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5723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5723A
CN116225723A CN202310515245.7A CN202310515245A CN116225723A CN 116225723 A CN116225723 A CN 116225723A CN 202310515245 A CN202310515245 A CN 202310515245A CN 116225723 A CN116225723 A CN 116225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node
trusted
task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52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25723B (zh
Inventor
蓝晏翔
汤宇清
刘元鸿
杨泽渊
王嘉平
李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Academy IDEA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Academy IDE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Academy IDEA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Academy IDEA
Priority to CN2023105152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5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5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5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25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5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66Algorithms for mapping a plurality of inter-dependent sub-tasks onto a plurality of physical CP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发起节点发起可信计算任务;根据可信计算任务,确定计算节点;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在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计算节点基于所述计算资源、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算法参数信息以及任务配置信息,对所述可信计算任务进行融合计算,以获得任务结果;所述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本发明通过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之间的可信认证通道进行通信来完成可信计算,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信计算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交通运输中多个主体的交通数据融合计算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信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存在交通路径规划冲突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出现交通工具发生碰撞和冲突等情况,需要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并判断该情况,并指示交通工具执行悬停、降落或者自动避开、绕行等操作,使得交通工具之间可以相互协调、自动避障以解除碰撞风险,增加交通运输过程的整体运行效率。
目前,参与交通运输的多个主体共享交通地理地域,但因交通数据涉及各交通运输主体的商业机密或者保密信息,例如运输意图、运输计划、感知数据、实时交通数据等相关交通数据,导致无法实现跨主体的交通数据融合计算,难以保障交通运输轨迹信息的安全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交通运输中多个主体的数据融合计算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可信管理系统,所述可信管理系统包括设有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可信管理平台以及若干设有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参与方,所述参与方至少包括交通工具平台以及政务平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起节点发起可信计算任务,其中,所述发起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所述可信计算任务,确定计算节点,其中,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在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其中,所述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除所述计算节点之外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计算资源、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算法参数信息以及任务配置信息,对所述可信计算任务进行融合计算,以获得任务结果;
所述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其中,所述结果节点包括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结果节点包括多个,所述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任务结果,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
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任务结果,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结果需求信息;
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结果需求信息,分别在所述任务结果中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确定各个所述结果节点中,是否存在未与所述计算节点建立可信认证通道的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若存在,则所述计算节点与所述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建立可信认证通道;
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获取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优先级,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则所述计算节点确定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数据节点,其中,所述数据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从所述数据节点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从所述数据节点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向所述数据节点发起数据授权审批;
若所述计算节点通过所述数据授权审批,则所述数据节点以加密通信方式通过所述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计算资源传输至所述计算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实时将资源数据上传至所述计算节点;
所述计算节点在当前存储的资源数据中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处理程序,所述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处理程序,所述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发起节点发起可信计算任务;接着根据所述可信计算任务,确定计算节点;而后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在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然后计算节点基于所述计算资源、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算法参数信息以及任务配置信息,对所述可信计算任务进行融合计算,以获得任务结果,最后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通过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之间的可信认证通道进行通信来完成可信计算,以确保各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不可查看到其他平台的数据原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信计算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交通运输中多个主体的交通数据融合计算的安全性。
同时,基于SPU的交通运输跨主体(交通工具平台、政府平台等)的融合计算(如交通工具的轨迹运行协调),可以实现更精准的避障、冲突处理和预先路线规划,相比于现有技术,打破了交通工具仅能通过感知系统传感器手段被动进行避障、路线规划的方式,多方实时飞行数据的融合可以更好的进行主动的冲突处理和路线规划。通过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进行信息共享,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小、识别精度高、可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并且交通数据信息通过网络通信交互吞吐量可以达到百兆每秒,达到毫秒级时延,能支撑更大规模更实时的轨迹协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可信管理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无中心模式的可信管理系统的一种可能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无中心模式的可信管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中心模式的可信管理系统的一种可能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中心模式的可信管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经过研究发现,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存在交通路径规划冲突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出现交通工具发生碰撞和冲突等情况,需要交通工具能够及时识别并判断该情况,执行悬停、降落或者自动避开等操作,相互协调、自动避障解除碰撞风险,增加交通运输过程的整体运行效率。
目前,参与交通运输的多个主体共享交通地理地域,不共享运输意图、运输计划、感知数据、实时交通数据等,无法有效跨主体的实现融合交通运输。虽然实现多交通运输主体的交通信息共享,进行融合计算可以实现有效的融合交通运输、增加交通运行效率、进行交通协调和交通碰撞避免等事项,但因数据涉及各交通工具运营商的商业机密,难以保障交通运输轨迹信息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提供一种新的硬件可信计算执行环境,可以同时具有软件平台和硬件结构。为了更好的应用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来进行可信计算任务,以提高可信计算任务的安全性,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可信管理系统,所述可信管理系统包括设有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可信管理平台以及若干设有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参与方,所述参与方至少包括交通工具平台以及政务平台;方法具体包括:发起节点发起可信计算任务,其中,所述发起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根据所述可信计算任务,确定计算节点,其中,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在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其中,所述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除所述计算节点之外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计算资源、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算法参数信息以及任务配置信息,对所述可信计算任务进行融合计算,以获得任务结果,所述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其中,所述结果节点包括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本申请通过在计算节点与发起节点直接建立可信认证通道,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进行通信来完成可信计算,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信计算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可信管理系统,所述可信管理系统包括设有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Secure Processing Unit,SPU)的可信管理平台以及若干设有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参与方,如图2所示,图2中参与方B以及参与方C为本实施例中的参与方,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之间均已建立可信认证通道(即进行SPU加密通信的传输通道)。
该参与方至少包括交通工具平台以及政务平台,参与方还可以包括环境数据平台,也就是说,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多个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多个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同时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多个环境数据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其中,交通工具平台可以是飞行器、船舶、车辆等运营商的运营平台,政务平台可以为公安部门、交管部门以及其他行政单位等系统平台,环境数据平台可以为电磁环境数据、CIM城市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和/或水利数据的数据提供平台。
步骤S101,发起节点发起可信计算任务,其中,所述发起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计算任务时,可以通过交通工具平台、可信管理平台、或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进行任务发起操作,也就是说,发起节点可以为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可信计算任务之前,需要在可信管理平台、交通工具平台、政务平台、环境数据平台等分别部署至少一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SPU 或SPU集群,其中SPU集群包含多个SPU,SPU集群中有一个master SPU和多个受控SPU,参照图2以及图3,同时将管理系统安装镜像包上传到各个SPU,并执行安装脚本进行安装部署,在安装部署之后,在SPU可信计算执行环境管理系统上,进行外部SPU、算法和用户等基本信息配置。可信管理平台与参与方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两两之间均可建立硬件连接的可信认证通道,并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进行相互通信。本实施例中,在发起可信计算任务,可以在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确定该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任务参与方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该任务参与方包括计算节点、数据节点以及结果节点,进而可在任意两个任务参与方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之间建立硬件连接的可信认证通道。
步骤S102,根据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在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确定计算节点;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所述可信计算任务确定计算节点,该计算节点可以为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任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具体地,可根据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计算节点的选取,例如,如图3所示,图3中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无中心模式,则确定计算节点为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可随机在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选择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作为计算节点,如图5所示,图5中的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中心模式,则确定计算节点为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由发起节点指定计算节点,即将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指定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作为计算节点。
步骤S103,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在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其中,所述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除所述计算节点之外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确定计算节点之后,计算节点通过与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建立的可信认证通道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除所述计算节点之外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即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与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除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发起节点在发起可信计算任务时,以确定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例如在可信计算任务的任务信息中包括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获取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该计算资源可包括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数据以及计算算法,例如,若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交通工具平台的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则该计算数据可包括与交通工具平台通信连接的交通工具的运输信息、交通工具型号以及ID等,若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环境数据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环境数据平台包括电磁环境平台、城市信息平台、气象平台以及水利平台等,则该计算数据可包括电磁环境数据、CIM城市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和/或水利数据等。
步骤S104,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计算资源、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算法参数信息以及任务配置信息,对所述可信计算任务进行融合计算,以获得任务结果;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计算资源之后,计算节点执行所述可信计算任务,计算节点基于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算法参数信息以及任务配置信息进行对应的参数或任务监控等配置,而后根据计算资源执行该可信计算任务以进行融合计算,获得可信计算任务的任务结果。
步骤S105,所述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其中,所述结果节点包括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本实施例中,计算节点将任务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结果节点,具体地,计算节点获取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多个结果节点,其中,结果节点可以为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和/或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例如,在发起可信计算任务时,可在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确定该可信计算任务所对应的多个结果节点并进行存储,获取到任务结果时,计算节点获取该多个结果节点,然后根据各个结果节点的需求结果信息将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发起节点发起可信计算任务;接着根据所述可信计算任务,确定计算节点;而后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在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然后计算节点基于所述计算资源、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算法参数信息以及任务配置信息,对所述可信计算任务进行融合计算,以获得任务结果,最后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通过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之间的可信认证通道进行通信来完成可信计算,以确保各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不可查看到其他平台的数据原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信计算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交通运输中多个主体的交通数据融合计算的安全性。
同时,基于SPU的交通运输跨主体(交通工具平台、政府平台等)的融合计算如交通工具的轨迹运行协调,可以实现更精准的避障、冲突处理和预先路线规划,相比于现有技术,打破了交通工具仅能通过感知系统传感器手段被动进行避障、路线规划的方式,多方实时飞行数据的融合可以更好的进行主动的冲突处理和路线规划。通过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进行信息共享,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小、识别精度高、可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并且交通数据信息通过网络通信交互吞吐量可以达到百兆每秒,达到毫秒级时延,能支撑更大规模更实时的轨迹协调。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无中心模式,该步骤S102包括:
步骤S201,若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则所述计算节点确定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数据节点,其中,所述数据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步骤S202,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从所述数据节点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
本实施例中,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中心模式时,计算节点为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例如计算节点为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者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如图3以及图4所示,图3中,参与方A的SPU包括交通工具平台(船舶运营商、车辆运营商、飞行器运营商等运营商的系统平台)的SPU、政务平台(公安部门、交管部门以及其他行政单位等系统平台)的SPU、环境数据平台(电磁环境数据、CIM城市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和/或水利数据的数据提供平台)的SPU,各个参与方的SPU与可信管理平台的SPU中两两之间已可建立硬件连接的可信认证通道(SPU加密通信的传输通道),图4中,可信管理系统中的所有SPU包括参与方A、参与方C、参与方B以及参与方D的SPU,其中,计算节点为参与方A的SPU,该参与方A的SPU的可信管理系统的任一SPU,数据节点包括参与方B的SPU、参与方C(交通工具平台)的SPU以及参与方D的SPU,结果节点包括参与方B以及参与方C的SPU。
在接收到可信计算任务之后,该计算节点先在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确定该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数据节点,其中,在发起节点发起可信计算任务时,设置该可信计算任务所对应的数据节点,该计算节点可根据可信计算任务直接获取数据节点。
接着,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从数据节点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若数据节点包括计算节点,则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从除计算节点之外的其他数据节点获取计算资源,并在获取计算节点中该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
如图4所示,参与方A的SPU接收到可信计算任务之后,参与方B的SPU将对应数据加密后通过可信认证通道提交至参与方A的SPU,参与方D的SPU将对应数据(其他数据)加密后通过可信认证通道提交至参与方A的SPU,参与方C的SPU将该信息加密后通过可信认证通道提交至参与方A的SPU,其中,参与方C对应的交通工具(飞行器、车辆、船舶等)进行信息实时返回的操作,交通工具返回的信息包括运输信息、交通工具型号以及ID等。参与方A的SPU在参与方B的SPU、参与方C的SPU、参与方D的SPU所提交的数据中获取计算资源。
具体地,在一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步骤S302包括:
步骤a,所述计算节点向所述数据节点发起数据授权审批;
步骤b,若所述计算节点通过所述数据授权审批,则所述数据节点以加密通信方式通过所述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计算资源传输至所述计算节点。
本实施例中,在建立计算节点与数据节点之间的可信认证通道之后,计算节点向所述发起节点发起数据授权审批。数据授权用于反映计算管理域是否可以获取数据文件,当具有数据授权时,可以获取数据文件,反之,当未具有数据授权时,无法获取数据文件。由此,计算节点在确定所需的数据文件(计算资源)后,会检测是否具有该数据文件的数据授权,当未具有该数据文件的数据授权时,向存储有该数据文件的数据节点申请数据授权,数据节点在接收到数据授权请求后,会对该数据授权请求进行审批,当审批通过时,数据节点以加密通信方式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将数据文件传输至计算节点,反之,审批未通过时,则拒绝计算节点的获取数据文件的请求。
接着,若计算节点通过所述数据授权审批,则数据节点以加密通信方式通过所述可信认证通道将计算资源传输至计算节点,计算节点接收该计算资源,以确保交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其中,数据授权审批包括单次授权、时间授权以及永久授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单次授权为只授权数据使用一次,计算任务使用一次之后授权将失效;时间授权为设置授权失效时间,即刻生效到失效时间后失效,在有效期内可不限次数使用;永久授权为不限制时间和次数,只有数据持有者主动取消授权,否则可以一直使用。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若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则所述计算节点确定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数据节点;接着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从所述数据节点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进行通信来完成计算资源的获取,以确保各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不可查看到其他平台的数据原文,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信计算的安全性。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中心模式,步骤S102包括:
步骤S301,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实时将资源数据上传至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步骤S302,所述计算节点在当前存储的资源数据中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
本实施例中,若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中心模式,计算节点为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如图5以及图6所示,图5中,参与方A的SPU包括交通工具平台(船舶运营商、车辆运营商、飞行器运营商等运营商的系统平台)的SPU、政务平台(公安部门、交管部门以及其他行政单位等系统平台)的SPU、环境数据平台(电磁环境数据、CIM城市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和/或水利数据的数据提供平台)的SPU,各个参与方的SPU与可信管理平台的SPU中两两之间已可建立硬件连接的可信认证通道(SPU加密通信的传输通道),
如图6所示,可信管理系统中的所有SPU包括可信管理平台的SPU、数据提供方1(交通工具平台)的SPU、数据提供方2的SPU以及政务平台的SPU,其中,计算节点为可信管理平台的SPU,数据节点包括数据提供方1(交通工具平台)的SPU、数据提供方2的SPU以及政务平台的SPU,结果节点包括交通工具平台的SPU以及政务平台的SPU。
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建立与计算节点的可信认证通道,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实时将资源数据上传至计算节点,例如,参与方中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将运输信息、交通工具型号、ID等通过可信认证通道上传至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参与方还包括环境数据平台时,环境数据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将电磁环境数据、CIM城市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和/或水利数据等通过可信认证通道上传至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如图6所示,交通工具平台对应的交通工具(飞行器、车辆、船舶等)进行信息实时返回的操作,交通工具返回的信息包括运输信息、交通工具型号以及ID等,交通工具平台的SPU将该信息加密后通过可信认证通道提交至可信管理平台的SPU,政务平台的SPU将政务数据加密后通过可信认证通道提交至可信管理平台的SPU,数据提供方2的SPU将对应数据(其他数据)加密后通过可信认证通道提交至可信管理平台的SPU,数据提供方2可以为环境数据平台。
计算节点接收上述SPU上传的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后存储为数据资源,在进行可信计算任务时,计算节点在当前存储的资源数据中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具体地,计算节点先确定需要获取的计算资源对应的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数据节点),然后在当前存储的资源数据中获取数据节点的计算资源。当然,计算节点在获取计算资源时,会检测是否具有该数据文件(计算资源)的数据授权,当未具有该数据文件的数据授权时,向存储有该数据文件的数据节点申请数据授权,数据节点在接收到数据授权请求后,会对该数据授权请求进行审批,当审批通过时,在当前存储的资源数据中数据节点的计算资源。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实时将资源数据上传至所述计算节点;接着所述计算节点在当前存储的资源数据中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进行通信来完成可信计算,以确保各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不可查看到其他平台的数据原文,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信计算的安全性。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4包括:
步骤S401,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任务结果,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
步骤S402,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任务结果时,计算节点在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获取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多个结果节点,结果节点可以为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和/或在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也就是说,结果节点可以包括计算节点,其中,在发起可信计算任务时,可在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确定该可信计算任务所对应的多个结果节点并进行存储,获取到任务结果时,计算节点获取该多个结果节点,例如,可信计算任务为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发起的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重新规划路线的任务,则结果节点可以为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交警部门的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可信计算任务为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发起的快递任务,例如快递到达目的地的任务,结果节点可以为参与方中商家(例如京东、美团等)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交通工具平台(例如运输快递的交通工具的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接着,计算节点基于任务结果,获取各个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由于各个结果节点所处的平台不同,导致各个结果节点所需要的任务结果不同,因此,先获取各个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目标任务结果可以为任务结果中不同字段的数据,例如,可信计算任务为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发起的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重新规划路线的任务时,结果节点可以为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交警部门的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时,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所需的目标任务结果可以为是否需要重新规划路线或者重新规划之后的避障路线,交警部门的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结果可以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地等信息。
具体地,在一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步骤S402包括:
步骤c,所述计算节点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结果需求信息;
步骤d,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结果需求信息,分别在所述任务结果中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
本实施例中,在发起可信计算任务时,可分别设置各个结果节点对应的结果需求信息。获取到任务结果时,计算节点获取各个结果节点对应的结果需求信息。而后,计算节点基于结果需求信息,分别在任务结果中获取各个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例如,可信计算任务为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发起的快递任务时,商家(例如京东、美团等)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结果需求信息为自身平台的快递信息,则其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分别为各个商家平台的快递信息,交通工具平台(例如运输快递的交通工具的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结果需求信息为到达信息,则其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为到达信息等,进而可确保结果节点仅获得自身需求的任务结果,而无法获取到其他结果节点的任务结果,提升了融合计算过程中任务结果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中多个主体的交通数据融合计算的安全性。
最后,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其中,在可信计算任务发起时,任意两个任务参与方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之间建立硬件连接的可信认证通道,任意两个任务参与方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之间的可信认证通道包括计算节点与各个结果节点质检的可信认证通道。
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无中心模式时,如图4所示,参与方A的SPU获取参与方B的SPU与参与方C的SPU对应的结果需求信息,参与方A的SPU基于结果需求信息分别在任务结果中获取参与方C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以及参与方B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而后,参与方A的SPU将参与方C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以及参与方B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进行分别加密,并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将加密后的参与方C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发送至参与方C的SPU,将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将加密后的参与方B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发送至参与方B的SPU,以实现计算结果加密按需求返回。
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中心模式时,如图6所示,可信管理平台的SPU获取交通工具平台的SPU以及政务平台的SPU对应的结果需求信息,可信管理平台的SPU基于结果需求信息,分别在任务结果中获取交通工具平台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以及政务平台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而后,可信管理平台的SPU将交通工具平台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以及政务平台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进行分别加密,并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将加密后的交通工具平台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发送至交通工具平台的SPU,将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将加密后的政务平台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发送至政务平台的SPU,以实现计算结果加密按需求返回。
进一步地,在一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步骤S203包括:
步骤e,所述计算节点确定各个所述结果节点中,是否存在未与所述计算节点建立可信认证通道的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步骤f,若存在,则所述计算节点与所述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建立可信认证通道;
步骤g,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性,获取到目标任务结果时,计算节点确定各个所述结果节点中,是否存在未与计算节点建立可信认证通道的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若存在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则计算节点与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建立可信认证通道。
而后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当然,在建立可信认证通道时,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基于加密通信的方式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也就是说,计算节点先将各个目标任务结果进行加密,而后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加密后的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进一步提升任务结果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信计算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一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步骤b包括:
步骤h,所述计算节点获取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对应的优先级;
步骤i,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优先级,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本实施例中,可预先设置各种类型的任务结果对应的优先级,在获取到目标任务结果时,计算节点获取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对应的优先级,然后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优先级,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例如,结果节点可以为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交警部门的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时,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的优先级大于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的优先级,在发送目标任务结果时,计算节点先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发送政务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接着再发送交通工具平台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通过按需下发目标任务结果,进一步提升任务结果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可信计算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任务结果,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而后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以实现根据不同的结果节点按需下发任务结果,可确保结果节点仅获得自身需求的任务结果,而无法获取到其他结果节点的任务结果,提升了融合计算过程中任务结果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中多个主体的交通数据融合计算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数据处理方法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4之后,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1,若所述结果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所述交通工具平台对应的目标结果节点,则所述目标结果节点接收所述计算节点发送的所述任务结果;
步骤S502,所述目标结果节点确定所述任务结果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下发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任务结果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以使所述目标交通工具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结果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所述交通工具平台对应的目标结果节点,则目标结果节点接收计算节点发送的任务结果。
接着,目标结果节点确定任务结果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下发制指令至所述任务结果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具体地,目标结果节点对任务结果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任务结果发送至目标结果节点对应的交通工具平台,该交通工具平台对接收到的加密后的任务结果进行解密得到任务结果,并确定任务结果对应的控制指令,例如生成任务结果对应的控制指令或者根据任务结果查询对应的控制指令,然后,该交通工具平台下发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所述任务结果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以使所述目标交通工具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例如交通工具平台根据指令的信息和对交通工具下发悬停、降落或者避障重新规划路线等控制指令到目标交通工具,目标交通工具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执行相关操作,并反馈执行后交通数据信息。
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无中心模式时,如图4所示,参与方C的SPU对加密后的目标任务结果进行解密,获得该参与方C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根据该参与方C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确定任务结果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下发所述制指令至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以使所述目标交通工具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根据计算结果(任务结果)下发指令调整交通工具状态的目的。
可信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为中心模式时,如图6所示,交通工具平台的SPU对加密后的目标任务结果进行解密,获得该交通工具平台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根据该交通工具平台的SPU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确定任务结果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下发所述制指令至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以使所述目标交通工具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根据计算结果(任务结果)下发指令调整交通工具状态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若所述结果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所述交通工具平台对应的目标结果节点,则所述目标结果节点下载所述任务结果;接着所述目标结果节点确定所述任务结果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下发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任务结果对应的目标交通工具,以使所述目标交通工具执行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通过目标结果节点基于目标任务结果下发控制指令,以实现可信计算任务的结果,实现对交通工具的及时调控。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处理程序,所述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处理程序,所述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信管理系统,所述可信管理系统包括设有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可信管理平台以及若干设有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的参与方,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起节点发起可信计算任务,其中,所述发起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所述可信计算任务,确定计算节点,其中,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或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在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所需的计算资源,其中,所述第三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包括除所述计算节点之外的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计算资源、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算法参数信息以及任务配置信息,对所述可信计算任务进行融合计算,以获得任务结果;
所述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其中,所述结果节点包括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以及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节点包括多个,所述计算节点将所述任务结果发送至结果节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任务结果,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
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任务结果,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结果需求信息;
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结果需求信息,分别在所述任务结果中获取各个所述结果节点对应的目标任务结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确定各个所述结果节点中,是否存在未与所述计算节点建立可信认证通道的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若存在,则所述计算节点与所述第四机密计算协处理器建立可信认证通道;
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获取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对应的优先级;
所述计算节点基于所述优先级,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目标任务结果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结果节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任意一个,则所述计算节点确定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数据节点,其中,所述数据节点包括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机密计算协处理器;
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从所述数据节点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对应的可信认证通道,从所述数据节点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的步骤包括:
所述计算节点向所述数据节点发起数据授权审批;
若所述计算节点通过所述数据授权审批,则所述数据节点以加密通信方式通过所述可信认证通道将所述计算资源传输至所述计算节点。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节点为所述第一机密计算协处理器,所述计算节点通过可信认证通道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机密计算协处理器通过可信认证通道,实时将资源数据上传至所述计算节点;
所述计算节点在当前存储的资源数据中获取所述可信计算任务对应的计算资源。
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处理程序,所述数据处理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处理程序,所述数据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310515245.7A 2023-05-09 2023-05-09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225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5245.7A CN116225723B (zh) 2023-05-09 2023-05-09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5245.7A CN116225723B (zh) 2023-05-09 2023-05-09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5723A true CN116225723A (zh) 2023-06-06
CN116225723B CN116225723B (zh) 2023-11-21

Family

ID=8658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5245.7A Active CN116225723B (zh) 2023-05-09 2023-05-09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572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0429A (zh) * 2020-03-30 2020-07-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832044A (zh) * 2020-06-30 2020-10-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一种安全的协同计算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30523A (zh) * 2020-09-28 2020-11-1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务集群的负载均衡方法和系统
WO2020237453A1 (zh) * 2019-05-27 2020-12-03 云图有限公司 安全多方计算的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543924A (zh) * 2022-11-29 2022-12-30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 一种基于可信管理平台的任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550070A (zh) * 2022-11-29 2022-12-30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 一种多方协作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7453A1 (zh) * 2019-05-27 2020-12-03 云图有限公司 安全多方计算的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0429A (zh) * 2020-03-30 2020-07-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832044A (zh) * 2020-06-30 2020-10-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一种安全的协同计算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30523A (zh) * 2020-09-28 2020-11-1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务集群的负载均衡方法和系统
CN115543924A (zh) * 2022-11-29 2022-12-30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 一种基于可信管理平台的任务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550070A (zh) * 2022-11-29 2022-12-30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 一种多方协作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5723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khan et al. Mobility aware blockchain enabled offloading and scheduling in vehicular fog cloud computing
US10547454B2 (en) Managing in-flight transfer of parcels using blockchain authentication
Xia et al. Adaptive multimedia data forwarding for privacy preservation in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JP5643448B2 (ja) 車両
US11212112B2 (en) System,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10266698A1 (en) Devices for Use in Tracking User Locations During Group Travel
CN105898741B (zh)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和无人机系统
US1071551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secure subscription based vehicle data service
KR102276141B1 (ko) 차량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06277A1 (zh) 管理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US11146404B2 (en) Shared ecosystem for electronic document signing and sharing (DSS)
WO2021073068A1 (en) Issuing Offline PKI Certificates in Distributed V2X Network
CN113068187A (zh) 一种无人机辅助的终端接入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CN109003172A (zh) 保护隐私的空间众包任务竞拍方法
Alshdadi Cyber-physical system with IoT-based smart vehicles
CN110366130A (zh) 一种v2x业务授权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22572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454707B2 (ja) 通信を保護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9472126A (zh) 在线仲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JP2001307281A (ja) タクシー配車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iang et al.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in vehicular mobile edge computing: a survey
CN113676494B (zh) 集中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639621B (zh) 一种呼叫服务方法、呼叫服务装置以及呼叫服务系统
Zimmermann et al. Attribute-based credentials in high-density platooning
Agarwal et al. Forecasting-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s for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i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