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0482A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0482A
CN116260482A CN202111473385.XA CN202111473385A CN116260482A CN 116260482 A CN116260482 A CN 116260482A CN 202111473385 A CN202111473385 A CN 202111473385A CN 116260482 A CN116260482 A CN 116260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ing sequence
frequency
frequency hopping
joint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33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帆
王磊
徐修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733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048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979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3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0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0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04B1/7107Subtr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36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frequencies, e.g. using a bank of frequency sources, using continuous tuning or using a trans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联合跳频序列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基于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第一跳频序列与网络设备通信。本申请通过多个资源维度区分用户,可降低多个用户间的干扰,有利于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用户在时域、频域、空域等资源上的复用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 问题。现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 NR)等系统采用正交多址接入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时域、频域、空域等资源的分配,使得每 个用户可以独占某一频域、时域或空域资源。随着物联网等应用的不断普及,无线网络中接 入用户的数量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在频谱等通信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需要考虑非正交的多址 接入方式,即多个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共享相同的时域、频域、空域等资源。在非正交的多址 接入中,由于用户共享相同的通信资源,为了解决多用户间干扰(即多址干扰)问题,可以 在通信系统中引入跳频机制,即通过使用户在每次传输中随机选择不同的频点/频带,来随机 化用户间的干扰,进而改善在非正交的多址接入中的多址干扰问题。但是,相关技术中跳频 机制中跳频序列的设计只考虑了频域频点/频带这一个资源维度,当网络中接入用户数较多时, 每个频点上仍然具有大量的干扰用户,因此对于处理多用户系统多址间干扰的能力较为有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可降低多个用户间的干扰,有利于提高通信的 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 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 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 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与所述网络设备通信。
在本申请中,通过多个资源维度(例如频域频点跳频序列,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 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等中的至少两个资源维度)用于区分用户,可降低多个用户间的干 扰,有利于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 跳频序列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 及最大碰撞次数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频域频点数F将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11
/>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12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13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1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2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3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4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DMRS端口数P将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 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5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6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7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8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9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10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11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本申请中,可基于频域频点数F或DMRS端口数P将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可操作性强,实现方式多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跳频序列,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序列标识,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其中,所述签名序列的频带粒度为资源块级别或资源单元级别。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 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 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 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 跳频序列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 及最大碰撞次数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频域跳频序列和所述DMRS端口跳频序列基于所述频域频点 数F和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12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13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14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215
/>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2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3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频域跳频序列和所述DMRS端口跳频序列基于所述DMRS端 口数P和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4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5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6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7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8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9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0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跳频序列,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序列标识,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其中,所述签名序列的频带粒度为资源块级别或资源单元级别。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 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 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 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与所 述网络设备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 跳频序列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 及最大碰撞次数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频域频点数F将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1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2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3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4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5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6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317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DMRS端口数P将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 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2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3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4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5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6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7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跳频序列,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序列标识,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其中,所述签名序列的频带粒度为资源块级别或资源单元级别。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该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 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确定 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考信 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与所 述终端设备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 跳频序列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 及最大碰撞次数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频域跳频序列和所述DMRS端口跳频序列基于所述频域频点 数F和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8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9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0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1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2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3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4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频域跳频序列和所述DMRS端口跳频序列基于所述DMRS端 口数P和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5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6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417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51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52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53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54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跳频序列,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序列标识,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其中,所述签名序列的频带粒度为资源块级别或资源单元级别。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 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该 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 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该 单元或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 所述的方法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 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该 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 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该 单元或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 所述的方法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 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 令,以使得所述装置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 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耦合;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实现如第 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 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 令,以使得所述装置实现如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 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耦合;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实现如第 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 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 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任意一 项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是DMRS类型1的示意图;
图4是DMRS类型2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跳频序列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频跳频序列的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配置场景下情况1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配置场景下情况2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 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 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 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 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 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 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 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以及未来的通信系统等,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该通信系统可以是5G通信系统,或者为其它的通信系统,如6G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 不做限制。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其中,网络设备的数量可以1个为例, 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6个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其中终端设备也可 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 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方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 移动设备、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无线网络设备、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 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 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智能电话、手机、无线本地环路 (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以是具 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设备、车载设备、可 穿戴设备、无人机设备或物联网、车联网中的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5G) 网络以及未来网络中的任意形态的终端、中继用户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 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等,其中,中继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是5G家 庭网关(residentialgateway,RG)。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 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 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 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等,其中,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5G 通信系统中的新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 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 下一代演进型节点B(next generation eNB,ng-eNB)、无线回传设备、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 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evolved nodeB,HeN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接收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 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在此不做限制。另外,接入网设备 也可以是6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者是开放型基站(Open RAN)或者云基站(Cloud RAN) 等,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 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可以发送上行信息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也可以发送下行信息给终端 设备1~终端设备6。此外,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也可以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 中,网络设备可以发送下行信息给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5等;终端设备5也可 以发送下行信息给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而终端设备4和终端设备6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 5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息。
此外,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还可以组成中继系统。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在该系统中,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中继设备(或称为中继节点)转发数据。其中,中继设 备具体可以是小站、集成接入和回传(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ng,IAB)节点、分布式 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终端设备、收发点(transmitter and receiverpoint,TRP)等, 本申请不做限制。应理解,图2所示的中继系统是以单跳(Single-hop)中继系统为例,即网 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只有一个中继设备,在具体实施时,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还可以组成 多跳(Multi-hop)中继系统,即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有多个中继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 限制。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5G NR系统下的多用户数据传输,例如可以包含如下 三个场景:
(1)基于调度(scheduled)的上行数据传输场景:网络设备为网络中的每个终端预配置一 个跳频图案,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的调度进行激活并根据网络设备预配置的跳频图案发送 上行数据;
(2)基于预配置(configured)的上行数据传输场景:网络设备为网络中的每个终端预配 置一个跳频图案,终端设备根据数据到达进行随机激活并根据网络设备预配置的跳频图案发 送上行数据;
(3)基于随机选择(random selection)的上行数据传输场景:网络设备向网络中的每个终 端广播可选的跳频图案集合,终端设备根据数据到达进行随机激活,并且在跳频图案集合中 随机选择一个跳频图案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 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 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内容,下面对一些本申请方案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解释是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更容易被理解,而不应该视为对本申请所要 求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1、时隙内跳频(Intra-slot frequency hopping)和跨时隙跳频(Inter-slotfrequency hopping)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TS)38.214协议中,给出了一种跳频图案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支持如下两种跳 频模式:
(1)时隙内跳频(Intra-slot frequency hopping),应用于单时隙或多时隙的物理上行共享 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场景。
对于时隙内跳频,每次跳频的起始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位置可以通过如下公式 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81
其中,i=0与i=1分别表示第一跳频时刻与第二跳频时刻,RBstart是上行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起始RB位置,可以通过资源分配类型1的资源块配置信息来确定。RBoffset表示两次跳频间的频域偏移,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82
表示通信带宽所占的RB的个数。
(2)跨时隙跳频(Inter-slot frequency hopping),应用于多时隙的PUSCH传输场景。
对于跨时隙跳频,时隙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83
的起始RB位置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1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2
表示无线帧中的当前时隙标号,RBstart表示上行带宽部分的起始RB位置,RBoffset表示两次跳频间的频域偏移,/>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3
表示通信带宽所占的RB的个数,/>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4
表示时隙/>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5
的 起始RB位置。
可以看出,无论是时隙内跳频还是跨时隙跳频,在时域上,一个跳频周期内只有两个跳 频时刻,在频域上,只支持两个可选的跳频频点。当网络中接入用户数较多时,每个频点上 会存在大量的干扰用户,因此现有的跳频传输方案,对于处理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多址间干 扰的能力较为有限。
2、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现有的DMRS端口间采用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时分复用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的方式进行复用。在每个码分复用(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组内通过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分为多个端口,CDM 组间通过FDM的方式进行区分。现有NR协议支持两种DMRS类型,每个类型可以包括一 个(单符号DMRS)或者两个(多符号DMRS)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两种DMRS类型的复用和配置方式描述如下:
(1)DMRS类型1。请参见图3,图3是DMRS类型1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对于 单符号DMRS,一个OFDM符号内的子载波被分为两组频分的梳状资源,其中每组梳状资源 构成一个CDM组。CDM组内部通过2个OCC支持2个端口复用,最多支持4个端口。双 符号DMRS在单符号结果的基础上增加时域OCC,每组梳状资源占用连续的两个OFDM符 号,每个CDM组通过4个时频域的OCC实现4个正交端口,因此最多支持8个正交端口。
(2)DMRS类型2。请参见图4,图4是DMRS类型2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对于 单符号DMRS,一个OFDM符号内的子载波被分为3个CDM组,每个CDM组由两对相邻 的两个子载波构成,CDM组内通过2个OCC支持2端口复用,组间FDM,因此最多支持6 个端口。双符号DMRS在单符号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时域正交覆盖码(time domain OCC, TD-OCC),每个CDM组占用连续的两个OFDM符号,每个CDM组通过4个时频域的OCC 支持4个正交端口,3个CDM组中最大支持12个端口。
可理解的,当配置了不同DMRS端口时,两个用户可以发送相同的导频序列而不造成信 道估计性能的下降。
例如,当两个用户配置不同的FDM组时,可以通过频分来消除两个用户的导频信号间的 干扰。当两个用户配置相同的CDM组而OCC码不同时,可以通过码域来消除两个用户导频 信号间的干扰。例如,考虑如下长度为4的导频序列:
φ=[1-1j -1+1j-1+1j -1-1j]T
对于单符号DMRS,当两个用户的OCC码分别为
wf1=[1 1 1 1]T与wf2=[1 -1 1 -1]T时,可以构造如下两个正交的导频序列分别 为: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6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7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8
表示向量元素间的点乘,由于/>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099
因此可以通过DMRS端口的OCC码构 造两个正交的导频序列来实现信道估计中用户的干扰消除。
3、跳频图案
跳频图案也称为跳频序列,用于指示在跳频时刻的频点或频带选择。如果多个设备(一 般指多个终端设备)在同一跳频时刻选择了相同的频点或频带,则认为该多个设备之间发生 了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跳频通信的设计主要需要面临如下两个问题:
1、跳频图案集合的容量问题。通信设备在不同时刻对频带的选择构成了一个跳频图案(或 跳频序列),例如序列s=[s1s2…sT],其中st∈[1,Q]表示通信设备在时刻t的频带(或频点) 选择,每个跳频时刻的可选频点数Q与通信带宽(即可用的频域资源)有关。跳频图案是所 有QT个序列中的一个子集G={s1 s2 … sK},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01
即跳频图案集合G中任意两个跳频序列发生频点碰撞的时刻数小于等于d。在通信带宽有 限的条件下,较少的可选频点数Q将使得满足约束条件的跳频图案集合G容量受限。因此,如 何在带宽等频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设计尽可能多的跳频序列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2、信道估计过程中频点、导频等资源碰撞的问题。考虑一个包括K个用户的上行通信系 统,基站的导频接收信号可以写作: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02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03
是用户k在频带q上的信道系数,φk是用户k发送的导频序列,n是高斯白噪声, y表示导频接收信号。当K≥2时,即有两个以上的用户选择了相同频点时,将会产生多用户 干扰问题。具体来说,当导频序列数量有限使得两个用户选择相同的发送导频时,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04
此时通过导频序列估计得出的信道是两个用户信道系数的叠加,从而产生导频污染问题, 进而导致接收端信道估计性能的严重恶化。当两个用户的导频序列非正交时,用户2的导频信 号仍会对用户1的信道估计产生干扰(反之亦然)。因此,如何设计跳频通信中的资源分配以 减少用户发生频点、导频等资源碰撞的可能性是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LTE、NR等系统采用正交多址接入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时域、频 域、空域等资源的分配,使得每个用户可以独占某一频域、时域或空域资源。随着物联网等 应用的不断普及,无线网络中接入用户的数量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在频谱等通信资源有限的 背景下,需要考虑非正交的多址接入方式,即多个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共享相同的时域、频域、 空域等资源。在非正交的多址接入中,由于用户共享相同的通信资源,为了解决多用户间干 扰(即多址干扰)问题,可以在通信系统中引入跳频机制,即通过使用户在每次传输中随机 选择不同的频点/频带,来随机化用户间的干扰,进而改善在非正交的多址接入中的多址干扰 问题。但是,相关技术中跳频机制中跳频序列的设计只考虑了频域频点/频带这一个资源维度, 当网络中接入用户数较多时,每个频点上仍然具有大量的干扰用户,因此对于处理多用户系 统多址间干扰的能力较为有限。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过多个资源维度区分用户,提升了 系统用户复用能力,有利于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下面将结合更多的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S501至步骤S502:
S501、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 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 与该至少一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跳频序列,或者,该指示信息也可以用 于指示至少一个联合跳频序列,即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一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与该一 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关联的一个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指示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多个频域频 点跳频序列以及与该多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关联的多个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指示信息可以 用于指示一个联合跳频序列,或者,指示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多个联合跳频序列等。其中联 合跳频序列可以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即联合跳频序列可以转换为 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第一跳频序列。
可理解的,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第一跳频序列时,频域频点跳频序 列和第一跳频序列为具有关联关系的序列对,或者理解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频域频点跳频 序列对应的第一跳频序列是基于一个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的序列对。可理解的,本申请中 涉及的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 序列等通信资源。其中,波束可以包括发送波束和/或接收波束,也就是说,波束跳频序列可 以包括发送波束跳频序列和/或接收波束跳频序列。这里,为方便理解,以下内容中所涉及的 波束跳频序列皆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发送波束跳频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中包括多个跳频时刻中每个跳频时刻 对应的频点或频带选择。相应地,DMRS端口跳频序列中包括多个跳频时刻中每个跳频时刻 对应的DMRS端口选择,波束跳频序列中包括多个跳频时刻中每个跳频时刻对应的波束选择, 导频跳频序列中包括多个跳频时刻中每个跳频时刻对应的导频序列选择。
可理解的,本申请中的指示信息可以承载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 信令中以发送给终端设备,即RRC信令中包括指示信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如下3个场景:
场景1:基于调度(scheduled)的上行数据传输场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 息,进而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调度进行激活并发送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若网络设备下 接入了多个终端设备,则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向每个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指示信息来指示跳频 序列。
场景2:基于预配置(configured)的上行数据传输场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 信息,终端设备在数据到达时进行随机激活并发送数据。
场景3:基于随机选择(random selection)的上行数据传输场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广 播多个跳频序列,终端设备在数据到达时进行随机激活,并且在多个跳频序列中随机选择一 个跳频序列发送数据。
为方便描述,针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的情况,以下 皆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与该一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对应的一个第 一跳频序列为例进行说明。相应地,针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的情况,以下皆以 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例如,当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时,指示信息指示的跳频序列(即频域频 点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或者,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基于频域频点数F,DMRS 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等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或者,理解为指示信息 指示的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基于总频点数Q,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等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其中总频点数Q=F·P。示例性地,当采用基于欧式几何方式生成联合跳频序列时,联合跳频序列是基于总频点数Q,跳频序列长度T确定的,其中总频点数Q=F·P。示例性地,当采用基于交织与循环移位方式生成联合跳频序列时,联合跳频序列是基于总频点数Q,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确定的,其中总频点数Q=F·P。关于基于欧式几何或基于交织与循环移位方式构造联合跳频序列的方式在下文具体涉及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其中联合 跳频序列可以转换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关于将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 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的具体实现方式在下文具体涉及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又例如,当第一跳频序列为波束跳频序列时,指示信息指示的跳频序列(即频域频点跳 频序列和波束跳频序列,或者,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基于频域频点数F,空域波束个数B,跳 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等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其中联合跳频序列可以转换为频域频 点跳频序列和波束跳频序列。或者,理解为指示信息指示的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基于总频点数Q, 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等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其中总频点数Q=F·B。示例性地, 当采用基于欧式几何方式生成联合跳频序列时,联合跳频序列是基于总频点数Q,跳频序列 长度T确定的,其中总频点数Q=F·B。示例性地,当采用基于交织与循环移位方式生成联合 跳频序列时,联合跳频序列是基于总频点数Q,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确定的, 其中总频点数Q=F·B。
又例如,当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和导频跳频序列时,指 示信息指示的跳频序列(即频域频点跳频序列,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和导频 跳频序列,或者,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基于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空域波束个数B,导频序列数L,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等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其中联合跳频序列可以转换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和导频跳频序列。或者,理解为指示信息指示的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基于总频点数Q,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 d等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其中总频点数Q=F·P·B·L。示例性地,当采用基于欧式几何方式 生成联合跳频序列时,联合跳频序列是基于总频点数Q,跳频序列长度T确定的,其中总频点 数Q=F·P·B·L。示例性地,当采用基于交织与循环移位方式生成联合跳频序列时,联合 跳频序列是基于总频点数Q,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确定的,其中总频点数 Q=F·P·B·L。
为方便描述,以下主要以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相 应地,Q=F·P。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频域频点跳频序列、第一跳频序列和联合跳 频序列可统称为跳频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跳频序列可以是由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基于跳 频序列生成参数(例如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等 参数)生成并预先存储在3GPP协议中的。可选的,跳频序列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基于跳频 序列生成参数在线生成,并且由网络设备广播给网络中的各个终端设备的;和/或,跳频序列 也可以是由终端设备基于跳频序列生成参数在线生成的,在此不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 由终端设备基于跳频序列生成参数生成跳频序列时,跳频序列生成参数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广 播给终端设备的。
一般来说,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跳频序列,跳频序列对应的序 列标识,或者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等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其中,一个序列标识 用于唯一标记一个跳频序列或一个跳频序列对或一个跳频序列集合。这里,跳频序列可以理 解为联合跳频序列,频域频点跳频序列或DMRS端口跳频序列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针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的 情况,指示信息可以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本身,例如,指示信息包括 频域频点跳频序列1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1。或者,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频域频点跳频序 列对应的频域频点跳频序列标识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对应的DMRS端口跳频序列标识,例如,指示信息中包括频域频点跳频序列标识1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标识1,其中,频域 频点跳频序列标识1用于唯一标识频域频点跳频序列1,DMRS端口跳频序列标识1用于唯 一标识DMRS端口跳频序列1。或者,指示信息也可以同时包括频域频点跳频序列,DMRS 端口跳频序列,频域频点跳频序列标识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标识等在此不做限制。例如, 指示信息包括频域频点跳频序列1,DMRS端口跳频序列1,频域频点跳频序列标识1和DMRS 端口跳频序列标识1。或者,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由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与之关联的DMRS 端口跳频序列组成的序列对对应的标识,例如,指示信息中包括标识1,其中,标识1可以 用于唯一标识序列对1,其中序列对1包括频域频点跳频序列1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1。 或者,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DMRS端口跳频序列标识和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在频域上的粒度既可以是资源块(resourceblock,RB) 级别的,也可以是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级别的。也就是说,签名序列的频带粒 度可以为RB级别或RE级别。其中,频域上一个频点的资源既可以连续的,也可以非连续的 (即一个频点可由若干间隔的RE或RB构成)。在时域上的粒度既可以是一个或多个OFDM 符号,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时隙等,在此不做限制。
例如,假设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为[F2,F1,F4,F3,F1],当频域的频带粒度为RB级别时,网络设备可以基于指示信息对终端设备指示如下的签名序列Si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31
其中i表示第i个终端设备,签名序列Si中的行表示RB,列表示跳频时刻,元素取1表 示在一个跳频时刻选择一个或者多个RB,元素取0表示在一个跳频时刻没有选择一个或者多 个RB。该Si表示对第i个用户设备,在五个跳频时刻的频域资源选择分别为RB2(即频带F2)、 RB1(即频带F1)、RB4(即频带F4)、RB3(即频带F3)以及RB1(即频带F1)。
又例如,当频域的频带粒度为RE级别时,网络设备可以基于指示信息对终端设备指示 如下的签名序列Si′: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32
其中i表示第i个终端设备,签名序列Si′中的行表示RE,列表示跳频时刻,元素取1表 示在一个跳频时刻选择一个或者多个RE,元素取0表示在一个跳频时刻没有选择一个或者多 个RE。该Si表示对第i个用户设备,在五个跳频时刻的频域资源选择分别为RE4-RE6(即频 带F2中的RE4-RE6)、RE1-RE3(即频带F1)、RE10-RE12(即频带F4)、RE7-RE9(即频带F3)以及RE1-RE3(即频带F1)。
可理解的是,签名序列可以为一个稀疏序列。其中非零元素1用来指示终端设备对频域 上一个或多个(即元素1可对应一个或多个RB)、连续或非连续资源(即资源在频域上可以 是连续或不连续的,其中,当资源在频域上是不连续时,Si′中每一列的1可以不连续)的选 择。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针对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的情况,指示信息可以为联合 跳频序列本身,例如,指示信息包括联合跳频序列1。或者,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联合跳频 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例如,指示信息中包括联合跳频序列标识1,其中,联合跳 频序列标识1用于唯一标识联合跳频序列1。或者,指示信息也可以同时包括联合跳频序列 和联合跳频序列标识等,在此不做限制,例如指示信息包括联合跳频序列1和联合跳频序列 标识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基于欧式几何(EuclideanGeometry, EG)方式或者基于交织与循环移位方式或者其它可能的跳频序列构造方式生成。
1、下面介绍基于欧式几何生成联合跳频序列的实现方式:
示例性地,当采用欧式几何方式生成联合跳频序列时,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一参数m和 第二参数s,然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参数m和第二参数s,生成K个联合跳频序列,K=2ms
在一种实现中,网络设备可以将生成的K个联合跳频序列发送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在获取第一参数m和第二参数s时,可以根据总频点数Q(例 如Q=F·P)和/或联合跳频序列的总个数K和/或最大跳频次数Tmax,选择合适的第一参数m 和第二参数s。例如,可以根据总频点数Q=2(m-1)s和/或联合跳频序列的总个数K=2ms和/ 或最大跳频次数Tmax=(2ms-1)/(2s-1),确定合适的第一参数m和第二参数s。通常来说,合适的第一参数m和第二参数s的取值可以使得总频点数Q,联合跳频序列的总个数K,最大跳频次数Tmax都可以满足预期的需求,也就是说,合适的m和s的选取需要同时考虑Q,K, Tmax三个参数,使得三者均在一个合适的区间。
举例来说,假设频域频点数F=2,DMRS端口数P=4,因此可确定Q=8,基于总频点数Q=2(m-1)s,可确定m=2,s=3。
又举例来说,假设频域频点数F=2,DMRS端口数P=2,因此可确定Q=4,基于总频点数Q=2(m-1)s,可确定m=2,s=2。
又举例来说,假设联合跳频序列的总个数K=64,基于K=2ms,可确定m=2,s=3。
又举例来说,假设联合跳频序列的总个数K=16,基于K=2ms,可确定m=2,s=2,或者,m=1,s=4。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选择m=2,s=2分别作为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取值。其中,虽然选择m=1,s=4也可以保证联合跳频序列的总个数K=16,但是会使得总频点数Q=1, 不适用于跳频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理解,以下皆以总频点数Q=4,K=16,Tmax=5,m=2,s=2,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其中,网络设备在根据第一参数m和第二参数s,生成K个联合跳频序列时,包括以下步 骤:
S1、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参数m和第二参数s可以确定第一参数m和第二参数s对应的本 原多项式,其中本原多项式可以用于生成第一表示形式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和第二表示形式 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具体而言,本原多项式用于生成每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的第一表示形 式和第二表示形式。例如下述表1示出了16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对应的第一表示形式和第二 表示形式。
表1
联合跳频序列标识 第一表示形式 第二表示形式
1 0 (0000)
2 1 (1000)
3 a (0100)
4 a2 (0010)
5 a3 (0001)
6 a4 (1100)
7 a5 (0110)
8 a6 (0011)
9 a7 (1101)
10 a8 (1010)
11 a9 (0101)
12 a10 (1110)
13 a11 (0111)
14 a12 (1111)
15 a13 (1011)
16 a14 (1001)
S2、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表示形式,确定在跳频时刻t映射为第一频点的多个联合跳频序列 对应的多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例如对于跳频时刻t,其中t∈[1,Tmax],网络设备确定一个 非零初始点pt=αt-1,通过下述公式(1)计算在跳频时刻t,映射到第一频点的2s个联合跳 频序列对应的2s个联合序列标识:
k·pt (1);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51
可以理解,在该欧式几何方式中,主 要基于GF(2s)的生成联合跳频序列。其中GF为伽罗华域(galois field)。可理解的,对于根 据其余素数幂的伽罗华域(即GF(ps),其中p是一个素数)生成联合跳频序列的生成流程与 上述基于GF(2s)生成联合跳频序列的流程类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示例性地,以总频点数Q=4,联合跳频序列的总个数K=16,m=2,s=2为例。其中,假设4个频点分别为Q1,Q2,Q3和Q4,通过从该4个频点中选取出一个频点作为第一频点, 因此,基于上述公式(1),可确定出16个联合跳频序列中哪4个联合跳频序列在跳频时刻t选择了第一频点,t∈[1,5]。
这里,以第一频点为Q3为例,假设基于上述公式(1),可确定在跳频时刻1(即t=1)时,映射到Q3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为3,7,10和15;在跳频时刻2(即t=2)时,映射到Q3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为2,5,10和16;在跳频时刻3(即t=3)时,映射到Q3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为4,5,11 和15;在跳频时刻4(即t=4)时,映射到Q3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 识为1,7,11和16;在跳频时刻5(即t=5)时,映射到Q3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 跳频序列标识为3,7,10和15。
因此,基于该映射关系,可确定联合跳频序列标识3,7,10和15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 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频点为Q3;联合跳频序列标识2,5,10和16对应的联 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2对应的频点为Q3;联合跳频序列标识4,5,11 和15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3对应的频点为Q3;联合跳频 序列标识1,7,11和16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4对应的频点为 Q3;联合跳频序列标识3,7,10和15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5 对应的频点为Q3。
以此类推,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表示形式和第二表示形式以及在跳频时刻t映射为第一频点 的多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确定在跳频时刻t映射为第二频点的多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多个 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其中第二频点为Q个频点中除第一频点之外的其他各个频点。例如对于 跳频时刻t,其中t∈[1,Tmax],针对剩余2(m-1)s-1个第二频点中每个第二频点,网络设备 可以通过下述公式(2)分别计算在跳频时刻t,映射到每个第二频点的2s个联合跳频序列对 应的2s个联合序列标识:
p0+k·pt (2);
其中p0≠0与pt线性独立,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61
一般来说,不同 的第二频点对应的p0不同。
示例性地,以总频点数Q=4,联合跳频序列的总个数K=16,m=2,s=2为例。其中,4个频点分别为Q1,Q2,Q3和Q4。假设第一频点为Q3,因此,可分别将Q1,Q2和Q4作 为第二频点。
这里,以第二频点为Q1为例,假设基于上述公式(2),可确定在跳频时刻1(即t=1)时,映射到Q1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为1,5,12和13;在跳频时刻2(即t=2)时,映射到Q1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为3,8,11和13;在跳频时刻3(即t=3)时,映射到Q1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为2,7,9 和13;在跳频时刻4(即t=4)时,映射到Q1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 识为3,5,9和14;在跳频时刻5(即t=5)时,映射到Q1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4个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为1,2,3和4。因此,基于该映射关系,可确定联合跳频序列标识1,5,12和13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频点为Q1,联合跳频序列标识3,8,11和13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2对应的频点为Q1,联合跳频序列标识2,7,9和13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3对应的频点为Q1;联合跳频序列标3,5,9和14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的跳频时刻4对应的频点为Q1;联合跳频序列标1,2,3和4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的跳频时刻4对应的频点为Q1。
以此类推,当第二频点为Q2时,基于公式(2)可确定联合跳频序列标识2,6,11和14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频点为Q2,联合跳频序列标识4,7,12和14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2对应的频点为Q2,联合跳频序列标识1,8,10和14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3对应 的频点为Q2;联合跳频序列标4,6,10和13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的跳 频时刻4对应的频点为Q2;联合跳频序列标5,6,7和8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 频序列的跳频时刻4对应的频点为Q2。
当第二频点为Q4时,基于公式(2)可确定联合跳频序列标识4,8,9和16对应的联合跳 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频点为Q4,联合跳频序列标识1,6,9和15 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2对应的频点为Q4,联合跳频序列标 识3,6,12和16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3对应的频点为Q4; 联合跳频序列标2,8,12和15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的跳频时刻4对应的 频点为Q4;联合跳频序列标13,14,15和16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的跳 频时刻4对应的频点为Q4。
最后,基于上述映射关系,可确定生成的16个联合跳频序列中每个联合跳频序列在5个 跳频时刻中各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选择,详见下述表2和表3,其中表2中包括了标识1~ 标识8对应的8个联合跳频序列分别在5个跳频时刻(即T1~T5)中各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 点选择,表3中包括了标识9~标识16对应的8个联合跳频序列分别在5个跳频时刻(即T1~T5) 中各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选择。其中,标识1为联合跳频序列1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 标识2为联合跳频序列2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以此类推,标识16为联合跳频序列16 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
可理解的,一个联合跳频序列可分配给一个用户用于跳频通信,例如UE1可以对应分配 标识1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用于跳频通信,UE2对应分配标识2可以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用 于跳频通信,以此类推,UE16可以对应分配标识16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用于跳频通信。
表2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71
表3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181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根据跳频时刻t(其中t∈[1,Tmax])上第一频点、第二频点与联 合跳频序列标识的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出序列长度为Tmax的K个联合跳频序列,根据实际需 求,可以从中抽取T∈[1,Tmax]个跳频时刻构造最终的K个联合跳频序列,也就是说,基于 Tmax(或者理解为t∈[1,Tmax])构造出的联合跳频序列的序列长度为Tmax,而实际应用时,所需要的联合跳频序列的跳频序列长度T可能小于或者等于Tmax,因此,当实际需要的联合跳频序列的跳频序列长度T小于Tmax时,可以从构造好的序列长度为Tmax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抽取出T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构造最终的联合跳频序列。其中,抽取规则可以是从序列长度为Tmax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抽取连续T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作为最终的联合跳频序列;或者,抽取规则也可以是从序列长度为Tmax的联合跳频序列中随机抽取T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作为最终的联合跳频序列,其中,随机抽取出的T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可以是不连续的T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
例如,假设基于Tmax=4构造出的联合跳频序列为[Q1,Q2,Q3,Q4]。其中,实际所需的联 合跳频序列的跳频序列长度为T=3,因此,可从联合跳频序列为[Q1,Q2,Q3,Q4]中抽取出3个 跳频时刻构造出最终的联合跳频序列。例如以抽取连续的3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为例,假 设抽取的是跳频时刻1~跳频时刻3对应的频点,因此最终构造出的3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1,Q2,Q3],假设抽取的是跳频时刻2~跳频时刻4对应的频点,因此最终构造出的3个联合 跳频序列为[Q2,Q3,Q4]。又例如以抽取跳频时刻1,跳频时刻3和跳频时刻4对应的频点为例, 最终构造出的联合跳频序列为[Q1,Q3,Q4],又例如以抽取跳频时刻1,跳频时刻2和跳频时刻 4对应的频点为例,最终构造出的联合跳频序列为[Q1,Q2,Q4]。
可选的,结合上述根据公式(1)与公式(2),网络设备也可以仅针对实际需要的跳频时 刻的个数T生成序列长度为T的联合跳频序列(即跳过抽取操作)。其中,在一种可能的是实 现中,公式(1)和公式(2)中涉及的跳频时刻t的取值可以为t∈[1,T]。另一种可能的是实 现中,公式(1)和公式(2)中涉及的跳频时刻t的取值可以为集合φ={1,2,3…,Tmax}的子 集,其中任一个子集的大小为T。例如,假设Tmax=4,T=3,其中公式(1)和公式(2)中涉及的跳频时刻t的取值可以为t∈[1,3],或者公式(1)和公式(2)中涉及的跳频时刻t的取值可以为t∈[2,4],或者公式(1)和公式(2)中涉及的跳频时刻t的取值可以为t∈{1,3,4},或 者公式(1)和公式(2)中涉及的跳频时刻t的取值可以为t∈{1,2,4}等,在此不进行逐一列 举。
可选的,也可以将长度为Tmax的K个联合跳频序列,以及指定选取的T个跳频时刻广播给 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从长度为Tmax的跳频序列中抽取T个跳频时刻,以构成最终的联合跳 频序列。举例来说,假设网络设备构造出的联合跳频序列为上述表2中标识1~标识16对应 的联合跳频序列,且指定选取的3个跳频时刻分别为跳频时刻1,跳频时刻3和跳频时刻4, 因此网络设备可将该16个联合跳频序列和跳频时刻1,3和4广播给终端设备,进而由终端设 备根据跳频时刻1,3和4从相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中抽取出对应的频点,以构造出最终的联合 跳频序列,示例性地,以[Q1,Q4,Q2,Q3,Q1]为例,抽取出的跳频时刻1,3和4对应频点所构 造出的最终的联合跳频序列为[Q1,Q2,Q3]。
可选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第一参数m,第二参数s,跳频时刻t的取值指示给终端设备, 由终端设备结合公式(1)与公式(2)生成最终的联合跳频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欧式几何方法构造联合跳频序列时,构造出的多个联合跳频序列中 任意两个联合跳频序列在相同频点的碰撞次数最多只有一次(即最大碰撞次数d=1)。
2、下面介绍基于交织与循环移位方式生成联合跳频序列的实现方式:
示例性地,当采用基于交织与循环移位方式生成联合跳频序列时,可首先获取候选序列, 进而基于每个候选序列生成对应的一组联合跳频序列,其中,一组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包括多 个联合跳频序列。需要说明的是,候选序列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其中多个候选序列可以是在 协议中预定义的,且该多个候选序列中任意两个候选序列中具有相同相对位置的元素的数量 不超过最大碰撞次数d,即小于或者等于d。其中,d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 此不做限制。这里,多个候选序列可以是基于交织的方式生成的。其中,每个候选序列可以 包括Q个元素,Q个元素对应Q个不同的频点,Q为大于1的正整数。
例如假设d=2,其中通过交织方式生成的两个候选序列分别为[Q1,Q6,Q5,Q4,Q3,Q2]和 [Q3,Q5,Q2,Q6,Q4,Q1],不难看出,该两个候选序列中只有Q3与Q6具有相同相对位置(即 Q3与Q6在两个候选序列中皆间隔2个位置),因此可确定具有相同相对位置的元素(即Q3 和Q6)的数量为2,其满足不超过最大碰撞次数d的要求。
为方便理解,下面主要以基于一个候选序列生成一组联合跳频序列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其中,可将该一个候选序列描述为第一序列。
具体地,首先获取第一序列,其中第一序列包括Q个元素,Q个元素对应Q个不同的频点, Q为大于1的正整数。然后确定第一序列中的第一元素,其中,第一元素可以为第一序列中 的任意一个元素,因此第一元素可以有Q种选择。最后根据第一元素生成联合跳频序列。可 理解的,根据第一元素所生成的联合跳频序列中,第一元素对应的频点为联合跳频序列中第 1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联合跳频序列中第i个跳频时刻对应的频点为从第一元素开始,按 照设定规则向左(或向右)循环移动i-1次得到的元素对应的频点,其中i取2至Q中的正整 数,Q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例如,以获取到的第一序列为[Q1,Q6,Q5,Q4,Q3,Q2]为例。详见如下表4,假设第一元素 为第一序列中的Q1,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Q1,Q6,Q5,Q4,Q3,Q2],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1。又假设 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2,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2,Q1,Q6,Q5,Q4,Q3],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2。又假设 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3,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3,Q2,Q1,Q6,Q5,Q4],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3。又假设 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4,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4,Q3,Q2,Q1,Q6,Q5],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4。又假 设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5,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5,Q4,Q3,Q2,Q1,Q6],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5。又假设 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6,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6,Q5,Q4,Q3,Q2,Q1],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6。
可理解的,在实际实现时,一个终端设备可基于一个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其中, 一个终端设备可被分配一个联合跳频序列,或者,一个终端设备也可以被分配多个联合跳频 序列,进而由终端设备从被分配到的多个联合跳频序列中选取一个联合跳频序列用于跳频序 列。例如UE1可以基于标识1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2可以基于标识2对应 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3可以基于标识3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4 可以基于标识4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5可以基于标识5对应的联合跳频序 列进行跳频通信,UE6可以基于标识6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
表4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01
又例如,以获取到的第一序列为[Q3,Q5,Q2,Q6,Q4,Q1]为例。详见下述表5,假设第一元 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3,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Q3,Q5,Q2,Q6,Q4,Q1],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7。又假设 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1,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1,Q3,Q5,Q2,Q6,Q4],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8。又假设 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4,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4,Q1,Q3,Q5,Q2,Q6],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9。又假 设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6,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为 [Q6,Q4,Q1,Q3,Q5,Q2],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10。又 假设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2,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 为[Q2,Q6,Q4,Q1,Q3,Q5],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11。又 假设第一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Q5,基于向右循环移位的方式,可对应生成一个联合跳频序列 为[Q5,Q2,Q6,Q4,Q1,Q3],其中该联合跳频序列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标识可以为标识12。
可理解的,在实际实现时,一个终端设备可基于一个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其中, 一个终端设备可被分配一个联合跳频序列,或者,一个终端设备也可以被分配多个联合跳频 序列,进而由终端设备从被分配到的多个联合跳频序列中选取一个联合跳频序列用于跳频序 列。例如UE7可以基于标识7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8可以基于标识8对应 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9可以基于标识9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10 可以基于标识10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11可以基于标识11对应的联合跳频 序列进行跳频通信,UE12可以基于标识12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进行跳频通信。
表5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11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相同第一序列构造的一组联合跳频序列中包括的多个联合跳频序列 间是完全正交的,即组内联合跳频序列没有任何频点碰撞。例如表4,基于第一序列[Q1,Q6,Q5,Q4,Q3,Q2],可以生成6个正交的联合跳频序列,其可以对应分配给UE1-UE6,因此UE1-UE6可理解为用户组1。又例如表5,根据第一序列[Q3,Q5,Q2,Q6,Q4,Q1],也可以生成6个正交的联合跳频序列,其可以对应分配给UE7-UE12,因此UE7-UE12可理解为用户 组2。也就是说,基于一个候选序列生成的一组联合跳频序列可以对应分配给一个终端设备组。
其中,组内联合跳频序列正交,组间联合跳频序列最多只碰撞2次,例如表4中标识6 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与表5中标识10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在跳频时刻1(即T1)和跳频时刻 4(即T4)发生了两次碰撞,即在频点F6与F3发生了碰撞,又例如表4中标识4对应的联 合跳频序列与表5中标识8对应的联合跳频序列在跳频时刻2(即T2)和跳频时刻5(即T5) 发生了两次碰撞,即在频点F6与F3发生了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 DMRS端口跳频序列时,针对网络设备而言,①若网络设备可以从3GPP协议中直接获取到 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DMRS端口跳频序列,则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获取到的 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DMRS端口跳频序列,和/或,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频域频点跳频序列 标识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标识,和/或,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DMRS 端口跳频序列所组成的序列对的标识,和/或,指示信息也可以包括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对应的 签名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或DMRS端口跳频序列标识)等,在此不做限制。②若 网络设备可以从3GPP协议中直接获取到联合跳频序列,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各项参数 生成联合跳频序列,则可以先由网络设备将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 DMRS端口跳频序列后,再将转换得到的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DMRS端口跳频序列通过指 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指示信息中包括的内容可参见前述情况①描述的指示信息包 括的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因此终端 设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网络设备为自身分配的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DMRS端口跳频 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时,针对网络设备而言, 若网络设备可以从3GPP协议中直接获取到联合跳频序列,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各项参 数生成联合跳频序列,则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联合跳频序列,和/或联合跳频序 列标识等,在此不做限制。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因此,终端设 备可以根据指示信息确定出网络设备为自身分配的联合跳频序列,进一步地,可以由终端设 备将确定出的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DMRS端口跳频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将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DMRS端口跳频序列的转 换方式包括如下两种:
转换方式1:基于频域频点数F将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 列,具体地,假设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其中st∈[1,Q],Q=F·P。其中频域跳频序 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1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2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3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4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5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6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t∈[1,T]。
转换方式2:基于DMRS端口数P将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 序列,具体地,假设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其中st∈[1,Q],Q=F·P。其中频域跳频 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7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8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9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10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11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212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t∈[1,T]。
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函数,mod(·)表示取模函数。
示例性地,如下表6示出了基于欧式几何方式生成联合跳频序列后,将联合跳频序列转换 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与DMRS端口跳频序列的结果。从表6中可以看出,对于UE1与UE2,由 于两个用户的联合跳频序列仅在第一跳频时刻发生频点碰撞,因此仅在时刻1有频域频点与 DMRS端口的完全碰撞,在其余跳频时刻,两个用户可以通过频域频点或DMRS端口中的一 个或两个资源维度来进行区分,基于此,两个用户即使发送相同的导频序列,也不会造成信 道估计性能的严重恶化。
表6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31
S502、终端设备基于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第一跳频序列与网络设备通信。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第一跳频序列与网络 设备通信。相应地,网络设备基于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第一跳频序列与终端设备通信。例如, 以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为例,在跳频时刻1,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频域频点跳 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频点1或频带1,以及DMRS端口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 DMRS端口1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又例如,以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 跳频序列和导频跳频序列为例,在跳频时刻1,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中跳频 时刻1对应的频点1或频带1,DMRS端口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DMRS端口1,波 束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波束1,以及导频跳频序列中跳频时刻1对应的导频序列1 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这里,通信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的上行发送和/或网络设备的下行发送等,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跳频序列的场景示意图。如图6 所示,空域波束个数B为5,且该5个波束分别为如图6中的波束1,波束2,波束3,波束4和波束5。假设波束为发送波束,如图6所示,在跳频时刻1,终端设备可以采用波束2进行 上行发送,在跳频时刻2,终端设备可以采用波束5进行上行发送,…,在跳频时刻T,终端 设备可以采用波束1进行上行发送。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频跳频序列的场景示意图。如图7 所示,导频序列数L为n,且该n个导频序列分别为如图7中的导频序列1,导频序列2,导频序列3,…,导频序列n。如图7所示,在跳频时刻1,终端设备可以发送导频序列2,在 跳频时刻2,终端设备可以发送导频序列1,…,在跳频时刻T,终端设备可以发送导频序列 n。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频域频点跳频序列、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 导频跳频序列等中的至少两个资源维度来联合区分用户,可以大幅提升系统的用户复用能力, 降低了多个用户间的干扰,除此之外,还可以更为有效的解决在信道估计过程中的导频污染 问题,有利于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序列时,通过频域频点 与DMRS端口两个资源维度来对用户进行联合区分,可以在频域带宽有限的条件下,增加跳 频图案个数,提升系统用户复用能力。令F为频域可选点数(或可选频带数),P为DMRS端口数量,则考虑不同的频点-DMRS端口组合,可选的总频点数Q=F·P。从而可以设计满足如下约束条件的跳频序列集合G={s1 s2 … sK},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41
/>
其中,联合跳频序列为s=[s1s2…sT],其中st∈[1,Q]。由于Q>F,因此在频域带宽有 限的条件下,通过同时利用频域频点与DMRS端口两个资源维度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跳频图案 的容量。
例如,考虑基于欧式几何的跳频图案构造方法,假定频域频点数F=8,DMRS端口数P=4,则如下表7比较了现有方案与本申请方案构造的跳频图案容量。从表7中可以看出,对基于欧式几何的跳频图案构造方法,在频域资源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进一步考虑DMRS端口的资源维度,可以将系统跳频图案数从K=64大幅提升至K=1024,最大跳频周期T=9提升至T=33。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方案给出的跳频图案容量提升方法不仅适用于基于欧式几何的跳频图案构造方案,也可应用于基于交织与循环移位的跳频图案构造方案中,以及其 它可能的跳频图案构造方案。
表7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4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联合分配频域频点、DMRS端口、发送波束以及导频序列等 通信资源,不仅可以提升系统的用户复用能力,还可减轻信道估计中的导频污染问题。
其中,如图8和图9给出了本申请方案在Configured(预配置)场景下、实际信道估计 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的仿真性能,其中图8对应于网络中潜在用户数少、时 偏(time offset,TO)小时的场景(为方便描述,以下简称情况1),图9对应于网络中潜在用户数多、时偏大时的场景(为方便描述,以下简称情况2)。其中,图8中的FrequencyHopping 表示的是频域频点数F等于8时,通过欧式几何方法生成的频域频点跳频序列集合,该频域频 点跳频序列集合中一共有64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其中可基于该64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用 于仿真,图8中的Joint Frequency-Port Hopping表示在总频点数等于32(即Q=32)时,通过 欧式几何方法生成的联合跳频图案集合,一共有1024个,其中可以从该1024个联合跳频图 案中选取64个联合跳频图案用于仿真。图9中的Frequency Hopping表示的是频域频点数F等 于8时,通过欧式几何方法生成的频域频点跳频序列集合,该频域频点跳频序列集合中一共 有64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其中可将该64个频域频点跳频序列重复3次得到总共192个频 域频点跳频序列用于仿真,图9中的Joint Frequency-PortHopping表示在总频点数等于32时, 通过欧式几何方法生成的联合跳频图案集合,一共有1024个,其中可以从该1024个联合跳 频图案中选取192个联合跳频图案用于仿真。
如下表8给出了情况1与情况2仿真参数配置。
表8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51
/>
对于图8,在只考虑频域频点数F=8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生成64个跳频图案,此时潜 在接入用户数较少。此外,时偏TO=48较小使得导频序列的正交性较好。基于以上原因,现 有方案受导频污染的影响较少,因此可以有较好的BLER性能。
对于图9,为了支持潜在用户数K=192,现有方案需要将产生的跳频图案复用3次(192=3×64)。因此会存在两个用户在每个跳频时刻上的频点、DMRS端口都发生碰撞(即碰撞数d=跳频次数T),此时由于时频TO=72较大,导频序列的正交性较差使得信道估计的精度较低,因此现有方案具有较差的BLER性能。与之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即图8和 图9中EG Hopping+Joint Design)提出的频点-DMRS端口联合分配方法可以保证最多只有 一个跳频时刻发生频点、DMRS端口的同时碰撞,因此其具有较好的BLER性能。
下面将结合图10~图13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的通 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可 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001和处理单元1002。 其中,处理单元1002,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收发单元1001集成有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 发单元1001也可以称为通信单元。或者,也可将收发单元1001拆分为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下文的处理单元1002和收发单元1001同理,下文不再赘述。其中:
收发单元10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 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 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 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处理单元1002,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1001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 频序列与所述网络设备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 跳频序列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 及最大碰撞次数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
基于所述频域频点数F将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52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1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2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3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4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5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6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
基于所述DMRS端口数P将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 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7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8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9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10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11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12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613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1001还用于: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跳频序列,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序列标识,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其中,所述签名序列的频带粒度为资源块级别或资源单元级别。
该通信装置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图5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对接入网设备 功能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的 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 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 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图11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101和处理单 元1102。其中:
收发单元11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 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 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 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处理单元1102,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1101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 频序列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 跳频序列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 及最大碰撞次数d。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频域跳频序列和所述DMRS端口跳频序列基于所述频域频点 数F和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1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2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3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4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5
/>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6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7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频域跳频序列和所述DMRS端口跳频序列基于所述DMRS端 口数P和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8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9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10
分别满足: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11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12
其中,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13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BDA00033895063500002714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 选择,所述t∈[1,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收发单元1101还用于:
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跳频序列,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序列标识,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其中,所述签名序列的频带粒度为资源块级别或资源单元级别。
该通信装置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图5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对接入网设备 功能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图5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为了便于说明,图12仅示出了终端设备1200的主要部件。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包 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 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1200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 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 显示屏,麦克风,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以终端设备1200为手机为例,当终端设备1200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 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 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基带信号进 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1200 时,控制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 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12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一些 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 储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 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1200进行控制, 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12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 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 总线等技术互联。终端设备1200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 1200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1200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 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 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 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 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1200的收发单元 1210,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1200的处理单元1220。如图12所示,终端设 备1200包括收发单元1210和处理单元12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 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2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 12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2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 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 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图5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该网络设备包括:基带装置131,射频装置132、天线133。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32通 过天线133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31进行处理。 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31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32,射频装 置132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33发送给终端设备。
基带装置131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311,存储单元1312和接口1313。其中处理单 元131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存储单元1312用于存储 软件程序和/或数据。接口1313用于与射频装置132交互信息,该接口包括接口电路,用于 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在一种实现中,所述处理单元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 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存储单元1312与处理单元1311可以位于同一个芯片中,即片内存储元件。或者存储单元1312与处理单元1311也可以为与处理单元1311处于不同芯片上,即片外存储元件。所述存储单元1312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器或存储元件的 统称。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 全部步骤。例如实现图5中网络设备的相应的功能。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以支持同一 种制式的无线接入技术,也可以支持不同种制式的无线接入制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 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得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 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得以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步 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 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 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 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 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 案的目的。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 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 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 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 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 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 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 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disk)、移动硬盘、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 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 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另外,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 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 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 SLDRAM)或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与所述网络设备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跳频序列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
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频域频点数F将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1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2
分别满足: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3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4
其中,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5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6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选择,所述t∈[1,T]。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
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DMRS端口数P将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为频域跳频序列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7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8
分别满足: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9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10
其中,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11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112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选择,所述t∈[1,T]。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跳频序列,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序列标识,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其中,所述签名序列的频带粒度为资源块级别或资源单元级别。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为DMRS端口跳频序列;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的跳频序列基于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确定:
频域频点数F,DMRS端口数P,跳频序列长度T以及最大碰撞次数d。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跳频序列和所述DMRS端口跳频序列基于所述频域频点数F和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1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2
分别满足: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3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4
其中,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5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6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选择,所述t∈[1,T]。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跳频序列和所述DMRS端口跳频序列基于所述DMRS端口数P和所述联合跳频序列转换得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跳频序列s=[s1s2…sT];所述频域跳频序列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7
和DMRS端口跳频序列/>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8
分别满足: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9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10
其中,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11
表示频域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频点选择,/>
Figure FDA00033895063400000212
是DMRS端口跳频序列在时刻t的端口选择,所述t∈[1,T]。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
跳频序列,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序列标识,所述跳频序列对应的签名序列;
其中,所述签名序列的频带粒度为资源块级别或资源单元级别。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与所述网络设备通信。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联合跳频序列,所述联合跳频序列用于确定频域频点跳频序列以及第一跳频序列;所述第一跳频序列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跳频序列、波束跳频序列、导频跳频序列;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基于所述频域频点跳频序列和所述第一跳频序列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73385.XA 2021-12-02 2021-12-02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260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385.XA CN116260482A (zh) 2021-12-02 2021-12-02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22/129979 WO2023098399A1 (zh) 2021-12-02 2022-11-04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385.XA CN116260482A (zh) 2021-12-02 2021-12-02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0482A true CN116260482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11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3385.XA Pending CN116260482A (zh) 2021-12-02 2021-12-02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0482A (zh)
WO (1) WO20230983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5970B (zh) * 2023-06-30 2023-08-29 西华大学 一种单次碰撞宽间隔跳频序列集的构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2797B2 (en) * 2014-04-15 2017-08-22 Raytheon Company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network port hopping with minimal or no impact to underlying systems
WO2017008236A1 (en) * 2015-07-14 2017-01-19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and detection
CN106160815B (zh) * 2016-06-15 2019-09-24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空时频码跳变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CN106455097B (zh) * 2016-09-06 2019-09-1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上行跳频方法及装置
US20180149730A1 (en) * 2016-11-26 2018-05-31 Wenhua Li Cognitive MIMO Radar with Multi-dimensional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and Interference-Free Window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WO2021010872A1 (en) * 2019-07-15 2021-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hysical layer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a pilot hopping seque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8399A1 (zh)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46327B2 (ja) 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参照信号受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08632005B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7652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0830195B (zh)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156811A1 (en) Sidelink feedback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51117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120106473A1 (e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64925B2 (en)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9314955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JP2017123624A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信号受信方法及び信号送信方法
CN109802752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710151B (zh) 确定同步信号块的频域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5683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02014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930665A (zh) 下行链路/上行链路的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序列配置
CN114828252A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098399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6576357B (zh) 基于资源模式传输d2d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2020503738A (ja) 情報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端末装置
CN112713984B (zh)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JP7027581B2 (ja) 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1439123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89095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6458236A (zh) 重复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59124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