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1166A - 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61166A CN116261166A CN202111501751.8A CN202111501751A CN116261166A CN 116261166 A CN116261166 A CN 116261166A CN 202111501751 A CN202111501751 A CN 202111501751A CN 116261166 A CN116261166 A CN 1162611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blic network
- network node
- message
- path
- re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117775 Arabidopsis thaliana DUT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91805 DU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8—Loop-free ope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向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当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收到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所述环路检测报文的反馈报文时,将未插入修复路径的需要转发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进行转发。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实现动态防微环部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组网中公网节点的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收敛速度不一致导致的微环问题,提出防微环技术,其解决思路是:当公网节点A检测到协议收敛,会触发防微环机制,此时公网节点A会在报文中插入分段路由头(SRH,SegmentRouting Header),并且强制流量在防微环路径上走固定时间。这个固定时间是静态配置的,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固定时间到达之前,整个组网完成收敛,防微环路径也不会撤销,而是继续在防微环路径上走完固定时间,无法满足客户对于链路的要求;第二个问题是,在固定时间到达时,整个组网还未完成收敛,固定时间失效,流量会切换至原有路径,则还是会造成环路,导致丢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动态防微环部署。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链路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向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
当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收到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所述环路检测报文的反馈报文时,将未插入修复路径的需要转发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进行转发。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公网节点,所述公网节点包括通信电路、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用于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向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当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收到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所述环路检测报文的反馈报文时,将未插入修复路径的需要转发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进行转发。由于在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的同时,还按照收敛路径向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当网络中存在环路时,环路检测报文因没有插入修复路径不会被强制在收敛路径转发而是在环路中转发,目的公网节点不会收到环路检测报文,当网络中不存在环路时,环路检测报文才会在收敛路径转发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因此收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反馈报文时,说明网络中不存在环路,整个网络已经收敛,可以去掉报文的修复路径,在收敛路径转发报文。如此,能够实现动态防微环部署,可以让报文第一时间切换至协议收敛的路径,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也不会出现静态微环延时器设置的延迟时间过短导致防微环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链路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链路检测方法一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链路检测方法另一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本申请公网节点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有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在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介绍一下防微环技术的原理。
在组网中,当流量当前的转发路径因某个公网节点故障或者某个公网节点的故障恢复等原因发生变化时,其他公网节点收到变化的链路状态信息后,通知给邻居,并进行路由计算。每个公网节点的IGP收敛速度不一致。其中路由计算的优化是IGP收敛速度的重点。通常情况下,性能好的公网节点,其IGP收敛速度快,性能差的公网节点,其IGP收敛速度快。组网中各个公网节点的IGP收敛速度不一致会导致微环问题。
参见图1,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公网节点A、公网节点B、公网节点C是转发报文较优的主路径,公网节点A、公网节点D、公网节点E、公网节点F、公网节点C是转发报文的备用路径。当公网节点B发生故障,公网节点A检测到其IGP收敛,公网节点A按照备用路径将报文送往公网节点D,而公网节点D其IGP暂时未收敛,公网节点D会选择收敛前的路径(公网节点A、公网节点B、公网节点C),因此会将该报文又送往公网节点A,公网节点A又将该报文送往公网节点D,公网节点D又将该报文送往公网节点A。所以公网节点A和公网节点D之间形成微环。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公网节点A、公网节点B、公网节点C是转发报文较优的主路径,公网节点A、公网节点D、公网节点E、公网节点F、公网节点C是转发报文的备用路径。当公网节点B的故障恢复,公网节点D检测到其IGP收敛,公网节点D按照主路径将报文送往公网节点A,而公网节点A其IGP暂时未收敛,公网节点A会选择备用路径(公网节点A、公网节点D、公网节点E、公网节点F、公网节点C),因此会将该报文又送往公网节点D,公网节点D又将该报文送往公网节点A,公网节点A又将该报文送往公网节点D。所以公网节点A和公网节点D之间形成微环。
防微环的解决思路是:对于第一个应用场景,当公网节点A检测到其IGP收敛,会触发防微环机制,此时公网节点A会在报文中插入SRH,强制报文在防微环路径(即备用路径)上走固定时间。对于第二个应用场景,当公网节点D检测到其IGP收敛,会触发防微环机制,此时公网节点D会在报文中插入SRH,强制报文在防微环路径(即主路径)上走固定时间。
上述的固定时间是静态配置的,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固定时间到达之前,整个组网完成收敛,防微环路径也不会撤销,而是继续在防微环路径上走完固定时间。这个问题最大的弊端在于: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分段路由协议(SRv6,SegmentRouting-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对流量的控制,主路径之所以是主路径,有其存在的价值,主路径的各个性能一定是最满足客户需求的,如果主路径已经完成收敛,那么就应该迅速将流量切回主路径,用于满足客户对于链路的要求。第二个问题是,在固定时间到达时,整个组网还未完成收敛,固定时间失效,流量切换至原有路径,则还是会造成环路,导致丢包。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在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的同时,还按照收敛路径向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当网络中存在环路时,环路检测报文因没有插入修复路径不会被强制在收敛路径转发而是在环路中转发,目的公网节点不会收到环路检测报文,当网络中不存在环路时,环路检测报文才会在收敛路径转发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因此收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反馈报文时,说明网络中不存在环路,整个网络已经收敛,可以去掉报文的修复路径,在收敛路径转发报文。如此,能够实现动态防微环部署,可以让报文第一时间切换至协议收敛的路径,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也不会出现静态微环延时器设置的延迟时间过短导致防微环失效的问题。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链路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SRv6网络的公网节点,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版本的公网节点,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不限制其他可以使用本技术的版本。
SRv6是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承载协议,可以简化并统一传统的复杂网络协议,是5G和云时代构建智能IP网络的基础。SRv6结合了分段路由(SR,Segment Routing)的源路由优势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简洁易扩展特质,而且具有多重编程空间,符合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Network)思想,是实现意图驱动网络的利器。SRv6丰富的网络编程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新的网络业务的需求,而其兼容IPv6的特性也使得网络业务部署更为简便。SRv6不仅能够打破云和网络的边界,使运营商网络避免被管道化,将网络延伸到用户终端,更多地分享信息时代的红利,还可以帮助运营商快速发展智能云网,实现应用级的服务等级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保障,使千行百业收益。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适用于SRv6的两种工作模式:SRv6交通工程政策(TEPolicy,Traffic Engineering Policy)和SRv6 BE(Best Effort),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不限制其他可以使用本技术的版本。
公网即公共网络,是相对私网(私有网络)来说的,私网可以是指企业或者家庭用户搭建的网络,公网可以是指运营商搭建的网络,主要负责连接各个公司或者家庭的网络。公网节点主要包括路由器。公网节点可以是公网上的任何节点,包括边缘公网节点(对某一路径来说的头公网节点),也包括中间公网节点。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在公网的任何节点进行部署,或者可以在公网上选择某些节点进行部署,或者可以在公网上所有节点进行部署。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和步骤S102。
步骤S101: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向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
步骤S102:当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收到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所述环路检测报文的反馈报文时,将未插入修复路径的需要转发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进行转发。
本实施例中,当前公网节点可以是头公网节点,也可以是中间公网节点。其中头公网节点可以是指对需要转发的报文来说,该报文流进公网的节点(头公网节点)。目的公网节点可以是该报文需要达到的目的节点,其中目的公网节点可以是尾公网节点,尾公网节点可以是指对需要转发的报文来说,该报文流出公网的节点(尾公网节点)。
需要转发的报文可以是用户的数据报文,或者除了用户的数据报文外,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数据转发的链路状态的第一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SBFD,Seamless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SBFD是双向转发检测(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的一种简化机制,简化BFD的状态机,缩短BFD会话协商时间,提高整个网络节点路径检测的灵活性。SBFD发起端会话状态只有Up和Down状态,发出的报文也只有Up和Down状态。反射端不会主动发送SBFD报文,仅校验SBFD报文的参数构造环回SBFD报文,返回的报文状态只有Up或Admin Down状态,反射端不处于工作状态,则会将报文状态置为Admin Down。SBFD和BFD通过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端口号区分。SBFD的特点主要是单向检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主要是用来数据转发的链路状态,以确定报文是否按照预定的路径成功转发出去。
IGP是在一个自治网络内网关(主机和路由器)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互联网(Internet)可以被分成多个域或多个自治系统。一个域(domain)可以是一组主机和使用相同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器集合,并由单一机构管理。内部网关协议在一个域中选择路由。
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可以是指: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需要转发的报文的转发路径内部网关协议收敛。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说明需要转发的报文的转发路径已发生变化,且当前节点已经计算出其当前内部网关协议收敛的路径(即收敛路径)。由于当前公网节点与相邻的公网节点的收敛速度可能不一样,在这两个公网节点之间可能出现微环,当前公网节点按照收敛路径直接转发报文,报文就可能会在微环中转发,无法到达该报文的目的公网节点。为了避免报文在微环中转发,需要强制报文从收敛路径转发并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因此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该修复路径能够使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并到达所述目的公网节点。
环路检测报文用于检测当前公网节点与相邻公网节点之间是否存在环路。环路检测报文不会插入修复路径,因此如果存在环路,环路检测报文虽然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向目的公网节点发送,但是环路检测报文只会在微环中转发,不会沿着收敛路径转发到目的公网节点。直到环路消失,环路检测报文才会沿着收敛路径转发到目的公网节点。目的公网节点收到环路检测报文后,返回反馈报文,当前公网节点根据反馈报文即可获知环路消失,因此可以将未插入修复路径的需要转发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进行转发。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在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的同时,还按照收敛路径向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当网络中存在环路时,环路检测报文因没有插入修复路径不会被强制在收敛路径转发而是在环路中转发,目的公网节点不会收到环路检测报文,当网络中不存在环路时,环路检测报文才会在收敛路径转发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因此收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反馈报文时,说明网络中不存在环路,整个网络已经收敛,可以去掉报文的修复路径,在收敛路径转发报文。如此,能够实现动态防微环部署,可以让报文第一时间切换至协议收敛的路径,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也不会出现静态微环延时器设置的延迟时间过短导致防微环失效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1,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向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可以包括较为常见的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当主路径的公网节点发生故障,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的备用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的备用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备用路径向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报文。
由于当主路径的公网节点发生故障时,能够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强制按照收敛的备用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让报文第一时间切换至协议收敛的备用路径,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另一种情况是:当主路径的公网节点的故障被消除,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的主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主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主路径向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报文。
由于当主路径的公网节点的故障被消除时,能够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强制按照收敛的主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让报文第一时间切换至协议收敛的主路径,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修复路径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从所述当前公网节点转发到相邻的第一公网节点后强制从所述第一公网节点转发到相邻的第二公网节点。由于微环通常是在当前公网节点和相邻的第一公网节点之间产生,当报文从当前公网节点转发到第一公网节点后,由于存在微环,第一公网节点又会转发会当前公网节点,只要强制使第一公网节点按照收敛路径将报文转发到相邻的第二公网节点,即可破除报文在微环中转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修复路径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强制从所述第一公网节点的指定出接口进行转发,以到达所述第二公网节点。可以在报文中插入SRH,掺入修复路径End.X。
在SRH中有两个关键信息,首先是IPv6地址形式的Segment List,另外一个关键字段是Segment Left(SL),它指示当前活跃的Segment List。IPv6地址形式的Segment List,通常称为IPv6 Segment,也可以简称为IPv6 SID。Segment List的IPv6地址形式不同于传统IPv6地址。在SRv6中,IPv6地址有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Locator部分,其次是Function部分,最后是Argument部分,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128位的IPv6地址,其中Argument部分是可选的,可以不带。locator部分具有路由功能。Function部分是标识绑定到本机的指令。指令的类型不同,SID的类型也是不相同的,不同类型的SID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End.XSID代表的是网络中的一个邻接,它给设备的指令是处理SRH,更新IPv6目的地址字段,然后从End.XSID指定的出接口转发报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开启防微环定时器;当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收到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所述环路检测报文的反馈报文时,释放所述防微环定时器。防微环定时器有助于确定微环存在的时间,同时当收到反馈报文后,说明微环消失,因此释放防微环定时器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路检测报文包括第二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不同于用于检测数据转发的链路状态的第一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的用户数据协议UDP源端口号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的UDP源端口号。
当然,为了区别第二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和第一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也可以用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头部其他字段标识,以示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SBFD在down状态下处于慢包发送状态,所以不会有大量的报文,就算在链路中成环,也不会阻塞链路。
下面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参见图3和图4,该组网中一共有三种报文:数据报文、普通SBFD报文(即第一SBFD报文)、特殊SBFD报文(即检测环路的第二SBFD报文),下面详细描述一下公网节点DUT2发生故障和故障恢复的整个流程。
参见图3,公网节点DUT2发生故障的整个流程:
(1)数据报文、普通SBFD报文、特殊SBFD报文经DUT1-DUT2-DUT3的主路径转发。
(2)DUT1和DUT2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DUT1将三种报文按照与拓扑无关的无环路备用(TI-LFA,Topology-Independent Loop-free Alternate)路径进行转发,即经DUT1-DUT4-DUT5-DUT2-DUT3转发。其中,数据报文和普通SBFD报文在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DUT4-DUT5的end-x),带有特殊原UDP端口号的SBFD报文不受防微环机制影响,于是在DUT1和DUT4之间成环,特殊SBFD进程down。
(3)协议收敛完成,环路消失,该特殊SBFD可以正常转发至DUT3,于是特殊SBFD进程up,触发DUT1释放防微环定时器。
(4)DUT1释放防微环定时器,数据报文和普通SBFD按照收敛的备用路径进行报文转发。
参见图4,公网节点DUT2故障恢复的整个流程:
(1)数据报文、普通SBFD报文、特殊SBFD报文经DUT1-DUT4-DUT5-DUT2-DUT3的备用路径转发。
(2)DUT1-DUT2之间链路恢复,DUT4将三种报文按照主路径进行转发,即经过DUT1-DUT2-DUT3转发。其中,数据报文和普通SBFD报文在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DUT1-DUT2的end-x),带有特殊原UDP端口号的SBFD报文不受防微环机制影响,于是在DUT1和DUT4之间成环,特殊SBFD进程down。
(3)协议收敛完成,环路消失,该特殊SBFD可以正常转发至DUT3,于是特殊SBFD进程up,触发DUT4释放防微环定时器。
(4)DUT4释放防微环定时器,数据报文和普通SBFD按照收敛的主路径进行报文转发。
如此,能够实现动态防微环部署,可以让报文第一时间切换至协议收敛的路径,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也不会出现静态微环延时器设置的延迟时间过短导致防微环失效的问题。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公网节点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公网节点能够实现上述的链路检测方法,相关内容的详细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叙。
所述公网节点100包括通信电路3、存储器1以及处理器2,通信电路3、存储器1通过总线与处理器2连接。所述通信电路3用于通信;所述存储器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2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
其中,处理器2可以是微控制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或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等。存储器1可以是Flash芯片、只读存储器、磁盘、光盘、U盘或者移动硬盘等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公网节点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硬盘或内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上述公网节点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安全数字卡、闪存卡,等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向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
当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收到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所述环路检测报文的反馈报文时,将未插入修复路径的需要转发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进行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路径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从所述当前公网节点转发到相邻的第一公网节点后强制从所述第一公网节点转发到相邻的第二公网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路径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强制从所述第一公网节点的指定出接口进行转发,以到达所述第二公网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转发的报文包括数据报文和用于检测数据转发的链路状态的第一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到达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收敛路径向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未插入修复路径的环路检测报文,包括:
当主路径的公网节点发生故障,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的备用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备用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备用路径向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报文;
或者,当主路径的公网节点的故障被消除,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在需要转发的报文中插入修复路径并将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收敛的主路径强制进行转发以使所述插入修复路径的报文按照所述主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同时按照所述主路径向所述目的公网节点发送所述环路检测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检测到其内部网关协议收敛时,开启防微环定时器;
当所述当前公网节点收到所述目的公网节点返回的所述环路检测报文的反馈报文时,释放所述防微环定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检测报文包括第二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所述第二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不同于用于检测数据转发的链路状态的第一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的用户数据协议UDP源端口号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报文的用户数据协议UDP源端口号。
9.一种公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网节点包括通信电路、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用于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01751.8A CN116261166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 |
EP22902929.3A EP4440050A1 (en) | 2021-12-09 | 2022-09-14 | Link detection method, public network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
PCT/CN2022/118715 WO2023103504A1 (zh) | 2021-12-09 | 2022-09-14 | 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01751.8A CN116261166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61166A true CN116261166A (zh) | 2023-06-13 |
Family
ID=8668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01751.8A Pending CN116261166A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440050A1 (zh) |
CN (1) | CN116261166A (zh) |
WO (1) | WO202310350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30605B1 (en) * | 2018-09-04 | 2019-03-1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calable distributed end-to-end performance delay measurement for segment routing policies |
CN111385206B (zh) * | 2018-12-29 | 2022-04-22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转发的方法、网络系统、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787931B (zh) * | 2019-11-06 | 2022-09-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传输方法、代理节点及存储介质 |
CN112787921B (zh) * | 2019-11-08 | 2023-05-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传输方法、代理节点及存储介质 |
CN113079089A (zh) * | 2020-01-03 | 2021-07-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链的故障保护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3364677B (zh) * | 2021-06-07 | 2022-06-07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SRv6 Endpoint故障保护方法 |
-
2021
- 2021-12-09 CN CN202111501751.8A patent/CN11626116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9-14 WO PCT/CN2022/118715 patent/WO2023103504A1/zh unknown
- 2022-09-14 EP EP22902929.3A patent/EP4440050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440050A1 (en) | 2024-10-02 |
WO2023103504A1 (zh) | 2023-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82340B2 (en) | Technique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link and node failure using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FD) | |
EP1779568B1 (en) | Graceful shutdown of ldp on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label switched routers | |
US7765306B2 (en) | Technique for enabling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etween edge devices in a computer network | |
EP228136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ull logical connectivity in mpls networks | |
JP2006135970A (ja) | SoftRouter動的バインディング・プロトコル | |
KR20130109141A (ko) | 계층적 라벨 적층을 이용하여 ldp 컨버전스를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7036180A1 (zh) | 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240121178A1 (en) | Failure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EP3813306A1 (en) |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gateway device | |
Thorat et al. | Rapid recovery from link failures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 |
CN105471725A (zh) | 穿越自治系统的路由方法和装置 | |
Papan et al. | The new multicast repair (M‐REP) IP fast reroute mechanism | |
JP2024534590A (ja) | パケット処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CN110881006B (zh) | 发送报文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786935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pair strategy | |
US749664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network component change | |
WO2016165263A1 (zh) | 路径的保护倒换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转发设备 | |
CN116261166A (zh) | 链路检测方法、公网节点和存储介质 | |
CN115004655B (zh) | 用于边界网关协议(bgp)控制的网络可靠性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2804141A (zh) | 发送报文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20240163192A1 (en) | Fault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JP7572019B2 (ja) | 経路関連付け情報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及びシステム | |
EP4221140A1 (en) | Node configuration method, controller, and node | |
CN114697373B (zh) | 一种用于会话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 |
US8711870B2 (en) | Technology for managing traffic via dual homed connection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