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3136A -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3136A
CN116223136A CN202111473987.5A CN202111473987A CN116223136A CN 116223136 A CN116223136 A CN 116223136A CN 202111473987 A CN202111473987 A CN 202111473987A CN 116223136 A CN116223136 A CN 116223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ember
liquid
opening
valv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39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敬生
李洋
董钊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4739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3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3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3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2Foam dispersion or preven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4Purifying; Clea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该气泡消除系统包括:用于盛装并分配液体的第一驱动件,其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驱动件,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以及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其中,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连通而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全部排出;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被重新注入液体,以消除第一驱动件中液体的气泡,避免了第一驱动件内的气泡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第一驱动件的定量精度,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Description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泡消除系统以及一种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样本分析仪,例如血液细胞分析仪中,一般需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然后与相关试剂进行定比例的混合、反应,再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为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以及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等,必须保证一起所需检验的血液样本与相关试剂的配比准确及稳定,这就需要控制血液样本与相关试剂的加样准确性。而现有的样本分析仪的加样及分配定量通常通过注射器提供,如果注射器中存在气泡,则会对注射器的分配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降低、重复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泡消除系统,以消除第一驱动件中液体的气泡,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气泡消除系统,包括:第一驱动件,用于盛装并分配液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驱动件,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连接;以及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其中,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的连通而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全部排出;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被重新注入液体,以消除第一驱动件中液体的气泡。
可选地,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二开口与第二驱动件之间,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开口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排出。
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取样器;以及第一管路,连接于取样器和第一驱动件之间,并通过第一开口与第一驱动件连通;其中,取样器配置为为第一驱动件吸取液体。
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第二管路,连接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一阀门之间,并通过第二开口与第一驱动件连通;以及第三管路,连接于第一阀门和第二驱动件之间。
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第四管路,第四管路与第一阀门连接,其中,第一阀门还用于控制第二驱动件与第四管路的连通状态。
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液体盛放装置,液体盛放装置通过第四管路和第一阀门连接;液体盛放装置配置为盛放第二驱动件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注入第一驱动件的液体。
可选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第二管路、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以及取样器的连通而进行抽吸,以将第一驱动件中的液体从第二开口吸出,并使得第一驱动件充满空气;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的连通而将所吸取的空气经第四管路排出,并将从第一驱动件中吸取的液体排至液体盛放装置;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以及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从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液体;以及第二驱动件还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第二管路、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以及取样器的连通而将从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向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取样器注入液体以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以及取样器。
可选地,第一阀门为三通电磁阀,包括:第一端子,与第三管路连接;第二端子,与第二管路连接且与第一端子相对设置;以及第三端子,与第四管路连接且位于第二端子一侧。
可选地,第二驱动件的最大抽吸体积大于取样器、第一管路及第一驱动件的容纳体积之和,以使得第二驱动件从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的液体可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与取样器。
可选地,取样器为采样针和/或试剂针。
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以用于控制取样器和第一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第五管路,分别与第二管路、第四管路连接;第三阀门,设置在第五管路上,以用于控制第五管路与第二管路、第四管路之间的连通状态。
可选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一驱动件的连通,以及第二阀门的关闭而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全部排出,以使第一驱动件处于负压状态;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三管路以及第四管路的连通而将所吸取的空气经第四管路排出,并将从第一驱动件中吸取的液体排至液体盛放装置;液体盛放装置配置为基于液体盛放装置与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一驱动件的连通,以及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关闭而将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中,以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
可选地,第一阀门连接于第一开口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二开口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排出。
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连接在第一开口和第二驱动件之间;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二驱动件包括:容器,与第一驱动件连接;气压源,与容器连接,气压源配置为控制容器呈负压状态或正压状态。
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还包括:液体盛放装置,液体盛放装置与第二开口连接,并配置为盛放从第一驱动件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的液体;第二管路,连接于液体盛放装置和第二开口之间;以及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与液体盛放装置之间的连通状态。
可选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当容器处于正压状态时,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一管路、第一驱动件、第二管路以及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经第二开口压至液体盛放装置中,以使第一驱动件充满空气;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当容器处于负压状态时,基于第二驱动件与第一管路、第一驱动件、第二管路以及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将液体盛放装置内的液体从第二开口进行抽吸以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中,以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
可选地,气压源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第二驱动件还包括:第三阀门,连接在出气端和容器之间,用于控制出气端和容器之间的连通状态;和第四阀门,连接在进气端和容器之间,用于控制进气端与容器之间的连通状态。
可选地,气压源配置为基于出气端与容器的连通以及第一阀门的关闭而将气体注入容器中,从而控制容器呈正压状态;气压源配置为基于进气端与容器的连通以及第一阀门的关闭而抽吸容器中的气体,从而控制容器呈负压状态。
可选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为液体动力装置。
可选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主体,开设有容置腔,第一主体的一个端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的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容置腔连通;和第一柱塞,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可在容置腔内运动,第一柱塞的运动为沿垂直于第一开口的端壁的方向朝向或远离第一开口的运动。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壳体;容置装置,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容置样本;检测系统,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对样本进行检测;以及上述的气泡消除系统,气泡消除系统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从容置装置中取出样本并将样本分配至检测系统中。
本申请通过在气泡消除系统中设置第二驱动件,并通过第一阀门控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的连通状态,使得第二驱动件通过第一阀门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一驱动件连通。当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连通时,第二驱动件可将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全部排出;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被重新注入液体,以将第一驱动件中液体的气泡消除,避免了第一驱动件内的气泡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第一驱动件的定量精度,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申请的附图仅用于描述实施例,以展示为目的。在不偏离本申请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松地通过以下描述根据所述步骤做出其他实施例。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消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气泡消除系统的初始状态的示意;
图3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中的气泡消除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向液体盛放装置排出空气以及排出从第一驱动件中吸出的液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向外界排出空气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从液体盛放装置中吸取液体以用于注入第一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将吸取的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第一管路及取样器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将吸取的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消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图9所示实施例中气泡消除系统的初始状态的示意;
图11是本申请图9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中的气泡消除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图9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向液体盛放装置排出空气以及排出从第一驱动件中吸出的液体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图9所示实施例中液体盛放装置的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中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消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的容器呈正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注入液体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中的气泡消除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中的气泡消除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的容器呈负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图14所示实施例中液体盛放装置中的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将重新充满的液体排出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揭露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气泡消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气泡消除系统100可包括取样器10、通过一第一管路T1与取样器10连通的第一驱动件20、通过一第二管路T2与第一驱动件20连接的第一阀门30以及通过一第三管路T3与第一阀门30连接的第二驱动件40,其中,第一阀门30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20和第二驱动件40之间的连通状态;第二驱动件40配置为基于第二驱动件40、第三管路T3、第二管路T2、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以及取样器10连通而将第一驱动件20内的液体全部排出;第一驱动件20配置为被重新注入液体,以消除第一驱动件20中液体的气泡。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泡消除系统10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件20、第一阀门30和第二驱动件40,第一阀门30直接连接于第一驱动件20和第二驱动件40之间,而无需通过第三管路T3和第二管路T2的连接。并且,第一驱动件20可以直接吸取样品,而无需取样器10。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泡消除系统100还可包括通过一第四管路T4及第一阀门30与第二驱动件40连接的液体盛放装置50,液体盛放装置50配置为盛放第二驱动件40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注入第一驱动件20的液体。
请继续参阅图1,取样器10可用于吸取生物样本和定量分配,在具体实施例中,取样器10可以是采样针或试剂针,在样本分析仪中,采样针可以固定在加样机构上,试剂针则可以固定在加试剂机构上。可选地,取样器1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中不作赘述。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件20可用于盛装并分配液体,其可包括:第一主体22和与该第一主体22活动连接的第一柱塞24。
具体地,第一主体22开设有容置腔,用于盛装液体。第一主体22的一个端壁开设有第一开口26,与第一开口26相对的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28,第一开口26和第二开口28均与容置腔连通。第一开口26通过第一管路T1与取样器10连接,第二开口28通过第二管路T2与第一阀门3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0也可以设置多个开口,即:第一主体22不仅设置有第一开口26和第二开口28,还可在第一主体22的端壁或侧壁等开设有其他开口,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
第一柱塞2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置腔内,且可在容置腔内相对于第一主体22运动。第一柱塞24的运动为沿垂直于第一开口26的端壁的方向朝向或远离第一开口26的运动。当第一柱塞24朝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运动时,液体从第一开口26被吸取进入容置腔内。当第一柱塞24朝第一开口26的方向运动时,容置腔内的液体从第一开口26被排出容置腔。
当第一柱塞24朝远离第一开口26运动至最远时,其与第一开口26的距离大于第二开口28与第一开口26之间的距离,以使得在此状态下,第一柱塞24不会将第一驱动件20内的液体和第二开口28分隔,使得第一驱动件20内的液体能从第二开口28流通。并且,第二开口28开设在靠近容置腔远离第一开口26的一端,例如,第一柱塞24最靠近第一开口26的表面与第二开口28平齐,以使得容置腔内的液体能完全通过第二开口28流出。
具体地,第一驱动件20为液体动力装置,具体可为注射器、定量泵、注射泵等中的一种,用以对其内的液体,或者与其连通的第一管路T1或取样器内的液体施加定量压力,以定量地分配出液体。当然,第一驱动件20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输出定量压力的液体动力装置。当第一驱动件20为注射器、定量泵、注射泵等中的一种时,其具体结构可以是其它现有的结构,本申请中不作限制。本申请如下内容以第一驱动件20为注射器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件20通过第一管路T1与取样器10连通,通过第一驱动件20的抽吸或排出动作,及,第一柱塞24朝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运动或朝靠近第一开口26的方向运动而可以通过取样器10吸取液体或排出液体。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样器10也是可以省略的,第一驱动件20可以直接通过第一管路T1吸取或排出液体。
如图1所示,该气泡消除系统100中连接管路的连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阀门30来实现,例如,第一阀门30可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20和第二驱动件40之间的连通状态,第一阀门30也可以用于控制第二驱动件40与第四管路T4及液体盛放装置50之间的连通状态。可选地,第一阀门30连接于第二开口28与第二驱动件40之间,以使得第二驱动件40可通过第二开口28将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排出。可以理解的是,该气泡消除系统100中连接管路的连通状态具体为连接管路的连通或者连接管路的切断。具体地,第一阀门30可为三通电磁阀,其可包括:与第三管路T3连接的第一端子a、与第二管路T2连接且与第一端子a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子b以及与第四管路T4连接且位于第二端子一侧的第三端子c。第一端子a为公共端,其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二端子b及第三端子c连接。当需要连通第二管路T2和第三管路T3时,将第一端子a连接第二端子b,使得第三管路T3与第二管路T2连通,进而使第三管路T3通过第二管路T2与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以及取样器10连通,此时,第一端子a不与第三端子c连接,第三管路T3和第四管路T4之间被切断。当需要连通第三管路T3和第四管路T4时,将第一端子a连接第三端子c,此时,第一端子a不与第二端子b连接,第二管路T2和第三管路T3之间被切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阀门30也可为其他类型的阀门,具有改变介质流向功能的阀门结构即可,本申请中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件40可用于盛装液体,其可包括:第二主体42和与该第二主体42活动连接的第二柱塞44。
具体地,第二主体42开设有容纳腔,用于盛装液体。第二主体42的一个端壁开设有第三开口46,第三开口46与容纳腔连通。第三开口46通过第三管路T3与第一阀门30连接。
第二柱塞4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纳腔内,且可在容纳腔内相对于第二主体42运动。第二柱塞44的运动为沿垂直于第三开口46的端壁的方向朝向或远离第三开口46的运动。当第二柱塞44朝远离第三开口46的方向运动时,液体从第三开口46被吸取进入容纳腔内。当第二柱塞44朝向第三开口46的方向运动,容纳腔内的液体从第三开口46被排出容纳腔。
第二驱动件40通过第三管路T3与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连接,当第一端子a连接第二端子b时,第二驱动件40与第三管路T3、第二管路T2、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以及取样器10连通而形成连通管路,使得第二驱动件40可以抽吸取样器10、第一管路T1、第一驱动件20、第二管路T2、第一阀门30以及第三管路T3中的液体,或者,使得第二驱动件40可以往上述元件中注入液体。
其中,第二驱动件40的最大抽吸体积为第二柱塞44从第三开口46处移动至距离第三开口46最远处(即,容纳腔内与第三开口46相对的另一端)时,第二柱塞44到第三开口46所在的端壁之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驱动件40的最大抽吸体积大于取样器10、第一管路T1以及第一驱动件20的容纳体积之和,以使得当第二柱塞44从第三开口46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时,能将取样器10、第一管路T1以及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全部吸取至容纳腔内,以及,使得第二驱动件40中的液体能够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以及取样器10。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40的最大抽吸体积也可大于取样器10、第一管路T1、第一驱动件20、第二管路T2、第一阀门30及第三管路T3的容纳体积之和,以使得当第二柱塞44从第三开口46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时,能将取样器10、第一管路T1、第一驱动件20、第二管路T2、第一阀门30及第三管路T3中的液体全部吸取至容纳腔内,以及,使得第二驱动件40中的液体能够重新充满第三管路T3、第一阀门30、第二管路T2、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以及取样器10。
类似地,第二驱动件40也为液体动力装置,具体可为注射器、定量泵、注射泵、柱塞泵、压力源等中的一种。
如图1所示,液体盛放装置50为可容纳液体的装置,其可包括具有收容腔的液体容器52以及位于收容腔内的导管54,其中,导管54与第四管路T4连接。当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与第三端子c连接时,第二驱动件40、第三管路T3、第四管路T4以及液体盛放装置50形成连通管路,第二驱动件40可通过导管54从液体容器52中吸取液体,也可通过导管54向液体容器52中排液。具体地,液体容器52可容纳的液体为纯水或稀释液。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液体盛放装置50也可以省略(如图5所示),第一阀门30的第三端子c通过第四管路T4直接与大气连接,使得第二驱动件40也可以直接与外界大气连接。
为了使得上述的描述更清楚,本申请图2至图8还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气泡消除系统中第一驱动件中气泡的消除过程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2至图8来描述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图2示出了气泡消除系统的初始状态,即:驱动第一驱动件20的第一柱塞24向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移动,向第一驱动件20灌注液体,可选地,灌注的液体可为纯水。可选地,第一柱塞24向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可移动到最底部,即:距离第一开口26最远处,以使得灌入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体积达到最大值。然而,虽然第一驱动件20的第一柱塞24已经移动到最底部,但此时第一驱动件20中灌注的液体并非是灌满状态,这是由于注入第一主体22中的液体由于多种因素可能会含有气泡(如图2中所示),例如:分析仪的本身因素、用于抽吸的液体放置时间较长、注入的液体放置时间较长等多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注入第一主体22中的液体存在气泡,而上述存在的气泡会对第一驱动件20的定量精度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导致仪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下降、重复性变差。因此,有必要将上述存在的气泡消除,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图3示出了第一驱动件中的气泡消除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与第二端子b连接,此时,取样器10、第一管路T1、第一驱动件20、第二管路T2、第三管路T3以及第二驱动件40形成第二连通管路,基于第二连通管路,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远离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而进行抽吸,以将第一驱动件20中注入的液体全部吸出,从而使得第二连通管路中的取样器10、第一管路T1以及第一驱动件20均充满空气,以消除第一驱动件20中的气泡。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的第二连通管路,驱动第二驱动件40将第一驱动件20中注入的液体全部吸出后,以使得第二连通管路中的取样器10、第一管路T1、第一驱动件20均充满空气,在此基础上,也可同时使得第二管路T2、第一阀门30以及第三管路T3也充满空气,或者,也可同时使得第二管路T2充入空气,且第一阀门30以及第三管路T3中不充入空气。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0、第二管路T2、第三管路T3以及第二驱动件40也可形成第二连通管路,并基于该第二连通管路,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远离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而进行抽吸,以将第一驱动件20中注入的液体从第二开口28吸出,从而使得第二连通管路中的第一驱动件20充满空气,以消除第一驱动件20中的气泡。
图4示出了第二驱动件向液体盛放装置排出空气以及排出从第一驱动件中吸出的液体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与第三端子c连接时,第二驱动件40、第三管路T3、第四管路T4以及液体盛放装置50形成第三连通管路,基于第三连通管路,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向液体盛放装置50中排出所吸取的空气以及排出从第一驱动件20中吸出的液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40还可以向外界排出空气,参阅图5,图5示出了第二驱动件向外界排出空气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与第三端子c连接时,第二驱动件40、第三管路T3及第四管路形成第四连通管路,并且第四连通管路通过第四管路T4直接与外界大气连通。类似地,基于第四连通管路,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直接将所吸取的空气排向外界大气中,完成排气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四连通管路,第二驱动件40在排气的过程中,可以将部分液体排出,液体的排出量以将气泡消除即可,也可以将液体全部排出,例如,可以将液体排入样本分析仪中的其他容纳装置,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图6示出了第二驱动件从液体盛放装置中吸取液体以用于注入第一驱动件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与第三端子c连接时,第二驱动件40、第三管路T3、第四管路T4以及液体盛放装置50形成第五连通管路,基于第五连通管路,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远离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液体盛放装置50中的液体从导管54输出并通过第五连通管路输送至第二驱动件40中。
图7示出了第二驱动件将吸取的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与第二端子b连接,第二驱动件40、第三管路T3、第二管路T2、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以及取样器10形成第六连通管路,基于第六连通管路,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也可以将吸取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28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取样器10中,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取样器10均重新充满液体。(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中,基于上述第六连通管路,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以将吸取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28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中,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0重新充满液体(如图8所示))。
以上参照图2至图8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驱动件中气泡消除的工作过程,在该气泡消除系统100的连接管路中设置第二驱动件40,并通过第一阀门30控制连接管路的连通状态,使得第二驱动件40可选择与第一驱动件20、取样器10连通,也可选择与液体盛放装置50连通,还可以选择与外界大气连通。具体地,当第二驱动件40与第一驱动件20、取样器10连通时,一方面,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远离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可使得第二驱动件40抽吸第一驱动件20内的液体从第二开口28全部排出以使第一驱动件20充满空气,另一方面,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朝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将从液体盛放装置50中吸取的液体通过第二开口28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中,以消除第一驱动件20中液体的气泡;当第二驱动件40与液体盛放装置50连通时,一方面,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朝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将所吸取的空气以及从第一驱动件20中吸出的液体排入液体盛放装置50中,另一方面,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朝远离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从液体盛放装置50中抽取液体;当第二驱动件40与外界大气连通时,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朝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将所吸取的空气排入外界大气中。因此,通过在本申请中的气泡消除系统设置第二驱动件40,可将第一驱动件20中液体的气泡消除,避免了第一驱动件20内的气泡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第一驱动件20的定量精度,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气泡消除系统的另一种结构,如图9所示,该气泡消除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T1上的第二阀门60a,分别与第二管路T2、第四管路T4连接的第五管路T5以及设置在第五管路T5上的第三阀门60b。
第二阀门60a可用于控制取样器10与第一驱动件20之间的连通状态。可选地,第二阀门60a为两通电磁阀。当然,第二阀门60a也可为其他类型的阀门,可以控制取样器10与第一驱动件20之间的连通或切断即可,本申请中不作限制。
第五管路T5的一端与第二管路T2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管路T4连接,形成相通的连接管路。一些实施例中,第五管路T5的端部通过三通管分别与第二管路T2、第四管路T4连接,即:第五管路T5的一端通过三通管70a与第二管路T2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管70b与第五管路T5连接。
第五管路T5与第二管路T2、第四管路T4之间的连通状态可通过开启或关闭第三阀门60b来控制,即:当开启第三阀门60b时,第二管路T2、第五管路T5及第四管路T4之间形成连通管路,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0可通过该连通管路与液体盛放装置50连通;当关闭第三阀门60b时,第二管路T2、第五管路T5及第四管路T4之间断开。具体地,第三阀门60b和第二阀门60a具有相同的结构,可选地,第三阀门60b也可为两通电磁阀。
图10至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气泡消除系统中第一驱动件中气泡的消除过程示意图。具体如下:
图10示出了气泡消除系统的初始状态,即:驱动第一驱动件20的第一柱塞24向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移动,向第一驱动件20灌注液体,可选地,灌注的液体可为纯水。可选地,第一柱塞24向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可移动到最底部,即:距离第一开口26最远处,以使得灌入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体积达到最大值。与图2所示实施例类似,此时第一驱动件20中吸取的液体并非是灌满状态,也可能会含有气泡(如图10中所示),气泡存在的因素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并且同样也会导致仪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下降、重复性变差。因此,也有必要将上述存在的气泡消除,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图11示出了第一驱动件中的气泡消除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11所示,关闭第二阀门60a、第三阀门60b,同时开启第一阀门30,即: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与第二端子b连接,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0、第二管路T2、第三管路T3以及第二驱动件40形成第二连通管路,基于第二连通管路,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远离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而进行抽吸,以将第一驱动件20中注入的液体从第二开口28吸出,以消除第一驱动件20中的气泡。此时,由于第二阀门60a关闭,因此,不会有空气进入第一驱动件20,以使得第二连通管路中的第一驱动件20呈接近真空的状态。
图12示出了第二驱动件向液体盛放装置排出空气以及排出从第一驱动件中吸出的液体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关闭第二阀门60a、第三阀门60b,同时开启第一阀门30,即:第一阀门30的第一端子a与第三端子c连接,以使得第二驱动件40、第三管路T3、第四管路T4以及液体盛放装置50形成第三连通管路,基于第三连通管路,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向液体盛放装置50中排出所吸取的空气以及排出从第一驱动件20中吸出的液体。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该第三连通管路,第二驱动件40在排出空气的过程中,可以将部分液体排出,也可以将液体全部排出,液体的排出量以将气泡消除即可,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图13示出了液体盛放装置中的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13所示,关闭第二阀门60a、第一阀门30,并开启第三阀门60b,此时,第二管路T2、第五管路T5及第四管路T4连通,以使得液体盛放装置50、第四管路T4、第五管路T5、第二管路T2以及第一驱动件20形成第四连通管路,而此时第一驱动件20呈接近真空的状态,即:第一驱动件20处于负压状态,则第一驱动件20与液体盛放装置50之间存在压力差,并基于该第四连通管路,液体盛放装置50中的液体可通过压力差,经该第四连通管路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中,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0重新充满液体(如图13所示)。
以上参照图10至图13描述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将第一驱动件中气泡消除的工作过程,与图1-8所示实施例的气泡消除系统100相比较,在图9-1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该气泡消除系统100的连接管路中还设置了第二阀门60a、第三阀门60b以及第五管路T5,并通过开启或关闭第一阀门30、第二阀门60a、第三阀门60b控制该气泡消除系统100中连接管路的连通状态,并形成不同的连通管路,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0可选择仅与取样器10连通,也可选择仅与第二驱动件40连通,还可以选择仅与液体盛放装置50连通。具体地,当第一驱动件20仅与取样器10连通时,驱动第一柱塞24向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移动,可将液体注入第一驱动件20中;断开取样器10与第一驱动件20的连接,并连通第一驱动件20与第二驱动件40,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向远离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可使得第二驱动件40抽吸第一驱动件20内的液体以使第一驱动件20呈接近真空的状态;断开第二驱动件40与第一驱动件20的连接,并连通第二驱动件40与液体盛放装置50,驱动第二驱动件40的第二柱塞44朝靠近第三开口46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件40可将所吸取的空气以及从第一驱动件20中吸出的液体排入液体盛放装置50中;断开第二驱动件40与液体盛放装置50的连通且断开取样器10与第一驱动件20的连通,并连通第一驱动件20与液体盛放装置50,基于第一驱动件20处于负压状态,第一驱动件20与液体盛放装置50存在压力差,使得液体盛放装置50中的液体可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中。因此,通过在本申请中的气泡消除系统100设置第二驱动件40,可将第一驱动件20中液体的气泡消除,避免了第一驱动件20内的气泡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第一驱动件20的定量精度,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更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气泡消除系统的又一种结构,如图14所示。该气泡消除系统100可包括第一驱动件20、通过一第一管路T1与第一驱动件20连接的第二驱动件11以及通过一第二管路T2与第一驱动件20连接的液体盛放装置50。其中,第一驱动件20用于盛装并分配液体并具有第一开口26及第二开口28。进一步地,第一管路T1连接于第一驱动件20的第一开口26与第二驱动件11之间。第二管路T2连接于液体盛放装置50和第一驱动件20的第二开口28之间。
进一步地,气泡消除系统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T1上的第一阀门80以及设置在第二管路T2上的第二阀门90。其中,通过开启或关闭第一阀门80,可控制第一驱动件20与第二驱动件11的连通状态。通过开启或关闭第二阀门90,可控制第一驱动件20和液体盛放装置50之间的连通状态。可选地,第一阀门80、第二阀门90均可为两通电磁阀。类似地,第一阀门80、第二阀门90也可为其他类型的阀门,可以控制取样器10与第二驱动件20之间的连通或切断即可,本申请中不作限制。
可选地,该气泡消除系统100中的第一阀门80连接于第一驱动件20的第一开口26与第二驱动件11之间,以使得第二驱动件11可通过第一驱动件20的第二开口28将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排出。该气泡消除系统100中的液体盛放装置50与第一驱动件20的第二开口28连接,并配置为盛放从第一驱动件20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的液体。
请再次参阅图14,该气泡消除系统100中的第二驱动件11可包括:通过一第三管路T3及第一阀门80与第一驱动件20连接的容器111、通过一第四管路T4与容器111连接的第三阀门112、通过一第五管路T5与第三阀门112连接的气压源113以及连接于第三管路T3与气压源113之间的第四阀门114。其中,气压源113可控制容器111呈负压状态或正压状态。
进一步地,该第二驱动件11还可包括分别与容器111连接且间隔设置的第七管路T7、第八管路T8,以及与第七管路T7连接的第五阀门115、与第八管路T8连接的压力传感器116。其中,第五阀门115可用于控制容器111与外界的连通状态。压力传感器116可用于感测容器111内的气压。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管路T7可与样本分析仪中的其他装置连接,例如:取样器、废液排放装置等,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择。
可选地,第三阀门112也可为三通电磁阀,其结构可与图1至图13中的第一阀门30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阀门112连接于第四管路T4、第五管路T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阀门112连接于第四管路T4、第五管路T5,还可以通过一第九管路T9与外界连通,具体地可与大气连通,也可与其他装置连接。可选地,第四阀门114也可为两通电磁阀。
可以理解的是,图1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件20、液体盛放装置50的结构与图1至图13所示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部件结构相同,在此不作赘述。与图1至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件11相比较,图1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件11也是通过利用第二驱动件11与第一驱动件20之间的压力差,驱动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从其第二开口28流出,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0中充满空气,但其结构以及与第一驱动件20的连接方式有所不同。
具体地,第二驱动件11中的容器111可为具有容纳腔的密闭容器,以容纳气压源113提供的气体,使其容纳腔内可呈正压状态或负压状态。
气压源113可包括与第六管路T6连接的进气端113a以及与进气端113a间隔设置且与第五管路T5连接的出气端113b。其中,进气端113a可配置为抽取容器111中的气体,以使得容器111处于负压状态。出气端113b可配置为将气体注入容器111内,以使得容器111处于正压状态。可选地,气压源113可为液泵,其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中不作赘述。
为了使得上述的描述更清楚,本申请图15至图20还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气泡消除系统中第一驱动件中气泡的消除过程示意图。具体如下:
图15示出了第二驱动件呈正压状态,即:气压源113通过出气端113b向容器111中注入气体。具体地,如图15所示,关闭第一阀门80、第二阀门90、第四阀门114以及第五阀门115,开启第三阀门112,即:第三阀门112的第一端子a与第二端子b连接,以使得气压源113的出气端113b、第五管路T5、第四管路T4以及容器111形成第一连通管路,基于第一连通管路,气压源113的出气端113b可为容器111提供气体,以使得容器111处于正压状态。
可选地,容器111可通过连接在第八管路T8上的压力传感器116控制进气量,通过压力传感器116的感测,可将容器111充满气体,也可其充部分气体,只要使得容器111处于所需的正压状态并可将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排出即可,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选地,容器111处于所需的正压状态可将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排出一部分(如图17所示),也可将液体全部排出(如图18所示)。
图16示出了第一驱动件注入液体的示意图。即:驱动第一驱动件20的第一柱塞24向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移动,向第一驱动件20灌注液体,可选地,灌注的液体可为纯水。可选地,第一柱塞24向远离第一开口26的方向可移动到最底部,即:距离第一开口26最远处,以使得灌入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体积达到最大值。与图2及图10所示实施例类似,此时第一驱动件20中灌注的液体也可能存在气泡,因此,也有必要将上述存在的气泡消除,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图17示出了第一驱动件中的气泡消除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17所示,关闭第三阀门112、第四阀门114以及第五阀门115,开启第一阀门80和第二阀门90。此时,第二驱动件11例如容器111、第三管路T3、第一管路T1、第一驱动件20、第二管路T2以及液体盛放装置50形成第三连通管路。基于第三连通管路以及处于正压状态的容器111,以使得第二驱动件11例如容器111可作为正压力源,从而将第一驱动件20内的液体经第二开口28压至液体盛放装置50中,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0中充入空气,以消除第一驱动件20中的气泡,可选地,也可同时使得第一管路T1充入空气,或者,也可同时使得第二管路T2、第二阀门90均充入空气。可以理解的是,当处于正压状态的容器111将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排出一部分时,相应地,处于正压状态的容器111也使得第一驱动件20中充入一部分空气,如图17所示;当处于正压状态的容器111将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全部排出时,相应地,处于正压状态的容器111也使得第一驱动件20中充满空气,如图18所示。
图19示出了第二驱动件呈负压状态的示意图。即:气压源113通过进气端113a抽取容器111中的气体。具体地,如图19所示,关闭第一阀门80、第二阀门90、第三阀门112以及第五阀门115,开启第四阀门114,以使得气压源113的进气端113a、第四管路T4、第三管路T3以及容器111形成第四连通管路。基于第四连通管路,气压源113的进气端113a可抽取容器111内的气体,以使得容器111处于负压状态。
可选地,容器111也可通过连接在第八管路T8上的压力传感器116控制负压程度,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只要使得容器111处于一定的负压状态并可将液体盛放装置50中的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中即可。
图20示出了液体盛放装置中的液体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20所示,关闭第三阀门112、第四阀门114以及第五阀门115,开启第一阀门80和第二阀门90。此时,第二驱动件11例如容器111、第三管路T3、第一管路T1、第一驱动件20、第二管路T2以及液体盛放装置50形成第五连通管路,基于第五连通管路以及处于负压状态的容器111,以使得第二驱动件11例如容器111可作为负压力源,从而将液体盛放装置50内的液体从第一驱动件20的第二开口28进行抽吸以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中,以重新充满第一驱动件20,从而消除第一驱动件20中液体的气泡。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重新充满液体的第一驱动件20排液过程。具体地,如图21所示,首先关闭第一阀门80、第二阀门90、第三阀门112以及第四阀门114,并开启第五阀门115,使得容器111与外界连通,对容器111进行泄压。然后打开第一阀门80,此时,第二阀门90、第三阀门112以及第四阀门114仍处于关闭状态,使得第一驱动件20、第一管路T1、第三管路T3、容器111以及第七管路T7形成第六连通管路,并且第六连通管路直接与外界连通。基于该第六连通管路,驱动第一柱塞24朝向第一开口26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驱动件20中重新灌满的液体可依次通过第一开口26、第二管路T2、第三管路T3、容器111及第七管路T7流出,完成分配过程。
以上参照图15至图21描述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将第一驱动件中气泡消除的工作过程,在图15-2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气泡消除系统100的第二驱动件11可包括提供所需要气压的气压源113,以使得第二驱动件11的容器111与第一驱动件20之间存在压力差,从而可驱动第一驱动件20中的液体从第二开口28排出,也可抽吸液体并通过第二开口28重新注入第一驱动件20中,以重新灌满第一驱动件20,从而消除第一驱动件20中液体的气泡。因此,通过在本申请中的气泡消除系统100设置第二驱动件11,可将第一驱动件20中液体的气泡消除,避免了第一驱动件20内的气泡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第一驱动件20的定量精度,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图2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样本分析仪200,其包括:壳体210;容置装置220,设置于壳体210内,用于容置样本;检测系统230,设置于壳体210内,以用于对样本进行检测;以及上述的气泡消除系统100,气泡消除系统100设置在壳体210内,用于从容置装置220中取出样本并将样本分配至检测系统230中。本实施例样本分析仪200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气泡消除系统100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件,用于盛装并分配液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连接;以及
第一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连通,而将所述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全部排出;
所述第一驱动件配置为被重新注入液体,以消除所述第一驱动件中所述液体的气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将所述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样器;以及
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取样器和所述第一驱动件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通;
其中,所述取样器配置为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吸取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阀门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通;以及
第三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四管路的连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盛放装置,所述液体盛放装置通过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一阀门连接;
所述液体盛放装置配置为盛放所述第二驱动件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注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取样器的连通而进行抽吸,以将所述第一驱动件中的液体从所述第二开口吸出,并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充满空气;
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以及所述第四管路的连通而将所吸取的空气经所述第四管路排出,并将从所述第一驱动件中吸取的液体排至所述液体盛放装置;
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以及所述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液体;以及
所述第二驱动件还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取样器的连通而将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所述取样器注入液体以重新充满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取样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为三通电磁阀,包括:
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
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设置;以及
第三端子,与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端子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最大抽吸体积大于所述取样器、所述第一管路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容纳体积之和,以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中吸打的液体可重新充满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取样器。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任一项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为采样针和/或试剂针。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以用于控制所述取样器和所述第一驱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
第五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四管路连接;
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五管路上,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之间的连通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连通,以及第二阀门的关闭而将所述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全部排出,以使所述第一驱动件处于负压状态;
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管路以及所述第四管路的连通而将所吸取的空气经所述第四管路排出,并将从所述第一驱动件中吸取的液体排至所述液体盛放装置;
所述液体盛放装置配置为基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与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五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关闭而将液体重新注入所述第一驱动件中,以重新充满所述第一驱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将所述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排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之间;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
容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
气压源,与所述容器连接,所述气压源配置为控制所述容器呈负压状态或正压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盛放装置,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并配置为盛放从所述第一驱动件排出的液体,或者提供用于重新注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液体;
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以及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之间的连通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当所述容器处于正压状态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将所述第一驱动件内的液体经所述第二开口压至所述液体盛放装置中,以使所述第一驱动件充满空气;
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当所述容器处于负压状态时,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液体盛放装置的连通而将所述液体盛放装置内的液体从所述第二开口进行抽吸以重新注入所述第一驱动件中,以重新充满所述第一驱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源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
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包括:
第三阀门,连接在所述出气端和所述容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端和所述容器之间的连通状态;和
第四阀门,连接在所述进气端和所述容器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容器之间的连通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压源配置为基于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容器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一阀门的关闭而将气体注入所述容器中,从而控制所述容器呈正压状态;
所述气压源配置为基于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容器的连通以及所述第一阀门的关闭而抽吸所述容器中的气体,从而控制所述容器呈负压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液体动力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第一主体,开设有容置腔,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个端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另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和
第一柱塞,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且可在所述容置腔内运动,所述第一柱塞的运动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端壁的方向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运动。
21.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容置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容置样本;
检测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对所述样本进行检测;以及
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气泡消除系统,所述气泡消除系统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从所述容置装置中取出样本并将样本分配至检测系统中。
CN202111473987.5A 2021-12-02 2021-12-02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Pending CN116223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987.5A CN116223136A (zh) 2021-12-02 2021-12-02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987.5A CN116223136A (zh) 2021-12-02 2021-12-02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3136A true CN116223136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3987.5A Pending CN116223136A (zh) 2021-12-02 2021-12-02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31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9029B2 (en) Automated pipette machine
EP1766418B1 (en) Probe washing cups and methods
JP5213286B2 (ja) 自動化分析器において液体を吸引し分配する装置
EP224546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a liquid handling probe
US4503012A (en) Reagent dispensing system
CN215711746U (zh) 试剂加注装置
CN110873704A (zh) 样本分析装置的液路系统、样本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JP2004003916A (ja) 液体吸排ノズルおよび液体吸排装置
CN219831102U (zh) 一种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
CN116223136A (zh)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CN217007339U (zh) 气泡消除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WO2020135618A1 (zh) 加液装置、分析仪及加液方法
EP109214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liquid samples from a closed container
CN110873662A (zh) 液路系统、混匀方法及样本分析装置
CN212757369U (zh) 一种用于仪器分析的注射泵去除气泡装置
CN114441236A (zh) 一种采样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
CN114323783B (zh) 一种采样方法、采样组件以及样本分析仪
CN115676759A (zh) 试剂加注装置和方法
CN220819610U (zh) 测量系统及样本分析仪
KR20000016634A (ko) 분석용 카드에 액체 매질을 충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220231772U (zh) 试剂输送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117990430A (zh) 一种液体定量取样方法及其取样装置
CN216350762U (zh) 一种加液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JPH0316060Y2 (zh)
CN114433265A (zh) 一种加液装置以及样本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