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88663A - 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88663A
CN116288663A CN202310559541.7A CN202310559541A CN116288663A CN 116288663 A CN116288663 A CN 116288663A CN 202310559541 A CN202310559541 A CN 202310559541A CN 116288663 A CN116288663 A CN 116288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ystal
reduced
speed
silicon rod
dist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95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88663B (zh
Inventor
陈伟
李林东
周嘉菊
张鹏
陈志军
吴超慧
丁云飞
高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ze Semiconductor We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h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h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h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95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88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88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8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88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88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15/00Single-crystal growth by pulling from a melt, e.g. Czochralski method
    • C30B15/20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30CRYSTAL GROWTH
    • C30BSINGLE-CRYSTAL GROWTH; UNI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EUTECTIC MATERIAL OR UNIDIRECTIONAL DEMIXING OF EUTECTOID MATERIAL; REFINING BY ZONE-MELTING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F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FTER-TREATMENT OF SINGLE CRYSTALS OR A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APPARATUS THEREFOR
    • C30B29/00Single crystals or homogeneous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 with defin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ir shape
    • C30B29/02Elements
    • C30B29/06Silic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涉及单晶硅棒生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检查和调整晶转和埚转;如果晶棒扭转改善不到预期效果,则检查系统中的液口距;在液口距合适的情况下,当V≤V‑V时,则间歇地降低目标拉速V;当V>V‑V时,如果实际晶升>设定晶升,则降低实际晶升;在液口距超过合适范围的情况下,则间隙地降低目标液口距。方法能够避免依据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带来的晶体扭曲变形的原因,避免采取措施过度、与系统自动控制过程相冲突、加剧扭转变形等问题。

Description

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面对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问题,并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要么根据生产拉晶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操作。这样,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生产拉晶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操作,工人经验不同,操作手段自主性选择较大,因此处理过程和结果受人为影响大,扭曲问题的解决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实现扭曲变形的稳定处理效果;
(2)人为调整操作与设备自动化操作,造成多重操作叠加,导致干预过度,有极大的加剧扭曲或者无法改善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种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能够避免依据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带来的晶体扭曲变形的原因,避免采取措施过度、与系统自动控制过程相冲突、加剧扭转变形等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方法应用于出现生产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拉晶设备,方法包括:
S1:检查和调整晶转和埚转;
S2:判断晶棒扭转是否改善到预期效果;
如果晶棒扭转改善不到预期效果,则继续执行S3;
S3:检查系统中的液口距;
S4:判断液口距是否合适;
在液口距合适的情况下,执行S5:判断是否V≤V-V,其中,V为实际拉速,V为目标拉速,V为浮动扩展值;在液口距超过合适范围的情况下,执行S9;
当V≤V-V时,则执行S6;
S6:间歇地降低目标拉速V
当V>V-V时,则执行S7;
S7:判断是否实际晶升>设定晶升;
如果实际晶升>设定晶升,则执行S8:降低实际晶升;
S9:间隙地降低目标液口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1包括:
S11:检查晶转和埚转是否同向;
若是同向,则执行S12:调整晶转和埚转异向;
若不是同向,则执行S13:降低晶转的速度,观察晶棒扭转情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13包括:
降低晶转的速度0.5r/min-1r/min,保持8~12分钟,如晶棒扭转无好转,恢复晶转的速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13包括:
在第一次降低晶转的速度之后,如晶棒扭转好转,则再次降低晶转的速度0.5r/min-1r/min,保持8~12分钟,如晶棒扭转无好转,恢复晶转到第一次降低后的速度,如晶棒扭转好转,则继续降低晶转的速度,直到降低晶转的速度不会带来晶棒扭转好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S4中,引放液口距的合适范围为:30±2mm,等径液口距的合适范围为:20±2mm,V取值为V的1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6包括:
目标拉速V每次降低0.04mm/min-0.06mm/min,相邻两次降速间隔60min以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6还包括:
目标拉速V总改变幅度<0.1mm/min。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9包括:
修改目标液口距,不需要退出自动,每次降低目标液口距1mm-2mm,相邻两次降低间隔>60min。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9还包括:
目标液口距总补偿幅度<4m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S10:判断上轴与下轴的对中以及热场保温性是否异常;
若有异常,则执行S101:通知维修人员检修;
若无异常,则执行S102:目标液口距降低1mm-2m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依次进行检查晶埚转、检查液口距,根据不同异常情况,制定了晶棒扭曲变形的标准化操作方法,避免完全凭借人工经验操作,避免依据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带来的晶体扭曲变形的原因,避免采取措施过度、与系统自动控制过程相冲突、加剧扭转变形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造成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主要原因包括:
1.结晶液面温度偏低,结晶速率高,使拉速小于了结晶速率,导致晶体拉制过程出现扭曲变形;
2.系统在自动调整结晶液面温度,操作人员手动干预温度调整,例如调大冷却设备的冷却功率,导致结晶液面温度偏低;
3.系统中预设的结晶液面温度小于实际所需的结晶液面温度,导致晶体拉制时实际的结晶液面温度偏低;
4.系统内热场的保温性能较差,导致晶体拉制时结晶液面温度偏低。
针对上述造成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主要原因以及对系统各部件功能的关联性,为避免设备后续生产的单晶硅棒出现扭曲变形,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以下简称:方法),方法主要用在拉晶设备出现生产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之后对拉晶设备的调试,该方法可以适用的设备可以是直径为120cm、140 cm、145cm或160 cm的拉晶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和调整晶转和埚转。
晶转方向可由炉子顶部提拉头的运转方向得到,提拉头逆时针旋转带动炉内拉制晶体逆时针转动。
埚转可由炉子的可视窗口观察得到,参考方向为顺时针旋转。
晶转和埚转顺逆时针方向无固定,但不能同向旋转,同向旋转将导致晶体扭曲。
故检查晶转和埚转最简单,可用于初步查找晶体扭曲变形的原因。
因此,S1具体的检查过程包括:
S11:检查晶转和埚转是否同向。
若是同向,则执行S12:调整晶转和埚转异向。
若不是同向,则执行S13:降低晶转的速度,观察晶棒扭转情况。
具体的,可以是先降低晶转的速度0.5r/min-1r/min,保持8~12分钟,优选为10分钟,减少固液面甩出的熔体,减少底部过冷量的上升,从而降低过冷液与晶棒的接触,从而减少扭转变形,如晶棒扭转无好转,恢复晶转的速度,如晶棒扭转好转,则再次降低晶转的速度0.5r/min-1r/min,保持8~12分钟,如晶棒扭转无好转,恢复晶转到第一次降低后的速度,如晶棒扭转好转,则继续降低晶转的速度,直到降低晶转的速度不会带来晶棒扭转好转。
S2:判断晶棒扭转是否改善到预期效果。
如果晶棒扭转改善到预期效果,则结束。
如果晶棒扭转改善不到预期效果,则继续执行S3。
S3:检查系统中的液口距。
具体的,液口距是导流筒下沿口到液面的距离,由于导流筒的位置保持不变,故通过调节坩埚的位置来调节液口距大小,在晶棒开始拉制时,操作人员根据液口距手动放置坩埚,此时的距离由人为目测估计并进行液口距校准。晶棒拉制前期进行调温时,根据30mm的液口距去放置坩埚,将坩埚内液面与导流筒下沿口的距离调节为30mm,并将此时系统中的液口距校准为30mm,系统中的液口距由相机检测得到,后续晶棒拉制过程中,系统会根据参数设定中的液口距去调节坩埚的位置。
S4:判断液口距是否合适。
液口距是否合适是根据生产经验所得形成的一个合适范围,根据单晶行业生产经验制定sop规定:引放液口距的合适范围为:30±2mm,在这个范围内拉制晶棒成活率较高,等径液口距的合适范围为:20±2mm,在此范围内为合适,反之需调整。
在液口距合适的情况下,执行S5:判断是否V≤V-V。其中,V为实际拉速,V为目标拉速,V为浮动扩展值,V可以取值为V的10%,具体可以是0.08mm/min。
当目标拉速V与实际拉速V的差值大于或等于V,则判定为实际拉速V过小,导致晶体扭曲变形,则执行S6。
S6:间歇地降低目标拉速V。具体的,目标拉速V每次降低0.04mm/min-0.06mm/min,优选为0.05mm/min,相邻两次降速间隔60min以上,目标拉速V总改变幅度<0.1mm/min。如果执行S6能够使晶棒扭转改善到预期效果,则结束,否则执行S7。
目标拉速V的参考值范围:M6类型为1.9-2.0mm/min,M10类型为1.7-1.8mm/min,G12类型为1.5-1.6mm/min。
降低目标拉速V的原因在于:传统发生晶棒扭转认为是由拉速过快导致的,因此会人工直接降低拉速,若手动干预降低拉速过快,短时间内实际拉速接近于目标拉速,拉速差值减小,则系统判定温度突低,实际拉速过快,会自动升温,实则此时实际拉速偏低,差值减小是因为进行了手动干预,在实际拉速偏低的情况下进行升温会导致液面结晶速率低于晶棒提拉速度,结晶未结好就向上提拉导致断线。
实际上,如果实际拉速<目标拉速,此时拉速并不能识别为过快,但是为匹配目标拉速,系统会自动降温,当实际拉速匹配目标拉速时,炉内温度过低,导致结晶速率>拉速,晶体横向生长扭曲变形,由此,单纯人工改变拉速会与系统自动降温等自动调节手段相重叠,有可能加剧晶棒扭曲,在晶棒拉制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是有利的,做到系统自动拉晶,采用降低目标拉速是干预最少且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同时不用完全切换为人工运行,维持系统自动运行,减少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同时可避免系统自动运行过程中温度等异常反应加剧晶棒扭曲等问题,避免因实际拉速偏低的情况下进行升温会导致液面结晶速率低于晶棒提拉速度,结晶未结好就向上提拉导致断线等问题。
进一步采用间隙式降低目标拉速的方式,每次降低0.05mm/min,间隔>60min,因为降低目标拉速后系统需反应时间,故需要间隔时间,若60min后晶棒仍处于扭曲状态则进行二次干预,系统根据实际拉速与目标拉速差值判断炉内温度是否合适。
本实施例中,拉速总改变幅度<0.1mm/min,若拉速总改变幅度大于0.1mm/min,就会干预过度、容易导致断线,若晶棒仍处于扭曲状态则需进行其他解决措施。
当目标拉速V与实际拉速V的差值小于V,则判定为实际拉速V过大,为匹配目标拉速,系统会自动降温,当实际拉速匹配目标拉速时,炉内温度过低,导致结晶速率>拉速,晶体横向生长扭曲变形,则执行S7。
S7:判断是否实际晶升>设定晶升。
如果实际晶升>设定晶升,则会导致瞬时拉速偏高,晶升即晶棒向上提拉的速度为瞬时拉速,长时间晶升异常将导致长时间拉速过快,最终导致晶棒扭曲变形,对此,则执行S8:降低实际晶升。如果执行S8能够使晶棒扭转改善到预期效果,则结束,否则执行S10。
在液口距超过合适范围的情况下,执行S9:间隙地降低目标液口距,不需要退出自动,每次降低目标液口距1mm-2mm,相邻两次降低间隔>60min,目标液口距总补偿幅度<4mm。如果执行S9能够使晶棒扭转改善到预期效果,则结束,否则执行S5。
具体的,修改目标液口距后,系统将自动调节实际液口距向目标液口距靠近,不需要退出自动,每次降低目标液口距1mm-2mm,间隔>60min,液口距是导流筒下沿口到液面的距离,由于导流筒的位置保持不变,故通过调节坩埚的位置来调节液口距大小,坩埚位于导流筒下方,液口距偏大则需将坩埚往上升、靠近导流筒,通过逐次微调液口距,减小热屏到液面的距离,提高保温性能,避免炉内温度过度降低,减小水冷屏到液面的距离,提高水冷效果,降低结晶面温度,避免晶体结晶速度慢、导致的系统自动干预进行降温,炉内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再进行降温,降温过度,导致炉内温度偏低,结晶速度与拉速不匹配,晶体横向生长,越长越粗,导致晶体扭曲变形。
如果每次降低目标液口距大于上述范围,水冷屏到液面的距离过度减小,温度过度变化,液面结晶温度降低过度,加剧了液面温度差导致的热对流,底部冷量过度上升,局部温度不均匀性提高,导致晶体扭曲变形加剧。
本实施例中,液口距总补偿幅度<4mm,如果超过上述范围,水冷屏到液面的距离过小,液面结晶温度降低过度,加剧了液面温度差、导致的热对流,底部冷量过度上升,局部温度不均匀性提高,会导致晶体扭曲变形加剧。
S10:判断上轴与下轴的对中以及热场保温性是否异常。
若有异常,则执行S101:通知维修人员检修。
若无异常,则执行S102:目标液口距降低1mm-2mm。
若以上措施均无效,则证明修改液口距不适用于该炉台,需联系技术人员重新调试校准液口距。
本实施例提供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依次进行检查晶埚转、检查液口距,根据不同异常情况,制定了晶棒扭曲变形的标准化操作方法,避免完全凭借人工经验操作,避免依据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带来的晶体扭曲变形的原因,避免采取措施过度、与系统自动控制过程相冲突、加剧扭转变形等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出现生产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拉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S1:检查和调整晶转和埚转;
S2:判断晶棒扭转是否改善到预期效果;
如果晶棒扭转改善不到预期效果,则继续执行S3;
S3:检查系统中的液口距;
S4:判断液口距是否合适;
在液口距合适的情况下,执行S5:判断是否V≤V-V,其中,V为实际拉速,V为目标拉速,V为浮动扩展值;在液口距超过合适范围的情况下,执行S9;
当V≤V-V时,则执行S6;
S6:间歇地降低目标拉速V
当V>V-V时,则执行S7;
S7:判断是否实际晶升>设定晶升;
如果实际晶升>设定晶升,则执行S8:降低实际晶升;
S9:间隙地降低目标液口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S11:检查晶转和埚转是否同向;
若是同向,则执行S12:调整晶转和埚转异向;
若不是同向,则执行S13:降低晶转的速度,观察晶棒扭转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13包括:
降低晶转的速度0.5r/min-1r/min,保持8~12分钟,如晶棒扭转无好转,恢复晶转的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13包括:
在第一次降低晶转的速度之后,如晶棒扭转好转,则再次降低晶转的速度0.5r/min-1r/min,保持8~12分钟,如晶棒扭转无好转,恢复晶转到第一次降低后的速度,如晶棒扭转好转,则继续降低晶转的速度,直到降低晶转的速度不会带来晶棒扭转好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引放液口距的合适范围为:30±2mm,等径液口距的合适范围为:20±2mm,V取值为V的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6包括:
目标拉速V每次降低0.04mm/min-0.06mm/min,相邻两次降速间隔60min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6还包括:
目标拉速V总改变幅度<0.1mm/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9包括:
修改目标液口距,不需要退出自动,每次降低目标液口距1mm-2mm,相邻两次降低间隔>6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S9还包括:
目标液口距总补偿幅度<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S10:判断上轴与下轴的对中以及热场保温性是否异常;
若有异常,则执行S101:通知维修人员检修;
若无异常,则执行S102:目标液口距降低1mm-2mm。
CN202310559541.7A 2023-05-18 2023-05-18 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Active CN116288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9541.7A CN116288663B (zh) 2023-05-18 2023-05-18 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9541.7A CN116288663B (zh) 2023-05-18 2023-05-18 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8663A true CN116288663A (zh) 2023-06-23
CN116288663B CN116288663B (zh) 2023-07-28

Family

ID=86789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9541.7A Active CN116288663B (zh) 2023-05-18 2023-05-18 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8866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3141A (zh) * 2020-11-03 2021-02-05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单晶生长方法及单晶生长设备
CN113265702A (zh) * 2021-05-20 2021-08-17 宁夏富乐德石英材料有限公司 液口距可控的放肩方法
CN114232081A (zh) * 2021-12-22 2022-03-25 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的单晶炉液位、单晶棒直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4921846A (zh) * 2022-05-31 2022-08-19 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重掺锑<100>单晶杂质条纹的方法
CN115216835A (zh) * 2022-07-22 2022-10-21 徐州鑫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获取晶棒热历史的方法和单晶炉
CN115369480A (zh) * 2022-09-23 2022-11-22 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1806炉晶棒拉晶方法
CN115546284A (zh) * 2022-11-18 2022-12-30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晶炉双目三维测量补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24650A (zh) * 2022-12-06 2023-04-28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晶工艺和单晶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3141A (zh) * 2020-11-03 2021-02-05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单晶生长方法及单晶生长设备
CN113265702A (zh) * 2021-05-20 2021-08-17 宁夏富乐德石英材料有限公司 液口距可控的放肩方法
CN114232081A (zh) * 2021-12-22 2022-03-25 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视觉的单晶炉液位、单晶棒直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4921846A (zh) * 2022-05-31 2022-08-19 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重掺锑<100>单晶杂质条纹的方法
CN115216835A (zh) * 2022-07-22 2022-10-21 徐州鑫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获取晶棒热历史的方法和单晶炉
CN115369480A (zh) * 2022-09-23 2022-11-22 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1806炉晶棒拉晶方法
CN115546284A (zh) * 2022-11-18 2022-12-30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晶炉双目三维测量补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24650A (zh) * 2022-12-06 2023-04-28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晶工艺和单晶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88663B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87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US5408952A (en) Single crystal growth method
US9777394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ingot
DE102016214012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liziumeinkristalls
CN110512279B (zh) 能够提高收尾成功率的单晶炉收尾方法
KR101391514B1 (ko) 단결정 인상 장치 및 단결정 인상 방법
CN110050090A (zh) 晶锭生长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E112011101587T5 (de) Verfahren zum messen und steuern des abstands zwischen einer unteren endfläche eines wärmeabschirmelements und der oberfläche einer rohstoffschmelz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ilizium-einkristalls
US10233565B2 (en) Single-crystal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lt surface position
US20150240380A1 (en) Method for growing silicon single crystal
DE112017001292T5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licium-Einkristalls
CN116288663B (zh) 改善单晶硅棒扭曲变形的设备调试方法
WO2013005975A2 (en) Method of evaluating quality of wafer or single crystal ingo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ingle crystal ingot by using the same
CN108411361B (zh) 存储介质、晶体生长方法及其系统
JP2525300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
JP2001316199A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リコン単結晶の製造装置
KR102490986B1 (ko) 잉곳 성장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333668B1 (ko) 단결정 성장로의 자동 씨딩시스템
JP2726773B2 (ja) シリコン単結晶引き上げ方法
CN116200806B (zh) 一种生产单晶硅的停炉方法及单晶炉
CN219449950U (zh) 一种全自动硅芯生长设备
JPH1095697A (ja) 単結晶保持方法および単結晶成長方法
US20240018689A1 (en) Crystal Puller for Pulling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gots
CN114959882B (zh) 单晶硅制造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983581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albleiterscheiben aus siliz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2

Address after: 663000 Xiban area of the 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 in Guangnan County, Wenshan Zhuang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ze Semiconductor (Wen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G3-2401, No. 88,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ina (Jiangsu)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Chenh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