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7619B -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7619B
CN116317619B CN202310465577.9A CN202310465577A CN116317619B CN 116317619 B CN116317619 B CN 116317619B CN 202310465577 A CN202310465577 A CN 202310465577A CN 116317619 B CN116317619 B CN 1163176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eat
adjusting rod
inverter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55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17619A (zh
Inventor
谢焰
韦林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mry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mry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mry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mry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655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76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7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7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17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7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1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sealed by a gasket held between a removable cover and a body, e.g. O-ring, pack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45Thermal management, e.g. inverter temperature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外箱体,所述逆变器外箱体一侧壁上设有密封门,所述逆变器外箱体远离密封门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组调节棒控制单元;所述调节棒控制单元包括调节棒安装板和调节棒传动机构;本发明降低了外部温度变化对逆变器外箱体内的影响,即使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装置也可在户外正常使用;不仅提高了装置的自适应性,同时也因为其在温度调节流程内无需额外其他装置,而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省了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背景技术
储能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站和风能发电站的配套设施之一,其主要用于储存电能,并且储能逆变器多在户外使用。而光伏发电站或风能发电站通常会建设在西部的沙漠戈壁中,其外部环境恶劣,特别是其昼夜温差极大。对于储能逆变器的适应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5360887A,公开日:2022-11-18,公布了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用于保护内部元器件的保护机构,还包括用于配合保护机构对内部元器件进行固定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对调节机构进行锁紧的固定机构,保护机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变流器,变流器安装在变流器底座上,变流器底座底部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外壳体,上述实施例保证贴合效果以及后续的散热效果。
该实施例还具有以下缺陷:该实施例只能确保逆变器壳体的散热效果,而在气温骤降后,无法对其进行保温,当逆变器处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中时,逆变器内各部件因气温的骤降而造成故障,从而降低了装置的自适应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外箱体,所述逆变器外箱体一侧壁上设有密封门,所述逆变器外箱体远离密封门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组调节棒控制单元;所述调节棒控制单元包括调节棒安装板和调节棒传动机构;所述调节棒安装板上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调节棒转槽,每组所述调节棒转槽均通过调节棒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有一组温度调节单元;
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调节棒;所述调节棒通过调节棒传动机构转动连接在调节棒转槽内;所述调节棒靠近逆变器外箱体内腔的一侧壁上套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采用隔热材质;所述调节棒远离隔离板的一侧壁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上沿调节棒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吸热块;所述调节棒靠近密封垫的一端端口处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调节棒靠近隔离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和逆变器外箱体内腔连通;所述膨胀气囊远离调节棒的一侧内壁上贴合有第一储热棒,所述第一储热棒上安装有第二储热棒,所述第一储热棒和第二储热棒均有若干组铜棒以及若干组弹簧相互交叉安装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棒传动机构包括链条防尘条和链条本体,所述链条防尘条安装在调节棒安装板外壁上远离密封垫的一侧边缘处;所述调节棒安装板靠近逆变器外箱体内腔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链条防尘条内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上方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与调节棒数量相同的若干组从动杆,每组所述从动杆一端均能传动连接在相应一组调节棒上;所述传动杆和每组从动杆上均安装有一组从动齿轮,若干组所述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本体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棒转槽一端端口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垫,所述进风口为半圆状机构,所述进风口位于调节棒转槽外部,且开口处与密封垫活动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块为四棱锥状结构,且所述吸热块上开设有送热槽。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外箱体顶部设有隔离顶盖,所述隔离顶盖包括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采用保温隔热材质;所述顶盖本体安装在所述逆变器外箱体顶部,且所述顶盖本体远离密封门的一侧底部边缘处,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一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抵触在第一滑块上;所述顶盖本体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逆变器外箱体内,且传动连接有第一转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杆远离密封门的一侧壁上,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抵止块安装杆;所述抵止块安装杆另一端安装有抵止块,所述抵止块远离抵止块安装杆的一端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与第一滑块滑动贴合。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第一滑块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收热单元,所述收热单元包括滑动顶杆;所述滑动顶杆安装在第一滑块底部,所述滑动顶杆下方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收热杆,所述收热杆的数量与相应一组调节棒控制单元上的调节棒数量相同;所述收热杆靠近调节棒控制单元的一侧壁上均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导热杆,所述导热杆另一端安装有导热块,每组所述导热块均能活动贴合在与其相应的一组吸热块上;所述收热杆、导热杆和导热块的材质均采用铜。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顶杆两端底部边缘处对称安装有两组竖杆;所述收热杆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组竖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白天温度较高时调节棒靠近吸热块一侧朝外,通过吸热块吸收阳光中的热能,再通过隔离板将逆变器外箱体的内腔与外部隔离,避免光线中的热能直接传递至逆变器外箱体内。夜晚气温骤降后,调节棒转动使得隔离板朝外,吸热块向内。再控制收热单元使其与各组调节棒抵触,从而将热能传导至逆变器外箱体内。降低了外部温度变化对逆变器外箱体内的影响,即使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装置也可在户外正常使用。不仅提高了装置的自适应性,同时也因为其在温度调节流程内无需额外其他装置,而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省了使用成本。
2、将吸热块设置为四棱锥状结构,并在其表面开设送热槽,使得吸热块整体更加立体,其反射面更多,无论什么时段太阳处在什么位置,都可以保证吸热块上有反射面朝向太阳来吸收热能,从而提高了吸热块的吸热效果。并且夜晚导热块在导热时也会直接插接在送热槽内,从而增加导热块与吸热块的接触面积,并以此提高了导热效率。
3、第一储热棒和第二储热棒均是由若干组铜棒以及若干组弹簧相互交叉安装构成,使得第一储热棒和第二储热棒在吸热后,会有更多的膨胀空间,也使其可以储存更多的热能。再通过膨胀气囊的包裹,使其避免被外部空气腐蚀和风化。
4、收热单元是由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的若干组收热杆构成,当热能通过导热杆传递到收热杆上以后,各组收热杆将热能从上而下均匀传导至逆变器外箱体内腔的各个角落,使得热能分布更加平均,从而提高了导热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离顶盖与收热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隔离顶盖的仰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收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棒控制单元和温度调节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棒控制单元的后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棒控制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8中A圈内的放大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棒的后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棒的端口剖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1中B圈内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逆变器外箱体;200、隔离顶盖;201、第一伺服电机;210、顶盖本体;220、第一转杆;230、抵止块安装杆;240、抵止块;250、斜坡;260、第一滑槽;270、第一滑块;280、第一弹簧;300、收热单元;310、滑动顶杆;320、竖杆;330、收热杆;340、导热杆;350、导热块;400、调节棒控制单元;410、调节棒安装板;411、调节棒转槽;412、后空窗;413、密封垫;420、第二伺服电机;430、链条防尘条;440、传动杆;441、传动齿轮;450、从动杆;460、从动齿轮;470、链条本体;500、温度调节单元;501、第二转杆;510、调节棒;511、进风口;512、出风口;520、隔离板;530、膨胀气囊;540、吸热块安装框;550、吸热块;551、送热槽;560、第一储热棒;570、第二储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外箱体100。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逆变器外箱体100一侧外壁上设有密封门。
所述逆变器外箱体100顶部设有隔离顶盖200。隔离顶盖200用于将逆变器外箱体100与外部隔离。
所述逆变器外箱体100远离密封门的一侧外壁上,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一组调节棒控制单元400。
每组所述调节棒控制单元400的外壁上均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温度调节单元500。温度调节单元500用于控制逆变器外箱体100的温度。
所述隔离顶盖200远离密封门的一侧底部边缘处,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底部边缘处分别设有一组收热单元300,每组所述收热单元300均能与相应一组温度调节单元500活动贴合。收热单元300用于从各组温度调节单元500上吸收热能,并分配至逆变器外箱体100内。
所述隔离顶盖200包括顶盖本体210。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顶盖本体210采用保温隔热材质。所述顶盖本体210安装在所述逆变器外箱体100顶部,且所述顶盖本体210远离密封门的一侧底部边缘处,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一组第一滑槽260,所述第一滑槽260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70,所述第一滑槽260内设有第一弹簧280,所述第一弹簧280一端抵触在第一滑块270上。所述顶盖本体210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0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延伸至逆变器外箱体100内,且传动连接有第一转杆220。所述第一转杆220远离密封门的一侧壁上,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抵止块安装杆230。所述抵止块安装杆230另一端安装有抵止块240,所述抵止块240远离抵止块安装杆230的一端设有斜坡250,所述斜坡250与第一滑块270滑动贴合。
通过在逆变器外箱体100顶部设置顶盖本体210,使得各组温度调节单元500在进行温度调节时,逆变器外箱体100可以做到保温,避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从而影响各组温度调节单元500对逆变器外箱体100内温度调节的效果。
所述收热单元300包括滑动顶杆310。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所述滑动顶杆310安装在第一滑块270底部,所述滑动顶杆310两端底部边缘处对称安装有两组竖杆320。两组所述竖杆320之间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收热杆330,所述收热杆330的数量与相应一组调节棒控制单元400上的温度调节单元500数量相同。所述收热杆330靠近调节棒控制单元400的一侧壁上均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导热杆340,所述导热杆340另一端安装有导热块350,每组所述导热块350均能活动贴合在与其相应的一组温度调节单元500上。所述收热杆330、导热杆340和导热块350的材质均采用但不限于铜。
在白天温度较高时,第一滑块270处在第一滑槽260靠近第一转杆220的一端,使得各组导热块350与相应的各组温度调节单元500处在分离状态。当夜晚温度较低时,通过调节棒控制单元400带动相应的各组温度调节单元500进行旋转,使其导热部分朝向收热单元300。然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01,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01带动第一转杆220和各组抵止块240转动,由于斜坡250与第一滑块270为滑动贴合关系,使得抵止块240在转动的同时会推动第一滑块270带动收热单元300整体向远离第一转杆220的一侧移动。并最终使得各组导热块350分别抵触在相应的温度调节单元500上,并将其白天收集的热量通过等间距分布的各组收热杆330均匀导入逆变器外箱体100内腔的各个角落。在夜晚气温骤降的时候,也能保证逆变器外箱体100内的各部件不会因为低温而出现故障,使得装置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也可以正常在户外使用。提高了装置整体的自适应性。
所述调节棒控制单元400包括调节棒安装板410和调节棒传动机构。示例性的,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调节棒安装板410安装在逆变器外箱体100侧壁上。所述调节棒安装板410上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调节棒转槽411。所述调节棒转槽411靠近逆变器外箱体100内腔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后空窗412,所述调节棒转槽411一端端口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垫413。所述调节棒传动机构包括链条防尘条430和链条本体470,所述链条防尘条430安装在调节棒安装板410外壁上远离密封垫413的一侧边缘处。所述调节棒安装板410靠近逆变器外箱体100内腔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420。所述链条防尘条430内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传动杆440,所述传动杆440上安装有传动齿轮441,所述传动齿轮441与第二伺服电机42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440上方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与调节棒转槽411数量相同的若干组从动杆450,每组所述从动杆450一端均能延伸至相应一组调节棒转槽411内,且传动连接在相应一组温度调节单元500上。所述传动杆440和每组从动杆450上均安装有一组从动齿轮460,若干组所述从动齿轮460之间通过链条本体470传动连接。
所述温度调节单元500包括第二转杆501。示例性的,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转杆501一端转动连接在调节棒转槽411靠近密封垫413的一侧内壁上,且另一端安装有调节棒510,所述调节棒510另一端与相应一组从动杆450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棒510靠近后空窗412的一侧壁上套接有隔离板520,所述隔离板520采用隔热材质。所述调节棒510远离隔离板520的一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膨胀气囊530,所述膨胀气囊530上沿调节棒510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与导热块350数量相同的若干组吸热块安装框540,所述吸热块安装框540内安装有吸热块550。所述吸热块550为四棱锥状结构,且所述吸热块550上开设有送热槽551。每组所述导热块350均能活动卡接在相应一组送热槽551上。所述调节棒510靠近密封垫413的一端端口处开设有进风口511,所述进风口511为半圆状机构,且所述进风口511位于调节棒转槽411外部,且所述进风口511的开口处与密封垫413活动贴合。所述调节棒510靠近隔离板52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出风口512,所述出风口512上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出风口512输入端上连通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另一端与进风口511连通。所述通风道靠近进风口511一端的内直径要大于另一端的内直径。
示例性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膨胀气囊530远离调节棒510的一侧内壁上贴合有第一储热棒560,所述第一储热棒560上安装有第二储热棒570,所述第二储热棒570另一端安装在膨胀气囊530靠近调节棒510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均有若干组铜棒以及若干组弹簧相互交叉安装构成。所述第一储热棒560外壁贴合在最近的一组吸热块550上。
在白天气温较高时,调节棒510靠近膨胀气囊530的一侧朝向外部,通过吸热块550将光线中的热能吸收并传导至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上进行储存。由于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均有若干组铜棒以及若干组弹簧相互交叉安装构成,再通过膨胀气囊530的包裹。使得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在吸热后,会有更多的膨胀空间,也使其可以储存更多的热能。与此同时,利用隔离板520避免外部热量进入逆变器外箱体100中,而且由于通风道靠近进风口511一端的内直径要大于另一端的内直径,使得外部热空气进入进风口511并向出风口512移动的同时,其温度逐渐降低,从而最终起到了散热的效果。
当夜晚气温骤降后,启动第二伺服电机420,通过第二伺服电机420带动传动杆440和各组从动杆450转动,使得调节棒510靠近隔离板520的一侧朝向外部,将调节棒510与外部隔离,并使得各组吸热块550向内。同时使得进风口511抵触在密封垫413上,以防止外部冷空气进入逆变器外箱体100内。然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01,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01工作使得各组导热块350可以插接在相应的各组送热槽551内。由于此时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的温度要高于逆变器外箱体100内的温度,因此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就会将白天所储存的热能通过吸热块550、送热槽551传递到导热块350上,再由导热杆340和收热杆330将热能散发至逆变器外箱体100内。以实现逆变器外箱体100的自适应调节。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白天温度较高时调节棒靠近吸热块550一侧朝外,通过吸热块550吸收阳光中的热能,再通过隔离板520将逆变器外箱体100的内腔与外部隔离,避免光线中的热能直接传递至逆变器外箱体100内。夜晚气温骤降后,调节棒510转动使得隔离板520朝外,吸热块550向内。再控制收热单元300使其与各组调节棒510抵触,从而将热能传导至逆变器外箱体100内。降低了外部温度变化对逆变器外箱体100内的影响,即使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装置也可在户外正常使用。不仅提高了装置的自适应性,同时也因为其在温度调节流程内无需额外其他装置,而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省了使用成本。
2、将吸热块550设置为四棱锥状结构,并在其表面开设送热槽551,使得吸热块550整体更加立体,其反射面更多,无论什么时段太阳处在什么位置,都可以保证吸热块550上有反射面朝向太阳来吸收热能,从而提高了吸热块550的吸热效果。并且夜晚导热块350在导热时也会直接插接在送热槽551内,从而增加导热块350与吸热块550的接触面积,并以此提高了导热效率。
3、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均是由若干组铜棒以及若干组弹簧相互交叉安装构成,使得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在吸热后,会有更多的膨胀空间,也使其可以储存更多的热能。再通过膨胀气囊530的包裹,使其避免被外部空气腐蚀和风化。
4、收热单元300是由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的若干组收热杆330构成,当热能通过导热杆340传递到收热杆330上以后,各组收热杆330将热能从上而下均匀传导至逆变器外箱体100内腔的各个角落,使得热能分布更加平均,从而提高了导热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外箱体(100),所述逆变器外箱体(100)一侧壁上设有密封门,所述逆变器外箱体(100)远离密封门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组调节棒控制单元(400);所述调节棒控制单元(400)包括调节棒安装板(410)和调节棒传动机构;所述调节棒安装板(410)上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调节棒转槽(411),每组所述调节棒转槽(411)均通过调节棒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有一组温度调节单元(500);
所述温度调节单元(500)包括调节棒(510);所述调节棒(510)通过调节棒传动机构转动连接在调节棒转槽(411)内;所述调节棒(510)靠近逆变器外箱体(100)内腔的一侧壁上套接有隔离板(520),所述隔离板(520)采用隔热材质;所述调节棒(510)远离隔离板(520)的一侧壁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膨胀气囊(530),所述膨胀气囊(530)上沿调节棒(510)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吸热块(550);所述调节棒(510)靠近密封垫(413)的一端端口处开设有进风口(511),所述调节棒(510)靠近隔离板(52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出风口(512),所述出风口(512)两端分别与进风口(511)和逆变器外箱体(100)内腔连通;所述膨胀气囊(530)远离调节棒(510)的一侧内壁上贴合有第一储热棒(560),所述第一储热棒(560)上安装有第二储热棒(570),所述第一储热棒(560)和第二储热棒(570)均有若干组铜棒以及若干组弹簧相互交叉安装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棒传动机构包括链条防尘条(430)和链条本体(470),所述链条防尘条(430)安装在调节棒安装板(410)外壁上远离密封垫(413)的一侧边缘处;所述调节棒安装板(410)靠近逆变器外箱体(100)内腔的一侧壁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420);所述链条防尘条(430)内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传动杆(440),所述传动杆(440)上安装有传动齿轮(441),所述传动齿轮(441)与第二伺服电机(42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440)上方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与调节棒(510)数量相同的若干组从动杆(450),每组所述从动杆(450)一端均能传动连接在相应一组调节棒(510)上;所述传动杆(440)和每组从动杆(450)上均安装有一组从动齿轮(460),若干组所述从动齿轮(460)之间通过链条本体(470)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棒转槽(411)一端端口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垫(413),所述进风口(511)为半圆状机构,所述进风口(511)位于调节棒转槽(411)外部,且开口处与密封垫(413)活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块(550)为四棱锥状结构,且所述吸热块(550)上开设有送热槽(5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外箱体(100)顶部设有隔离顶盖(200),所述隔离顶盖(200)包括顶盖本体(210);所述顶盖本体(210)采用保温隔热材质;所述顶盖本体(210)安装在所述逆变器外箱体(100)顶部,且所述顶盖本体(210)远离密封门的一侧底部边缘处,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底部边缘处均开设有一组第一滑槽(260),所述第一滑槽(260)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60)内设有第一弹簧(280),所述第一弹簧(280)一端抵触在第一滑块(270)上;所述顶盖本体(210)顶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0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延伸至逆变器外箱体(100)内,且传动连接有第一转杆(2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220)远离密封门的一侧壁上,以及与密封门垂直的两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组抵止块安装杆(230);所述抵止块安装杆(230)另一端安装有抵止块(240),所述抵止块(240)远离抵止块安装杆(230)的一端设有斜坡(250),所述斜坡(250)与第一滑块(270)滑动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滑块(270)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一组收热单元(300),所述收热单元(300)包括滑动顶杆(310);所述滑动顶杆(310)安装在第一滑块(270)底部,所述滑动顶杆(310)下方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收热杆(330),所述收热杆(330)的数量与相应一组调节棒控制单元(400)上的调节棒(510)数量相同;所述收热杆(330)靠近调节棒控制单元(400)的一侧壁上均等间距分布有若干组导热杆(340),所述导热杆(340)另一端安装有导热块(350),每组所述导热块(350)均能活动贴合在与其相应的一组吸热块(550)上;所述收热杆(330)、导热杆(340)和导热块(350)的材质均采用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顶杆(310)两端底部边缘处对称安装有两组竖杆(320);所述收热杆(330)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组竖杆(320)上。
CN202310465577.9A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Active CN1163176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5577.9A CN116317619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5577.9A CN116317619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7619A CN116317619A (zh) 2023-06-23
CN116317619B true CN116317619B (zh) 2023-07-21

Family

ID=8679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5577.9A Active CN116317619B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761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667A (zh) * 2009-11-16 2011-05-18 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散热以及加热功能的电源转换器
JP2012165597A (ja) * 2011-02-08 2012-08-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207410235U (zh) * 2017-10-24 2018-05-2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逆变器散热器结构
CN110336483A (zh) * 2019-07-23 2019-10-15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逆变器
CN210958182U (zh) * 2020-01-08 2020-07-07 中腾微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伏微电网用逆变器
WO2020222360A1 (ko) * 2019-04-30 2020-11-05 주식회사 선광코리아 농축산지역기반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12659413U (zh) * 2020-05-09 2021-03-05 北京汇能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原应用的变压器、电气设备及光伏逆变器
CN114499226A (zh) * 2021-12-06 2022-05-13 刘显智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CN115360887A (zh) * 2022-10-18 2022-11-18 苏州市万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壳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8518A (zh) * 2011-10-26 2013-05-01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667A (zh) * 2009-11-16 2011-05-18 瀚斯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散热以及加热功能的电源转换器
JP2012165597A (ja) * 2011-02-08 2012-08-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207410235U (zh) * 2017-10-24 2018-05-2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逆变器散热器结构
WO2020222360A1 (ko) * 2019-04-30 2020-11-05 주식회사 선광코리아 농축산지역기반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110336483A (zh) * 2019-07-23 2019-10-15 深圳市三瑞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逆变器
CN210958182U (zh) * 2020-01-08 2020-07-07 中腾微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伏微电网用逆变器
CN212659413U (zh) * 2020-05-09 2021-03-05 北京汇能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原应用的变压器、电气设备及光伏逆变器
CN114499226A (zh) * 2021-12-06 2022-05-13 刘显智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CN115360887A (zh) * 2022-10-18 2022-11-18 苏州市万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7619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9841B2 (en) Upright-plate type sunlight generator
US20120318328A1 (en) Hybrid solar collector
CN113437687B (zh) 一种具有调节型通风结构的箱式变电站
CN101737880A (zh) 户外机房的温度平衡方法及其结构
CN116317619B (zh) 一种用于昼夜温差大地区的自适应性储能逆变器
CN215299353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光伏电站储能装置
CN215418328U (zh) 一种储能电站用储能电池模组管理
JPH11108467A (ja) 太陽エネルギ利用装置
CN113787929A (zh) 一种新能源厢式移动应急充电车
US20220247343A1 (en) Thermoelectric active storage embedded hybrid solar thermal and photovoltaic wall module
GB2365116A (en) A hybrid photovoltaic/thermal system
CN114179672A (zh) 一种电池换电柜制冷系统和装置
CN210470087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热管散热结构
KR20110019150A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113103841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双热源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3027179A (zh) 一种可故障冗余的储能电站多支路系统
CN206888306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屋顶结构
CN207955265U (zh) 一种汽车散热与制冷的太阳能装置和汽车
KR20210096424A (ko) 발전 성능이 개선된 pvt 패널
JP5011330B2 (ja) 集光型発電システムの冷却装置
CN113834255B (zh) 一种基于移动光伏组件的制冷、蓄冷系统
CN220710510U (zh) 一种储能电池柜
CN218577537U (zh) 一种防雨型户外充电机
CN220629302U (zh) 具有自然散热功能的可调节侧面垂直光伏遮阳结构
CN220585307U (zh) 一种储能电池箱散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