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3775A - 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3775A
CN116243775A CN202211636988.1A CN202211636988A CN116243775A CN 116243775 A CN116243775 A CN 116243775A CN 202211636988 A CN202211636988 A CN 202211636988A CN 116243775 A CN116243775 A CN 116243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lug
circuit board
plat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69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良义
陈刚
刘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69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3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43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3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用于改善电源的散热效果。该电源包括:第一电路板、扩展板以及多个功能器件。第一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一端的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与外部的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扩展板设置于主体部,且与主体部电连接;其中,扩展板在第一电路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第一插接部。多个功能器件包括第一功能器件和第二功能器件;其中,第一功能器件设置于主体部,并与主体部电连接;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扩展板,并与扩展板电连接。上述电源用于给计算设备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兴起,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算力需求越来越高,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以及相关部件的功耗逐渐提升,服务器电源的功率从以前的几百瓦上升到上千瓦,方可满足CPU等功率器件的功耗要求。然而随着服务器的电源的功率的增大,导致服务器的电源的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用于改善电源的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电源包括第一电路板、扩展板以及多个功能器件。第一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一端的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与外部的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扩展板设置于主体部,且与主体部电连接;其中,扩展板在第一电路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第一插接部。多个功能器件包括第一功能器件和第二功能器件;其中,第一功能器件设置于主体部,并与主体部电连接;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扩展板,并与扩展板电连接。
上述电源中,多个功能器件包括第一功能器件和第二功能器件,其中,多个第一功能器件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多个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扩展板上。通过设置扩展板,将部分功能器件,如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扩展板上,从而可以增大第一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空间,以此可以改善电源的散热效果。除此之外,第一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空间增大了,还可以降低电源的内的功能器件的布局难度。此外,扩展板在第一电路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第一插接部。而在现有技术中,第一插接部的上方并未投入使用,处于空闲状态。上述电源可以利用第一插接部的上方的空间设置扩展板,进而提升了电源中的可利用空间,增大了电源的体积,从而降低了功率密度,改善电源的散热效果。除此之外,电源内的可利用空间增大了,还可以降低电源内的功能器件的布局难度。此外利用第一插接部上方的空间来设置扩展板,可以在增大电源体积的同时,不增大电源在箱体的底板上所占用的空间。其中,在电源中,功率密度可以理解为电源的功率与电源体积的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展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电连接;其中,第一板部与第一插接部相对设置;第二板部与主体部相对设置。
其中,扩展板在第一电路板上的正投影既可以覆盖第一插接部,还可以覆盖主体部,从而可以增大扩展板的面积,降低第二功能器件的布局难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扩展板上的第二功能器件的数量,进而减少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功能器件的数量,进一步改善电源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第二板部;第一板部用作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与外部的第二电路板电连接。其中,第一插接部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第二插接部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其中,将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的第二插接部与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第一插接部分别设置于扩展板和第一电路板上,从而可以将第一插接部的宽度设计的较大,进而可以增大电源信号的通流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功能器件包括电源的控制器。
其中,控制芯片可以接收控制信号,并且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对电压处理模块中的第一功能器件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子插接部和第二子插接部,第一子插接部和第二子插接部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子插接部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第二子插接部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其中,电源可以通过第一子插接部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从而可以向第二电路板传输电源信号。此外,电源可以通过第二子插接部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从而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电路板的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器件为多个;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功能器件设置于目标区域,目标区域为主体部靠近第一插接部的区域;在设置于目标区域的第一功能器件中,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功能器件的高度小于设置于目标区域外的第一功能器件高度中的最小高度。扩展板设置在目标区域的第一功能器件背离第一电路板的一侧;扩展板在第一电路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第二功能器件。
其中,设置于目标区域上的任一第一功能器件的高度均小于主体部其他区域上的第一功能器件的最小高度。由于目标区域上的第一功能器件较低,因此在目标区域的上方设置第一扩展板的第二板部后,可以避免第一扩展板上设置第二功能器件后,第二功能器件的顶部的位置过高,从而导致电源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的方向上的尺寸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还包括扩展转接板;扩展板通过扩展转接板设置于主体部,并与主体部电连接。
其中,扩展转接板可以为电路板,扩展转接板上还可以设置有部分功能器件,进而可以进一步增大电源内部的可利用空间,降低功能器件的布局难度,提高电源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还包括转接连接器;扩展板通过转接连接器设置于主体部,并与主体部电连接。
示例的,转接连接器可以包括插针。此时,扩展板与主体部之间可以通过插针电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计算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其中,第一插接部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电源通过第一插接部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从而为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的器件进行供电,示例的,第二电路板可以为主板。除此之外,上述计算设备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还包括:电源转接板和第一插接连接器;其中,电源转接板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插接连接器设置于电源转接板背离第二电路板的一侧,且与电源转接板电连接;第一插接连接器与第一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
其中,第一插接部可以包括第一子插接部和第二子插接部,其中,第一子插接部用于传输电源信号,而第二子插接部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第一插接连接器可以与第一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且第一插接连接器可以通过电源转接板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从而电源可以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为第二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的部件进行供电。此时,第一插接连接器可以传输控制信号和电源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还包括:第二插接连接器。第二插接连接器设置于电源转接板背离第二电路板的一侧,且与电源转接板电连接;第一插接连接器与第二插接连接器间隔设置;第二插接连接器与第二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
其中,在电源包括第二插接部的情况下,第一插接部用于传输电源信号,而第二插接部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第二插接部与第二插接连接器插接并电连接,且第二插接连接器可以与电源转接板电连接,进而第二电路板可以将控制信号传输至电源的第二插接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计算设备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电源与第二电路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源内部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功能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电源的主视图;
图8为图6中的电源的左视图;
图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第一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插接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的电源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第一电路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的第一电路板与扩展板连接时的俯视图;
图18为图17中的第一板部在第一插接部上正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的电源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大致”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平行”、“垂直”、“相等”包括所阐述的情况以及与所阐述的情况相近似的情况,该相近似的情况的范围处于可接受偏差范围内,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例如,“平行”包括绝对平行和近似平行,其中近似平行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可以是5°以内偏差;“垂直”包括绝对垂直和近似垂直,其中近似垂直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也可以是5°以内偏差。“相等”包括绝对相等和近似相等,其中近似相等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可以是相等的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其中任一者的5%。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的厚度和区域的面积。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1000,示例的,该计算设备10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计算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计算设备。示例的,计算设备1000可以是服务器、交换机、台式机、便携式电脑、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嵌入式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计算设备1000的类型。
在图1中以计算设备1000为服务器为例对计算设备1000进行示意。
请参阅图1,计算设备1000包括箱体100、多个功率器件(图1中未示出)和电源(图1中未示出)。其中,箱体100包括容纳空间,多个功率器件和电源可以设置于箱体100的容纳空间内。其中,电源可以为多个功率器件进行供电。
示例的,箱体100可以包括箱主体和盖体,箱主体和盖体相互配合连接以围设出上述容纳空间。其中,箱主体和盖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此时,打开盖体便可以暴露出箱主体内的各个部件。其中,箱主体与盖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除外之外,箱主体与盖体之间还可以通过螺钉、螺栓以及销钉等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
示例的,箱主体可以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其中,多个侧板可以沿底板的边缘设置,且多个侧板可以垂直于底板,底板与盖体分别设置于多个侧板相对的两侧。
示例的,功率元件可以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内存、网卡、PCIE(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外围互联总线)卡以及硬盘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计算设备1000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CPU110、内存120、网卡130以及PCIE卡140设置在主板201上。其中,主板201可以设置在底板上。
电源300可以与主板201电连接,进而对设置于主板201上的多个功率器件进行供电。
在一些示例中,在计算设备1000中,电源3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电源300的数量为两个。
例如,多个电源300可以并排设置于底板上。
又例如,多个电源300堆叠设置,其中,位于最底层的一个电源300设置于底板上。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3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3中示出了两个电源300,在图3中两个电源300可以并排设置于箱体100的底板上。示例的,两个电源300分别为第一电源300A和第二电源300B。
请参阅图3,电源300可以包括:壳体310、电源输入接口320、第一插接部332以及设置于壳体310内的多个功能器件(图中未示出)。
在一些示例中,电源输入接口320和第一插接部332可以分别设置于壳体310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310包括多个板件,第一插接部332可以由其中一个板件伸出,示例的,第一插接部332由指定板件伸出,而指定板件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口3100,以此可以便于电源300散热。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310内还可以设置有风扇,风扇可以形成风流,以此将电源300所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电源300的散热效果。其中,风扇所形成的风流可以由散热口3100吹出。
电源输入接口320可以设置于壳体310的一侧,电源输入接口320可以与外部交流电源电连接,以此输入外部交流电。
电源300可以包括电压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可以理解的,电源300中包括多个功能器件,其中,例如一部分功能器件可以组成电压处理模块,又一部分功能器件可以组成控制模块。
电源输入接口320可以与电压处理模块电连接,电压处理模块可以对交流电进行处理,并且可以将交流电转化成目标装置所需的直流电。
图4为图3中的电源300与第二电路板200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4,第一插接部332可以与电源处理模块电连接,且第一插接部332还可以与电源300外部的第二电路板200(即目标装置)电连接,以此将第二电路板200所需求的电源信号发送至第二电路板200,以使此电源300可以为第二电路板200上的需要供电的器件进行供电。示例的,第二电路板200可以为上述主板201(如图2所示)。
而控制模块可以与电压处理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可以产生控制信号,并且根据控制信号对电压处理模块进行控制。示例的,第一插接部332还可以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以此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一插接部332与第二电路板200进行控制信号的交互。示例的,控制信号可以来自于设置于主板201上的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和/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请参阅图4,计算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插接连接器400,插接连接器400的一端可以与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另一端则可以与第一插接部332(如图3所示)插接电连接,进而电源300可以通过第一插接部332以及插接连接器400与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
此时,如图4所示,第一插接部332(如图3所示)以及插接连接器400上方的空间未设置其他器件,处于闲置状态。
图5为电源300内部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的功能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5,电源30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330,第一电路板330包括主体部331和位于主体部331一端的第一插接部332,电源输入接口320与主体部331电连接。多个功能器件可以设置于主体部331上。第一插接部332可以与第二电路板200(如图2所示)电连接,从而电源300可以对第二电路板200上的多个部件进行供电。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路板330还可以包括输入部333,输入部333可以由壳体310(如图2所示)所围成的容纳腔内伸出,电源输入接口320(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于输入部333上。示例的,输入部333可6位于主体部331远离第一插接部332的一侧。
示例的,电压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多个功能器件。示例的,多个功能器件可以包括滤波电路610、整流电路620、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630、缓启电路640以及DC-DC变换电路650。
第一电路板330中设置导电线,第一电路板330上的多个功能器件可以通过导电线电连接。
其中,滤波电路610可以与电源输入接口320电连接,滤波电路610可以对电源输入接口320所接收的交流电信号中的突发脉冲和高频干扰进行过滤,并且可以减少电源300对电网的电磁干扰。示例的,滤波电路610可以包括两级共模电感611,其中,两级共模电感611中可以包括两个串联的电感。
整流电路620可以与滤波电路610电连接,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30可以与整流电路620电连接。其中,整流电路620可以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30配合工作,以提高电源300的功率因数。
示例的,整流电路620可以包括半波整流电路或全波整流电路。
示例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30中可以包括开关管、电感631以及电容632等电子元件。
缓启电路640可以与DC-DC变换电路650配合工作以此将高压交流电信号转化为低压直流电信号,示例的,缓启电路640和DC-DC变换电路650可以将高压交流电信号转为为12V低压直流电信号。
示例的,DC-DC变换电路650包括变压器651和谐振电感652。
在相关技术中,第一电路板330上不仅设置有电压处理模块中的多个功能器件,其上还设置有控制模块及其外围电路,使得电源300的功率密度较大,进而导致该电源300的散热效果较差。其中,在电源300中,功率密度可以理解为电源300的功率与电源300体积的比值。
基于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300。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3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电源300的主视图;图8为图6中的电源300的左视图。
请参阅图6、图7和图8,该电源300包括第一电路板330、扩展板340和多个功能器件(图中未示出)。
其中,第一电路板330包括主体部331和第一插接部332,扩展板340设置于主体部331,且与主体部331电连接。例如,扩展板340可以通过转接连接器与第一电路板330电连接。又例如,扩展板340可以通过扩展转接板350与第一电路板330电连接。
多个功能器件包括第一功能器件和第二功能器件,其中,第一功能器件设置于主体部331,并与主体部331电连接;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扩展板340,并与扩展板340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功能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功能器件用于组成电压处理模块。示例的,多个第一功能器件可以包括上述的滤波电路610、整流电路620、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30、缓启电路640以及DC-DC变换电路650。
在上面一些实施例中,已经对第一电路板330以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30上的电压处理模块进行了介绍,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功能器件可以用于前述的控制模块。示例的,第二功能器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功能器件可以包括电源300的控制器。示例的,电源300的控制器可以包括多个控制芯片。电源300的控制器可以产生控制信号,并发送至电压处理模块,以此对电压处理模块中的第一功能器件进行控制。示例的,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电源状态信号、在位信号以及功率信号等。示例的,控制信号可以为低速信号,示例的,控制信号可以通过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内置集成电路)总线进行传输。
除此之外,第二功能器件还可以包括与电源300的控制器配合使用的电阻以及开关管等。
扩展板340上设置有导电线,设置于扩展板340上的多个第二功能器件可以通过扩展板340中的导电线连接。
其中,第二功能器件可以设置于扩展板340背离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
在图6~图8中,扩展板3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图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300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9,扩展板34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例如,扩展板340的数量为2、3、4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在图9中,以扩展板340的数量为两个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
示例的,扩展板340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30平行设置,在扩展板34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扩展板340可以均与第一电路板330平行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扩展板340,将部分功能器件,如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扩展板340上,从而可以增大第一电路板330上的线路布局空间,以此可以改善电源300的散热效果。除此之外,第一电路板330上的线路布局空间增大了,还可以降低电源300的内的功能器件的布局难度。
此外,扩展板340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第一插接部332。在一些示例中,扩展板340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将第一插接部332完全覆盖。在另一示例中,扩展板340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将第一插接部332的部分覆盖。
此时,可以在第一插接部332的上方设置扩展板340,其中,第一插接部332的上方指的是第一插接部332背离箱体100的底板的一侧。
在现有技术中,第一插接部332的上方并未投入使用,处于空闲状态。而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插接部332的上方的空间设置扩展板340,进而提升了电源300中的可利用空间,增大了电源300的体积,从而降低了功率密度,改善电源300的散热效果。除此之外,电源300内的可利用空间增大了,还可以降低电源300内的功能器件的布局难度。
此外利用第一插接部332上方的空间来设置扩展板340,可以在增大电源300体积的同时,不增大电源300在箱体100的底板上所占用的空间。
请继续参阅图6~图8,在另一些示例中,电源300还包括扩展转接板350。扩展板340通过扩展转接板350设置于主体部331,并与主体部331电连接。其中,扩展转接板350可以为电路板。
主体部331指向第一插接部332的方向为第一方向F1,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垂直,且平行于第一电路板330。
第一电路板330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F2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沿335和第二边沿336,第一插接部332呈条形,且第一插接部3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沿335、第二边沿336的延伸方向相交。示例的,第一插接部332沿第二方向F2延伸,而第一边沿335和第二边沿336沿均可以沿第一方向F1延伸。
扩展转接板350可以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示例的,其中,扩展转接板350可以沿第一边沿335或第二边沿336设置。示例的,扩展转接板350可以与第一方向F1平行,此时,扩展转接板350连接于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可以沿着第一方向F1延伸。
示例的,扩展转接板350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30垂直,扩展板340可以与扩展转接板350垂直。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扩展转接板350和第一电路板330中的一个设置第一连接插座,另一个上设置第一连接插头,第一连接插头可以与第一连接插座插接并电连接,以此实现扩展转接板350与第一电路板330的相对固定并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扩展转接板350和扩展板340中的一个设置第二连接插座,另一个上设置第二连接插头,第二连接插头可以与第二连接插座插接并电连接,以此实现扩展转接板350与扩展板340之间的相对固定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330上还可以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远离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而扩展板34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紧固件可以通过安装孔进入螺纹孔内,以此将扩展板340与第一电路板330之间相对固定。如此设置,可以提高扩展板340安装的稳定性,以此避免扩展板340安装不稳定。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功能器件还可以包括第三功能器件,第三功能器件可以设置于扩展转接板350上。其中,通过在扩展转接板350上设置第三功能器件可以增大电源300内的可利用空间,从而可以降低电源300的功率密度,改善电源300的散热效果。
其中,第三功能器件可以包括电源300的控制器以及至少部分周边电路。
在一些示例中,电源300还可以包括立板,立板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30相对固定且电连接。示例的,立板与扩展转接板350可以分别沿第一边沿335和第二边沿336设置。其中,立板可以为电路板。示例的,立板可以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多个第二功能器件中的部分还可以设置于立板上。通过在电源300中设置立板,可以进一步增大电源300内的可利用空间,以此减少第一电路板330上的功能器件的数量,进而可以改善电源30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300还可以包括固定件,其中,固定件可以与壳体310固定连接,其中,固定件与壳体310固定连接指的是,固定件与壳体310连接之后,二者之间相对固定,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会发生变化。示例的,固定件与壳体3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固定件还可以与扩展板340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扩展板340进行固定,示例的,固定件与扩展板340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结构进行连接。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扩展板340通过扩展转接板350与第一电路板330电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扩展板340与第一电路板330之间还可以通过转接连接器进行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电源300还包括转接连接器;扩展板340通过转接连接器设置于主体部331,并与主体部331电连接。例如,转接连接器可以为插针,此时插针可以设置于扩展板340上。又例如,转接连接器可以包括连接插接部和连接插槽,其中,连接插接部与连接插槽中的一个可以设置于扩展板340上,且与扩展板340电连接,而连接插槽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30上,并且与第一电路板330电连接,连接插接部可以插接于连接插槽中,且与连接插槽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电路板330与扩展板340电连接。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展板340包括第一板部3411和第二板部3412,第一板部3411与第二板部3412电连接;其中,第一板部3411与第一插接部332相对设置;第二板部3412与主体部331相对设置。
其中,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未覆盖主体部331,且覆盖第一插接部332。
第二板部3412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覆盖主体部331的部分,且未覆盖第一插接部332。
其中,第一板部3411与第一插接部332相对设置;第二板部3412与主体部331相对设置,因此,扩展板340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既可以覆盖第一插接部332,还可以覆盖主体部331,从而可以增大扩展板340的面积,降低第二功能器件的布局难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扩展板340扩展板上的第二功能器件的数量,进而减少第一电路板330上的第一功能器件的数量,进一步改善电源300的散热效果。
图1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300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板部3411和第二板部3412可以均位于壳体310内。此时,多个第二功能器件可以设置于第一板部3411和第二板部34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310所围成的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311和第二容纳腔312,第一容纳腔311和第二容纳腔312沿第一方向F1依次设置且连通。其中,第一方向F1由主体部331指向第一插接部332;如图6所示,箭头F1所指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主体部331设置于第一容纳腔311内,第一插接部332由第一容纳腔311内伸出。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口320(如图3示)的输入部333位于壳体310外,且位于第一容纳腔311背离第一插接部332的一侧。
第二容纳腔312与第一插接部332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扩展板340中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第一插接部332的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312内,示例的,第一板部3411位于第二容纳腔312内。
其中,第二容纳腔312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的方向上的尺寸H1小于第一容纳腔311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的方向上的尺寸H2。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3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3101和第二板体3102,其中,第一电路板330可以设置在第一板体3101上,且第一板体310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小于第二板体310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
壳体310还包括第三板体3103以及与第三板体3103相对设置的第四板体3104、第五板体3105,其中,第四板体3104和第五板体3105均与第三板体3103相对设置。其中,第五板体3105相比于第四板体3104更靠近第三板体3103。
第三板体3103相对的两个边沿分别与第一板体3101和第二板体3102连接,第四板体3104与第二板体3102连接,第五板体3105与第一板体3101连接。
壳体310还包括第六板体3106,第六板体3106与第二板体3102相对设置,且第六板体3106相比于第一板体3101更靠近第二板体3102。其中,第六板体3106包括相对的两个边沿,其中一个边沿与第四板体3104远离第二板体3102的一个边沿连接,而另一个边沿与第五板体3105远离第一板体3101的一个边沿连接,即第六板体3106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沿分别与第四板体3104和第五板体3105连接。
示例的,第六板体3106可以与第一插接部332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此外,壳体310还包括与相对设置的第七板体和第八板体,其中,第七板体和第八板体均与上述的第一板体3101~第六板体3106连接,且第一板体3101~第六板体3106位于第七板体和第八板体之间。第一板体3101~第八板体围成容纳腔。
其中,第一板体3101、第三板体3103、部分第二板体3102以及部分第七板体和部分第八板体可以围成第一容纳腔311,而第六板体3106、第四板体3104、部分第二板体3102以及部分第七板体和部分第八板体可以围城第二容纳腔312。
示例的,第六板体3106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可以为29mm,第六板体3106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可以为50mm,而第四板体3104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的方向上的宽度可以为33mm,因此,第二容纳腔312的体积可以等于29mm×50mm×33mm。其中,第一方向F1由主体部331指向第一插接部332。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垂直,且平行于第一电路板330,在图10中,第二方向F2可以为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
其中,第二容纳腔312可以为第一板部3411的设置提供空间。
通过在壳体310内设置第二容纳腔312,可以充分利用第一插接部332上方的空间,增大壳体310内的空间。而在现有技术中第一插接部332的上方的空间闲置。因此,通过在第一插接部332的上方设置第二容纳腔312不会占用箱体100内现已被使用的空间,因此,无需改变箱体100内的其他部件的布局。
示例的,第一板部3411位于第六板体3106背离第一插接部332的一侧。
示例的,第一电路板330的第一插接部332可以由第五板体3105伸出,此时,第五板体3105即可以为上述指定板件。
示例的,第一电路板330的输入部333可以由第三板体3103伸出,此时,电源输入接口320可以设置于第三板体3103背离第四板体3104的一侧。
在一些示例中,第四板体3104和/或第五板体3105上可以设置有散热口3100(如图3所示),以此提升电源30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扩展转接板350可以与第四板体3104、第五板体3105垂直,其中,第四板体3104和第五板体3105上可以设置有散热口3100。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扩展转接板350遮挡散热口3100,从而减少扩展转接板350对电源300散热的影响。
图11为图10中第一电路板33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11中移除了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30上的第一功能器件。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器件为多个;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功能器件设置于目标区域3311,目标区域3311为主体部331靠近第一插接部332的区域;在设置于目标区域3311的第一功能器件中,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功能器件的高度小于设置于目标区域3311外的第一功能器件高度中的最小高度。扩展板340设置在目标区域3311的第一功能器件背离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扩展板340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第二功能器件。
第二方向F2平行于第一电路板330,且与第一方向F1垂直,在图11中,箭头F2所指的方向即为第二方向。
其中,目标区域3311包括多个边缘,多个边缘中包括第一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一插接部332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目标区域3311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可以小于主体部331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此时,主体部331的其他区域可以围绕目标区域3311除第一边缘之外的多个边缘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可以小于主体部331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而目标区域3311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可以等于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
在另一些示例中,目标区域3311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可以等于主体部331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
在设置于目标区域3311的第一功能器件中,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功能器件的高度小于设置于目标区域3311外的第一功能器件高度中的最小高度。其中,设置于目标区域3311上的任一第一功能器件的高度均小于主体部331其他区域上的第一功能器件的最小高度。
示例的,目标区域33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电容,其中,电容的高度较低,且低于主体部331其他区域上的第一功能器件的高度。在现有技术中,目标区域3311上方的区域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二板部3412设置于目标区域3311的上方,通过使得第二板部3412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覆盖目标区域3311,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电源300内部的可利用空间,降低电源300的功率密度,改善电源300的散热效果。
除此之外,由于目标区域3311上的第一功能器件较低,因此在目标区域3311的上方设置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二板部3412后,可以避免第一扩展板341上设置第二功能器件后,第二功能器件的顶部的位置过高,从而导致电源300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的方向上的尺寸过大。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使得第二功能器件背离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与第一功能器件背离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大致平齐。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也可以使得第二功能器件背离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低于第一功能器件背离第一电路板330的一侧。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电源300的壳体310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方向上的高度与现有技术中壳体310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330方向上的高度大致相等,因此,电源300在箱体100内占用的空间可以保持不变,进而无需为了设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300对箱体100内的其他部件的布局进行调整。
请继续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332包括第一子插接部3321和第二子插接部3322,第一子插接部3321和第二子插接部3322间隔设置;第一子插接部3321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第二子插接部3322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示例的,第二子插接部3322可以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二子插接部3322与外部控制器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发送电源的相关检测信号或状态信号,以及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对电源内部电路对电压处理模块进行相应控制。示例的,与外部控制器可以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00上。
示例的,第一子插接部3321可以与电压处理模块电连接,电压处理模块可以通过第一子插接部3321输出低压直流电信号,示例性的,低压直流电信号可以为12V、48V、54V等直流电压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插接部3321和第二子插接部3322沿主体部331的同一边缘延伸,示例的,该边缘可以延沿第二方向F2延伸,此时,第一子插接部3321和第二子插接部3322沿着第二方向F2依次设置。
第一子插接部3321和第二子插接部3322间隔设置,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子插接部3321和第二子插接部3322之间短接。
示例的,第一子插接部3321和第二子插接部3322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插接部332上的金手指。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插接部3321可以包括沿主体部331的边缘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正极区域3321A和接地区域3321B,正极区域3321A和接地区域3321B间隔设置从而可以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短路。示例的,正极区域3321A和接地区域3321B沿着第二方向F2依次设置。其中,当电源300为第二电路板200供电时,正极区域3321A和接地区域3321B的电压不同。
示例的,接地区域3321B可以设置于正极区域3321A和第二子插接部3322之间。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插接部33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2,第二子插接部3322可以包括多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可以沿第三方向延伸,多个连接端子可以沿着第三方向依次排布。其中,不同的连接端子可以用于传输不同的控制信号。如图12所示,箭头F3所指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其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F2,且平行于第一插接部332。
示例的,部分连接端子在第三方向F3上的长度小于其余部分连接端子在第三方向F3上的长度,其中,长度较长的多个连接端子中的部分可以为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用于传输接地信号,接地端子的长度较大,从而可以接地端子可以先接收到接地信号,进而改善信号过冲的现象。
示例的,接地区域3321B在第三方向F3上的宽度大于正极区域3321A在第三方向F3上的宽度。
示例的,第一子插接部3321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L5=35mm。示例的,第二子插接部3322在第二方向F2上的有效通流宽度L6=13mm。其中,有效通流宽度指的是第二子插接部3322上设置有金手指的部分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
图13为图10中的电源300与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1000还包括:第一插接连接器410。第一插接连接器410的一端可以与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第一插接连接器410另一端可以与第一插接部332插接并电连接。
示例的,第一插接连接器410上设置有容纳槽,当第一插接连接器410与第一插接部332插接时,第一插接部332则可以设置于容纳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F1上,第一板部3411的端部超出第一插接部332的端部。
其中,在第一方向F1上第一板部3411的端部指的是第一板部3411远离第二板部3412的一端。而在第一方向F1上第一插接部332的端部指的是第一插接部332远离主体部331的一端。
其中,在第一方向F1上第一板部3411的端部超出第一插接部332的端部可以理解为,第一板部3411远离壳体310的一端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插接部332远离主体部331的一侧。此外,还可以理解为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L1大于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L2。
第一插接连接器410在第一方向F1上的长度大于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一方向F1上的长度,当第一插接部332与第一插接连接器410插接时,第一插接连接器410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第一板部3411的下方。因此,第一扩展板341的设置还可以利用第一插接连接器410上方的空间,从而可以增大电源300的壳体310内的可利用空间,增大了电源300的体积,从而降低了电源300的功率密度,改善电源300的散热效果。
图1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计算设备1000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4,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F1上,第一板部3411远离第二板部3412的一端与第一插接部332远离主体部331的一端平齐,此时,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L1等于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L2。
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电源转接板500。电源转接板500与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第一插接连接器410可以设置于电源转接板500背离第二电路板200的一侧,且与电源转接板500电连接。第一插接连接器410与第一插接部332插接并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电源转接板500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200连接,从而电源300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200以及其上所设置的部件进行供电。其中,在图13和图14中,以电源转接板500与两个第二电路板200连接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
其中,在第二电路板20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第二电路板200可以平行设置。
示例的,第二电路板200可以与电源转接板500垂直设置。
示例的,电源转接板500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30垂直设置。
在一些示例中,计算设备1000中可以包括多个电源300,此时,电源转接板500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插接连接器410,多个第一插接连接器410可以分别与多个电源300的第一插接部332插接,从而多个电源300可以通过多个第一插接连接器410以及电源转接板500与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从而多个电源300可以为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200供电。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计算设备1000中设置多个电源300,当部分电源300出现故障时,其余电源300还可以为计算设备1000中的部件进行供电,从而可以保证计算设备1000的正常运行。
其中,多个电源300可以并排设置于箱体100的底板上,也可以依次层叠设置于箱体100的底板上。
在上述一些实施中,第一板部3411和第二板部3412均设置于壳体内,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第一板部3411和第二板部3412上。
图1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3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功能器件可以设置于第二板部3412;第一板部3411用作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与外部的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其中,第一插接部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第二插接部用于传输控制信号。此时,用作第二插接部的第一板部3411可以由壳体310内伸出。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插接部332。此时,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将第一插接部332的部分覆盖,或者,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将第一插接部332的全部覆盖。
第一插接部332可以与电压处理模块电连接,电压处理模块可以通过第一插接部332输出低压直流电信号。
第一板部3411可以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一板部3411与外部控制器电连接,以此接收来自外部控制器的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对电压处理模块进行控制。示例的,外部控制器可以设置于第二电路板200上,而第一板部3411可以与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从而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一板部3411接收控制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板部3411远离第二板部3412的一端与壳体310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第一插接部332远离主体部331的一端与壳体310之间的距离相等。
其中,第一板部3411远离第二板部3412的一端与壳体310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而第一插接部332远离主体部331的一端与壳体310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
图16为图15中的第一电路板33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16中移除了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30上的第一功能器件。
请参阅图16,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插接部332可以包括正极区域3321A和接地区域3321B,其中,正极区域3321A用于传输正极电压信号,而接地区域3321B用于传输接地信号。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将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的第二插接部与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第一插接部332分别设置于扩展板340和第一电路板330上,从而可以将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设计的较大,进而可以增大电源信号的通流面积。
图17为图15中的第一电路板330与扩展板340连接时的俯视图。
请参阅图17,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部分第一插接部332。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一端。此时,第一板部3411在第二方向F2上的一端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一个端部叠。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电路板33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第一插接部332的中部。
图18为图17中的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插接部332上正投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18中,未示出第一电路板330的主体部331以及扩展板340的第二板部3412。
请参阅图1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为L3,而第一板部3411在第二方向F2上的有效通流宽度为L4,其中,有效通流宽度指的是第一板部3411上设置有金手指的部分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其中,L3大于L4。
示例的,3×L4≤L3≤4.5×L4。
其中,通过使得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L3大于或等于3×L4,可以避免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L3过小,从而导致电源信号的通流宽度过小。此外,第一电路板330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与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L3正相关。通过使得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L3≤4.5×L4,可以避免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L3过大,从而导致第一电路板330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过大,进而避免电源300的体积过大。
示例的,L4=3.8×L3。
示例的,L4=13mm;L3=49.5mm。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也可以使得第一插接部332在第二方向F2上的宽度为L3等于第一板部3411在第二方向F2上的有效通流宽度。
图1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300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300可以包括多个扩展板340,示例的,多个扩展板340中包括第一扩展板341和第二扩展板342。第二扩展板342位于第一扩展板341和第一电路板330之间。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一板部3411用作第二插接部,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位于壳体310内。而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一板部3411和第二板部3412均位于壳体310内。其中,第二插接部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第一插接部332用于传输电源信号。
此时,壳体310可以围成第一容纳腔311和第二容纳腔312,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一板部3411设置于第二容纳腔312中,第二板部3412设置于第一容纳腔311中。
而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位于第一容纳腔311中,第一板部3411由壳体310伸出。
其中,多个第二功能器件中可以包括第一部分第二功能器件和第二部分第二功能器件;第一部分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一板部3411和第二板部3412上,而第二部分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上。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此时,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一板部3411的面积较大,因此,可以为第二功能器件的设置提供更大的可利用空间。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一板部3411上可以设置部分第二功能器件。而在另一些示例中,也可以使得第二扩展板342上不设置功能器件,此时,可以避免第二扩展板342上的功能器件遮挡散热口3100,影响电源300的散热。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一板部3411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二板部341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此时,可以在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上设置少量的第二功能器件。在该示例中,由于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较小,从而可以减小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在壳体310内部所占用的空间。此外由于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与第一电路板330之间的距离较小,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的宽度较小,可以避免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与第一电路板330的主体部331上的第一功能器件发生干涉。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扩展板341的第二板部341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扩展板342的第二板部3412在第一方向F1上的宽度。
图20为图19中的电源300与第二电路板200电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2,在电源300还包括第二插接部的情况下,计算设备1000还包括:第二插接连接器420;第二插接连接器420设置于电源转接板500背离第二电路板200的一侧,且与电源转接板500电连接;第一插接连接器410与第二插接连接器420间隔设置;第二插接连接器420与第二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
在上文中已经对第一插接连接器410进行了介绍,在此不进行赘述。
示例的,第二插接连接器42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插接槽,当第二插接连接器420与第二插接部电连接,第二插接部可以位于第二插接槽内。
其中,图20中的第一插接连接器410、第二插接连接器420以及电源转接板500所构成的组件也可以应用于图8中包括第二插接部的电源3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扩展板以及多个功能器件;
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外部的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扩展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其中,所述扩展板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一插接部;
所述多个功能器件包括第一功能器件和第二功能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所述扩展板,并与所述扩展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主体部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功能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第一板部用作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与外部的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插接部用于传输电源信号;所述第二插接部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器件包括所述电源的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子插接部和第二子插接部,所述第一子插接部和所述第二子插接部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子插接部用于传输电源信号,所述第二子插接部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功能器件为多个;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功能器件设置于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区域;在设置于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功能器件中,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功能器件的高度小于设置于目标区域外的第一功能器件高度中的最小高度;
所述扩展板设置在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功能器件背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扩展板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第二功能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还包括扩展转接板;
所述扩展板通过所述扩展转接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还包括转接连接器;
所述扩展板通过所述转接连接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并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电源转接板和第一插接连接器;其中,所述电源转接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插接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电源转接板背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电源转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接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第二插接连接器;
所述第二插接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电源转接板背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电源转接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接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插接连接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插接连接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
CN202211636988.1A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Pending CN116243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6988.1A CN116243775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6988.1A CN116243775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3775A true CN116243775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5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6988.1A Pending CN116243775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37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59607A1 (en) Assembly structure
CN205139812U (zh) 机壳及其备援式电源供应器
WO2019223646A1 (zh) 变频器
CN211959077U (zh) 计算机电源供应组件
CN213846302U (zh) 电子终端充电器
US10321612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16243775A (zh) 一种电源及计算设备
TWI597744B (zh) Transformer combination structure and its power supply device
WO2024001364A1 (zh) 电子设备、机柜和服务器
US11281264B2 (en) Power supply bus apparatus and server having same
CN109412390A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201478503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US10910773B2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electric arc suppression
WO2023110278A1 (en) Separable interface cable structure for high voltage under-module power input
RU2592397C2 (ru) Терминал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TWI763532B (zh) 多功能變壓裝置
US8611104B1 (en) Modular power supply interconnection system with pluggable interface
CN210038636U (zh) 检测机台的电源供应器模块改良结构
CN110554754B (zh) 电源汇流装置及具电源汇流装置的服务器
CN209676115U (zh) 电源装置
WO2021233113A1 (zh) 一种电源模块和电子设备
EP0939459A2 (en) Rigid, multiconductor power distribution bus and modular equipment rack employing the same
CN211296536U (zh) 电源适配器
CN219761434U (zh) 一种大电流电源分配电路
CN221009982U (zh) 功率变换装置与储能组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