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2786A -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2786A
CN116232786A CN202111479132.3A CN202111479132A CN116232786A CN 116232786 A CN116232786 A CN 116232786A CN 202111479132 A CN202111479132 A CN 202111479132A CN 116232786 A CN116232786 A CN 116232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lane device
network
control plane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91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涛
余舟毅
花荣荣
姜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791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27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6434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9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2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27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Architectur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Architectur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1Centralis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并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再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指示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将属于同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分配至同一用户面设备,由同一用户面设备为接入网络的属于同一家庭的用户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如此,可以基于一个用户面设备实现对多个属于同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简化对多个属于同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的管理过程,提高对多个属于同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的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BNG(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宽带网络网关)是宽带网络中为用户提供接入宽带网络服务的网络设备。用户通过BNG与宽带网络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用户认证、上线计费以及流量管理等业务。基于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和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能够实现BNG的控制功能与转发功能的解耦。BNG的控制功能可以由CP(Control Plane,控制面)设备实现,转发功能可以由UP(User Plane,用户面)设备实现。控制面设备可以控制多个用户面设备,为用户面设备分配需要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以及实现用户面设备之间的资源调度等。
在实现用户接入宽带网络的过程中,控制面设备通过用户面设备获取用户的接入网络请求,并基于接入网络请求向宽带网络服务器发送用户认证请求消息。在用户认证通过之后,控制面设备为用户分配提供宽带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通过分配的用户面设备,用户可以接入宽带网络,与宽带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实现交互。
目前,为属于同一家庭的不同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可能不同,即同一家庭的不同用户可能通过不同的UP设备接入网络,导致难以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管理过程较为复杂,管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利用同一用户面设备为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实现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简化对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的管理过程,提高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的管理效率。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网络中的BNG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和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该方法应用于BNG系统中的控制面设备,用于确定为第一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时,控制面设备先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控制面设备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的第一用户与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控制面设备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的第一家庭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是BNG系统中的一个用户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用于为第一用户提供接入网络的服务。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确定为第一家庭提供接入网络服务的第一用户面设备,进而指定该第一用户面设备为第一用户提供接入网络服务。如此,能够将属于第一家庭的用户均分配至第一用户面设备,使得属于第一家庭的用户均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便于利用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相较于传统技术,利用一个用户面设备对属于同一家庭的不同用户进行管理,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之前,控制面设备能够基于第二用户,也就是第一家庭中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获得第二对应关系。即在第一家庭中的用户首次接入网络时,为第一家庭分配第一用户面设备,建立第一家庭与第一用户面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第一家庭中的其他用户后续接入网络时,均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提供接入网络服务。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接入请求报文。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三对应关系所包括的第二用户和第二家庭的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二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进一步的,控制面设备从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为第一家庭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其中,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包括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在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后,控制面设备能够生成第二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家庭和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的用户面设备的负载情况不同。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并基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从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即控制面设备根据不同用户面设备的负载情况,为不同家庭选择对应的用户面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能够为属于不同家庭的用户分配不同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还能够接受第三用户的第三接入请求报文,并基于第四对应关系所包括的第三用户与第二家庭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三用户所属的第二家庭。其中,第三用户为第二家庭中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控制面设备在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为属于第二家庭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第二用户面设备。其中,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在确定第二用户面设备之后,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三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即控制面设备在确定第二家庭中的用户首次接入网络时,为第二家庭分配第二用户面设备。该第二用户面设备可以跟第一家庭对应的第一用户面设备不同,以实现针对不同家庭的分别管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控制面设备确定第二用户面设备后,控制面设备建立第五对应关系。第五对应关系包括第二家庭和第二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五对应关系,能够确定为属于第二家庭中非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第二用户面设备。与第一家庭中用户接入网络的过程类似,第二家庭中的其他用户后续接入网络时,均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提供接入网络服务。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第一用户与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的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是控制面设备基于配置获取的。第一对应关系也可以是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用户名。用户名用于标识第一用户。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用户能够确定第一用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中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能够确定第一用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在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之前,可以先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的第四接入请求报文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在获取第四接入请求报文之后,确定预选用户面设备。预选用户面设备为BNG系统中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一个。控制面设备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名,并基于第一用户的用户名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在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后,控制面设备能够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若第一用户面设备与预选用户面设备不同,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一用户下线。第一用户需要接入网络时,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第一接入请求报文。控制面设备能够基于确定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家庭,再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可以调整第一家庭对应的用户面设备。若第一用户面设备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控制面设备将第三用户面设备确定为向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第三用户面设备是与第一用户面设备不同的设备。第三用户面设备与控制面设备属于相同的BNG系统。控制面设备对第二对应关系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家庭和第三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基于调整后的第二对应关系,能够指示第一家庭中的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储存家庭信息表。家庭信息表中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家庭接入网络的用户已经下线,控制面设备删除第二对应关系。如此,控制面设备能够节约储存空间,并且能够在属于第一家庭的用户再次接入网络时,为第一家庭重新分配对应的用户面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面设备,控制面设备属于网络中的BNG系统,BNG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家庭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为所述BNG系统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一个;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第二用户获得第二对应关系,其中,第二用户是所述第一家庭中接入所述网络的首个用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接入请求报文;
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的所述第一家庭,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在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所述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家庭和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生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在所述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三用户的第三接入请求报文;
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用户所属的第二家庭,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家庭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二家庭接入所述网络的首个用户;在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第二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所述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指示所述第三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家庭和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建立第五对应关系,所述第五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家庭与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用于确定为属于所述第二家庭接入所述网络的非首个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配置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所述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是基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用户名确定的,所述用户名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是基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确定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四接入请求报文;
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名,所述预选用户面设备为所述BNG系统中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一个;基于所述用户名从所述认证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所述第一家庭;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与所述预选用户面设备为不同的用户面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用户下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满足预设切换条件,调整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家庭与第三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用户面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不同;基于所述调整后的第二对应关系,指示所述第一家庭中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三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储存家庭信息表,所述家庭信息表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属于所述第一家庭接入所述网络的所有用户均已下线,删除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和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控制面设备和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BNG系统;
所述控制面设备,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并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家庭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设备,还用于基于第二用户获得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用户是所述第一家庭中接入所述网络的首个用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接入请求报文;基于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的所述第一家庭,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在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所述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家庭和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生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在所述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属于同一BNG系统;
所述控制面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三用户的第三接入请求报文;基于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用户所属的第二家庭,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家庭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二家庭接入所述网络的首个用户;在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第二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所述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指示所述第三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三用户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家庭和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建立第五对应关系,所述第五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家庭与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用于确定为属于所述第二家庭接入所述网络的非首个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配置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所述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是基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用户名确定的,所述用户名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是基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确定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设备,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四接入请求报文;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名,所述预选用户面设备为所述BNG系统中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一个;基于所述用户名从所述认证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所述第一家庭;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与所述预选用户面设备为不同的用户面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用户下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三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属于同一BNG系统;
所述控制面设备,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满足预设切换条件,调整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家庭与第三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用户面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不同;基于所述调整后的第二对应关系,指示所述第一家庭中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三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所述第三用户面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接入所述网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设备,还用于储存家庭信息表,所述家庭信息表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面设备,还用于响应于属于所述第一家庭接入所述网络的所有用户均已下线,删除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面设备,所述控制面设备包括处理器芯片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或程序代码,处理器芯片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或程序代码,以执行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所述网络系统包括如前述第四方面所述的控制面设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程序或代码,当其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设备为请求接入网络的用户分配用户面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统的家庭用户接入宽带网络的示意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交互信令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交互信令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交互信令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宽带网络中,可以包括多个BNG系统。BNG系统为多个用户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其中,BNG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控制面设备和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具有控制功能,能够为用户面设备分配负责接入宽带网络的用户以及对多个用户面设备之间的资源进行调度。用户面设备可以为用户提供接入宽带网络的服务。
参见图1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设备为请求接入网络的用户分配用户面设备的示意图。其中,控制面设备101可以控制用户面设备102、用户面设备103和用户面设备104。控制面设备101可以通过用户面设备102、用户面设备103和用户面设备104获取用户1的接入请求报文和用户2的接入请求报文。用户1的接入请求报文和用户2的接入请求报文可以通过OLT(Optical Line Termination,光线路终端)和交换机传输至各个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101基于用户面设备102、用户面设备103和用户面设备104的负载情况,确定用户面设备102为用户1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确定用户面设备104为用户2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基于上述控制面设备为请求接入网络的用户分配用户面设备的过程可见,控制面设备在对用户面设备进行管理时,仅基于用户面设备的负载情况为用户分配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在家庭网络的场景下,每个家庭中可能包括多个家庭用户。多个家庭用户在接入宽带网络时,可能会由不同的用户面设备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参见图2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统的家庭用户接入宽带网络的示意图。用户A通过终端设备201登录,用户B通过终端设备202登录。用户A和用户B是属于同一个家庭的用户。终端设备201和终端设备202通过RGW(Residential Gateway,家庭网关)203和交换机204分别与BNG系统中的用户面设备205和用户面设备206连接。BNG系统还包括控制面设备207。用户面设备205和用户面设备206可以是基于SDN技术和NFV技术的架构实现的用户面设备。用户面设备205和用户面设备206用于实现BNG的转发功能。用户面设备205和用户面设备206可以是vBNG(virtual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虚拟宽带网络网关)-UP设备。用户面设备205和用户面设备206也可以是pBNG(physics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物理宽带网络网关)-UP设备。控制面设备207可以是基于SDN技术和NFV技术的架构实现的控制面设备。控制面设备207用于实现BNG的控制功能。控制面设备207用于对用户面设备205和用户面设备206进行管理。控制面设备207可以是vBNG-CP设备。控制面设备207在通过用户面设备205和/或用户面设备206获取到用户A和用户B的接入请求后,确定用户A通过用户面设备205接入网络,用户B通过用户面设备206接入网络。用户A通过分配的用户面设备205接入网络,用户B通过分配的用户面设备206接入网络。在对属于同一个家庭的用户A和用户B进行管理时,需要先通过用户面设备205获取用户A的网络资源使用信息,通过用户面设备206获取用户B的网络资源使用信息。网络资源使用信息,例如可以为上线时长、网速等。再对获取到的用户A的网络资源使用信息和用户B的网络资源使用信息进行统计,得到统计结果。最后,基于统计结果,通过用户面设备205对用户A进行管理,通过用户面设备206对用户B进行管理。例如,当需要对属于一个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的整体网速进行限制时,需要通过用户面设备205控制用户A的网速,通过用户面设备206控制用户B的网速。对用户A的网速和用户B的网速分别进行管理,难以实现对用户A的网速和用户B的网速进行协调管理。如此会导致不能为用户A和用户B分配适合的网速,用户A和用户B的整体网速也难以满足家庭网速的限制要求。
由此可以发现,基于不同的用户面设备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管理,管理过程较为复杂,很难实现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能够将属于同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分配至同一用户面设备,由同一用户面设备为属于同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如此,可以基于一个用户面设备实现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统一的管理,简化对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的管理过程,提高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的管理效率。
为方便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用户可以基于IPOE(IP over Ethernet,以太网承载IP协议),或者PPPOE(Point 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接入宽带网络。参见图3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300的架构示意图。
系统300包括终端设备301、用户面设备302、用户面设备303、用户面设备304、控制面设备305和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server,验证、授权和记账)服务器306。其中,终端设备301是为用户提供登录服务的设备。终端设备301可以是支持接入宽带网络的设备。终端设备301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CPE(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以及STB(Set Top Box,数字视频变换盒)等。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基于用户标识确定,与提供登录服务的设备无关。用户标识,例如可以为用户的宽带拨号的用户名。用户可以在多个不同的设备上登录。同一个设备也可以实现多个用户的登录。用户面设备302、用户面设备303、用户面设备304和控制面设备305属于同一个BNG系统。其中,用户面设备302、用户面设备303和用户面设备304可以为VNF(Virtual Network Function,虚拟网络功能)形态。用户面设备302、用户面设备303和用户面设备304可以为vBNG-UP设备。此外,用户面设备302、用户面设备303和用户面设备304也可以为PNF(Physics NetworkFunction,物理网络功能)形态。对应的,用户面设备302、用户面设备303和用户面设备304可以为pBNG-UP设备。控制面设备305可以为VNF形态,为vBNG-CP设备。AAA服务器306是网络中处理用户接入请求,提供验证授权以及账户服务的服务器。
参见图4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包括S401-S404。
S401: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
结合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面设备可以是控制面设备305,第一用户可以基于终端设备301登录。
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名、用户密码以及接入地址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中,用户名可以是第一用户的用户账号。用户密码可以是用于认证第一用户的用户密码。用户名和用户密码对应。接入地址可以是用户登录的终端设备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信息。
在用户基于I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可以是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iscover报文。DHCPDiscover报文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的用户名以及接入地址等身份信息。
在用户基于PP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可以是PADI(PPPoE Active Discovery Initiation,活动发现初始)报文。PADI报文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
控制面设备可以通过属于同一个BNG系统的多个用户面设备获取第一接入请求报文。
在获取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后,控制面设备可以根据接入请求报文中的用户名或者接入地址确定发送接入请求报文的第一用户。
S402: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
第一用户是家庭用户,属于第一家庭。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根据第一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用户属于第一家庭。
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是控制面设备获取得到的。控制面设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取第一对应关系。
第一种:控制面设备基于配置获取。
控制面设备可以预先配置家庭的划分方式。例如,在控制面设备中,可以配置利用用户登录的终端设备所连接的接口确定登录的用户所属的家庭。比如,配置在通过A接口连接的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用户属于A家庭,在通过B接口连接的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用户属于B家庭。如此,控制面设备基于配置中接口与家庭的对应关系,再基于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接口信息,就可以获取第一对应关系,也就是第一用户与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
第二种: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
情况一: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
在用户基于I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在获取到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后,可以获取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中的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的用户名。控制面设备基于身份信息生成用户认证请求消息,并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用户认证请求消息。认证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认证请求消息后,基于用户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的身份信息对第一用户进行认证,并查询得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认证服务器基于认证结果和第一家庭,生成用户认证回应消息。认证服务器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户认证回应消息。控制面设备基于用户认证回应消息,可以获取第一对应关系,也就是第一用户与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
在用户基于PP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用户发送的接入请求报文中不包括第一用户的用户名。控制面设备需要与第一用户进行交互,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名,以便利用第一用户的用户名获取第一对应关系。参见图5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5个步骤。
S501: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第四接入请求报文。
参见图6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交互信令图。其中,第四接入请求报文可以为PADI报文。第四接入请求报文中包括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面设备基于第四接入请求报文无法直接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控制面设备需要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名。
S502:控制面设备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名。
控制面设备可以先从属于同一个BNG系统的用户面设备中选取预选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基于预选用户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选用户面设备可以是控制面设备根据控制的同一个BNG系统中各个用户面设备的负载情况确定的。控制面设备可以从同一个BNG系统中的用户面设备选择负载较少的用户面设备作为预选用户面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预选用户面设备是在未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之前,用于实现第一用户与控制面设备之间的交互的用户面设备。
具体的,参见图6所示,控制面设备可以在获取PADI报文后,将用户面设备2确定为预选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发送PADO(PPPoE ActiveDiscovery Offer,PPPoE主动发现提议)报文。第一用户基于PADO报文能够确定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第一用户再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PADR(PPPOE ActiveDiscovery Request,PPPOE主动发现请求)报文。PADR报文中包括第一用户请求服务的服务类型信息。控制面设备基于获取的PADR报文建立PPPoE会话,进入PPPoE会话阶段。控制面设备进一步基于LCP(Link Control Protocol,链路控制协议),进行LCP协商。具体的,控制面设备可以通过预设用户面设备与第一用户互相发送LCP Negotiation报文,进行LCP协商,建立LCP链路。控制面设备进一步可以通过预设用户面设备与第一用户互相发送ChapChallenge Negotiation报文,进行Chap认证。控制面设备基于Chap ChallengeNegotiation报文,能够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名。
S503:控制面设备基于用户名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
控制面设备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名,可以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
具体的,参见图6所示,控制面设备可以生成用户认证请求消息。用户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用户的用户名。认证服务器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的用户名,可以对第一用户进行认证,并且可以查询得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认证服务器基于认证结果和第一家庭生成用户认证回应消息。认证服务器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户认证回应消息。控制面设备基于获取的用户认证回应消息,可以得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
控制面设备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能够确定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包括第一用户和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用户可以利用第四接入请求报文中的接入地址表示。
S504: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
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家庭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在控制面设备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后,能够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为第一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第一用户面设备。
S505:响应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与预选用户面设备为不同的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一用户下线。
第一用户面设备可能与预选用户面设备为不同的用户面设备。响应于第一用户面设备与预选用户面设备为不同的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需要调整为第一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一用户下线,以便第一用户下线后重播。具体的,参见图6所示,控制面设备确定用户面设备1为第一用户面设备。则控制面设备可以通过候选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发送PADT报文,第一用户在获取到PADT报文后,结束PPPoE会话。
第一用户在终止与网络的连接后,可以重新请求接入网络。控制面设备能够从第一用户发送的第一接入请求中获取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和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控制面设备可以进一步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实现第一用户面设备为第一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第一用户面设备与预选用户面设备为相同的用户面设备时,无需调整预选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可以指示第一用户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在用户基于PP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用户首次上线时,控制面设备先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名,利用第一用户的用户名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生成第一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再指示第一用户下线,等待第一用户再次请求接入网络。第一用户再次请求接入网络时,控制面设备就可以基于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中的接入地址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无需确定负责临时与第一用户交互的预选用户面设备,能够直接确定为第一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第一用户面设备。
情况二: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下发的RADIUS属性获取第一对应关系。
在用户基于I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还可以通过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认证后,基于认证服务器下发的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User Server,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属性获取第一对应关系。获取RADIUS属性的过程与上述情况一中用户基于I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用户基于PP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还可以通过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认证后,基于认证服务器下发的RADIUS属性获取第一对应关系。获取RADIUS属性的过程与上述情况一中用户基于PP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认证服务器具体可以是RADIUS服务器。RADIUS属性可以是与第一用户所属的家庭相关的属性。具体的,RADIUS属性可以包括HW-QoS-Profile-Name(一种RADIUS属性的属性名)。HW-QoS-Profile-Name为RADIUS下发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模板,在家庭用户接入时,用于配置家庭中每个业务的带宽。RADIUS属性还可以包括HW-Subscriber-QoS-Profile(一种RADIUS属性的属性名)。HW-Subscriber-QoS-Profile为家庭的QoS模板,包括家庭的总带宽限制以及家庭内业务间的调度关系。控制面设备基于与家庭相关的RADIUS属性,能够获取第一对应关系,也就是第一用户和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
控制面设备可以储存第一家庭信息表。第一家庭信息表中可以包括第一对应关系。第一用户可以由用户名和/或接入地址表示。作为一种示例,参见表1所示,表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家庭信息表的示意图。
Figure BDA0003394352920000111
Figure BDA0003394352920000121
表1
其中,第一家庭信息表中的第一家庭可以利用第一家庭的家庭标识表示,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利用用户名和/或接入地址表示。第二用户是第一家庭的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
控制面设备可以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后,将第一对应关系储存在第一家庭信息表中。如此,控制面设备在后续接收到第一接入请求报文,确定第一用户后,在第一家庭信息表中查询是否储存有第一对应关系。如果第一家庭信息表中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则可以基于储存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
响应于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均下线,控制面设备可以删除第一家庭信息表,减少占用控制面设备的存储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在接入网络之前,先需要利用认证服务器对第一用户进行用户认证。在第一用户认证通过后,控制面设备控制第一用户接入网络。
对于控制面设备基于配置获取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利用储存在第一家庭信息表中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的方式中,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和第一用户的认证过程是相互独立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与控制面设备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用户认证请求消息之间的先后顺序。例如,控制面设备先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再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用户认证请求消息进行认证。其中,采用先对第一用户进行认证,再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的方式,可以减少执行确定认证失败的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简化控制第一用户接入网络的过程。
而对于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利用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的方式,控制面设备先进行用户认证过程,才能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再利用获取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
S403: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
第一家庭具有对应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是BNG系统中的一个用户面设备。第一用户面设备用于为属于第一家庭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如此便于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对属于第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
第一家庭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由第二对应关系指示。第二对应关系可以是控制设备预先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得第二对应关系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请参见下文。
在控制面设备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后,再基于第二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第一家庭对应的第一用户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可以储存第二家庭信息表。第二家庭信息表中可以包括第二对应关系。第一家庭可以利用家庭标识表示,第一用户面设备可以利用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网络地址、第一用户面设备包括的接口标识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进行表示。作为一种示例,参见表2所示,表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家庭信息表。
Figure BDA0003394352920000131
表2
其中,第二家庭信息表中,第一家庭由第一家庭的家庭标识表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由设备标识、网络地址或接口标识表示。
控制面设备可以在获取第二对应关系后,将第二对应关系储存在第二家庭信息表中。如此,控制面设备在确定用户属于第一家庭时,可以通过查询第二家庭信息表中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
响应于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均下线,控制面设备可以删除第二家庭信息表。一方面可以减少占用控制面设备的存储资源。另一方面便于后续的第一家庭的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请求接入网络时,控制面设备能够基于用户面设备的负载情况重新确定为属于第一家庭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使得BNG系统中用户面设备的负载较为均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还可以储存第三家庭信息表,第三家庭信息表中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作为一种示例,参见表3所示,表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家庭信息表。
Figure BDA0003394352920000132
表3
其中,第三家庭信息表中,第一家庭由第一家庭的家庭标识表示,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利用用户名和/或接入地址表示,第一用户面设备由设备标识、网络地址或接口标识表示。第二用户是第一家庭中接入网络的首个用户。控制面设备可以基于第三家庭信息表中的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基于第三家庭信息表中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家庭的第一用户面设备。
类似的,响应于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均下线,控制面设备可以删除第三家庭信息表。
S404: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在控制面设备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后,指示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向第一用户发送允许接入报文。允许接入报文中携带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指示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用户在获取允许接入报文后,基于允许接入报文中携带的指示信息,能够确定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基于上述S401-S404的相关内容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属于同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分配至同一用户面设备,由同一用户面设备为属于同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如此,可以基于一个用户面设备实现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统一的管理,简化对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的管理过程,提高对属于同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的管理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进行介绍。
在用户基于I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交互信令图。终端设备可以广播第一用户的DHCPDiscover报文,也就是第一接入请求报文。用户面设备1、用户面设备2和用户面设备3分别获取DHCP Discover报文。用户面设备1、用户面设备2和用户面设备3分别再向控制面设备转发DHCP Discover报文。
控制面设备向AAA服务器发送用户认证请求消息,并且获取AAA服务器反馈的用户认证回应消息。控制面设备基于认证回应消息确定第一用户认证通过。
控制面设备预先储存家庭信息表。家庭信息表参见表4所示。
Figure BDA0003394352920000141
表4
控制面设备储存的家庭信息表中可以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其中,用户可以由用户名或者接入地址表示。参见表4所示,“用户1”、“用户2”和“用户3”为用户名。接入地址表项中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1/VLAN(Virtual Local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1”为“用户1”对应的用户的接入地址,“MAC2/VLAN2”为“用户2”对应的用户的接入地址,“MAC3/VLAN3”为“用户3”对应的用户的接入地址。家庭可以由家庭标识表示。参见表4所示,“家庭1”为家庭标识。
第一用户的用户名为“用户2”,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为“MAC2/VLAN2”。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表4中“家庭1”与“用户2”的对应关系,或者是“家庭1”与“MAC2/VLAN2”的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用户属于“家庭1”所标识的第一家庭。
控制面设备储存的家庭信息表中包括第二对应关系。第一用户面设备可以由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设备标识、网络地址或接口标识表示。参见表4所示,“UP2ID(Identity,身份标识)”为第一用户面设备,也就是图7中用户面设备2的设备标识。“interface2(接口)ID”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接口标识。“Virture GW(Gate Way,网关)MAC 2”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网络地址。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二对应关系,也就是表4中“家庭1”与“UP2ID”/、“interface2ID”或者”Virture GW MAC 2”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为用户面设备2。
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2发送DHCP offer报文。DHCP offer报文包括为第一用户提供的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配置信息和租约期限等。其中,配置信息中包括用户面设备2的地址。用户面设备2向第一用户转发DHCP offer报文。第一用户基于DHCP offer报文,可以确定通过用户面设备2接入网络。
第一用户通过用户面设备2向控制面设备发送DHCP Request报文。DHCP Request报文用于指示第一用户选择的服务器以及希望所使用的IP地址。
控制面设备在获取DHCP Request报文后,通过Sci接口向用户面设备2下发用户表项。其中,Sci接口是控制面设备与用户面设备2之间的控制接口,采用CUSP(Control Planeand User Plane Separated Protocol,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协议)。用户表项包括与第一用户接入网络相关的用户信息。
用户面设备2在获取用户表项之后,通过Sci接口向控制面设备回复接收用户表项成功。
控制面设备与认证服务器进行交互,开始计费。
控制面设备再通过用户面设备2向第一用户发送DHCP Response报文。DHCPResponse报文用于指示第一用户可以使用请求分配的IP地址。
在用户基于PP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8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的交互信令图。终端设备可以广播第一用户的PADI报文,也就是第一接入请求报文。用户面设备1、用户面设备2和用户面设备3分别获取PADI报文。用户面设备1、用户面设备2和用户面设备3分别再向控制面设备转发PADI报文。
控制面设备预先储存家庭信息表,家庭信息表参见表5所示:
Figure BDA0003394352920000151
表5
控制面设备储存的家庭信息表中可以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其中,用户可以由用户名或者接入地址表示。参见表5所示,“用户1”、“用户2”和“用户3”为用户名。接入地址表项中的“MAC1/VLAN1”为“用户1”对应的用户的接入地址,“MAC2/VLAN2”为“用户2”对应的用户的接入地址,“MAC3/VLAN3”为“用户3”对应的用户的接入地址。家庭可以由家庭标识表示。参见表5所示“家庭1”为家庭标识。
第一用户的用户名为“用户2”,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为“MAC2/VLAN2”。控制面设备根据获取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中包括的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即“MAC2/VLAN2”。控制面设备可以从家庭信息表中查询得到第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表5中“家庭1”与“MAC2/VLAN2”的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用户属于“家庭1”所表示的第一家庭。
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其中,第一对应关系是控制面设备基于上述图5所示的方法得到的。
控制面设备储存的家庭信息表中包括第二对应关系。第一用户面设备可以由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设备标识表示。参见表5所示,“UP1ID”为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设备标识。“家庭1”与“UP1ID”为表5中包括的第二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例如可以为用户面设备1。
控制面设备通过用户面设备1向第一用户发送PADO报文。第一用户基于PADO报文能够确定通过用户面设备1接入网络。
第一用户再通过用户面设备1向控制面设备发送PADR报文。PADR报文中包括第一用户请求服务的服务类型信息。控制面设备基于获取的PADR报文建立PPPoE会话,进入PPPoE会话阶段。
通过用户面设备1,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互相发送LCP Negotiation报文,进行LCP协商,建立LCP链路。再通过用户面设备1,控制面设备与第一用户互相发送ChapChallenge Negotiation报文,进行Chap认证。控制面设备基于Chap ChallengeNegotiation报文,能够获取第一用户的用户名。
控制面设备生成用户认证请求消息,用户认证请求消息包括第一用户的用户名。控制面设备向认证服务器发送用户认证请求。认证服务器基于用户认证请求消息中第一用户的用户名对第一用户进行用户认证,并基于认证结果生成用户认证回应。认证服务器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户认证回应。
控制面设备基于用户认证回应中标识认证通过的认证结果,生成Chap Success报文。Chap Success报文用于表示第一用户认证通过。控制面设备通过用户面设备1向第一用户发送Chap Success报文。
通过用户面设备1,第一用户和控制面设备相互发送IPCP(IP控制协议,IPControl Protocol)报文。基于IPCP报文,第一用户可以确定分配的IP地址。控制面设备向用户面设备1发送用户表项。用户表项中包括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面设备1向控制面设备回复用户表项接收成功。控制面设备与认证服务器进行交互,开始计费。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用户为第一家庭的家庭用户中非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控制面设备已获取指示第一家庭与第一用户面设备的第二对应关系。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家庭的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获得第二对应关系。
下面对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二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介绍,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A1: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接入请求报文。
第二用户是第一家庭中接入网络的首个用户,也就是第一家庭中第一个请求接入网络的用户。
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接入请求报文,为第二用户分配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
A2: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三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
第三对应关系包括第二用户与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三对应关系的方式与控制面设备获取第一对应关系的方式类似,具体请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A3:控制面设备在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第二用户是第一家庭中接入网络的首个用户,控制面设备未确定第一家庭对应的第一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需要在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选取一个用户面设备作为第一用户面设备。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与控制面设备属于同一个BNG系统的用户面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的负载情况。具体的,控制面设备可以获取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各个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再选择负载较少的用户面设备作为第一用户面设备,使得各个用户面设备的负载较为均衡。
A4: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家庭和第一用户面设备,生成第二对应关系。
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二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和确定的第一用户面设备,生成包括第一家庭和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的第二对应关系。
基于生成的第二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可以确定为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第一用户面设备。在生成第二对应关系之后,基于第二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可以为第一家庭中非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指示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如此可以实现属于第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均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便于对属于第一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管理。
控制面设备能够为不同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分配对应的用户面设备。下面对控制面设备为第二家庭中接入网络的首个用户,也就是第三用户,分配第二用户面设备的过程进行介绍。
B1: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三用户的第三接入请求报文。
第三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第三用户的身份信息。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三接入请求报文可以确定发送第三接入请求报文的第三用户。
第三用户可以是由第三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第三用户的用户名或者第三用户的接入地址确定的。确定第三用户的方式与上述确定第一用户的方式类似,具体请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B2:控制面设备基于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第三用户所属的第二家庭。
第四对应关系包括第三用户与第二家庭的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获取第四对应关系的方式与上述获取第一对应关系的方式类似,具体请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控制面设备基于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第三用户所属的第二家庭。其中,第三用户为第二家庭的首个接入网络的用户。
B3:控制面设备在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第二用户面设备。
控制面设备需要为属于第二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分配第二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在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第二用户面设备。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与控制面设备属于同一个BNG系统中的用户面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第二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确定第二用户面设备。例如,控制面设备可以从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的用户面设备中选择负载较少的用户面设备作为第二用户面设备。
B4: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三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三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与上述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类似,具体描述请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控制面设备能够基于确定的第二用户面设备,建立第五对应关系。其中,第五对应关系包括第二家庭与第二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基于第五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可以将第二用户面设备作为第二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如此能够实现通过第二用户面设备对第二家庭的多个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
作为一种示例,在用户基于I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可以将获取的第四对应关系和建立的第五对应关系写入家庭信息表。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上述表4,提供又一种家庭信息表,参见表6所示。
Figure BDA0003394352920000181
表6
表6为基于表4写入第四对应关系和第五对应关系的家庭信息表。其中,用户可以由用户名或者接入地址表示。参见表6所示,“用户4”为第三用户的用户名。“MAC4/VLAN4”为第三用户的接入地址。“家庭2”为第二家庭的家庭标识。“UP3ID”为第二用户面设备的设备标识。“interface3ID”为第二用户面设备的接口标识。“Virture GW MAC 3”为第二用户面设备的网络地址。其中,第四对应关系为“家庭2”与“用户4”的对应关系,或者为“家庭2”与“MAC4/VLAN4”的对应关系。第五对应关系为“家庭2”与“UP3ID”、“interface3ID”或者“Virture GW MAC 3”的对应关系。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用户基于PPPOE接入宽带网络的实现方式中,控制面设备可以将获取的第四对应关系和建立的第五对应关系写入家庭信息表。以上述表5所示的家庭信息表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家庭信息表,参见表7所示。
Figure BDA0003394352920000191
表7
表7为基于表5写入第四对应关系和第五对应关系的家庭信息表。其中,用户可以由用户名或者接入地址表示。参见表7,“用户4”为第三用户的用户名。“MAC4/VLAN4”为第三用户的接入地址。“家庭2”为第二家庭的家庭标识。“UP2ID”为第二用户面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第四对应关系为“家庭2”与“用户4”的对应关系,或者为“家庭2”与“MAC4/VLAN4”的对应关系。第五对应关系为“家庭2”与“UP ID”的对应关系。
在第一用户面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发生故障,或者负载较多的情况。针对此类情况,控制面设备可以将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的属于一个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切换到其他用户面设备,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C1:响应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控制面设备调整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预设切换条件为将第一用户面切换为其他用户面设备的切换条件。例如,预设切换条件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发生故障。又例如,预设切换条件包括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超出负载阈值。
响应于第一用户面设备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控制面设备需要重新确定为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将第三用户面设备确定为负责为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第三用户面设备可以是与控制面设备属于同一个BNG系统的用户面设备中负载较少的用户面设备。第三用户面设备可以是BNG系统中除第一用户面设备以外的用户面设备。控制面设备基于确定的第三用户面设备,调整第二对应关系。调整后的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家庭与第三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
C2:控制面设备基于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指示第一家庭中的每一个接入网络的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基于调整后的第二对应关系,控制面设备将通过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的属于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切换至通过第三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控制面设备将属于同一个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迁移,迁移后属于同一个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仍是通过同一个用户面设备,也就是第三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
以控制面设备指示第一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面设备接入网络为例,控制面设备向第三用户面设备发送第一用户的用户表项。第三用户面设备基于获取的第一用户的用户表项,发布第一用户的用户路由。第三用户面设备发送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报文,以实现第一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面设备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交互。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示例中控制面设备的功能。参见图9所示,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装置900包括接收单元901和处理单元902。接收单元901,用于支持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装置900执行图4中S401;处理单元902,用于支持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装置900执行图4中的S402-S404;和/或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中控制面设备执行的其它过程。例如,接收单元9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控制面设备执行的各种接收操作;处理单元902,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控制面设备各种处理操作。举例来说,接收单元901,还用于接收第二用户的第二接入请求报文;处理单元902,还用于基于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的所述第一家庭,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在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所述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家庭和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生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具体执行过程请参考上述图4-图8中任一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例如,上述实施例中,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可以是同一个单元,也不同的单元。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系统1000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该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系统1000包括控制面设备1001和第一用户面设备1002。控制面设备1001可以实现图4-图8中任一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面设备的功能。第一用户面设备1002可以实现图4-图8中任一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功能。具体执行过程请参考上述图4-图8中任一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详细描述,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第二用户面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为第二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具体请参见上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第三用户面设备,第三用户面设备是在第一用户面设备满足预设切换条件后,控制面设备调整用于为第一家庭的接入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具体请参见上文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上文中的控制面设备可以通过图11所示的控制面设备实现.。参见图11所示,该控制面设备1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通信总线1102以及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4,可选地,该控制面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3。
处理器11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101还可为流量管理(traffic management,TM)芯片或者是集成了NP和TM芯片的硬件,TM芯片或者集成了NP和TM芯片的硬件可对TM芯片中的队列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度队列的方法。处理器7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可以用于确定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比如,当图4中的控制面设备通过图11所示的设备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并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具体功能实现可参考方法实施例中对应控制面设备的处理部分。
通信总线1102用于在处理器1101、网络接口1104和存储器1103之间传送信息。总线系统110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系统11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11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器1103还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1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1102与处理器1101相连接。存储器1103也可以和处理器1101集成在一起。
可选地,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或指令,并由处理器11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1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指令。程序代码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可选地,处理器1101也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或指令,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101不需要到存储器1103中读取程序代码或指令。
网络接口1104可以为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它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通信网络可以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接口1104可以用于接收分段路由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的报文,也可以向分段路由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报文。网络接口1104可以为以太接口(ethernet)接口、快速以太(fast ethernet,FE)接口或千兆以太(gigabit ethernet,GE)接口等。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设备11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1中所示的处理器1101和处理器11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12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设计的控制面设备可以通过图12所示的设备来实现。
参见图12所示的设备结构示意图,设备1200包括主控板和一个或多个接口板。主控板与接口板通信连接。主控板也称为主处理单元(main processing unit,MPU)或路由处理卡(route processor card),主控板包括CPU和存储器,主控板负责对设备1200中各个组件的控制和管理,包括路由计算、设备管理和维护功能。接口板也称为线处理单元(lineprocessing unit,LPU)或线卡(line card),用于接收和发送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板与接口板之间或接口板与接口板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口板之间通过交换网板通信,在这种情况下设备1200也包括交换网板,交换网板与主控板、接口板通信连接,交换网板用于转发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网板也可以称为交换网板单元(switch fabric unit,SFU)。接口板包括CPU、存储器、转发引擎和接口卡(interface card,IC),其中接口卡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可以为Ethernet接口、FE接口或GE接口等。CPU与存储器、转发引擎和接口卡分别通信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转发表。转发引擎用于基于存储器中保存的转发表转发接收到的报文,如果接收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设备1200的IP地址,则将该报文发送给主控板或接口板的CPU进行处理;如果接收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不是设备1200的IP地址,则根据该目的地查转发表,如果从转发表中查找到该目的地址对应的下一跳和出接口,将该报文转发到该目的地址对应的出接口。转发引擎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接口卡也称为子卡,可安装在接口板上,负责将光电信号转换为数据帧,并对数据帧进行合法性检查后转发给转发引擎处理或接口板CPU。在一些实施例中,CPU也可执行转发引擎的功能,比如基于通用CPU实现软转发,从而接口板中不需要转发引擎。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引擎可以通过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转发表的存储器也可以集成到转发引擎中,作为转发引擎的一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系统实现上述图4-图8任一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可选地,该芯片系统中的存储器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和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示例性的,存储器可以是非瞬时性处理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该芯片系统可以是FPGA,可以是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chip,SoC),还可以是CPU,还可以是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应理解,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网络设备或服务器执行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网络设备或服务器执行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模块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获取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模块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模块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所述网络中的宽带网络网关BNG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和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家庭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为所述BNG系统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一个;
所述控制面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二用户获得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用户是所述第一家庭中首个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是采用如下方式获得的:
所述控制面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接入请求报文;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第三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用户所属的所述第一家庭,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面设备在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所述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家庭和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生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设备在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包括: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负载参数在所述第一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三用户的第三接入请求报文;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三用户所属的第二家庭,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三用户与所述第二家庭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用户为所述第二家庭中首个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
所述控制面设备在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中确定第二用户面设备,所述第二候选用户面设备集合包括所述BNG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
所述控制面设备指示所述第三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家庭和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建立第五对应关系,所述第五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家庭与所述第二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用于确定为属于所述第二家庭中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用户面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配置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是所述控制面设备从认证服务器获取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是基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用户名确定的,所述用户名用于标识所述第一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是基于所述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包括的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地址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设备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四接入请求报文;
所述控制面设备通过预选用户面设备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名,所述预选用户面设备为所述BNG系统中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的一个;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用户名从所述认证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所述第一家庭;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与所述预选用户面设备为不同的用户面设备,所述控制面设备指示所述第一用户下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所述控制面设备调整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家庭与第三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三用户面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不同;
所述控制面设备基于所述调整后的第二对应关系,指示所述第一家庭中的用户通过所述第三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设备储存家庭信息表,所述家庭信息表包括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或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属于所述第一家庭接入所述网络的所有用户均已下线,所述控制面设备删除所述第二对应关系。
14.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和第一用户面设备,所述控制面设备和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属于同一BNG系统;
所述控制面设备,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入请求报文,基于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所属的第一家庭,基于第二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并指示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接入所述网络,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一家庭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家庭与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用户面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接入所述网络。
15.一种控制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设备包括处理器芯片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或程序代码,处理器芯片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或程序代码,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16.一种宽带网络网关BNG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和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所述控制面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
CN202111479132.3A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162327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9132.3A CN116232786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CT/CN2022/136434 WO2023103926A1 (zh) 2021-12-06 2022-12-05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9132.3A CN116232786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2786A true CN116232786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9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9132.3A Pending CN116232786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2786A (zh)
WO (1) WO20231039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578B (zh) * 2019-05-29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连接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735995B1 (en) * 2019-09-05 2020-08-04 Cisco Technology, Inc. Enhanced fixed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mobile network integration for efficient local traffic offloading
CN112565937B (zh) * 2019-09-25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bng-up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97020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3926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0443B (zh) 基于sdn的物理设备与虚拟网络通信方法和系统
JP6722820B2 (ja) ブロードバンド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サーバの制御プレーン機能と転送プレーン機能の分離
JP3920305B1 (ja)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US7684405B2 (en) Broadband access method with great capacity and the device and the system thereof
CN111865621B (zh) 接入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EP2532182B1 (en) Dynamic service groups based on session attributes
US20070195804A1 (en) Ppp gateway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ppp clients to l2sw
US20060274744A1 (en) Dynamic VLAN ID assignment and packet transfer apparatus
US8005083B1 (en) Apply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within a cable network using customer-aware network router
CN107666419B (zh) 一种虚拟宽带接入方法、控制器和系统
EP1748603B1 (en) 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essage in layer 2 and an access device
KR101786620B1 (ko)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에서 서브넷을 지원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20140362870A1 (en) Method and gateway device for managing address resource
JP526143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パケット転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交換装置、アクセス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21259B2 (ja) パケット転送制御方法
WO2023103926A1 (zh)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414366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477658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集約装置
KR20040011936A (ko) 복수의 가상랜으로 구성된 이더넷 상에서의 스위칭 장치와이를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JP3615701B2 (ja) レルム名又はドメイン名による通信サービス条件制御方法
WO2022213822A1 (zh) 一种控制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185253A1 (zh) 拨号报文处理方法, 网元, 系统及网络设备
JP5624112B2 (ja) 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品質制御
WO2022017453A1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097517A (zh) 融合网络的认证鉴权网络系统及融合网络的用户认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