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1696A - 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1696A
CN116231696A CN202310356954.5A CN202310356954A CN116231696A CN 116231696 A CN116231696 A CN 116231696A CN 202310356954 A CN202310356954 A CN 202310356954A CN 116231696 A CN116231696 A CN 116231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load
module
equip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69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31696B (zh
Inventor
吴跃波
吴竞雄
朱征勇
邓渝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ueda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ued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ueda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ued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69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1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1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1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31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1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3Load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load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信息获取模块、调取模块、预测模块、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当天预测用电量,以及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是否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若是则剔除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并将剩余的其他储能设备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若否则匹配出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最大的储电量,并判断该储电量与当天预测用电量之间的实际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是则将该最大的储电量所对应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该负载设备中;若否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大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并将其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

Description

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这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贫乏,基础能源的投资成本日益攀高,且基础能源工程伴随的各种安全和污染隐患无处不在。故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安全、环保新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光伏发电技术因具有能源分布广泛,安装方便容易控制,可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具有巨大的环保和经济吸引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大力推广。
光伏发电主要通过储能设备对负载设备进行供电,现有的储能设备在对负载设备进行供电时,通常都是根据对应的储能设备的储电量的大小依次进行投切供电,没有合理的对储能设备的投切进行规划和控制,不仅会造成负载设备供电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比较大,同时不合理的储能设备投切还会对储能设备自身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为此,急需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储能设备投切的合理规划,提高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负载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储能设备投切的合理规划,提高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负载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负载设备接入时,获取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负载信息;
还用于对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进行获取;
调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负载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该负载信息所对应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以及历史预测用电量;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调取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和所对应的历史预测用电量,对当天的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生成对应的当天预测用电量;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测出来的当天预测用电量,以及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是否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若是,则剔除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并将剩余的其他储能设备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若否,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最大的储电量,并判断该最大的储电量与当天预测用电量之间的实际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实际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该最大的储电量所对应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该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若实际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大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并将其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本方案中,在对应的负载设备接入的一瞬间,就会对获取接入负载设备的负载信息,通过这个负载信息就可以从数据库中调取该负载信息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和历史预测用电量,在得到这些数据之后,就会根据这些数据对进行分析预测,从而对当天用电量进行预测,这也就能够对接入的负载设备的一个当天用电量进行初步的确定。
之后就可以根据当天预测用电量来对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是否投切到该负载设备上进行判断,首先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与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进行比较,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是否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如果是,则说明不能使用单个储能设备对负载设备进行供电,需要多个一起,此时就会提出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将剩余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上,进行供电;
如果不是,则说明可能存在单个储能设备可以对负载设备完成供电,此时就需要判断单个是否可以,即判断对应的储能设备中最大的储电量与当天预测用电量之间的实际差值与预设差值进行比较,若实际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判断出这个最大储电量的储能设备可以单独向负载设备供电,反之则需要匹配出储电量大小排在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同时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向负载设备进行供电。考虑到在进行放电时如果实际差值不大于预设差值,那么对应的该储能设备就会过度放电,会对该储能设备的后续使用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该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1、在对当天用电量进行预测时不单单考虑该负载设备前三天的每一天历史实际用电量,同时还会考虑其每一天所对应的历史预测用电量,通过实际用电量和历史预测用电量来对当天预测用电量进行预测,极大提高了当天用电量预测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2、在完成对当天用电量的预测之后,通过当天预测用电量来进行各个储能设备的投切控制,在对应的当天预测用电量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时,剔除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将剩余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上去,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一些储电量低的储能设备的安全放电,大大提高了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在储能设备的储电量比较低的时候还进行放电操作,使得储电量为零,导致对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的问题出现。同时在对应的当天预测用电量存在小于储能设备的储电量时,就会采用单一的储能设合并进行放电,与现有的都是多个储能设备共同充放电,即使一点点的电量消耗也需要每个电池放电,然后再充满电,重放次数多相比,有利于减少其他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此时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3、通过对当天预测用电量和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之间的比较判断,使得在对负载设备进行供电时,储能设备能够合理的进行投切,在确保负载供电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储能设备的投切合理性,提高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负载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还包括投切终止模块,用于在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时,对储能设备的当前储电量进行实时的获取,在当前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停止该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
有益效果:通过对储能设备在供电过程中储电量的实时监控,能够确保储能设备在不适合供电时第一时间终止供电,避免储能设备在放电时每次都将储电量放完,对储能设备自身的寿命产生影响。
进一步,还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各个储能设备的放电情况进行监控,生成各自对应的监控信息;
报警模块,用于根据监控信息,判断该监控信息是否存在数据异常,若存在,则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投切终止模块停止对应的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
有益效果:通过对各个储能设备在放电时的监控,在出现数据异常时第一时间进行投切终止以及报警,避免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对负载设备进行供电,导致负载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大大提高了负载设备运行的可行性。
进一步,还包括分析模块,用于在判断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根据该监控信息,对对应的储能设备的数据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异常原因信息;
维修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异常原因信息,生成对应的维修报告。
有益效果:通过对数据异常原因的分析,能够快速的定位的故障点,这样也就能够更好的进行维修报告的生成,大大提高储能设备故障时的维修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判断当前储能设备组中是否存在为投切到负载设备中的储能设备,且该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监控信息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当前储电量,若存在,则将该储能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向负载设备供电;
若不存在,则判断需要接入其他储能设备组;
调取模块,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需要接入其他储能设备组时,从数据库中调取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位置信息和设备基本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设备基本信息,在数据库中匹配出与该设备基本信息相同的其他储能设备组中的储能设备;并匹配出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所对应的设备位置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匹配出的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所对应的设备位置信息、各自对应的储电量以及监控信息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分析和识别出其他储能设备组中最佳的储能设备组合,并将该最佳的储能设备组合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向负载设备供电。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在判断出投切到负载设备中的储能设备存在数据异常,即该储能设备放电存在异常,此时就会在第一时间判断当前的储能设备组中是否存在剩余的储能设备且该储能设备的储电量不小于放电异常的储能设备的当前储电量,如果存在就直接将该剩余储能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中,这样也就能够实现快速的替换,当然如果当前的储能设备组没有符合的储能设备,那么就需要投切其他储能设备组的储能设备以此来代替这个放电异常的储能设备,在需要接入其他储能设备组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接入,首先根据设备基本信息来匹配出设备基本信息相同的其他储能设备组中的储能设备,即匹配出设备基本信息相同的储能设备,这样在投切时能够更好的向负载设备供电,同时在对储能设备进行选择时不是单单只是寻找设备位置信息最近的储能设备,而是通过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所对应的设备位置信息、各自对应的储电量以及监控信息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这三个参数来对接入的储能设备进行选择,选择出来的可能是单一的储能设备也可能是多个储能设备,这样大大提高了替换的储能设备的合理性,能够更好的实现对负载设备合理的供电。
进一步,修正纪要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维修报告,作业人员进行实际维修操作,在完成维修之后,记录实际维修操作中与维修报告中的维修操作不同的额外步骤,生成对应的修正纪要;将所述修正纪要与对应的维修报告进行关联;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个作业人员所对应的相同异常原因信息所对应的修正纪要,统计处修正纪要中额外步骤的种类和所对应的数量;
更新模块,用于匹配出数量最少的额外步骤,并将该额外步骤添加到维修报告中,生成新的维修报告。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考虑到对应的维修报告只是针对某一类异常原因的一般维修手段,面对实际情况,具体的操作也会不同,所以在作业人员根据维修报告进行维修时,会对维修过程中与维修报告中维修步骤不相同的额外步骤进行记录,相同的异常原因对应的额外步骤也会不同,所以会对这些额外步骤的种类以及对应的数量进行统计,这样就可以知晓每一种额外步骤所对应的数量,数量越少说明作业人员知晓的也就越小,数量越多的说明作业人员一般都知晓,所以不添加上去也是可以的,所以在进行维修报告更新时就会将数量最少的额外步骤添加上去,这样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对维修步骤的盲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使用了上述的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负载设备接入时,获取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负载信息;对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进行获取;
S2、根据获取到的负载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该负载信息所对应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以及历史预测用电量;
S3、根据调取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和所对应的历史预测用电量,对当天的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生成对应的当天预测用电量;
S4、根据预测出来的当天预测用电量,以及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是否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若是,则剔除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并将剩余的其他储能设备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若否,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最大的储电量,并判断该最大的储电量与当天预测用电量之间的实际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实际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该最大的储电量所对应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该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若实际差值小于活等于预设差值,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大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并将其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的逻辑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负载设备接入时,获取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负载信息;
还用于对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进行获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组储能设备组都设置有若干个储能设备。
调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负载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该负载信息所对应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以及历史预测用电量;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调取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和所对应的历史预测用电量,对当天的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生成对应的当天预测用电量;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分别为昨天实际用电量、前天实际用电量、大前天实际用电量。
在本实施例中,预测模块包括BP神经网络模块,BP神经网络模块包括BP神经网络模型,BP神经网络模块使用BP神经网络技术来对当天预测用电量进行预测,具体的首先构建一个三层的BP神经网络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本实施例中,以调取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所对应的历史预测用电量、当天的日期信息、上一个月相同的日期信息所对应的用电量作为输入层的输入,因此输入层有8个节点,而输出是对当天用电量进行预测,因此节点有1个,针对隐层,实施例使用了以下公式来确定隐层节点的数量:l=n+m+a;其中l为隐层的节点数,n为输入层的节点数,m为输出层的节点数,a为1至10之间的一个数,本实施例中取为6,因此隐层共有9个节点。BP神经网络通常采用Sigmoid可微函数和线性函数作为网络的激励函数。本文选择S型正切函数tansig作为隐层神经元的激励函数。预测模型选取S型对数函数tansig作为输出层神经元的激励函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测出来的当天预测用电量,以及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是否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若是,则剔除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并将剩余的其他储能设备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若否,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最大的储电量,并判断该最大的储电量与当天预测用电量之间的实际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实际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该最大的储电量所对应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该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若实际差值小于活等于预设差值,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大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并将其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差值为动态可调节,其调节依据为储能设备的时间年限和储能设备剩余电量以及需要放电的电量。具体的,即在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最大的储电量,就会获取该储电量最大的储能设备所对应的时间年限信息,以及该储电量,以及当天预测用电量,通过这些数据对预设差值进行动态调整。例如需要放电的电量比较大,即当天预测用电量比较大,那么对应的预测差值可能会调大,这样避免被过度放电。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预测出来的当天预测用电量为A,而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分别为a、b、c、d;其中a>b>c>d,当A大于a时,则说明当天预测用电量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这是就会剔除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然后剩余的储能设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上,向负载设备供电。
当对应的A存在小于储能设备的储电量的,则匹配出储电量最大的储能设备,即a对应的储能设备,判断a-A是否大于预设差值,如果大于,则将a所对应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反之,则将储电量大小排在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即a、b所对应的储能设备。
还包括投切终止模块,用于在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时,对储能设备的当前储电量进行实时的获取,在当前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停止该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在本实施例中,会对储能设备的当前储电量进行实时的采集,在当前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时候就会停止供电,这样能够避免储能设备的电量被负载设备抽干,对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还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各个储能设备的放电情况进行监控,生成各自对应的监控信息;
报警模块,用于根据监控信息,判断该监控信息是否存在数据异常,若存在,则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投切终止模块停止对应的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投切到负载设备上的储能设备供电的正常,会对储能设备的放电情况进行监控,并且对监控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监控信息是否存在数据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停止储能设备的供电,并发出警报信息,以此来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
还包括分析模块,用于在判断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根据该监控信息,对对应的储能设备的数据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异常原因信息;
维修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异常原因信息,生成对应的维修报告。
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判断当前储能设备组中是否存在为投切到负载设备中的储能设备,且该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监控信息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当前储电量,若存在,则将该储能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向负载设备供电;
若不存在,则判断需要接入其他储能设备组;
调取模块,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需要接入其他储能设备组时,从数据库中调取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位置信息和设备基本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设备基本信息,在数据库中匹配出与该设备基本信息相同的其他储能设备组中的储能设备;并匹配出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所对应的设备位置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匹配出的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所对应的设备位置信息、各自对应的储电量以及监控信息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分析和识别出其他储能设备组中最佳的储能设备组合,并将该最佳的储能设备组合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向负载设备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出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会终止该储能设备的投切,这样为了不影响负载设备的用电需要,就要投切其他的储能设备到负载设备上,在本储能设备组中如果存在符合要求的储能设备,就可以直接进行替代,如果不存在则进行其他储能设备组的接入,当在实施例中,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的选择不仅考虑其设备基本信息相同,设备位置信息相近以外,还会结合对应的储能设备的储电量,通过这三个数据的结合来分析出最佳的储能设备组合,从而实现向负载设备的投切,在本实施例中,储能设备组合的选择可以是单一的储能设备,也可以是多个储能设备,这样大大提高了接入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投切到负载设备上的储能设备是比较符合的。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应用了上述的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负载设备接入时,获取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负载信息;对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进行获取;
S2、根据获取到的负载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该负载信息所对应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以及历史预测用电量;
S3、根据调取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和所对应的历史预测用电量,对当天的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生成对应的当天预测用电量;
S4、根据预测出来的当天预测用电量,以及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是否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若是,则剔除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并将剩余的其他储能设备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若否,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最大的储电量,并判断该最大的储电量与当天预测用电量之间的实际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实际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该最大的储电量所对应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该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若实际差值小于活等于预设差值,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大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并将其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修正纪要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维修报告,作业人员进行实际维修操作,在完成维修之后,记录实际维修操作中与维修报告中的维修操作不同的额外步骤,生成对应的修正纪要;将所述修正纪要与对应的维修报告进行关联;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个作业人员所对应的相同异常原因信息所对应的修正纪要,统计处修正纪要中额外步骤的种类和所对应的数量;
更新模块,用于匹配出数量最少的额外步骤,并将该额外步骤添加到维修报告中,生成新的维修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在对维修报告生成时不可能考虑到所有问题,即面对相同的异常原因,所对应的实际维修步骤可能会存在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除了按照维修报告中的操作步骤进行维修,同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的操作,这些操作也会对故障的维修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有一些操作可能大家都知晓,但是有一些操作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为此,统计各个异常原因信息所对应的维修报告,以及其对应的修正纪要,通过修正纪要中记录的额外步骤的统计,就可以知晓哪些额外的步骤是大家比较常用的,对于这些就可以不用进行添加,因为这些大家都比较知道,那么在没有记录到维修报告中作业人员也能进行该步骤的操作,而面对一些数量最少的额外步骤,这说明第一大家用的不多,第二大家知道的不多,所以对这个进行记录并更新到维修报告中,这样能够让大家都能够知晓这个步骤,大大避免作业人员出现维修盲点,提高维修效率。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二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调取模块,还用于在判断出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从数据库中调取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
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摄像头和控制模块;为了避免储能设备出现异常时由于储能设备被偷窃的问题,在各个储能设备组的放置地上设置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可受控沿固定杆上下移动和左右转动的移动机构,摄像头固定在移动机构上,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调取模块调取出来的该监控信息存在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并控制移动机构验证固定杆进行位置的调整,使得摄像头拍摄到该储能设备所在位置的图像信息;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分析该储能设备的放置状态、输出端接入状态以及是否存在非作业人员,判断该储能设备出现异常是否是非储能设备本身出现问题,一旦是的话,向作业人员发出提示信息。具体的,根据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分析输出端是否接入了其他电线,若是,则判断该储能设备被非法接入,立即向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这样作业人员就能及时过来进行非法接入的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的储能设备的放置其对应的输出端是朝着固定杆放置的,这样方便固定杆上的摄像头拍摄到输出端接入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出现问题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对移动机构在固定杆上的位置进行控制,例如在距离固定杆A-B米远之间,其移动机构在固定杆的位置为距离地面a米,然后根据其设备位置信息,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摄像头对准储能设备方向,从而实现对储能设备图像的采集。
通过这个图像的采集可以分析出储能设备的摆放位置是否发送了变化,对应的输出端接入是否被其他设备接入导致储能设备放电异常,以及是否有非作业人员对储能设备进行盗取或者破坏导致储能设备无法正常放电,通过这一步的初步判断,来分辨出当前监控信息存在异常的储能设备是否真的出现故障,如果是的话,就会进行之后的分析,如果不是的话,就不会进行分析,而是提醒作业人员抵达现场进行调整。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7)

1.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负载设备接入时,获取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负载信息;
还用于对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进行获取;
调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负载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该负载信息所对应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以及历史预测用电量;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调取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和所对应的历史预测用电量,对当天的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生成对应的当天预测用电量;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预测出来的当天预测用电量,以及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是否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若是,则剔除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并将剩余的其他储能设备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若否,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最大的储电量,并判断该最大的储电量与当天预测用电量之间的实际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实际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该最大的储电量所对应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该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若实际差值小于活等于预设差值,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大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并将其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切终止模块,用于在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时,对储能设备的当前储电量进行实时的获取,在当前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停止该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模块,用于对各个储能设备的放电情况进行监控,生成各自对应的监控信息;
报警模块,用于根据监控信息,判断该监控信息是否存在数据异常,若存在,则发出报警信息,并通过投切终止模块停止对应的储能设备向负载设备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析模块,用于在判断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根据该监控信息,对对应的储能设备的数据异常原因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异常原因信息;
维修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异常原因信息,生成对应的维修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时,判断当前储能设备组中是否存在为投切到负载设备中的储能设备,且该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监控信息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当前储电量,若存在,则将该储能设备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向负载设备供电;
若不存在,则判断需要接入其他储能设备组;
调取模块,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需要接入其他储能设备组时,从数据库中调取监控信息存在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位置信息和设备基本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设备基本信息,在数据库中匹配出与该设备基本信息相同的其他储能设备组中的储能设备;并匹配出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所对应的设备位置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匹配出的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其他储能设备组中储能设备所对应的设备位置信息、各自对应的储电量以及监控信息数据异常的储能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分析和识别出其他储能设备组中最佳的储能设备组合,并将该最佳的储能设备组合投切到负载设备中,向负载设备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修正纪要模块,用于根据生成的维修报告,作业人员进行实际维修操作,在完成维修之后,记录实际维修操作中与维修报告中的维修操作不同的额外步骤,生成对应的修正纪要;将所述修正纪要与对应的维修报告进行关联;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个作业人员所对应的相同异常原因信息所对应的修正纪要,统计处修正纪要中额外步骤的种类和所对应的数量;
更新模块,用于匹配出数量最少的额外步骤,并将该额外步骤添加到维修报告中,生成新的维修报告。
7.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使用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负载设备接入时,获取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负载信息;对当前储能设备组中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进行获取;
S2、根据获取到的负载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该负载信息所对应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以及历史预测用电量;
S3、根据调取的前三天的历史实际用电量和所对应的历史预测用电量,对当天的该负载设备所对应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生成对应的当天预测用电量;
S4、根据预测出来的当天预测用电量,以及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判断当天预测用电量是否大于各个储能设备的储电量;
若是,则剔除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小于预设阈值的储能设备,并将剩余的其他储能设备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若否,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最大的储电量,并判断该最大的储电量与当天预测用电量之间的实际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若实际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该最大的储电量所对应的储能设备投切到该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若实际差值小于活等于预设差值,则匹配出当前的各个储能设备中储电量大小排在最前面的两个储能设备,并将其投切到对应的负载设备中,向该负载设备供电。
CN202310356954.5A 2023-04-04 2023-04-04 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231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6954.5A CN116231696B (zh) 2023-04-04 2023-04-04 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6954.5A CN116231696B (zh) 2023-04-04 2023-04-04 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1696A true CN116231696A (zh) 2023-06-06
CN116231696B CN116231696B (zh) 2023-09-12

Family

ID=86591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6954.5A Active CN116231696B (zh) 2023-04-04 2023-04-04 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169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2510A (zh) * 2023-11-02 2023-12-05 广州崇实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运维系统
CN117595332A (zh) * 2024-01-19 2024-02-23 成都智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配电网均衡供电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199A (zh) * 2012-06-05 2012-09-19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
KR20150022110A (ko) * 2013-08-22 2015-03-0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방전 방지 장치 및 이의 방법
CN109713712A (zh) * 2018-10-10 2019-05-03 北京天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光储荷智能化管理一体机及光储荷智能化管理方法
CN111476419A (zh) * 2020-04-08 2020-07-31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计划值预测方法及储能协调控制装置
CN113824111A (zh) * 2021-08-03 2021-12-21 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储能场景中储能容量配置和调度方法
CN114221377A (zh) * 2021-11-16 2022-03-2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供电局 一种并离网多储能响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199A (zh) * 2012-06-05 2012-09-19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
KR20150022110A (ko) * 2013-08-22 2015-03-0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배터리 방전 방지 장치 및 이의 방법
CN109713712A (zh) * 2018-10-10 2019-05-03 北京天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光储荷智能化管理一体机及光储荷智能化管理方法
CN111476419A (zh) * 2020-04-08 2020-07-31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计划值预测方法及储能协调控制装置
CN113824111A (zh) * 2021-08-03 2021-12-21 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储能场景中储能容量配置和调度方法
CN114221377A (zh) * 2021-11-16 2022-03-2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供电局 一种并离网多储能响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弛;曾杰;张威;徐琪;彭嘉俊;郭敏铧;: "含混合储能的独立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策略", 现代电力, no. 01, pages 79 - 87 *
陈丽娜;马龙;安树怀;于惠鸣;张智晟;: "计及储能调度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no. 0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2510A (zh) * 2023-11-02 2023-12-05 广州崇实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运维系统
CN117172510B (zh) * 2023-11-02 2024-01-09 广州崇实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运维系统
CN117595332A (zh) * 2024-01-19 2024-02-23 成都智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配电网均衡供电方法
CN117595332B (zh) * 2024-01-19 2024-04-02 成都智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配电网均衡供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1696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31696B (zh) 基于负载预测的储能投切控制方法及系统
US9891645B2 (en) Progressive optimization dispatching method of smart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5915398B (zh) 基于农村电网故障快速检测及复电系统及其集中器检测方法
CN108448726B (zh) 一种电力系统停电事件的上报方法
EP27217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nergy services based on market data
CN107453380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模式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578416B (zh) 储能监控系统
CN110212645B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停电事件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3746138B (zh) 应用于风储电站的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
CN104157918A (zh) 一种蓄电池冗余重配组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42297B1 (ko) 에너지저장시스템, 이의 충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94877A (zh) 海上风电场一体化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KR20200084454A (ko) 인공지능 기반 예측적 ess 충방전 운용 장치 및 방법
CN117175655A (zh)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蓄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062062A (zh) 一种微网基于综合监控的能量管理系统
Li et al. Service restoratio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restoration time
CN114583749A (zh) 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80305A (zh) 通信电源智能维护装置
CN110957724B (zh) 一种配电网运行方式及网架结构评估的方法
CN116455079B (zh) 基于大数据的用电信息一体化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1799848A (zh) 市场环境下含抽水蓄能机组的电力系统节点电价评估方法
KR102351278B1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관리 방법
CN115118002A (zh) 海量低压分布式新能源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eb et al. An intelligent load shedding scheme for the micro-grid in shipboard power system using probabilistic methods
CN111313383B (zh) 一种配电线路保护配置有效性的判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