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58296A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8296A
CN116258296A CN202211594687.7A CN202211594687A CN116258296A CN 116258296 A CN116258296 A CN 116258296A CN 202211594687 A CN202211594687 A CN 202211594687A CN 116258296 A CN116258296 A CN 116258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disc
production
compressive strength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46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璨
蒲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946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58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58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8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设定用量大数据,用于解决现有混凝土生产监控不及时、监控信息不全面、问题反应不准确等问题,该系统具体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云存储单元、拌合数据分析单元、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预警发布单元、生产显示终端;此方法通过云平台对混凝土拌合信息进行存储、整合、计算、分析与可视化,降低混凝土拌合管理人力投入成本,对生产超标及质量情况进行实时反应,提升混凝土拌合成品质量问题风险防控力度、生产过程监控强度与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一种最基本的工程施工原材料,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合格性与建筑使用寿命,一个大型建筑工程涉及多个混凝土拌合设备,单个单位工程通常使用多盘数混凝土成品。混凝土成品质量受多样化因素影响,通过混凝土生产过程分析,对混凝土质量风险开展预测,进而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多以事前管理与单一对象管理为主。在混凝土质量方面,对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判断主要通过强度检测结果是否符合标准来判断单盘混凝土质量合格性,缺少以建筑工程形象实体为对象对该实体所用全部混凝土成品的综合混凝土质量合格分析;在混凝土生产过程方面,存在对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无法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缺少对事中过程分析进行事中实时风险预警、事后调控引导与多层级、多维度、多对象的立体化、结构化管理。在管理上缺乏及时性、风险防控性与深度渗透性,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全面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云存储单元、拌合数据分析单元、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预警发布单元以及显示终端;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建筑实体结构单元信息、混凝土拌合的设备信息、生产盘数标识信息、各强度标准混凝土原材料设计用量信息、每盘实际原材料用量信息、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每盘混凝土强度检测信息,并将所采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中的所述云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所述云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有被采数据;
所述拌合情况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每盘混凝土拌合实际用量与计划用量生产偏离比率CMPD Ratio,以每台设备的每盘混凝土生产标签序列为序列根节点,对混凝土的生产偏离比率CMPD Ratio赋予偏离比率标签序列,偏离比率标签对生产标签的设备与设备所产盘数进行映射关联,对生产偏离比率CPD Ratio未超出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ER的偏离比率标签设置为合格标签,对生产偏离比率CPD Ratio超出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ER的偏离比率标签设置为不合格标签,将所有不合格标签发送至所述预警发布单元;
所述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用于分析以建筑工程形象实体为对象的综合混凝土质量情况,通过设备标识与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确定被分析建筑工程实体结构单元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样本数量,对该分析对象的全部使用混凝土进行综合混凝土强度置信度检测,对满足置信度要求的建筑工程实体结构单元标记无风险标签,对不满足置信度要求的建筑工程实体结构单元标记风险标签,将所有风险标签发送至预警发布单元;
所述预警发布单元根据上述接收标识与标识序列,向云存储单元发出标识数据调用申请,生成混凝土生产超标实时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强度质量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并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进行可视化展示。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具体采集方式如下:
对被采建筑实体单元添加实体结构单元标识;
对被采集的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添加设备标识;
对被采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的每盘混凝土添加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
对被采每盘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添加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标识序列;
对被采每盘混凝土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添加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标识序列;
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添加混凝土强度标准标识序列,被采混凝土的检测抗压强度值添加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
进一步,所述拌合数据分析单元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确定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
根据获取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与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计算每盘混凝土各原材料的生产偏离比率,对每盘混凝土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赋予标识序列;
根据公式CRn=(CMAPn-CMDPn)/CMDPn×100%计算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其中CPn为被采每盘混凝土、CMAPn为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CMDPn为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
判断所述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是否属于预设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
当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属于预设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对该比率标记合格标签;
当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不属于预设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对该比率标记不合格标签;
在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序列集合中包含被标记不合格标签的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时,对该盘混凝土进行生产超标标记。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设备标识与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
根据获取设备标识与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的确定被分析实体结构单元的样本数量范围与混凝土强度标准;
通过公式TS=n×i计算该分析对象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总数,TS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总数、n为混凝土盘数、i为每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次数;
已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中单次混凝土检测样本为随机变量,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41
计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其中μ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42
为每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值总和、n为混凝土盘数、i为每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次数;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43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44
计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其中其中σ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45
为每盘混凝土每次抗压强度检测与检测抗压强度均值偏差总和、n为混凝土盘数、i为每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次数
;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46
计算全部随机变量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的密度函数值,利用数理统计中正态分布原理计算并分析混凝土检测样本的密度函数面积分布情况,其中Ti n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值随机变量、f(Ti n)为随机变量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的密度函数值、σ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μ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其他符号为数学常规定义;
根据正态分布面积表得出上述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的正态分布面积比例;
当面积比例小于置信度时,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所代表的建筑实体单元有较高可能性发生混凝土质量风险,对该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标记风险标签;
当面积比例大于置信度时,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所代表的建筑实体单元有较低可能性发生混凝土质量风险,对该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标记无风险标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混凝土生产设备及生产盘数进行标识,可对来自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生产过程信息及生产状态信息进行采集或自动接收后的归纳治理,适用于低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数据采集场景与具备较好数据处理和计算性能的边缘智能设备,在业务场景应用上具备普适性。
(2)本发明混凝土拌合情况分析单元对每台设备及每台设备的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与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进行了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分析,并对单位建筑工程的每台设备、每台设备的每盘混凝土、每盘混凝土的原材料均赋予标识序列,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多维度、多层级、立体化及结构化的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方式,同时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生产数据分析结果指导,便于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事后问题发现及调整,合理规划后续生产任务分配,提升混凝土生产管理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3)本发明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对每台设备及每台设备的每盘混凝土检测强度对比混凝土强度标准进行了混凝土质量风险分析;对单位建筑工程所用混凝土(以盘为单位)进行了整体强度试验分析,通过每盘混凝土检测强度的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判断该单位建筑工程混凝土整体质量合格情况;对混凝土及建筑工程的使用周期预测提供数据科学依据支撑;为生产管理人员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对混凝土及建筑工程的生产风险预测、问题分析的参考支撑,便于管理渗透的深入,可对质量问题进行精准溯源,提升管理效率。
(4)本发明预警发布单元对混凝土拌合情况与混凝土质量风险进行实时预警提醒及问题反馈,提升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强度与时效性;及时预警使得混凝土生产问题能得到快速的人员响应,降低了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及成品后管理经信息分析得出问题该过程的冗杂程度,在生产管理方面得到风险可控、降本增效的益处。
(5)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土生产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与清洗、多维度分析、预警分发与结果可视化的环节实现了对混凝土生产过程强渗透性与高覆盖性的管理与监控,管理上呈现智能化闭环;通过对风险异常数据的推送为管理人员提供业务运营管理引导,以“用户使用系统管理业务”向“系统领导用户管理”的管理模式转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方法及系统的总体模型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混凝土拌合情况分析方法说明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的混凝土拌合情况分析方法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凝土生产分析系统,所述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建筑实体结构单元信息、混凝土拌合的设备信息、生产盘数标识信息、各强度标准混凝土原材料设计用量信息、每盘实际原材料用量信息、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每盘混凝土强度检测信息。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建筑实体单元添加实体结构单元标识CPn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集的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添加设备标识EIn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的每盘混凝土添加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每盘混凝土CPn使用的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添加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标识序列CMAP,CMAP={CMAP1,CMAP2,...,CMAPn},其中CMAPn为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每盘混凝土CPn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添加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标识序列CMDP,CMDP={CMDP1,CMDP2,...,CMDPn},其中CMDPn为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添加混凝土强度标准标识序列CSS,CSS={CSS1,CSS2,...,CSSn},其中CSSn为一个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标准。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混凝土的检测抗压强度值添加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CTCS={CTCS1,CTCS2,...,CTCSn},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81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82
其中/>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83
为单次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每个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都含有相同数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将上述全部采集信息发送至云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本申请中拌合情况分析单元通过获取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CSSn确定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CMDP,CMDP={CMDP1,CMDP2,...,CMDPn}。
所述拌合情况分析单元根据获取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CMAP与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CMDP计算每盘混凝土各原材料的生产偏离比率CMPD Ratio,CMPDRatio={CR1,CR2,...,CRn},其中CRn为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
依据公式CRn=(CMAPn-CMDPn)/CMDPn×100%计算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CRn
判断所述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CRn是否属于预设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ER,ER=(ERmin,ERmax)。
当所述CRn∈ER时,对CRn标记合格标签QLn
当所述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84
时,对CRn标记不合格标签UQLn
若所述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CMAP集合中包含被标记不合格标签UQLn的元素CRn时,对每盘混凝土CPn标记生产超标标签PELn
若每盘混凝土CPn被标记生产超标标签PELn,则向预警发布单元发送该盘混凝土的设备标识EIn、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标识序列CMAP、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标识序列CMDP、每盘混凝土各原材料的生产偏离比率CMPDRatio、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CRn的合格标签QLn与不合格标签UQLn
本申请中的预警发布单元根据上述接收标识与标识序列,向云存储单元发出标识数据调用申请,生成混凝土生产超标实时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
所述预警发布单元将混凝土生产超标实时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发送至情况显示终端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申请中的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根据设备标识EIn与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确定被分析实体结构单元SUn的样本数量范围与混凝土强度标准CSSn
本申请中的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从云存储单元调取实体结构单元SUn的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利用公式TS=n×i计算该分析对象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总数。
将所述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CTCSn中单次混凝土检测样本Ti n作为随机变量,利用数理统计中正态分布原理计算并分析混凝土检测样本在设计强度标准要求下的总体分布情况;
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91
计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
进一步的,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92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093
计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
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01
计算全部随机变量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02
的密度函数值,根据所述密度函数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生成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正态概率分布曲线图,其中正态分布曲线横坐标的单位区间面积表示在该区间内混凝土抗压检测样本数量占总体样本数量的比例,正态分布曲线横轴区间总面积为1,置信度为C。
根据正态分布面积表得出上述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的正态分布面积比例AR;
当AR<置信度C时,实体结构单元SUn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所代表的建筑实体单元有较高可能性发生混凝土质量风险,对所述CTCS标记风险标签RLn
当AR>置信度C时,实体结构单元SUn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所代表的建筑实体单元有较低可能性发生混凝土质量风险,对所述CTCS标记无风险标签URLn
若实体结构单元SUn被标记风险标签RLn,则向预警发布单元发送该盘混凝土的实体结构单元SUn、正态分布面积比例AR、风险标签RLn,发送该实体结构涉及的混凝土拌合设备标识EIn、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混凝土强度标准标识CSSn、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混凝土检测样本标识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03
本申请中的预警发布单元根据上述接收标识与标识序列,向云存储单元发出标识数据调用申请,生成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强度质量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
所述预警发布单元将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强度质量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发送至情况显示终端进行可视化展示。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建筑实体结构单元信息、混凝土拌合的设备信息、生产盘数标识信息、各强度标准混凝土原材料设计用量信息、每盘实际原材料用量信息、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每盘混凝土强度检测信息;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建筑实体单元添加实体结构单元标识SUn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集的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添加设备标识EIn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的每盘混凝土添加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每盘混凝土CPn使用的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添加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标识序列CMP,CMP={CMAP1,CMAP2,...,CMAPn};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每盘混凝土CPn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添加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标识序列CMDP,CMDP={CMDP1,CMDP2,...,CMDPn},其中CMDPn为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添加混凝土强度标准标识序列CSS,CSS={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70,C80};
拌合情况分析单元通过从云存储单元获取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C35确定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CMDP,CMDP={840,0,150,120,367,0,1542,1902,810,0,1.5,33.9,0,0};
拌合情况分析单元通过从云存储单元获取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CMDP,CMP={839,0,148.8,119.3,365.9,0,1532,1512,1907,794,0,1.5,33.82,0,0};
拌合情况分析单元根据从云存储单元获取的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CMP与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CMDP计算每盘混凝土各原材料的生产偏离比率CMPD Ratio,通过公式CRn=(CMAPn-CMDPn)/CMDPn×100%计算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CRn,CMPDRatio={-0.12%,0.00%,-1.07%,-0.58%,-0.30%,0.00%,-0.65%,-1.95%,0.26%,-1.98%,0.00%,0.00%,-0.24%,0.00%,0.00%};
拌合情况分析单元通过ER=(-1.00%,1.00%)判断所述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CRn是否属于预设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ER;
当所述CRn∈ER时,对CRn标记合格标签QLn
当所述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21
时,对CRn标记不合格标签UQLn
该盘混凝土生产偏离误差情况ES={QL1,QL2,UQL3,QL4,QL5,QL6,QL7,UQL8,QL9,UQL10,QL11,QL12,QL13,QL14,QL15};
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CMAP集合中包含被标记不合格标签UQLn的元素CRn,故对每盘混凝土CPn标记生产超标标签PELn
每盘混凝土CPn存在被标记的生产超标标签PELn,向预警发布单元发送该盘混凝土的设备标识EIn、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标识序列CMAP、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标识序列CMDP、每盘混凝土各原材料的生产偏离比率CMPDRatio、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CRn的合格标签QLn与不合格标签UQLn
预警发布单元根据上述接收标识与标识序列,向云存储单元发出标识数据调用申请,生成混凝土生产超标实时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
所述预警发布单元将混凝土生产超标实时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发送至情况显示终端进行可视化展示。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建筑实体结构单元信息、混凝土拌合的设备信息、生产盘数标识信息、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每盘混凝土强度检测信息;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建筑实体单元添加实体结构单元标识SUn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集的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添加设备标识EIn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的每盘混凝土添加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添加混凝土强度标准标识序列CSS,CSS={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70,C80};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对被采混凝土的检测抗压强度值添加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CTCS={CTCS1,CTCS2,CTCS3},CTCS1={44.6,43.6,45.5},CTCS2={47.6,47.1,49.1},CTCS3={48.1,46.7,51.1},每个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都含有相同数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将上述全部采集信息发送至云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根据设备标识EIn与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确定被分析实体结构单元SUn的样本数量范围与混凝土强度标准CSSn
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从云存储单元调取实体结构单元SUn的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利用公式TS=n×i计算该分析对象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总数TS=9;
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31
计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μ=47.04;
进一步的,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32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33
计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σ=4.72;
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34
计算全部随机变量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
Figure BDA0003996641110000135
的密度函数值,根据所述密度函数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生成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正态概率分布曲线图,其中正态分布曲线横坐标的单位区间面积表示在该区间内混凝土抗压检测样本数量占总体样本数量的比例,正态分布曲线横轴区间总面积为1,置信度为C=0.95;
根据正态分布面积表得出上述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的正态分布面积比例AR,AR(μ-1.96σ,μ+1.96σ)=0.9485;
当AR<置信度C时,实体结构单元SUn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所代表的建筑实体单元有较高可能性发生混凝土质量风险,对所述CTCS标记风险标签RLn
当AR>置信度C时,实体结构单元SUn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所代表的建筑实体单元有较低可能性发生混凝土质量风险,对所述CTCS标记无风险标签URLn
若实体结构单元SUn被标记风险标签RLn,则向预警发布单元发送该盘混凝土的实体结构单元SUn、正态分布面积比例AR、风险标签RLn,发送该实体结构涉及的混凝土拌合设备标识EIn、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CPn、混凝土强度标准标识CSSn、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混凝土检测样本标识Ti n
预警发布单元根据上述接收标识与标识序列,向云存储单元发出标识数据调用申请,生成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强度质量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
所述预警发布单元将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强度质量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发送至情况显示终端进行可视化展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云存储单元、拌合数据分析单元、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预警发布单元以及显示终端;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建筑实体结构单元信息、混凝土拌合的设备信息、生产盘数标识信息、各强度标准混凝土原材料设计用量信息、每盘实际原材料用量信息、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每盘混凝土强度检测信息,并将所采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中的所述云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所述云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有被采数据;
所述拌合情况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每盘混凝土拌合实际用量与计划用量生产偏离比率CMPD Ratio,以每台设备的每盘混凝土生产标签序列为序列根节点,对混凝土的生产偏离比率CMPD Ratio赋予偏离比率标签序列,偏离比率标签对生产标签的设备与设备所产盘数进行映射关联,对生产偏离比率CPD Ratio未超出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ER的偏离比率标签设置为合格标签,对生产偏离比率CPD Ratio超出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ER的偏离比率标签设置为不合格标签,将所有不合格标签发送至所述预警发布单元;
所述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用于分析以建筑工程形象实体为对象的综合混凝土质量情况,通过设备标识与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确定被分析建筑工程实体结构单元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样本数量,对该分析对象的全部使用混凝土进行综合混凝土强度置信度检测,对满足置信度要求的建筑工程实体结构单元标记无风险标签,对不满足置信度要求的建筑工程实体结构单元标记风险标签,将所有风险标签发送至预警发布单元;
所述预警发布单元根据上述接收标识与标识序列,向云存储单元发出标识数据调用申请,生成混凝土生产超标实时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强度质量预警与风险情况显示图表,并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进行可视化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具体采集方式如下:
对被采建筑实体单元添加实体结构单元标识;
对被采集的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添加设备标识;
对被采每台混凝土拌合设备生产的每盘混凝土添加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
对被采每盘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添加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标识序列;
对被采每盘混凝土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添加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标识序列;
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添加混凝土强度标准标识序列,被采混凝土的检测抗压强度值添加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数据分析单元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每盘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确定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
根据获取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与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设计配合比计算每盘混凝土各原材料的生产偏离比率,对每盘混凝土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赋予标识序列;
根据公式CRn=(CMAPn-CMDPn)/CMDPn×100%计算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其中CPn为被采每盘混凝土、CMAPn为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实际配合数量、CMDPn为每盘混凝土单一原材料设计配合数量;
判断所述混凝土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是否属于预设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
当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属于预设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对该比率标记合格标签;
当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不属于预设混凝土生产偏离比率误差范围,对该比率标记不合格标签;
在每盘混凝土原材料实际配合比序列集合中包含被标记不合格标签的单一原材料生产偏离比率时,对该盘混凝土进行生产超标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质量分析单元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设备标识与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
根据获取设备标识与每盘混凝土盘数标识的确定被分析实体结构单元的样本数量范围与混凝土强度标准;
通过公式TS=n×i计算该分析对象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总数,其中TS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总数、n为混凝土盘数、i为每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次数;
已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中单次混凝土检测样本为随机变量,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3996641100000031
计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其中μ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
Figure FDA0003996641100000032
为每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值总和、n为混凝土盘数、i为每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次数;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3996641100000033
Figure FDA0003996641100000034
计算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其中其中σ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
Figure FDA0003996641100000035
为每盘混凝土每次抗压强度检测与检测抗压强度均值偏差总和、n为混凝土盘数、i为每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次数;
通过公式
Figure FDA0003996641100000036
计算全部随机变量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的密度函数值,利用数理统计中正态分布原理计算并分析混凝土检测样本的密度函数面积分布情况,其中/>
Figure FDA0003996641100000041
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值随机变量、/>
Figure FDA0003996641100000042
为随机变量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样本的密度函数值、σ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μ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其他符号为数学常规定义;
根据正态分布面积表得出上述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CTCS的正态分布面积比例;
当面积比例小于置信度时,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所代表的建筑实体单元有较高可能性发生混凝土质量风险,对该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标记风险标签;
当面积比例大于置信度时,实体结构单元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所代表的建筑实体单元有较低可能性发生混凝土质量风险,对该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标识序列标记无风险标签。
CN202211594687.7A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Pending CN116258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4687.7A CN116258296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4687.7A CN116258296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8296A true CN116258296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86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4687.7A Pending CN116258296A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582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1407A (zh) * 2023-12-11 2024-01-12 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1407A (zh) * 2023-12-11 2024-01-12 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391407B (zh) * 2023-12-11 2024-02-27 江西省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2447B (zh) 一种检验检测智能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系统
CN110955288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环境监管系统
CN114047719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远程监测评估系统与运行方法
CN108898311A (zh) 一种面向智能配电网抢修调度平台的数据质量检测方法
CN116258296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混凝土生产分析系统
CN110827169B (zh) 一种基于分级指标的分布式电网业务监控方法
CN114519926A (zh) 基于物联网的环保监测用仪表智能控制系统
CN202285139U (zh) 预拌商品混凝土动态质量监控系统
CN111222968A (zh) 一种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方法及系统
CN209014933U (zh) 一种智能碾压压实动态质量监控系统
CN115062901A (zh)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
CN202854576U (zh) 汽车生产线数据管理系统
CN110045695A (zh) 一种基于方差分析的工艺参数在线预警方法
CN114417981A (zh) 一种智能河长巡测系统
CN11700747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智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
CN112903946A (zh) 一种新型零星工业废水收集水质检测预警方法
CN109035006A (zh) 一种贷后风险监控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5320993A (zh) 基于证据理论的水资源污染检测方法
CN110339938A (zh) 一种数字化煤炭分选系统
CN109032214A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安全报警系统
CN110414606B (zh) 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告警区域划分数量的确定方法
CN101923605A (zh) 铁路防灾风预警方法
CN105763397B (zh) 一种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1718760U (zh) 一种工业实时数据处理系统
CN11719322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污水处理智能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