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53966A -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3966A
CN116253966A CN202310306916.9A CN202310306916A CN116253966A CN 116253966 A CN116253966 A CN 116253966A CN 202310306916 A CN202310306916 A CN 202310306916A CN 116253966 A CN116253966 A CN 116253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bsorbent resin
super absorbent
acrylamide
antibac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69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卫东
韩伟恒
朱雅亮
刘新
阮玉林
张佳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tellit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tellit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tellit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tellit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69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53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53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3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吸水树脂80‑90份、甲壳素3‑6份、改性钛酸钾晶须5‑7份、沸石粉末5‑15份,所述的高吸水树脂由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按三者的总重量计,高支链淀粉为5‑40份,丙烯酸为50‑90份,丙烯酰胺为1‑40份,本发明吸水能力强,且抗菌性强,不刺激皮肤,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吸水树脂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吸水树脂(SAP)又称高吸水剂、保水剂、保湿剂,是一种具有高吸水保水能力的轻度交联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目前SAP广泛应用于妇女儿童卫生材料、水溶胀密封材料、包装材料、建筑材料、农林业保水抗旱材料等。其中市场最大的是在婴儿尿不湿和妇女卫生巾领域。以前的专利提出了利用不同原料和方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包含了树脂洗液率和洗液速度改善的问题。但作为在工业、农林、日用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SAP,按照其用途所要求的性能特点各不相同。据报道,目前世界上作为女性卫生巾和化妆品用的SAP占总产量的80%以上,它不但要求较高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而且需要一定的抗菌杀菌性能。研究表明,妇女的一生中,70%以上的人会感染细菌造成妇科疾病,这与卫生巾用吸水树脂不具备抗菌性具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婴儿和老人在使用此类卫生用过程中,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弱,细菌的滋生对他们的健康也极为不利。
市场上为了使吸水树脂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人们在其中添加抗菌剂,从而获得抗菌高吸水树脂。抗菌剂多数含有银离子,首先,银离子成本价格高,其次,贴身时可能会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内部,由于其与人体的亲和力较大,容易在体内沉积影响健康,而且,银离子易变成棕色氧化银,降低抗菌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水能力强,且抗菌性强,不刺激皮肤,更加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吸水树脂80-90份、甲壳素3-6份、改性钛酸钾晶须5-7份、沸石粉末5-1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吸水树脂由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按三者的总重量计,高支链淀粉为5-40份,丙烯酸为50-90份,丙烯酰胺为1-40份。
进一步的沸石粉末平均粒径为0.1-10微米。
进一步的甲壳素直径为2-4微米。
进一步的改性钛酸钾晶须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为六钛酸钾晶须,粒径为3-5微米。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混合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使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制得吸水树脂;(2)将甲壳素、改性钛酸钾晶须、沸石粉末按配比加入高吸水树脂凝胶中,机械搅拌;干燥除水后粉碎得到高吸水树脂。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添加的高支链淀粉为5-40份,丙烯酸为50-90份,丙烯酰胺为1-40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但能够实现高吸收性,而且具有除臭效果,并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功效,能够作为贴身使用,不会刺激皮肤,抑制细菌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吸水树脂80-90份、甲壳素3-6份、改性钛酸钾晶须5-7份、沸石粉末5-15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吸水树脂由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按三者的总重量计,高支链淀粉为5-40份,丙烯酸为50-90份,丙烯酰胺为1-40份。
优选的沸石粉末平均粒径为0.1-10微米。
本实施例优选的甲壳素直径为2-4微米。
其中改性钛酸钾晶须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为六钛酸钾晶须,粒径为3-5微米。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混合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使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制得吸水树脂;(2)将甲壳素、改性钛酸钾晶须、沸石粉末按配比加入高吸水树脂凝胶中,机械搅拌;干燥除水后粉碎得到高吸水树脂。
在步骤(1)中,添加的高支链淀粉为5-40份,丙烯酸为50-90份,丙烯酰胺为1-40份。
实施例一: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吸水树脂80份、甲壳素4份、改性钛酸钾晶须5份、沸石粉末7份。
其中所述的高吸水树脂由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按三者的总重量计,高支链淀粉为23份,丙烯酸为77份,丙烯酰胺为25份。
优选的沸石粉末平均粒径为1-4微米。
本实施例优选的甲壳素直径为2-4微米。
其中改性钛酸钾晶须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为六钛酸钾晶须,粒径为3-5微米。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混合高支链淀粉为23份,丙烯酸为77份,丙烯酰胺为25份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使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制得吸水树脂;(2)将甲壳素4份、改性钛酸钾晶须5份、沸石粉末7份,加入高吸水树脂凝胶中,机械搅拌;干燥除水后粉碎得到高吸水树脂。
实施例二: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吸水树脂85份、甲壳素4份、改性钛酸钾晶须7份、沸石粉末12份。
其中所述的高吸水树脂由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按三者的总重量计,高支链淀粉为30份,丙烯酸为60份,丙烯酰胺为18份。
优选的沸石粉末平均粒径为1-4微米。
本实施例优选的甲壳素直径为2-4微米。
其中改性钛酸钾晶须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为六钛酸钾晶须,粒径为3-5微米。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混合高支链淀粉为30份,丙烯酸为60份,丙烯酰胺为18份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使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制得吸水树脂;(2)将甲壳素4份、改性钛酸钾晶须7份、沸石粉末12份,加入高吸水树脂凝胶中,机械搅拌;干燥除水后粉碎得到高吸水树脂。
实施例三: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吸水树脂90份、甲壳素3份、改性钛酸钾晶须6份、沸石粉末15份。
其中所述的高吸水树脂由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按三者的总重量计,高支链淀粉为40份,丙烯酸为68份,丙烯酰胺为25份。
优选的沸石粉末平均粒径为1-4微米。
本实施例优选的甲壳素直径为2-4微米。
其中改性钛酸钾晶须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为六钛酸钾晶须,粒径为3-5微米。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混合高支链淀粉为40份,丙烯酸为68份,丙烯酰胺为25份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使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制得吸水树脂;(2)将甲壳素3份、改性钛酸钾晶须6份、沸石粉末15份,加入高吸水树脂凝胶中,机械搅拌;干燥除水后粉碎得到高吸水树脂。
实施例四: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吸水树脂90份、甲壳素6份、改性钛酸钾晶须5份、沸石粉末15份。
其中所述的高吸水树脂由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按三者的总重量计,高支链淀粉为32份,丙烯酸为61份,丙烯酰胺为18份。
优选的沸石粉末平均粒径为1-4微米。
本实施例优选的甲壳素直径为2-4微米。
其中改性钛酸钾晶须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为六钛酸钾晶须,粒径为3-5微米。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1)混合高支链淀粉为32份,丙烯酸为61份,丙烯酰胺为18份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使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制得吸水树脂;(2)将甲壳素6份、改性钛酸钾晶须5份、沸石粉末15份,加入高吸水树脂凝胶中,机械搅拌;干燥除水后粉碎得到高吸水树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吸水树脂80-90份、甲壳素3-6份、改性钛酸钾晶须5-7份、沸石粉末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吸水树脂由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按三者的总重量计,高支链淀粉为5-40份,丙烯酸为50-90份,丙烯酰胺为1-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其特征在于:沸石粉末平均粒径为0.1-1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其特征在于:甲壳素直径为2-4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其特征在于:改性钛酸钾晶须采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为六钛酸钾晶须,粒径为3-5微米。
6.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1)混合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并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使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制得吸水树脂;(2)将甲壳素、改性钛酸钾晶须、沸石粉末按配比加入高吸水树脂凝胶中,机械搅拌;干燥除水后粉碎得到高吸水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添加的高支链淀粉为5-40份,丙烯酸为50-90份,丙烯酰胺为1-40份。
CN202310306916.9A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253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6916.9A CN116253966A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6916.9A CN116253966A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3966A true CN116253966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8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6916.9A Pending CN116253966A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539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31905B1 (ko) 수세식처리가능한조성물
DE60022727T3 (de) Wasserabsorbierende Harzzusammensetzung
DE60032941T2 (de) Superabsorbierende polymere mit verzögerter wasserabsorption
US9873751B2 (en)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comprising peroxide
US5409771A (en) Aqueous-liquid and blood-absorbing powdery reticulated polymers,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their use as absorbents in sanitary articles
EP1455846B1 (en) Cellulose fibers treated with acidic odor control agents
EP1434606B1 (de) Polymerenmischung von hydrogelen unterschiedlichen ph-wertes
DE60027559T2 (de) Geruchskontrollzusammensetzungen enthaltende superabsorbierendes polymer
EP1485432B1 (de) Polymergemische mit verbesserter geruchskontrolle
JP3307957B2 (ja) 抗菌性ヒドロゲル形成吸収ポリマ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501462A (zh) 一种抑菌除臭高吸水性树脂及含该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收制品
WO2007047598A1 (en)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ncreased absorption and retention capacity for proteinaceous or serous body fluids
EP1776966A1 (en)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absorption and retention capacity for proteinaceous or serous body fluids
CH648332A5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augfaehigen materials und seine verwendung in saugfaehigen artikeln.
JP4620662B2 (ja) 皮膚に優しい使い捨て製品
DE10218147A1 (de) Wasserabsorbierende, die Zersetzung von Körperflüssigkeiten verzögerndes Polymerteilchen, diese beinhaltende Verbunde sowie deren Verwendung
DE60320255T2 (de) Absorbierende Artikel enthaltend superabsorbierende Polymerpartikeln, mit einer nicht-kovalent gebundenen Beschichtung
JP2007514051A (ja) 複数成分の粒子を含む超吸収性材料
DE60130446T2 (de) Chitosanmaterial mit absorbierendem anionischen gel
TW200822938A (en) Absorbent article
CN110075342A (zh) 一种抗菌除臭的高吸水性树脂组合物
PL197154B1 (pl) Struktura chłonna do wyrobów chłonnych zawierająca częściowo zobojętniony materiał superchłonny oraz wyrób chłonny zawierający taką strukturę chłonną
JP5091373B2 (ja) 吸水性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吸収物品
CN116253966A (zh) 一种抗菌非离子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E60112421T2 (de) Absorbierende artikel mit einem kationischen polysaccharid und einem silik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