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1881A - Nr直通链路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Nr直通链路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1881A
CN116261881A CN202080104192.4A CN202080104192A CN116261881A CN 116261881 A CN116261881 A CN 116261881A CN 202080104192 A CN202080104192 A CN 202080104192A CN 116261881 A CN116261881 A CN 116261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mapping
qos
wireless device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41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伟强
汪梦珍
陈琳
朱进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261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1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实现直通链路中继功能的方法、系统和装置。一个示例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数据业务,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映射配置将所述数据业务中继到基站,其中,所述映射配置由所述基站配置,或者由系统信息配置,或者被预配置。

Description

NR直通链路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正在推动世界走向一个日益互联和网络化的社会。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已经导致了对容量和覆盖的更大需求。其他方面,例如能耗、设备成本、频谱效率和延迟对于满足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也很重要。与已有的无线网络相比,下一代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将为更多的功能和灵活的网络操作提供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网络(包括第五代(5G)和新无线(NR)通信系统)中提供直通链路中继通信能力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数据业务,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映射配置将所述数据业务中继到基站,其中,所述映射配置由所述基站配置,或者由系统信息配置,或者被预配置。
在另一示例性方面,公开了无线通信的另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涉及中继功能;以及响应于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配置响应。
在另一示例性方面,公开了无线通信的另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涉及中继功能;以及响应于所述配置信息,所述无线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配置响应。
在又一示例性方面,上述方法以处理器可执行代码的形式实施,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中。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被配置或可操作以执行上述方法的设备。
在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更详细地描述了上述和其他方面及其实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用于L3 UE到NW中继接入(L3 UE-to-NW Relay Access)的远端UE和N3IWF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的示例。
图2示出了用于L3 UE到NW中继接入(L3 UE-to-NW Relay Access)的远端UE和N3IWF之间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示例实现。
图3示出了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4A-4B示出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的方法和技术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框图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小节标题只是为了提高可读性,并且不将每个小节中公开的实施例和技术的范围仅限制在该小节内。使用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无线协议的示例来描述某些特征。然而,所公开的技术的适用性不限于仅5G无线系统。
本发明使用以下简称: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5GC-5G核心网(5th Generation Core network)
5QI-5G QoS指示(5G QoS Indicator)
AMF-接入和移动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Function)
DL-下行链路(Downlink)
DNS-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
DRB-专用无线承载(Dedicated Radio Bearer)
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 Code Point)
IKE-互联网密钥交换(Internet Key Exchange)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Sec SA-IPSec安全关联(IPsec Security Association)
L3-层3(Layer 3)
MM-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
N3IWF-非3GPP互通功能(Non 3GPP Interworking Function)
NAS-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
NW-网络(Network)
PC5-用于车辆到车辆通信的接口(Interface for vehicle to vehiclecommunication)
PCC-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POI-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roSe-邻近服务(Proximity Services)
QFI-服务质量流标示符(Quality of Service Flow Indicator)
ROI-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SL-直通链路(Sidelink)
SMS-用户管理系统(Subscriber Management System)
SPI-安全参数索引(Security Parameter Index)
SRB-共享无线承载(Shared Radio Bearer)
TC-业务等级(Traffic Class)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OS-服务的类型(Type Of Service)
UE-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UL-上行链路(Uplink)
UP-用户面(User Plane)
UPF-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
URSP-UE路由器选择策略(UE Router Selection Policy)
初步讨论
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人们对高数据速率和用户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对传统蜂窝网络的系统容量和覆盖提出了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公共安全、社交网络、近距离数据共享、本地广告等应用场景使得人们对了解附近人或事物并与之通信(ProximityServices,邻近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以基站为中心的蜂窝网络在高数据速率以及邻近服务的支持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这种需求背景下,设备到设备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应运而生。D2D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减少用户设备的电池功耗、提高数据速率,并改善网络基础设施的鲁棒性,很好地满足上述高数据速率业务和邻近服务的要求。。D2D技术又称之为邻近服务(Proximity Services,ProSe),单边/旁链/直通链路(Sidelink,SL)通信;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接口为PC5接口。
为了能够支持更大范围的网络通信,基于sidelink的relay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通信的对象来看,sidelink通信技术可以分为:
1)UE-to-Network relay:这种通信技术主要支持的是在基站无法覆盖或者基站覆盖能力较弱的地区为UE提供数据中继功能。其中,具有和基站通信的需求但又无法直接连接到基站的UE成为remote UE,为remote UE提供relay功能的UE称之为relay UE。
2)UE-to-UE relay:这种通信技术主要支持的是具有通信需求的两个UE在没有直接通信能力或者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其他支持UE辅助完成UE间的通信。其中,具有通信需求的UE成为remote UE,为remote UE提供relay功能的UE称之为relay UE。
从relay技术的实现来看,sidelink relay通信技术可以分为:
1)基于IP层(layer-3based,基于层3)的relay技术,即relay UE根据数据包的IP信息如IP地址和端口号完成数据的转发,remote UE不与gNB建立RRC连接,也不与核心网建立连接。
2)基于接入层(layer2-based,基于层2)的relay技术,即remote UE通过relay UE与gNB和核心网建立连接,remote UE转发relay UE与gNB之间的承载数据。
Layer3-based relay实现简单,但是对于某些应用而言可靠性、安全性不够好。layer2-based relay实现复杂,但是对于可靠性、安全性的支持较layer-3based relay强,可以有效的对remote UE进行移动性、安全性的支持。目前5G NR系统中尚未有成熟的relay通信技术。
传统的基于层3的中继缺乏端到端的安全性。通过经由N3IWF接入5GC,可以使用UE到网络的基于层3的中继(UE-to-Network layer3-based relay)为远端UE(Remote UE)提供端到端安全性。本发明公开了远端UE和中继UE如何支持该解决方案。
示例架构细节
当使用对N3IWF的接入时,ProSe 5G UE到网络中继(ProSe 5G UE-to-NetworkRelay)应能够向N3IWF在远端UE和网络之间中继控制面(NAS)和用户面单播业务(UL和DL)。对于单播业务,在远端UE和ProSe 5G UE到网络中继(ProSe 5G UE-to-Network Relays)之间使用一对一的直接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UE和5GC重用TS 23.502章节4.12中定义的过程,用于支持通过5G ProSe UE到NW中继接入(5G ProSe UE-to-NW Relay access)从远端UE到5GC的注册和连接管理。远端UE使用IKE过程通过UE到NW中继接入(UE-to-NW relay access)与N3IWF建立信令IPSec隧道。此外,类似于不可信的非3GPP接入(untrusted non-3GPPAccess),UE和N3IWF之间的后续NAS消息通过TCP/IP上的信令IPSec SA进行交换。在建立IPSec隧道之前和建立IPSec隧道之后的控制面协议栈与不可信的非3GPP接入协议栈相同,且如图1所示。
图1示出了数据通信网络的系统图,其中远端UE(左)通过提供UE到NW中继功能的中继UE通信地耦接到网络。为了支持该功能,在网络侧,如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描述了各种架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UE通过在用N3IWF建立的信令IPSec隧道上传输相应的NAS信令,支持与5GC的NAS MM(注册后)、SMS和PDU会话建立/修改/释放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UE经由子IPSec SA隧道在PC5 UE到NW中继路径上为远端UE业务建立的中继PDU会话上实现与N3IWF之间的UP业务的发送/接收。PCF可以提供相应的URSP规则来帮助远端UE以识别需要接入N3IWF的服务。在部署中,中继UE的UPF和N3IWF可以被并置。
用于经由N3IWF的L3 UE到NW中继接入(L3 UE-to-NW Relay access)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与用于不可信非3GPP接入的用户面协议栈相同,且在图2中示出。
实施例1-中继UE和远端UE交换中继相关信息和配置
本实施例描述了中继和远端UE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该信息用于实现以下一个或多个功能:
-远端UE获得中继UE的能力。
-远端UE报告中继UE的数据映射所需的信息。
-中继UE提供数据映射所需的必要的信息和远端UE的地址。
但是,这些信息也可用于此处未描述的其他目的。
示例实现描述如下。
步骤1: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signaling)信息
该信息与下列各项中至少之一有关:
-指示安全通信要求
-指示与N3IWF的通信要求
-指示通信要求通过IPSec协议加密
-将被加密的IP流的IP信息(IP地址、端口、DSCP/TOS/TC、流标签、业务模式)
-指示与DNS服务器的通信要求。
-N3IWF地址的IP地址
-DNS服务器的IP地址
-SPI与(NAS业务/IKE业务/DSCP值/QFI列表/PQI列表/IP地址/业务模式/默认IPSec SA/远端UE的PDU会话ID/RQI)之间的映射
-中继UE是否能够在Uu QoS信息到相应的PC5 QoS参数之间进行转换
-中继UE是否能够在PQI和5QI之间进行映射
-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
-中继UE的PCF是否能够生成PCC规则(用于Uu上的QoS控制)和PC5 QoS参数(用于PC5上的QoS控制)
-多个远端UE的映射源之一与映射目标之间的映射为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
-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
步骤2:中继UE发送(signaling)响应消息至远端UE
响应消息与下列各项中至少之一相关:
-N3IWF的IP地址
-DNS服务器的IP地址
-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N3IWF的IP地址
-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DNS服务器的IP地址
-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DNS查询服务器
-是否已部署N3IWF
-中继UE是否支持安全通信
-中继UE是否支持N3IWF数据中继服务
-中继UE是否支持IPSec数据中继服务
-中继UE是否支持SPI到DRB/QoS流的映射
-为安全UE/安全服务提供专用PDU会话支持
-为安全UE/安全服务提供专用DRB/QoS流支持
-多个远端UE的映射源之一与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
-中继UE是否能够在Uu QoS参数和相应的PC5 QoS参数之间进行转换
-Uu QoS参数和PC5 QoS参数之间的转换
-中继UE是否能够在PQI和5QI之间进行映射
-PQI和5QI之间的映射
-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
-中继UE的PCF是否能够生成PCC规则(用于Uu上的QoS控制)和PC5 QoS参数(用于PC5上的QoS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UE可以在中继选择过程中考虑上述信息。
示例实施例2(远端UE和远端UE的基站交换中继相关信息和配置)远端UE向基站报告的信息可以用于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或多项:
-向基站通知安全通信(由N3IWF和IPSec支持)要求
-向基站通知中继UE的UE能力。
从基站接收的远端UE的信息和配置用于:
-从基站获取映射配置(数据和无线承载之间)。
-获取安全通信所需的信息,如N3IWF的IP地址、DNS服务器的IP地址。
步骤1:远端UE向基站发送(signaling)信息
该信息包括实施例1#步骤1中描述的因素,并且还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中继UE的中继服务代码
-中继UE的目标层2ID
步骤2:基站将信息发送(signaling)到远端UE
该信息与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有关:
-N3IWF的IP地址
-DNS服务器的IP地址
-是否已部署N3IWF
-PC5 QoS规则
-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
实施例3(中继UE与中继UE的基站交换中继相关信息及配置)
本实施例描述中继UE如何与基站交换中继相关信息。中继UE向基站报告的信息可以用于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或多项:
-向基站通知安全通信(由N3IWF和IPSec支持)要求
-向基站通知中继UE的UE能力
从基站接收的远端UE的信息和配置用于:
-从基站获取映射配置(数据和无线承载之间)。
-获取安全通信所需的信息,如N3IWF的IP地址、DNS服务器的IP地址。
步骤1:中继UE发送(signaling)信息至基站
该信息包括实施例1#步骤1中描述的因素,并且还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中继UE的中继服务代码
-远端UE的目标层2ID。
步骤2:基站将信息或配置发送(signaling)至中继UE
信息或配置与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相关:
-N3IWF的IP地址
-DNS服务器的IP地址
-是否已部署N3IWF
-PC5 QoS规则
-PC5 QoS参数
-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映射源:
-源IP地址
-目标IP地址
-源端口
-目标端口
-DSCP值
-SPI
-安全业务
-非安全业务
-安全UP业务
-非安全UP业务
-安全NAS业务
-非安全NAS业务-协议类型
-DNS业务
-ESP业务
-IKE业务。
映射目标:
-PC5 QFI
-Uu QFI
–PC5 PQI
-Uu 5QI
-Uu DRB
-Uu SRB
-PC5 DRB
-PC5 SRB
-Uu DRB优先级
-PC5 DRB优先级
-Uu逻辑通道优先级
-PC5逻辑通道优先级
-Uu DRB ID
-Uu SRB ID
-PC5 DRB ID
-PC5 SRB ID
-Uu逻辑通道ID
-PC5逻辑通道ID
-Uu RLC承载
-Uu RLC承载ID
-PC5 RLC
-PC5 RLC承载
-在Uu或PC5中映射配置DRB/SRB和QoS流
-使用默认/专用/标准化映射配置DRB QoS流
-映射配置可以通过基站、系统信息进行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Uu QoS流或PC5 QoS流或SL-DRB或SL-SRB的配置可以通过预配置、系统信息、RRC信令来配置
实施例4:(L3 UE到网络中继数据路由)
该实施例描述了如何在具有N3IWF的L3 UE到网络中继中传输数据。
步骤1: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数据
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实现以下不同的选项。
选项1:远端UE根据映射配置将数据映射到默认QoS流、或默认SL-DRB、或默认SRB。
选项2:远端UE根据映射配置将数据映射到专用QoS流、或专用SL-DRB、或专用SL-SRB。
选项3:远端UE将数据映射到标准化QoS流、或标准化SL-DRB、或标准化SL-SRB
选项4:远端UE根据自己的PC5 QoS规则将数据映射到QoS流、或SL-DRB、或SRB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可以是:
-DNS业务
-IKE或IKEv2业务
-IPSec NAS业务
-IPSec UP业务
-NAS业务
-UP业务
步骤2:中继UE向基站发送远端UE的数据
可以实施以下附加选项。
选项1:中继UE根据映射配置,将远端UE的数据映射到默认QoS流和默认DRB/SRB
选项2:中继UE根据映射配置将远端UE的数据映射到专用QoS流和专用DRB/SRB
选项3:中继UE将远端UE的数据映射到标准化QoS流和标准化DRB可以实施以下附加选项。
数据可以是:
-远端UE的IPSecUP业务
-远端UE的IPSec NAS业务
-DNS业务
-IKE或IKEv2业务
-远端UE的NAS信令。
-远端UE的UP业务
-可实施以下其他附加选项。
选项1:中继UE根据映射配置,将多个有安全要求的远端UE的IPSec业务映射到一个默认QoS流和默认DRB/SRB
选项2:中继UE根据映射配置,将多个有安全要求的远端UE的非IPSec业务映射到一个默认QoS流和默认DRB/SRB
选项3:中继UE根据映射配置,将IPSec业务和非IPSec业务映射到不同的QoS流和不同的DRB/SRB
选项4:作为选项,对于远端UE的NAS业务/DNS业务/IKE业务/UP业务,中继UE可以使用不同的PDU会话
在各种实施例中,映射配置可以由基站、系统信息来配置或预配置。
如在这些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描述了几种技术以在远端UE和数据网络之间通过中继UE实现安全和无缝连接。
一些实施例可以优选地实现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例如,图3中示出的方法300),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302)数据业务,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映射配置将所述数据业务中继到基站,其中,所述映射配置由所述基站配置,或者由系统信息配置,或者被预配置。
例如,该方法可以由远端UE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线设备可以是远端UE,而第二无线设备可以是中继UE。然后,所发送的信息用于为远端UE建立中继连接。
2.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根据映射配置,第一无线设备将数据业务映射到默认服务质量(QoS)流、或默认直通链路数据无线承载(SL-DRB)、或默认直通链路信令无线承载(SRB)。
3.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根据映射配置,第一无线设备将数据业务映射到专用QoS流、或专用SL-DRB、或专用SRB。
4.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根据映射配置,第一无线设备将数据业务映射到标准化QoS流、或标准化SL-DRB、或标准化SRB。
5.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根据映射配置,第一无线设备将数据业务映射到QoS流、或SL-DRB、或SRB,其中,映射配置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无线设备的通用UE到网络接口(Uu)QoS规则。
6.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根据映射配置,第二无线设备将数据业务映射到默认QoS流、或默认SL-DRB、或默认SRB。
7.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根据映射配置,第二无线设备将数据业务映射到专用QoS流、或专用SL-DRB、或专用SRB。
8.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根据映射配置,第二无线设备将数据业务映射到指定的QoS流、或指定的SL-DRB、或指定的SRB。
9.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第二无线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映射配置,将具有安全要求的多个设备的加密业务映射到默认QoS流、或默认DRB、或默认SRB。
10.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第二无线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映射配置,将来自具有安全要求的多个设备的加密业务映射到专用QoS流、或专用DRB、或专用SRB。
11.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第二无线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映射配置,将加密和非加密数据业务映射到不同的QoS流、或不同的DRB、或不同的SRB。
12.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第二无线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映射配置,将加密数据业务、或域名系统(DNS)业务、或因特网密钥交换(IKE)业务映射到不同的QoS流、或不同的DRB、或不同的SRB。
13.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第二无线设备对NAS业务或DNS业务或IKE业务或UP业务使用不同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14.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数据业务包括:(a)IPSec业务,或(b)DNS业务,或(c)IKE业务,或(d)IKEv2业务,或(e)NAS业务,或(f)UP业务。
15.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数据业务包括:(a)IPSec业务,或(b)第一无线设备的IPSec UP业务,或(c)第一无线设备的IPSec NAS业务,或(d)DNS业务,或(e)IKE业务,或(f)IKEv2业务,或(e)第一无线设备的NAS信令,或(f)第一无线设备的UP业务。
16.根据解决方案1的方法,其中,第二无线设备是具有非3GPP互通功能(N3IWF)协议的L3 UE到网络中继。
17.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例如,图4A中示出的方法400),包括:第一无线设备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402)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涉及中继功能;以及响应于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404)来自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配置响应。
18.根据解决方案17的方法,其中,配置信息包括:(a)需要安全的指示,或(b)需要N3IWF的指示,或(c)需要通过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协议进行加密的指示,或(d)IP信息,包括IP地址、或端口、或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或服务类型(TOS)、或业务等级(TC)、或流标签、或将被加密的IP流的业务模式,或(e)需要与DNS服务器通信的指示,或(f)N3IWF地址的IP地址,或(g)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g)8.安全参数索引(SPI)与(NAS业务/IKE业务/DSCP值/QFI列表/PQI列表/IP地址/业务模式/默认IPSec SA/远端UE的PDU会话ID/RQI)之间的映射,或(h)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将Uu QoS信息转换成对应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i)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在PC5 5QI(PQI)和5G QoS标识符(5QI)之间进行映射的指示,或(j)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的指示,或(k)第二无线设备的PCF是否能够生成用于Uu上的QoS控制的PCC规则和用于PC5上的QoS控制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l)多个远端设备的映射源之一之间的映射,其中映射目标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或(m)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
19.根据解决方案17的方法,其中,配置响应包括:(a)N3IWF的IP地址,或(b)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c)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N3IWF的IP地址的指示,或(d)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DNS服务器的IP地址的指示,或(e)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DNS查询服务器的指示,或(f)关于是否已经部署N3IWF的指示,或(g)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支持安全通信的指示,或(h)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支持N3IWF数据中继服务的指示,或(i)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支持IPSec数据中继服务的指示,或(j)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支持SPI到DRB/QoS流的映射的指示,或(k)指示关于是否存在对安全UE或安全服务的专用PDU会话的支持,或(l)关于是否存在对安全UE或安全服务的专用DRB/QoS流的支持的指示,或(m)关于多个远端UE的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的信息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或(n)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在Uu QoS参数和相应的PC5 QoS参数之间进行转换的指示,或(o)Uu QoS参数和PC5 QoS参数之间的转换,或(p)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在PQI和5QI之间进行映射的指示,或(q)PQI和5QI之间的映射,或(r)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的指示,或(s)关于中继UE的PCF是否能够生成PCC规则(用于Un上的QoS控制)和用于PC5上的QoS控制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
20.根据解决方案19的方法,还包括:部分基于响应消息来选择中继。
2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例如,图4B中示出的方法450),包括:无线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452)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涉及中继功能;以及响应于所述配置信息,所述无线设备接收(454)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配置响应。
例如,无线设备可以是如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远端UE。
22.根据解决方案21的方法,还包括:使用配置响应来(a)向网络设备通知包括N3IWF和IPSec的安全通信要求,或(b)向网络设备通知中继UE的UE能力。
23.根据解决方案21的方法,还包括:使用配置响应来(a)从网络设备获得数据和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配置,或(b)获得用于安全通信的必要信息,包括N3IWF的IP地址或DNS服务器的IP地址。
24.根据解决方案21的方法,其中,配置信息包括:(a)需要安全的指示,或(b)需要N3IWF的指示,或(c)需要通过IPSec协议进行加密的指示,或(d)IP信息,包括IP地址、或端口、或DSCP、或TOS、或TC、或流标签、或将被加密的IP流的业务模式,或(e)需要与DNS服务器通信的指示,或(f)N3IWF地址的IP地址,或(g)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g)SPI与NAS业务/IKE业务/DSCP值/QFI列表/PQI列表/IP地址/业务模式之间的映射,或(h)关于中继UE是否能够将Uu QoS信息转换成对应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i)关于中继UE是否能够在PQI和5QI之间进行映射的指示,或(j)关于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的指示,或(k)中继UE的PCF是否能够生成用于Uu上的QoS控制的PCC规则和用于PC5上的QoS控制的PC5QoS参数的指示,或(1)多个远端设备的映射源之一之间的映射,其中映射目标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或(m)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或(n)中继UE的中继服务代码,或(o)中继UE的目标层2ID。
25.根据解决方案21的方法,其中,配置响应包括:(a)N3IWF的IP地址,或(b)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c)关于N3IWF是否已被部署的指示,或(d)PC5 QOS规则,或(e)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
26.根据解决方案21的方法,其中,第一无线设备是远端UE。
27.根据解决方案21的方法,其中,第一无线设备是中继UE。
28.根据解决方案27的方法,其中,配置信息包括:(a)需要安全的指示,或(b)需要N3IWF的指示,或(c)需要通过IPSec协议进行加密的指示,或(d)IP信息,包括IP地址、或端口、或DSCP、或TOS、或TC、或流标签、或将被加密的IP流的业务模式,或(e)需要与DNS服务器通信的指示,或(f)N3IWF地址的IP地址,或(g)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g)SPI与NAS业务/IKE业务/DSCP值/QFI列表/PQI列表/IP地址/业务模式之间的映射,或(h)关于中继UE是否能够将Uu QoS信息转换成对应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i)关于中继UE是否能够在PQI和5QI之间进行映射的指示,或(j)关于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的指示,或(k)中继UE的PCF是否能够生成用于Uu上的QoS控制的PCC规则和用于PC5上的QoS控制的PC5QoS参数的指示,或(1)多个远端设备的映射源之一之间的映射,其中映射目标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或(m)中继UE的中继服务代码,或(o)中继UE的目标层2ID。
29.根据解决方案27的方法,其中,配置响应包括:(a)N3IWF的IP地址,或(b)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c)关于N3IWF是否已被部署的指示,或(d)PC5 QoS规则,或(e)PC5 QoS参数,或(f)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
30.根据解决方案29的方法,其中,映射目标包括:PC5 QFI,或Uu QFI,或PC5 PQI,或Uu 5QI,或Uu DRB,或Uu SRB,或PC5 DRB,或PC5 SRB,或Uu DRB优先级,或PC5 DRB优先级,或Uu逻辑信道优先级,或PC5逻辑信道优先级,或Uu DRB ID,或Uu SRB ID,或PC5DRBID,或PC5SRB ID,或Uu逻辑信道ID,或PC5逻辑信道ID,或Uu RLC承载,或Uu RLC承载ID,或PC5 RLC,或PC5 RLC承载。
31.根据解决方案29的方法,其中,映射源包括:源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或源端口、或目标端口、或DSCP值、或SPI、或安全业务、或非安全业务、或安全UP业务、或非安全UP业务、或安全NAS业务、或非安全NAS业务、或协议类型、或DNS业务、或ESP业务、或IKE业务。
32.根据解决方案24的方法,其中,映射目标包括:PC5 QFI,或Uu QFI,或PC5 PQI,或Uu 5QI,或Uu DRB,或Uu SRB,或PC5 DRB,或PC5 SRB,或Uu DRB优先级,或PC5 DRB优先级,或Uu逻辑信道优先级,或PC5逻辑信道优先级,或Uu DRB ID,或Uu SRB ID,或PC5DRBID,或PC5SRB ID,或Uu逻辑信道ID,或PC5逻辑信道ID,或Uu RLC承载,或Uu RLC承载ID,或PC5 RLC,或PC5 RLC承载。
33.根据解决方案24的方法,其中,映射源包括:源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或源端口、或目标端口、或DSCP值、或SPI、或安全业务、或非安全业务、或安全UP业务、或非安全UP业务、或安全NAS业务、或非安全NAS业务、或协议类型、或DNS业务、或ESP业务、或IKE业务。
34.根据解决方案24的方法,其中,映射目标包括:PC5 QFI,或Uu QFI,或PC5 PQI,或Uu 5QI,或Uu DRB,或Uu SRB,或PC5 DRB,或PC5 SRB,或Uu DRB优先级,或PC5 DRB优先级,或Uu逻辑信道优先级,或PC5逻辑信道优先级,或Uu DRB ID,或Uu SRB ID,或PC5DRBID,或PC5SRB ID,或Uu逻辑信道ID,或PC5逻辑信道ID,或Uu RLC承载,或Uu RLC承载ID,或PC5 RLC,或PC5 RLC承载。
35.根据解决方案24的方法,其中,映射源包括:源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或源端口、或目标端口、或DSCP值、或SPI、或安全业务、或非安全业务、或安全UP业务、或非安全UP业务、或安全NAS业务、或非安全NAS业务、或协议类型、或DNS业务、或ESP业务、或IKE业务。
36.根据解决方案1-35的方法,其中,第一无线设备是远端UE,并且第二无线设备是中继UE。
37.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实现在解决方案1-36中的任何任一项或多项中的方法的处理器。
3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解决方案1至36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方法的处理器可执行程序代码。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设备的一部分的框图表示。诸如基站或网络节点或网络设备或无线设备(或诸如远端UE或中继UE的UE)的装置505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器件510(例如,实现本发明中呈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的微处理器)。装置505可包括收发机电子器件515,以通过诸如天线520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装置505可以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其它通信接口。例如,网络节点可以包括核心网络侧的有线连接。装置505可以包括配置为存储诸如数据和/或指令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未明确示出)。在一些实现中,处理器电子器件510可以包括收发机电子器件515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模块或功能中的至少一些使用装置505来实现。
应当理解,描述了中继UE、远端UE和网络传送的消息的几个示例。当数据业务在远端UE和中继UE以及中继UE和它的RAN网络之间行进时,这些消息可用于传送允许业务映射的映射信息。在一个有利方面,所交换的映射和能力信息允许业务的无缝映射,使得当数据往返于中继UE的RAN到远端UE(其可以在不同RAN的覆盖范围内)时,可以保留业务或数据会话的各种属性,例如安全性、加密、服务质量等。
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以方法和流程的通用文本来描述,这些方法和过程可由计算机程序产品应用于一个实施例中,由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实施,包括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如程序代码,由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中执行。计算机可读的介质可包括移动的或固定的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光盘(CD)、数字多用途光盘(DVD)等。因此,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可包括非暂时性存储介质。通常,程序模块会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应用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计算机或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相联系的数据结构和程序模块代表程序代码的实例,用于执行这里公开方法的步骤。因此的可执行指令的特定序列或相联系的数据结构代表对应动作的实例,用于应用因此的步骤或流程中描述的功能。
一些公开的实施例可使用硬件电路、软件或其组合作为设备和模块应用。例如,硬件电路应用可包括分立模拟和/或数字组件,例如集成为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公开的组件或模块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备应用。一些应用可另外或可替换地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SP是带有为数字信号处理的运行需要而优化架构的专用微处理器,其中数字信号处理与此申请公开的功能相联系。相似地,每个模块中的各个组件或子组件会应用于软件、硬件或固件中。模块和/或模块内的组件之间连接性可使用相关技术已知的连接方法和介质的任何之一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适当协议通过因特网、有线或无线网络上的通信。
尽管本专利文档包含很多细节,这将不应构成公开的发明或提出权利要求的范围的限制,可作为具体实施例特定特点的描述。专利文档中不同实施例的文本中描述的适当特点还可组合应用于单一实施例中。相反,单一实施例的文本中描述的各个特点还可应用于多个分离的实施例中,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来应用。此外,尽管特点在上面描述为以适当的组合来应用,并如此初始提出权利要求,提出权利要求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点可在一些情况下从组合中去除,并且提出权利要求的组合可指向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体。相似地,操作在图示中以具体顺序描述,这不应被理解为需要因此的操作以显示的具体顺序或以依次的顺序执行,或所有示出的操作都要执行来实现所需的结果。
只对一些应用和实例进行了描述,而其它应用、提高和变化可基于本公开的描述和示出而做出。

Claims (38)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无线设备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数据业务,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映射配置将所述数据业务中继到基站,其中,所述映射配置由所述基站配置,或者由系统信息配置,或者被预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映射配置,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将所述数据业务映射到默认服务质量QoS流、或默认直通链路数据无线承载SL-DRB、或默认直通链路信令无线承载SR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映射配置,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将所述数据业务映射到专用QoS流、或专用SL-DRB、或专用SR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映射配置,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将所述数据业务映射到标准化QoS流、或标准化SL-DRB、或标准化SR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映射配置,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将所述数据业务映射到QoS流、或SL-DRB、或SRB,其中,所述映射配置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通用UE到网络接口Uu QoS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映射配置,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将所述数据业务映射到默认QoS流、或默认SL-DRB、或默认SR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映射配置,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将所述数据业务映射到专用QoS流、或专用SL-DRB、或专用SR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映射配置,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将所述数据业务映射到指定的QoS流、或指定的SL-DRB、或指定的SRB。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将具有安全要求的多个设备的加密业务映射到默认QoS流、或默认DRB、或默认SR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将来自具有安全要求的多个设备的加密业务映射到专用QoS流、或专用DRB、或专用SRB。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将加密和非加密数据业务映射到不同的QoS流、或不同的DRB、或不同的SRB。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映射配置,将加密数据业务、或域名系统DNS业务、或因特网密钥交换IKE业务映射到不同的QoS流、或不同的DRB、或不同的SRB。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NAS业务或DNS业务或IKE业务或UP业务使用不同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业务包括:(a)IPSec业务,或(b)DNS业务,或(c)IKE业务,或(d)IKEv2业务,或(e)NAS业务,或(f)UP业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业务包括:(a)IPSec业务,或(b)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IPSec UP业务,或(c)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IPSec NAS业务,或(d)DNS业务,或(e)IKE业务,或(f)IKEv2业务,或(e)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NAS信令,或(f)所述第一无线设备的UP业务。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具有非3GPP互通功能N3IWF协议的L3 UE到网络中继。
17.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无线设备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涉及中继功能;以及
响应于所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配置响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a)需要安全的指示,或(b)需要N3IWF的指示,或(c)需要通过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协议进行加密的指示,或(d)IP信息,包括IP地址、或端口、或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或服务类型TOS、或业务等级TC、或流标签、或将被加密的IP流的业务模式,或(e)需要与DNS服务器通信的指示,或(f)N3IWF地址的IP地址,或(g)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g)8.安全参数索引SPI与(NAS业务/IKE业务/DSCP值/QFI列表/PQI列表/IP地址/业务模式/默认IPSecSA/远端UE的PDU会话ID/RQI)之间的映射,或(h)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将Uu QoS信息转换成对应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i)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在PC5接口上的5G服务质量标识PQI和5G QoS标识符5QI之间进行映射的指示,或(j)关于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的指示,或(k)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PCF是否能够生成用于Uu上的QoS控制的PCC规则和用于PC5上的QoS控制的所述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l)多个远端设备的映射源之一之间的映射,其中映射目标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或(m)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响应包括:(a)N3IWF的IP地址,或(b)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c)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N3IWF的IP地址的指示,或(d)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DNS服务器的IP地址的指示,或(e)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DNS查询服务器的指示,或(f)关于是否已经部署N3IWF的指示,或(g)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支持安全通信的指示,或(h)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支持N3IWF数据中继服务的指示,或(i)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支持IPSec数据中继服务的指示,或(j)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支持SPI到DRB/QoS流的映射的指示,或(k)指示关于是否存在对安全UE或安全服务的专用PDU会话的支持,或(l)关于是否存在对安全UE或安全服务的专用DRB/QoS流的支持的指示,或(m)关于多个远端UE的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的信息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或(n)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在所述Uu QoS参数和所述相应的PC5 QoS参数之间进行转换的指示,或(o)Uu QoS参数和PC5QoS参数之间的转换,或(p)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在PQI和5QI之间进行映射的指示,或(q)PQI和5QI之间的所述映射,或(r)关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的指示,或(s)关于中继UE的PCF是否能够生成用于Un上的QoS控制的PCC规则和用于PC5上的QoS控制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部分基于所述响应消息来选择中继。
2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无线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涉及中继功能;以及
响应于所述配置信息,所述无线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配置响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配置响应来(a)向所述网络设备通知包括N3IWF和IPSec的安全通信要求,或(b)向所述网络设备通知中继UE的UE能力。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配置响应来(a)从所述网络设备获得数据和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配置,或(b)获得用于安全通信的必要信息,包括N3IWF的IP地址或DNS服务器的IP地址。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a)需要安全的指示,或(b)需要N3IWF的指示,或(c)需要通过因特网协议安全IPSec协议进行加密的指示,或(d)IP信息,包括IP地址、或端口、或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或服务类型TOS、或业务等级TC、或流标签、或将被加密的IP流的业务模式,或(e)需要与DNS服务器通信的指示,或(f)N3IWF地址的IP地址,或(g)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g)安全参数索引SPI与NAS业务/IKE业务/DSCP值/QFI列表/PQI列表/IP地址/业务模式之间的映射,或(h)关于中继UE是否能够将Uu QoS信息转换成对应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i)关于所述中继UE是否能够在PC5接口上的5G服务质量标识PQI和5G QoS标识符5QI之间进行映射的指示,或(j)关于所述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的指示,或(k)所述中继UE的PCF是否能够生成用于Uu上的QoS控制的PCC规则和用于PC5上的QoS控制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1)多个远端设备的映射源之一之间的映射,其中映射目标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或(m)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或(n)所述中继UE的中继服务代码,或(o)所述中继UE的目标层2ID。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响应包括:(a)N3IWF的IP地址,或(b)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c)关于N3IWF是否已被部署的指示,或(d)PC5 QOS规则,或(e)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远端UE。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中继UE。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a)需要安全的指示,或(b)需要N3IWF的指示,或(c)需要通过IPSec协议进行加密的指示,或(d)IP信息,包括IP地址、或端口、或DSCP、或TOS、或TC、或流标签、或将被加密的IP流的业务模式,或(e)需要与DNS服务器通信的指示,或(f)N3IWF地址的IP地址,或(g)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g)SPI与NAS业务/IKE业务/DSCP值/QFI列表/PQI列表/IP地址/业务模式之间的映射,或(h)关于中继UE是否能够将Uu QoS信息转换成对应的PC5 QoS参数的指示,或(i)关于所述中继UE是否能够在PQI和5QI之间进行映射的指示,或(j)关于所述中继UE是否能够提供PC5 QoS规则或参数的指示,或(k)所述中继UE的所述PCF是否能够生成用于Uu上的QoS控制的PCC规则和用于PC5上的QoS控制的PC5QoS参数的指示,或(1)多个远端设备的映射源之一之间的映射,其中映射目标是1到1映射或1到n映射,或(m)所述中继UE的中继服务代码,或(o)所述中继UE的目标层2ID。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响应包括:(a)N3IWF的IP地址,或(b)DNS服务器的IP地址,或(c)关于N3IWF是否已被部署的指示,或(d)PC5 QoS规则,或(e)PC5QoS参数,或(f)映射源之一和映射目标之一之间的映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目标包括:PC5 QFI,或Uu QFI,或PC5PQI,或Uu 5QI,或Uu DRB,或Uu SRB,或PC5 DRB,或PC5 SRB,或Uu DRB优先级,或PC5 DRB优先级,或Uu逻辑信道优先级,或PC5逻辑信道优先级,或Uu DRB ID,或Uu SRB ID,或PC5 DRBID,或PC5SRB ID,或Uu逻辑信道ID,或PC5逻辑信道ID,或Uu RLC承载,或Uu RLC承载ID,或PC5RLC,或PC5 RLC承载。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源包括:源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或源端口、或目标端口、或DSCP值、或SPI、或安全业务、或非安全业务、或安全UP业务、或非安全UP业务、或安全NAS业务、或非安全NAS业务、或协议类型、或DNS业务、或ESP业务、或IKE业务。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目标包括:PC5 QFI,或Uu QFI,或PC5PQI,或Uu 5QI,或Uu DRB,或Uu SRB,或PC5 DRB,或PC5 SRB,或Uu DRB优先级,或PC5 DRB优先级,或Uu逻辑信道优先级,或PC5逻辑信道优先级,或Uu DRB ID,或Uu SRB ID,或PC5 DRBID,或PC5SRB ID,或Uu逻辑信道ID,或PC5逻辑信道ID,或Uu RLC承载,或Uu RLC承载ID,或PC5RLC,或PC5 RLC承载。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源包括:源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或源端口、或目标端口、或DSCP值、或SPI、或安全业务、或非安全业务、或安全UP业务、或非安全UP业务、或安全NAS业务、或非安全NAS业务、或协议类型、或DNS业务、或ESP业务、或IKE业务。
34.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目标包括:PC5 QFI,或Uu QFI,或PC5PQI,或Uu 5QI,或Uu DRB,或Uu SRB,或PC5 DRB,或PC5 SRB,或Uu DRB优先级,或PC5 DRB优先级,或Uu逻辑信道优先级,或PC5逻辑信道优先级,或Uu DRB ID,或Uu SRB ID,或PC5 DRBID,或PC5SRB ID,或Uu逻辑信道ID,或PC5逻辑信道ID,或Uu RLC承载,或Uu RLC承载ID,或PC5RLC,或PC5 RLC承载。
3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源包括:源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或源端口、或目标端口、或DSCP值、或SPI、或安全业务、或非安全业务、或安全UP业务、或非安全UP业务、或安全NAS业务、或非安全NAS业务、或协议类型、或DNS业务、或ESP业务、或IKE业务。
36.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设备是远端UE,并且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是中继UE。
37.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实现权利要求1-36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方法的处理器。
3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36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方法的处理器可执行程序代码。
CN202080104192.4A 2020-08-06 2020-08-06 Nr直通链路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2618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07435 WO2022027448A1 (en) 2020-08-06 2020-08-06 Nr sidelink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1881A true CN116261881A (zh) 2023-06-13

Family

ID=80118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4192.4A Pending CN116261881A (zh) 2020-08-06 2020-08-06 Nr直通链路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1881A (zh)
WO (1) WO202202744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7065A1 (en) * 2009-12-22 2011-06-30 Fujitsu Limited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in a relay
CN106470382A (zh) * 2015-08-14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授权验证方法、配置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7448A1 (en)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1753B2 (en) Relaying u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enabling RRC, NAS connections, user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US2024004063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link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KR102246671B1 (ko) 제5세대 코어 네트워크에 대한 비-3gpp 액세스를 위한 사용자 평면 모델
CN110463270A (zh) 用于动态数据中继的系统和方法
MX2009002507A (es) Autentificacion de seguridad y gestion de claves dentro de una red de multisalto inalambrica basada en infraestructura.
CN101347029A (zh) 用于建立独立于承载且安全的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US11013051B2 (en) Establishing or resum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235514A (zh) 支持本地化无线通信业务的基站和通信设备
CN108282833B (zh) 处理系统间移动中的分组数据流的装置及方法
US20160262019A1 (en) Secur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ximity based service termina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nvironment
CN106470465B (zh) Wifi语音业务发起方法、lte通信设备、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7667545B (zh)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网络、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9154289A1 (zh) 一种安全保护的方法、装置及接入网设备
US20230073658A1 (en) Privacy protec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N114557031A (zh) 用于将非3gpp上的pdu会话移动到3gpp接入的方法
CN116193431A (zh) 切片认证方法及装置
KR20220137010A (ko) 하나 이상의 유니캐스트 링크들을 통한 이종 트래픽 타입들의 ue-대-ue 통신
CN103442450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16261881A (zh) Nr直通链路中继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2253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5669213A (zh) 中继设备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7538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34433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terminal
KR102479456B1 (ko) V2x를 위한 보안 정책 처리 방법 및 단말
CN103546983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