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8855A - 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78855A
CN116278855A CN202310358576.4A CN202310358576A CN116278855A CN 116278855 A CN116278855 A CN 116278855A CN 202310358576 A CN202310358576 A CN 202310358576A CN 116278855 A CN116278855 A CN 116278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harging pile
electromagnetic valve
water pump
way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85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78855B (zh
Inventor
肖启能
李剑锋
黄惊云
陈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85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78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78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8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78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78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3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包含一控制器、一第一水泵、一热泵装置、一电池冷板、一电池、一第一四通电磁阀、一三通电磁阀、一充电桩装置、一第二水泵、一散热器及一第一温度感应器。该第一水泵、该热泵装置、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彼此连通;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彼此连通;该控制器借由该第一温度感应器得知该电池的一电池温度;依据该电池温度,该控制器进入一温控模式以控制该第一水泵、该热泵装置、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

Description

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特别是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充电桩装置是一种充电装置,可包含充电桩、功率控制器及充电枪,借以传递电源至外部负载(例如电动车)以对外部负载进行充电。
充电桩装置还可包含额外的电池,借以对外部负载提供更多的电能。当电池的温度过高时,电池可能爆炸而发生危险,而当电池温度过低时,电池的效率会变差。因此,充电桩装置的额外的电池需要有效的热管理,以使充电桩装置的额外的电池保持在适当的温度。
然而,目前对充电桩装置的额外的电池的热管理的效果都不佳,而这一问题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为达成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包含:一控制器;复数管道;一第一水泵,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一热泵装置,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一电池冷板;一电池,设置在该电池冷板处;一第一四通电磁阀,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一三通电磁阀,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一充电桩装置,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些管道处;一第二水泵,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一散热器;及一第一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电池处,其中,该第一水泵、该热泵装置、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该控制器借由该第一温度感应器得知该电池的一电池温度;依据该电池温度,该控制器进入一温控模式以控制该第一水泵、该热泵装置、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热泵装置包含:一板式换热器;一电子膨胀阀,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一冷凝蒸发器;一第二四通电磁阀,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及一压缩机,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其中,该板式换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冷凝蒸发器、该第二四通电磁阀及该压缩机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该第一水泵、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第二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充电桩装置处,其中,该控制器借由该第二温度感应器得知该充电桩装置的一充电桩温度;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电池热泵冷却与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高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而该充电桩温度高于一充电桩预设温度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电池热泵冷却与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电子膨胀阀、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压缩机、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电池回路、一充电桩回路及一热泵回路,借以利用该热泵装置通过该电池冷板冷却该电池及利用该散热器通过该些管道冷却该充电桩装置;其中,该电池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第一水泵;该充电桩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二水泵、该散热器、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设有该充电桩装置之该些管道再回到该第二水泵;该热泵回路借由该些管道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冷凝蒸发器、该电子膨胀阀、该板式换热器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压缩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电池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但高于一电池端中间温度而该控制器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停止工作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电池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充电桩停止工作回路,借以利用该散热器通过该电池冷板冷却该电池;其中,该充电桩停止工作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未设有该充电桩装置的该些管道、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再回到该第一水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第二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充电桩装置处,其中,该控制器借由该第二温度感应器得知该充电桩装置的一充电桩温度;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电池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但高于一电池端中间温度而该充电桩温度高于一充电桩预设温度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电池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充电桩工作回路,借以利用该散热器通过该电池冷板冷却该电池及利用该散热器通过该些管道冷却该充电桩装置;其中,该充电桩工作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设有该充电桩装置之该些管道、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再回到该第一水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加热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其中,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热能回收加热器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在工作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热能回收加热器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充电桩工作热能回收回路,借以利用该加热器及工作中的该充电桩装置所产生的热能通过该电池冷板加热该电池;其中,该充电桩工作热能回收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设有该充电桩装置之该些管道、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再回到该第一水泵。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停止工作时,该控制器进入该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压缩机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以形成一加热器回路及一热泵加热回路,借以利用该加热器及该热泵装置通过该电池冷板加热该电池;其中,该加热器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第一水泵;该热泵加热回路借由该些管道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板式换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冷凝蒸发器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压缩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热能回收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在工作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热能回收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压缩机、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加热器充电桩回路及一热泵加热回路,借以利用工作中的该充电桩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该加热器及该热泵装置通过该电池冷板加热该电池;其中,该加热器充电桩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设有该充电桩装置之该些管道、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再回到该第一水泵;该热泵加热回路借由该些管道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板式换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冷凝蒸发器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压缩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除气水壶,
其中,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该第二水泵、该除气水壶及该散热器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其中,该充电桩装置包含:一充电桩,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些管道处;一功率控制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些管道处;及一充电枪,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些管道处。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对充电桩装置的额外的电池进行有效的热管理。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102:控制器;104:管道;106:第一水泵;108:加热器;110:热泵装置;112:电池冷板;114:电池;116:第一四通电磁阀;118:三通电磁阀;120:功率控制器;122:充电枪;124:充电桩装置;126:第二水泵;128:除气水壶;130:散热器;132:第一温度感应器;134:第二温度感应器;136:板式换热器;138:电子膨胀阀;140:冷凝蒸发器;142:第二四通电磁阀;144:压缩机;146:充电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发明当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彻底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在没有一个或更多个该些特定的细节的情况下,依然能实践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则未显示或描述众所周知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有关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10的第一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该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10包含一控制器102、复数管道104、一第一水泵106、一加热器108、一热泵装置110、一电池冷板112、一电池114、一第一四通电磁阀116、一三通电磁阀118、一充电桩装置124、一第二水泵126、一除气水壶128、一散热器130、一第一温度感应器132及一第二温度感应器134,该热泵装置110包含一板式换热器136、一电子膨胀阀138、一冷凝蒸发器140、一第二四通电磁阀142及一压缩机144,该充电桩装置124包含一充电桩146、一功率控制器120及一充电枪122。图1当中的箭头方向为该些管道104内的水流方向。
该控制器102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该功率控制器120、该充电枪122、该第二水泵126、该第一温度感应器132、该第二温度感应器134、该电子膨胀阀138、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该压缩机144及该充电桩146;为了避免图1所显示的内容过于复杂而模糊了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图1省略了该控制器102与上述该些元件之间的连线。该电池114设置在该电池冷板112处;该功率控制器120、该充电枪122及该充电桩146设置在该些管道104处;该第一温度感应器132设置在该电池114处;该第二温度感应器134设置在该充电桩装置124处(亦即,设置在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及/或该充电枪122处)。
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池冷板112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借由该些管道104彼此连通;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该第二水泵126、该除气水壶128及该散热器130借由该些管道104彼此连通;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子膨胀阀138、该冷凝蒸发器140、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及该压缩机144借由该些管道104彼此连通。
该控制器102借由该第一温度感应器132得知该电池114的一电池温度;该控制器102借由该第二温度感应器134得知该充电桩装置124(亦即,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及/或该充电枪122)的一充电桩温度;依据该电池温度,该控制器102进入一温控模式以控制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该第二水泵126、该电子膨胀阀138、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及该压缩机144。
图1的该温控模式为一电池热泵冷却与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高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而该充电桩温度高于一充电桩预设温度时,该控制器102进入该电池热泵冷却与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102驱动该第一水泵106、该电子膨胀阀138、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该压缩机144、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及该第二水泵126以形成一电池回路、一充电桩回路及一热泵回路,借以利用该热泵装置110通过该电池冷板112冷却该电池114及利用该散热器130通过该些管道104冷却该充电桩装置124(亦即,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及该充电枪122)。
该电池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经过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池冷板112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再回到该第一水泵106;该充电桩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经过该第二水泵126、该散热器130、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及设有该充电桩装置124(亦即,设有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或该充电枪122)的该些管道104再回到该第二水泵126;该热泵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144、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该冷凝蒸发器140、该电子膨胀阀138、该板式换热器136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再回到该压缩机144。
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10的第二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2所示的元件与图1所示的元件相同,为简洁因素,故在此不再重复其叙述。图2的该温控模式为一电池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但高于一电池端中间温度而该控制器102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124停止工作(亦即,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及该充电枪122都停止工作)时,该控制器102进入该电池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102驱动该第一水泵106、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及该第二水泵126以形成一充电桩停止工作回路,借以利用该散热器130通过该电池冷板112冷却该电池114。
该充电桩停止工作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经过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池冷板112、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未设有该充电桩装置124(亦即,未设有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或该充电枪122)的该管道104、该第二水泵126及该散热器130再回到该第一水泵106。
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10的第三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3所示的元件与图1所示的元件相同,为简洁因素,故在此不再重复其叙述。图3的该温控模式可为一电池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一热能回收加热器加热模式或一加注模式,在此分别详述如下:
该温控模式为该电池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但高于一电池端中间温度而该充电桩温度高于一充电桩预设温度时,该控制器102进入该电池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102驱动该第一水泵106、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及该第二水泵126以形成一充电桩工作回路,借以利用该散热器130通过该电池冷板112冷却该电池114及利用该散热器130通过该些管道104冷却该充电桩装置124(亦即,冷却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及该充电枪122)。该充电桩工作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经过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池冷板112、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设有该充电桩装置124(亦即,设有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或该充电枪122)的该些管道104、该第二水泵126及该散热器130再回到该第一水泵106。
该温控模式为该热能回收加热器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102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124在工作(亦即,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及该充电枪122当中的至少一个在工作)时,该控制器102进入该热能回收加热器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102驱动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及该第二水泵126以形成一充电桩工作热能回收回路,借以利用该加热器108及工作中的该充电桩装置124所产生的热能通过该电池冷板112加热该电池114。该充电桩工作热能回收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经过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池冷板112、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设有该充电桩装置124(亦即,设有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或该充电枪122)的该些管道104、该第二水泵126及该散热器130再回到该第一水泵106。
该温控模式为该加注模式:当外部的水加注到该些管道104内时,本发明即可使用图3的方式将水进行循环。
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10的第四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4所示的元件与图1所示的元件相同,为简洁因素,故在此不再重复其叙述。图4的该温控模式为一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102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124停止工作(亦即,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及该充电枪122都停止工作)时,该控制器102进入该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102驱动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电子膨胀阀138、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该压缩机144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以形成一加热器回路及一热泵加热回路,借以利用该加热器108及该热泵装置110通过该电池冷板112加热该电池114。
该加热器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经过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池冷板112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再回到该第一水泵106;该热泵加热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144、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子膨胀阀138、该冷凝蒸发器140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再回到该压缩机144。
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10的第五实施例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5所示的元件与图1所示的元件相同,为简洁因素,故在此不再重复其叙述。图5的该温控模式为一热能回收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102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124在工作(亦即,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及该充电枪122当中的至少一个在工作)时,该控制器102进入该热能回收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102驱动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电子膨胀阀138、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该压缩机144、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及该第二水泵126以形成一加热器充电桩回路及一热泵加热回路,借以利用工作中的该充电桩装置124所产生的热能、该加热器108及该热泵装置110通过该电池冷板112加热该电池114。
该加热器充电桩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经过该第一水泵106、该加热器108、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池冷板112、该第一四通电磁阀116、该三通电磁阀118、设有该充电桩装置124(亦即,设有该充电桩146、该功率控制器120或该充电枪122)的该些管道104、该第二水泵126及该散热器130再回到该第一水泵106;该热泵加热回路借由该些管道104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144、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该板式换热器136、该电子膨胀阀138、该冷凝蒸发器140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142再回到该压缩机144。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对充电桩装置的额外的电池进行有效的热管理。再者,前述的该电池端上限温度高于前述的该电池端中间温度,而前述的该电池端中间温度高于前述的该电池端下限温度。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意图保护的范畴。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包含:
一控制器;
复数管道;
一第一水泵,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一热泵装置,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一电池冷板;
一电池,设置在该电池冷板处;
一第一四通电磁阀,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一三通电磁阀,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一充电桩装置,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些管道处;
一第二水泵,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一散热器;及
一第一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电池处,
其中,该第一水泵、该热泵装置、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该控制器借由该第一温度感应器得知该电池的一电池温度;依据该电池温度,该控制器进入一温控模式以控制该第一水泵、该热泵装置、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热泵装置包含:
一板式换热器;
一电子膨胀阀,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一冷凝蒸发器;
一第二四通电磁阀,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及
一压缩机,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其中,该板式换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冷凝蒸发器、该第二四通电磁阀及该压缩机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该第一水泵、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更包含:
一第二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充电桩装置处,其中,该控制器借由该第二温度感应器得知该充电桩装置的一充电桩温度;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电池热泵冷却与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高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而该充电桩温度高于一充电桩预设温度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电池热泵冷却与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电子膨胀阀、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压缩机、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电池回路、一充电桩回路及一热泵回路,借以利用该热泵装置通过该电池冷板冷却该电池及利用该散热器通过该些管道冷却该充电桩装置;
其中,该电池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第一水泵;该充电桩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二水泵、该散热器、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设有该充电桩装置之该些管道再回到该第二水泵;该热泵回路借由该些管道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冷凝蒸发器、该电子膨胀阀、该板式换热器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压缩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电池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但高于一电池端中间温度而该控制器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停止工作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电池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充电桩停止工作回路,借以利用该散热器通过该电池冷板冷却该电池;
其中,该充电桩停止工作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未设有该充电桩装置的该些管道、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再回到该第一水泵。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更包含:
一第二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充电桩装置处,其中,该控制器借由该第二温度感应器得知该充电桩装置的一充电桩温度;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电池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上限温度但高于一电池端中间温度而该充电桩温度高于一充电桩预设温度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电池充电桩散热器冷却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充电桩工作回路,借以利用该散热器通过该电池冷板冷却该电池及利用该散热器通过该些管道冷却该充电桩装置;
其中,该充电桩工作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设有该充电桩装置之该些管道、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再回到该第一水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更包含:
一加热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
其中,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热能回收加热器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在工作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热能回收加热器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充电桩工作热能回收回路,借以利用该加热器及工作中的该充电桩装置所产生的热能通过该电池冷板加热该电池;
其中,该充电桩工作热能回收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设有该充电桩装置之该些管道、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再回到该第一水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停止工作时,该控制器进入该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压缩机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以形成一加热器回路及一热泵加热回路,借以利用该加热器及该热泵装置通过该电池冷板加热该电池;
其中,该加热器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及该第一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第一水泵;该热泵加热回路借由该些管道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板式换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冷凝蒸发器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压缩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其中,该温控模式为一热能回收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当该电池温度低于一电池端下限温度而该控制器侦测到该充电桩装置在工作时,该控制器进入该热能回收加热器热泵加热模式,使得该控制器驱动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压缩机、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及该第二水泵以形成一加热器充电桩回路及一热泵加热回路,借以利用工作中的该充电桩装置所产生的热能、该加热器及该热泵装置通过该电池冷板加热该电池;
其中,该加热器充电桩回路借由该些管道经过该第一水泵、该加热器、该板式换热器、该电池冷板、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设有该充电桩装置之该些管道、该第二水泵及该散热器再回到该第一水泵;该热泵加热回路借由该些管道依序地经过该压缩机、该第二四通电磁阀、该板式换热器、该电子膨胀阀、该冷凝蒸发器及该第二四通电磁阀再回到该压缩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更包含:一除气水壶,
其中,该第一四通电磁阀、该三通电磁阀、该第二水泵、该除气水壶及该散热器借由该些管道彼此连通;
其中,该充电桩装置包含:
一充电桩,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些管道处;
一功率控制器,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些管道处;及
一充电枪,电性连接至该控制器并设置在该些管道处。
CN202310358576.4A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Active CN116278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8576.4A CN116278855B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8576.4A CN116278855B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78855A true CN116278855A (zh) 2023-06-23
CN116278855B CN116278855B (zh) 2025-08-08

Family

ID=86834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8576.4A Active CN116278855B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整合式充电桩热泵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7885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252A (zh) * 2015-12-08 2017-06-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
CN108275021A (zh) * 2018-02-09 2018-07-13 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及一种充电桩
CN110816342A (zh) * 2018-08-13 2020-02-2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移动充电桩、用于运行移动充电桩的方法
CN210478446U (zh) * 2019-07-03 2020-05-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US20210080027A1 (en) * 2019-09-17 2021-03-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fied vehicle
RU2746427C1 (ru) * 2019-12-18 2021-04-13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осковский Политех) Способ термо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го накопителя энергии
CN214203804U (zh) * 2021-03-12 2021-09-14 浙江吉鑫祥叉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配备热管理系统的移动电源车
CN113858906A (zh) * 2020-06-30 2021-12-3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216783280U (zh) * 2021-12-08 2022-06-21 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
CN114801809A (zh) * 2022-05-25 2022-07-29 始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储、充一体化设备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91915A (zh) * 2022-02-22 2022-09-23 深圳昂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热泵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WO2023009643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Electric Power Systems, Inc. Mobile microgrid eco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252A (zh) * 2015-12-08 2017-06-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
CN108275021A (zh) * 2018-02-09 2018-07-13 上海爱斯达克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温度控制装置及一种充电桩
CN110816342A (zh) * 2018-08-13 2020-02-2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移动充电桩、用于运行移动充电桩的方法
CN210478446U (zh) * 2019-07-03 2020-05-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US20210080027A1 (en) * 2019-09-17 2021-03-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fied vehicle
RU2746427C1 (ru) * 2019-12-18 2021-04-13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осковский Политех) Способ термо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го накопителя энергии
CN113858906A (zh) * 2020-06-30 2021-12-3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214203804U (zh) * 2021-03-12 2021-09-14 浙江吉鑫祥叉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配备热管理系统的移动电源车
WO2023009643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Electric Power Systems, Inc. Mobile microgrid ecosystem
CN216783280U (zh) * 2021-12-08 2022-06-21 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
CN115091915A (zh) * 2022-02-22 2022-09-23 深圳昂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热泵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4801809A (zh) * 2022-05-25 2022-07-29 始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储、充一体化设备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伟才;: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设计与研究", 通讯世界, no. 02, 25 January 2016 (2016-01-25), pages 111 - 11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78855B (zh) 2025-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38911U (zh) 基于液态金属的散热装置
CN103928729B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温控系统
US20180170144A1 (en) Circulation system of range-extended electric bus
CN110692163A (zh) 电池调温装置以及外部热源供给装置
CN105501071B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283242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
CN108539327A (zh) 基于液冷系统的动力电池液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404638U (zh) 一种车辆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01512784A (zh) 含有温差发电机和发电机限温装置的热电装置
CN114641887B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084007A (zh) 一种液冷充电桩
CN116130841A (zh) 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742187A (zh) 一种浸没液冷储能系统
CN108550950A (zh) 一种电池包超冷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424124A (zh) 充电桩液冷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8306072A (zh) 一种并联式热交换电池包
CN114211982A (zh) 一种液冷充电桩
CN108944533A (zh) 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和具有该冷却系统的车辆
CN117293441A (zh) 一种储能设备和光储系统
CN114312471A (zh) 增程式车辆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317432A (zh) 一种液冷系统、储能设备、储能系统及充电网络
CN218505682U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03868276A (zh) 一种超导式复合源热泵系统
CN109301386A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的加热冷却系统
CN118763321B (zh) 储能系统用液冷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2, Huaqiao City Chuangxiang Building, North Statio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2907-2908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03 / B04 / B05, floor 15, building 2, Yicheng Huanzhi center, intersection of Renmin Road and Bayi Road, Jinglo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