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5172A -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5172A
CN116215172A CN202310099949.0A CN202310099949A CN116215172A CN 116215172 A CN116215172 A CN 116215172A CN 202310099949 A CN202310099949 A CN 202310099949A CN 116215172 A CN116215172 A CN 116215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negative pressure
communicate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99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东
肖文超
谢磊
刘庆奎
蔡俊
朱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u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u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u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u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999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5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5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5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414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military, emergency, safety or security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85Smell or pollution preven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包括车体、新风单元、供冷供热单元及负压单元,所述车体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分隔出检测区、缓冲区、处理区、准备区及信息区;所述新风单元包括新风净化机构,所述新风净化机构设置于所述缓冲区内,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进口端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供冷供热单元的第一进口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出口端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作业时能够有效的保障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新风负压系统的功能完备,集成性高,结构紧凑,解决以往生物医疗检测车的生物检测设备和新风负压设备分多辆车安装的问题,一体化程度高,可以在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展开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编配至各个医学检测单位,生物医疗检测车能快速高效的机动到病毒爆发地区,并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出病毒种类,为后续病毒的爆发原因提供第一手资料。但现有的生物医疗检测车(如申请号为202120547823.1中公开的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大部分缺少整车新风负压系统,在作业时不能有效的保障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部分生物医疗检测车虽然具备新风负压系统,但是生物检测设备和新风负压设备分多辆车布置,一体化程度低,无法在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展开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医疗检测车大部分缺少整车新风负压系统,在作业时不能有效的保障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部分生物医疗检测车虽然具备新风负压系统,但是生物检测设备和新风负压设备分多辆车布置,一体化程度低,无法在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展开工作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分隔出检测区、缓冲区、处理区、准备区及信息区;
新风单元,其包括新风净化机构,所述新风净化机构设置于所述缓冲区内,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进口端位于所述腔体外;
供冷供热单元,其第一进口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出口端连通,其第二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和所述信息区均连通,其出口端与各个工作区均连通,用以使新风经过加热或制冷后进入各个工作区内;
负压单元,其包括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检测区、所述缓冲区及所述处理区内的负压净化机构,所述负压净化机构用以使相对应工作区内的空气净化后排出至所述腔体外,并使相对应的工作区内产生负压。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单元还包括第一进风管及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腔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进口端连通,用于向所述新风净化机构提供空气,所述第一出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供冷供热单元的第一进口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供冷供热单元包括制冷机、暖风机、加压风机、第二进风管及第二出风管,所述制冷机的第一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机的第二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和所述信息区均连通,所述制冷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加压风机的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暖风机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暖风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压风机的第二进口端连通,所述加压风机的出口端与各个工作区均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供冷供热单元还包括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设置于所述腔体的顶部,并贯穿各个工作区,所述通风风道上开设有一进风口及若干个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加压风机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与相对应的工作区连通,用于将新风输送至各个工作区。
进一步的,所述供冷供热单元还包括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的上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的下端穿过所述腔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加压风机的出口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供冷供热单元还包括回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和所述信息区均连通,所述回风风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机的第二进口端连通,用于使所述准备区和所述信息区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制冷机内。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还包括若干个单向阀及若干个过滤件,各个所述单向阀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进风管内、各个所述进风口内及所述回风风道的进口端内,以使空气仅能单向流动,各个所述过滤件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各个所述进风口内及所述回风风道的进口端内,用以对空气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制冷机和所述暖风机均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制冷机和所述暖风机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制冷机和所述暖风机处于收拢状态或者落地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托盘、收容箱、若干个支撑件、限位件及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托盘滑动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收容箱放置于所述托盘上,所述收容箱内用于放置所述制冷机及所述暖风机,各个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箱的底部,各个所述支撑件的下端均滑动穿过所述托盘,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收容箱的顶部,所述液压驱动机构与所述托盘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托盘上下移动,以使各个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或者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还包括压差计、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箱,所述压差计设置于各个工作区内,用以监测各个工作区内空气的压力,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各个工作区内,用以监测各个工作区内的实时温度,所述控制箱与各个电性元件均连接,用于控制并监控各个电性元件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在使用时,根据作业地点的需求选择供冷或者供热模式,并调节好风量大小,外部空气通过新风净化机构的进口端进入新风净化机构内,经过新风净化机构过滤后的空气沿着供冷供热单元的第一进口端进入供冷供热单元内,空气再被加热或者制冷后进入各个工作区内,检测区、缓冲区及处理区内的空气被相对应的负压净化机构净化消毒后排出至腔体外,且由于负压净化机构的排风量大于进风量,从而在相对应的检测区、缓冲区及处理区内形成负压,准备区与信息区内的空气从供冷供热单元的第二进口端进入供冷供热单元内,从而使得整个腔体内的空气形成循环,在作业时能够有效的保障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新风负压系统的功能完备,集成性高,结构紧凑,解决以往生物医疗检测车的生物检测设备和新风负压设备分多辆车安装的问题,一体化程度高,可以在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展开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升降机构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升降机构处于落地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新风单元位于缓冲区内的布置图;
图中:100-车体、110-腔体、111-检测区、112-缓冲区、113-处理区、114-准备区、115-信息区、200-新风单元、210-新风净化机构、220-第一进风管、230-第一出风管、300-供冷供热单元、310-制冷机、320-暖风机、330-加压风机、340-第二进风管、350-第二出风管、360-通风风道、361-进风口、362-出风口、370-进风风道、380-回风风道、400-负压单元、410-负压净化机构、500-升降机构、510-托盘、520-收容箱、530-支撑件、540-限位件、550-液压驱动机构、600-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车体100、新风单元200、供冷供热单元300及负压单元400,所述车体100具有一腔体110,所述腔体110内分隔出检测区111、缓冲区112、处理区113、准备区114及信息区115;所述新风单元200包括新风净化机构210,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设置于所述缓冲区112内,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的进口端位于所述腔体110外;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的第一进口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的出口端连通,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的第二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114和所述信息区115均连通,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的出口端与各个工作区均连通,用以使新风经过加热或制冷后进入各个工作区内;所述负压单元400包括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检测区111、所述缓冲区112及所述处理区113内的负压净化机构410,所述负压净化机构410用以使相对应工作区内的空气净化后排出至所述腔体110外,并使相对应的工作区内产生负压。
在使用时,根据作业地点的需求选择供冷或者供热模式,并调节好风量大小,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的进口端进入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内,经过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过滤后的空气沿着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的第一进口端进入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内,空气再被加热或者制冷后进入各个工作区内,所述检测区111、所述缓冲区112及所述处理区113内的空气被相对应的所述负压净化机构410净化消毒后排出至所述腔体110外,且由于所述负压净化机构410的排风量大于进风量,从而在相对应的所述检测区111、所述缓冲区112及所述处理区113内形成负压,所述准备区114与所述信息区115内的空气从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的第二进口端进入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内,从而使得整个所述腔体110内的空气形成循环,在作业时能够有效的保障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新风负压系统的功能完备,集成性高,结构紧凑,解决以往生物医疗检测车的生物检测设备和新风负压设备分多辆车安装的问题,一体化程度高,可以在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展开工作。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5,所述新风单元200还包括第一进风管220及第一出风管230,所述第一进风管220的一端连通所述腔体110的外部,所述第一进风管220的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的进口端连通,用于向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提供空气,以使所述腔体110外部的空气可以沿着所述第一进风管220进入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所述第一出风管230的一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管230的另一端与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的第一进口端连通,以使进入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内的空气在经过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的净化消毒后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出风管230进入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安装于所述缓冲区112,能够将所述腔体110外新风经过滤后,引入至各个工作区,为所述腔体110内提供人员呼吸所需新鲜空气,并且保证足够的换气次数。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包括制冷机310、暖风机320、加压风机330、第二进风管340及第二出风管350,所述制冷机310的第一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出风管23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机310的第二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114和所述信息区115均连通,所述制冷机310的出口端与所述加压风机330的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暖风机320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340的一端连通,所述暖风机320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风管35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风管34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管23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350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压风机330的第二进口端连通,所述加压风机330的出口端与各个工作区均连通,若选择制冷模式,则所述暖风机320不制热仅通风,所述制冷机310开启制冷模式,若选择制热模式,则所述制冷机310仅通风,所述暖风机320开启制热模式,若选择通风模式,则所述制冷机310不制冷仅通风,所述暖风机320不制热仅通风,经过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净化消毒后的空气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出风管230进入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内,所述制冷机310在被制冷后进入所述加压风机330内,所述暖风机320内的空气在被加热后进入所述加压风机330内,经过所述加压风机330加压过的空气进入各个工作区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还包括通风风道360,所述通风风道360设置于所述腔体110的顶部,并贯穿各个工作区,所述通风风道360上开设有一进风口361及若干个出风口362,所述进风口361与所述加压风机330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出风口362分别与相对应的工作区连通,用于将新风输送至各个工作区,以使经过所述加压风机330加压后的空气可以沿着所述进风口361进入所述通风管道内,并沿着各个所述出风口362进入各个工作区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还包括进风风道370,所述进风风道370的上端与所述进风口361连通,所述进风风道370的的下端穿过所述腔体110的底部并与所述加压风机330的出口端连通,通过所述进风风道370以实现所述加压风机330的出口端与所述通风风道360的进口端的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供冷供热单元300还包括回风风道380,所述回风风道380的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114和所述信息区115均连通,所述回风风道380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机310的第二进口端连通,用于使所述准备区114和所述信息区115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制冷机310内,从而使得整个所述腔体110内的空气形成循环。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负压净化机构410能够将所述腔体110内存在污染风险的空气经过滤后,排出至所述腔体110外,同时保障所述腔体110内压力在安全、合理的梯度范围,确保所述检测区111、所述缓冲区112及所述处理区113之间实现合理的压力梯度分布,实现气流定向和污染隔离。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5,所述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还包括若干个单向阀及若干个过滤件,各个所述单向阀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进风管220内、各个所述进风口361内及所述回风风道380的进口端内,以使空气仅能单向流动,各个所述过滤件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各个所述进风口361内及所述回风风道380的进口端内,用以对空气进行过滤,所述单向阀为百叶窗,所述第一进风管220内设置的所述百叶窗,可以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进风管220内,防止所述制冷机310及所述暖风机320内的空气沿着所述第一进风管220排出至所述腔体110的外部,各个所述进风口361内设置的所述百叶窗可以阻止各个工作区所污染的空气通过所述通风风道360互相串通,所述回风风道380的进口端内设置的所述百叶窗可以避免所述制冷机310内的空气沿着所述回风风道380进入所述信息区115和所述准备区114内,各个所述进风口361内设置的所述过滤件用于对进入各工作区内的新风进行二次过滤,所述回风风道380的进口端内设置的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所述信息区115和所述准备区114内通向所述制冷机310的第二进口端的空气。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500,所述升降机构500设置于所述车体100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500与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均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处于收拢状态或者落地状态,当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不工作,当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处于落地状态时,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工作,使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整体与所述车体100部分分离,消除因震动给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升降机构500包括托盘510、收容箱520、若干个支撑件530、限位件540及液压驱动机构550,所述托盘510滑动安装于所述车体100上,所述收容箱520放置于所述托盘510上,所述收容箱520内用于放置所述制冷机310及所述暖风机320,各个所述支撑件530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箱520的底部,各个所述支撑件530的下端均滑动穿过所述托盘510,所述限位件540固定于所述收容箱520的顶部,用以对所述收容箱520的上移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所述收容箱520的顶部与所述车体100的底部发生碰撞,所述液压驱动机构550与所述托盘51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托盘510上下移动,以使各个所述支撑件530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或者分离,通过操控所述液压驱动机构550,可以使得所述液压驱动机构550驱动所述托盘51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收容箱520上下移动,使得各个所述支撑件530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或者分离,进而带动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上下移动,使得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处于收拢状态或者落地状态。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还包括压差计、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箱600,所述压差计设置于各个工作区内,用以监测各个工作区内空气的压力,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各个工作区内,用以监测各个工作区内的实时温度,所述控制箱600与各个电性元件均连接,用于控制并监控各个电性元件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箱600具有用于用户操作的操作界面、PLC及其他电器元件,所述操作界面由显示屏和操作按钮组成,所述操作按钮主要包含系统启停按钮和上电下电按钮,所述系统启停按钮主要用于系统的启停,所述上电下电按钮主要用于系统的通电断电,所述显示屏用来显示所述腔体110内各个工作区温度、压力,湿度及设置各调整选项,用来实现所述制冷机310的启停、制冷制热模式的转换及温度的调整,所述暖风机320的启停、档位的选择,整个新风负压系统的启停、压差显示及设置和超压报警,温度的显示和设置,实时保证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温湿度和压差梯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准备区114与所述信息区115连通,以使所述准备区114与所述信息区115内的空气可以相互流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制冷机310、所述暖风机320、所述加压风机330、所述第二进风管340及所述第二出风管350均设置于所述腔体110外,并位于所述车体100的底部,所述第一出风管230的下端穿过所述腔体110的底部并伸出至所述腔体110的外部,所述进风风道370的下端穿过所述腔体110的底部并伸出至所述腔体110的外部,所述第一出风管230和所述进风风道370位于所述腔体110的外部这段均为可伸缩性结构,以便于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的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针对新风负压系统效果的验证,采信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其中检验方法将风压变送器分别放置于各个核心工作区,启动新风与负压系统,并用无纸记录仪监测并记录各核心工作区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并计算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值,得出所述缓冲区112与室外大气压差最大为31.3Pa,所述检测区111与室外大气压差最大为115.8Pa,所述处理区113与室外大气压差最大为56.6Pa,满足实验室核心工作区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30Pa,同时满足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0Pa等要求。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车体100的长宽高不超过9000×2500×2500(mm)。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使用时,生物医疗检测车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通过操控所述液压驱动机构550,可以使得所述液压驱动机构550驱动所述托盘510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收容箱520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向下移动,使得各个所述支撑件530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处于落地状态,再根据作业地点的需求选择开启所述制冷机310或者所述暖风机320,并调节好风量大小,外部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361进入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内,经过所述新风净化机构210的净化消毒后的空气可以沿着所述第一出风管230进入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内,所述制冷机310内的空气在被制冷后进入所述加压风机330内,所述暖风机320内的空气在被加热后进入所述加压风机330内,若选择制冷模式,则所述暖风机320不制热仅通风,所述制冷机310开启制冷模式,若选择制热模式,则所述制冷机310仅通风,所述暖风机320开启制热模式,若选择通风模式,则所述制冷机310不制冷仅通风,所述暖风机320不制热仅通风,经过所述加压风机330加压过的空气进入所述进风风道370内,再进入所述通风管道内,并沿着各个所述出风口362进入各个工作区内,所述检测区111、所述缓冲区112及所述处理区113内的空气被相对应的所述负压净化机构410净化消毒后排出至所述腔体110外,且由于所述负压净化机构410的排风量大于进风量,从而在相对应的所述检测区111、所述缓冲区112及所述处理区113内形成负压,所述准备区114与所述信息区115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回风管道内,并沿着所述制冷机310的第二进口端进入所述制冷机310内,从而使得整个所述腔体110内的空气形成循环,在作业时能够有效的保障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新风负压系统的功能完备,集成性高,结构紧凑,解决以往生物医疗检测车的生物检测设备和新风负压设备分多辆车安装的问题,一体化程度高,可以在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展开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整车具备新风负压系统,在作业时能够有效的保障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新风负压系统的功能完备,集成性高,结构紧凑,解决以往生物医疗检测车的生物检测设备和新风负压设备分多辆车安装的问题,一体化程度高,可以在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展开工作;
(2)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在工作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500的上升和下降,所述制冷机310和所述暖风机320整体与所述车体100部分分离,消除因震动给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
(3)采取单车布置及作业方式,无需多车联合使用,解决因检测设备过多而必须分多辆车展开工作的问题。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分隔出检测区、缓冲区、处理区、准备区及信息区;
新风单元,其包括新风净化机构,所述新风净化机构设置于所述缓冲区内,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进口端位于所述腔体外;
供冷供热单元,其第一进口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出口端连通,其第二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和所述信息区均连通,其出口端与各个工作区均连通,用以使新风经过加热或制冷后进入各个工作区内;
负压单元,其包括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检测区、所述缓冲区及所述处理区内的负压净化机构,所述负压净化机构用以使相对应工作区内的空气净化后排出至所述腔体外,并使相对应的工作区内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单元还包括第一进风管及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腔体的外部,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进口端连通,用于向所述新风净化机构提供空气,所述第一出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新风净化机构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供冷供热单元的第一进口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供热单元包括制冷机、暖风机、加压风机、第二进风管及第二出风管,所述制冷机的第一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制冷机的第二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和所述信息区均连通,所述制冷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加压风机的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暖风机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暖风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压风机的第二进口端连通,所述加压风机的出口端与各个工作区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供热单元还包括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设置于所述腔体的顶部,并贯穿各个工作区,所述通风风道上开设有一进风口及若干个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加压风机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与相对应的工作区连通,用于将新风输送至各个工作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供热单元还包括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的上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的下端穿过所述腔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加压风机的出口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供热单元还包括回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准备区和所述信息区均连通,所述回风风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制冷机的第二进口端连通,用于使所述准备区和所述信息区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制冷机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单向阀及若干个过滤件,各个所述单向阀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进风管内、各个所述进风口内及所述回风风道的进口端内,以使空气仅能单向流动,各个所述过滤件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各个所述进风口内及所述回风风道的进口端内,用以对空气进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制冷机和所述暖风机均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制冷机和所述暖风机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制冷机和所述暖风机处于收拢状态或者落地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托盘、收容箱、若干个支撑件、限位件及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托盘滑动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收容箱放置于所述托盘上,所述收容箱内用于放置所述制冷机及所述暖风机,各个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均固定于所述收容箱的底部,各个所述支撑件的下端均滑动穿过所述托盘,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收容箱的顶部,所述液压驱动机构与所述托盘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托盘上下移动,以使各个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或者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差计、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箱,所述压差计设置于各个工作区内,用以监测各个工作区内空气的压力,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各个工作区内,用以监测各个工作区内的实时温度,所述控制箱与各个电性元件均连接,用于控制并监控各个电性元件的工作状态。
CN202310099949.0A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Pending CN116215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9949.0A CN116215172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9949.0A CN116215172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5172A true CN116215172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9949.0A Pending CN116215172A (zh) 2023-02-02 2023-02-02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51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9818A (zh) * 2024-01-12 2024-02-13 四川翔瑞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移动警务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9818A (zh) * 2024-01-12 2024-02-13 四川翔瑞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移动警务车
CN117549818B (zh) * 2024-01-12 2024-03-26 四川翔瑞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移动警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9524B1 (ko) 감염병 차단 음압 공조시스템
US9383115B2 (en) Fresh air ventilation package
CN206468252U (zh) 具有热交换和空气净化功能的窗户通风系统
US20160298863A1 (en) Air Purification Device With Ozone And Fine Dust Cleaning
CN116215172A (zh)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CN106440118A (zh) 除湿净氧系统
KR20130012411A (ko) 외기냉방 환기장치
WO2015153751A1 (en) Fresh air cooling device
CN105498866A (zh) Ccn生物安全实验室
CN219140955U (zh) 一种洁净室空调系统
CN111845520A (zh) 一种用于快速投入使用的移动检测实验室
KR20130084041A (ko) 복합형 공기조화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CN104390281B (zh) 利用盘式空气生态箱的空气调节方法
CN203010831U (zh) 可与空调联动的单向流新风系统
CN219446674U (zh) 一种生物医疗检测车的新风负压系统
CN109028367A (zh) 建筑空间智能空气流通净化系统vp1.0
US4685385A (en) Refinishing unit
KR20180036254A (ko) 건물의 실내압 조정장치
KR20200127508A (ko) 실내 공기질 관리를 위한 지능형 공조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RU2223203C1 (ru) Система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салона вертолета
CN205481367U (zh) 新风通风和室内空气净化机
WO2001009555A1 (en) Modular air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umidity and pressure control
KR20190028207A (ko) 데이터센터 공기조화시스템 제어방법
CN209521693U (zh) 轨道车辆
CN206257750U (zh) 除湿净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