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97020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97020A
CN113597020A CN202010365472.2A CN202010365472A CN113597020A CN 113597020 A CN113597020 A CN 113597020A CN 202010365472 A CN202010365472 A CN 202010365472A CN 113597020 A CN113597020 A CN 113597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nformation
user
usf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54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涛
史慧荣
张银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54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97020A/zh
Priority to BR112022021043A priority patent/BR112022021043A2/pt
Priority to PCT/CN2021/086928 priority patent/WO2021218627A1/zh
Priority to EP21796708.2A priority patent/EP4132197A4/en
Priority to JP2022566027A priority patent/JP2023523773A/ja
Publication of CN113597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97020A/zh
Priority to US17/976,052 priority patent/US20230050466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19Ensuring fulfilment of SL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6Routing in software-defined topologies, e.g. routing between virtual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diverting traffic away from congested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在该方法中,控制面实体CP向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指示该USF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该终端用户,然后,该CP根据USF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携带的目标UP的标识确定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也就是说,通过USF确定出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此后,该CP进一步根据该目标UP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从而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控制器技术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技术的发展,城域网向着传统以网络为核心的架构向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网络架构演进。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与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网络架构相适应,传统的网元设备也需要从网络功能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其中,作为传统的宽带接入网关设备,BNG(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宽带网络网关)在用户宽带接入业务和场景中非常重要,在BNG中,通过控制面实体(control plane,CP)实现对接入该BNG设备的终端用户进行用户认证、接入控制、用户调度等。
然而,随着各种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对BNG设备支持的用户的会话数要求不断提高、对用户接入带宽不断提高,当前BNG设备中对于CP的处理性能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导致CP的处理负担过重,影响通信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在宽带网络网关BNG设备中通过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实现终端用户的动态调度,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控制面实体(controlplane,CP),该CP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该BNG还包括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er plane steering function,USF),在该方法中,该CP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然后,该CP接收来自该USF的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目标UP的标识,该目标UP关联于该终端用户,即指示根据该目标UP调度该终端用户;接着,CP根据该目标UP的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其中,CP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指示该USF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该终端用户,然后,该CP根据USF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携带的目标UP的标识确定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也就是说,通过USF确定出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此后,该CP进一步根据该目标UP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从而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CP与USF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CP可以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USF可以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向该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CP和USF之间的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一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CP和USF可以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
本实施例中,在该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例如可以是第一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CP向USF发送的第一消息和USF向CP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CP和USF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CP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此后,USF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二对象字段中的用户接入信息向CP指示当前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二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二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迁移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上线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CP更新终端用户的SLA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CP更新终端用户的SLA时,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向USF指示更新该终端用户的SLA;此后,USF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二对象字段中的用户接入信息向CP指示当前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二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二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迁移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上线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
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用户接入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CP可以通过用户接入信息所包括的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等信息向USF指示需要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从而可以通过多种实现方式向USF指示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提升方案实现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
本实施例中,在该用户接入信息中,除了可以包括该SF ID、QINQ信息以及初始UPID之外,当需要向USF指示调度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的时候,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从而,向该USF指示调度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中的至少一个,所对应的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CP根据该目标UP的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具体可以包括:该CP向该目标UP发送该终端用户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CP用于调度终端用户与BNG之间的连接,其中,具体该CP实现根据该目标UP的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过程中,可以是向目标UP发送该终端用户的标识,从而,使得目标UP得知调度该终端用户,实现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动态调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该USF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该BNG还包括控制面实体CP和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在该方法中,CP在调度终端用户时,USF接收来自该CP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然后,该USF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出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UP,即向CP指示根据该目标UP调度该终端用户;接着,该USF向该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其中,USF接收来自CP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指示该USF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该终端用户,此后,该CP可以根据USF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携带的目标UP的标识确定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从而实现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动态调度,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CP与USF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CP可以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USF可以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向该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CP和USF之间的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一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CP和USF可以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
本实施例中,在该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例如可以是该第一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CP向USF发送的第一消息和USF向CP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CP和USF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CP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CP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此后,USF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二对象字段中的用户接入信息向CP指示当前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二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二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迁移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上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CP更新终端用户的SLA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CP更新终端用户的SLA时,CP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向USF指示更新该终端用户的SLA;此后,USF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二对象字段中的用户接入信息向CP指示当前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二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二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迁移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连接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
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用户接入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CP可以通过用户接入信息所包括的SF ID、QINQ信息以及初始UP ID等,向USF指示需要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从而可以通过多种实现方式向USF指示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提升方案实现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
本实施例中,在该用户接入信息中,除了可以包括该SF ID、QINQ信息以及初始UPID之外,当需要向USF指示调度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的时候,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从而,向该USF指示调度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中的至少一个,所对应的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BNG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在该USF接收来自该CP的第一消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USF根据该第一消息可以进一步确定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迁移功能实体SF的标识,以及该终端用户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此后,该USF向该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该VLAN标识、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USF可以进一步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出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SF的标识以及VLAN标识,此后,USF可以通过包含有该VLAN标识、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的第二请求消息向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上将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上。其中,将终端用户调度到目标UP的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上,通过SDN控制器可以控制SF对接入该SF中不同SF子接口的终端用户进行调度,因此,USF可以第二请求消息实现在SDN控制器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的基础上,再通过该USF实现终端用户的动态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与SDN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接口,USF可以通过该第二通信接口向该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USF与SDN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二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USF与SDN控制器可以通过该第二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
本实施例中,在该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例如可以是该第二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USF向SDN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USF与SDN控制器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USF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USF根据第一消息确定需要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时,USF可以在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三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DN控制器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中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上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USF更新终端用户连接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当USF根据第一消息确定需要更新终端用户的连接时,USF可以在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三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DN控制器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中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连接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该SDN控制器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该BNG还包括控制面实体CP和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在该方法中,该SDN控制器接收来自该USF的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即USF通过该第二请求消息向SDN控制器指示根据在该目标SF中调度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然后,SDN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其中,该SDN控制器接收来自USF的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该终端用户的标识、该目标UP的标识和该目标SF的标识,即该USF通过该第二请求消息向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中调度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此后,该SDN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从而在BNG设备中SDN控制器通过USF的指示实现终端用户的动态调度,可以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与SDN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接口,USF可以通过该第二通信接口向该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USF与SDN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二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USF与SDN控制器可以通过该第二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
本实施例中,在该SDN控制器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USF向SDN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USF与SDN控制器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USF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中,此时,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USF可以在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三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DN控制器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中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上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USF更新终端用户连接的场景中,此时,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USF可以在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三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DN控制器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中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连接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BNG还包括该目标SF,其中,当该第二请求消息中包括该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时,SDN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包括:SDN控制器向该目标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该VLAN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将终端用户调度到目标UP的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上,通过SDN控制器可以控制SF对接入该SF中不同SF子接口的终端用户进行调度,此时,SDN控制器具体可以通过第三请求消息在BNG中的SF将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迁移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该终端用户在该BNG设备中的上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与SF之间可以通过第三通信接口,SDN控制器可以通过该第三通信接口向该目标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SDN控制器与SF之间可以通过第三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三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SDN控制器与SF可以通过该第二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
本实施例中,在该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SDN控制器向SF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SDN控制器与SF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SDN控制器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中,即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此时,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SDN控制器可以在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四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四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上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SDN控制器更新终端用户连接的场景中,即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此时,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SDN控制器可以在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四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四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连接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迁移功能实体SF,在该方法中,该SF接收来自SDN控制器的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用户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然后,该SF根据该第三请求消息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其中,SF可以根据SDN控制器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确定出终端用户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并进一步根据该第三请求消息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在BNG中对终端用户与SF之间连接方式的动态调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与SF之间可以通过第三通信接口,SDN控制器可以通过该第三通信接口向该目标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SDN控制器与SF之间可以通过第三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三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SDN控制器与SF可以通过该第二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
本实施例中,在该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SDN控制器向SF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SF与SDN控制器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SDN控制器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中,此时,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SDN控制器可以在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四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四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上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SDN控制器更新终端用户连接的场景中,此时,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SDN控制器可以在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四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四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连接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控制面实体CP,该CP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该BNG还包括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在该方法中,CP获取下线请求消息,该下线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此后,该CP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和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其中,CP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和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指示USF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该终端用户下线,然后USF删除该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从而,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的存储,可以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存储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
本实施例中,CP与USF之间可以通过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接口实现通信,其中,在该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CP向USF发送的第一消息和USF向CP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CP和USF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CP调度终端用户下线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下线,此后,USF可以根据该第一消息将该终端用户调度下线,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下线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或,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网段信息;或,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组UP ID;或,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访问接口ID。
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用户接入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CP可以通过用户接入信息所包括的SF ID、QINQ信息以及初始UP ID等信息,向USF指示需要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从而可以通过多种实现方式向USF指示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提升方案实现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
本实施例中,在该用户接入信息中,除了可以包括该SF ID、QINQ信息以及初始UPID之外,当需要向USF指示调度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的时候,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从而,向该USF指示调度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中的至少一个,所对应的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该USF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该BNG还包括控制面实体CP和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在该方法中,CP在调度终端用户时,USF接收来自该CP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和所述用户接入信息;然后,该USF根据该第一消息USF删除该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从而,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的存储,可以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存储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
本实施例中,USF与CP之间可以通过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接口实现通信,其中,在该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CP向USF发送的第一消息和USF向CP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CP和USF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CP调度终端用户下线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下线,此后,USF可以根据该第一消息将该终端用户调度下线,即USF删除该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下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面实体CP,该CP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或者,该CP具有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意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处理单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该USF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或者,该CP具有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任意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处理单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该SDN控制器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处理单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迁移功能实体SF,该SF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处理单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面实体CP,该CP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该USF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该SDN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迁移功能实体SF,该SF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宽带网络网关BNG,该BNG包括第七方面中的控制面实体CP、第八方面中的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BNG还包括第九方面中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五方面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BNG还包括第十方面中的迁移功能实体SF。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或者其中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或者其中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BP,baseband processor),示例性地,该处理器还可以包括(AP,application processor),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或者其中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在一种具体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第七、第十一、第十五至第十八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不同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或者,可参见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不同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八、第十二、第十五至第十八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不同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或者,可参见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不同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九、第十三、第十五至第十八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不同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十、第十四、第十五至第十八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不同具体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CP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然后,该CP接收来自该USF的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目标UP的标识,该目标UP关联于该终端用户,即指示根据该目标UP调度该终端用户;接着,CP根据该目标UP的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其中,CP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指示USF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该终端用户,然后,该CP根据USF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携带的目标UP的标识确定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也就是说,通过USF确定出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此后,该CP进一步根据该目标UP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从而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网络架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网络架构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控制面实体CP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接入网元SF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信装置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宽带网络网关BNG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随着软件定义型网络(SDN)技术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的发展,城域网向着传统以网络为核心的架构向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网络架构演进;传统的网元设备也从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传统网元设备从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主要解决两个解耦:控制与转发的解耦、软件与硬件的解耦。其中,BNG作为传统的宽带接入网关设备,在用户宽带接入业务和场景中非常重要。一般地,在BNG设备中,通过CP实现对接入该BNG设备的终端用户进行用户认证、接入控制、用户调度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宽带网络网关BNG中实现对终端用户连接的动态调度时,网络架构的一个示意图,其中,该宽带网络网关BNG100可以包括控制面实体CP101和用户面实体102。一般来说,UP102与CP101之间可以有多种接口实现,示例性地,有如下三种接口,分别是:
PRi:业务接口,采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通用协议扩展(virtual extensiblelocal area network generic protocol extension,VXLAN GPE)接口,UP接收到用户接入协议报文,通过该接口封装上送至CP处理;
Mi:管理接口,采用netconf接口,CP采用该接口向UP下发配置,UP采用该接口上报一些运行状态;
SCi:控制接口,采用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分离协议(control plane and userplane separated protocol,CUSP)接口,CP处理用户接入报文,完成用户的协议交互,用户上线后,CP通过该接口向对应UP下发用户表项。
其中,BNG在进行SDN和NFV技术进行虚拟化后,可以通过虚拟宽带网络网关(virtual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vBNG)实现,类似于图1中的结构,该vBNG包括虚拟宽带网络网关控制面vBNG-CP和vBNG-UP,具体来说,vBNG-CP可以作为虚拟化网络功能(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VNF),运行在X86服务器上,实现虚拟化;vBNG-UP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在VNF(X86服务器虚拟化网元)中的虚拟UP(virtual user plane,vUP),一种是物理网络功能(physical network function,PNF)(传统硬件网络设备)中的物理转发处理单元(physical user plane,pUP),一个vBNG-CP可以管理多个pUP和vUP。当前BNG设备基于SDN/NFV的架构实现前面提到的两个解耦,其中,BNG转发与控制解耦后,控制面可以管理多个转发面,进行多个转发面之间用户、流量、资源的调度,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都能得到大幅的提升。相对应地,随着各种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对BNG设备支持的用户的会话数要求不断提高、对用户接入带宽不断提高,当前BNG设备中对于CP的处理性能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导致CP的处理负担过重,影响通信性能。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宽带网络网关BNG中实现对终端用户连接的动态调度时,网络架构的另一个示意图,其中,vBNG-UP包括多个pUP和vUP,在图2中以vBNG-UP包括pUP1(203)、pUP2(204)、vUP3(205)为例进行说明,pUP1(203)、pUP2(204)、vUP3(205)或者是其它的多个UP可以分布在网络边缘,也可以分布在网络中比较高的位置,为了实现用户动态选择接入的UP网关,vBNG-CP需要和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software defined networkcontroller,SDN控制器)配合,来实现用户的动态迁移。下面对图2所涉及的网元进行描述:
CP208:为vBNG业务控制平面,用于实施用户拨号协议处理,与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AAA)服务器交互进行用户认证、计费、授权。根据用户账号识别用户签约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通过用户拨号协议中携带的接入线路信息,通知UP迁移功能(UP steering function,USF)207用户上线并等待USF指导用户迁移,将用户映射到对应UP接入的端口上。同时,CP208将用户表项信息下发到对应UP,对应UP生成该用户的转发表项,并向外发布路由。
USF207:UP迁移的策略控制组件,根据用户的SLA以及负载等情况产生迁移策略,通知CP208以及SF202对用户进行迁移,实现网络的负载均和以及SLA需求。
vBNG-UP包括pUP1(203)、pUP2(204)、vUP3(205):vBNG业务转发平面。CP处理完用户上线后下发用户表项,UP接收CP208下发的用户表项,在本地生成该用户的转发表项,进行相关的业务策略执行和流量转发,并向外发布路由。
迁移功能实体(steering,SF)202:SF202作为一种用户接入网关,当用户上线时,SF202可以将用户的拨号协议报文通过业务通道上送至CP处理,同时进行家庭终端的汇聚,将用户汇聚到UP,进行二层报文的转发,并对用户进行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VLAN)/双层VLAN(802.1Q in 802.1Q,QinQ)的隔离,每个用户独享一个VLAN/QINQ。在该网络架构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SF202,以支持不同数量的AN201接入的场景。
接入节点(access node,AN)201:家庭终端(Residential gateway,RGW)可以通过AN接入该BNG设备中,其中,该RGW可以是PC、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它的终端,AN一般会对该RGW做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处理,并为RGW分配私网IP地址,进行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以太网上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over Ethemet,IPoE)拨号,向vBNG获取IP,进行网络访问。
SDN控制器206:通过USF207接收CP208发送的对应用户的接入线路信息,包括接入的交换机(switch,SW)/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tion,OLT)身份标识(identitydocument,ID),接入的端口信息,vlan信息等,向对应的SW/OLT下发迁移的策略,将该用户的端口+VLAN/QINQ映射到与对应UP连接的二层隧道,例如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通用协议扩展(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虚拟租用链路(virtual leasedline,VLL)、或者是以太网虚拟私有网(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EVPN)等。
在图2中所示网络架构中,在宽带网络网关BNG中实现对终端用户连接的动态调度时,相比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具体来说,在接入终端(access node,AN)201接入网后面增加SF202设备,该设备与vBNG-UP之间建立二层隧道;SF202与AN201接入的物理接口划分不同的子接口,不同子接口中匹配不同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双层VLAN(QinQ,802.1Q in 802.1Q)范围,不同子接口对应不同二层隧道。具体AN201上线可以默认从pUP1(203)上线,控制报文发送给CP208,CP208向USF207交互用户的迁移策略,USF207根据AN201的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判断应该从pUP2(204)接入,则通知CP208将该用户表项下发至pUP2(204);同时,USF207通知SDN控制器206,对SF202进行配置,将该用户对应的VLAN/QinQ绑定在pUP2(204)对应的接口上,关于AN201后续的转发报文直接转发至pUP2(204),其中USF207是动态迁移的策略点,CP208向USF207询问是否迁移,由USF207通知CP208和SDN控制器206做迁移,该策略点可以内置在CP208中,也可以内置在SDN控制器206中,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网元。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的网络架构以及部分实现过程,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过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301、CP向USF发送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该CP向USF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USF在步骤301中得到该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用于向USF指示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对应的终端用户,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可选地,该终端用户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CP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该BNG还包括USF,如图2所示网络架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BNG还可以包括UP以及SF等。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CP和USF之间的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一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CP和USF可以通过该第一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具体来说,CP与USF之间可以通过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接口实现通信,在该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其中,对象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终端用户的标识、操作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操作类型、操作属性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操作端口,此时,CP向USF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CP和USF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以CP向USF发送的消息中包含有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第一操作属性字段,USF向CP发送的消息中包含有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第二操作属性字段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来说,“对齐”是指不同的通信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接口存在交互消息时,两者对于交互消息收发的载波频率、交互消息类型的确定、交互消息中所承载的字段信息的含义、或者是交互消息的其它配置的理解一致。具体来说,CP和USF可以根据两者接口所传输的消息中携带的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CP和USF对该“至少三个字段”所承载的字段信息的含义的理解一致。
示例性的,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所采用的数据模型可以如图4所示,CP与USF之间的接口的数据模型的至少三个字段中,分别以对象401、操作402、操作属性403为示例进行说明,显然,该至少三个字段还可以通过其它的名称所替代表示,例如可以通过终端、实现、实现属性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可以通过A字段、B字段、C字段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处不做限定。
具体来说,在步骤301中所传输的第一消息中,该对象401(即对象字段)中可以携带有用户接入信息,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可选地,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例如对象401所指示单个用户:SFID/MAC/QINQ/IP/SLA/Access-interface ID)。
此外,在该用户接入信息中,除了可以包括该SF ID、QINQ信息以及初始UP ID之外,当需要向USF指示调度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的时候,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从而,向该USF指示调度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中的至少一个,所对应的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示例性地,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网段信息(具有相同网段的一组用户:包括网关和掩码);和/或,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组UP ID(具有相同UP的一组用户);和/或,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访问接口ID(具有相同接入接口的一组用户)。由于不同的用户接入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通过不同的用户接入信息,USF可以不同的用户接入信息调度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从而可以通过多种实现方式指示USF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的终端用户,提升方案实现的灵活性。
下面将对操作402所标识不同的操作字段应用于不同的场景进行说明:
一、当应用于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时,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具体来说,当CP确定该终端用户上线时,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user online)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
二、当应用于调度终端用户的连接更新的场景时,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具体来说,当CP确定更新终端用户的SLA时,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SLA update)向USF指示更新该终端用户的SLA。
三、当应用于调度终端用户下线的场景时,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useroffline)。具体来说,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下线。
此外,在步骤301CP向USF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该CP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需要执行步骤301,即该步骤301存在触发过程,示例性地,该触发过程可以是CP接收来自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器(remote access dial-in user service,RADIUS)(例如AAA服务器),即CP接收到来自图2所示网络架构中的RADIUS209的消息触发执行步骤301,该触发过程也可以是CP接收到来自终端用户的请求消息,即CP接收到来自终端用户通过图2所示网络架构中的AN201所发送的请求消息触发执行步骤301,CP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该触发过程,此处不做限定。
302、USF确定出关联于终端用户的目标UP;
本实施例中,USF根据步骤301得到的终端用户信息,该第一消息指示该USF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该终端用户,USF进一步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确定出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UP。
其中,USF是UP迁移的策略控制组件,具体可以根据终端用户的SLA以及负载等情况产生迁移策略,通知CP以及SF对用户进行迁移,实现网络的负载均和以及SLA需求执行对应的调度,例如USF可以管理多个vBNG-UP包括图2中示例的pUP1(203)、pUP2(204)、vUP3(205),USF可以预先对不同的vBNG-UP一一分配对应的SLA信息,即建立多个vBNG-UP的标识与多个SLA之间的映射关系。
由步骤301得知,CP可以通过CP向USF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对操作402所标识不同的操作字段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场景,与之对应的,USF根据CP发送的第一消息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出关联于终端用户的目标UP,下面将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当应用于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时,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此时,USF通过多个vBNG-UP的标识与多个SLA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对应于该初始SLA信息的UP为目标UP。
二、当应用于更新终端用户的SLA的场景时,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向USF指示更新该终端用户的SLA。此时,USF通过多个vBNG-UP的标识与多个SLA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对应于该更新SLA信息的UP为目标UP。
三、当应用于调度该终端用户下线的场景时,CP可以在CP与U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下线。此时,USF将该用户接入信息对应的需要调度下线终端用户当前所在的UP确定为目标UP。此后,在步骤302USF确定出关联于终端用户的目标UP之后,USF删除该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具体来说,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可以是该USF中存储的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用户接入信息和/或SLA信息,从而,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的存储,可以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存储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此外,不同的用户接入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具体用户接入信息的多种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步骤30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步骤302中,USF可以根据该不同的用户接入信息确定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终端用户各自一一对应的目标UPID。
303、USF向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USF在步骤302得到目标UP的标识之后,可以向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该第一请求消息包含有该目标UP的标识,用于向该CP指示处理该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连接。
其中,在图2所示网络架构中,在AN201接入网后面增加SF202设备,该设备与UP之间建立二层隧道,其中,SF202与AN201接入的物理接口划分不同的子接口,不同子接口中匹配不同的VLAN/QinQ范围,也就是说,不同子接口对应不同二层UP隧道,终端用户通过不同的SF接入不同的UP。因此,在步骤303的实现过程中,目标UP的标识用于标识该UP,在具体的实现上,可以是该目标UP自身的标识,也可以是通过与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标识,此处不做限定。
由步骤301得知,CP可以通过CP向USF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对操作402所标识不同的操作字段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场景,与之对应的,USF向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字段以标识对应于不同的场景,下面将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当应用于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steering request),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来说,当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时,CP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向USF指示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此后,USF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即步骤303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中,通过第二对象字段中的用户接入信息向CP指示当前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二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二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迁移至该目标UP。
二、当应用于更新终端用户的SLA的场景中,此时,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steering request),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来说,当CP更新终端用户的SLA时,CP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一对象字段所包含的用户接入信息和SLA信息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一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向USF指示更新该终端用户的SLA;此后,USF可以在USF与CP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即步骤303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中,通过第二对象字段中的用户接入信息向CP指示当前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二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二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CP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迁移至该目标UP。
三、当应用于调度终端用户下线的场景时,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此时,由步骤302可得,USF将该用户接入信息对应的需要调度下线终端用户当前所在的UP确定为目标UP,步骤303中USF向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可以为通知消息,用于向该CP通知该USF已删除该终端设备对应的连接信息,此外,应用于CP调度终端用户下线的场景时步骤303可以不执行。
304、CP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CP在步骤303得到目标UP的标识之后,可以根据该目标UP的标识进一步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
具体来说,以图2中的CP208为例,CP208为vBNG业务控制平面,用户拨号协议处理,与,AAA服务器交互进行用户认证、计费、授权,可以根据用户账号识别SLA,通过用户拨号协议中携带的接入线路信息,通知USF207用户上线并等待USF指导用户迁移,将用户映射到对应UP接入的端口上。同时,CP208将用户表项信息下发到对应UP,对应UP生成该用户的转发表项,并向外发布路由。对应于步骤304中CP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的实现过程,CP根据该目标UP的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具体可以包括:该CP向该目标UP发送该终端用户的标识,从而,使得目标UP得知调度该终端用户,实现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动态调度。
作为一个可选步骤,在步骤304中,CP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上,通过SDN控制器可以控制SF对接入该SF中不同SF子接口的终端用户进行调度,因此,CP可以向SDN控制器发送对应的消息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的基础上,再通过该CP实现终端用户的动态调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305、CP向US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本实施例中,CP在步骤304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之后,CP可以向USF发送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steering ack)用于指示该CP已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其中,步骤305为可选步骤。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301至步骤305中CP与USF之间的交互过程,对于CP来说,CP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指示该USF根据该终端用户信息调度该终端用户,然后,该CP根据USF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所携带的目标UP的标识确定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也就是说,通过USF确定出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此后,该CP进一步根据该目标UP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从而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306、USF确定出关联于终端用户的目标SF;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301接收到来自CP的第一消息之后,该USF进一步根据该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接入信息确定出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SF。
具体地,在图2所示网络架构中,在AN201接入网后面增加SF202设备,该设备与UP之间建立二层隧道,其中,SF202与AN201接入的物理接口划分不同的子接口,不同子接口中匹配不同的VLAN/QinQ范围,也就是说,不同子接口对应不同二层UP隧道,终端用户通过不同的SF接入不同的UP。因此,USF可以根据步骤301得到的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接入信息确定出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SF,具体在步骤301中来自CP的第一消息中可以携带有该目标SF的标识,或者是在CP向该USF发送的其它消息中携带有该目标SF的标识,或者是在该USF中预设有终端用户与SF之间的映射关系,USF在该映射关系中确定出目标SF,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确定出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SF,此处不做限定。
此外,步骤306的执行需要在步骤301之后,而与步骤302至步骤305之间并无必然的前后顺序关系,此处不做限定。
307、USF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USF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USF根据步骤301得到的第一消息可以进一步确定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迁移功能实体SF的标识,以及该终端用户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此后,该USF向该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该VLAN标识、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
其中,由步骤301和步骤302可得,用户接入信息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终端用户,相应的,在步骤307中,通过该第一消息确定出来的VLAN标识也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终端用户。具体的,在步骤303的实现过程中,目标UP的标识用于标识该目标UP,在具体的实现上,可以是该目标UP自身的标识,也可以是通过与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标识,此处不做限定。此处以该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标识作为该目标UP的标识为例进行说明,此时,该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包含于该目标SF。可选地,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源UP的标识,用于向该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中将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从该源UP标识对应的UP调离,类似的,该源UP的标识用于标识该终端设备原来接入的UP,此处可以是该源UP自身的标识,也可以是通过与源UP对应的源SF子接口标识,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一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USF与SDN控制器可以通过该第二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具体来说,USF与SDN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接口实现通信,其中,对象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终端用户的标识、操作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操作类型、操作属性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操作端口。其中,在该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USF向SDN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USF与SDN控制器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以USF向SDN控制器发送的消息中包含有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第三操作属性字段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来说,“对齐”是指不同的通信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接口存在交互消息时,两者对于交互消息收发的载波频率、交互消息类型的确定、交互消息中所承载的字段信息的含义、或者是交互消息的其它配置的理解一致。具体来说,USF和SDN控制器可以根据两者接口所传输的消息中携带的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USF和SDN控制器对该“至少三个字段”所承载的字段信息的含义的理解一致。
示例性的,USF和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所采用的数据模型可以如图5所示,USF和SDN控制器之间的接口的数据模型的至少三个字段中,分别以对象501、操作502、操作属性503为示例进行说明,显然,该至少三个字段还可以通过其它的名称所替代表示,例如可以通过终端、实现、实现属性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可以通过A字段、B字段、C字段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处不做限定。
具体来说,在步骤307中所传输的第二请求消息中,该对象501(即对象字段)中可以携带有VLAN标识。下面将对操作502所标识不同的操作字段应用于不同的场景进行说明:
一、当USF根据第一消息确定调度该终端用户上线时,USF可以在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三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steeringrequest)向SDN控制器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中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源接口属性:SF ID,SF侧子接口ID,可以表示该操作的源接口;目的接口属性:目标SFID,SF侧子接口ID,可以表示该操作的目的接口)。
二、当USF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更新终端用户的连接时,USF可以在USF与SD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三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U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三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steering request)向SDN控制器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向SDN控制器指示在该目标SF中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源接口属性:SF ID,SF侧子接口ID,可以表示该操作的源接口;目的接口属性:目标SF ID,SF侧子接口ID,可以表示该操作的目的接口)。
本实施例中,将终端用户调度到目标UP的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上,通过SDN控制器可以控制SF对接入该SF中不同SF子接口的终端用户进行调度,因此,USF可以第二请求消息实现在SDN控制器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在BNG设备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的基础上,再通过该USF实现终端用户的动态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308、SDN控制器向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SDN控制器在步骤307接收来自USF的第二请求消息之后,SDN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
其中,由步骤307中的内容可知,该VLAN标识可以对应标识一个或多个终端用户。具体来说,SDN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的过程可以是该SDN控制器生成第三请求消息并向SF发送,其中,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该终端用户的VLAN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以图2所示网络架构为例,该BNG还可以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SF中可以存在多个不同的SF子接口,其中,不同SF子接口对应不同二层UP隧道,即终端用户通过不同的SF接入不同的UP,因此,作为SF的控制器,该SDN控制器在接收到来自USF的第二请求消息之后,该SDN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处理该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步骤308至步骤310来实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可以通过第三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该第一通信接口可以包括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通信接口,使得SDN控制器与SF控制器可以通过该第三通信接口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具体来说,SDN控制器与SF之间可以通过NETCONF、RESTFUL或者是其它的接口实现通信,其中,对象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终端用户的标识、操作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操作类型、操作属性字段用于表示所传输消息对应操作的操作端口。其中,在该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可以使用的数据模型包括至少三个字段,即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时,SDN控制器向SF发送的第三请求消息可以使用包含有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SDN控制器与SF可以根据该至少三个字段对齐两者所传输的消息内容,提升通信效率。本实施例及后续实施例中,以SDN控制器向SF发送的消息中包含有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第四操作属性字段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来说,“对齐”是指不同的通信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接口存在交互消息时,两者对于交互消息收发的载波频率、交互消息类型的确定、交互消息中所承载的字段信息的含义、或者是交互消息的其它配置的理解一致。具体来说,SDN控制器与SF可以根据两者接口所传输的消息中携带的该“至少三个字段”使得SDN控制器与SF对该“至少三个字段”所承载的字段信息的含义的理解一致。
示例性的,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所采用的数据模型可以如图6所示,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接口的数据模型的至少三个字段中,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分别以对象601、操作602、操作属性603为示例进行说明,显然,该至少三个字段还可以通过其它的名称所替代表示,例如可以通过终端、实现、实现属性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可以通过A字段、B字段、C字段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表示对象字段、操作字段、操作属性字段,此处不做限定。
此外,在步骤307中,USF可以向SDN控制器发送不同的第二请求消息,以支持调度该终端用户实现连接的不同过程,因此,在步骤308中,SDN控制器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下面将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当应用于SDN控制器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时,即步骤307中得到的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此时,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具体来说,SDN控制器可以在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四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四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进行上线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源接口属性:SF ID,SF侧子接口ID,可以表示该操作的源接口;目的接口属性:目标SF ID,SF侧子接口ID,可以表示该操作的目的接口),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上线连接。
二、当应用于SDN控制器更新终端用户连接的场景时,即步骤307中得到的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此时,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具体来说,SDN控制器可以在SDN控制器与SF之间的通信接口中,通过第四对象字段所包含的VLAN标识向SF指示所要调度的终端用户,通过第四操作字段所包含的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基于更新SLA进行迁移,通过第三操作属性字段所包含的目标UP的标识向SF指示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源接口属性:SF ID,SF侧子接口ID,可以表示该操作的源接口;目的接口属性:目标SF ID,SF侧子接口ID,可以表示该操作的目的接口),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连接更新。
309、SF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SF在步骤308中得到目标UP和标识和终端用户的标识之后,该SF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SF中包括多个SF接口,包括该目标UP,不同的SF接口对应于不同的UP,步骤309的执行过程具体为该SF处理该终端用户与多个SF接口之间的连接。
此外,在步骤308中,SDN控制器可以向SF发送不同的第三请求消息,以支持调度该终端用户实现连接的不同过程,因此,在步骤309中,SF也可以通过不同第三请求消息实现不同的调度过程,下面将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当应用于SDN控制器调度终端用户上线的场景时,此时,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此时,SF在步骤309中将该终端用户从该目标UP调度上线,从而在该BNG中实现终端用户的上线调度。
二、当应用于SDN控制器调度终端用户的连接更新的场景时,此时,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此时,SF在步骤309中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实现调度该终端用户在该BNG中的连接更新。
310、SF向SDN控制器发送第三响应消息;
本实施例中,当该SF执行步骤309之后,该SF可以向该SDN控制器发送第三响应消息,其中,该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SF已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其中,步骤310为可选步骤。
311、SDN控制器向USF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本实施例中,当SDN控制器在步骤310中接收到来自SF的第三响应消息之后,该SDN控制器向USF发送第二响应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该SDN控制器已在该目标SF中处理终端用户与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其中,步骤311为可选步骤。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306至步骤311的过程,将终端用户调度到目标UP的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用户调度到该目标UP对应的SF子接口上,通过SDN控制器可以控制SF对接入该SF中不同SF子接口的终端用户进行调度,因此,USF可以第二请求消息实现在SDN控制器将该终端用户调度至该目标UP,从而在BNG设备中(在步骤301至步骤305中)通过USF实现终端用户的调度策略的确定的基础上,再通过该USF实现终端用户的动态调度,可以进一步减少控制面实体CP的处理负担,提升通信性能。
本实施例中,具体细化了USF/CP/SDN/SF之间的接口和数据模型,实现了将用户按照SLA区分,突破了现有网络用户接入网关固定的局限,只能在单台SF上区分用户SLA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方案,用户可以动态接入不同SF,不仅仅可以让运营商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获得更多的收益,还可以调整SF的负载。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控制面实体CP700,所述控制面实体CP700可以为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CP101,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CP208,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CP。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CP700包括:
发送单元702,用于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来自该USF的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目标UP的标识,该目标UP关联于该终端用户;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3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703,用于根据该目标UP的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4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
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
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
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CP700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获取下线请求消息,该下线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
发送单元702,用于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和该用户接入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面实体CP7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800,该USF800可以为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USF207,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USF。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80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该CP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803,用于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2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发送单元802,用于向该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3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
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
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
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BNG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
该处理单元803,还用于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迁移功能实体SF的标识,以及该终端用户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6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该发送单元802,还用于向该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该VLAN标识、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7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USF800包括:
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来自该CP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和该用户接入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803,用于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出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UP,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迁移功能实体SF的标识,以及该终端用户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2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803,还用于删除该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3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CP调度终端用户下线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8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900,SDN控制器900可以为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DN控制器206,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SDN控制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SDN控制器900可以包括:
收发单元901,用于接收来自该USF的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7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902,用于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8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BNG还包括该目标SF,该SDN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包括:
该SDN控制器向该目标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该VLAN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8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四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四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DN控制器9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迁移功能实体SF1000,迁移功能实体SF1000可以为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SF202,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SF。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SF1000可以包括:
收发单元1001,用于接收来自SDN控制器的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用户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8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该第三请求消息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9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四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四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F10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1100的一种具体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1101、通信端口1102、存储器1103、总线110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用于对通信装置1100的动作进行控制处理。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1100用于执行前述图1中CP101、图2中CP208、图3中CP、图7中CP700所示实施例中CP实现的功能。此外,当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单元为软件实现的功能模块时,这些软件功能模块可以存储在该存储器1103中,当处理器1101执行该存储器1103中的软件代码时促使该控制面实体CP执行如下步骤:
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接收来自该USF的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目标UP的标识,该目标UP关联于该终端用户;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3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该目标UP的标识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4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
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
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
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控制面实体CP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下线请求消息,该下线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
向该USF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和该用户接入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面实体CP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1100用于执行前述图2中USF207、图3中USF、图8中USF800所示实施例中USF实现的功能。此外,当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单元为软件实现的功能模块时,这些软件功能模块可以存储在该存储器1103中,当处理器1101执行该存储器1103中的软件代码时促使该控制面实体CP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该CP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该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UP;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2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向该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3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
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
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和该SLA信息,该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
在该第一请求消息中,该第二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USF还用于:
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迁移功能实体SF的标识,以及该终端用户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
向该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该VLAN标识、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7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该USF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该CP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和该用户接入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1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该第一消息确定出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UP,关联于该终端用户的目标迁移功能实体SF的标识,以及该终端用户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2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删除该终端用户对应的连接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2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应用于CP调度终端用户下线的场景中,此时,在该第一消息中,该第一对象字段包括该用户接入信息;该第一操作字段包括第一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下线的信息。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800的单元的信息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1100用于执行前述图2中SDN控制器206、图3中SDN控制器、图9中SDN控制器900所示实施例中SDN控制器实现的功能。此外,当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单元为软件实现的功能模块时,这些软件功能模块可以存储在该存储器1103中,当处理器1101执行该存储器1103中的软件代码时促使该SDN控制器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该USF的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7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8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二请求消息中,该第三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SF的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BNG还包括该目标SF,该SDN控制器根据该第二请求消息在该目标SF中处理该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包括:
该SDN控制器向该目标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该VLAN标识和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8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四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四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该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DN控制器的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1100用于执行前述图2中SF202、图3中SF、图10中SF1000所示实施例中SF实现的功能。此外,当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各单元为软件实现的功能模块时,这些软件功能模块可以存储在该存储器1103中,当处理器1101执行该存储器1103中的软件代码时促使该SF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SDN控制器的第三请求消息,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用户的标识和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8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该第三请求消息处理该终端用户与该目标UP之间的连接。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9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四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三请求消息中,该第四对象字段包括该VLAN标识,该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该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目标UP的标识。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F的执行过程等内容,具体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处理器11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宽带网络网关BNG1200的一种具体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宽带网络网关BNG1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控制面实体CP1201、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120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BNG1200还可以包括SDN控制器1203及迁移功能实体SF1204,其中,控制面实体CP1201、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1202、SDN控制器1203及迁移功能实体SF1204的实现具体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前述方法实施例任意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BP,baseband processor),示例性地,该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该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前述方法实施例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具体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5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面实体CP,所述CP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所述BNG还包括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P向所述USF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所述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
所述CP接收来自所述USF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目标用户面实体UP的标识,所述目标UP关联于所述终端用户;
所述CP根据所述目标UP的标识处理所述终端用户与所述目标UP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
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和所述SLA信息,所述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所述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和所述SLA信息,所述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所述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所述USF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所述BNG还包括控制面实体CP,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USF接收来自所述CP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所述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
所述USF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关联于所述终端用户的目标用户面实体UP;
所述USF向所述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
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和所述SLA信息,所述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所述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和所述SLA信息,所述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所述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NG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在所述USF接收来自所述CP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SF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关联于所述终端用户的目标迁移功能实体SF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用户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
所述USF向所述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1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所述SDN控制器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所述BNG还包括控制面实体CP和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SDN控制器接收来自所述USF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用户面实体UP的标识;
所述SDN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在所述目标SF中处理所述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所述目标UP之间的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NG还包括所述目标SF,所述SDN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在所述目标SF中处理所述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所述目标UP之间的连接包括:
所述SDN控制器向所述目标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所述VLAN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25.一种控制面实体CP,其特征在于,所述CP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所述BNG还包括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所述CP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USF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所述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USF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目标用户面实体UP的标识,所述目标UP关联于所述终端用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UP的标识处理所述终端用户与所述目标UP之间的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CP,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
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CP,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和所述SLA信息,所述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所述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CP,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和所述SLA信息,所述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所述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29.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任一项所述的CP,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CP,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
31.一种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其特征在于,所述USF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所述BNG还包括控制面实体CP,所述USF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CP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终端用户信息,所述终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接入信息和服务等级协议SLA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关联于所述终端用户的目标用户面实体UP;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CP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对象字段、第一操作字段,以及第一操作属性字段;
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对象字段、第二操作字段,以及第二操作属性字段。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和所述SLA信息,所述SLA信息包括初始SLA信息;所述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用户上线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一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消息中,所述第一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和所述SLA信息,所述SLA信息包括更新SLA信息;所述第一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更新用户SLA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二对象字段包括所述用户接入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二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二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任一项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信息包括迁移功能实体SF身份标识ID、媒体介入控制层MAC信息、QINQ信息、初始用户面实体UP ID。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接入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网段信息、组UP ID、访问接口ID。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任一项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所述BNG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关联于所述终端用户的目标迁移功能实体SF的标识,以及所述终端用户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SDN控制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USF,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41.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DN控制器包含于宽带网络网关BNG,所述BNG还包括控制面实体CP和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所述SDN控制器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USF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目标SF的标识和目标用户面实体UP的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在所述目标SF中处理所述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所述目标UP之间的连接。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三对象字段、第三操作字段,以及第三操作属性字段。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三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所述第三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三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四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三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SF的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45.根据权利要求41至44任一项所述的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NG还包括所述目标SF,所述SDN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在所述目标SF中处理所述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对应的终端用户和所述目标UP之间的连接包括:
所述SDN控制器向所述目标SF发送第三请求消息,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所述VLAN标识和所述目标UP的标识。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请求消息包括第四对象字段、第四操作字段,以及第四操作属性字段。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五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所述第四对象字段包括所述VLAN标识,所述第四操作字段包括指示操作类型为第六迁移请求的信息,所述第四操作属性字段包括所述目标UP的标识。
49.一种控制面实体CP,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0.一种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7-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7-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2.一种宽带网络网关BNG,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5至3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面实体CP、如权利要求31至40任一项所述的用户面选择功能实体USF。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BNG,其特征在于,所述BNG还包括如权利要求41至48任一项所述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
54.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365472.2A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3597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5472.2A CN113597020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BR112022021043A BR112022021043A2 (pt) 2020-04-30 2021-04-13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e dispositivo relativo
PCT/CN2021/086928 WO2021218627A1 (zh) 2020-04-30 2021-04-13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1796708.2A EP4132197A4 (en) 2020-04-30 2021-04-1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
JP2022566027A JP2023523773A (ja) 2020-04-30 2021-04-13 通信方法および関連装置
US17/976,052 US20230050466A1 (en) 2020-04-30 2022-10-28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5472.2A CN113597020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97020A true CN113597020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37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5472.2A Pending CN113597020A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0466A1 (zh)
EP (1) EP4132197A4 (zh)
JP (1) JP2023523773A (zh)
CN (1) CN113597020A (zh)
BR (1) BR112022021043A2 (zh)
WO (1) WO202121862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8411A1 (zh) * 2021-11-22 2023-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指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103926A1 (zh) * 2021-12-06 2023-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2012B (zh) * 2015-12-23 2019-08-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用户面实体的选择方法及控制面实体
CN106937271B (zh) * 2015-12-31 2019-07-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服务网关的控制面功能实体
KR102424909B1 (ko) * 2017-08-11 2022-07-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게이트웨이의 부하 분산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9672549A (zh) * 2017-10-16 2019-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方法及装置、网关控制面网元、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88411A1 (zh) * 2021-11-22 2023-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指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103926A1 (zh) * 2021-12-06 2023-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50466A1 (en) 2023-02-16
EP4132197A4 (en) 2023-10-04
BR112022021043A2 (pt) 2022-12-06
WO2021218627A1 (zh) 2021-11-04
JP2023523773A (ja) 2023-06-07
EP4132197A1 (en) 2023-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291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for network slicing
US9832136B1 (en) Streaming software to multiple virtual machines in different subnets
CN112688814B (zh) 一种设备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244486A1 (en) Dynamic customer vlan identifier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20140002033A (ko) 포트 확장 토폴로지 정보를 취득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제어 브리지
WO2016184368A1 (zh) 用于对用户的业务进行授权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493483A1 (en) Virtual broadband access method, controller, and system
US2023005046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4501469A (zh) 一种配置网络切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156828A1 (en)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6161171B (zh) 一种建立网络业务实例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45273A1 (en) Fault processing method, control plane network element, steering decision-making network element, and related device
US11929851B2 (en) Gateway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124435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422397B (zh) 业务转发方法及通信装置
EP3011448A1 (en) Selec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or virtualized network entities
CN113938353A (zh) 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多pdn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21011260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93405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116305A1 (en) Message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19633A1 (zh) 虚拟移动租户网络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4531320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96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JP7486597B2 (ja) ダイアルアップ・パケット処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要素、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EP422480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