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8944A - 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8944A
CN116298944A CN202111574600.5A CN202111574600A CN116298944A CN 116298944 A CN116298944 A CN 116298944A CN 202111574600 A CN202111574600 A CN 202111574600A CN 116298944 A CN116298944 A CN 116298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aining time
charging
charge
battery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46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46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8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8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8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确定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所述单位时间变量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所述电池处于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较为精准地确定出充电末端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可为用户带来较好的充电末端的充电体验。

Description

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的车辆,其在解决了传统燃油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同时,也降低了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在电动车辆使用过程中,需经常对电池进行充电。为电池充电过程中,客户(或称为用户)极为关注的问题为电池充电时间的时长,特别是充满尚需的时间(即充电剩余时间),以便安排后续日程。充电剩余时间受电池的温度、电压等各种因素影响,采用现有方案可实现电池进入充电末端之前的充电剩余时间的精准估算,但当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估算出的充电剩余时间则与实际所需充电剩余时间存在较大误差,比如,实际剩余充电剩余时间减少了十几分钟但估算出的充电剩余时间却只减少了一分钟,这无疑给客户带来了较差的充电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确定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
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
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所述单位时间变量及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所述电池在充电末端阶段的所述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确定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
查找模块,用于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估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所述单位时间变量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所述电池在充电末端阶段的所述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电池;以及还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会确定电池对应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并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之后基于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来估算出将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从而基于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来确定单位时间变量,后续基于单位时间变量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电池在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本方案,基于预置关系信息能够得到较为精准的与状态数据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从而也就可保证确定出的单位时间变量的精准性,之后在基于单位时间变量控制电池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时,也就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充电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利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电池的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充电剩余时间这三者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的原理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当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采用现有方案估算充电剩余时间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电池充电末端的充电剩余时间的精准估计,从而提高客户的体验感。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而本申请中术语“或/和”,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或/和B,表示可以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下述的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介绍本申请提供的具体方案之前,先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一些专有名词进行说明。
充电剩余时间,指的是电池由当前电量达到充满电所需要的时间;
充电末端,指的是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接近充电完成(即接近电池充满电)的阶段。电池当前存储电量的多少通常是采用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进行反映,电池的电荷状态一般是按照如单体最高电压计算出的,通过电池的单体最高电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电池是否接近充满电阶段,基于此,在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充电末端具体指的是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和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一项大于预设阈值的阶段。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进行介绍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电动车辆(以下均简称为车辆),具体实施时,该方案的执行主体为车辆中的处理单元或系统,处理单元或系统具体可以为但不限于车辆上的VCU(Vehicle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控制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确定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
102、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103、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
104、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所述单位时间变量及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所述电池在充电末端阶段的所述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
实际应用中,充电器在为车辆电池充电时,一般是以恒流恒压方式为电池进行充电,具体地,以恒流恒压方式为电池充电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两个阶段:恒流充电及恒压充电。在恒流充电阶段,充电电流保持恒定,充入电量快速增加,电池电压上升;当电压达到预定值时进入恒压充电阶段,此时电流逐渐减下,直至充电电流下降到零,电池完全充满。基于该对恒流恒压充电方式的描述,以及上文本申请对充电末端的定义,在一恒流恒压充电方式为车辆电池充电场景下,本申请中的充电末端即可指的是电池的恒压充电阶段。在具体在针对电池充电末端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进行估算,以对电池处于充电阶段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进行显示控制之前,需要对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进行判断。具体实施时,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可以基于实时采集到的电池的特征信息(如荷电状态SOC、单体最高电压等)来判断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即,在执行上述101至104之前,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00a、在电池充电过程中,获取所述电池的特征信息;
100b、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
具体实施时,上述电池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的电流、电压、反映电池电量的荷电状态SOC、反映衰减程度的健康状态SOH(State of Health)、反映充放电最大功率的功率状态SOP(State of Power)等等,上述电压具体可指的是单体最高电压,用于反映电池电量的荷电状态SOC(也可称为剩余电量)其具体可指的是:电池的剩余容量与电池完全充电状态的容量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取值范围为0~1;当荷电状态SOC=0即表示电池放电完全,无剩余电量;当荷电状态SOC=1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并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电池的电压、充放电电流及内阻等参数进行估计其大小,具体地,荷电状态SOC可以是按照单体最高电压估算出的。基于此,具体实现基于电池的特征信息确定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时,可以基于荷电状态SOC及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判断,只要荷电状态SOC及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一项满足预设阈值条件即可认为电池进入充电末端。
即,在一具体可实现技术方案中,上述100b“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可具体包括:
100b1、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电池的荷电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
100b2、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及所述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一项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100b3、若满足设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电池进入充电末端;
100b4、若不满足设定条件,则确定所述电池未进入充电末端。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分别针对荷电状态SOC及单体最高电压所设置的设定条件为阈值条件,在确定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时,可以包括将电池的荷电状态、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一项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电池的荷电状态、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一项大于对应的阈值,则确定电池进入充电末端,反之则确定电池未进入充电末端。其中,上述为荷电状态、单体最高电压分别设置的阈值,可以是在综合电池自身属性特征(如内阻等)的基础上,根据先人经验值确定的,例如,针对荷电状态SOC所设置的第三阈值可以为90%、93%等,针对单体最高电压所设置的第四阈值可以为3.6V、4.3V等,此处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第三阈值及第四阈值可以选用其他任意合适的值。假设第三阈值为93%、第四阈值为3.6V,则在确定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时,当荷电状态SOC大于或等于93%,和/或单体最高电压大于或等于3.6V时,即可认为电池进入充电末端,后续便开始执行上述101至104中的步骤;反之,若荷电状态SOC小于93%和/或单体最高电压小于3.6V时,便认为电池还未进入充电末端,继续对电池的荷电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进行监测,直至确定电池进入充电末端。
这里需补充说明的是,在电池未进入充电末端时,电池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可以利用现有方案进行确定并显示。关于在电池未进入充电末端时,电池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的具体确定可参见现有内容,此处不作具体赘述。
在确定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可进一步地根据获取到的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对应的特征信息来确定出电池的状态数据,并获取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当前所显示的充电剩余时间,以在后续根据状态数据及当前所显示的充电剩余时间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电池处于充电末端时对应的单位时间变量,根据该单位时间变量来控制电池处于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关于单位时间变量等的具体确定过程可参见下文相关内容,此处不作赘述。基于此,即上述101中的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即是基于获取到的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对应的特征信息确定的,上述状态数据可以为但不限于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及单体最高电压。其中,健康状态具体指的是电池容量、健康度、性能状态,简单的说也就是指的是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参数与标准参数的比值,关于健康状态的具体介绍可参加现有方案,此处就不作具体描述。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则是在电池未进入充电末端前,基于现有方案估算出电池刚进入充电末端时刻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关于在电池未进入充电末端之前,具体基于现有方案实现充电剩余时间的估计的实现过程,可参见现有方案内容,此处不作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为了实现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的精准估计,以便后续能够基于该估计出的充电剩余时间及当前显示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准确地确定出电池进入充电末端阶段对应的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该单位时间变量实现对电池处于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本实施例针对电池的状态数据,比如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及单体最高电压等状态参数事先统计了大量的充电剩余时间数据,并通过对该大量的充电剩余时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电池处于充电末端时,电池的多组状态参数分别与第二充电剩余时间的对应关系并预存于相应的存储介质,以在需要时调用;其中,一组状态参数可包括至少两个状态参数,比如,由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可构成一组状态参数。上述102中所述的预置关系信息即指的是上述预存的电池多组状态参数分别与第二充电剩余时间的对应关系,即也就是说,预置关系信息中包括多个对应关系,一个对应关系用于表征一组状态参数与第二充电剩余时间的关系,一组状态参数包含至少两个状态参数。在上述电池的状态数据至少包括: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及单体最高电压的情况下,一组状态参数所包含的至少两个状态参数即为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及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两个。基于此,
在一具体可实现技术方案中,上述102“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可具体包括:
1020、确定至少一组状态参数;
1021、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匹配的对应关系;
1022、基于查找出的对应关系,查找出与所述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具体实施时,基于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确定出的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由荷电状态及健康状态构成的第一组状态参数、由健康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二组状态参数、由荷电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三组状态参数、由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四组状态参数,等等。一个对应关系中的一组状态参数的数据,比如,在该组状态参数为荷电状态及健康状态构成的情况下,荷电状态、健康状态的数据可以为数值或者数值的区间,当该一组状态参数的数据已知时,即可从相应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出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即也就是说,可以是一组状态参数区间的数据,比如,在一组状态参数由荷电状态及健康状态构成的情况下,荷电状态区间和健康状态区间的数据对应于同一个充电剩余时间。例如,荷电状态为93%~95%区间,且健康状态为89%~92%区间,对应于同一个充电剩余时间40分钟。
图2一示例示出了由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构成的第一组状态参数与充电剩余时间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电池的健康状态为86%时,电池的荷电状态为90%、91%、92%、93%、.......、99%、100%所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分别为T01、T02、T03、...、T10。例如,当电池的健康状态和荷电状态分别为86%和92.5%时,可以查找到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为T03,读取T03=50分钟。
同理,也可以查找出电池的其它组状态参数,比如由健康状态和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二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和/或由荷电状态和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三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利用步骤102中查找出的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可对电池充满所需的充电剩余时间进行估算,以此得到估算出的充电剩余时间。即,上述103“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一种可实现技术方案为:
1031、基于与所述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充电剩余时间。
具体实施时,可以为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分别分配不同的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方式来估算出将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例如,假设经查找获得由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构成的第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为t1,由健康状态SOH、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二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为t2,由荷电状态SOC、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三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为t3,由荷电状态SOC、单体最高电压及健康状态构成的第三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为t4,则采用加权平均方式可估算出将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具体地,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T1为:
T1=(w1*t1+w2*t2+w3*t3+w4*t4)/4;
其中,w1、w2、w3及w4分别表征为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健康状态SOH和单体最高电压、荷电状态SOC和单体最高电压、以及荷电状态SOC、单体最高电压及健康状态,这四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分别分配的权重。
进一步地,在一具体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1031中的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包括:由所述荷电状态及所述健康状态构成的第一组状态参数、由所述健康状态及所述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二组状态参数。
相应地,具体是根据由荷电状态及健康状态构成第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以及由健康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第二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采用诸如加权平均方式来估算出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具体估算过程可参见上述示例相关内容,此处不再作具体赘述。
在经由步骤103估算出将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后,进一步地可比较该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与原先获取到的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以确定出时间变化率,从而基于时间变化率和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来确定出单位时间变量,实现基于该单位时间变量控制电池处于充电末端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即,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104“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可具体包括:
1041、对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时间变化率;
1042、基于所述时间变化率及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确定所述单位时间变量。
上述1041中,在对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以确定时间变化率时,可以依据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差值来确定时间变化率。具体地,为便于描述,将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简记为T1,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简记为T2,在确定时间变化率的过程中,可先判断T2与T1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即T2-T1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S1;反之,若否,则进一步地判断T1与T2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即T1-T2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S2;反之,若否,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S3。
上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比如,第一阈值可以为10分钟、15分钟等,第三阈值可以为7分钟、9分钟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对于时间变化速率S1、S2及S3,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相应地固定值,比如,时间变化速率S1可以为0.2、0.4等,时间变化速率S2可以为0.08、0.06等,时间变化速率S3可以为0.1,此处同样也不作具体限定。不过,在根据实际情况将时间变化速率S1、S2及S3设置为固定值时,所设置时间变化速率S1、S2及S3需分别保证的条件为:在基于时间变化率S1及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时,所确定出的单位时间变量的绝对值大于1;在基于时间变化率S2及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时,所确定出的单位时间变量的绝对值大于1;在基于时间变化率S3及估算出的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时,所确定出的单位时间变量的绝对值等于1。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后续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出单位时间变量,时间变化速率S1、S2及S3,也可以根据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T1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T2进行确定,具体地,可设置时间变化率S1=(T2/T1)*10%,时间变化速率S2=(T1/T2)*100%,时间变化速率S3=1/T1。该所设置时间变化速率S1、S2及S3同样也需满足上述所描述的需保证的条件。作为优选实例,本实施例优选选取采用上述所描述的根据估算出的充电剩余时间T1及当前显示的充电剩余时间T2,来确定时间变化速率S1、S2及S3。即,
在一具体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上述1041“对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时间变化率”,具体可采取如下步骤来实现;
确定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是,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十分比值;
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是,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的百分比值;
若否,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倒数值。
上述1042中,可以将时间变化率与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乘积值作为单位时间变量。即单位时间变量ΔT=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时间变化率。
基于所确定出的单位时间变量ΔT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即可完成电池处于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例如,假设,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刻,获取到的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为20分钟,经由上述步骤确定出的单位时间变量为2分钟,则在控制电池处于充电末端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时,时间每过去一分钟,则对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执行减2操作,即:自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间起,在时间过去一分钟后,显示的充电剩余时间更新为18分钟,之后时间再次过去一分钟中,显示的充电剩余时间更新为16分钟,依次类推,直至电池充满电(即显示出的充电剩余时间便为零,此情况下,可直接显示如“充电完成”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会确定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并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之后基于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来估算出将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从而基于估算出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来确定单位时间变量,后续基于单位时间变量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电池处于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本方案中,预置关系信息是通过统计大量的充电时间数据得到的,为此基于预置关系信息能够得到较为精准的与状态数据对应的充电剩余时间,从而也就可保证确定出的单位时间变量的精准性,之后在基于单位时间变量控制电池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时,也就可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充电体验。
综合上文内容,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案,可简要总结为如图2b示出的过程。具体地:开始为电池充电;实时获取显示出的电池的充电剩余时间,以及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单体最高电压、健康状态SOH等参数数据,确定荷电状态SOC和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一项是否大于相应的设定阈值,若是,则电池进入充电末端阶段,执行确定单位时间变量的相关步骤,即:基于SOC、SOH、充电剩余时间这三者的对应关系,确定出SOC、SOH这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t1;基于SOH、单体最高电压、充电剩余时间这三者的对应关系,确定出SOH、单体最高电压这一对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t2;基于充电剩余时间t2及充电剩余时间t3,估算出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简记为T1),确定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刻所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T2与T1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确定出时间变化率为S1,并基于S1及T1确定出单位时间变量,后续控制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以单位时间变量进行变化,直至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为零;若否,确定T1与T2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是,确定出时间变化率为S2,并基于S2及T1确定出单位时间变量,后续控制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以单位时间变量进行变化,直至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为零;若否,确定出时间变化率为S3,并基于S3及T1确定出单位时间变量为,后续控制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以单位时间变量进行变化,直至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为零;充电结束。
这里需说明的是,上述是时间变化率S1、时间变化率S2、时间变化率S3及单位时间变量的确定,可参见上述相关内容,此处不再最具体赘述。
上述是从软件角度来阐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下面充硬件角度说明一下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时,该装置内嵌于车辆中的处理单元或系统,处理单元或系统具体可以为但不限于车辆上的VCU(Vehicle 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控制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出,其包括:确定模块301、查找模块302及估算模块303;其中,
确定模块301,用于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确定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
查找模块302,用于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估算模块303,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30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所述单位时间变量及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所述电池在充电末端阶段的所述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
进一步地,上述状态数据至少包括: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所述预置关系信息包括多个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表征一组状态参数与第二充电剩余时间的关系;其中,一组状态参数包含至少两个状态参数,所述至少两个状态参数为所述荷电状态、所述健康状态及所述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两个。相应地,上述查找模块302,在用于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时,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荷电状态、所述健康状态及所述单体最高电压,确定至少一组状态参数;
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匹配的对应关系,
基于查找出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估算模块303,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时,具体用于:基于与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包括:由所述荷电状态及所述健康状态构成的第一组状态参数、和/或由所述健康状态及所述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二组状态参数。
进一步地,上述确定模块301,在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时,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时间变化率;基于所述时间变化率及估算出的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确定所述单位时间变量。
进一步地,上述确定模块301,在用于对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时间变化率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是,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十分比值;
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是,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的百分比值;
若否,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倒数值。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电池充电过程中,获取所述电池的特征信息;上述确定模块301,还用于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其中,所述电池对应的状态数据是基于所述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对应的特征信息确定。
进一步地,上述确定模块301,在用于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电池是否进入充电末端时,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电池的荷电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确定所述荷电状态及所述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一项是否满足预设阈值条件;若满足预设阈值条件,则确定所述电池进入充电末端;若不满足预设阈值条件,则确定所述电池未进入充电末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装置,可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上述各模块或单元具体实现的原理可参见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400的结构可参见如图4所示出的结构。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402以及处理器403。其中,所述存储器402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403,与所述存储器402耦合,用于所述至少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如实现数据存储逻辑的计算机指令),以用于实现:
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确定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
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
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所述单位时间变量及当前显示的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所述电池在充电末端阶段的所述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器除可实现上述各步骤外,还可实现上述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其他方法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详述内容,此处不作赘述。存储器4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此外,上述电子设备400除了包括如图4示出的结构外,还可包括通信组件、电源组件等,此处不作限定。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的结构如图4示出的结构。该车辆包括:电池401,该电池401用于为电池提供动力能源,以及车辆中还包括上述实例提供的电子设备400。即也就是说,车辆中还包括:存储器402以及处理器403。其中,所述存储器402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403,与所述存储器402耦合,并与电池电连接,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如实现数据存储逻辑的计算机指令),以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进一步地,车辆除了包括图4中示出的电池、存储器、处理器等部件外,其还可包括其他的功能部件,比如行进部件、显示装置、方向盘、导航装置、音箱装置等等,此处不作限定。关于车辆可包括的其他部件可参见现有技术方案内容,此处不作具体赘述。
本申请还有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说明书附图中无相应附图示出)。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上述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功能。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确定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
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
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所述单位时间变量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所述电池在充电末端阶段的所述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至少包括: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及单体最高电压;所述预置关系信息包括多个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表征一组状态参数与第二充电剩余时间的关系;其中,一组状态参数包含至少两个状态参数,所述至少两个状态参数为所述荷电状态、所述健康状态及所述单体最高电压中的至少两个;以及,
所述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包括:
确定至少一组状态参数;
在所述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匹配的对应关系;
基于查找出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对应的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状态参数包括:由所述荷电状态及所述健康状态构成的第一组状态参数,和/或由所述健康状态及所述单体最高电压构成的第二组状态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包括:
对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时间变化率;
基于所述时间变化率及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确定所述单位时间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确定时间变化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是,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十分比值;
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是,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与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的百分比值;
若否,则确定时间变化率为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的倒数值。
6.一种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电池进入充电末端时,确定所述电池的状态数据及当前显示的第一充电剩余时间;
查找模块,用于在预置关系信息中,查找出与所述状态数据对应的第二充电剩余时间;
估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充电剩余时间,估算将所述电池充满所需的第三充电剩余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充电剩余时间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确定单位时间变量,以基于所述单位时间变量及所述第一充电剩余时间,控制所述电池在充电末端阶段的充电剩余时间的显示。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至少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以用于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8.一种车辆,包括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1574600.5A 2021-12-21 2021-12-21 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Pending CN116298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4600.5A CN116298944A (zh) 2021-12-21 2021-12-21 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4600.5A CN116298944A (zh) 2021-12-21 2021-12-21 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8944A true CN116298944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1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4600.5A Pending CN116298944A (zh) 2021-12-21 2021-12-21 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89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5781A (zh) * 2022-01-19 2023-03-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时间确定方法及bms、电池、电能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5781A (zh) * 2022-01-19 2023-03-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时间确定方法及bms、电池、电能设备
CN115825781B (zh) * 2022-01-19 2024-02-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时间确定方法及bms、电池、电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338B (zh) 基于电池电压变化模式估计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On-line remaining energy prediction: A case study in embedde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KR100911317B1 (ko) 배터리 전압 거동을 이용한 배터리 용량 퇴화 추정 장치 및방법
TWI384246B (zh) 藉電池電壓變化模式估測開路電壓以估測電池電阻特徵之裝置及方法
CN109001640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068004A (zh) 一种电池异常、电池充电剩余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2259265B1 (ko) 배터리 셀에 대한 충전 상태를 추정하는 방법
von Bülow et al. A review on methods for state of health forecasting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applicable in real-world operational conditions
CN112622693A (zh) 一种电池管理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4931882A (zh) 动力电池容量修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58460A (zh) 一种电池包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Taborelli et al. State of charge estimation us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s fo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13219357A (zh) 电池包健康状态计算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JP6737022B2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CN111679200B (zh) 一种电池荷电状态的校准方法、装置和车辆
JP6161133B2 (ja) データ抽出装置、データ抽出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抽出プログラム
JP2018009963A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CN116466236A (zh) 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0661A (zh) 一种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方法和装置
CN116298944A (zh) 充电剩余时间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车辆及介质
CN113406496B (zh) 基于模型迁移的电池容量预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N112912745A (zh) 根据开路电压图形确定电化学电池的充电状态和老化状态的方法
CN112417767A (zh) 一种衰减趋势确定模型构建方法、衰减趋势确定方法
WO2017002953A1 (ja) データ抽出装置、データ抽出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抽出プログラム
CN114325413B (zh) 一种动力电池soc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