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2706A - 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2706A
CN116262706A CN202211609724.7A CN202211609724A CN116262706A CN 116262706 A CN116262706 A CN 116262706A CN 202211609724 A CN202211609724 A CN 202211609724A CN 116262706 A CN116262706 A CN 116262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ompound
preparation process
process according
ropinir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97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锋
刘岳
金静雅
胡佳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Zhejiang Huahai Jian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Zhejiang Huahai Jian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Zhejiang Huahai Jianch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h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262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2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7/02Formation of carboxyl groups in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e.g. by oxidation of amino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7/1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from compounds containing already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C227/1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from compounds containing already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by reactions involving amino or carboxyl groups, e.g. hydrolysis of esters or amides, by formation of halides, salts or es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的制备工艺。该方法以2‑[2‑(二丙基氨基)乙基]‑6‑硝基苯基丙酮酸乙酯为原料,以盐酸作为水解试剂,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进行反应得到。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以避免氮氧化物杂质和其衍生杂质‑脱丙基杂质的产生,提高反应收率和质量。本发明制备方法三废量较少,综合成本较低,在工业应用上具有明显的利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1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15300460、发明名称为“一种罗匹尼罗乙酸盐酸盐的合成工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2-(二丙基氨基)乙基]-6-硝基苯乙酸盐酸盐(化合物Ⅳ)为合成盐酸罗匹尼罗的主要中间体之一。目前,已报道的化合物Ⅳ的合成均以2-[2-(二丙基氨基)乙基]-6-硝基苯基丙酮酸乙酯(化合物Ⅰ)为原料,合成路线如下:先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皂化,再用过氧化氢氧化,再经盐酸酸化得到最终的产物,反应收率为60~80%,
Figure SMS_1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现,化合物Ⅳ的常规合成路线中,水解产物Ⅱ中的胺在碱性条件下是游离状态,在用过氧化氢氧化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氮原子被氧化,生成氮氧化物杂质Ⅴ,而杂质Ⅴ后续经过Cope重排反应生成脱丙基杂质Ⅵ,导致该合成路线的质量和收率不同程度降低。
Figure SMS_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制备罗匹尼罗中间体Ⅳ的方法,该方法以化合物Ⅰ为原料,以盐酸作为水解试剂,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进行反应得到。
Figure SMS_3
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Ⅳ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合物Ⅰ与水解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Ⅶ,所述的水解试剂为盐酸;
2)向步骤1)水解后的产物中加入过氧化氢,反应后得到罗匹尼罗中间体Ⅳ。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工艺还包含后处理步骤:步骤2)反应结束后加入亚硫酸氢钠进行淬灭,降温析晶并过滤,滤饼加入有机溶剂,重结晶后除去有机溶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盐酸的用量为化合物Ⅰ的3~7摩尔当量,优选4~6摩尔当量,更优选4摩尔当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为40~70℃,优选为55~70℃,更优选为5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时间为3~5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过氧化氢的用量为化合物Ⅰ的1.2~2.5摩尔当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过氧化氢的用量为化合物Ⅰ的1.2~2摩尔当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25~6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25~3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40~6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时间为2~3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后处理步骤中的降温析晶为缓慢降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后处理步骤中加入的有机溶剂为丙酮、乙醇、丙酮或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以避免氮氧化物杂质Ⅴ和其衍生杂质-脱丙基杂质Ⅵ的产生,提高反应收率和质量。本发明制备方法三废量较少,综合成本较低,在工业应用上具有明显的利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盐酸罗匹尼罗中间体化合物Ⅳ的常规合成路线中,水解产物Ⅱ中的胺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脱丙基杂质Ⅵ,导致该合成路线的质量和收率不同程度降低。该脱丙基杂质VI无法除去,在盐酸罗匹尼罗的后续合成步骤中进一步成环,使盐酸罗匹尼罗成品中的杂质A超标。根据EP药典要求,成品中杂质A含量需低于0.15%。为减少杂质A生成,需控制化合物Ⅳ制备过程中脱丙基杂质Ⅵ的生成。
Figure SMS_4
本发明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式I化合物,可以有效控制脱丙基杂质Ⅵ的生成。
考察盐酸当量对水解速率的影响
Figure SMS_5
盐酸当量加至4eq及以上时,化合物Ⅰ均在约3h时水解完毕。
考察水解温度对反应速率及中间体质量的影响
为了提高酸性水解的反应效率,本发明对酸性水解的温度进行筛选。
Figure SMS_6
质量数据:
Figure SMS_7
40~50℃下水解5h后,反应仍未完全;55~70℃下水解3~5h后反应基本完全,继续进行后续反应,得到中间体化合物Ⅳ检测质量,均符合质量标准,所以水解反应温度优选55~70℃。因后续氧化反应需要降温,综合考虑能耗及后续降温时间,故更优选55℃进行水解反应。
考察过氧化氢当量对反应的影响
Figure SMS_8
Figure SMS_9
过氧化氢当量加至1.2eq后,在2.5h时基本反应完毕,增加过氧化氢当量至1.5eq时,质量结果差异不大,但是过氧化氢用量越多,需要淬灭用到的亚硫酸氢钠越多,灰分越多,故优选1.2eq过氧化氢进行反应。
考察过氧化氢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Figure SMS_10
氧化反应温度较低时,反应时间较长,且影响收率;温度高于50℃时,反应剧烈放热并产生气泡,有冲料风险。故优选25~35℃作为氧化反应温度。
考察降温析晶方式对收率的影响
Figure SMS_11
从中间体检测结果来看,缓慢降温纯度和收率均优于直接降温,并且直接降温会暴析。
本发明中,术语“当量”是指反应物料与化合物Ⅰ的摩尔比。
术语“浓盐酸”是指质量分数约为37%的盐酸溶液。
术语“降温析晶”最终的温度范围是0~5℃。
术语“缓慢降温”是指降温速度为5~10℃/h。
术语“直接降温”是指降温速度为50~100℃/h。
术语“灰分”是指物质经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成分。
本发明中使用的化合物Ⅰ为通过以下路线制备得到,其他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Figure SMS_12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对比例1
25g化合物Ⅰ加入到300mL水中,加7g氢氧化钠,控温10~20℃搅拌2小时,滴加19g30%过氧化氢。滴毕,控温10~20℃反应3h。反应完后加亚硫酸氢钠进行淬灭,减压蒸馏,降温析晶、过滤、加丙酮和水进行重结晶,烘干得到化合物Ⅳ。产量:17.8g,收率76%,纯度:99.7%,脱丙基杂质:0.28%。
实施例1
25g化合物Ⅰ加入到300mL水中,加28g浓盐酸,搅拌升温至55℃后,保温搅拌3小时后,滴加19g 30%过氧化氢。滴毕,控制50℃保温反应3小时。反应完后加亚硫酸氢钠进行淬灭,减压蒸馏,降温析晶、过滤,加丙酮和水进行重结晶,烘干得化合物Ⅳ。产量:19.6g,收率83.5%,纯度:99.9%,脱丙基杂质:0.02%。
实施例2
25g化合物Ⅰ加入到300mL水中,加42g浓盐酸,搅拌升温至55℃后,保温搅拌4小时后,滴加19g 30%过氧化氢。滴毕,控制50℃保温反应3小时。反应完后加亚硫酸氢钠进行淬灭,减压蒸馏,降温析晶、过滤,加丙酮和水进行重结晶,烘干得化合物Ⅳ。产量:19.2g,收率81.3%,纯度:99.8%,脱丙基杂质:0.01%。
实施例3
25g化合物Ⅰ加入到300mL水中,加28g浓盐酸,搅拌升温至55℃后,保温搅拌3小时后,滴加11.7g 30%过氧化氢。滴毕,控制50℃保温反应2小时。反应完后加亚硫酸氢钠进行淬灭,减压蒸馏,降温析晶、过滤,加丙酮和水进行重结晶,烘干得化合物Ⅳ。产量:20.1g,收率85.2%,纯度:99.8%,脱丙基杂质:N.D。
实施例4
25g化合物Ⅰ加入到100mL水中,加27.9g浓盐酸,搅拌升温至60℃后,保温搅拌3小时,将反应液降温并保持在25~35℃,,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9.4g。滴毕,控温25~35℃反应2.5小时,反应完后加亚硫酸氢钠进行淬灭。降温析晶、过滤,加乙醇打浆后进行重结晶,离心烘干得化合物Ⅳ。产量:18.4g,收率78%,纯度99.4%,脱丙基杂质:0.09%。

Claims (10)

1.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Ⅳ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化合物Ⅰ与水解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Ⅶ,所述的水解试剂为盐酸;
2)向步骤1)水解后的产物中加入过氧化氢,反应后得到罗匹尼罗中间体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体Ⅳ的制备工艺,其还包含后处理步骤:步骤2)反应结束后加入亚硫酸氢钠进行淬灭,降温析晶并过滤,滤饼加入有机溶剂,重结晶后除去有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1)中盐酸的用量为化合物Ⅰ的3~7摩尔当量,优选4~6摩尔当量,更优选4摩尔当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为40~70℃,优选为55~70℃,更优选为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时间为3~5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2)中过氧化氢的用量为化合物Ⅰ的1.2~2.5摩尔当量,优选1.2~2摩尔当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25~60℃,例如25~35℃或4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时间为2~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后处理步骤中的降温析晶为缓慢降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所述后处理步骤中加入的有机溶剂为丙酮、乙醇、丙酮或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一种。
CN202211609724.7A 2021-12-15 2022-12-13 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Pending CN1162627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00460 2021-12-15
CN202111530046 2021-1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2706A true CN116262706A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9724.7A Pending CN116262706A (zh) 2021-12-15 2022-12-13 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27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0324B (zh) 一种硫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
CN108586399B (zh) 一种非罗考昔的合成方法
CN116262706A (zh) 一种罗匹尼罗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JP4700880B2 (ja) N−メチル−n’−ニトログアニジンの製造方法
CN109651234B (zh) 一种盐酸多奈哌齐的合成方法
CN109824661B (zh) 一种盐酸戊乙奎醚中杂质的制备方法
CN113999171A (zh) 一种高含量双吡啶硫酮的合成方法
JP3789749B2 (ja) チオサリチル酸の製造方法
CN112125857A (zh) 一种阿西莫司的制备方法
RU2227137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α, α-ДИМЕТИЛФЕНИЛУКСУСНОЙ КИСЛОТЫ ИЗ α, α-ДИМЕТИЛБЕНЗИЛЦИАНИДА БЕЗ ДАВЛЕНИЯ
CN114853692B (zh) 一种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
CN112321535B (zh) 一种伊马酸或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14702410B (zh) 一种胍基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15304542B (zh) 一种3-羟基吡啶的合成工艺
JPS6151572B2 (zh)
CN114773327B (zh) 一种吡噻菌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5477576B (zh) 一种卡隆酸的制备方法
CN111004141B (zh) 一种尼达尼布中间体2-氯-n-甲基-n-(4-硝基苯基)乙酰胺合成新方法
CN109485610B (zh) 一锅法合成2-氯-4-苯基喹唑啉的方法
CN108239054B (zh) 一种苯并呋喃-3-羧酸的制备方法
CN110698338A (zh) 3-(4-氯苯)戊二酸的制备方法
KR20040044636A (ko) 에틸 4-(1-이미다졸일메틸)신나메이트의 정제방법
CN117624097A (zh) 一种卡龙酸酐的制备方法
US2786849A (en) Production of 5-(delta-hydroxybutyl) hydantoin
CN117247364A (zh) 一种n,n-二乙酰基-[1,4,5]氧杂二氮氧环庚烷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