜伽放松和振动按摩,放松肌肉,缓解身体疲劳。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被动式放松装置还包括报告输出单元。如图14所示,报告输出单元被配置为按照以下两种模式输出被动式放松报告,步骤S400。
第一种报告输出模式,为在10分钟的被动式放松后,输出本次放松的包括输出心率,呼吸率,疲劳指数,抗压能力的报告,步骤S410。
其中,疲劳指数:即疲劳程度的量化指标。与频率领域分析中的TP、LF以及压力指数等指标相关。自主神经活性低下,承受压力越重,疲劳指数越高。因压力而致的身体上、精神上的疲劳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乏困、萎软、肌无力等躯体上异常的症状。
抗压能力是指机体能否适应环境变化或各种压力的刺激,观察其维持稳定内环境的能力。反映时间领域分析中的总体标准差SDNN参数(表示心率变异性程度的指标)。HRV减少的意义是心率能动性变异的复杂性减少,说明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抗压能力减少,机体正常维持动态平衡(稳定)的能力衰退,一旦受到压力,很容易发生功能紊乱,各种疾病随之而来。
第二种报告输出模式为在使用被动式放松装置7天,14天,21天后会分别在第8天,15天,22天生成初测对比报告,统计使用此功能后人体的睡眠效率,睡眠得分,深睡时长,疲劳指数,恢复指数的变化情况等,步骤S420。
上述角度调整可能因设备的精度等存在偏差,例如±2度的偏差,但并不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装置的效果有实质影响。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根据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助眠控制方法进行执行。
在本发明一个典型的配置中,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装置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CD 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机设备访问的信息。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在本发明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设备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本发明所指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任何一种可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通过触摸板进行人机交互)的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所述移动电子产品可以采用任意操作系统,如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等。

Claims (20)

1.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承载单元,所述人体承载单元包括人体承载单元以及至少一个位置调整部件,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的初始位置为水平的且包括对应人体的头部位置、腰部位置以及脚部位置的头部支撑部分、腰部支撑部分以及脚部部分,所述位置调整部件被配置为根据指令改变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的至少一个所述部分的倾斜角度;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以及放松执行单元,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阶段放松模式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放松执行单元被配置为按所述控制指令驱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调整部件以改变所述人体承载单元的至少一个部分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包括第一放松模式,第二放松模式,第三放松模式,以及第四放松模式中的单独一个或者任意顺序的两个、任意顺序的三个或者全部任意顺序的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一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一时间段;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至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与水平35度角的位置,保持第二时间段;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三时间段后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是35秒、所述第二时间段是25秒、所述第三时间段是25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二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40度角的位置,保持脚部支撑部分水平,并保持第四时间段后恢复水平;其中,所述第四时间段是40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三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5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五时间段;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保持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水平,保持第六时间段;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在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5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七时间段后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其中,所述第五时间段是30秒、所述第六时间段是20秒、所述第七时间段是20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第四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八时间段;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保持与水平15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至水平,保持第九时间段;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在与水平呈30度角的位置,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20度角的位置,并保持第十时间段后使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恢复水平;其中,所述第八时间段是30秒、所述第九时间段是20秒、所述第十时间段是20秒。
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模式选择单元,所述模式选择单元被配置为接收被动式放松装置的第一阶段放松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放松模式或其任意组合的选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输入确定第一阶段放松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被配置为通过音频和/或视频向用户提供人体在所述人体承载单元上的正确姿势的引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接收用户对于人体在所述人体承载单元上是否处于正确姿势的反馈;其中,在所述第一放松模式,提供第一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头部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身体贴合智能床的弧度,双臂向前或者向后保持伸直,双腿尽量保持伸直;在所述第二放松模式,提供第二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床头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双脚伸直并拢,膝盖绷直,脚趾指向后,双手放在胸部的两侧,手掌按住床垫;在所述第三放松模式,提供第三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头部支撑部分,双脚置于脚部支撑部分,屈膝,脚跟接近臀部,膝盖打开,与髋部同宽,同时双臂向后伸展,两手分别抓住同侧脚踝或者脚趾;在所述第四放松模式,提供第四引导,以引导人体处于俯卧姿势,将头部置于床头,双脚置于床尾,屈膝,脚跟接近臀部,膝盖打开,与髋部同宽,同时双臂向后伸展,两手分别抓住同侧脚踝或者脚趾。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反馈生成单元,所述反馈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反馈采集设备的提供的多媒体信息生成所述是否处于正确姿势的反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采集设备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被配置为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外部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在人体支撑单元上的姿态图片,由反馈生成单元进行姿态识别以生成所述反馈;或者所述反馈采集设备包括语音产生设备,所述语音产生设备被配置为获取用户的语音指令,而所述反馈生成单元是通过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而生成所述反馈;或者所述反馈采集设备包括按钮设备,所述按钮设备被配置为采集用户的物理触发,例如提示用户在姿势正确时触碰触摸屏或者点击按钮,而反馈生成单元根据获得的物理触发而生成所述反馈。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承载单元中,在所述背部支撑部分还包括第一振动部件,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还包括第二振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振动部件、所述第二振动部件以及所述位置调整部件被配置为依照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被驱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保持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水平,驱动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45度角的位置,开启所述第一振动部件工作于第一振动频率、第一振动强度,并保持第十一时间段;保持头部支撑部分水平,将所述脚部支撑部分恢复至水平位置,启动所述第一振动器以第二振动频率,第二振动强度,持续工作第十二时间段;保持所述人体承载单元水平、关闭所述第一振动部件并开启所述第二振动部件,使所述第二振动部件在第三振动频率,以第三振动强度持续振动第十三时间段;其中,所述第一振动频率为44Hz,所述第一振动强度为四级,所述第十一时间段是40秒;所述第二振动频率为40Hz,所述第二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二时间段是40秒;所述第三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三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三时间段是30秒。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部件、所述第二振动部件以及所述位置调整部件被配置为依照第三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被驱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阶段放松模式的指令的动作包括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抬升至与水平呈15度角的位置,保持脚部支撑部分水平,开启所述第二振动部件工作于第四振动频率、第四振动强度,并保持第十四时间段;保持头部支撑部分、脚部支撑部分角度不变,以梯形波驱动所述第二振动器以第五振动频率,第五强度振动,持续工作第十五时间段后驱动所述头部支撑部分至水平;停止振动;其中,所述第四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四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四时间段是60秒;所述第五振动频率为52Hz,所述第五振动强度为六级,所述第十五时间段是60秒。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式放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接收通过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第二阶段放松模式以及第三阶段放松模式并传送至参数调整指令,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18.一种被动式放松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按照上述步骤执行上述第一阶段放松模式、第二阶段放松模式、第三阶段放松模式中的一项或多项。
1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方法进行执行。
2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中的控制方法。
CN202310316918.6A 2023-03-28 2023-03-28 被动式放松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6327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6918.6A CN116327530A (zh) 2023-03-28 2023-03-28 被动式放松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6918.6A CN116327530A (zh) 2023-03-28 2023-03-28 被动式放松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7530A true CN116327530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83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6918.6A Pending CN116327530A (zh) 2023-03-28 2023-03-28 被动式放松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753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3912A2 (en) * 1988-12-16 1990-06-20 Contour Beds Limited Relaxation and massage apparatus
WO2020149459A1 (ko) * 2019-01-16 2020-07-23 주식회사 소닉월드 수면 유도 기능을 갖는 전동침대
CN112870526A (zh) * 2021-02-05 2021-06-01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助眠控制方法和装置
KR20210123832A (ko) * 2020-04-06 2021-10-14 이경환 사용자 맞춤형 모션베드 구동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5291533A (zh) * 2022-08-23 2022-11-04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床垫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智能床垫、存储介质
CN115299738A (zh) * 2022-08-18 2022-11-08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床垫的健身恢复方法、床垫及存储介质
CN115814362A (zh) * 2021-09-16 2023-03-21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床的瑜伽姿态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3912A2 (en) * 1988-12-16 1990-06-20 Contour Beds Limited Relaxation and massage apparatus
WO2020149459A1 (ko) * 2019-01-16 2020-07-23 주식회사 소닉월드 수면 유도 기능을 갖는 전동침대
KR20210123832A (ko) * 2020-04-06 2021-10-14 이경환 사용자 맞춤형 모션베드 구동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2870526A (zh) * 2021-02-05 2021-06-01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助眠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5814362A (zh) * 2021-09-16 2023-03-21 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床的瑜伽姿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299738A (zh) * 2022-08-18 2022-11-08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床垫的健身恢复方法、床垫及存储介质
CN115291533A (zh) * 2022-08-23 2022-11-04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床垫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智能床垫、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veraert et al. Effect of a foot-drop stimulator and ankle–foot orthosis on walking performance after stroke: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squenazi et al. The ReWalk powered exoskeleton to restore ambulatory function to individuals with thoracic-level motor-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US2020008567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ized operation of a therapeutic device
AU2007320732B2 (en) Dynamic cradle, especially for treating head and neck pain
US20120253241A1 (en) "teach and repea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ysio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CN109875834B (zh) 一种脊柱复健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166541A1 (zh) 一种助眠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011174B (zh) 云智能康复理疗系统、被动仿生运动康复理疗机器人
US20140272850A1 (en) Method for relieving pain and a kit therefor
EP3494503A1 (en) Automated electro-medical system and related management method
RU2127574C1 (ru) Способ оздоровления человека
CN205268502U (zh) 一种电动经筋锻炼椅
CN116327530A (zh) 被动式放松装置、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CN206543220U (zh)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US8011047B2 (en) Spinal relaxation apparatus
Nahirniak et al. Studying changes of the effective radius in blood vessels after exposure of lower extremities to periodical mechanical vibrations
CN205163559U (zh) 一种智能经筋锻炼椅
Nahirniak et al. The Estimate of Relative Increase in Stroke Volume of a Heart under Influence of Low Frequency Mechanical Vibrations
CN204972109U (zh) 一种旋脊复位按摩理疗床
AU2021100325A4 (en) In-bed exercising and monitoring device
Overmyer Ortho-bionomy: A path to self-care
KR102524764B1 (ko) 혈압을 관리하는 마사지 장치 및 마사지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Bibrowicz et al. Application of Original System to Support Specialist Physiotherapy D4S in Correction of Postural Defects as 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A Review
Hall Example Myofascial Pain Case: Quadratus Lumborum Trigger Point and Chronic Low Back Pain
KR200416079Y1 (ko) 척추교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