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0991A -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0991A
CN116290991A CN202310282052.1A CN202310282052A CN116290991A CN 116290991 A CN116290991 A CN 116290991A CN 202310282052 A CN202310282052 A CN 202310282052A CN 116290991 A CN116290991 A CN 116290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assembly
cross arm
tower body
hard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20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龙
李焱琳
王昊
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820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0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0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0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24Cross a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0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H12/08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metal
    • E04H12/10Truss-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20Spatial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lines or cables on poles, posts or t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横担组件包括:金具组件;第一绝缘子,一端连接金具组件;第二绝缘子,一端连接金具组件,第二绝缘子位于第一绝缘子的下方;第一铰接件,连接第一绝缘子的另一端,第一铰接件用于连接输电塔的塔身,第一绝缘子相对输电塔的塔身可转动;第二铰接件,连接第二绝缘子的另一端,第二铰接件用于连接输电塔的塔身,第二绝缘子相对输电塔的塔身可转动。本申请的横担组件受到导线的不平衡张力时可转动,提高横担组件及输电塔的安全性和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架空线路是最常采用的输电线路形式,其通常由塔身延伸出固定横担以挂载导线,对于直线塔,在大风、不均匀覆冰、断线等工况下塔身与横担将承受纵向不平衡张力。
往复的不平衡张力会对横担及塔身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出现极端气象或断线事故时,较大的不平衡张力使得横担及塔身整体的安全性存在隐患,为了保证安全性需设置较大的设计冗余,从而牺牲了横担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便于不平衡张力的释放。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横担组件,包括:金具组件;第一绝缘子,一端连接所述金具组件;第二绝缘子,一端连接所述金具组件,所述第二绝缘子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子的下方;第一铰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铰接件用于连接输电塔的塔身,所述第一绝缘子相对所述输电塔的塔身可转动;第二铰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铰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输电塔的塔身,所述第二绝缘子相对所述输电塔的塔身可转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金具组件包括:第一金具,所述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均连接所述第一金具;挂载串,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金具;挂载板,连接所述挂载串的另一端;线夹,设置于所述挂载板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具包括:套筒,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法兰,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一端;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均压装置;第三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挂载串。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外壁设置有筋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临时拉线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金具组件包括:第二金具,所述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均连接所述第二金具;线夹,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具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金具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方;弯曲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连接所述弯曲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板的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弯曲部夹紧所述第一绝缘子连接所述第二金具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绝缘子连接所述第二金具的端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子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弯曲部夹紧所述连接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担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均压装置,呈封闭环型或非封闭弧型结构,所述第三均压装置设置于所述金具组件上;和/或,至少一个第四均压装置,呈非封闭弧型结构,所述第四均压装置设置于所述金具组件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子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旋转轴线共线,所述第一绝缘子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旋转轴线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子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旋转轴线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10°~3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子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或者沿水平方向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子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1°~3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均包括:基座,用于连接所述输电塔的塔身;转块,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一铰接件的所述转块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二铰接件的所述转块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连接所述输电塔的塔身,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形成转动空间,所述转块位于所述转动空间中。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电塔,包括:塔身;如上所述的横担组件,所述横担组件设置于所述塔身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塔身包括塔身本体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塔身本体的侧壁,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塔身本体;端块,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铰接件设置于所述端块上。
本申请的横担组件在受到两侧导线的不平衡张力时可转动,以对不平衡张力进行释放,避免横担组件或塔身承受较大的载荷,提高输电塔的安全性和寿命,降低横担组件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输电塔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横担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金具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金具与第二绝缘子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输电塔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横担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金具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夹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绝缘子的连接板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铰接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支撑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架空输电线路中,通常由塔身伸出固定横担以挂载导线。相较于传统的铁横担、瓷横担等,复合横担具备防雷击、防鸟害、长寿命等优势。采用复合横担挂接的导线直接通过一定长度的金具串悬挂在复合横担的节点金具上,以达到抬升导线、降低呼高、压缩层间距、减小走廊宽度等目的。
在输电线路中,由于较复杂的风荷载、冰荷载等作用,导线会产生往复的不平衡张力,对横担及塔身产生不利影响。再者,应用复合横担时,需要结合断线张力计算出金具串长,在极端工况下,断线张力大,需要增加金具串长或增大设计荷载以保证结构安全性,继而增大复合横担规格,从而降低复合横担的经济性。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横担组件100,横担组件100可转动的设置于输电塔的塔身200上,横担组件100用于挂载导线。横担组件100在实际运行时会受到风载荷等因素的影响,使导线产生不平衡张力,此时横担组件100会向导线的张力较大侧转动,使两侧导线的档距(两相邻输电塔的导线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等参数发生变化,即横担组件100上的导线挂线端发生位移,直至偏转到一定位置时,两侧导线张力达到新的平衡,以释放不平衡张力,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横担组件100包括金具组件1、第一绝缘子2、第二绝缘子3、第一铰接件4和第二铰接件5。金具组件1用于挂载导线。可选地,导线为分裂导线,导线分裂数量根据需求设置。
第一绝缘子2由塔身200向下倾斜设置,第一绝缘子2的一端连接金具组件1,第一绝缘子2对金具组件1起到悬吊作用。第一绝缘子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铰接件4,第一铰接件4设置于塔身200,以使第一绝缘子2相对塔身200可转动。
第二绝缘子3位于第一绝缘子2的下方。第二绝缘子3的一端连接金具组件1,第二绝缘子3对金具组件1起到支撑作用。第二绝缘子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铰接件5,第二铰接件5设置于塔身200,以使第二绝缘子3相对塔身200可转动。
可选地,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均包括绝缘体和包覆在绝缘体外周的伞套,其中,绝缘体为复合材料制备的实心棒或空心管。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子2为线路复合绝缘子,第二绝缘子3为支柱复合绝缘子。
本实施例的横担组件100,通过金具组件1挂载导线,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相对塔身200可转动,横担组件100受到导线不平衡张力时,横担组件100能够通过转动释放不平衡张力,避免对横担组件100及塔身200造成损伤。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具组件1包括第一金具11、挂载串12、挂载板13和线夹14。图2中H为水平方向,V为竖直方向。
第一绝缘子2的端部和第二绝缘子3的端部均连接第一金具11。可选地,第一绝缘子2的端部通过紧固件与第一金具11连接。第一绝缘子2连接第一金具1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均压装置。
挂载串12一端连接第一金具11,另一端连接挂载板13。挂载串12悬挂在第一金具11的下方。可选地,挂载串12选用现有的挂载串。挂载板13悬挂在挂载串12上。线夹14设置于挂载板13上,线夹14用于固定导线。线夹14的数量以及挂载板13的形状根据导线分裂数量的需求对应设置。
可选地,挂载板13为T型板,挂载板13的顶端与挂载串12相连,挂载板13的两侧端及底端用于连接线夹14。
由于导线、金具组件1、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的重力作用,第一铰接件4的转动件之间及第二铰接件5的转动件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阻力,阻碍转动件发生转动。当横担组件100受到的不平衡张力较小时,由于转动件的阻力存在,横担组件100不会发生转动,避免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在微小扰动下发生不必要的偏转。当横担组件100受到的不平衡张力进一步增大时,挂载串12及挂载板13相对第一金具11发生适当的偏转,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不发生转动,以减少疲劳效应对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的影响。当横担组件100受到的不平衡张力再进一步增大时,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发生转动,以释放不平衡张力。通过第一金具11、挂载串12和挂载板13的配合,可提高横担组件100的抗疲劳能力及寿命。
如图3所示,第一金具11包括套筒111、法兰112、第一连接板113、第二连接板114和第三连接板115。
套筒111用于连接第二绝缘子3。套筒111的内部为通孔,法兰112封闭套筒111的一端开口。如图4所示,第二绝缘子3包括芯棒31和伞裙32,伞裙32包覆在芯棒31上。芯棒31的端部插入套筒111的一端开口,以使第一金具11套设在芯棒31的端部。可选地,套筒111与芯棒31通过胶装连接,套筒111与芯棒31也可通过过盈配合、销钉、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板113、第二连接板114和第三连接板115均设置在套筒111的外壁上。
第一连接板113位于套筒111的顶端,第一连接板113用于连接第一绝缘子2。例如,在第一连接板113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子连接孔,第一绝缘子2的端部连接有挂板等调节金具,挂板上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同时穿设第一连接板113的第一绝缘子连接孔153、挂板的连接孔,使第一连接板113与挂板紧固连接,以将第一连接板113与第一绝缘子2紧固连接。其中,调节金具的选型及数量可根据横担组件100的设计安装需求调整。
第二连接板1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套筒111的两侧。第二绝缘子3还设置有第二均压装置33,第二均压装置33起到均匀电场的作用,第二均压装置33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14上。例如,在第二连接板114上设置有均压装置连接孔,以将第二连接板114与第二均压装置33紧固连接。
第三连接板115设置于套筒111的底部。第三连接板115上设置有挂载孔116,挂载串12连接挂载孔116。可选地,第一连接板113、第二连接板114和第三连接板115均为耳状。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111的外壁设置有筋板119,以增强第一金具11的机械强度进而提升其承载能力。可选地,筋板119位于各个连接板之间。例如,一个筋板119由第一连接板113沿套筒111的圆周方向延伸至第二连接板114,和/或,一个筋板119由第二连接板114沿套筒111的圆周方向延伸至第三连接板115,即通过筋板119连接相邻两个连接板,提升各连接板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升第一金具1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114上设置有临时拉线孔117。在安装横担组件100时,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可能发生不必要的转动,通过临时拉线孔117能够对横担组件100起到临时固定作用,便于将横担组件100安装到塔身200上,提高作业效率。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具组件1包括第二金具15和线夹14。
第一绝缘子2的端部和第二绝缘子3的端部均连接第二金具15。线夹14挂载于第二金具15上,线夹14用于固定导线。
通过第二金具15直接挂载线夹14,使横担组件100的组装更简便,完全省去挂载串,有效减小导线的层间距,抬升导线对地距离或降低呼高、缩减走廊宽度,以及使挂线更紧凑,进而提高输电线路整体的经济性。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金具15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板,即第一夹板151和第二夹板152,且第一夹板151和第二夹板152相互平行设置。
夹板大致为C型,夹板包括第一支撑部15A、第二支撑部15B和弯曲部15C。第二支撑部15B位于第一支撑部15A的下方,第一支撑部15A和第二支撑部15B分别连接弯曲部15C的两端。
第一夹板151和第二夹板152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绝缘子2的端部和第二绝缘子3的端部。例如,第一夹板151和第二夹板15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第一绝缘子2的端部和第二绝缘子3的端部均位于第一夹板151的弯曲部15C和第二夹板152的弯曲部15C之间,第一夹板151的弯曲部15C和第二夹板152的弯曲部15C能够夹紧第一绝缘子2连接第二金具15的端部和第二绝缘子3连接第二金具15的端部。通过第一夹板151和第二夹板152夹紧固定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能够提高第二金具15的抗弯强度,进而提高横担组件100的承载能力。
可选地,在弯曲部15C设置第一绝缘子连接孔153,第一绝缘子2的端部连接有挂板等调节金具,挂板上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一夹板151的第一绝缘子连接孔153、挂板的连接孔、第二夹板152的第一绝缘子连接孔153,使第一夹板151的弯曲部15C和第二夹板152的弯曲部15C能够夹紧挂板,以将第二金具15与第一绝缘子2紧固连接。其中,调节金具的选型及数量可根据横担组件100的设计安装需求调整。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子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34。可选地,芯棒31的端部设置有金属件,金属件远离芯棒31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板34。连接板34位于第一夹板151的弯曲部15C和第二夹板152的弯曲部15C之间,使第一夹板151的弯曲部15C和第二夹板152的弯曲部15C能够夹紧连接板34,在弯曲部15C设置第二绝缘子连接孔154,以将第二金具15与第二绝缘子3紧固连接。
第一支撑部15A和第二支撑部15B均设置有挂载孔155,用于连接线夹14。挂载孔155和线夹14的数量根据导线分裂数量的需求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金具15可以仅包括一个夹板,通过紧固件直接将夹板的弯曲部15C与连接板34固定连接即可。
如图2和图6所示,横担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均压装置6。第三均压装置6呈封闭环型或非封闭弧型结构,第三均压装置6的结构根据需求设置。第三均压装置6设置于金具组件1上。第三均压装置6起到均匀电场的作用,提高横担组件100的安全性。可选地,第三均压装置6选用现有的均压装置。
如图3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具11的法兰112上设置有第三均压装置安装孔118,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穿过第三均压装置安装孔118将第三均压装置6与法兰112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均压装置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法兰112的两侧。
如图7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金具15的第一支撑部15A设置有第三均压装置安装孔156,用于安装第三均压装置6。可选地,第三均压装置安装孔156位于第一支撑部15A远离弯曲部15C的端部。
可选地,横担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均压装置7。第四均压装置7呈非封闭弧型结构。第四均压装置7设置于金具组件1上。可选地,将第四均压装置7设置于第一金具11或第二金具15。例如,将第四均压装置7安装在挂载板13上。或者,在第二金具15的第二支撑部15B设置第四均压装置安装孔157,以将第四均压装置7安装在第二金具15上。在金具组件1上设置第四均压装置7能够更好的均匀电场,提高横担组件100的性能。第四均压装置7可设置为半环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子2的旋转轴线与第二绝缘子3的旋转轴线共线。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子2的旋转轴线和第二绝缘子3的旋转轴线均位于直线L上。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均绕直线L转动,当横担组件100两侧导线出现纵向不平衡张力时,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可发生偏转,并使两侧导线的档距等参数发生变化,进而在偏转到适当位置时,两侧导线张力达到新的平衡,完成纵向不平衡张力的释放。
可选地,第一绝缘子2的旋转轴线和第二绝缘子3的旋转轴线均位于直线L上,且直线L相对竖直方向V倾斜设置。由于横担组件100的挂线端的转动轨迹是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转动平面内以挂线端到旋转轴线的垂直距离为半径的圆弧轨迹。对于竖直设置的旋转轴线,其挂线端在水平的转动平面内转动,在竖直方向上不会向上移动;当旋转轴线相对竖直方向V倾斜设置时,与之垂直的转动平面会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从而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绕倾斜的直线L转动时挂线端会出现向上移动的趋势,即在图1方向上,当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不发生转动时,挂线端处于静止转态,且位于最低点;当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相对塔身转动时,挂线端向上移动。而横担组件100的挂线端因承受挂载导线以及横担组件100本身的重力,承受了竖直向下的荷载,可以抑制挂线端向上运动的趋势,继而抑制了横担组件100继续转动,达到了避免横担组件100的转动角度过大而使导线距离塔身的电气间隙不够的效果,直到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不再转动,横担组件100达到平衡状态。直线L相对竖直方向倾斜1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子3的轴线沿水平方向H设置,便于金具组件1的安装以及架线。具体地,当水平设置的第二绝缘子3连接第一金具11时,金具组件1直接水平安装进行挂线即可,安装操作简便,且安装后挂载串12、挂载板13、线夹以及其所悬挂的导线与第二绝缘子3之间不容易发生风偏干涉;由于第二金具15的第一支撑部15A和第二支撑部15B挂线时通常需要水平设置,当水平设置的第二绝缘子3连接第二金具15时,设计时无需考虑第二金具15的安装角度,金具组件1直接水平安装进行挂线即可,设计和安装操作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子3的轴线M相对水平方向H向上倾斜设置。在挂载相同载荷的情况下,相对水平设置的第二绝缘子3,倾斜设置的第二绝缘子3承受的应力更小。在承受相同载荷时,倾斜设置的第二绝缘子3可选择规格较小的绝缘子,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经济性。
可选地,第二绝缘子3的轴线M相对水平方向H向上倾斜1°~30°。
如图10所示,第一铰接件4和第二铰接件5均包括:基座41和转块42。基座41整体呈U型,基座41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塔身200紧固连接。转块42可转动的设置于基座41上,例如,转块42通过转轴连接基座41。第一铰接件4的转块42连接第一绝缘子2,第二铰接件5的转块42连接第二绝缘子3,以使第一绝缘子2和第二绝缘子3相对塔身200可转动。
可选地,第一绝缘子2与第一铰接件4的转块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件,便于横担组件100的安装。长度调节件可选用现有的调节金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41包括第一基座411和第二基座412,第一基座411和第二基座412均呈L型,第一基座411和第二基座412分别连接输电塔的塔身200,第一基座411和第二基座412相对设置,形成转动空间。转块42位于转动空间中。转块42的转轴的一端连接第一基座411,另一端连接第二基座412。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输电塔,输电塔包括塔身200和如上所述的横担组件100,横担组件100设置于塔身200上。横担组件100用于挂载导线。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塔身200包括塔身本体210和支撑架220。可选地,塔身本体210由角钢组成,支撑架220设置于塔身本体210的侧壁。
如图11所示,支撑架220包括:支撑杆221和端块222。支撑杆221的一端连接塔身本体210,支撑杆221的另一端连接端块222,第一铰接件4设置于端块222远离塔身本体210的端面。端块222设置第一铰接件4的端面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使直线L相对竖直方向倾斜,便于将横担组件100安装到塔身200上。支撑杆221包括多个杆件,多个杆件连接端块222靠近塔身本体210的端面以及塔身本体210。
本实施例的横担组件100在受到纵向不平衡张力时可转动,以对不平衡张力进行释放,达到张力再平衡,避免横担组件100或塔身200承受较大的载荷,提高输电塔的安全性和寿命,降低横担的成本。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基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具组件;
第一绝缘子,一端连接所述金具组件;
第二绝缘子,一端连接所述金具组件,所述第二绝缘子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子的下方;
第一铰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铰接件用于连接输电塔的塔身,所述第一绝缘子相对所述输电塔的塔身可转动;
第二铰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铰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输电塔的塔身,所述第二绝缘子相对所述输电塔的塔身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具组件包括:
第一金具,所述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均连接所述第一金具;
挂载串,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金具;
挂载板,连接所述挂载串的另一端;
线夹,设置于所述挂载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具包括:
套筒,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
法兰,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一端;
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
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均压装置;
第三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挂载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壁设置有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临时拉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具组件包括:
第二金具,所述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二绝缘子均连接所述第二金具;
线夹,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具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具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包括:
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方;
弯曲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连接所述弯曲部的两端;
所述第一夹板的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弯曲部夹紧所述第一绝缘子连接所述第二金具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绝缘子连接所述第二金具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弯曲部夹紧所述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三均压装置,呈封闭环型或非封闭弧型结构,所述第三均压装置设置于所述金具组件上;
和/或,至少一个第四均压装置,呈非封闭弧型结构,所述第四均压装置设置于所述金具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子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旋转轴线共线,所述第一绝缘子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旋转轴线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子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旋转轴线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10°~3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或者沿水平方向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子的轴线相对水平方向向上倾斜1°~30°。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横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均包括:
基座,用于连接所述输电塔的塔身;
转块,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件的所述转块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子,所述第二铰接件的所述转块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横担组件,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连接所述输电塔的塔身,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间形成转动空间,所述转块位于所述转动空间中。
16.一种输电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身;
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横担组件,所述横担组件设置于所述塔身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包括塔身本体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塔身本体的侧壁,所述支撑架包括:
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塔身本体;
端块,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铰接件设置于所述端块上。
CN202310282052.1A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Pending CN116290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2052.1A CN116290991A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2052.1A CN116290991A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0991A true CN116290991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2052.1A Pending CN116290991A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09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3253B1 (ko) 직선철탑의 소형화가 가능하도록 전선을 고정하는 현수형 고정장치 및 폴리머 절연암의 현수형 고정장치를 이용한 송전선로 설치공법
KR101955308B1 (ko) 가공송전선로를 고정하는 철탑구조
CN106340241B (zh) 一种输电线路警示牌悬挂装置
CN116290991A (zh)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CN219794860U (zh)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CN219509347U (zh) 一种横担组件及输电塔
CN110159051B (zh) 变电构架
US577726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electrical clearances of energized conductors
AU2022381281A1 (en) Strain tower
CN215934412U (zh) 一种预绞式耐张线夹
CN211899965U (zh) 一种高强度免拉线电杆用横担
CN219509339U (zh) 输电塔
CN210889583U (zh) 一种平衡拉线的电线杆抱箍装置
CN116290983A (zh) 输电塔
CN116136133A (zh) 输电塔
US1696569A (en) Transmission tower
CN206302093U (zh) 一种双分裂输电导线的高空检修滑车
CN104376934B (zh) 一种轻冰区用紧凑型三联v型悬垂串
CN215671423U (zh) 一种圆管式绝缘抢修塔
CN217087453U (zh) 一种穿墙固定悬挂母线导索装置
CN216038145U (zh)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用复合绝缘子起吊装置
CN213717596U (zh) 一种避雷线耐张段架线结构
CN215580262U (zh) 一种铁路电力架空线路加固装置
CN212659942U (zh) 一种阻尼型跳线悬垂线夹
CN219871891U (zh) 一种adss光缆的固定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