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5797B - 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5797B
CN116305797B CN202310076216.5A CN202310076216A CN116305797B CN 116305797 B CN116305797 B CN 116305797B CN 202310076216 A CN202310076216 A CN 202310076216A CN 116305797 B CN116305797 B CN 116305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risk
information
mode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62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05797A (zh
Inventor
刘英城
谢继安
张垚
陶冠男
王传宝
邓正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62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5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5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5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05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5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涉及风险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项目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利用建模数据库生成模块根据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通过连接BIM建模系统分析施工建模数据库,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对多个施工节点进行模型模拟;生成数据交互区块,按照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以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施工风险评估时数据信息融合程度低,数据交互程度低,评估质量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可靠评估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也随着增长,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评估,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通过阶段性的对项目进行质量复盘,从而对项目的进度进行评估,但是由于评估的信息数据过于单一,得到的评估结果并不可靠,无法为项目建设进程提供准确的参考。现有技术中存在施工风险评估时数据信息融合程度低,数据交互程度低,评估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施工风险评估时数据信息融合程度低,数据交互程度低,评估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
连接BIM建模系统对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多个施工节点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输出多个模拟数据集;
以所述多个模拟数据集,生成数据交互区块,其中,每个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
按照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
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根据所述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其中,所述施工风险评估系统与BIM建模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项目信息获取模块,所述项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
建模数据库生成模块,所述建模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
项目模型获得模块,所述项目模型获得模块用于连接所述BIM建模系统对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模拟数据集输出模块,所述模拟数据集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多个施工节点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输出多个模拟数据集;
交互区块生成模块,所述交互区块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多个模拟数据集,生成数据交互区块,其中,每个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
信息融合模块,所述信息融合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
预警信息生成模块,所述预警信息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根据所述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根据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然后连接BIM建模系统对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而根据第一施工项目的多个施工节点对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输出多个模拟数据集,然后以多个模拟数据集,生成数据交互区块,其中,每个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通过按照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然后以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根据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达到了提高建设安全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中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中得到节点风险系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项目信息获取模块11,建模数据库生成模块12,项目模型获得模块13,模拟数据集输出模块14,交互区块生成模块15,信息融合模块16,预警信息生成模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施工风险评估时数据信息融合程度低,数据交互程度低,评估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施工项目需要进行项目信息融合分析的任意一个施工项目,可选的,包括公路基建施工项目、高楼施工项目等。BIM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是通过将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管理三维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将施工项目施工情况进行可视化模型展示,从而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所述多源质量信息是对用户引用端、权限管理端、资金支持端各个端口获得的与项目相关的不同类别的质量信息。通过将各个来源的信息进行多节点融合汇总,从而将项目对应的质量情况进行可靠掌握,确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风险,对施工过程进行及时的预警,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是通过从用户引用端、权限管理端和资金支持端的各个端口对应的项目相关信息分别进行调用后汇总,对第一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基础信息进行描述的信息,包括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进度节点、施工质量记录文件、施工成本文件等信息。
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
具体而言,通过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包含的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优选的,按照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中各个信息所属的属性,包括成本、进度、质量、技术等,对信息进行属性划分,得到多个信息集合,每个信息集合对应一个信息属性,从而将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进行分属性划分,保证数据之间的清晰度。进而,基于所述多个信息集合对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具有的属性数量进行统计,从而对高维数据进行保存,根据需求剔除不相关的属性,减少信息数量,从而提高信息分析的效率。通过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进行降维处理后,将不同属性的信息按照属性存储在数据库中,构成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其中,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是存储关于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关键信息所包括的数据的数据库,用于为BIM技术建立施工项目模型提供基础信息。
步骤S300:连接BIM建模系统对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连接所述BIM建模系统对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00还包括:
步骤S310:根据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得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其中,每一组施工建模数据对应同一建模对象;
步骤S320:连接所述BIM建模系统分别对所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进行建模,得到多个施工模型;
步骤S330:基于所述多个施工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多个施工模型进行模型拟合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30还包括:
步骤S331:获取所述多个施工模型的模型属性数据;
步骤S332:根据所述模型属性数据进行模型转换,获取多个转换模型;
步骤S333:根据所述多个转换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中数据对应建模对象,以对象为索引进行数据提取,从而得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其中,所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是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不同施工对象进行建模时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计划表、施工进度表、施工成本核算表等。优选的,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施工对象包括管道、高楼外立面、钢结构等。通过使用所述BIM建模系统分别遍历所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进行施工建模,换句话说,是通过根据多组施工建模数据中包含的建筑轮廓、建筑尺寸等数据,在BIM建模系统中进行施工对应的数字化模拟,从而得到多个不同建模对象对应的多个施工模型。优选的,通过根据对不同时间段的端口进行数据采集后得到的数据结果,对所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进行更新,然后基于更新后的多组施工建模数据进行施工模型的建模,从而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进行准确的跟进,保证分析与实际建设过程是同步的。
具体的,所述多个施工模型是根据所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对第一施工项目的建模对象的建设情况进行模拟,从而进行可视化展示的模型。在获得所述多个施工模型后,构建所述多个施工模型的数据是是静态的数据,即建模对象自身的建设几何物理醒着,不会随着对象其他构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述模型属性数据是对所述多个施工模型的属性进行描述的数据,包括构建模型的数据格式信息。通过根据所述模型属性数据进行模型的自动解析,从而将多个施工模型进行格式标准化,得到所述多个转换模型。其中,所述多个转换模型是符合WebGL标准模型的模型。通过将所述多个转换模型根据其对应的建模对象,结合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整体设计图,对建模对象在项目中所处的位置进行确定,进而通过模型拟合获得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具体的,通过对所述多个施工模型进行模型拟合,从而得到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对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数字化模拟,从而对模型对应的建设情况进行模拟。达到了为后续的多元质量信息融合提供分析对象的技术效果。
步骤S400: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多个施工节点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输出多个模拟数据集;
具体而言,所述多个施工节点是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确定的施工进度节点,通过按照预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分解到项目中具体的建筑物中,从而确定相应的边界条件。按照多个施工节点中规划的第一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根据BIM模拟的结果得到所述多个模拟数据集。其中,所述模拟数据集是反映了第一施工项目的建设情况的数据集,包括建筑物尺寸,建筑材料进场情况等。
步骤S500:以所述多个模拟数据集,生成数据交互区块,其中,每个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
具体而言,所述数据交互区块是根据所述多个模拟数据集对应的施工节点确定的进行数据之间交互传递的功能单元,优选的,每个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其中,所述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每一个施工节点的模拟数据可以在对应的数据交互区块中进行数据交互传递。
步骤S600:按照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
进一步的,按照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获取所述多源质量信息,其中,所述多源质量信息包括权限管理质量信息、资金支持质量信息和信息跟踪质量信息,且每一施工节点均包括一组多源质量信息;
步骤S620:根据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所述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
具体而言,所述多源质量信息包括权限管理质量信息、资金支持质量信息和信息跟踪质量信息。其中,所述权限管理质量信息是从权限管理端获得的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权限管理的质量情况,包括权责分明程度、越级管理次数等。所述资金支持质量信息是从资金支持段获得的资金按照施工进度到款的时间和数量满足要求的程度,包括资金到账时间、资金到账量等。所述信息跟踪质量信息是从用户引用段获得的建设数据信息的更新质量,包括更新频次和更新正确度。进而,根据所述多源质量信息对应的时间节点,与所述数据交互区块对应的施工节点进行匹配,将匹配成功的多源质量信息和数据交互区块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其中,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是模拟信息和实际建设情况进行融合后得到的数据集合。
步骤S700: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根据所述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10:搭建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其中,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包括粒度输入层、节点预测层和系数输出层;
步骤S720:根据所述粒度输入层,获取预设粒度值;
步骤S730:将所述预设粒度值和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输入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中,根据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得到多个风险系数,其中,所述多个风险系数与所述多个施工节点一一对应;
步骤S740: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进行计算,获取所述节点风险系数。
具体而言,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为基础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包括从施工资金支持度和权利管理的合理度,以及信息跟踪质量三个维度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综合化分析。所述节点风险系数是对施工节点不能按照计划完成的危险程度进行描述的系数,风险系数越大,表明该施工节点的风险越高。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是对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风险分析的功能化模型,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框架构建,以预设粒度值、多个样本融合数据集合和多个样本风险系数为训练数据,对基础框架进行训练得到的。输入数据为预设粒度值和多个融合数据集,输出数据为多个风险系数。其中,所述多个样本融合数据集合和多个样本风险系数是以施工风险为索引在大数据中进行搜索得到的样本数据。所述预设粒度值是根据比如按照施工的总时间为基础,将风险预测的周期划分成周、月、季度。所述粒度输入层是进行预设粒度值输入的网络层。所述节点预测层是各个施工节点对应的风险系数进行预测的网络层。所述系数输出层是对预测得到的风险系数进行输出的网络层。通过根据所述训练数据对施工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训练,直至将模型训练至收敛,从而得到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
具体的,通过根据节点风险系数的大小,对施工项目对应的施工风险进行预测,从而进行风险预警,得到风险预警信息。其中,所述风险预警信息是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警的信息,包括施工节点和施工的风险系数。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进行计算,获取所述节点风险系数,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40还包括:
步骤S741: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获取大于预设风险系数的N个施工节点;
步骤S742:根据所述N个施工节点与所述多个施工节点的占比系数,输出所述节点风险系数。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50:采集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系统运行数据集;
步骤S760:获取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与所述系统运行数据集的关联系数;
步骤S770:判断所述关联系数是否小于预设关联系数,若所述关联系数小于所述预设关联系数,获取信息预警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预设风险系数是从资金支持、权限管理、信息跟踪三个维度确定的各个施工节点可以顺利完成施工的最大风险系数。通过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分别与所述预设风险系数进行比对,得到大于所述预设风险系数的N个施工节点,从而得到存在施工风险的施工节点。进而,通过将所述N个施工节点在多个施工节点的占比情况,得到所述占比系数,其中,所述占比系数反映了施工建设过程中整体项目面临的风险情况,从而将所述占比系数作为所述节点风险系数。
具体的,所述系统运行数据集是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正在运行过程中调用的系统数据,包括运行项目、运行模块、调用资源等。通过根据所述系统运行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属性,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与系统运行数据中的数据属性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率得到所述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关联系数反映了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与系统运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预设关联系数是第一施工项目需要调用系统运行资源时的最小关联系数。通过判断所述关联系数是够小于预设关联系数,当关联系数小于所述预设关联系数时,表明此时系统运行的数据与第一施工项目的关联程度过低,系统运行资源冗余,从而获得所述信息预警信息。其中,所述信息预警信息是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预警,需要进行数据信息排查的预警信息。通过根据所述信息预警信息从而确定需要删除的数据信息,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然后根据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实现了后续进行项目建模提供基础建模数据的目标,然后利用BIM建模系统对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调用,根据数据建立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而对第一施工项目中的施工进度表进行提取,得到多个施工节点,然后根据得到的多个施工节点对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输出多个模拟数据集,通过以多个模拟数据集对应的时间节点,得到数据进行交互传递的数据交互区块,使第一施工项目对应的多个建模对象的数据可以在数据交互区块中进行融合,然后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根据获得的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达到了对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情况进行预警,提高建设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其中,所述施工风险评估系统与BIM建模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项目信息获取模块11,所述项目信息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
建模数据库生成模块12,所述建模数据库生成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
项目模型获得模块13,所述项目模型获得模块13用于连接所述BIM建模系统对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模拟数据集输出模块14,所述模拟数据集输出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多个施工节点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输出多个模拟数据集;
交互区块生成模块15,所述交互区块生成模块15用于以所述多个模拟数据集,生成数据交互区块,其中,每个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
信息融合模块16,所述信息融合模块16用于按照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
预警信息生成模块17,所述预警信息生成模块17用于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根据所述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建模数据生成模块,所述建模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得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其中,每一组施工建模数据对应同一建模对象;
施工模型获得模块,所述施工模型获得模块用于连接所述BIM建模系统分别对所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进行建模,得到多个施工模型;
第一模型获得模块,所述第一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施工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质量信息获得模块,所述质量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源质量信息,其中,所述多源质量信息包括权限管理质量信息、资金支持质量信息和信息跟踪质量信息,且每一施工节点均包括一组多源质量信息;
融合数据集获得模块,所述融合数据集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所述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预测模型搭建模块,所述预测模型搭建模块用于搭建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其中,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包括粒度输入层、节点预测层和系数输出层;
粒度值获取模块,所述粒度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粒度输入层,获取预设粒度值;
风险系数获得模块,所述风险系数获得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设粒度值和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输入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中,根据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得到多个风险系数,其中,所述多个风险系数与所述多个施工节点一一对应;
节点风险系数获得模块,所述节点风险系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进行计算,获取所述节点风险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施工节点获取模块,所述施工节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获取大于预设风险系数的N个施工节点;
风险系数输出模块,所述风险系数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施工节点与所述多个施工节点的占比系数,输出所述节点风险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运行数据集采集模块,所述运行数据集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系统运行数据集;
关联系数获得模块,所述关联系数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与所述系统运行数据集的关联系数;
信息获得模块,所述信息获得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关联系数是否小于预设关联系数,若所述关联系数小于所述预设关联系数,获取信息预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属性数据获得模块,所述属性数据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施工模型的模型属性数据;
转换模型获得模块,所述转换模型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属性数据进行模型转换,获取多个转换模型;
第一施工模型获得模块,所述第一施工模型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转换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风险评估系统与BIM建模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项目信息获取模块,所述项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
建模数据库生成模块,所述建模数据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
项目模型获得模块,所述项目模型获得模块用于连接所述BIM建模系统对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模拟数据集输出模块,所述模拟数据集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多个施工节点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输出多个模拟数据集;
交互区块生成模块,所述交互区块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多个模拟数据集,生成数据交互区块,其中,每个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
信息融合模块,所述信息融合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
预警信息生成模块,所述预警信息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根据所述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其中,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还包括:
预测模型搭建模块,所述预测模型搭建模块用于搭建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其中,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包括粒度输入层、节点预测层和系数输出层;
粒度值获取模块,所述粒度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粒度输入层,获取预设粒度值;
风险系数获得模块,所述风险系数获得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设粒度值和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输入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中,根据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得到多个风险系数,其中,所述多个风险系数与所述多个施工节点一一对应;
节点风险系数获得模块,所述节点风险系数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进行计算,获取所述节点风险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BIM建模系统对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系统还包括:
建模数据生成模块,所述建模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得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其中,每一组施工建模数据对应同一建模对象;
施工模型获得模块,所述施工模型获得模块用于连接所述BIM建模系统分别对所述多组施工建模数据进行建模,得到多个施工模型;
第一模型获得模块,所述第一模型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施工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系统还包括:
质量信息获得模块,所述质量信息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源质量信息,其中,所述多源质量信息包括权限管理质量信息、资金支持质量信息和信息跟踪质量信息,且每一施工节点均包括一组多源质量信息;
融合数据集获得模块,所述融合数据集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所述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进行计算,获取所述节点风险系数,系统还包括:
施工节点获取模块,所述施工节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获取大于预设风险系数的N个施工节点;
风险系数输出模块,所述风险系数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个施工节点与所述多个施工节点的占比系数,输出所述节点风险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运行数据集采集模块,所述运行数据集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系统运行数据集;
关联系数获得模块,所述关联系数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与所述系统运行数据集的关联系数;
信息获得模块,所述信息获得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关联系数是否小于预设关联系数,若所述关联系数小于所述预设关联系数,获取信息预警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个施工模型进行模型拟合之前,系统还包括:
属性数据获得模块,所述属性数据获得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个施工模型的模型属性数据;
转换模型获得模块,所述转换模型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型属性数据进行模型转换,获取多个转换模型;
第一施工模型获得模块,所述第一施工模型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转换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得到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7.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信息,生成施工建模数据库;
连接BIM建模系统对所述施工建模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施工项目的多个施工节点对所述第一施工项目模型进行模拟,输出多个模拟数据集;
以所述多个模拟数据集,生成数据交互区块,其中,每个数据交互区块对应一个施工节点;
按照所述数据交互区块与多源质量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获取多个融合数据集;
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根据所述节点风险系数,生成风险预警信息,其中,以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进行施工风险预测,得到节点风险系数,还包括:
搭建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其中,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包括粒度输入层、节点预测层和系数输出层;
根据所述粒度输入层,获取预设粒度值;
将所述预设粒度值和所述多个融合数据集输入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中,根据所述施工风险预测模型,得到多个风险系数,其中,
所述多个风险系数与所述多个施工节点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多个风险系数进行计算,获取所述节点风险系数。
CN202310076216.5A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Active CN116305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6216.5A CN116305797B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6216.5A CN116305797B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5797A CN116305797A (zh) 2023-06-23
CN116305797B true CN116305797B (zh) 2023-11-14

Family

ID=8683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6216.5A Active CN116305797B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57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4293B (zh) * 2024-01-02 2024-03-22 徐州市江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基于温度分析的混凝土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7852896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南京德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监理风险控制预警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8409A (zh) * 2019-04-10 2019-07-0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一种多工程企业级智慧工地区块链管理方法
CN111476425A (zh) * 2020-04-15 2020-07-31 中道明华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进度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5169818A (zh) * 2022-06-14 2022-10-11 武汉建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技术工程测算方法及系统
CN115293667A (zh) * 2022-10-10 2022-11-04 深圳市睿拓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进度及造价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8409A (zh) * 2019-04-10 2019-07-0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一种多工程企业级智慧工地区块链管理方法
CN111476425A (zh) * 2020-04-15 2020-07-31 中道明华建设工程项目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进度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5169818A (zh) * 2022-06-14 2022-10-11 武汉建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化建模的技术工程测算方法及系统
CN115293667A (zh) * 2022-10-10 2022-11-04 深圳市睿拓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进度及造价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5797A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05797B (zh) 一种基于bim和多源质量信息融合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
GhaffarianHoseini et al. Application of nD BIM Integrated Knowledge-based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BIM-IKBMS) for inspecting post-construction energy efficiency
Xu et al. Schedule risk analysis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 hybrid dynamic approach
Yildiz et al. Demonst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digital twin-based virtual factory
CN114511202B (zh) 一种基于bim的全周期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平台
Barkokebas et al. A BIM-lean framework for digitalisation of premanufacturing phases in offsite construction
Alasad et al. A system dynamics-based model for demand forecasting in PPP infrastructure projects–A case of toll roads
Fu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 dealing with project schedule risks
CN106845925A (zh) 基于bim快速算量和项目云端协同平台的工程对量方法
CN110728422A (zh) 用于施工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方法、装置和结算系统
Parvan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utilization on building project performance
CN110990914A (zh)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锅炉安装方法
Alzraiee Cost estimate system using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in BIM
CN117454492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施工方法及系统
Wu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BIM-based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mbining an ontology constraint rule and a genetic algorithm
Lidell et al.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for virtual commissioning and digital twins of production lines
CN113592017A (zh) 一种深度学习模型标准化训练方法、管理系统、处理终端
CN107798137B (zh) 一种基于可加模型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架构系统
Russo et al. Semantic-driven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i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N110322297A (zh)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大型冲压模具报价预测方法
Verma et al. Simulation softwar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Ho et al. A Framework for automatic function point counting from source code
CN114418369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计量支付方法和系统
RU113386U1 (ru) Система поддержки принятия решений для системы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обучения специалистов в области навигационной аппаратуры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глонасс
Al-Roumi et al. Exploring the rate of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depth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A case of Kuwa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