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6423A -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6423A
CN116316423A CN202310424833.XA CN202310424833A CN116316423A CN 116316423 A CN116316423 A CN 116316423A CN 202310424833 A CN202310424833 A CN 202310424833A CN 116316423 A CN116316423 A CN 116316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diode
control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48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鑫
吴佳
贺恩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Mornsun Gu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48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6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6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undervoltage or no-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06Calibration or setting of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 H02H7/1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converters; for rectifiers for static converters or rectif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当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设定电平;辅助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一抬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一端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一分压电路另一端、第一抬压电路一端和第一开关器件一端连接于A点,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第二分压电路一端和欠压保护引脚连接于B点,第二分压电路另一端连接输入地端,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连接CTRL控制端;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的电阻值比例可调;抬压电路用于将B点电压抬高,使得A点电压等于B点电压加设定值。本发明实现了使用一个电路同时满足欠压可调及CTRL控制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欠压保护是开关电源的一项常见的功能,现有技术通常是在电源输入端通过电阻串联分压采样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将分压点的电压连接到主控IC的欠压保护引脚UVP,当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大于欠压保护阈值时主控IC工作,反之主控IC不工作。
交通工具以及智能家居上均使用新能源电池作为电源,为电路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然而电路系统中部分控制器以及控制系统一般的工作电压都在特定的直流电压范围内,因此新能源电池的输出电压还需要经开关电源隔离转换后才能为后级供电,从而才能确保这些控制器以及控制系统稳定工作。受应用场合影响,有些新能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使用状态影响,输出电压范围波动较大,因此,需要设计超宽输入的开关电源产品来提高输入电压范围。但是开关电源输入电压过宽,当输入电压位于低压区域时,开关电源发热严重,输出电压会不稳定,有可能造成后级控制器以及控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对于超宽压输入的开关电源这种现象会加剧,因此,需要欠压可调功能来动态调节开关电源的启动电压,使得当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低于该启动电压时开关电源不工作,一般为通过调节上述分压点的电压使得开关电源根据需要选择主控IC何时工作,进而选择开关电源的启动电压。
此外,在开关电源应用中,我们通常还会使用到CTRL控制端远程控制开关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具体为通过CTRL控制端拉低主控IC的欠压保护引脚UVP的电压来实现CTRL控制功能。然而,当上述分压点的电压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如果还是通过CTRL控制端拉低主控IC的欠压保护引脚UVP的电压来实现CTRL控制功能,会要求CTRL控制端的电平跟随上述分压点的电压进行同步调整,这会增加控制的复杂度,或者设计独立的CTRL控制电路来解决该问题,这又会增加电路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适用于同时需要欠压可调及CTRL控制功能的应用场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辅助控制电路的实施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应用于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输入地端和CTRL控制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欠压保护引脚,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为:
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不工作;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所述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同时将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
并且,在所述控制模块工作期间,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保持工作;
其中,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一抬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另一端、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一端连接于A点,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一端和所述欠压保护引脚连接于B点,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输入地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CTRL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电阻值比例可调;所述抬压电路用于将所述B点电压抬高,使得所述A点电压等于所述B点电压加上一设定值;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在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所述第一设定电平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在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所述第一设定电平时关断。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为第一固定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二固定电阻和第一可调电阻,所述第二固定电阻和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并联。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或者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为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或者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为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为N个二极管同向串联,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第一个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其中最后一个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固定电阻,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电阻一端,所述第三固定电阻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或者所述第三固定电阻一端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三固定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包括第三固定电阻和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三固定电阻一端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三固定电阻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用于连接所述输入地端。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应用于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输入地端和CTRL控制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欠压保护引脚,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为:
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不工作;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所述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同时将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
并且,在所述控制模块工作期间,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保持工作;
其中,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第一可调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固定电阻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固定电阻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A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固定电阻一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一端和所述欠压保护引脚连接于B点,所述第二固定电阻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用于连接所述CTRL控制端。
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或所述第二二极管替换为稳压二极管。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所提供的开关电源的实施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输入地端和CTRL控制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欠压保护引脚,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为:
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不工作;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所述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同时将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
并且,在所述控制模块工作期间,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保持工作;
其中,所述开关电源包括上述第一个方面中任一项所述辅助控制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增益效果:
1、本发明辅助控制电路的实施例通过引入第一抬压电路,利用控制模块工作时能将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使得A点电压等于B点电压加上一设定值,实现开关电源通过调节分压点电压改变开关电源的启动电压时无需同步调整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大小,既无需增加控制的复杂度,又无需设计独立的CTRL控制电路来实现CTRL控制功能,因此有利于简化电路设计;
2、本发明开关电源实施例使用同一个电路实现了欠压可调及CTRL控制的双重功能,因此电路简单,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五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该理解的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当描述有步骤接续至另一步骤时,该步骤可直接接续至该另一步骤,或者通过第三步骤接续至该另一步骤;当描述有元件/单元“接续”至另一元件/单元时,该元件/单元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单元,或者通过第三元件/单元“连接”至该另一元件/单元。
此外,本公开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图,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其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运用软件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为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应用于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输入地端和CTRL控制端;其中,控制模块包括欠压保护引脚,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为:当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控制模块不工作;当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控制模块工作,同时将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并且,在控制模块工作期间,当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控制保持工作;其中,辅助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一抬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一端用于连接电源输入端,第一分压电路另一端、第一抬压电路一端和第一开关器件一端连接于A点,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第二分压电路一端和欠压保护引脚连接于B点,第二分压电路另一端用于连接输入地端,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用于连接CTRL控制端;其中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的电阻值比例可调;抬压电路用于将B点电压抬高,使得A点电压等于B点电压加上一设定值;第一开关器件在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导通,第一开关器件在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关断。
其中,控制模块当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会将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该功能可以自行设计,如通过在控制模块的欠压保护引脚与接地引脚之间并联电容和稳压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当电容充电至高于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时,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就被钳位为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也可以选择常规的控制芯片,常见的控制芯片如MORNSUN品牌的SCM1101A型号的控制芯片、MORNSUN品牌的SCM1102C型号的控制芯片等,控制模块的功能具体如何实现本发明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的辅助控制电路通过引入第一抬压电路,利用控制模块工作时能将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使得A点电压等于B点电压加上一设定值,实现开关电源通过调节分压点(即B点)电压改变开关电源的启动电压时无需同步调整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大小,既无需增加控制的复杂度,又无需设计独立的CTRL控制电路来实现CTRL控制功能,因此有利于简化电路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启动电压的含义为开关电源能够顺利启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最小输入电压,例如对于输入电压范围9至36VDC、欠压保护阈值为2VDC的开关电源:当实际需要的输入电压为18V时,会将启动电压调节为18V,调节方式为通过调节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的阻值,使得当输入电压为18V时,第二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为2VDC,当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启动电压时,第二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即B点电压)会小于或等于欠压保护阈值,控制模块不工作;当实际需要的输入电压为24时,会将启动电压调节为24V,调节方式为通过调节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的阻值,使得当输入电压为24V时,第二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为2VDC,当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启动电压时,第二分压电路分得的电压(即B点电压)会小于或等于欠压保护阈值,控制模块不工作。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四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五种辅助控制电路原理图。
优选地,请参见图1至图5,第一分压电路为第一固定电阻R1;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二固定电阻R2和第一可调电阻R3,第二固定电阻R2和第一可调电阻R3并联。
优选地,请参见图1、图3至图5,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为第一开关器件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为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或者请参见图2,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为第一开关器件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为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稳压二极管在高温条件下反向漏电流小,有更好地温度特性,同时导通压降也比二极管大,因此可以允许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大小设计得更大,从而更容易实现外部控制。
优选地,请参见图1,第一抬压电路为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为第一抬压电路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为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或者请参见图2,第一抬压电路为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为第一抬压电路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为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稳压二极管在高温条件下反向漏电流小,有更好地温度特性,同时导通压降也比二极管大,因此可以允许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大小设计得更大,从而更容易实现外部控制。
优选地,请参见图3,第一抬压电路为N个二极管同向串联,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第一个二极管的阳极为第一抬压电路一端,其中最后一个二极管的阴极为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具体地,图3中为2个二极管D2和D3同向串联。第一抬压电路为N个二极管同向串联可以提高A电的电压值,因此可以允许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大小设计得更大,从而更容易实现外部控制。
优选地,请参见图4,第一抬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固定电阻R4,连接关系为: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为第一抬压电路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固定电阻R4一端,第三固定电阻R4另一端为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或者将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固定电阻R4的位置交换,即第三固定电阻R4一端为第一抬压电路一端,第三固定电阻R4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为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由于电阻R4的加入,使得B点电压调高时,电阻R4可对A点电压进行补偿,保证了控制模块启动和关断时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大小无需跟随B点电压变化而变化。
优选地,请参见图5,第一抬压电路包括第三固定电阻R4和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三固定电阻R4一端为第一抬压电路一端,第三固定电阻R4另一端为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固定电阻R4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用于连接输入地端,图5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将原二极管D2改成电阻R4,通过稳压管D2的加入,直接稳定了A点电压,同样能实现控制模块启动和关断时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大小无需跟随B点电压变化而变化。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为一种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输入地端和CTRL控制端;其中,控制模块包括欠压保护引脚,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为:当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控制模块不工作;当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控制模块工作,同时将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并且,在控制模块工作期间,当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控制保持工作;其中:开关电源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任一项辅助控制电路。
本实施例的开关电源使用同一个电路实现了欠压可调及CTRL控制的双重功能,因此电路简单,可靠性强。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换、改进和润饰,这些等同替换、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不再用实施例赘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应用于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输入地端和CTRL控制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欠压保护引脚,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为:
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不工作;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所述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同时将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
并且,在所述控制模块工作期间,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保持工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一抬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另一端、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一端连接于A点,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一端和所述欠压保护引脚连接于B点,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输入地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CTRL控制端;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电阻值比例可调;所述抬压电路用于将所述B点电压抬高,使得所述A点电压等于所述B点电压加上一设定值;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在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所述第一设定电平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在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所述第一设定电平时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为第一固定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二固定电阻和第一可调电阻,所述第二固定电阻和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或者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第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为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或者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为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为N个二极管同向串联,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第一个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其中最后一个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固定电阻,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电阻一端,所述第三固定电阻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或者所述第三固定电阻一端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三固定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包括第三固定电阻和第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三固定电阻一端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一端,所述第三固定电阻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抬压电路另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电阻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用于连接所述输入地端。
8.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应用于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输入地端和CTRL控制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欠压保护引脚,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为:
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不工作;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所述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同时将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
并且,在所述控制模块工作期间,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保持工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固定电阻、第二固定电阻、第一可调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固定电阻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固定电阻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A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固定电阻一端、所述第一可调电阻一端和所述欠压保护引脚连接于B点,所述第二固定电阻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可调电阻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用于连接所述CTRL控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辅助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或所述第二二极管替换为稳压二极管。
10.一种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源输入端、输入地端和CTRL控制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欠压保护引脚,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逻辑为:
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不工作;当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压>所述欠压保护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同时将所述欠压保护引脚的电平钳位为第一设定电平;
并且,在所述控制模块工作期间,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模块停止工作;当所述CTRL控制端输入的电平信号>第一设定电平时,所述控制保持工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辅助控制电路。
CN202310424833.XA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Pending CN116316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4833.XA CN116316423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4833.XA CN116316423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6423A true CN116316423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28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4833.XA Pending CN116316423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64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8179B2 (en) Dual input prioritized LDO regulator
US20170133842A1 (en) Electrical circuit for delivering power to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50180355A1 (en) Electrical circuit for delivering power to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379685A (zh) 用于调节电压的方法及其电路
US20200341036A1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load current of power supply, and usb-type converter
US10673266B2 (en)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and charging method
CN111835188B (zh) 一种基于在线控制的多电源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US10886845B2 (en) Detection method, detection circuit, controller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N216356513U (zh) 离线式开关电源电路及其反馈控制芯片
CN103872883B (zh) 一种反激式电源的限压限流控制装置
CN215300494U (zh) 一种降压型dcdc变换器及其欠压保护电路
US8775829B2 (en) Single phase line switch
CN204652214U (zh) 一种小纹波直流转换电源
CN116316423A (zh) 一种辅助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15800690A (zh) 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4094660B (zh) 具有高压关断功能的线性充电系统
CN107911899B (zh) 一种开关电源及led驱动电路
CN115051443A (zh) 用于无人车的相机供电装置及无人车
CN209805675U (zh) 应用于t-con板的逻辑电压转换电路
CN111030287A (zh)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CN220985374U (zh) 一种双电源供电电路、电子电路及设备
CN212517041U (zh) 一种电表拉合闸电路
CN220584597U (zh) 一种输出电压调节电路、供电设备以及智能马桶
CN211107280U (zh) 一种汽车安全电源及汽车系统
CN220653205U (zh) 一种上电电流限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