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0894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0894A
CN116260894A CN202310201262.3A CN202310201262A CN116260894A CN 116260894 A CN116260894 A CN 116260894A CN 202310201262 A CN202310201262 A CN 202310201262A CN 116260894 A CN116260894 A CN 116260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region
tre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12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艳青
郎卫鹏
罗鹏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12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08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0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0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以使数据接收端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接收的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该方法可以提高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以及自定义网络协议的可拓展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网络安全领域,为了满足特定需求,通信双方可以制订需要共同遵守的协议,以在双方之间安全地传输满足该特定需求的数据。随着特定需求的增多,通信双方需要制定多种协议,并且需要开发与协议相匹配的通信服务程序。
在相关技术中,存在将协议划分为协议号、协议内容以及校验和三个部分,并采用“,”、“:”隔开,以“!”结束,以保证各类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有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的技术方案。但在该方案中,存在网络协议的准确度低、扩展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用以提高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以及自定义网络协议的可拓展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以使数据接收端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接收的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这样,数据发送端可以通过树形分层结构的树节点描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的属性,继而能够将其转换为可以安全传输的编排数据。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编排数据之后,将其解析为目标数据即可。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并且,由于通过树节点进行描述,因此在自定义新的协议时,可以通过修改属性信息的方式修改目标协议树,不需要重新开发新的通信服务程序,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的可拓展性。
可选地,所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包括:区域类型,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区域边界,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区域依赖,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区域语义,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这样,可以通过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对待传输数据的各个区域数据进行描述,继而能将其编排得更加准确。
可选地,所述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针对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确定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根据所述类型信息编排出该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所处的目标节点;根据所述边界信息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边界属性;根据所述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依赖关系,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依赖属性;根据所述所表征的含义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语义属性。可以通过各个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分别编排出目标节点具有描述区域数据的区域边界、区域依赖、区域语义的属性,继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描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据接收端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编排数据;所述编排数据为数据发送端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待传输数据而得到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这样,数据发送端可以通过树形分层结构的树节点描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的属性,继而能够将其转换为可以安全传输的编排数据。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编排数据之后,将其解析为目标数据即可。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并且,由于通过树节点进行描述,因此在自定义新的协议时,可以通过修改属性信息的方式修改目标协议树,不需要重新开发新的通信服务程序,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的可拓展性。
可选地,所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包括:区域类型,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区域边界,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区域依赖,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区域语义,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这样,可以通过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对待传输数据的各个区域数据进行描述,继而能将其编排得更加准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包括:针对于所述编排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确定该区域数据对应的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根据所述区域类型,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根据所述区域边界,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边界信息;根据所述区域依赖,解析出该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所述区域语义,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表征的含义。这样,数据接收端可以根据编排数据所描述的各个节点对应的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等属性,分别解析出各个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继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还原出目标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编排模块,用于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以使数据接收端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接收的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这样,数据发送端可以通过树形分层结构的树节点描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的属性,继而能够将其转换为可以安全传输的编排数据。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编排数据之后,将其解析为目标数据即可。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并且,由于通过树节点进行描述,因此在自定义新的协议时,可以通过修改属性信息的方式修改目标协议树,不需要重新开发新的通信服务程序,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的可拓展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数据接收端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编排数据;所述编排数据为数据发送端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待传输数据而得到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这样,数据发送端可以通过树形分层结构的树节点描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的属性,继而能够将其转换为可以安全传输的编排数据。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编排数据之后,将其解析为目标数据即可。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并且,由于通过树节点进行描述,因此在自定义新的协议时,可以通过修改属性信息的方式修改目标协议树,不需要重新开发新的通信服务程序,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的可拓展性。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发送端,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以及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并向数据接收端发送编排数据;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数据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编排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这样,数据发送端可以通过树形分层结构的树节点描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的属性,继而能够将其转换为可以安全传输的编排数据。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编排数据之后,将其解析为目标数据即可。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并且,由于通过树节点进行描述,因此在自定义新的协议时,可以通过修改属性信息的方式修改目标协议树,不需要重新开发新的通信服务程序,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的可拓展性。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据接收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据接收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协议树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应当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或者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结合。
相关技术中,存在网络协议的准确度低、扩展性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其可以利用树形分层结构描述传输协议。具体的,可以通过充分定义各个树节点(每个树节点可以代表传输协议中的一个区域数据)的语义和关系,以提高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和网络协议的可扩展性。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数据发送端或者数据接收端,上述数据发送端或者数据接收端均可以包括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继而,当其中一者作为数据发送端时,另一者则作为数据接收端。例如,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数据,以请求服务端返回响应数据。此时,客户端作为数据发送端,服务端作为数据接收端。当服务端确定了响应数据之后,可以向客户端发送该响应数据。此时,服务端作为数据发送端,客户端作为数据接收端。在这些应用场景中,上述客户端可以安装于用户终端上,该用户终端例如可以包括手机、电脑等实质上能够进行通信的设备。上述服务端例如可以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集群或者云平台等。
以上相关技术中的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发明过程中对本发明做出的贡献。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数据发送端,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至步骤102。
步骤101,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数据发送端可以获取待传输数据,该待传输数据基于相应的传输协议进行传输。该传输协议的字段可以具有确切的诸如长度、边界、含义等信息。其例如可以包括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简称http)、DNS协议(域名解析协议,Domain Name System protocol,简称DNS协议)等协议。例如,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为http时,其字段(例如字符串)可以具有长度为2、含义为定界符等确切信息。
步骤102,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以使数据接收端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接收的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数据发送端获取到待传输数据之后,可以将该待传输数据按照目标协议树进行编排。上述目标协议树可以基于对应的传输协议确定。例如,当传输协议为http时,当前所确定的目标协议树也即可以用于编排基于http传输的数据。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数据发送端例如可以预先设置多个协议树,每个协议树可以与匹配的传输协议对应。继而,可以在获取到待传输数据之后,根据该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出对应的目标协议树。
数据发送端在编排待传输数据时,可以将该待传输数据的各个区域数据分别存储在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中,继而可以通过树节点描述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树节点所具有的描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可以根据传输协议的字段确定。也即,树节点所具有的属性例如可以包括描述区域数据的数据长度的属性、描述数据边界的属性、描述数据含义的属性等。继而,数据发送端在编排待传输数据时,可以按照各个区域数据对应的属性将其存储于目标协议树的各个树节点中,形成能够传输的编排数据。
数据发送端按照目标协议树将待传输数据编排完成之后,可以发送给数据接收端。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编排数据之后,可以根据目标协议树进行解析。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数据接收端可以按照树节点所描述的属性,将编排数据还原为所传输的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也即与待传输数据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发送端可以通过树形分层结构的树节点描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的属性,继而能够将其转换为可以安全传输的编排数据。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编排数据之后,将其解析为目标数据即可,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解析的准确性。并且,由于通过树节点进行描述,因此在自定义新的协议时,可以通过修改属性信息的方式修改目标协议树,不需要重新开发新的通信服务程序,提高了自定义网络协议的可拓展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包括:
(1)区域类型,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
树形结构一般包括根节点(集合节点)以及叶节点,根节点可以包含多个叶节点。继而,可以通过区域类型描述当前区域数据在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是根节点还是叶节点。例如,在基于http的目标协议树中,若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为“//”,则可以用叶节点对其进行描述。
(2)区域边界,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
在确定目标协议树时,为了让其支持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Protocol,简称UDP)以及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需要确认待传输数据中各个区域数据的边界,以避免出现半包和粘包问题。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在消息头部(HOST头)添加针对数据包的长度描述信息。例如,在http或者dubbo(开源分布式服务框架)所支持的协议中可以通过dataLength字段进行描述。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也可以使用特定字符串作为数据包的结尾。该特定字符串例如可以包括“.m”、“.#”等符号。
继而,在检测到长度描述信息所对应的长度截止或者上述特定字符串时,可以视为达到了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
因此,树节点可以具有描述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的属性。例如,在基于http的目标协议树中,若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为“//”,则可以确定其固定长度为2个。继而,该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可以为2个,该当前区域数据所对应的叶节点可以具有描述其边界为2个字符的属性。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区域边界在描述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时,可以通过固定长度、可变长度或者定界符确定其边界信息。也即,数据发送端可以在检测到当前区域数据的固定长度、可变长度到达或者定界符时,视为检测到了其边界。上述定界符例如可以包括上述特定字符串。
(3)区域依赖,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待传输数据的各个区域数据之间存在联系。例如,基于http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中可能存在多个空格,每个空格(当前区域数据)与前一区域数据(例如URL数据)或者后一数据(例如版本数据)之间存在联系。因此,树节点可以具有描述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的属性。
(4)区域语义,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
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都具有其对应的含义。因此,为了明确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可以设置上述区域语义属性进行描述。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区域语义例如可以包括描述当前区域数据的长度、分界符、IP(国际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地址、端口、文件名、偏移(其可以用于决定另一个当前区域数据的起始位置)、校验和、时间戳、字符串、十六进制等信息。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数据发送端例如可以在获取到当前区域数据时,根据当前区域数据确定对应的关键字,以通过关键字确定其对应的具体语义。例如,关键字为字符串,则其对应的区域语义可以为字符串。
在本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对待传输数据的各个区域数据进行描述,继而能将其编排得更加准确。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102中所述的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1021,针对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确定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
数据发送端在编排待传输数据时,可以分别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等信息。这里,在确定每一个区域数据时,例如可以通过检测上述的长度描述信息或者特定字符串确定。
子步骤1022,根据所述类型信息编排出该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所处的目标节点;
数据发送端确定了某个区域数据对应的类型信息之后,可以确定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目标节点,继而可以利用该目标节点描述该区域数据对应的属性。例如,若确定了URL数据对应的类型信息为叶节点之后,可以利用该叶节点(例如请求行所对应的存储URL的叶节点)描述该URL数据对应的属性。
子步骤1023,根据所述边界信息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边界属性;
数据发送端确定了某个区域数据对应的边界信息之后,可以编排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目标节点具有描述其区域边界的属性。例如,若确定了区域数据“//”的长度描述信息为2个字符时,可以编排出该“//”对应的目标节点具有描述其边界为2个字符的属性。
子步骤1024,根据所述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依赖关系,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依赖属性;
数据发送端确定了某个区域数据对应的依赖关系之后,可以编排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目标节点具有描述该区域数据的依赖关系的属性。例如,若确定了某个空格依赖于URL数据(例如,该空格可以位于URL数据之后),则可以编排出该空格对应的目标节点具有描述其依赖于URL数据的属性。
子步骤1025,根据所述所表征的含义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语义属性。
数据发送端确定了某个区域数据的具体含义之后,可以编排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目标节点具有描述其具体含义的属性。例如,若确定了回车换行符的语义为定界符,则可以编排出该回车换行符对应的目标节点具有描述其为定界符的属性。
在本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各个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分别编排出目标节点具有描述区域数据的区域边界、区域依赖、区域语义的属性,继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数据接收端,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01至步骤202。
步骤201,接收编排数据;所述编排数据为数据发送端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待传输数据而得到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步骤202,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2的实现过程以及取得的技术效果可以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1至步骤202相同或相似,此处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包括:
(一)区域类型,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
(二)区域边界,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
(三)区域依赖,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四)区域语义,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
在本实现方式中,上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一)至属性(四)可以与上述实现方式中的属性(1)至属性(4)的属性内容以及设置原因相同或相似,此处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202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2021,针对于所述编排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确定该区域数据对应的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编排数据之后,可以分别确定该编排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所对应的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
子步骤2022,根据所述区域类型,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
数据接收端确定出某个区域数据的区域类型之后,可以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例如,可以确定该区域数据对应的区域类型为叶节点。
子步骤2023,根据所述区域边界,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边界信息;
数据接收端确定出某个区域数据的区域边界之后,可以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边界信息。例如,在确定了目标节点具有描述该区域数据的边界为2个字符的属性时,可以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边界信息为2个字符。
子步骤2024,根据所述区域依赖,解析出该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数据接收端确定出某个区域数据的区域依赖之后,可以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依赖信息。例如,在确定了目标节点具有描述该区域数据的依赖关系为依赖于URL数据时,可以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依赖关系为依赖于URL数据。
子步骤2025,根据所述区域语义,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表征的含义。
数据接收端确定出某个区域数据的区域语义之后,可以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表征的含义。例如,在确定了目标节点具有描述该区域数据的区域语义为定界符时,可以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表征的含义为定界符。
在本实现方式中,数据接收端可以根据编排数据所描述的各个节点对应的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等属性,分别解析出各个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继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还原出目标数据。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上的模块、程序段或代码。应理解,该装置与上述图1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图1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装置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可选地,上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1和编排模块302。其中,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编排模块302,用于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以使数据接收端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接收的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可选地,所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包括:区域类型,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区域边界,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区域依赖,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区域语义,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
可选地,所述编排模块302进一步用于:针对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确定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根据所述类型信息编排出该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所处的目标节点;根据所述边界信息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边界属性;根据所述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依赖关系,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依赖属性;根据所述所表征的含义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语义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数据接收端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上的模块、程序段或代码。应理解,该装置与上述图2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图2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装置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可选地,上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01和解析模块402。其中,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编排数据;所述编排数据为数据发送端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待传输数据而得到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解析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包括:区域类型,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区域边界,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区域依赖,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区域语义,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
可选地,所述解析模块402进一步用于:针对于所述编排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确定该区域数据对应的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根据所述区域类型,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根据所述区域边界,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边界信息;根据所述区域依赖,解析出该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所述区域语义,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表征的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数据发送端501和数据接收端502。应理解,该数据发送端501所执行的步骤可以与上述图1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图1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数据接收端502所执行的步骤可以与上述图2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图2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系统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可选地,上述数据传输系统所包括的数据发送端501,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以及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并向数据接收端发送编排数据;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上述数据传输系统所包括的数据接收端502,用于接收所述编排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若传输协议为http,可以通过如图6所示的协议树进行编排或者解析,具体的编排步骤可以参阅上述子步骤1021至子步骤1025的相关内容,解析步骤可以参阅上述子步骤2021至子步骤2025的相关内容,此处不赘述。
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702,至少一个存储器7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704。其中,通信总线7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直接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通信接口702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7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7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存储器703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701执行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或者图2所示方法过程。
可以理解,图7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7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7所示不同的配置。图7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执行如图1或者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方法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以使数据接收端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接收的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发送端,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
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以使数据接收端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接收的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包括:
区域类型,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
区域边界,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
区域依赖,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区域语义,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针对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确定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边界信息、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所表征的含义;
根据所述类型信息编排出该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所处的目标节点;
根据所述边界信息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边界属性;
根据所述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依赖关系,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依赖属性;
根据所述所表征的含义编排出所述目标节点的区域语义属性。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接收端,该方法包括:
接收编排数据;所述编排数据为数据发送端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待传输数据而得到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节点具有的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包括:
区域类型,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在所述目标协议树中的节点类型;
区域边界,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边界;
区域依赖,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区域语义,用于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当前区域数据的含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包括:
针对于所述编排数据的每一个区域数据,确定该区域数据对应的区域类型、区域边界、区域依赖以及区域语义;
根据所述区域类型,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区域边界,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对应的边界信息;
根据所述区域依赖,解析出该区域数据与其他区域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
根据所述区域语义,解析出该区域数据所表征的含义。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发送端,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
编排模块,用于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以使数据接收端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接收的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接收端,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编排数据;所述编排数据为数据发送端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待传输数据而得到的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其中,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
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发送端,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的字段具有确切语义;以及按照目标协议树编排所述待传输数据,并向数据接收端发送编排数据;所述目标协议树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传输协议确定,且所述目标协议树的树节点具有描述所述待传输数据各个区域数据的属性;
数据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编排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目标协议树解析所述编排数据,还原出传输的目标数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3或者4-6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0201262.3A 2023-02-27 2023-02-2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2608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1262.3A CN116260894A (zh) 2023-02-27 2023-02-2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1262.3A CN116260894A (zh) 2023-02-27 2023-02-2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0894A true CN116260894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82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1262.3A Pending CN116260894A (zh) 2023-02-27 2023-02-2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08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62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ject prediction
US8751601B2 (en) User interface that provides relevant alternative links
US8095622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over a network
US6665634B2 (en) Test system for testing dynamic information returned by a web server
CN107124430B (zh) 页面劫持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5359487B (zh) 通过网络浏览器中的uri去引用监控nat行为的方法
CN109729183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80147875A1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minimizing amount of data transfer across a network
CN101405723A (zh) 初始动态呈现控件数据估计
CN102761532A (zh) 网络视频的信息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2887451B (zh)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4486361A (zh) 建立网游连接的方法、游戏终端及系统
WO20161095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grammatically creating resource locators
KR101700198B1 (ko) 장치 관리를 위한 노드의 주소 표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03141002A (ja) Url長変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WO2008064981A2 (en) A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odifying an endpoint reference representing a web service endpoint
US8949375B2 (en) Data processing of media file types supported by client devices
US20190318036A1 (en) Topic Based Publish and Parametric Subscribe Pattern
CN11626089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2769741B (zh) 一种消息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634931B (zh) 一种日志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09688204B (zh) 基于ndn网络的文件下载方法、节点、终端
CN111416762A (zh) 一种建立网络隧道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285997B (zh) 基于异构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09660410B (zh) 确定网络拓扑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