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8796A - 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8796A
CN116248796A CN202211551708.7A CN202211551708A CN116248796A CN 116248796 A CN116248796 A CN 116248796A CN 202211551708 A CN202211551708 A CN 202211551708A CN 116248796 A CN116248796 A CN 116248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user
called
service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17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振勇
王文剑
韩笑
孟祥勇
陈杰
李晓
李荣荣
马翔
魏丰硕
刘亚宁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17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87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48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8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04Arrangements at the exchange for service or number selection by vo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46Call controllers; Call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减少VPN平台负荷,保障主叫用户的呼叫业务不受影响。该方法应用于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主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方法包括: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第一被叫号码;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其中,第一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

Description

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的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TlE)业务是通过建立虚拟专用网,利用缩位拨号、专用编号计划的方式向同属于一个集团网和家庭网的内部成员提供语音通话,并实现短号互拨等功能。
在目前的呼叫方法中,属于VPN业务平台的主叫用户拨打同一网内短号或长号、非网内长号均会触发VPN业务平台。但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每时每刻VPN业务平台都可能会有许多用户请求服务,则在用户使用的高峰时间段内,会出现VPN业务平台的负荷过高、硬件处理能力即将达到极限的情况。当VP N业务平台的负荷过高,进一步会导致出现大量的业务限呼及过负荷告警的情况,导致用户无法进行呼叫。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降低VPN业务平台的负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高峰期的使用用户增多而导致的VPN业务平台的负荷过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呼叫方法,应用于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主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第一被叫号码;
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其中,第一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包括:
在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SIP请求消息。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包括:
在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VPN业务平台发送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用于请求VPN业务平台将第一被叫号码修改为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的第二被叫号码;
从VPN业务平台获取第二被叫号码,向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SIP请求消息,第二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二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第二被叫号码。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规则配置在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呼叫方法,应用于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被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SIP请求消息包括与主叫用户对应的第一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
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其中呼叫方式包括直接呼叫或者呼叫转移;第二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为呼叫转移时主叫用户与呼叫转移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包括:
响应于采用呼叫转移的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且呼叫转移用户与主叫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在SIP请求消息中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向VPN业务平台发送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后的SIP请求消息;其中,呼叫转移标识用于指示VPN业务平台将第一主叫号码修改为大于长度阈值的第二主叫号码;
接收来自VPN业务平台的第二主叫号码;
向呼叫转移用户发送包括第二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的SIP请求消息。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呼叫转移标识携带在SIP请求消息中的P-Served-User头域中。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包括:
响应于采用直接呼叫的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且被叫用户与主叫用户在同一VPN业务组时,向被叫用户发送SIP请求消息。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规则配置在被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呼叫装置,应用于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主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装置包括:
第一主叫业务接受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第一被叫号码;
第一呼叫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其中,第一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呼叫模块,包括:
第一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SIP请求消息。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呼叫模块,包括:
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VPN业务平台发送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用于请求VPN业务平台将第一被叫号码修改为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的第二被叫号码;
第二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从VPN业务平台获取第二被叫号码,向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SIP请求消息,第二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二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第二被叫号码。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规则配置在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呼叫装置,应用于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被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装置包括:
第二主叫业务接受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SIP请求消息包括与主叫用户对应的第一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
第二呼叫模块,用于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其中呼叫方式包括直接呼叫或者呼叫转移;第二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 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为呼叫转移时主叫用户与呼叫转移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呼叫模块包括:
第三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采用呼叫转移的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且呼叫转移用户与主叫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在SIP请求消息中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向VPN业务平台发送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后的SIP请求消息;其中,呼叫转移标识用于指示VPN业务平台将第一主叫号码修改为大于长度阈值的第二主叫号码;
第二主叫号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VPN业务平台的第二主叫号码;
第四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呼叫转移用户发送包括第二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的SIP请求消息。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呼叫转移标识携带在SIP请求消息中的P-Served-User头域中。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呼叫模块包括:
第五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采用直接呼叫的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且被叫用户与主叫用户在同一VPN业务组时,向被叫用户发送SIP请求消息。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规则配置在被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
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呼叫设备,该呼叫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呼叫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呼叫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呼叫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呼叫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呼叫设备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呼叫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呼叫设备,该呼叫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呼叫设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呼叫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呼叫方法。
第八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呼叫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呼叫设备能够执行如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呼叫方法。
在本公开中,上述呼叫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公开类似,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公开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呼叫方法应用于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主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方法包括: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第一被叫号码;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其中,第一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在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主机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后,基于被叫号码的长度对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主叫业务进行过滤,使得当读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被叫号码被发送至VPN业务平台进行处理。利用对主叫业务的SIP请求消息的路由变换,实现对VPN业务平台的业务疏通,减少VPN平台负荷,进而一定程度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用户量过大致使平台负载过高的风险,以保障主叫用户的呼叫业务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呼叫方法的内部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呼叫方法的内部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呼叫方法的内部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呼叫方法的内部流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呼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呼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呼叫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公开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公开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以下,对本申请涉及到的名词以及技术进行解释。
1、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CSCF)
CSCF网元是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内部的功能实体,是整个IMS网络的核心。要负责处理多媒体呼叫会话过程中的信令控制。它管理IMS网络的用户鉴权、IMS承载面服务质量、与其它网络实体配合进行SIP会话的控制,以及业务协商和资源分配等。CSCF网元主要负责和用户业务息息相关的注册和鉴权、会话控制、路由管理、网管和计费等功能的控制。根据功能分为代理CSCF(Proxy CSCF,P-CSCF),查询CSCF(InterrogatingCSCF,I-CSCF),服务CSCF(Serving CSCF,S-CSCF),紧急CSCF(EmergencyCSCF,E-CSCF),本质上它们都是SIP服务器,处理SIP信令。
2、虚拟专用网业务平台(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
VPN业务平台是提供VPN业务的平台,VPN业务通过建立虚拟专用网,利用缩位拨号、专用编号计划等方式向集团网客户或家庭网客户的内部成员提供语音通话,实现短号互拨功能,同时还提供一些基本的语音通话功能,如呼叫转移、来电显示等。
3、会话初始协议请求消息(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
会话初始协议SIP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工程任务组)制定的多媒体通信协议。它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这些会话可以是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SIP协议是一个Client/Sever协议,因此SIP消息分两种:SIP请求消息和SIP响应消息。SIP请求消息是SIP客户端为了激活特定操作而发给服务器端的消息,例如,常用的SIP请求消息包括:用于表示主叫用户发起会话请求,邀请其他用户加入一个会话的请求消息;用于表示终止一个已经建立的呼叫的请求消息等。
4、长号、短号
长号是指用户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的真实号码,目前常见的为11位手机号码,利用长号可以拨打任何用户的手机。而短号是指用户在加入集团网或家庭网之后,其所在的网内分配的号码,通过短号仅能够与处于同一个集团网或者家庭网内的用户建立通话。
5、触发规则(Initial Filter Criteria,IFC)
IMS网络初始过滤规则表示了业务触发信息,它描述何时使用特定的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来处理特定的业务,即如何根据到来的SIP请求消息选择特定的AS。S-CSCF网元通过分析到达的SIP请求消息,可以根据IFC中的业务点触发器(ServicePoint Trigger,SPT)对SIP请求消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业务的触发。
6、VPN业务中的呼叫转移及来电显示
在VPN业务网内VPN用户可以把呼叫转移至其他号码,此处的其他号码可以是与该VPN业务网内的VPN用户,也可以是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的号码。在VPN业务网内的VPN用户将原主叫用户的呼叫转移至其他号码时,来电显示的号码为原主叫号码。
在现有技术中,VPN主叫用户在进行主叫业务时,根据该用户签约的VPN业务的IFC,该主叫用户的主叫业务被触发至VPN业务平台,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中包括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在主叫用户呼叫的被叫用户为同一个VP N业务组内的用户时,主叫业务中的被叫号码可以为VPN短号也可以为长号,而在主叫用户呼叫的被叫用户不与主叫用户在同一个VPN业务组内时,主叫业务中的被叫号码只能是长号。由于主叫用户时VPN业务组内的用户,因此在以上不同情况中该主叫用户发起的所有呼叫业务均会被上传至VPN业务平台。由VPN平台根据业务逻辑判断主被叫是否为同一集团,继而进行后续对被叫用户的呼叫。
由于VPN业务可以实现网内用户通过短号进行互相通话的拨打,短号更便于记忆,具有拨打便捷的优点。此外,开通VPN业务之后网内用户间的通话的资费比普通业务通话资费低,且VPN业务中的用户可以实现统一管理,因此VPN业务吸引了的较多的用户。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每时每刻VPN业务平台都可能会有许多用户请求服务,而VPN用户量的激增,导致在高峰时间段内VPN业务平台的负荷过高、硬件处理能力即将达到阈值。在现网路由中,主叫VPN用户拨打同一网内短号或长号、非网内长号均会触发VPN平台,从而引起VPN业务平台的负荷过载,进而出现大量业务限呼及过负荷告警的情况,导致用户无法进行VPN业务的呼叫。
为了解决由于同时使用的VPN用户较多而导致VPN平台负荷过高,进一步导致用户无法进行正常呼叫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呼叫方法。
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主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
主叫用户可以通过拨打被叫用户的手机号码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中包括第一SIP请求消息,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第一被叫号码。
步骤S120: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
其中,第一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规则配置在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基于此,在主叫用户发起主叫业务时,就可以根据IFC对该主叫业务进行触发。
示例性地,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的电话号码后,主叫用户A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主叫用户A发起的主叫业务,该主叫业务中包括用于请求被叫用户B的第一SIP请求消息,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A拨打的被叫用户B的第一被叫号码。主叫用户A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基于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的第一规则以及第一SIP请求消息,对被叫用户B进行呼叫。其中,第一规则可以过滤出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例如,若被叫用户B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则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发起的主叫业务为需要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
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可以将需要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从所有主叫业务中过滤出来,然后基于过滤的结果对被叫用户进行呼叫。其中,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即表示该目标主叫业务主叫用户是通过呼叫同属于一个VPN业务组内的被叫用户的VPN业务短号发起的,此时,通过该目标主叫业务可以被发送至VPN业务平台进行处理。例如,VPN业务平台将该短号修改为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的第二被叫号码,再基于第二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通过第一规则将需要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进行过滤,可以减小VPN业务平台的负荷。
请参看图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的步骤S1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10:在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SIP请求消息。
具体地,例如第一长度阈值为11,那么在被叫用户B的第一被叫号码为11位数字的号码时,说明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的电话号码为长号,则此时主叫用户A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直接向被叫用户B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SIP请求消息。也就是说,管被叫用户B是否与主叫用户A为同一个VPN业务组的用户,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发起的主叫业务无需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
请参看图3,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的步骤S1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21:在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VPN业务平台发送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用于请求VPN业务平台将第一被叫号码修改为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的第二被叫号码;
步骤S1222:从VPN业务平台获取第二被叫号码,向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SIP请求消息,第二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二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第二被叫号码。
具体地,例如第一长度阈值为11,那么在被叫用户B的第一被叫号码为4位数字的号码时,说明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的电话号码为短号,则此时主叫用户A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不可以直接向被叫用户B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SIP请求消息,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发起的主叫业务需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主叫用户A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VPN业务平台发送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以请求VPN业务平台将第一被叫号码修改为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的第二被叫号码,即将4位数字的短号修改为11为数字的长号。从VPN业务平台获取长号后,即可基于第二被叫号码向被叫用户B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SIP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基于此,主叫用户A向被叫用户B拨打电话时,若主叫用户A拨打的是被叫用户B的长号,则无需VPN业务平台进行处理,若主叫用户A拨打的是被叫用户B的短号,则需VPN业务平台进行处理。此外,若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主叫用户A仅可拨打被叫用户B的长号,此时,也无需VPN业务平台进行处理。通过对被叫号码的长度进行判断,可以过滤出需要VP N业务平台进行处理的呼叫业务,从而降低VPN业务平台的负荷。
请参看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呼叫方法,应用于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被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
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SIP请求消息包括与主叫用户对应的第一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
主叫用户可以通过拨打被叫用户的手机号码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中包括SIP请求消息,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第一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被叫号码。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该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
步骤S220: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
其中,呼叫方式包括直接呼叫或者呼叫转移;第二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为呼叫转移时主叫用户与呼叫转移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
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该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后,即可呼叫被叫用户。具体地,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通过第二规则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为呼叫转移时主叫用户与呼叫转移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从而降低VPN业务平台的负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规则配置在被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基于此,在接收到主叫用户发起主叫业务后,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就可以根据IFC对该主叫业务进行触发。
示例性地,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的电话号码后,被叫用户B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主叫用户A发起的主叫业务,该主叫业务中包括用于请求被叫用户B的SIP请求消息,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A的第一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B的被叫号码。被叫用户B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基于被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的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对被叫用户B进行呼叫。其中,呼叫方式包括直接呼叫或者呼叫转移;第二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为呼叫转移时主叫用户与呼叫转移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第二规则可以过滤出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例如,若被叫用户B正处于通话并开通了呼叫转移业务,被叫用户B的呼叫转移用户为C,即主叫用户A向被叫用户B发起的通话被转移至呼叫转移用户C,其中,主叫用户A与呼叫转移用户C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需要VPN业务平台处理该呼叫转移业务,从而可以减小VPN业务平台的负荷。
请参看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的步骤S2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11:响应于采用呼叫转移的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且呼叫转移用户与主叫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在SIP请求消息中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向VPN业务平台发送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后的SIP请求消息。
其中,呼叫转移标识用于指示VPN业务平台将第一主叫号码修改为大于长度阈值的第二主叫号码。
步骤S2212:接收来自VPN业务平台的第二主叫号码。
步骤S2213:向呼叫转移用户发送包括第二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的SIP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具体地,例如第二长度阈值为11,那么在主叫用户A的第一主叫号码为4位数字的号码时,说明主叫用户A与被叫用户B处于同一VPN业务组,则此时被叫用户B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不可以直接将第一主叫号码向呼叫转移用户C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SIP请求消息,因此,主叫用户A拨打被叫用户B而向呼叫转移用户C发起的主叫业务需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被叫用户B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VPN业务平台发送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后的SIP请求消息,以请求VPN业务平台将第一主叫号码修改为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的第二主叫号码,即将4位数字的短号修改为11为数字的长号。从VPN业务平台获取第二主叫号码后,即可向呼叫转移用户C发送包括第二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B的被叫号码的SIP请求消息。
主叫用户A向被叫用户B拨打电话且发送呼叫转移时,若主叫用户A与被叫用户B不在同一VPN业务组,则主叫用户A发起的主叫业务中包括的第一主叫号码为长号,无需VPN业务平台进行处理,从而降低VPN业务平台的负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呼叫转移标识携带在SIP请求消息中的P-Served-User头域中。
请参看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的步骤S22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20:响应于采用直接呼叫的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且被叫用户与主叫用户在同一VPN业务组时,向被叫用户发送SIP请求消息。
具体地,例如第二长度阈值为11,那么在主叫用户A的第一主叫号码为11位数字的号码时,说明主叫用户A与被叫用户B不在同一个VPN业务组,则此时被叫用户B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直接向呼叫转移用户C进行呼叫,无需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
可以看出,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呼叫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7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装置700,应用于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主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装置包括:
第一主叫业务接受模块710,用于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第一被叫号码;
第一呼叫模块720,用于基于第一规则以及第一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户;其中,第一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呼叫模块,包括:
第一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一SIP请求消息。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呼叫模块,包括:
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VPN业务平台发送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用于请求VPN业务平台将第一被叫号码修改为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的第二被叫号码;
第二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从VPN业务平台获取第二被叫号码,向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SIP请求消息,第二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第二SIP请求消息中包括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第二被叫号码。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规则配置在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如图8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装置800,应用于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被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装置包括:
第二主叫业务接受模块810,用于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主叫业务包括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SIP请求消息包括与主叫用户对应的第一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
第二呼叫模块820,用于基于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其中呼叫方式包括直接呼叫或者呼叫转移;第二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为呼叫转移时主叫用户与呼叫转移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呼叫模块包括:
第三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采用呼叫转移的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且呼叫转移用户与主叫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则在SIP请求消息中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向VPN业务平台发送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后的SIP请求消息;其中,呼叫转移标识用于指示VPN业务平台将第一主叫号码修改为大于长度阈值的第二主叫号码;
第二主叫号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VPN业务平台的第二主叫号码;
第四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呼叫转移用户发送包括第二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的SIP请求消息。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呼叫转移标识携带在SIP请求消息中的P-Served-User头域中。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呼叫模块包括:
第五SIP请求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采用直接呼叫的呼叫方式呼叫被叫用户、且被叫用户与主叫用户在同一VPN业务组时,向被叫用户发送SIP请求消息。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规则配置在被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数据完整性确定系统中任一设备所需执行的方法。该呼叫设备可以为本公开中涉及的呼叫设备,或者呼叫装置中的模块;或者是呼叫设备中的芯片,也可以是其他用于执行呼叫方法的装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在通过硬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呼叫设备具体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呼叫设备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通信线路9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904,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3。其中,处理器901,存储器903以及通信接口904三者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902连接。
处理器9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通信线路902可以包括一通路,用于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9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9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 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 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包括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器903可以独立于处理器901存在,即存储器903可以为处理器901外部的存储器,此时,存储器903可以通过通信线路902与处理器901相连接,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或者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901来控制执行,实现本公开下述实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器903也可以和处理器901集成在一起,即存储器903可以为处理器901的内部存储器,例如,该存储器903为高速缓存,可以用于暂存一些数据和指令信息等。
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处理器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9中的CPU0和CPU1。作为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呼叫设备9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9中的处理器901和处理器907。作为再一种可实现方式,呼叫设备9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905和输入设备906。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网络节点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网络节点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 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呼叫方法。由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所述主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所述主叫业务包括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所述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所述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第一被叫号码;
基于第一规则以及所述第一被叫号码,呼叫所述被叫用户;其中,所述第一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所述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规则以及所述第一被叫号码,呼叫所述被叫用户,包括:
在所述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SIP请求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规则以及所述第一被叫号码,呼叫所述被叫用户,包括:
在所述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VPN业务平台发送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所述呼叫业务处理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VP N业务平台将所述第一被叫号码修改为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阈值的第二被叫号码;
从所述VPN业务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被叫号码,向所述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二SIP请求消息,所述第二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所述被叫用户,所述第二SIP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所述第二被叫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规则配置在所述主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6.一种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所述被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所述主叫业务包括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所述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所述SIP请求消息包括与所述主叫用户对应的第一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
基于所述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所述被叫用户;其中所述呼叫方式包括直接呼叫或者呼叫转移;所述第二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所述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为呼叫转移时主叫用户与呼叫转移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所述被叫用户,包括:
响应于采用呼叫转移的呼叫方式呼叫所述被叫用户、且呼叫转移用户与所述主叫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在所述SIP请求消息中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向所述VPN业务平台发送添加呼叫转移标识后的SIP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呼叫转移标识用于指示所述VPN业务平台将所述第一主叫号码修改为大于所述长度阈值的第二主叫号码;
接收来自所述VPN业务平台的所述第二主叫号码;
向所述呼叫转移用户发送包括所述第二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的SIP请求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转移标识携带在SIP请求消息中的P-Served-User头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所述被叫用户,包括:
响应于采用直接呼叫的呼叫方式呼叫所述被叫用户、且所述被叫用户与所述主叫用户在同一VPN业务组时,向所述被叫用户发送所述SIP请求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规则配置在所述被叫用户签约的触发规则IFC中。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用户和所述被叫用户处于同一VPN业务组。
12.一种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所述主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主叫业务接受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所述主叫业务包括第一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所述第一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所述第一SIP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主叫用户的主叫号码以及与被叫用户对应的第一被叫号码;
第一呼叫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规则以及所述第一被叫号码,呼叫所述被叫用户;其中,所述第一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主叫业务,所述目标主叫业务包括的第一SIP请求消息中的第一被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
13.一种呼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被叫用户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所述被叫用户为虚拟专用网VPN业务平台的用户,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主叫业务接受模块,用于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主叫业务,所述主叫业务包括会话初始协议SIP请求消息;所述SIP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呼叫被叫用户,所述SIP请求消息包括与所述主叫用户对应的第一主叫号码以及被叫用户的被叫号码;
第二呼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SIP请求消息、第二规则以及呼叫方式,呼叫所述被叫用户;其中所述呼叫方式包括直接呼叫或者呼叫转移;所述第二规则用于过滤通过VPN业务平台处理的目标呼叫转移业务,所述目标呼叫转移业务为呼叫转移时主叫用户与呼叫转移用户不在同一VPN业务组、且主叫号码的长度小于第一长度阈值的呼叫转移业务。
14.一种呼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呼叫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呼叫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5或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呼叫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呼叫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呼叫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5或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呼叫方法。
CN202211551708.7A 2022-12-05 2022-12-05 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2487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1708.7A CN116248796A (zh) 2022-12-05 2022-12-05 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1708.7A CN116248796A (zh) 2022-12-05 2022-12-05 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8796A true CN116248796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6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1708.7A Pending CN116248796A (zh) 2022-12-05 2022-12-05 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879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2051A (zh) 用于认证网络间资源请求的系统和方法
US665799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control to a single telephone end terminal from multiple service providers
CN101213821A (zh) 使用通信重定向和处理提供增强业务
CN101416468A (zh) 通信系统中由网络发起的ims注册
EP2169895A1 (en) A call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ive device
CN101217600A (zh) 询问转接业务方法和装置
RU2510584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ервиса оверрайда при экстренном вызове
CN101150532B (zh) 一种实现业务集成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40429A (zh) 一种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US9509724B2 (en) Handl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message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US6967933B2 (en) Processing multimedia calls in a packet-based network
CN108111700B (zh) 遇忙回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74746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ulsively receiving multi-calls over internet protocol phones in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system
CN1327664A (zh) 智能网业务的触发
EP2421195A1 (en) Call connection method of relation call between networks and service broker system
CN116248796A (zh) 呼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924789A (zh) 一种实现不同类型业务嵌套的方法和系统
CA227202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enhanced services of an intelligent telephone network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CN1984187B (zh) 一种限定回叫业务触发的方法和系统
AU200725051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KR20160077799A (ko) 통화중 녹음 방법 및 그 통신시스템
CN102118369A (zh) 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RU2465651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х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поле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ims в системы обработки вызовов
CN116582615A (zh) 通话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2152116A1 (zh) 呼叫转接方法、系统及网页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