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7412A - 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7412A
CN116217412A CN202310198285.3A CN202310198285A CN116217412A CN 116217412 A CN116217412 A CN 116217412A CN 202310198285 A CN202310198285 A CN 202310198285A CN 116217412 A CN116217412 A CN 116217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ubstituted
unsubstituted
group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82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华
冯静
张昊
边坤
刘殿君
郭文龙
李程辉
王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982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74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7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7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43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57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being part of condensed ring system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61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being part of condensed ring system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s formed by three or more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43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54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two or thre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2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11/00 - C07D219/00
    • C07D22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11/00 - C07D219/00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221/04Ortho- or peri-condensed ring systems
    • C07D221/18Ring systems of four or more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11/78Ring systems having three or more relevant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3/00System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condensed rings
    • C07C2603/0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 C07C2603/04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 C07C2603/06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ring with less than six ring members
    • C07C2603/10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ring with less than six ring member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 C07C2603/1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ring with less than six ring member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only one five-membered ring
    • C07C2603/18Fluorenes; Hydrogenated fluor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3/00Systems containing at least three condensed rings
    • C07C2603/0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 C07C2603/52Ortho- or ortho- and peri-condensed systems containing five condens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1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8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the only heteroato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所述菲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化合物,具有多取代的菲结构,将该化合物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可显著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发光效率和寿命;
Figure DDA0004108243070000011

Description

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发光元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在对有机物质施加电能时发出光的现象;即在阳极与阴极之间配置有机层时,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会从阳极注入至有机层,电子会从阴极注入至有机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当该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和热。
最近几年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已趋于成熟,一些产品已进入市场,但在产业化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用于制作元件的各种有机材料,其载流子注入和传输性能、材料电发光性能、使用寿命、色纯度、各种材料之间及与各电极之间的匹配等,尚有许多问题还未解决;尤其是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还达不到实用化要求,这大大限制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Citting Diode,简称OLED)技术的发展。而利用三线态发光的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其绿光和红光材料已经达到使用要求,但是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要求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磷光材料或空穴材料与之匹配。因此,开发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磷光材料或空穴材料是当前OLED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目前的技术发展下,无论是对于荧光材料还是对于磷光材料,特别是在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的工作电压、效率和寿命方面和在升华期间的热稳定性方面,都还需要改进。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特性,继续要求对于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可用作磷光材料或空穴材料的更加稳定且有效的物质的开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菲衍生物,该化合物可提高材料热稳定性和输送载流子的能力,利用该化合物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可显著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发光效率和寿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化合物的应用。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菲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11
其中,
X选自O、S、CR13R14或NAr3
R1~R14相同或不同的选自由氢、氘、氟、腈基、C1-C40烷基、C2-C40烯基、C3-C40环烷基、C1-C40烷基亚砜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亚砜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40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氧化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或式(II)所示的基团组成的群组,并且在R1~R14中至少有一者为式(II)所示的基团;在R1~R12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基团可以任意的接合或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12
L选自由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亚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n选自0~5的整数;
作为优选,所述Ar1、Ar2、Ar3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苯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四联苯基、萘基、菲基、芴基、螺二芴基、三亚苯基、咔唑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或式(II)所示的基团组成的群组,并且在R1~R12中至少有一者为式(II)所示的基团。
作为优选,所述R13、R14在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甲基、苯基、芴基组成的群组。
作为优选,所述n为0、1或2。
本发明意义上的芳基含有6~60个碳原子,杂芳基含有2~60个碳原子和至少一个杂原子,其条件是碳原子和杂原子的总和至少是5;所述杂原子优选自N、O或S。此时,杂芳基的两个以上的环可以彼此简单附着或以缩合的形态附着,进一步地,也可以包含与芳基缩合的形态。作为这样的杂芳基的非限制性例子,可以举出诸如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三嗪基之类的六元单环;诸如吩噁噻基、吲哚嗪基、吲哚基、嘌呤基、喹啉基、苯并噻唑基、咔唑基之类的多环;以及2-呋喃基、N-咪唑基、2-异噁唑基、2-吡啶基、2-嘧啶基等。
对于本发明意义上的烷基含有1~40个碳原子,并且其中单独的氢原子或-CH2-基团还可被取代的直链烷基或带有支链的烷基;烯基或炔基至少含有两个碳原子,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烷基、烯基或炔基优选被认为是指如下基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新戊基、环戊基、正己基、新己基、环己基、正庚基、环庚基、正辛基、环辛基、2-乙基己基、环己烯基、庚烯基、环庚烯基、辛烯基、环辛烯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庚炔基或辛炔基。
烷氧基优选具有1~4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被认为是指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仲戊氧基、2-甲基丁氧基、正己氧基、环己氧基、正庚氧基、环庚氧基、正辛氧基、环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五氟乙氧基和2,2,2-三氟乙氧基。
杂烷基优选具有1~40个碳原子的烷基,是指其中单独的氢原子或-CH2-基团被氧、硫、卤素原子取代的基团,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烷氧基、烷硫基、氟代的烷氧基、氟代的烷硫基,特别是指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正丁硫基、异丁硫基、仲丁硫基、叔丁硫基、三氟甲硫基、三氟甲氧基、五氟乙氧基、五氟乙硫基、2,2,2-三氟乙氧基、2,2,2-三氟乙硫基、乙烯氧基、乙烯硫基、丙烯氧基、丙烯硫基、丁烯硫基、丁烯氧基、戊烯氧基、戊烯硫基、环戊烯氧基、环戊烯硫基、己烯氧基、己烯硫基、环己烯氧基、环己烯硫基、乙炔氧基、乙炔硫基、丙炔氧基、丙炔硫基、丁炔氧基、丁炔硫基、戊炔氧基、戊炔硫基、己炔氧基、己炔硫基。
一般来说,本发明的环烷基、环烯基可以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丁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环庚基、环庚烯基,其中一个或多个-CH2-基团可被上述基团代替;此外,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还可被氘原子、卤素原子或腈基代替。
本发明中使用的杂环烷基是指原子核数从3至40的非芳香族烃去除一个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此时,环中一个以上的碳、优选为1至3个碳被诸如N、O或S之类的杂原子取代。作为其非限制性例子,有四氢呋喃、四氢噻吩、吗啉、哌嗪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稠环芳基是指组合了两个以上的环的碳原子数从6至60的芳香族烃去除一个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此时,两个以上的环可以彼此单纯附着或者以缩合的形态附着。作为其非限制性例子,例如有菲基、蒽基、荧蒽基、芘基、三亚苯基、苝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21
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芳胺基是指被碳原子数从6至60的芳基取代的胺,作为芳胺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苯胺基、N-苯基-1-萘胺基、N-(1-萘基)-2-萘胺基等。杂芳胺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60的芳基和被碳原子数2至60的杂芳基取代的胺,作为杂芳胺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N-苯基吡啶-3-胺基、N-([1,1'-联苯]-4-基)二苯并[b,d]呋喃-2-胺基、N-([1,1'-联苯]-4-基)-9,9-二甲基-9H-芴-2-胺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芳氧基是指R'O-所表示的一价官能团,上述R'是碳原子数从6至60的芳基。作为这样的芳氧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苯氧基、萘氧基、联苯氧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烷基硅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至40的烷基取代的硅烷基,构成烷基硅基的碳原子数至少是3,作为烷基硅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三甲基硅基、三乙基硅基等。芳基甲硅烷基是指被碳原子数从6至60的芳基取代的甲硅烷基。
本发明中使用的芳基磷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60的芳基取代的二芳基磷基,作为芳基磷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苯基磷基、二(4-三甲基硅基苯)磷基等。芳基氧磷基是二芳基磷基的磷原子被氧化至最高价态。
本发明中使用的芳基硼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60的芳基取代的二芳基硼基,作为芳基硼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苯基硼基、二(2,4,6-三甲基苯)硼基等。烷基硼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至40的烷基取代的二烷基硼基,作为烷基硼基的非限制性例子,有二叔丁基硼基、二异丁基硼基等。
作为优选,所述芳基、杂芳基或杂环芳基优选选自由苯基、萘基、蒽基、苯并蒽基、菲基、芘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31
基、苝基、荧蒽基、并四苯基、并五苯基、苯并芘基、联苯基、偶苯基、三联苯基、三聚苯基、四联苯基、芴基、螺二芴基、二氢菲基、三亚苯基、二氢芘基、四氢芘基、顺式或反式茚并芴基、顺式或反式茚并咔唑基、吲哚并咔唑基、苯并呋喃并咔唑基、苯并噻吩并咔唑基、苯并咔唑基、二苯并咔唑基、氮杂二苯并[g,iD]萘并[2,1,8-cde]薁、三聚茚基、异三聚茚基、螺三聚茚基、螺异三聚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菲啶基、苯并[5,6]喹啉基、苯并[6,7]喹啉基、苯并[7,8]喹啉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吡唑基、吲唑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萘并咪唑基、菲并咪唑基、吡啶并咪唑基、吡嗪并咪唑基、喹喔啉并咪唑基、噁唑基、苯并噁唑基、萘并噁唑基、蒽并噁唑基、菲并噁唑基、异噁唑基、1,2-噻唑基、1,3-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哒嗪基、六氮杂苯并菲基、苯并哒嗪基、嘧啶基、苯并嘧啶基、喹喔啉基、1,5-二氮杂蒽基、2,7-二氮杂芘基、2,3-二氮杂芘基、1,6-二氮杂芘基、1,8-二氮杂芘基、4,5-二氮杂芘基、4,5,9,10-四氮杂苝基、吡嗪基、吩嗪基、吩噁嗪基、吩噻嗪基、荧红环基、萘啶基、氮杂咔唑基、苯并咔啉基、咔啉基、菲咯啉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三唑基、1,2,3-噁二唑基、1,2,4-噁二唑基、1,2,5-噁二唑基、1,3,4-噁二唑基、1,2,3-噻二唑基、1,2,4-噻二唑基、1,2,5-噻二唑基、1,3,4-噻二唑基、1,3,5-三嗪基、1,2,4-三嗪基、1,2,3-三嗪基、四唑基、1,2,4,5-四嗪基、1,2,3,4-四嗪基、1,2,3,5-四嗪基、嘌呤基、蝶啶基、吲嗪基、喹唑啉基、苯并噻二唑基组成的群组或者衍生自这些体系的组合的基团。
作为优选,所述Ar1、Ar2、Ar3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物质的基团:苯基、萘基、蒽基、苯并蒽基、菲基、芘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32
基、苝基、荧蒽基、并四苯基、并五苯基、苯并芘基、联苯基、偶苯基、三联苯基、四联苯基、三聚苯基、芴基、螺二芴基、二氢菲基、二氢芘基、四氢芘基、顺式或反式茚并芴基、顺式或反式茚并咔唑基、顺式或反式吲哚并咔唑基、三聚茚基、异三聚茚基、螺三聚茚基、螺异三聚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菲啶基、苯并[5,6]喹啉基、苯并[6,7]喹啉基、苯并[7,8]喹啉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吡唑基、吲唑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萘并咪唑基、菲并咪唑基、吡啶并咪唑基、吡嗪并咪唑基、喹喔啉并咪唑基、噁唑基、苯并噁唑基、萘并噁唑基、蒽并噁唑基、菲并噁唑基、异噁唑基、1,2-噻唑基、1,3-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哒嗪基、六氮杂苯并菲基、苯并哒嗪基、嘧啶基、苯并嘧啶基、喹喔啉基、1,5-二氮杂蒽基、2,7-二氮杂芘基、2,3-二氮杂芘基、1,6-二氮杂芘基、1,8-二氮杂芘基、4,5-二氮杂芘基、4,5,9,10-四氮杂苝基、吡嗪基、吩嗪基、吩噁嗪基、吩噻嗪基、荧红环基、萘啶基、氮杂咔唑基、苯并咔啉基、咔啉基、菲咯啉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三唑基、1,2,3-噁二唑基、1,2,4-噁二唑基、1,2,5-噁二唑基、1,3,4-噁二唑基、1,2,3-噻二唑基、1,2,4-噻二唑基、1,2,5-噻二唑基、1,3,4-噻二唑基、1,3,5-三嗪基、1,2,4-三嗪基、1,2,3-三嗪基、四唑基、1,2,4,5-四嗪基、1,2,3,4-四嗪基、1,2,3,5-四嗪基、嘌呤基、蝶啶基、吲嗪基、喹唑啉基和苯并噻二唑基或者衍生自这些体系的组合的基团、或者上述基团与氨形成的芳胺基团。
作为优选,所述L选自由单键或以下III-1~III-25所示基团组成的群组: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33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41
其中,X选自O、S、Se、CR’R’’、SiR’R”或NAr’;
Z11、Z12、Z13、Z14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原子、羟基、腈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或其羧酸盐、磺酸基或其磺酸盐、磷酸基或其磷酸盐、C1-C60的烷基、C2-C60的烯基、C2-C60的炔基、C1-C60的烷氧基、C3-C60的环烷烃基、C3-C60的环烯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硫醚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y1表示1-4的整数;y2表示1-6的整数;y3表示1-3的整数;y4表示1-5的整数;y5表示1或2的整数;
R’、R”各自独立地选自由C1-C60的烷基、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R’和R”可任选地接合或稠合形成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在所形成的环中含有或不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N、P、B、O或S;优选地,R’、R”为甲基、苯基或芴基;
Ar’选自由C1-C60的烷基、C1-C60的杂烷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稠环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优选地,Ar’为甲基、乙基、苯基、联苯基或萘基;
其中,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位点。
作为优选,所述菲衍生物选自由如下所示结构组成的群组: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42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51
进一步地,所述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苯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菲基、芴基、螺二芴基、三亚苯基、咔唑基、二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噻吩基组成的群组。
进一步地,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腈基、甲基、叔丁基、苯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菲基、芴基、螺二芴基、三亚苯基、咔唑基组成的群组。
进一步地,所述n为0或1。
进一步地,所述L为单键、亚苯基、亚联苯基、亚萘基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中,“取代或未取代的”这一用语是指,被选自氢、氘、卤原子、羟基、腈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或其羧酸盐、磺酸基或其磺酸盐、磷酸基或其磷酸盐、C1-C60烷基、C2-C60烯基、C2-C60炔基、C1-C60烷氧基、C3-C60环烷基、C3-C60环烯基、C6-C60芳基、C6-C60芳氧基、C6-C60芳硫醚基和C2-C60杂环芳基中的1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或者被上述例示的取代基中的2个以上的取代基连接而成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
为了更充分的阐述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菲衍生物可以选自如下式D607-D732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52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6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7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8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09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0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1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21
其中,*—T—*、*—X—*各自独立地选自*—O—*、*—S—*或下述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22
*—和—*表示连接键。
本发明还提供以上所述的菲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方案1所示:
方案1,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23
在方案1中,所用符号如式(I)中所定义;Y1、Y2、Y3各自独立地选自H、F、Cl、Br、I、OH、SH、OTf或STf;Z为Br或I;
合成式(I)所示化合物的原料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而得,此方法原理、操作过程、常规后处理、过柱纯化、重结晶提纯等手段是本领域合成从员所熟知的,完全可以实现合成过程,得到目标产物。
具体地,式(I)的化合物是由取代的芳基乙炔I-0与取代的联苯I-1进行取代反应,制备中间体I-2;中间体I-2进行加成环合反应制备菲中间体I-3;中间体I-3进行环合消除反应获得I-4;中间体I-4与Ar1Ar2NH或Ar1Ar2N-L的硼酸或硼酸频哪醇酯进行偶联反应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式(I)。
作为可用于偶联反应的钯催化剂可选自:Pd(P-tBu3)2、Pd(PPh3)4、Pd2(dba)3、Pd2(dba)3CHCl3、PdCl2(PPh3)2、PdCl2(CH3CN)2、Pd(OAc)2、Pd(acac)2、Pd/C、PdCl2、[Pd(allyl)Cl]2等任意一种,或使用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
此外,钯催化的偶联反应或碱催化的偶联反应使用的碱可选自: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化钠、氢化锂、叔戊醇钠、乙醇钠、甲醇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锂、氢化钾、三乙胺、氟化铯等,以及其中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
偶联反应可以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其中有机溶剂可选自:乙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二乙醚、乙二醇甲醚、二甘醇二乙醚、或苯甲醚等醚类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剂;氯苯、二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原料包括以上所述的菲衍生物;包括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载流子传输的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以上所述的杂环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封盖层和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或封盖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材料包括以上所述的菲衍生物。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含阴极、阳极和至少一个发光层。除了这些层之外,它还可以包含其它的层,例如在每种情况下,包含一个或多个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激子阻挡层、电子阻挡层和/或电荷产生层。具有例如激子阻挡功能的中间层同样可引入两个发光层之间。然而,应当指出,这些层中的每个并非必须都存在。此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可包含一个发光层,或者它可包含多个发光层。即,将能够发光的多种发光化合物用于所述发光层中。特别优选具有三个发光层的体系,其中所述三个层可显示蓝色、绿色和红色发光。如果存在多于一个的发光层,则根据本发明,这些层中的至少一个层包含本发明的菲衍生物。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不包含单独的空穴注入层和/或空穴传输层和/或空穴阻挡层和/或电子传输层,即发光层与电子阻挡层或空穴传输层或阳极直接相邻,和/或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或电子注入层或阴极直接相邻。
在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其它层中,特别是在空穴注入和空穴传输层中以及在电子注入和电子传输层中,所有材料可以按照根据现有技术通常所使用的方式来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因此将能够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与根据本发明的发光层组合使用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知的所有材料。
此外优选如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借助于升华方法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其中在真空升华装置中在低于10-5Pa、优选低于10-6Pa的初压下通过气相沉积来施加所述材料。然而,所述初压还可能甚至更低,例如低于10-7Pa。
同样优选如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借助于有机气相沉积方法或借助于载气升华来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其中,在10-5Pa至1Pa之间的压力下施加所述材料。该方法的特别的例子是有机蒸气喷印方法,其中所述材料通过喷嘴直接施加,并且因此是结构化的。
此外优选如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从溶液中,例如通过旋涂,或借助于任何所希望的印刷方法例如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平版印刷、光引发热成像、热转印、喷墨印刷或喷嘴印刷,来产生一个或多个层。可溶性化合物,例如通过适当的取代式(I)所示的化合物获得可溶性化合物。这些方法也特别适于低聚物、树枝状大分子和聚合物。此外可行的是混合方法,其中例如从溶液中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并且通过气相沉积施加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层。
这些方法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并且他们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将其应用于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方法,借助于升华方法来施加至少一个层,和/或特征在于借助于有机气相沉积方法或借助于载气升华来施加至少一个层,和/或特征在于从溶液中通过旋涂或借助于印刷方法来施加至少一个层。
此外,本发明涉及包含至少一种上文指出的本发明的菲衍生物。如上文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指出的相同优选情况适用于所述本发明的化合物。特别是,所述化合物此外还可优选包含其它化合物。从液相处理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例如通过旋涂或通过印刷方法进行处理,需要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制剂。这些制剂可以例如是溶液、分散体或乳液。出于这个目的,可优选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溶剂的混合物。合适并且优选的溶剂例如是甲苯、苯甲醚、邻二甲苯、间二甲苯或对二甲苯、苯甲酸甲酯、均三甲苯、萘满、邻二甲氧基苯、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吡喃、氯苯、二噁烷、苯氧基甲苯,特别是3-苯氧基甲苯、(-)-葑酮、1,2,3,5-四甲基苯、1,2,4,5-四甲基苯、1-甲基萘、2-甲基苯并噻唑、2-苯氧基乙醇、2-吡咯烷酮、3-甲基苯甲醚、4-甲基苯甲醚、3,4-二甲基苯甲醚、3,5-二甲基苯甲醚、苯乙酮、α-萜品醇、苯并噻唑、苯甲酸丁酯、异丙苯、环己醇、环己酮、环己基苯、十氢化萘、十二烷基苯、苯甲酸乙酯、茚满、苯甲酸甲酯、1-甲基吡咯烷酮、对甲基异丙基苯、苯乙醚、1,4-二异丙基苯、二苄醚、二乙二醇丁基甲基醚、三乙二醇丁基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丙二醇二甲基醚、四乙二醇二甲基醚、2-异丙基萘、戊苯、己苯、庚苯、辛苯、1,1-双(3,4-二甲基苯基)乙烷,或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电子阻挡层。
作为优选,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或封盖层中至少一层包含式(I)所示的菲衍生物。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消费型产品,其包括以上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另外,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所用原料均可通过市售商购获得,本发明所记载的任何范围包括端值以及端值之间的任何数值以及端值或者端值之间的任意数值所构成的任意子范围。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或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和至少一种其它化合物的混合物。如果将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作基质材料,则其它化合物可以是荧光或磷光发光体。于是该混合物还可以另外包含其它材料作为附加基质材料。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电子元件中的用途。优选地,如上下文提及的,将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空穴层中或用作发光层中的基质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和可由此获得的电子元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以下令人惊讶的优势中的一种或多种:
1.与使用常规化合物获得的电子元件相比,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可获得的电子元件表现出非常高的稳定性和非常长的寿命。
2.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可获得的电子元件表现出高的效率,特别是高的发光效率和高的外量子效率。
3.本发明的化合物提供低工作电压。
4.可以使用常规方法处理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从而也能够实现成本优势。
5.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可获得的薄膜表现出优异的品质,特别是在薄膜的均匀性方面更是如此。
6.可以使用常规方法以非常快速且容易的方式生产本发明的化合物,从而也能够实现成本优势。
上文提及的这些优势并未伴随其它电子性质的削弱。
附图说明
图1展示有机发光装置100示意图。图示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装置100可包含衬底101、阳极层102、空穴注入层103、空穴传输层104、电子阻挡层105、发光层106、空穴阻挡层107、电子传输层108、电子注入层109、阴极层110以及封盖层(CPL)111。装置100可通过依序沉积所描述的层来制造。
图2展示两个发光层的有机发光装置200示意图。所述装置包含衬底201、阳极层202、空穴注入层203、空穴传输层204、第一发光层205、电子传输层206、电荷产生层207、空穴注入层208、空穴传输层209、第二发光层210、电子传输层211、电子注入层212以及阴极层213。可通过依序沉积所描述的层来制备装置200。因为最常见的OLED装置具有一个发光层,而装置200具有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的发光峰形可以是重叠的或交叉重叠的或非重叠的。在装置200的对应层中,可使用与关于装置100所描述的材料类似的材料。图2提供如何从装置100的结构增加一些层的一个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原料和相关设备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所述百分比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比。
下述实施例对OLED材料及元件进行性能测试的测试仪器及方法如下:
OLED元件性能检测条件:
亮度和色度坐标:使用光谱扫描仪PhotoResearch PR-715测试;
电流密度和起亮电压:使用数字源表Keithley 2420测试;
功率效率:使用NEWPORT 1931-C测试。
实施例1
化合物D627(X=CMe2)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中间体Int-1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51
在氮气保护下,20.0mmol的2-溴联苯、20.0mmol的2-乙炔基苯甲酸甲酯、2.0mmol的碘化亚铜、2.0mmol的醋酸钯、0.1mol的三乙胺和4.0mmol的三苯基磷溶于50mL的THF中,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降至室温,加入150mL的饱和氯化铵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收集有机相,减压浓缩干燥,残余物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nt-1,黄色固体,收率82%。
第二步:中间体Int-2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52
在氮气保护下,20.0mmol上步制备的Int-1、60.0mmol的溴化铜、10.0mmol的无水磷酸钾和60mL的硝基甲烷混合,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0小时,冷却到室温,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nt-2,黄色固体,收率92%。
第三步:中间体Int-3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53
在氮气保护下,20.0mmol上步制备的Int-2和2.0mmol的氯化铈溶于80mL干燥的THF,降温至0℃,滴加入50.0mmol的1M甲基溴化镁THF溶液,升至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加入20mL的饱和氯化铵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收集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燥,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nt-3,黄色固体,收率84%。
第四步:中间体Int-4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61
/>
在氮气保护下,2.0mmol的硼酸溶于40mL的浓硫酸,降温至0℃,分批加入20.0mmol上步制备的Int-3,升至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将反应液倒入120g的碎冰中,搅拌过滤,滤饼用水洗,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nt-4,白色固体,收率88%。
第五步:化合物D627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62
在氮气保护下,22.0mmol的中间体Int-4溶于80mL的甲苯中,加入20.0mmol的二芳基胺、30.0mmol的叔丁醇钠、0.1mmol的Pd2(dba)3和0.2mmol的Xantphos,升温至100℃搅拌反应15小时,降至室温,加入50mL的水,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合并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再用甲苯/乙醇重结晶,得到化合物D627,T为CMe2,收率83%,MS(MALDI-TOF):m/z=654.3179[M+H]+1HNMR(δ、CDCl3):8.67(1H,s);8.59(1H,s);8.27(1H,s);8.07~8.02(1H,m);7.89~7.88(1H,d);7.68~7.58(7H,m);7.48~7.43(2H,m);7.38~7.19(10H,m);7.05~6.99(3H,m);1.69(6H,s);1.68(6H,s)。
实施例2
化合物D627(X=NPh)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中间体Int-5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63
参照实施例1第一步的合成方法,仅将实施例1第一步的2-乙炔基苯甲酸甲酯替换为邻硝基苯乙炔,制备化合物Int-5,黄色固体,收率86%。
第二步:中间体Int-6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64
参照实施例1第二步的合成方法,仅将实施例1第二步的Int-1替换为Int-5,制备化合物Int-6,黄色固体,收率95%。
第三步:中间体Int-7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65
在氮气保护下,20.0mmol上步制备的Int-6和0.1mol的三苯基磷,升温至150℃搅拌反应15小时,降温至100℃,加入120mL的甲苯和0.1mol的无水氯化锌,升温至回流反应1小时,降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滤液减压浓缩干燥,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nt-7,黄色固体,收率76%。
第四步:中间体Int-8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71
在氮气保护下,20.0mmol上步制备的Int-7、24.0mmol的碘苯、0.1mol的无水碳酸钾、2.0mmol的碘化亚铜、6.0mmol的N,N’-二甲基乙二胺和100mL的二甲苯,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5小时,降至室温,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滤液减压浓缩干燥,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nt-8,白色固体,收率82%。
第五步:化合物D627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72
参照实施例1第五步的合成方法,仅将实施例1第五步的Int-4替换为Int-8,制备化合物D627,T为CMe2,收率86%,MS(MALDI-TOF):m/z=703.3129[M+H]+1HNMR(δ、CDCl3):8.64~8.62(2H,d);8.26(1H,s);8.02(1H,s);7.89~7.87(1H,d);7.73~7.65(5H,m);7.62~7.56(3H,m);7.51~7.45(2H,m);7.40~7.28(7H,m);7.25~7.19(3H,m);7.15~7.10(3H,m);7.08~7.02(2H,m);6.99~6.94(2H,m);1.68(6H,s)。
实施例3
化合物D713(X=O或S)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中间体Int-9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73
在氮气保护下,20.0mmol的2-溴占吨-9-酮或2-溴噻吨-9-酮溶于80mL干燥的THF,降温至0℃,滴加入22.0mmol的苄基溴化镁THF溶液,升至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加入20mL的2M稀盐酸水溶液,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残余物用50mL甲苯溶解,加入1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至回流反应1小时,降至室温,减压浓缩干燥,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nt-9,收率92%。
第二步:中间体Int-10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74
在氮气保护下,20.0mmol的Int-9溶于60mL的1,2-二氯乙烷,加入2.0mmol的无水三氯化铁,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降至室温,加入20mL的2M稀盐酸水溶液,分出有机相,水相用1,2-二氯乙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nt-10,收率95%。
第三步:化合物D713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81
参照实施例1第五步的合成方法,将实施例1第五步的Int-4替换为Int-10,并替换相应的二芳基胺,制备化合物D713,T为CMe2,X为O,收率84%,MS(MALDI-TOF):m/z=628.2658[M+H]+1HNMR(δ、CDCl3):8.62~8.60(1H,d);8.47~8.45(1H,d);8.26~8.22(1H,m);7.92~7.87(3H,m);7.72~7.61(7H,m);7.53~7.47(1H,m);7.42~7.30(6H,m);7.24~7.18(2H,m);7.14~7.09(3H,m);7.05~7.01(2H,m);1.68(6H,s)。T为CMe2,X为S,收率82%,MS(MALDI-TOF):m/z=644.2428[M+H]+1HNMR(δ、CDCl3):8.67~8.64(2H,m);8.26(1H,s);8.02~7.97(2H,m);7.90(1H,s);7.72~7.60(7H,m);7.52~7.41(3H,m);7.39~7.28(4H,m);7.24~7.13(5H,m);7.08~7.02(2H,m);1.68(6H,s)。
实施例4
化合物D724的制备: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82
在氮气保护下,20.0mmol的Int-11溶于60mL的甲苯,加入22.0mmol的(3-(联苯-4-基(苯基)胺)苯基)硼酸频哪醇酯、50.0mmol的无水碳酸钠、0.2mmol的Pd(PPh3)4和0.2mmol的四丁基溴化铵,再加入30mL的乙醇和30mL的水,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降至室温,加入50mL的水,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D724,X为CMe2,收率78%,MS(MALDI-TOF):m/z=614.2864[M+H]+1HNMR(δ、CDCl3):8.92(1H,s);8.67~8.63(1H,m);7.84~7.79(2H,m);7.67~7.58(6H,m);7.51~7.45(2H,m);7.40~7.27(7H,m);7.24~7.12(7H,m);7.08~7.02(2H,m);6.98~6.94(1H,m);1.68(6H,s)。X为NPh,收率76%,MS(MALDI-TOF):m/z=663.2818[M+H]+1HNMR(δ、CDCl3):8.86(1H,s);8.72(1H,s);8.14~8.09(2H,m);7.76~7.64(6H,m);7.61~7.46(4H,m);7.48~7.35(6H,m);7.28~7.16(7H,m);7.14~7.05(5H,m);7.02~6.97(2H,m)。X为O,收率75%,MS(MALDI-TOF):m/z=588.2341[M+H]+1HNMR(δ、CDCl3):8.69(1H,s);8.55(1H,s);8.39(1H,s);7.92(1H,s);7.76~7.68(4H,m);7.65~7.53(4H,m);7.51~7.45(4H,m);7.40~7.34(3H,m);7.25~7.20(3H,m);7.18~7.12(4H,m);7.08~7.02(2H,m);6.99~6.96(1H,m)。X为S,收率72%,MS(MALDI-TOF):m/z=604.2117[M+H]+1HNMR(δ、CDCl3):8.89(1H,s);8.68(1H,s);8.19(1H,s);7.76~7.68(4H,m);7.63~7.53(5H,m);7.51~7.45(3H,m);7.42~7.34(4H,m);7.30~7.22(4H,m);7.18~7.14(3H,m);7.10~7.06(2H,m);7.02~6.99(1H,m)。
参照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4类似的合成方法,制备以下表1所示化合物:
表1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83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19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0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1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2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3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4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5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1
上述实施例中,*—T—*、*—X—*各自独立地选自*—O—*、*—S—*或下述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2
*—和—*表示连接键。
实施例5
一种OLED元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OLED元件为顶发射光元件,包括衬底101、设于衬底101上的阳极层102、设于阳极层102上的空穴注入层103(HIL)、设于空穴注入层103上的空穴传输层104(HTL)、设于空穴传输层104上的电子阻挡层105(EBL)、设于电子阻挡层105上的有机发光层106(EML)、设于有机发光层106上的空穴阻挡层107(HBL)、设于空穴阻挡层107上的电子传输层108(ETL)、设于电子传输层108上的电子注入层109(EIL)、设于电子注入层109上的阴极层110以及设于阴极110上的封盖层111(CPL),所述的OLED元件不包括空穴阻挡层107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涂布了ITO导电层的玻璃基片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30分钟,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丙酮/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30分钟,在洁净的环境下烘烤至完全干燥,用紫外光清洗机照射10分钟,并用低能阳离子束轰击表面。
2)把上述处理好的ITO玻璃基片置于真空腔内,抽真空至小于1×10-5Pa,在上述ITO膜上蒸镀金属银作为阳极层,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3
继续分别蒸镀化合物HI01和HI102作为空穴注入层,其中,HI102为化合物HI01质量的3%,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4
3)在上述空穴注入层上继续蒸镀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为空穴传输层,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5
/>
4)在上述空穴传输层上继续蒸镀化合物HTM为电子阻挡层,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6
5)在电子阻挡层上继续蒸镀化合物HS02为主体材料和GD010为掺杂材料,GD010为化合物HS02质量的3%,作为元件的有机发光层,蒸镀所得有机发光层的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7
6)在有机发光层上继续蒸镀一层LiQ和ET010作为元件的电子传输层,其中,ET010为LiQ质量的50%,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8
7)在电子传输层之上继续蒸镀一层LiF为电子注入层,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69
8)在电子注入层之上蒸镀金属镁和银作为元件的透明阴极层,镁和银的质量比为1:10,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71
9)在透明阴极层之上再蒸镀一层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作为元件的CPL,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72
得到本发明提供的OLED元件。
上述实施例5中使用的化合物结构如下: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73
实施例6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200,其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含衬底201、阳极202、空穴注入层203、空穴传输层204、第一发光层205、电子传输层206、电荷产生层207、空穴注入层208、空穴传输层209、第二发光层210、电子传输层211、电子注入层212以及阴极213。
对比例1
按照与实施例5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中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替换为HS01,将步骤9)中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替换为HS03,得到对比元件1;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74
在以下表2中列出了上述实施例5、6和对比例1中制备的OLED元件各层材料以及元件编号,表2中省略了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层。
表2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75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8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29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0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1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2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3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4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5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6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7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8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91
对上述过程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使用数字源表及亮度计测定实施例5、6制备的元件1~元件252及对比例1中制备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驱动电压和电流效率以及元件的寿命。具体而言,以每秒0.1V的速率提升电压,测定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亮度达到1000cd/m2时的电压即驱动电压,同时测出此时的电流密度;亮度与电流密度的比值即为电流效率;LT90%寿命测试如下:使用亮度计在1000cd/m2亮度下,保持恒定的电流,测量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亮度衰减为900cd/m2的时间,单位为小时。表3中列出的数据是相较于对比元件1相对数据。
表3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392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40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41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42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43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441
/>
Figure BDA0004108243050000451
上述表4中,Ph为苯基;PhPh为联苯基;Me为甲基;FR为9,9-芴基;Nap为萘基。
由表3可知,本发明的菲衍生物制备的元件在相同的亮度下,驱动电压低,电流效率提高幅度明显,而且元件的LT90%寿命有较大的改善。
对比例1中的化合物HS01与本发明的化合物相比,区别在于HS01为10-苯基菲,平面共轭能力弱,而本发明的化合物以10-苯基菲通过杂原子X与菲构成大共轭平面结构,所以其热稳定性和折射率更高,在可见-紫外吸收光谱中吸收峰蓝移,在可见光范围的吸收率降低,有效的提高了光的取出效率,分子成膜及电荷的传输上性能均较优异,元件内电荷的传输更加平衡,在元件性能上,尤其是发光效率和LT90%寿命均大大高于对比元件,因此本发明的菲衍生物是性能优异的材料。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菲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11
其中,
X选自O、S、CR13R14或NAr3
R1~R14相同或不同的选自由氢、氘、氟、腈基、C1-C40烷基、C2-C40烯基、C3-C40环烷基、C1-C40烷基亚砜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亚砜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40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氧化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或式(II)所示的基团组成的群组,并且在R1~R14中至少有一者为式(II)所示的基团;在R1~R12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基团可以任意的接合或稠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12
L选自由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亚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n选自0~5的整数;
Ar1、Ar2、Ar3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苯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四联苯基、萘基、菲基、芴基、螺二芴基、三亚苯基、咔唑基、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或式(II)所示的基团组成的群组,并且在R1~R12中至少有一者为式(II)所示的基团;
R13、R14在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甲基、苯基、芴基组成的群组;
n为0、1或2;
Ar1、Ar2、Ar3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物质的基团:氢、氘、苯基、萘基、蒽基、苯并蒽基、菲基、芘基、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21
基、苝基、荧蒽基、并四苯基、并五苯基、苯并芘基、联苯基、偶苯基、三联苯基、四联苯基、三聚苯基、芴基、螺二芴基、二氢菲基、二氢芘基、四氢芘基、顺式或反式茚并芴基、顺式或反式茚并咔唑基、顺式或反式吲哚并咔唑基、三聚茚基、异三聚茚基、螺三聚茚基、螺异三聚茚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呋喃基、噻吩基、苯并噻吩基、异苯并噻吩基、二苯并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吖啶基、菲啶基、苯并[5,6]喹啉基、苯并[6,7]喹啉基、苯并[7,8]喹啉基、吩噻嗪基、吩噁嗪基、吡唑基、吲唑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萘并咪唑基、菲并咪唑基、吡啶并咪唑基、吡嗪并咪唑基、喹喔啉并咪唑基、噁唑基、苯并噁唑基、萘并噁唑基、蒽并噁唑基、菲并噁唑基、异噁唑基、1,2-噻唑基、1,3-噻唑基、苯并噻唑基、哒嗪基、六氮杂苯并菲基、苯并哒嗪基、嘧啶基、苯并嘧啶基、喹喔啉基、1,5-二氮杂蒽基、2,7-二氮杂芘基、2,3-二氮杂芘基、1,6-二氮杂芘基、1,8-二氮杂芘基、4,5-二氮杂芘基、4,5,9,10-四氮杂苝基、吡嗪基、吩嗪基、吩噁嗪基、吩噻嗪基、荧红环基、萘啶基、氮杂咔唑基、苯并咔啉基、咔啉基、菲咯啉基、1,2,3-三唑基、1,2,4-三唑基、苯并三唑基、1,2,3-噁二唑基、1,2,4-噁二唑基、1,2,5-噁二唑基、1,3,4-噁二唑基、1,2,3-噻二唑基、1,2,4-噻二唑基、1,2,5-噻二唑基、1,3,4-噻二唑基、1,3,5-三嗪基、1,2,4-三嗪基、1,2,3-三嗪基、四唑基、1,2,4,5-四嗪基、1,2,3,4-四嗪基、1,2,3,5-四嗪基、嘌呤基、蝶啶基、吲嗪基、喹唑啉基和苯并噻二唑基或者衍生自这些体系的组合的基团、或者上述基团与氨形成的芳胺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选自由单键或以下III-1~III-25所示基团组成的群组: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31
其中,X选自O、S、Se、CR’R”、SiR’R”或NAr’;
Z11、Z12、Z13、Z14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原子、羟基、腈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或其羧酸盐、磺酸基或其磺酸盐、磷酸基或其磷酸盐、C1-C60的烷基、C2-C60的烯基、C2-C60的炔基、C1-C60的烷氧基、C3-C60的环烷烃基、C3-C60的环烯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硫醚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
y1表示1-4的整数;y2表示1-6的整数;y3表示1-3的整数;y4表示1-5的整数;y5表示1或2的整数;
R’、R”各自独立地选自由C1-C60的烷基、C1-C6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R’和R”可任选地接合或稠合形成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在所形成的环中含有或不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N、P、B、O或S;优选地,R’、R”为甲基、苯基或芴基;
Ar’选自由C1-C60的烷基、C1-C60的杂烷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稠环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胺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杂芳基组成的群组;优选地,Ar’为甲基、乙基、苯基、联苯基或萘基;
其中,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菲衍生物选自由如下所示结构组成的群组: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41
/>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51
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苯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菲基、芴基、螺二芴基、三亚苯基、咔唑基、二苯并呋喃基或二苯并噻吩基组成的群组;
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腈基、甲基、叔丁基、苯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菲基、芴基、螺二芴基、三亚苯基、咔唑基组成的群组;
n为0或1;
L为单键、亚苯基、亚联苯基、亚萘基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菲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菲衍生物选自由以下结构组成的群组: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52
/>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61
/>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71
/>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81
/>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091
/>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101
/>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111
其中,*—T—*、*—X—*各自独立地选自*—O—*、*—S—*或下述所示结构中的一种:
Figure FDA0004108243040000121
*—和—*表示连接键。
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菲衍生物。
7.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菲衍生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的应用。
8.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封盖层和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或封盖层中的至少一层的材料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菲衍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电子阻挡层。
10.一种消费型产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202310198285.3A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62174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8285.3A CN116217412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8285.3A CN116217412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7412A true CN116217412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8285.3A Pending CN116217412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74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09039B (zh) 一种咔唑衍生物及其在oled中的应用
CN115417885B (zh) 一种咔唑衍生物及其在有机发光元件中的应用
CN115304497B (zh) 一种含高三蝶烯的芴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4539075B (zh) 一种芴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4890996A (zh) 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包含它的有机发光元件
CN114057752B (zh) 一种四氮杂荧蒽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6354833A (zh) 一种高三蝶烯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5806520A (zh) 一种咔唑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3105473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4456167A (zh) 一种氮杂荧蒽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6444435B (zh) 一种芴衍生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CN115536535B (zh) 一种芴衍生物及包含它的有机发光元件
CN115626878B (zh) 一种四氢芴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6217412A (zh) 一种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4456076B (zh) 芴衍生物以及包含它们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3999229B (zh) 一种笼状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5322104B (zh) 一种芴衍生物及包含它的有机发光元件
CN113912636B (zh) 含硅杂环化合物和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6444435A (zh) 一种芴衍生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CN116731027A (zh) 一种吲哚衍生物及包含该吲哚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5724750A (zh) 一种螺芴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6023374A (zh) 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5448846A (zh) 一种茚衍生物及包含它的有机发光元件
CN117069730A (zh) 一种咔唑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7603238A (zh) 一种含硼氮原子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