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0707A -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0707A
CN116210707A CN202211052371.5A CN202211052371A CN116210707A CN 116210707 A CN116210707 A CN 116210707A CN 202211052371 A CN202211052371 A CN 202211052371A CN 116210707 A CN116210707 A CN 116210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ercent
optionally
agent
balance
active ingred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23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坤
刘润峰
陆建才
李光亮
母金良
王闲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ngdelid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ngdeli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ngdelid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ngdeli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23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0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0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0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4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37/2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the nitrogen atom being directly attached to an aromatic ring system, e.g. anil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61,3,5-Triazines, not hydrogenated and not substituted at the ring nitrogen atoms
    • A01N43/681,3,5-Triazines, not hydrogenated and not substituted at the ring nitrogen atoms with two or three nitro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A01N43/70Diamino—1,3,5—triazines with only one oxygen, sulfur or halogen atom or only one cyano, thiocyano (—SCN), cyanato (—OCN) or azido (—N3) group directly attached to a ring carbon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13/00Herbicides; Algic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农药领域,有效成分包含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1:(0.1~20):(0.1~20),可选地为1:(3~20):(3~20),可选地为1:(5~10):(5~10),可选地为1:(5.7~7):(6~7.3)。本发明中的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复配药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草害,从而可降低用药量,节约成本,提高对环境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丙炔氟草胺的英文通用名称为flumioxazin,化学名称:2-[7-氟代-3,4-二氢-3-氧代-4-(2-丙炔基)-2H-1,4-苯并嗪-6-基]-4,5,6,7-四氢-1H-异吲哚-1,3(2H)-二酮,分子式C19H15FN2O4,相对分子量:354.33,CAS号103361-09-7,结构式如式1:
Figure SMS_1
精异丙甲草胺的英文通用名称为s-metolachlor,化学名称:(aRS,1S)-2-氯-6'-乙基-N-(2-甲氧基-1-甲基乙基)乙酰邻甲苯胺,分子式C15H22ClNO2,相对分子量:283.8,CAS号178961-20-1,其结构式如式2:
Figure SMS_2
特丁津的英文通用名称为terbutylazine,化学名称为:N2-特-丁基-6-氯-N4-乙某-1,3,5-三嗪-2,4-二胺,分子式C9H16ClN5,相对分子量:229.7,CAS号5915-41-3,结构式如下:
Figure SMS_3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常常存在不同类型草害混合发生的问题,在农田中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鸭跖草、反枝苋、藜、马齿苋、铁苋菜、蓼、藜等阔叶杂草。
目前的草害防治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容易产生抗药性,同时针对不同草害,还要使用不同的除草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连续使用单一活性成分的除草剂容易产生抗药性。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中的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复配药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草害,从而可降低用药量,节约成本,提高对环境的安全性。
解决方案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草组合物,有效成分包含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1:(0.1~20):(0.1~20)。
进一步地,所述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1:(3~20):(3~20),可选地为1:(5~10):(5~10),可选地为1:(5.7~7):(6~7.3),可选地为1:5:5、1:5:10、1:10:5、1:10:10、1:5.7:7.3、1:6:7、或1:7:6。
进一步地,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99%,可选地为5%~70%,可选地为10%~50%,可选地为40%~50%,可选地为42%。
进一步地,还包括助剂,有效成分与助剂的重量比为1:(0.1~90),可选地为1:(0.5~20)。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选自安全剂、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溶剂、助溶剂、防冻剂、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粘结剂、消泡剂、壁材、调酸介质、调碱介质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安全剂选自解草酮、解草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可选地为解草酮。
可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农乳2000#系列、月桂醇硫酸钠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乳化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乳化剂选自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醚单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乳化剂选自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单甲醚、山梨醇、二氯甲烷、芳香烃溶剂油和油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芳香烃溶剂油、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助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乙二醇。
可选地,所述粘结剂选自淀粉、石膏、葡萄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淀粉。
可选地,所述增稠剂选自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硅酸铝镁、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固体惰性载体选自选自粘土、硅藻土、高岭土、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高岭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C8-10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酸(如癸酸)及酰胺、硅油和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有机硅消泡剂。
可选地,壁材选自聚脲类、聚氨基甲酸乙酯、三聚氰胺树脂和混合的聚脲/聚酰胺、聚酰胺、脲/甲醛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聚酰胺。
可选地,调酸介质选自硫酸铵、硝酸铵、盐酸、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调碱介质选自氨水、氢氧化钠、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钠和/或卡松,优选为苯甲酸钠。
稳定剂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物质,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成分已经混合;也可以每种成分以单独制剂的形式提供,使用时直接进行桶混。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微囊悬浮-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各剂型中除活性成分外的其它成分及其含量以及活性成分的含量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配比,例如: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微囊悬浮-悬浮剂,可选地微囊悬浮-悬浮剂含有5~50wt%的农药活性成分、1~10wt%壁材、0.1~2wt%安全剂、0.5~10wt%分散剂、0.5~5wt%润湿剂、3~15wt%乳化剂、0~20wt%溶剂、0.1~5wt%防冻剂、0~2wt%稳定剂、0~2wt%防腐剂、0~2wt%增稠剂、0~10wt%防冻剂、0~2wt%调酸介质、0~2wt%调碱介质,余量为水;可选地,游离农药有效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占微囊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小于10%;可选地,微囊悬浮-悬浮剂含有5~50wt%的农药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分散剂3wt%,润湿剂2wt%,乳化剂5wt%、溶剂10wt%、壁材2wt%、增稠剂0.6wt%、消泡剂0.2wt%、防冻剂4wt%、防腐剂0.2wt%、余量为水;可选地,微囊悬浮-悬浮剂含有5~50wt%的农药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4wt%、苯甲酸钠0.2wt%,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悬乳剂,可选地悬乳剂含有3~60wt%活性成分、3~15wt%乳化剂、0.1~2wt%安全剂、2~10wt%分散剂、0~20wt%溶剂、0.1~2wt%增稠剂、0.1~8wt%防冻剂、0.05~3wt%稳定剂、0.2~1wt%消泡剂,余量为水;可选地,悬乳剂含有3~60wt%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分散剂5wt%,溶剂10wt%、乳化剂5wt%、消泡剂0.2wt%、防冻剂5wt%、余量为水;可选地,悬乳剂含有3~60wt%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可选地,水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0.1~2wt%安全剂、10~50wt%溶剂、3~20wt%乳化剂、2~6wt%防冻剂、0.1~1wt%消泡剂,余量为水;可选地,水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乳化剂10wt%、溶剂10wt%,消泡剂0.2wt%,防冻剂5wt%,余量为水;可选地,水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10wt%、芳香烃溶剂油10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微乳剂,可选地,微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5~25wt%乳化剂、0.1~2wt%安全剂、0.5~5wt%防冻剂、0~10wt%助溶剂、0~10wt%稳定剂,0~10wt%防腐剂等,余量为水;可选地,微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乳化剂20wt%、溶剂10wt%、防冻剂5wt%,余量为水;可选地,微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20wt%,芳香烃溶剂油10wt%,乙二醇5wt%,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溶液剂,可选地可溶液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5~25wt%乳化剂、0.1~2wt%安全剂、0~5wt%防冻剂、0~10wt%助溶剂、0~10wt%稳定剂、0~10wt%防腐剂,余量为溶剂;可选地可溶液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乳化剂10wt%、水10wt%,余量为溶剂;可选地可溶液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10wt%、乙二醇单甲醚10wt%、水10wt%,余量为异丙醇。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选地,可湿性粉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0.1~2wt%安全剂、0.5~10wt%分散剂、0.5~5wt%润湿剂、0~10wt%消泡剂、0~10wt%稳定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可选地,可湿性粉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安全剂0.6wt%、分散剂5wt%、润湿剂3wt%、消泡剂0.2wt%,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可选地,可湿性粉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十二烷基硫酸钠3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余量为高岭土。
进一步地,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可选地,水分散粒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0.1~2wt%安全剂、0.5~10wt%分散剂、0.5~5wt%润湿剂、0~10wt%稳定剂、0~10wt%粘结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可选地,水分散粒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安全剂0.6wt%、分散剂5wt%、润湿剂3wt%、消泡剂0.2wt%、粘结剂5wt%,余量为高岭土;可选地,水分散粒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十二烷基硫酸钠3wt%、有机硅消泡剂0.2wt%、淀粉5wt%,余量为高岭土。水分散粒剂通常制成10~100目国际标准筛目(1676~152μm)颗粒,可通过喷雾造粒、挤压造粒、高速旋转造粒、流化床造粒等方法制备。
本发明中,对于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在作物播前土壤封闭处理上的的应用。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防治农田草害中的应用;可选地,所述植物草害包括禾本科杂草和/或阔叶杂草;可选地,禾本科杂草包括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阔叶杂草包括鸭跖草、反枝苋、藜、马齿苋、铁苋菜、蓼、藜中的一种或多种。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农药除草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除草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施用量为30~60g有效成分/亩,可选地,施用方式为喷施。
本发明中的除草剂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稀释使用,除草剂稀释后于播前进行土壤喷雾使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相对于单成分的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双组分的丙炔氟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丙炔氟草胺和特丁津;或其他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可防治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草害,从而可降低用药量,节约成本,提高对环境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原料、元件、方法、手段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以下实施例中,各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本发明实施例的除草组合物为播前土壤封闭处理剂,该组合物中含有活性成分为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丙炔氟草胺属环状亚胺类低毒除草剂,为由幼芽和叶片吸收的除草剂,作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在环境中易降解,对后茬作物安全。精异丙甲草胺属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属于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大豆、花生、甘蔗,也可用于非砂性土壤的棉花、油菜、马铃薯和洋葱、辣椒、甘蓝等作物,防治一年生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在出芽前作土面处理。特丁津属于三嗪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植株的根吸收,用于防除大多数杂草。三种类型的除草剂合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用药量,延长药效期,用于混合发生的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草害。
以下实施例各剂型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4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实施例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8:21(即为1:6:7))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8wt%,特丁津21wt%,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4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实施例3(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21:18(即为1:7:6))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21wt%,特丁津18wt%,解草酮0.7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实施例4(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5:15:22(即为1:3:4.4))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5wt%,精异丙甲草胺15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5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实施例5(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1.5:19.5:21(即为1:13:14))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1.5wt%,精异丙甲草胺19.5wt%,特丁津21wt%,解草酮0.7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实施例6(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悬乳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水添加至100wt%。
实施例7(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水乳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10wt%,芳香烃溶剂油10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水添加至100wt%。
实施例8(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微乳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20wt%,芳香烃溶剂油10wt%,乙二醇5wt%,水添加至100wt%。
实施例9(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可溶液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10wt%,乙二醇单甲醚10wt%,水10wt%,异丙醇添加至100wt%。
实施例10(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可湿性粉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十二烷基硫酸钠3wt%,有机硅消泡剂0.2wt%,高岭土添加至100wt%。
实施例11(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水分散粒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十二烷基硫酸钠3wt%,有机硅消泡剂0.2wt%,淀粉5wt%,高岭土添加至100wt%。
对比例1 42%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42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对比例2 42%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剂
精异丙甲草胺42wt%,聚羧酸盐3wt%,解草酮1.4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对比例3 42%特丁津悬浮剂
特丁津42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对比例4(丙炔氟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6:36(即为1:6))
42%丙炔氟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6wt%,精异丙甲草胺36wt%,解草酮1.2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对比例5(特丁津和精异丙甲草胺的重量比为21:21(即为1:1))
42%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微囊悬浮-悬浮剂
特丁津21wt%,精异丙甲草胺21wt%,解草酮0.7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对比例6(丙炔氟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6:36(即为1:6))
42%丙炔氟草胺和特丁津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6wt%,特丁津36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对比例7(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噁草酮、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噁草酮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对比例8(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丙草胺和特丁津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3wt%,丙草胺17wt%,特丁津22wt%,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对比例9(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3:17:22(即为1:5.7:7.3))
42%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莠去津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丙炔氟草胺3wt%,精异丙甲草胺17wt%,莠去津22wt%,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苯甲酸钠0.2wt%,水添加至100wt%。
实验例1
室内活性测定试验,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提及的比例(包括百分比)都是质量比。
实验目的:在温室盆栽条件下测定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及其不同混配组合物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并评价了其联合作用,为混配药剂的剂型开发和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方法:试验在温室条件下进行,将不同种类杂草种子播种于花盆内,保证每盆25粒种子,种子上覆盖1cm左右厚混沙细土,从花盆底部加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含水量在25-35%。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待杂草出土后长至5cm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处理组重复4次,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为对照。处理后试材置于温室内培养,定期观察靶标杂草的生长情况。试验处理30天后目测靶标作物受害症状及生长抑制情况,并称地上部分鲜重。
供试靶标:雀麦和车前草两种杂草。
试验药剂:选择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原药分别作为试样药剂的单剂使用或根据需要制备成相应的比例的复配混合物物使用(用量均为每亩地该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施用量)。
评价方法:
计算鲜重抑制率(%)。
鲜重抑制率P(%)=(对照鲜重-处理鲜重)/对照鲜重*100
用Gowing法评价两种除草剂混用对杂草的联合作用类型。混用除草剂的理论防效按以下公式计算:
E0=X+Y(100-X)/100
式中,X为组分A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Y为组分B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E0为组分A、组分B混用时对靶标的理论防效;E为组分A和组分B混用时对靶标的实际防效。
本申请为三种原药的组合物,有四种联合作用的评价计算方式:
毒力指数(TTI)=A药剂ATI×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ATI×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C药剂ATI×混剂中C的百分含量;
三种除草剂的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可使用如下Colby等式进行评价:
1)以三种原药单剂计算的理论防效E0=X+Y+Z-[(X*Y+X*Z+Y*Z)/100]+X*Y*Z/10000
2)以二元混剂的防效+另一单剂的防效计算方法:1)理论防效E0=X’+Y’(100-X’)/100;
式1)中,X为组分A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Y为组分B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Z为组分C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E0为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用时对靶标的鲜重抑制率理论防效;
式2)中,X’为组分A(或B或C)单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Y’为组分B+C联用(或(A+C)联用或(A+B)联用)时对靶标杂草的鲜重抑制率;E0为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用时对靶标的鲜重抑制率理论防效;
E为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单用混用时靶标的实际防效,结果如表格1、表格2中所示。
评价标准:当E-E0>10%时表示为增效作用,当E-E0介于±10%为相加作用,当E-E0<-10%时表示为拮抗作用。
表1:除草剂组合物对马唐的联合毒力作用(喷雾法)
Figure SMS_4
/>
Figure SMS_5
从表1结果可看出,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三种成分复配时,相比较各自农药组分单独使用或两两之间的组合使用,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有更好的防效。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重量比在1:3.3:3.3、1:15:20时,E-E0介于±10%,实际测定的综合防效没有显著高于理论防效,没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但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重量比在1:(5~10):(5~10)范围内,E-E0>10%,尤其在1:5:5、1:5:10、1:10:5、1:10:10时增效最明显,即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重量比为1:(5~10):(5~10)范围内时,实际测定的综合防效要显著高于理论防效10%以上,表明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在上述配比情况下产生了明显增效作用。
表2:除草剂组合物对马齿苋的联合毒力作用(喷雾法)
Figure SMS_6
/>
Figure SMS_7
/>
Figure SMS_8
从表2结果可看出,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三种成分复配时,相比较各自农药组分单独使用或两两之间的组合使用,对马齿苋等阔叶杂草有更好的防效。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重量比在1:3.3:3.3、1:15:20时,E-E0介于±10%,实际测定的综合防效没有显著高于理论防效,没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但在1:5:5、1:5:10、1:10:5、1:10:10,E-E0>10%,增效明显,说明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重量比为1:(5~10):(5~10)范围内时,实际测定的综合防效要显著高于理论防效,表明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在上述配比情况下产生了明显增效作用。
实验例2
试验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该地块地势平坦,肥力较好。施药后的各处理区玉米田按常规生产管理。
分别采用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9对玉米田进行喷雾处理,并设一组空白对照(即不对玉米田进行喷雾处理),施药时,通过加水稀释,所述活性成分的浓度为0.05wt%。将上述稀释药剂分别在播前进行均匀喷药,42g有效成分/亩。
于施药后10天、20天、30天和50天调查稗草、车前草的防治效果,具体试验方法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区稗草、车前草的防治效果,在施药后分别10、20、30、50天时,对杂草进行识别计数,按式(A)计算株防效,具体结果见表3:
表3实施例1~11及对比例的田间试验结果
Figure SMS_9
/>
Figure SMS_10
从表3可以看出,将实施例1~3、实施例6~11分别与对比例1~9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三元复配的农药组合物相对于单成分的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二元复配的丙炔氟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和特丁津、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或其他三元复配的除草剂组合物,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可防治多种非耕地或播前杂草,减少施药次数,节约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从表3可以看出,将实施例1~5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为1:(1~20):(1~20),特别是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优选为1:(5.7~7):(6~7.3)的情况下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尤其是在1:5.7:7.3、1:6:7、1:7:6时增效效果明显,防效可达90%以上,与室内检测结果相对应。
从表3可以看出,将实施例1~3和实施例6~11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在优选剂型为微囊悬浮-悬浮剂时,相对比其他剂型可以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延长药效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包含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1:(0.1~20):(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和特丁津的重量比为1:(3~20):(3~20),可选地为1:(5~10):(5~10),可选地为1:(5.7~7):(6~7.3),可选地为1:5:5、1:5:10、1:10:5、1:10:10、1:5.7:7.3、1:6:7、或1:7: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99%,可选地为5%~70%,可选地为10%~50%,可选地为40%~50%,可选地为4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剂,有效成分与助剂的重量比为1:(0.1~90),可选地为1:(0.5~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选自安全剂、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溶剂、助溶剂、防冻剂、稳定剂、防腐剂、增稠剂、粘结剂、消泡剂、壁材、调酸介质、调碱介质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安全剂选自解草酮、解草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可选地为解草酮;
可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农乳2000#系列、月桂醇硫酸钠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乳化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乳化剂选自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醚单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乳化剂选自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单甲醚、山梨醇、二氯甲烷、芳香烃溶剂油和油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芳香烃溶剂油、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助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乙二醇;
可选地,所述粘结剂选自淀粉、石膏、葡萄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淀粉;
可选地,所述增稠剂选自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硅酸铝镁、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固体惰性载体选自选自粘土、硅藻土、高岭土、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硅藻土、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C8-10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酸及酰胺、硅油和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有机硅消泡剂;
可选地,壁材选自聚脲类、聚氨基甲酸乙酯、三聚氰胺树脂和混合的聚脲/聚酰胺、聚酰胺、脲/甲醛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聚酰胺;
可选地,调酸介质选自硫酸铵、硝酸铵、盐酸、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调碱介质选自氨水、氢氧化钠、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钠和/或卡松,优选为苯甲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微囊悬浮-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微囊悬浮-悬浮剂,可选地微囊悬浮-悬浮剂含有5~50wt%的农药活性成分、1~10wt%壁材、0.1~2wt%安全剂、0.5~10wt%分散剂、0.5~5wt%润湿剂、3~15wt%乳化剂、0~20wt%溶剂、0.1~5wt%防冻剂、0~2wt%稳定剂、0~2wt%防腐剂、0~2wt%增稠剂、0~10wt%防冻剂、0~2wt%调酸介质、0~2wt%调碱介质,余量为水;可选地,游离农药有效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占微囊活性成分重量分数小于10%;可选地,微囊悬浮-悬浮剂含有5~50wt%的农药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分散剂3wt%,润湿剂2wt%,乳化剂5wt%、溶剂10wt%、壁材2wt%、增稠剂0.6wt%、消泡剂0.2wt%、防冻剂4wt%、防腐剂0.2wt%、余量为水;可选地,微囊悬浮-悬浮剂含有5~50wt%的农药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3wt%、十二烷基硫酸钠2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聚酰胺2wt%、黄原胶0.1wt%,硅酸镁铝0.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4wt%、苯甲酸钠0.2wt%,余量为水;
或者,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悬乳剂,可选地悬乳剂含有3~60wt%活性成分、3~15wt%乳化剂、0.1~2wt%安全剂、2~10wt%分散剂、0~20wt%溶剂、0.1~2wt%增稠剂、0.1~8wt%防冻剂、0.05~3wt%稳定剂、0.2~1wt%消泡剂,余量为水;可选地,悬乳剂含有3~60wt%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分散剂5wt%,溶剂10wt%、乳化剂5wt%、消泡剂0.2wt%、防冻剂5wt%、余量为水;可选地,悬乳剂含有3~60wt%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芳香烃溶剂油10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5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余量为水;
或者,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可选地,水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0.1~2wt%安全剂、10~50wt%溶剂、3~20wt%乳化剂、2~6wt%防冻剂、0.1~1wt%消泡剂,余量为水;可选地,水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乳化剂10wt%、溶剂10wt%,消泡剂0.2wt%,防冻剂5wt%,余量为水;可选地,水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10wt%、芳香烃溶剂油10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乙二醇5wt%,余量为水;
或者,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微乳剂,可选地,微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5~25wt%乳化剂、0.1~2wt%安全剂、0.5~5wt%防冻剂、0~10wt%助溶剂、0~10wt%稳定剂,0~10wt%防腐剂等,余量为水;可选地,微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乳化剂20wt%、溶剂10wt%、防冻剂5wt%,余量为水;可选地,微乳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20wt%,芳香烃溶剂油10wt%,乙二醇5wt%,余量为水;
或者,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溶液剂,可选地可溶液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5~25wt%乳化剂、0.1~2wt%安全剂、0~5wt%防冻剂、0~10wt%助溶剂、0~10wt%稳定剂、0~10wt%防腐剂,余量为溶剂;可选地可溶液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安全剂0.6wt%、乳化剂10wt%、水10wt%,余量为溶剂;可选地可溶液剂含有5~60wt%活性成分、解草酮0.6wt%、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10wt%、乙二醇单甲醚10wt%、水10wt%,余量为异丙醇;
或者,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选地,可湿性粉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0.1~2wt%安全剂、0.5~10wt%分散剂、0.5~5wt%润湿剂、0~10wt%消泡剂、0~10wt%稳定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可选地,可湿性粉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安全剂0.6wt%、分散剂5wt%、润湿剂3wt%、消泡剂0.2wt%,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可选地,可湿性粉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十二烷基硫酸钠3wt%、有机硅消泡剂0.2wt%,余量为高岭土;
或者,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可选地,水分散粒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0.1~2wt%安全剂、0.5~10wt%分散剂、0.5~5wt%润湿剂、0~10wt%稳定剂、0~10wt%粘结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可选地,水分散粒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安全剂0.6wt%、分散剂5wt%、润湿剂3wt%、消泡剂0.2wt%、粘结剂5wt%,余量为高岭土;可选地,水分散粒剂含有3~70wt%活性组分、解草酮0.6wt%、聚羧酸盐5wt%、十二烷基硫酸钠3wt%、有机硅消泡剂0.2wt%、淀粉5wt%,余量为高岭土。
8.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在作物播前土壤封闭处理上的的应用。
9.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在防治农田草害中的应用;可选地,所述植物草害包括禾本科杂草和/或阔叶杂草;可选地,禾本科杂草包括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选地,阔叶杂草包括鸭跖草、反枝苋、藜、马齿苋、铁苋菜、蓼、藜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除草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除草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施用量为30~60g有效成分/亩,可选地,施用方式为喷施。
CN202211052371.5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6210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2371.5A CN116210707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2371.5A CN116210707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0707A true CN116210707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4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2371.5A Pending CN116210707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070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205834B (en) Synergetic funigicid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yridine-sulfonamide derivatives
CN104304263B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
CN112425605B (zh) 一种含有苯嘧磺草胺与增甘磷的除草组合物
CN113287616B (zh) 一种含莠去津、硝磺草酮和双丙氨膦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210707A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514899B (zh) 一种含环苯草酮的除草组合物
CN107279148A (zh) 一种含有氯氟吡啶酯和二氯喹啉酸的除草组合物
CN106665628A (zh) 含吡嘧磺隆、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的除草剂及其应用
CN112120037A (zh) 一种包含砜嘧磺隆、氯吡嘧磺隆和氟噻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2461558A (zh) 一种含双草醚和莎稗磷的混合除草组合物
CN112753702A (zh) 一种包含噁嗪草酮、异噁草松和吡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CN112088890A (zh) 一种包含噁嗪草酮、苄嘧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8013065B (zh) 一种一次施药防控机插秧水稻全生育期草害的除草剂减量控草方法
CN101715766A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
CN110856487A (zh) 一种含有烟嘧磺隆、砜嘧磺隆、苯唑草酮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463389A (zh) 一种含有噁嗪草酮与氯氟吡啶酯的除草组合物
CN112075433B (zh) 一种包含吡唑草胺、异丙酯草醚和氯酯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2461545B (zh) 一种含双草醚和环丙嘧磺隆的混合除草组合物
CN110859183B (zh) 一种包含双环磺草酮的三元除草组合物
CN112385661B (zh) 一种含三嗪氟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12205405B (zh) 一种含有香草醛和精草铵膦类的除草组合物及除草剂
CN114158563B (zh) 一种含环庚草醚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367148B (zh) 含有单嘧磺酯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452301B (zh) 一种含丙嗪嘧磺隆的三元除草组合物
CN102461517B (zh) 一种含双草醚和苯噻酰草胺的混合除草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