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0820A - 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0820A
CN116320820A CN202310055097.5A CN202310055097A CN116320820A CN 116320820 A CN116320820 A CN 116320820A CN 202310055097 A CN202310055097 A CN 202310055097A CN 116320820 A CN116320820 A CN 116320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ptical fiber
model
laye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50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20820B (zh
Inventor
段永鹏
闫兵兵
孙静
陈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xin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xi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xin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xi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550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0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0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0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20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0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41Bo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identification of connection, e.g. right plug to the right socket or full engagement of the mating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4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04Q2011/0037Operation
    • H04Q2011/0041Optic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05Softwar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076Distributing frame; Cross conne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包括配线架执行组和管理控制系统,配线架执行组包含光纤配线设备与无线传感器模块,管理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数字化模型层与具体应用层,数据采集层通过配线架执行组完成光纤基础数据与运行信号的感知与识别,基础数据通过远程数据采集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传输于数据模型管理平台进行储存、处理、展现、分析,数据模型管理平台建立可视化的数字化模型层,数字化模型层包括资源数据模型、健康管理模型、故障诊断模型、路由算法模型,通过系统操作完成应用层展现,使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与运行状态可视化,实现远程操作与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宽带中国战略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光纤光缆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安装的地域环境也复杂性多样,光纤基础网络包括管道、杆路、光缆以及人手井、光交箱、ODF等设施,它们都属于无源资源,通常称之为哑资源,哑资源的无源特性使得难以对它们进行远程管理,尤其是传统光纤端口的标识、记录、跳纤以及故障监控和排查,往往需要由人工到现场进行,不仅影响业务开通的时效性,更难以保证跳纤的准确性,因资源管理难,导致光纤通信网络层面存在数据信息孤岛、系统间接接口多、系统能力不透明、功能集成度差以及运维成本高等问题,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层面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来共同助力,以实现远程自动操作与在线检测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综合性解决光纤网络的远程自动跳纤操控、在线检测以及资源综合管理问题,合理应用无线传感器模块搭载管理系统,使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与运行状态可视化,实现智能自动化远程操作与管理,通过光纤配线设备非标机械结构设计,保证光纤的有效管理与操作的准确性。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包括:配线架执行组和管理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用于收集、分析和控制配线架执行组的运行;
配线架执行组包含光纤配线设备与多个无线传感器模块,这些无线传感器模块分别搭载于光纤配线设备的端口固定模块、LC连接端口、转盘组、滑动机构组的位置,其中,转盘组设有360°双目摄像头设备与智能移动传感器,360°双目摄像头设备与智能移动传感器共同实现对各个设备的快速定位;滑动机构组底部设有光纤检测器与位置传感器模块,位置传感器模块搭载光纤检测器能够感知与识别纤芯损耗数据与节点数据;端口固定模块与LC连接端口分别设有槽型感应器与感应模块;槽型感应器用于判别LC连接端口识别运行状态,感应模块用于识别LC连接端口的数据信息;LC连接端口能够辅助确定调度线路;
管理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数字化模型层与具体应用层,数据采集层通过无线传感器模块进行光纤配线设备的运行信号的感知、识别与基础数据的采集,且数据采集层能够根据调度线路对光纤资源进行预先占用;
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经过数据模型管理平台进行储存、处理、分析后传送到数字化模型层,数字化模型层根据数据模型管理平台的数据的分析进行分类后使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与运行状态可视化,并将分析结果转发具体应用层,具体应用层接收到分析结果后将相应信息转发到配线架执行组的相关设备中。
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通过软件控制与硬件执行结合的应用,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经过数据加工与分析,应用于数据模型管理平台,数据模型管理平台是资源综合管理的平台,控制前端硬件的执行,最终实现稳定化、智能化、可视化的自动操控与管理,有利于资源快速可视化定位,提高日常变更效率,实现实时定位故障。
优选的,数字化模型层包括资源数据模型、健康管理模型、故障诊断模型、路由算法模型,其中,
资源数据模型通过智能移动传感器与360°双目摄像头设备获取光纤配线设备中的各个设备位置数据以便形成IP地址数据,数据模型管理平台根据相关IP地址数据自动跳出U位信息与设备位置、设备关联文件与图片、设备配置文件与维修记录,以便清楚设备间的拓扑关系;
健康管理模型与路由算法模型通过位置传感器模块搭载光纤检测器获得的数据搭建,健康管理模型与路由算法模型通过分析光纤的位置关系、端口使用、端口链路信息,检测链路故障点,从而自动创建新链路并为线缆选择最佳路由路线,同时LC连接端口能够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少转接次数辅助确定光纤调度线路,故障诊断模型依据光纤运行状态,对全光链路中各组成单元的远程识别、管理和监测,进行应用层的异常报警,显示任务指令的同时将任务指令发送到具体应用层,具体应用层根据任务指令发送到相关配线架执行组中的相关设备,通过相关设备配合完成跳纤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配线架执行组为圆柱形,采用模块化设计,中心位置设有套轴,套轴分为第一层轴与第二层轴,第一层轴(1501)固定连接旋转齿轮a,第二层轴固定连接旋转齿轮b,旋转齿轮a与旋转齿轮b底部分别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上方配有分线盘a,分线盘a上方为辅助安装LC连接端口的下固定模块,下固定模块上方对称安装上固定模块,下固定模块与上固定模块之间的空间距离设有平行于套轴的滑动机构组,下固定模块与上固定模块内同心位置均设有转盘组,转盘组分为下转盘与上转盘,上转盘与下转盘为对称关系,上转盘与第一层轴活动连接,下转盘与第二层轴活动连接,上固定模块之上设有分线盘b。
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以积木式拼装方式连接多个模块化,预先连调端口固定模块,采用对称式布置,可节省配线架执行组应用空间,易于转盘组分层操作,布局清晰,便于操作与管理。
进一步优选的,传动机构包含驱动齿轮a,驱动齿轮a与旋转齿轮a咬合,驱动齿轮a内侧设有驱动电机a,第二层轴底端套接滑槽结构件,滑槽结构件底部固定连接间歇齿轮,间歇齿轮与驱动齿轮b咬合,驱动齿轮b由驱动电机a驱动。
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通过套轴利用传动机构实现分层控制转盘组,使转盘组可自旋转后上下移动后自旋转,实现自动化跳纤动作。
进一步优选的,转盘组表面设有机械手a,机械手a前端抓夹内侧设置感应模块,机械手a后端通过气缸连接于转盘组的中心点位置,气缸上方架设360°双目摄像头设备与智能移动传感器。
进一步优选的优选的,端口固定模块为圆柱管造型,端口固定模块上表面开设轨道凹槽,端口固定模块侧壁开设若干端口通孔,端口通孔为矩形孔,端口通孔配合LC连接端口的固定安装,端口通孔底面设有槽型感应器。
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通过机器手完成夹取LC连接端口,结合应用转盘组带动旋转与移动,实现同轴层跳纤,结合应用滑动机构组,实现对称方向的不同轴跳纤,充分利用了产品结构完成操作的同时实现了远程自检与管理。自动化远程提高了操作准确性与时效性,从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进一步优选的,光纤检测器与位置传感器模块整体沿轨道机构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数据采集层包含光纤的基本构成信息、纤芯损耗数据、节点数据、网段数据、基站设备数据、基站地理数据、历史状态与维护数据,其中,光纤的基本构成信息包含光纤基本结构模型、材料构成、传输特性,纤芯损耗数据包含本征、弯曲特性、压力特性、拉力特性、温度特性,节点数据与网段数据的数据内容主要包含端口标识与光纤网络节点的数据;基站设备数据与基站地理数据的数据内容包括整体地理位置与基站基本定位信息,从而衍生出地形地貌与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能够储存记录的历史数据作为后期分析判断故障的参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软件控制与硬件执行结合的应用,实现光纤网络的远程自动跳纤操控、在线检测以及资源综合管理。根据中心资源与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记录、定位查询、数据分析、智能规划、变更控制、业务映射,迅速为组织建立起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可视化的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体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的管理控制系统流程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的配线架执行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的配线架执行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的配线架执行组中的转盘组与滑动机构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的配线架执行组中的转盘组与滑动机构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的配线架执行组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配线架执行组, 2、 管理控制系统,3、光纤配线设备, 4、 无线传感器模块,5、端口固定模块,6、LC连接端口,7、转盘组,8、滑动机构组,9、数据采集层,10、数字化模型层,11、具体应用层,12、远程数据采集模块,13、数据模型管理平台,501、下固定模块,502、上固定模块,503、轨道凹槽,504、端口通孔,505、槽型感应器, 701、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2、智能移动传感器,703、下转盘,704、上转盘,705、机械手a,706、感应模块,707、气缸,708、机械手b, 801、光纤检测器,802、位置传感器模块,803、轨道机构, 101、资源数据模型,102、健康管理模型,103、故障诊断模型,104、路由算法模型, 15、套轴,1501、第一层轴,1502、第二层轴,1503、旋转齿轮a,1504、旋转齿轮b,16、传动机构,17、分线盘a,18、分线盘b,1601、驱动齿轮a,1602、驱动电机a,1603、滑槽结构件,1604、间歇齿轮,1605、驱动齿轮b,901、光纤的基本构成信息,902、纤芯损耗数据,903、节点数据,904、网段数据,905、基站设备数据,906、基站地理数据,907、历史状态与维护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包括配线架执行组1与管理控制系统2,配线架执行组1主要负责硬件操作执行,管理控制系统2主掌软件控制管理。管理控制系统2包括数据采集层9、数字化模型层10与具体应用层11,配线架执行组1包含光纤配线设备3与无线传感器模块4,数据采集层9通过无线传感器模块4完成现场基础数据的采集,包括采集基站设备数据、基站地理数据、历史状态数据、历史维护数据等,光纤的基本构成信息、端口使用信息与光纤链路等都同时检测,无线智能网关可连接全系列无线传感器模块4,通过有线组网与5G在内的物联网技术传递数据到云端,数据采集层9采集的数据通过远程数据采集模块12可转换为数字信号,应用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作为处理数据中心资源与关联关系的主平台,对数字信号进行储存、处理、展现、分析和报警,数据模型管理平台结合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数字化模型层10,对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资源与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记录、定位查询、数据分析、智能规划、变更控制、业务映射,迅速为组织建立起精细化、规范化、流程化、可视化的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体系,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通过GUI图形用户界面组织其主要的功能,包括业务调度、资源管理展示、光纤链路远程检测展示、业务开通与故障报警,可快速有效地掌握全局状况,快速地识别和定位结构的关键行为。数据采集层9采集的数据经过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进行储存、处理、分析后传送到数字化模型层10,数字化模型层10根据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的数据的分析进行分类后使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与运行状态可视化,并将分析结果转发具体应用层11,具体应用层11接收到分析结果后将相应信息转发到所述配线架执行组1的相关设备中。
数字化模型层10包括资源数据模型101、健康管理模型102、故障诊断模型103、路由算法模型104,其中资源数据模型101的建立通过智能移动传感器702与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1对光纤配线设备3快速定位设备位置数据形成IP地址数据,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根据相关IP地址数据自动跳出U位信息与设备位置,设备关联文件与图片,设备配置文件与维修记录,清楚设备间的拓扑关系,快速定位查询配线架执行组1的分布位置、端口使用等相关信息等,实现配线架执行组1的设备检测与监控。
故障诊断模型103根据进行拓扑分析的综合视图,可综合定位也可跳转到配线架执行组1的各LC连接端口6,了解LC连接端口6的运行状况,根据综合布线运维需求,直接进入设备内部进行故障查看,环形展示拓扑。
位置传感器模块802搭载光纤检测器801,识别纤芯损耗数据与节点数据,做到智能感知与分析,查询分析光纤分布位置、端口使用、端口链路信息、故障点,当链路出现故障可采用智能算法自动创建新链路、智能算法自动为线缆选择最佳路由路线,根据LC连接端口6作为申请光路的起讫点,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少转接次数,辅助确定光纤调度线路,根据数据采集层9识别的光纤信息,可根据调度线路对光纤资源进行预先占用,生成健康管理模型102、故障诊断模型103与路由算法模型104,完成应用层的故障定位、链路检测与评估、智能规划等。
依据故障诊断模型103的报警信息,操作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根据无线传感器模块4与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1识别LC连接端口6标签型号数据与光纤链路的地图定位点,建立跳纤始末端的连接命令,规划缠绕路径,选定最优路线,远程发出指令于配线架执行组1,配线架执行组1自主完成跳纤操作,完成具体应用层11的远程调度与诊断、链路检测、智能路由规划。
路由算法模型104查询分析分布位置、端口使用、端口链路信息、故障点,链路出现故障可采用智能算法自动创建新链路、智能算法自动为线缆选择最佳路由路线,根据LC连接端口6作为申请光路的起讫点,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少转接次数,辅助确定光纤调度线路,根据数据采集层9识别的光纤信息,可根据调度线路对光纤资源进行预先占用,完成应用层的健康管理模型102与故障诊断模型103;故障诊断模型103依据光纤运行状态,对全光链路中各组成单元的远程识别、管理和监测,进行应用层的异常报警,显示任务指令。
如图3至图5所示,无线传感器模块4包括槽型感应器505、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1、智能移动传感器702、位置传感器模块802、光纤检测器801,槽型感应器505安装于端口固定模块5的端口通孔504底面,主要检测LC连接端口6是否安装就位,识别运行状态,当设置在转盘7表面的机械手a705的前端抓夹内设置感应模块706,使得感应模块706也位于端口固定模块5的底面,这样当机械手a705抓夹LC连接端口6时通过槽型感应器505自动识别电子信息码,记录LC连接端口6运动轨迹的初始点位与终止点位;
如图2与图5所示,轨道机构803背部安装位置传感器模块802与光纤检测器801(也可以说,滑动机构组8底部设有光纤检测器801与位置传感器802),机械手a705启动抓取LC连接端口6,通过位置传感器模块802的自动识别完成LC连接端口6准确插入光纤检测器801内,光纤检测器801应用红外先检测或光时域反射仪作为通用方法,实现智能感知与识别纤芯损耗数据与节点数据,搭建健康管理模型102与路由算法模型104,查询分析分布位置、端口使用、端口链路信息、故障报警。
如图5所示,转盘组7可设有多个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1与智能移动传感器702,无线传感器与光学图像的融合,达到在线监测以及资源可视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如图5所示,当故障诊断模型103的报警信息显示远程跳纤,路由算法模型104以LC连接端口6作为申请光路的起讫点,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少转接次数,确定光纤调度线路,机械手a705启动抓取LC连接端口6,感应模块706识别LC连接端口6的数据信息并信号指示,传动机构组16带动转盘组7旋转,实现同轴层的跳纤。
如图5所示,当光纤调度线路为不同轴层的跳纤,通过气缸707带动机械手a705抓取LC连接端口6,下转盘703带动机械手a705与LC连接端口6旋转至滑动机构组8底部,机械手a705 夹持LC连接端口6安装于光纤检测器801内,光纤检测器801检测光纤状态是否良好,收集相关数据信息,LC连接端口6搭载光纤检测器801通过轨道机构803传输于滑动机构组8顶部,与下转盘703对称设置的上转盘704的机械手b708旋转至滑动机构组8顶部位置,机械手b708夹取LC连接端口6,LC连接端口6依照系统轨迹通插入对应的适配器。
如图3至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光纤配线设备3采用1.5mm厚冷轧钢板 ,圆柱形造型满足有限小空间使用,同时满足光纤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光纤终端盒设置在端口固定模块5的外侧,纤盘以模块方式活动连接于光纤终端盒内,活动连接方式例如应用卡槽式能够保持相对运动的连接,便于模块化组装拆卸,固定光缆进入光纤配线设备3,对其外护套和加强芯要进行机械固定,加装地线保护部件,进行端头保护处理,对光纤进行分组和保护,尾纤连接适配器,LC连接端口6通过端口通孔504插入适配器,适配器与LC连接端口6能灵活插拔。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端口固定模块5可根据应用空间沿套轴15竖向增设多层,便于配置与应用。
如图5与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传动机构16的驱动齿轮a1601内侧的驱动电机a1602带动上转盘704完成自旋转,当第二层轴1502同轴安装若干端口固定模块5,通过间歇齿轮1604与滑槽结构件1603的配合完成上转盘704沿第二层轴1502固定距离的移动,传动机构16同样安装控制第一层轴1501,完成下转盘703的自旋转,通过套轴15利用传动机构16实现分层控制转盘组7,实现转盘组7自旋转与上下移动。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线架执行组(1)和管理控制系统(2),所述管理控制系统(2)用于收集、分析和控制所述配线架执行组(1)的运行情况;
所述配线架执行组(1)包含光纤配线设备(3)与多个无线传感器模块(4),这些无线传感器模块(4)分别搭载于所述光纤配线设备(3)的端口固定模块(5)、LC连接端口(6)、转盘组(7)、滑动机构组(8)的位置,其中,所述转盘组(7)设有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1)与智能移动传感器(702),所述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1)与智能移动传感器(702)共同实现对各个设备的快速定位;所述滑动机构组(8)底部设有光纤检测器(801)与位置传感器模块(802),所述位置传感器模块(802)搭载所述光纤检测器(801)能够感知与识别纤芯损耗数据与节点数据;所述端口固定模块(5)与所述LC连接端口(6)分别设有槽型感应器(505)与感应模块(706);槽型感应器(505)用于判别所述LC连接端口(6)的运行状态,感应模块(706)用于识别LC连接端口(6)的数据信息;所述LC连接端口(6)能够辅助确定调度线路;
所述管理控制系统(2)包括数据采集层(9)、数字化模型层(10)与具体应用层(11),所述数据采集层(9)通过所述无线传感器模块(4)进行光纤配线设备(3)的运行信号的感知、识别与基础数据的采集,且所述数据采集层(9)能够根据调度线路对光纤资源进行预先占用;
所述数据采集层(9)采集的数据经过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进行储存、处理、分析后传送到数字化模型层(10),所述数字化模型层(10)根据所述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的数据的分析进行分类后使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与运行状态可视化,并将分析结果转发所述具体应用层(11),所述具体应用层(11)接收到分析结果后将相应信息转发到所述配线架执行组(1)的相关设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模型层(10)包括资源数据模型(101)、健康管理模型(102)、故障诊断模型(103)、路由算法模型(104),其中,
所述资源数据模型(101)通过所述智能移动传感器(702)与所述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1)获取所述光纤配线设备(3)中的各个设备位置数据以便形成IP地址数据,所述数据模型管理平台(13)根据相关IP地址数据自动跳出U位信息与设备位置、设备关联文件与图片、设备配置文件与维修记录,以便清楚设备间的拓扑关系;
所述健康管理模型(102)与所述路由算法模型(104)通过所述位置传感器模块(802)搭载所述光纤检测器(801)获得的数据搭建而成,所述健康管理模型(102)与所述路由算法模型(104)通过分析光纤的位置关系、端口使用、端口链路信息,检测链路故障点,从而自动创建新链路并为线缆选择最佳路由路线,同时所述LC连接端口(6)能够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少转接次数辅助确定光纤调度线路,所述故障诊断模型(103)依据光纤运行状态,对全光链路中各组成单元的远程识别、管理和监测,进行应用层的异常报警,显示任务指令的同时将任务指令发送到所述具体应用层(11),所述具体应用层(11)根据任务指令发送到所述配线架执行组(1)中的相关设备,通过相关设备配合完成跳纤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架执行组(1)为圆柱形,采用模块化设计,中心位置设有套轴(15),所述套轴分为第一层轴(1501)与第二层轴(1502),所述第一层轴(1501)固定连接旋转齿轮a(1503),所述第二层轴(1502)固定连接旋转齿轮b(1504),所述旋转齿轮a(1503)与所述旋转齿轮b(1504)底部分别设有传动机构(16),所述传动机构(16)上方配有分线盘a(17),所述分线盘a(17)上方为辅助安装LC连接端口(6)的下固定模块(501),所述下固定模块(501)上方对称安装上固定模块(502),所述下固定模块(501)与所述上固定模块(502)之间的空间距离设有平行于所述套轴(15)的滑动机构组(8),所述下固定模块(501)与上固定模块(502)内同心位置均设有转盘组(7),所述转盘组(7)分为下转盘(703)与上转盘(704),所述上转盘(704)与所述下转盘(703)为对称关系,所述上转盘(704)与所述第一层轴(1501)活动连接,所述下转盘(703)与所述第二层轴(1502)活动连接,所述上固定模块(502)之上设有分线盘b(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6)包含驱动齿轮a(1601),所述驱动齿轮a(1601)与所述旋转齿轮a(1503)咬合,所述驱动齿轮a(1601)内侧设有驱动电机a(1602),所述第二层轴(1502)底端套接滑槽结构件(1603),所述滑槽结构件(1603)底部固定连接间歇齿轮(1604),所述间歇齿轮(1604)与驱动齿轮b(1605)咬合,所述驱动齿轮b(1605)由所述驱动电机a(1602)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组(7)表面设有机械手a(705),所述机械手a(705)前端抓夹内侧设置感应模块(706),所述机械手a(705)后端通过气缸(707)连接于所述转盘组(7)的中心点位置,所述气缸(707)上方架设所述360°双目摄像头设备(701)与所述智能移动传感器(7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固定模块(5)为圆柱管造型,所述端口固定模块(5)上表面开设轨道凹槽(503),所述端口固定模块(5)侧壁开设若干端口通孔(504),所述端口通孔(504)为矩形孔,所述端口通孔(504)配合所述LC连接端口(6)的固定安装,所述端口通孔(504)底面设有槽型感应器(50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检测器(801)与所述位置传感器模块(802)整体沿轨道机构(803)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层(9)包含光纤的基本构成信息(901)、纤芯损耗数据(902)、节点数据(903)、网段数据(904)、基站设备数据(905)、基站地理数据(906)、历史状态与维护数据(907),其中,所述光纤的基本构成信息(901)包含光纤基本结构模型、材料构成、传输特性,所述纤芯损耗数据(902)包含本征、弯曲特性、压力特性、拉力特性、温度特性,所述节点数据(903)与所述网段数据(904)的数据内容主要包含端口标识与光纤网络节点的数据;所述基站设备数据(905)与所述基站地理数据(906)的数据内容包括整体地理位置与基站基本定位信息,从而衍生出地形地貌与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能够储存记录的历史数据作为后期分析判断故障的参考。
CN202310055097.5A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Active CN116320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5097.5A CN116320820B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5097.5A CN116320820B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0820A true CN116320820A (zh) 2023-06-23
CN116320820B CN116320820B (zh) 2023-08-22

Family

ID=86778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5097.5A Active CN116320820B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08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4303A (zh) * 2023-08-01 2023-09-01 聪育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中心运维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307A (en) * 1995-11-30 2000-05-02 Amsc Subsidiary Corporation Priority and preemption service system for satellite related communication using central controller
CN202856733U (zh) * 2012-06-04 2013-04-03 赵忠旭 光缆管理系统ocms
CN113703113A (zh) * 2021-09-09 2021-11-26 杭州恒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装配的模块化光纤配线架及其装配方法
CN215297732U (zh) * 2021-06-22 2021-12-24 北京宏光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资源可视的光纤配线架熔纤盘
CN115361063A (zh) * 2022-07-20 2022-11-18 卓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光纤配线管理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307A (en) * 1995-11-30 2000-05-02 Amsc Subsidiary Corporation Priority and preemption service system for satellite related communication using central controller
CN202856733U (zh) * 2012-06-04 2013-04-03 赵忠旭 光缆管理系统ocms
CN215297732U (zh) * 2021-06-22 2021-12-24 北京宏光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资源可视的光纤配线架熔纤盘
CN113703113A (zh) * 2021-09-09 2021-11-26 杭州恒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装配的模块化光纤配线架及其装配方法
CN115361063A (zh) * 2022-07-20 2022-11-18 卓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光纤配线管理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UK) LTD: ""Use cases for integrated wireless-optical infrastructures: the vision of the EU-Brazil funded research project FUTEBOL"", S3GPP TSG-SA WG1 MEETING #77 S1-171158, no. 1 *
孟凡利;: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配线架系统的应用",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no. 0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4303A (zh) * 2023-08-01 2023-09-01 聪育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中心运维方法及系统
CN116684303B (zh) * 2023-08-01 2023-10-27 聪育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数据中心运维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0820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8370B (zh) 一种火电厂无人巡检任务规划方法及其系统
CN116320820B (zh) 一种智慧光纤分配管理系统
CN110647082A (zh) 一种机房智能巡检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566503B (zh) 一种数控机床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
CN107765145B (zh) 一种局部放电自动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8537913A (zh) 一种巡检系统
CN111185937B (zh) 一种核电厂配电调试机器人系统及作业方法
CN112611386B (zh) 一种基于优选路线规划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方法
CN112414457A (zh) 一种基于变电站工作的自动智能巡检方法
CN111179457A (zh) 一种工业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CN104731076A (zh) 一种基于dcs结构的工况监控系统
CN104070516A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方法和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CN114179056A (zh) 一种gis室内多自由度挂轨式巡检机器人及其应用方法
CN108282504A (zh) 自动驾驶地图数据采集车、基站及协同采集系统和方法
CN112720534A (zh) 基于5g技术的智能ai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
CN110722559A (zh) 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辅助巡检定位方法
CN111037574A (zh) 用于通信站点巡检的交互式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44380U (zh) 一种铁路机房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
CN203221495U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CN10788845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伺服驱动器监控系统
CN111509856A (zh) 一种智能巡检一体化平台系统
CN115937415A (zh) 一种基于3d建模技术的连铸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
CN114264982A (zh) 一种变压器巡检系统
CN113911010A (zh) 一种运检电动汽车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CN208792993U (zh) 钻井现场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mart Fibe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822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ijiazhuang Branch

Pledgor: Zhuoxin Communicatio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5768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