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3107A -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3107A
CN116233107A CN202211627655.2A CN202211627655A CN116233107A CN 116233107 A CN116233107 A CN 116233107A CN 202211627655 A CN202211627655 A CN 202211627655A CN 116233107 A CN116233107 A CN 116233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file
application system
endpoin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76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况文川
桑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ian Jinxin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ian Jinxi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ian Jinxi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ian Jinxi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76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31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3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31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管控台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确定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利用第二应用系统用于发送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目标文件发送至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目标文件在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这样,在具有文件传输需求时,通过第一传输端点接收第二应用系统所发送的目标文件,实现直接通过端点到端点进行文件的传输,减少通过其他中间系统实现目标文件统一分发的过程,以提高文件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于网络系统来完成各项业务的处理。目前,企业所选择使用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均采用集中处理文件的方式来完成待办业务的处理;即,在有待办业务协调处理需求时,发起业务办理的部门将完成待办业务所需处理的文件统一发送并存储于分布式系统中指定的文件存储位置,其他协同部门再从文件存储位置中下载相应的文件完成处理,这样,便会使得业务办理过程较为复杂,待办业务的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第一传输端点接收第二应用系统所发送的目标文件,实现直接通过端点到端点进行文件的传输,减少通过其他中间系统实现目标文件统一分发的过程,以此,可以提高文件在应用系统之间的传输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所述分布式系统具有云原生架构,所述云原生架构包括独立运行、部署、可移植的多个容器,每个容器之间使用特定通信协议进行文件传输,针对不同容器分别部署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具有多个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所部属的容器与该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多个传输端点所部署的容器构成容器集群;所述文件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应用系统之间具有直接的文件订阅关系;
所述管控台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
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装置,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所述分布式系统具有云原生架构,所述云原生架构包括独立运行、部署、可移植的多个容器,每个容器之间使用特定通信协议进行文件传输,针对不同容器分别部署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具有多个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所部属的容器与该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多个传输端点所部署的容器构成容器集群;所述文件传输装置包括:
系统确定模块,用于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应用系统之间具有直接的文件订阅关系;
端点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管控台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
文件调用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文件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文件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管控台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确定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利用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目标文件在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这样,便可以通过第一传输端点接收第二应用系统所发送的目标文件,实现直接通过端点到端点进行文件的传输,减少通过其他中间系统实现目标文件统一分发的过程,从而,减少其他中间系统对目标文件的获取过程,以此,可以提高文件在应用系统之间的传输效率;同时,传输端点和应用系统分别被封装于不同的、独立运行的容器中,以此可以将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的控制和逻辑分开升级和部署,即可以分别对应用系统或传输端点进行升级。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每个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经研究发现,目前,企业所选择使用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均采用集中处理文件的方式来完成待办业务的处理;即,在有待办业务协调处理需求时,发起业务办理的部门将完成待办业务所需处理的文件统一发送并存储于分布式系统中指定的文件存储位置,其他协同部门再从文件存储位置中下载相应的文件完成处理,这样,便会使得业务办理过程较为复杂,待办业务的处理效率较低。
云原生是一种构建和运行软件应用程序的现代方法,它利用了云计算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弹性。云原生包括当今软件开发人员用来为公共云构建应用程序的各种工具和技术,而不是适合本地数据中心的传统架构。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对云原生的定义更加狭隘,专注于应用程序容器化——将应用程序分解为微服务并打包在轻量级容器中,以便在各种服务器上进行部署和编排。云原生应用程序开发通常包括将微服务、云平台、容器、Kubernetes、不可变基础设施、声明式API和持续交付技术与devops和敏捷方法等技术相结合。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可以减少目标文件的传输过程中,其他中间系统对目标文件的获取过程,以此,可以间接提高业务的办理效率,降低业务办理过程的复杂程度。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分布式系统100包括管控台110、第一容器集群120以及第二容器集群130;
所述管控台110中设置有节点关联集群111;所述节点关联集群111用于管理、发现各个应用系统的传输端点;所述第一容器集群120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应用系统121;所述第二容器集群130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应用系统131;第一应用系统121与第二应用系统131之间通过传输目标文件,协作完成相关业务的办理;能够传输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121与第二应用系统131之间具有直接的文件订阅关系;
在发送目标文件时,所述第二应用系统131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111,确定向所述第一应用系统121发送目标文件所需调用的第一传输端点,并通过第一传输端点将目标文件传输至第一应用系统。
进一步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自定义相关任务的处理时间,例如,相关任务可以包括文件清理任务,业务人员设定文件清理任务的执行时间,以定时地对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应用系统所涉及的相关文件进行定时清理;进而,得到能够进行定时任务处理的分布式系统;其中,相关任务可以还包括文件迁移任务、文件备份任务等。
这里,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一传输端点分别被封装在第一容器集群的不同容器中;相应的,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二传输端点分别被封装在第二容器集群的不同容器中。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所述分布式系统具有云原生架构,所述云原生架构包括独立运行、部署、可移植的多个容器,每个容器之间使用特定通信协议进行文件传输,针对不同容器分别部署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具有多个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所部属的容器与该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多个传输端点所部署的容器构成容器集群。
其中,不同容器中部署的应用系统至少包括两个应用系统,例如,第一应用系统和第二应用系统。
如图2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传输方法,包括:
S201、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
S202、所述管控台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
S203、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在触发了文件传输事件的情况下,分布式系统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管控台中已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当前需要接收文件传输事件所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管控台此时可以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确定出第一应用系统接收目标文件所使用的第一传输端点;这里,为了便于后续对应用系统进行维护,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一传输端点分别封装于不同容器中,因此,即使第一应用系统与发送目标文件的第二应用系统之间在语言与操作系统上存在差异,也可以通过第一传输端点实现目标文件的传输,使得两个系统之间文件传输不在受到语言和技术的限制;控制第二应用系统通过第二传输端点将目标文件发送至第一传输端点中,以完成目标文件中在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一应用系统之间的传输。这样,不再需要对其他中间系统对目标文件进行集中存储及分发,便可以实现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一应用系统之间的文件交互,以此,可以减少其他中间系统对目标文件的存储、获取过程,从而,可以提高目标文件的传输效率,进而,达到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的目的。
这里,节点关联集群具体用于管理、发现应用系统(包括第一应用系统和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进行文件传输的传输端点;系统侧的每个传输端点均需要在可视化的管控台中登记其所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登记后的节点关联集群中记录有每个传输端点的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端点注册信息以及每两个传输端点之间的文件传输关系;进而,节点关联集群可以通过管理所记录各传输端点之间的文件传输关系,实现各系统之间授权及文件订阅关系的管理;若两个系统的传输端点之间具有文件传输关系,即可说明这两个系统之间具有文件订阅关系;示例性的,第二应用系统1利用第二传输端点A发送目标文件,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确定出与第二传输端点A之间具有文件传输关系的第一传输端点B,那么,第一传输端点B所属的系统即为第一应用系统。
这里,可视化的管控台可以将获取到的各个传输端点需登记在节点关联集群中的端点注册信息以及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显示给业务人员,以便于业务人员能够对端点注册信息以及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进行核对;例如,将各个传输端点所特有的、唯一的端点标识、所关联的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以及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等信息,显示在可视化的管控台中,以使业务人员对上述所显示的信息进行核对。
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存储本身所产生的目标文件,并通过管控台获取订阅本应用系统所产生的目标文件的其他应用系统,并进行目标文件的实时分发及推送,推送过程中可以采用负载均衡机制轮训到不同的传输端点进行文件传输交互,并且提供可控服务及时通知业务系统文件到位信息,业务接收到信息即可即时处理文件信息。
在步骤S201中,在具有文件传输需求时,业务人员可以通过所使用的终端设备触发文件传输事件的方式,以通过文件传输事件触发目标文件的发送;此时,便可以管控台侧便可以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被触发,通过查询云原生架构下管控台中已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出能够或需要接收文件传输事件所请求发送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
其中,目标文件仅能够在具有订阅关系的系统之间进行传输,因此,第一应用系统应与第二应用系统之间具有文件订阅关系;即,第一应用系统应具有从第二应用系统接收文件的能力。
这里,文件订阅关系可以是单向订阅关系还可是双向订阅关系;当文件订阅关系为单向订阅关系时,第一应用系统仅能够接收第二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而当文件订阅关系为双向订阅关系时,第一应用系统既能够接收第二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又能够向第二应用系统发送文件。
这里,应用系统之间在确定文件订阅关系时,文件订阅关系的请求方可以通过所使用的应用系统向被请求方发送文件订阅请求;被请求方在接收到文件订阅请求后,可以选择是否与请求方建立文件订阅关系;若双方确定建立文件订阅关系,则将双方已建立文件订阅关系的相关信息发送至管控台,以在管控台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同步双方的文件订阅关系,例如,关联双方所使用应用系统的系统标识码、传输文件所使用的传输端点的端点标识以及传输端点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等信息。
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响应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具体可以为,当业务人员通过所使用的终端设备按下文件传输控件时,便可以触发文件传输事件;或者是,当业务人员在所使用的终端设备中触发业务办理事件时,便可以触发文件传输事件;或者是,业务人员通过所使用的终端设备上传了办理业务所需的相关文件之后,便可以触发文件传输事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这里,管控台侧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中记录有各传输端点之间的文件订阅关系、各个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各个传输端点的端点标识以及各个传输端点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其中,在两个应用系统具有文件订阅关系时,可以将这两个应用系统的传输端点被部署容器的容器端口号进行关联,以通过关联容器端口号的方式表征出应用系统所具有的文件订阅关系;例如,应用系统1与应用系统2之间具有文件订阅关系;应用系统1可以通过传输端点11向应用系统2的传输端点21传输目标文件;此时,说明传输端点11与传输端点21之间具有文件传输关系,可以将传输端点11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与传输端点21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相关联。
在具有文件传输需求时,分布式系统便可以借助于第二应用系统发送目标文件时所使用的第二传输端点被封装容器的第二容器端口号,通过反向查找节点关联集群的方式,确定出与第二容器端口号之间相关联的第一容器端口号,即确定出能够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具有文件传输关系的第一传输端点,进而,可以再通过匹配第一容器端口号所属的系统识别码,通过反向查找的方式确定出具有接收目标文件需求的第一应用系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1包括:
步骤S2011、所述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确定所述第二应用系统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第二容器端口号。
该步骤中,管控台响应于业务人员通过终端设备触发文件传输事件,确定业务人员在利用第二应用系统发送目标文件时,所选择使用的第二传输端点所封装的容器的第二容器端口号。
步骤S2012、利用所述第二容器端口号,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能够与所述第二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进行文件传输的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
该步骤中,管控台利用确定出的第二容器端口号,通过查询管控台中已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出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具有文件传输关系的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
这里,若第一传输端点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具有文件传输关系,在节点关联集群中,第一传输端点的第一容器端口号与第二传输端点的第二容器端口号相关联,在明确第二容器端口号的前提下,便可明确与第二容器端口号之间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容器端口号;在此基础上,便可以将第一容器端口号所对应的容器中封装的第一传输端点,确定为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具有文件传输关系的第一传输端点。
步骤S2013、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端口号所属的系统识别码。
该步骤中,在明确了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的前提下,管控台便可以利用第一容器端口号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便可得知第一容器端口号所属系统的系统识别码。
步骤S2014、将所述系统识别码对应的应用系统确定为第一应用系统。
该步骤中,每个应用系统具有唯一的系统识别码,即使是位于同一系统集群中的应用系统所具有的系统识别码也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确定出的系统识别码,反向推导出接收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
示例性的,存在两个系统集群,系统集群1中包括3个应用系统,那么,对于系统集群1中的3个应用系统来说,第1个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为011、第2个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为012、第3个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为013;系统集群2中也包括3个应用系统,那么,对于系统集群2中的3个应用系统来说,第1个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为021、第2个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为022、第3个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为023;若确定出第一容器端口号所属的系统识别码为022,则可以确定接收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为系统集群2中的第2个应用系统。
这里,第一应用系统侧可以设置有用于接收文件的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为了能够均衡各个传输端点的数据负载量,在发送目标文件时,可以从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选择出当前最适用于进行文件传输的第一传输端点。
在步骤S202中,管控台通过查询中已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从第一应用系统侧设置的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确定出当前最适合用于接收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以在后续过程中,利用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实现目标文件的传输;同时,还能够均衡各个候选传输端点上的数据负载量,以使得各个传输端点的负载更加均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2包括:利用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系统已注册的、用于接收文件的多个候选传输端点;基于每个候选传输端点的数据负载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数据负载量最小的候选传输端点确定为第一传输端点。
该步骤中,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确定节点关联集群中所记录的,第一应用系统侧已注册的、用于接收文件的多个候选传输端点;动态的根据每个候选传输端点此时的数据负载量,从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选择出数据负载量最小的第一传输端点,作为用于传输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同时,确定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
这样,便可以选择出数据负载量最小的候选传输端点用于传输目标文件,以此,可以提高目标文件在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一应用系统之间的传输效率。
或,基于每个候选传输端点的数据负载量,从所述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确定出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传输端点。
该步骤中,动态的根据每个第一传输端点此时的数据负载量,从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选择出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候选传输端点,作为用于传输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同时,确定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
这样,便可以选择出空闲的候选传输端点,及时地完成目标文件的传输;进一步的,提高了目标文件在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一应用系统之间的传输效率。
或,基于每个候选传输端点的数据负载量,利用预设路由算法从所述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确定出第一传输端点。
该步骤中,动态的根据每个候选传输端点此时的数据负载量,利用预设路由算法,从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选择出用于传输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同时,确定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
这里,利用预设路由算法确定出的第一传输端点可以为处于空闲状态的传输端点;在不存在空闲状态的候选传输端点的情况下,确定出第一传输端点可以为数据负载量最小的候选传输端点。
这样,通过上述方式结合各个候选传输端点的数据负载量,选择出适合用于传输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还可以均衡各个候选传输端点所承受的数据负载量,以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
若当前无法确定出适用于进行目标文件传输的第一传输端点,则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增用于传输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以此,可以直接通过增加传输端点的方式,实现文件传输带宽及传输能力的横向扩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不存在第一传输端点,所述文件传输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端点新增操作,通过所述管控台为所述第一应用系统新增用于接收文件的候选传输端点;将新增的候选传输端点确定为第一传输端点,以使第二应用系统根据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向第一系统发送所述目标文件。
该步骤中,在业务人员施加有端点新增操作的情况下,响应于端点新增操作,通过管控台为第一应用系统新增用于接收文件的候选传输端点;并将此次新增的候选传输端点确定为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传输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同时,确定新增的候选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以使第二应用系统根据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例如,容器端口号)向第一系统发送目标文件。
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关于响应端点新增操作的施加方式,具体可以为,当业务人员按下端点新增控件时,便可以认为业务人员主动施加了端点新增操作;或者是,在无法从第一应用系统已有的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确定出第一传输端点的情况下,便可以自动施加端点新增操作,以此,可以在无需业务人员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传输端点的扩充;实际所选择使用的端点新增操作的施加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这里,节点关联集群具体用于管理、发现系统(包括第一应用系统和第二应用系统)侧能够用于进行文件传输的传输端点,系统侧的每个传输端点均需要在可视化的管控台中登记自己所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以及自身的端口注册信息,进而,节点关联集群可以通过容器端口号,实现各系统之间授权及文件订阅关系的管理。
因此,在应用系统启动其所有的传输端点时,会自动将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注册到节点关联集群中其所对应的系统识别码下,一个系统无论具有多少个传输端点,每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均会注册到该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下,以表征出系统与传输端点之间的所属关系。
这样,对于一个系统来说,便可以得到一个用于传输文件的文件传输集群,即每个系统具有多个可用于传输文件的传输端点,每个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与每个传输端点的端点注册信息也均会记载在节点关联集群中;节点关联集群在确定出可用的第一传输端点时,便可以同步地获取到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和/或第一传输端点的端点注册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所述第一应用系统所具有的用于接收文件的多个第一传输端点:
响应于第一传输端点的启动,将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记录在节点关联集群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下;
该步骤中,管控台响应于第一应用系统可用于接收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的首次启动,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中第一传输端点所属的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确定出在节点关联集群中该第一应用系统所对应的记录位置,将该第一传输端点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记录在该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下;即,将该第一传输端点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记录在该第一应用系统所对应的记录位置中。
或,响应于第一传输端点的启动,将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与节点关联集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相关联。
该步骤中,管控台响应于第一应用系统可用于接收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的首次启动,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确定第一传输端点所属的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将该第一传输端点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与该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相关联。
相应的,若第一应用系统具有较多的处于空闲状态的候选传输端点时,还可以适当地减少第一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候选传输端点的数量;具体的:
响应于端点删减操作,从所述第一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确定出待删除端点;通过所述管控台删除所述待删除端点,并删除所述节点关联集群中所述待删除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
该步骤中,在业务人员通过终端设备施加有端点删减操作的情况下,分布式系统响应于端点删减操作,从第一应用系统所具有的、用于传输文件的多个候选传输端点中确定出待删除端点;这里,确定出的待删除端点可以是业务人员通过端点删减操作所选择出的;还可以是业务系统根据每个候选传输端点的使用情况,确定出的长期未被用于进行文件传输的传输端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分布式系统通过管控台删除所选择出的待删除端点;同时,删除节点关联集群中所记录的待删除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
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关于响应端点删减操作的施加方式,具体可以为,当业务人员通过终端设备按下端点删减控件时,便可以认为业务人员主动施加了端点删减操作;或者是,在第一应用系统具有多个长期处于空闲状态的候选传输端点的情况下,便可以分布式系统便自动施加端点删减操作,以此,可以在无需业务人员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传输端点的减容;实际所选择使用的端点删减操作的施加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此外,对于新增的、临时用于传输文件的候选传输端点来说,在利用该新增的候选传输端点完成目标文件的传输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地选择该新增的候选传输端点的处理方式。
这里,处理方式包括:
方式一:将新增的候选传输端点与第一应用系统进行关联,以长期的作为第一应用系统用于传输文件的候选传输端点;在这种情况下,需将新增的候选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记录在节点关联集群中记录的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下;或者,还可以选择将新增的候选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端口号与节点关联集群中记录的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相关联。
方式二:删除新增的候选传输端点。
在步骤S203中,为了避免由于系统之间的开发语言和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差异,出现目标文件无法传输的问题,在目标文件的传输过程中,无论是第一应用系统还是第二应用系统均需要通过各自所具有的文件传输端点来进行文件传输;即,无论是第一应用系统还是第二应用系统,在发生或者接收文件时,均需要通过传输端点来实现。
因此,实际上传输端点与应用系统之间是以“边车(sidecar)”的方式提供服务,这种方式对应用系统内部没有侵入性,并且不受应用系统开发语言和操作系统的限制,并且可以将应用系统的控制和逻辑分开升级和部署,可以分别对应用系统或传输端点进行升级。
在传输目标文件时,利用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目标文件在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
这里,对于云原生架构来说,各个容器之间存在多种通信方式,例如,处于相同局域网内的容器之间可以利用所处的局域网进行文件传输;而处于不同局域网的容器之间可以借助于宿主机的网络实现文件的传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3包括:
S2031、利用为所述第二应用系统所属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端点。
该步骤中,在同属于第二容器集群下的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需要进行文件传输时,可以利用为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完成目标文件在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的传输,将目标文件从第二传输端点发送至第二应用系统。
这里,由于,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属于同一容器集群位于同一局域网的覆盖下,因此,在进行文件传输需求时需依据于内部通信协议,完成目标文件在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的传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31包括:
S20311、基于所述第二容器集群的集群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容器集群中各个容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依据的第一传输路径和内部通信协议。
该步骤中,根据第二容器集群的集群配置信息,确定位于第二容器集群内的各个容器之间在进行文件传输时所需依据的内部通信协议;以及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所具有的、用于目标传输文件的第一传输路径。
其中,第二容器集群的集群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器群内部各个容器之间的预设传输路径,各个容器的容器信息(例如,容器名称、容器端口号以及容器IP地址等信息)以及第二容器集群内部各个容器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使用的内部通信协议等信息。
S20312、在为所述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中,依据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和所述内部通信协议,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端点。
该步骤中,采用局域网内部通信的方式,借助于为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利用第二容器集群内各个容器传输所依据的内部通信协议,通过第二应用系统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的第一传输路径,将目标文件从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第二传输端点。
S2032、获取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
该步骤中,由于,第二传输端点与第一传输端点部署于不同的容器之中,若想完成第二传输端点与第一传输端点之间的文件传输,在第二传输端点进行文件传输之前,需明确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以使第二传输端点可以通过容器信息明确第一传输端点的“位置”。
其中,容器信息可以包括容器端口号、容器名称以及容器IP地址等信息。
S2033、基于所述容器信息,控制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
该步骤中,按照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明确第一传输端点的“位置”,控制第二传输端点将目标文件发送至第一传输端点。
这里,第二传输端点与第一传输端点之间存在跨业务域和网域的可能,因此,在第一传输端点与第二传输端点属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在所处局域网下,利于两者之间所具有的传输路径完成目标文件的传输;
在第一传输端点与第二传输端点不属于同一局域网的情况下,第二传输端点可以借助于宿主机网络,完成目标文件的传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33包括:
S20331、基于所述容器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传输端点与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依据的第二文件传输路径和外部通信协议。
该步骤中,根据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确定第一传输端点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在进行文件传输时所需依据的内部通信协议;以及第一传输端点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所具有的、用于传输文件的第二传输路径。
S20332、控制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借助于所关联宿主机的网络,依据于所述第二文件传输路径和所述外部通信协议,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
该步骤中,采用跨网络通信的方式,借助于第二传输端点借助于所关联宿主机的网络,利用第二容器集群内各个容器向外网容器传输文件所需依据的外部通信协议,通过第一传输端点与第二传输端点之间所具有的第一传输路径,将目标文件从第二传输端点发送至第一传输端点。
其中,所述宿主机用于承载所述第二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
这里,第一传输端点也可以借助于所关联宿主机网络,接收第二传输端点所发送的目标文件。
S2034、利用为所述第一应用系统所属第一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一局域网络,将所述目标文件从第一传输端点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系统。
该步骤中,在同属于第一容器集群下的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一传输端点之间需要进行文件传输时,可以利用为第一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一局域网络,完成目标文件在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一传输端点之间的传输,将目标文件从第一传输端点发送至第一应用系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034包括:
S20341、基于所述第一容器集群的集群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容器集群中各个容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依据的第二传输路径和内部通信协议。
该步骤中,根据第一容器集群的集群配置信息,确定位于第一容器集群内的各个容器之间在进行文件传输时所需依据的内部通信协议;以及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一传输端点之间所具有的、用于目标传输文件的第二传输路径。
其中,第一容器集群的集群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器群内部各个容器之间的预设传输路径,各个容器的容器信息(例如,容器名称、容器端口号以及容器IP地址等信息)以及第一容器集群内部各个容器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使用的内部通信协议等信息。
S20342、在为所述第一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一局域网络中,依据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和第一容器集群的内部通信协议,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一传输端点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系统。
该步骤中,采用局域网内部通信的方式,借助于为第一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一局域网络,利用第一容器集群内各个容器传输所依据的内部通信协议,通过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一传输端点之间的第二传输路径,将目标文件从第一传输端点发送至第一应用系统。
这里,为了能够及时地通知位于第一应用系统侧的业务人员目标文件已完成,以便业务人员能够尽快地对目标文件进行处理,在完成目标文件的传输之后,可以向第一应用系统发送文件接收完成通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完成所述目标文件的传输后,所述文件传输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应用系统发送文件接收完成通知,以完成所述目标文件的处理。
该步骤中,在第一应用系统通过第一传输端点完成目标文件的接收之后,向第一应用系统发送文件接收完成通知,以使第一应用系统将完成通知展示给相关处理人员,便于相关处理人员及时地完成对目标文件的处理。
这里,由于传输端点与应用系统之间分别封装在不同的容器中,因此,在具有更新需求时,可以仅更新部分容器中的数据,无需同时更新传输端点和应用系统,以加快更新速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文件传输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数据更新指令,对所述数据更新指令所指示的目标容器中所封装的应用系统或传输端点的数据进行更新。
该步骤中,响应于数据更新指令,针对性地对数据更新指令所指示更新的目标容器中所封装的应用系统或传输端点的数据进行更新;这里,目标容器内所封装的内容可以为应用系统,也可以为传输端点;当目标容器内封装的是应用系统时,此时,仅需要更新应用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即可,无需更新传输端点所涉及的数据;而当目标容器内封装的是传输端点时,此时,仅需要更新传输端点所涉及的数据即可,无需更新应用系统所涉及的数据。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分布式系统3a中包括管控台3b、第二容器集群3c以及第一容器集群3d,管控台3b中存在有节点关联集群3b-1;节点关联集群3b-1用于管理、发现第二容器集群3c与第一应用系统集群3d之间的文件订阅关系;第二应用系统集群3c中包括第二应用系统3c-1和第二传输端点3c-2;第一容器集群3d中包括第一应用系统3d-1和第一传输端点3d-2;当第二应用系统3c-1产生目标文件时,通过查询管控台3b中存在有节点关联集群3b-1,确定需要接收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3d-1;第二应用系统3c-1通过第二传输端点3c-2,将目标文件发送至第一应用系统3d-1的第一传输端点3d-2,以使第一应用系统3d-1实现目标文件的接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传输方法,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所述管控台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这样,便可以通过第一传输端点接收第二应用系统所发送的目标文件,实现直接通过端点到端点进行文件的传输,减少通过其他中间系统实现目标文件统一分发的过程,从而,减少其他中间系统对目标文件的获取过程,以此,可以间接提高业务的办理效率,降低业务办理过程的复杂程度;同时,传输端点和应用系统分别被封装于不同的、独立运行的容器中,以此可以将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的控制和逻辑分开升级和部署,即可以分别对应用系统或传输端点进行升级。
请参阅图4、图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所述分布式系统具有云原生架构,所述云原生架构包括独立运行、部署、可移植的多个容器,每个容器之间使用特定通信协议进行文件传输,针对不同容器分别部署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具有多个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所部属的容器与该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多个传输端点所部署的容器构成容器集群;如图4中所示,所述文件传输装置400包括:
系统确定模块410,用于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应用系统之间具有直接的文件订阅关系;
端点确定模块420,用于所述管控台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
文件调用模块430,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调用模块430在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时,所述文件调用模块430用于:
利用为所述第二应用系统所属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端点;
获取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
基于所述容器信息,控制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
利用为所述第一应用系统所属第一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一局域网络,将所述目标文件从第一传输端点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调用模块430在用于利用为所述第二应用系统所属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端点时,所述文件调用模块430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容器集群的集群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容器集群中各个容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依据的第一传输路径和内部通信协议;
在为所述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中,依据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和所述内部通信协议,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端点。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调用模块430在用于基于所述容器信息,控制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时,所述文件调用模块430用于:
基于所述容器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传输端点与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依据的第二文件传输路径和外部通信协议;
控制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借助于所关联宿主机的网络,依据于所述第二文件传输路径和所述外部通信协议,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其中,所述宿主机用于承载所述第二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文件传输装置400还包括端点注册模块440,所述端点注册模块440用于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所述第一应用系统所具有的用于接收文件的多个第一传输端点:
响应于第一传输端点的启动,将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记录在节点关联集群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下;或,
响应于第一传输端点的启动,将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与节点关联集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相关联。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文件传输装置400还包括更新模块450,所述更新模块450用于:
响应于数据更新指令,对所述数据更新指令所指示的目标容器中所封装的应用系统或传输端点的数据进行更新。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确定模块410在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时,所述系统确定模块410用于:
所述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确定所述第二应用系统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第二容器端口号;
利用所述第二容器端口号,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能够与所述第二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进行文件传输的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
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端口号所属的系统识别码;
将所述系统识别码对应的应用系统确定为第一应用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文件传输装置,应用于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管控台通过查询节点关联集群,确定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利用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目标文件在第一应用系统与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这样,便可以通过第一传输端点接收第二应用系统所发送的目标文件,实现直接通过端点到端点进行文件的传输,减少通过其他中间系统实现目标文件统一分发的过程,从而,减少其他中间系统对目标文件的获取过程,以此,可以间接提高业务的办理效率,降低业务办理过程的复杂程度;同时,传输端点和应用系统分别被封装于不同的、独立运行的容器中,以此可以将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的控制和逻辑分开升级和部署,即可以分别对应用系统或传输端点进行升级。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和总线630。
所述存储器62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6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6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610与所述存储器620之间通过总线630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610执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文件传输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文件传输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所述分布式系统具有云原生架构,所述云原生架构包括独立运行、部署、可移植的多个容器,每个容器之间使用特定通信协议进行文件传输,针对不同容器分别部署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具有多个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所部属的容器与该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多个传输端点所部署的容器构成容器集群;所述文件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应用系统之间具有直接的文件订阅关系;
所述管控台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
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包括:
利用为第二应用系统所属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端点;
获取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容器信息;
基于所述容器信息,控制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
利用为所述第一应用系统所属第一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一局域网络,将所述目标文件从第一传输端点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为所述第二应用系统所属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容器集群的集群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容器集群中各个容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依据的第一传输路径和内部通信协议;
在为所述第二容器集群所配置的第二局域网络中,依据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和所述内部通信协议,将所述目标文件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发送至所述第二传输端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容器信息,控制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包括:
基于所述容器信息,确定所述第二传输端点与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所依据的第二文件传输路径和外部通信协议;
控制所述第二传输端点借助于所关联宿主机的网络,依据于所述第二文件传输路径和所述外部通信协议,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其中,所述宿主机用于承载所述第二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所述第一应用系统所具有的用于接收文件的多个第一传输端点:
响应于第一传输端点的启动,将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记录在节点关联集群中记录的所述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下;或,
响应于第一传输端点的启动,将所述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与节点关联集群中所记录的所述第一应用系统的系统识别码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传输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数据更新指令,对所述数据更新指令所指示的目标容器中所封装的应用系统或传输端点的数据进行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包括:
所述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确定所述第二应用系统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所被封装容器的第二容器端口号;
利用所述第二容器端口号,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能够与所述第二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进行文件传输的第一传输端点所封装容器的第一容器端口号;
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端口号所属的系统识别码;
将所述系统识别码对应的应用系统确定为第一应用系统。
8.一种文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所述分布式系统具有云原生架构,所述云原生架构包括独立运行、部署、可移植的多个容器,每个容器之间使用特定通信协议进行文件传输,针对不同容器分别部署应用系统与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具有多个传输端点;每个应用系统所部属的容器与该应用系统所具有的多个传输端点所部署的容器构成容器集群;所述文件传输装置包括:
系统确定模块,用于所述分布式系统中的管控台响应于文件传输事件的触发,通过查询所述管控台中所设置的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接收所述文件传输事件请求传输的目标文件的第一应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应用系统之间具有直接的文件订阅关系;
端点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管控台通过查询所述节点关联集群,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侧用于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一传输端点;
文件调用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侧用于发送所述目标文件的第二传输端点将所述目标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一传输端点,以实现所述目标文件在所述第一应用系统与所述第二应用系统之间的调用。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211627655.2A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2331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7655.2A CN116233107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7655.2A CN116233107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3107A true CN116233107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2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7655.2A Pending CN116233107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31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9310A (zh) * 2023-09-27 2023-11-07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方法、装置、分布式全局内容库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9310A (zh) * 2023-09-27 2023-11-07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方法、装置、分布式全局内容库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7009310B (zh) * 2023-09-27 2024-01-2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同步方法、装置、分布式全局内容库系统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8208B (zh) 一种基于rdma的分布式内存文件系统
CN105245373B (zh) 一种容器云平台系统的搭建及运行方法
CN103780679B (zh) 基于http协议的长延时远程调用方法
CN103607428B (zh) 一种访问共享内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24785A (zh) 数据的上传方法、下载方法和系统
US8250171B2 (en) Content delivery apparatus, content delivery method, and content delivery program
CN104601680B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20138A (zh) 一种用户统一标识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97924A (zh) 云存储文件传输协议(cftp)
WO2009097776A1 (zh) 一种实现业务升级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1901705B (zh) 一种olt设备的omci功能虚拟化系统
CN104158868B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和管理服务器
US201201649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ach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30574B (zh) 一种基于docker容器实现内网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16233107A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5811B (zh) 远端内存管理方法及系统、服务端、客户端、存储介质
CN111327668A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50006622A1 (en) Web content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90903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集群
US20160226963A1 (en) Load balancing using predictable state partitioning
CN108874947A (zh)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0198221A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612735B (zh) 安全存储系统
CN113727138A (zh) 一种hls内网回源方法
CN116016489A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