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3922A -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3922A
CN116233922A CN202211435039.7A CN202211435039A CN116233922A CN 116233922 A CN116233922 A CN 116233922A CN 202211435039 A CN202211435039 A CN 202211435039A CN 116233922 A CN116233922 A CN 116233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sn
data
network
bus interface
terminal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50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华
孙瑶
罗杰
杨青安
方航驰
许奇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erda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erda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erda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erda Science &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50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39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3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39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user and terminal devi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包括5G模组及与5G模组双向连接的嵌入式单元,嵌入式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与中央处理器CPU双向连接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TSN以太网接口和工业现场总线接口,工业现场总线接口包括RS485总线接口和CANFD总线接口;中央处理器CPU包括多核ARM处理器及与多核ARM处理器双向连接的协处理器。本发明实现了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CANFD总线接口、RS485总线接口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的数据交互要求,有助于促进工业实时网络的发展,实现工业4.0;采用异构平台方案,工业现场数据网络处理的任务通过主处理器与协处理器配合实现,兼顾设备运行速度、成本、可配置性等方面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工业4.0,必须将操作技术OT域与信息技术IT域基础设施融合在一起。但OT网络需要的是有保障的、及时的数据包传输,现今IT网络中普遍使用的最佳方法无法满足上述使用需求。同时,目前OT域采用的技术通常都限制在10-100Mbps传输速率以内,其带宽不足以支持高清视频等新的制造技术的需求。时间敏感型网络TSN是IEEE TSN任务小组定义的一组IEEE 802以太网子标准,可在同一网络中支持传统的IT设备和OT设备,并且提供千兆带宽,同时简化网络部署和管理流程。TSN网络可实现确定性以太网,有助于促进工业实时网络的发展,实现工业4.0。
在工业应用中,5G、TSN网络希望可以保证在对的时间点将数据发送出去,而5G智能边缘终端需要直接支持工业级的外设,如工业现场CANFD总线、RS485总线等接口设备。现有方案只实现了5G网络与TSN网络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数据交互的功能,却无法实现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CANFD总线、RS485总线等接口设备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数据交互的使用需求。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4374993A,公开了一种5G-TSN终端网关,包括5G端口、TSN端口和DS-TT模块;5G端口与5G网络交互数据,5G网络与第二TSN网络节点连接;TSN端口与第一TSN网络节点交互数据,第一TSN网络节点与5G-TSN终端网关连接;DS-TT模块用于实现5G端口与TSN端口之间的数据转发,在向5G端口转发第一上行数据时,当5G网络质量差于设定阈值时进行增强转发,5G网络质量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5G小区带宽、5G信号质量和5G小区时延,第一上行数据为来自第一TSN节点的数据,上述方案虽然提高了终端侧的TSN节点通过5G网络与网络侧TSN节点之间数据交互的确定性,但仍然无法满足工业现场CANFD总线、RS485总线等接口设备对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高可靠性、确定性数据交互的使用需求。
另外,传统的5G智能边缘终端中,工业现场数据的网络处理,包括交换网络处理,都是在主芯片上实现的。而工业现场数据TSN网络处理功能更加复杂,数据传输速率增长快,实时要求高,同时数据流的复杂性也明显增加,因此需要均衡考虑设备运行速度、成本、可配置性等方面,通过主芯片实现的方式无法兼顾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案无法满足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CANFD总线、RS485总线等接口设备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数据交互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包括5G模组和与所述5G模组双向连接的嵌入式单元,所述嵌入式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双向连接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TSN以太网接口和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所述工业现场总线接口包括RS485总线接口和CANFD总线接口。本发明实现了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CANFD总线接口、RS485总线接口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的数据交互要求,有助于促进工业实时网络的发展,实现工业4.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包括5G模组及与所述5G模组双向连接的嵌入式单元,所述嵌入式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双向连接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TSN以太网接口和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所述工业现场总线接口包括RS485总线接口和CANFD总线接口;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包括多核ARM处理器及与所述多核ARM处理器双向连接的协处理器。5G模组支持3GPP R16标准。5G模组与中央处理器CPU通过USB接口连接。NPU采用加快边缘推理的专业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用于完成边缘计算任务。RS485总线接口用于本地工业现场设备与系统或是与TSN网络的通信。CANFD总线接口用于本地工业现场设备与系统或是与TSN网络的通信。多核ARM处理器支持协议转换和总线收发任务,5G数据经过USB3.0接口进行协议转换。协处理器为主频800MHz的Cortex-M7内核,支持实时系统,可以同时进行对RS485总线接口、CANFD总线接口的实时性控制以确保低延迟。本发明实现了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CANFD总线接口、RS485总线接口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的数据交互要求,有助于促进工业实时网络的发展,实现工业4.0;并且中央处理器CPU采用“多核ARM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异构平台方案,在协处理器上运行实时系统,工业现场数据网络处理的任务通过主处理器(多核ARM处理器)与协处理器配合实现,均衡考虑了设备运行速度、成本、可配置性等方面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多核ARM处理器与所述TSN以太网接口双向连接,实现数据交互。
作为优选,所述多核ARM处理器分别与所述RS485总线接口和所述CANFD总线接口双向连接,实现数据交互。
作为优选,所述协处理器分别与所述RS485总线接口和所述CANFD总线接口双向连接,实现数据交互。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适用于上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数据,包括TSN数据或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
步骤S2:检测获取的数据是上行数据还是下行数据;
步骤S3:对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
首先将系统初始化,然后检测是否接收到数据包,若接收到数据包,再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是上行数据还是下行数据,最后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进行处理;若没有接收到数据包,则继续初始化。本发明实现了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CANFD总线接口、RS485总线接口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的数据交互要求,有助于促进工业实时网络的发展,实现工业4.0。
作为优选,步骤S3中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检测到上行数据时,协处理器从上行数据中提取有用数据包;
步骤A2:多核ARM处理器解析数据包,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错误与重复数据;
步骤A3:按照数据包的数据类型和重要等级添加TSN协议帧,将不同协议数据转换成TSN协议数据存放至公共缓存区,使用统一类型数据便于边缘计算;并通过USB接口将TSN协议数据传输至5G模组;
步骤A4:5G模组根据QOS规则将TSN协议数据映射到QOS流,根据TSN协议帧的数据内容确定QOS流中的ARP、5QI中的资源类型、优先级、时延要求和误包率要求,然后根据网络质量建立无线信道将QOS流数据发送至5G网络,实现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终端与5G网络的数据传输,满足工业现场CANFD总线、RS485总线等接口设备与5G、TSN网络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数据交互的使用需求。ARP包括优先级、抢占能力、被抢占能力。
作为优选,步骤S3中对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检测到下行数据时,即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终端通过TSN以太网接口或5G网络接收到数据时,将数据包通过USB接口传输给多核ARM处理器,多核ARM处理器将数据包中TSN协议帧的数据内容删除;
步骤B2:多核ARM处理器将数据包解析成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的控制指令;
步骤B3:协处理器按照操作设备的控制协议对控制指令进行封装,并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传输给操作设备,进而对操作设备进行控制,实现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终端的数据传输,满足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CANFD总线、RS485总线等接口设备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数据交互的使用需求。
作为优选,步骤A3中所述TSN协议帧包括数据优先等级、是否被抢占标记、目标子网ID和以太网帧头、帧尾。
作为优选,步骤A4中,5G模组将TSN协议数据发送至5G网络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步骤C1:根据TSN协议帧中的报文标识区分可丢包和不可丢包;
步骤C2:根据不可丢包TSN协议帧中的优先级字段,建立不可丢包传输队列;
步骤C3:按照不可丢包传输队列,5G模组将TSN协议数据依次发送至5G网络;
本发明根据TSN协议帧中的报文标识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区分可丢包和不可丢包;然后丢掉可丢包,同时根据不可丢包TSN协议帧中的优先级字段,建立不可丢包传输队列;再按照不可丢包传输队列,将TSN协议数据依次发送至5G网络。本发明通过优先级策略,实现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传输的优先级控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避免资源占用。
作为优选,步骤S1中,所述TSN数据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或5G网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所述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本发明的TSN数据通过数据采集与控制,可以从设备传输到云,也可以从云传输到执行器,满足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总线CANFD、RS485之间数据交互要求。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是:
(1)实现了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CANFD总线接口、RS485总线接口之间高可靠性、确定性的数据交互要求,有助于促进工业实时网络的发展,实现工业4.0;
(2)中央处理器CPU采用“多核ARM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异构平台方案,在协处理器上运行实时系统,工业现场数据网络处理的任务通过主处理器(多核ARM处理器)与协处理器配合实现,兼顾设备运行速度、成本、可配置性等方面需求;
(3)通过优先级策略,实现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传输的优先级控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避免资源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1、5G模组2、嵌入式单元3、中央处理器CPU 4、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 5、TSN以太网接口6、RS485总线接口7、CANFD总线接口8、多核ARM处理器9、协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5G模组1及与5G模组1双向连接的嵌入式单元2,嵌入式单元2包括中央处理器CPU3,以及与中央处理器CPU3双向连接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4、TSN以太网接口5和工业现场总线接口,工业现场总线接口包括RS485总线接口6和CANFD总线接口7。5G模组1支持3GPP R16标准,5G模组1与中央处理器CPU3通过USB接口连接。如图2所示,中央处理器CPU3包括多核ARM处理器8和支持实时系统的协处理器9,多核ARM处理器8与协处理器9双向连接。多核ARM处理器8支持协议转换和总线收发任务,5G数据经过USB3.0接口进行协议转换。协处理器9为主频800MHz的Cortex-M7内核,协处理器9可以同时进行对RS485总线接口6、CANFD总线接口7的实时性控制以确保低延迟。本实施例中央处理器CPU3采用“多核ARM处理器8+协处理器9”的异构平台方案,在协处理器9上运行实时系统,工业现场数据网络处理的任务通过主处理器(多核ARM处理器8)与协处理器9配合实现。多核ARM处理器8与TSN以太网接口5双向连接,实现数据交互。多核ARM处理器8分别与RS485总线接口6和CANFD总线接口7双向连接,实现数据交互。协处理器9分别与RS485总线接口6和CANFD总线接口7双向连接,实现数据交互。NPU采用加快边缘推理的专业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用于完成边缘计算任务。RS485总线接口6用于本地工业现场设备与系统或是与TSN网络的通信。CANFD总线接口7用于本地工业现场设备与系统或是与TSN网络的通信。
实施例二: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适用于上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数据,包括TSN数据或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
步骤S2:检测获取的数据是上行数据还是下行数据;
步骤S3:对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
首先将系统初始化,然后检测是否接收到数据包,若接收到数据包,再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是上行数据还是下行数据,最后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进行处理;若没有接收到数据包,则继续初始化。
步骤S3中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检测到上行数据时,协处理器从上行数据中提取有用数据包;
步骤A2:多核ARM处理器解析数据包,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错误与重复数据;
步骤A3:按照数据包的数据类型和重要等级添加TSN协议帧,将不同协议数据转换成TSN协议数据存放至公共缓存区,使用统一类型数据便于边缘计算;并通过USB接口将TSN协议数据传输至5G模组;
步骤A4:5G模组根据QOS规则将TSN协议数据映射到QOS流,根据TSN协议帧的数据内容确定QOS流中的ARP、5QI中的资源类型、优先级、时延要求和误包率要求,然后根据网络质量建立无线信道将QOS流数据发送至5G网络,实现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终端与5G网络的数据传输。
步骤S3中对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检测到下行数据时,即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终端通过TSN以太网接口或5G网络接收到数据时,将数据包通过USB接口传输给多核ARM处理器,多核ARM处理器将数据包中TSN协议帧的数据内容删除;
步骤B2:多核ARM处理器将数据包解析成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的控制指令;
步骤B3:协处理器按照操作设备的控制协议对控制指令进行封装,并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传输给操作设备,进而对操作设备进行控制,实现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终端的数据传输。
步骤S1中,TSN数据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或5G网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实时操作设备使用RS485/CANFD工业总线将设备数据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使用以太网接口的实时操作设备将设备数据通过带有TSN功能的以太网接口(TSN以太网接口)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
本实施例的TSN数据通过数据采集与控制,可以从设备传输到云,也可以从云传输到执行器,满足5G、TSN网络与工业现场总线CANFD、RS485之间数据交互要求。
步骤A3中TSN协议帧包括数据优先等级、是否被抢占标记、目标子网ID和以太网帧头、帧尾。
步骤A4中,5G模组将TSN协议数据发送至5G网络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步骤C1:根据TSN协议帧中的报文标识区分可丢包和不可丢包;
步骤C2:根据不可丢包TSN协议帧中的优先级字段,建立不可丢包传输队列;
步骤C3:按照不可丢包传输队列,5G模组将TSN协议数据依次发送至5G网络;
本实施例根据TSN协议帧中的报文标识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区分可丢包和不可丢包;然后丢掉可丢包,同时根据不可丢包TSN协议帧中的优先级字段,建立不可丢包传输队列;再按照不可丢包传输队列,将TSN协议数据依次发送至5G网络,通过优先级策略,实现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传输的优先级控制。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5G模组及与所述5G模组双向连接的嵌入式单元,所述嵌入式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与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双向连接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TSN以太网接口和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所述工业现场总线接口包括RS485总线接口和CANFD总线接口;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包括多核ARM处理器及与所述多核ARM处理器双向连接的协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ARM处理器与所述TSN以太网接口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ARM处理器分别与所述RS485总线接口和所述CANFD总线接口双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处理器分别与所述RS485总线接口和所述CANFD总线接口双向连接。
5.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数据,包括TSN数据或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
步骤S2:检测获取的数据是上行数据还是下行数据;
步骤S3:对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检测到上行数据时,协处理器从上行数据中提取有用数据包;
步骤A2:多核ARM处理器解析数据包,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A3:添加TSN协议帧,将不同协议数据转换成TSN协议数据,并传输至5G模组;
步骤A4:5G模组将TSN协议数据映射到QOS流,根据TSN协议帧的数据内容确定QOS流中的ARP、5QI中的资源类型、优先级、时延要求和误包率要求并发送至5G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传输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检测到下行数据时,多核ARM处理器将数据包中TSN协议帧的数据内容删除;
步骤B2:多核ARM处理器将数据包解析成工业现场操作设备的控制指令;
步骤B3:协处理器按照操作设备的控制协议对控制指令进行封装,并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传输给操作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所述TSN协议帧包括数据优先等级、是否被抢占标记、目标子网ID和以太网帧头、帧尾。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中,5G模组将TSN协议数据发送至5G网络的具体过程,还包括:
步骤C1:根据TSN协议帧中的报文标识区分可丢包和不可丢包;
步骤C2:根据不可丢包TSN协议帧中的优先级字段,建立不可丢包传输队列;
步骤C3:按照不可丢包传输队列,5G模组将TSN协议数据依次发送至5G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TSN数据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或5G网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所述工业现场操作设备数据通过工业现场总线接口或TSN以太网接口传输到中央处理器CPU。
CN202211435039.7A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Pending CN1162339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5039.7A CN116233922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5039.7A CN116233922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3922A true CN116233922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3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5039.7A Pending CN116233922A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39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05080B (zh) 一种时间敏感网络数据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11988369B (zh) 智能控制器及传感器网络总线、系统和方法
JP415025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における選択的データフレーム間引き
CN107483370B (zh) 一种在fc网络上传输ip和can业务的方法
US11089140B2 (en) Intelligent controller and sensor network bus,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generic encapsulation mode
CN111682994B (zh) 基于epa协议的环形或线形网络系统和非实时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11464409A (zh) 一种can总线并入时间敏感网络的数据交换装置及网络
WO202303033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tsn节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22537B (zh) 无线模块及其实现方法
CN109828943A (zh) 一种低速率通信网络的提高串口传输速率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3300800B (zh) 一种多模式确定性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3051204A (zh) 串行背板总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615789A (zh) 带外流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8777609A (zh) 在tte网络中避免tt业务与et业务输出冲突的方法
CN116233922A (zh)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及其实现方法
CN113938443B (zh) 一种无线物联网协议交换机
CN102438335B (zh) 一种中远程无线传感网组网系统
WO2021022746A1 (zh) 点对多点通信装置和系统
CN210274135U (zh) 一种远程连接系统
CN108712242B (zh) 分组设备内提升信令处理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CN110475288B (zh) 一种卫星网络信令报文优先传送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9600457B (zh) 一种多至一映射的phy-mac接口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912809A (zh) 包括通用封装模式的智能控制器及传感器网络总线、系统和方法
CN112867997A (zh) 包括智能柔性执行器模块的智能控制器及传感器网络总线、系统和方法
CN219395053U (zh) 一种支持tsn网络的5g智能边缘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