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8846A -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8846A
CN116208846A CN202111473660.8A CN202111473660A CN116208846A CN 116208846 A CN116208846 A CN 116208846A CN 202111473660 A CN202111473660 A CN 202111473660A CN 116208846 A CN116208846 A CN 116208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hooting
tele
lens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36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冬明
苟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4736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884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1449 priority patent/WO202309327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8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88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获取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再获取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放大目标图像,显示并锁定放大后的目标图像至长焦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其中,长焦预览窗口悬浮设置于主摄预览窗口上,最后融合放大后的目标图像与主摄拍摄图像,获得最终拍摄图像,提升了电子设备拍摄的防抖效果,提高了拍摄的成功率,使用户具有更加良好的拍摄感受。

Description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更多地使用智能终端的拍摄功能记录生活和工作。对于一些景像的拍摄,如月亮的拍摄,往往需要长焦镜头与主摄镜头共同配合完成拍摄。其中,为了拍摄出景物的清晰影像,长焦镜头被设置成高放大倍数,主摄镜头对目标景物及其背景拍摄后,再将长焦镜头的拍摄影像与主摄镜头的拍摄影像进行融合,形成清晰的影像。然而,由于长焦镜头与主摄镜头相距很近,两个摄像头的视角高度相似,用户在拍摄过程中,依据主摄镜头的拍摄预览进行调整时,轻微地晃动就可能导致长焦镜头中的景象消失,造成拍摄失败。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提高了拍摄的防抖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预览方法,包括: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所述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获取所述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获取所述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放大所述目标图像;显示并锁定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至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所述长焦图像预览窗口悬浮设置于主摄图像预览窗口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包括:获取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拍摄预览方法得到的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与所述主摄拍摄图像;融合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与所述主摄拍摄图像,获得最终拍摄图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长焦镜头参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所述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以及放大所述目标图像;图像显示单元,包括用于显示主摄拍摄图像的主摄图像预览窗口与悬浮设置在所述主摄预览窗口上的用于显示长焦拍摄图像的长焦图像预览窗口,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被锁定的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至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长焦镜头、主摄镜头、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拍摄预览方法,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拍摄预览方法,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所述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获取所述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获取所述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放大所述目标图像;显示并锁定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至长焦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所述长焦预览窗口悬浮设置于主摄预览窗口上;融合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与所述主摄拍摄图像,获得最终拍摄图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案,通过设置使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尽可能的小,使长焦镜头与主摄镜头的取景范围尽可能大,同时将目标景物放大后锁定在预设位置,使用户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电子设备均能拍摄到目标景物,提升了电子设备拍摄场景下的防抖效果,增加了拍摄的成功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相关技术中拍摄图像处理的效果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预览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预览方法的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融合方法的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完整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这些电子设备由于集成了多种镜头于一身,因此不再局限于近景拍摄的单一模式,而是发展了远景拍摄等其他模式。以智能手机这种电子设备为例,用户常常使用手机拍近处或远处的景观,最常见的远处景物的拍摄就是拍月亮。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高倍的长焦镜头进行拍摄,以获得清晰的景物图像,再将景物图像与主摄镜头拍摄的整体景观图像进行融合,形成既有整体环境氛围又具有清晰细节的月亮图像。然而,由于长焦镜头倍数非常高,可以达到30x放大,用户轻微手抖造成的取景偏移,都会导致月亮飘出到取景范围外,造成拍摄的失败。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设置使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尽可能的小,进而使长焦镜头的取景范围尽可能大,同时将目标图像放大后锁定在预设位置,使用户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电子设备均能拍摄到目标景物,提升了电子设备拍摄场景下的防抖效果,提高了拍摄的成功率,使用户具有更加良好的拍摄感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图1是相关技术中拍摄图像处理的效果示意图,具体为拍摄月亮图像的处理效果示意图。如图1A所示,是采用高放大倍数的长焦镜头拍摄的月亮图像,由于是高放大倍数,所以月亮这个目标图像很大,且位于图像的右上角。与此同时,主摄像头也在拍摄,由于主摄镜头无放大倍数或放大倍数较小,因此可以拍摄到较小的月亮及其周围的其他景观,为了便于用户观察拍摄情况,将长焦镜头的预览窗口叠加在主摄镜头的预览窗口之上。如图1B所示,长焦图像预览窗口悬浮在主摄图像预览窗口的右上角,由于未对长焦图像中的月亮图像做任何处理,因此长焦图像中月亮也位于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右上角,虚线框为一种提示线框,用于提示用户在主摄镜头中,能够拍摄到长焦月亮的取景范围,可以发现,此时用户只要稍微向右偏移取景,则月亮将飘出取景框外,造成长焦镜头的取景失败,最终导致拍摄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手机的长焦镜头的光学放大倍数相对较小,例如是5x,为了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会辅助以数字变焦,当具有6倍的数字变焦时,长焦镜头的整体放大倍数为5x*6=30x,这意味着只有在主摄镜头取景面积的1/30对应的取景范围内,才能在长焦镜头和主摄镜头中均出现月亮,用户稍微手抖,就可能会造成拍摄失败。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用户拍摄困难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拍摄预览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申请提供的拍摄预览方法不局限于对月亮的拍摄预览,任何远景,如天上飞机、海上船舶,任何近景,如人物、植物、显示器图像都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完成拍摄,而本申请采用月亮作为景象拍摄预览的一种示例。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月亮拍摄过程中拍摄预览方法的流程图,图3提供了月亮拍摄过程中拍摄预览方法的效果示意图,拍摄预览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主摄镜头与长焦镜头同时拍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摄镜头与长焦镜头同时开启进行拍摄,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设置成尽可能小。
步骤S121:获取主摄拍摄图像。
步骤S122:获取长焦拍摄图像。
由于用户在拍摄时,是对目标景物的持续拍摄,因此长焦镜头与主摄镜头在拍摄过程中,会分别生成长焦视频流与主摄视频流,而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摄拍摄图像与长焦拍摄图像就是基于长焦视频流与主摄视频流采样获得的长焦视频帧与主摄视频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摄镜头拍摄获得主摄拍摄图像,参考图3A,长焦镜头拍摄获得长焦拍摄图像,参考图3B,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较小,因此长焦拍摄图像中目标图像相对较小,即月亮相对较小。
步骤S130:对长焦拍摄图像进行目标图像的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C所示,长焦镜头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人工智能的卷积神经网络被识别出来,同时,为了在步骤S140中的放大不产生形变,将图像提取框的长宽比设置成与长焦镜头的拍摄图像的长宽比相同,参见图3D。
值得注意的是,图3C采用了最小矩形框对目标图像进行了圈定并输出,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框对目标图像进行圈定并输出;同时,实际应用中,矩形框也不一定是能够圈定目标图像的最小矩形框,最小矩形框仅是一种实施方式,更有利于图像的有效放大。
步骤S140:放大目标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E所示,根据上一步骤中获得的提取框,将目标图像放大,由于目标图像处于提取框的中间位置,因此在等比例缩放时,目标图像仍然可以处于中间位置。
步骤S150:预览叠加显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F所示,放大的长焦拍摄图像显示在长焦图像预览窗口中,由于该预览窗口是帮助用户观察确定目标图像的拍摄情况是否满足拍摄条件或拍摄要求,因此作为辅助窗口悬浮设置在主摄图像预览窗口的上方,且长焦图像预览窗口小于主摄图像预览窗口,这样方便用户随时观察主摄图像的拍摄情况,悬浮设置的位置可以在任何位置,但是为了不遮挡主摄图像,一般设置在主摄图像预览窗口的角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拍摄时,会根据预览窗口中的图像显示,持续调整主摄镜头及长焦镜头,使预览窗口中显示的图像满意,此时为满足拍摄条件。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拍摄条件为电子设备中程序预设,电子设备会根据预设的拍摄条件,判断当前拍摄的图像是否满足要求,进而进入后续的图像融合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图3F中的虚线框为一种提示线框,用于提示用户在主摄镜头中,能够拍摄到长焦月亮的取景范围,可以发现,对比于图1相关技术中的主摄镜头的取景范围,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拍摄预览方法能够使主摄镜头的取景范围明显扩大,不会因为用户的手抖而导致月亮飘出取景框外,极大地提升了防抖效果,降低了拍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预览阶段中步骤S110至步骤S150是循环过程,即上述步骤中的每一步都是针对实时传输的视频流中的视频帧进行的,因此实现了实时的视频级的预览。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预览方法,通过将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设置的尽可能小,使长焦镜头的取景范围尽可能大,使长焦拍摄图像细节清晰,再将长焦镜头拍摄的目标图像放大后锁定在长焦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实现了多重的防抖效果。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融合方法的流程图,图5提供了图像融合方法的效果示意图,图像融合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获取拍摄图像。
步骤S221:获取长焦拍摄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A所示,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较小,因此长焦拍摄图像中目标图像相对较小,即月亮相对较小。
步骤S222:获取主摄拍摄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摄镜头的拍摄与普通主摄镜头的拍摄相同。
步骤S230:对长焦拍摄图像进行目标图像的检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长焦镜头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人工智能的卷积神经网络被识别出来,例如,采用在大规模图像数据集ImageNet上训练过的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对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同时,为了在下一步骤中对目标图像的放大不产生形变,将图像提取框的长宽比设置成与长焦镜头的拍摄图像的长宽比相同。
步骤S240:放大目标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目标图像的检测完成之后,对目标图像进行放大,得到图5C。
步骤S250:融合主摄拍摄图像与放大后的目标图像,最终获得拍摄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主摄图像与放大后的目标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既有整体环境氛围又具有清晰细节的月亮图像,如图5D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拍摄预览方法是循环进行的,图像融合方法是针对每一次用户按下快门后的对当前长焦图像和主摄图像的融合。
为了能够展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预览方法与图像融合方法而进行拍摄的全流程,即预览阶段用户按下快门后进入图像融合阶段,对两个方法共同作用后完成了拍摄过程进行流程展示。
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的流程图,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智能手机为拍摄方法的执行主体,更为具体地,以安卓手机为例。在进入一些拍摄模式时,Android平台会提供对应的设置好放大倍数的现成接口,用于控制摄像头的放大倍数,但是本申请提供的拍摄方法,不使用现成接口的放大倍数,而是自行设置放大倍数,且使放大倍数最小,即使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例如,智能手机的长焦镜头的光学放大倍数一般是5x,那么在本实施例中,就选取5x作为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这样可以使主摄镜头取景面积的1/5对应的取景范围内就能够保证长焦镜头与主摄镜头均能成功取景,能够使用户更加方便快速的完成景物拍摄。
步骤S320:获取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传统人工特征提取的目标检测技术进行目标图像的获取,例如Viola-Jones检测器、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方向梯度直方图)检测器、DPM(Deformable Part Model,可变形部件模型)检测器等。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的目标检测技术,例如R-CNN模型、SPPNet模型、Fast-RCNN模型、Faster-RCNN模型、Feature Pyramid Networks模型等。
在一个拍月亮的实施例中,通过最小矩形包围框包围目标图像,完成目标图像的识别,然后获取最小矩形包围框的中心点,并形成包含最小矩形包围框的图像提取框,其中图像提取框的长宽比与长焦拍摄图像的长宽比相同;图像提取框的长宽比与长焦拍摄图像的长宽比相同,这样在后续缩放的步骤中,能够保证目标图像不发生形变,进而使拍摄出的图像更加准确真实。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一种能够实现目标检测与识别的算法均可以被应用到此步骤中,由于目标检测不是本申请所要阐述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步骤S330:获取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放大目标图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插值法放大目标图像,差值法可以为最近邻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双三次插值法。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一种能够实现目标图像放大的算法均可以被应用到此步骤中,由于图像缩放不是本申请所要阐述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步骤S340:显示并锁定放大后的目标图像至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长焦预览窗口悬浮设置于主摄预览窗口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放大后的目标图像显示在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中心位置,而长焦图像预览窗口是一个远小于主摄图像预览窗口的小窗口,位于主摄图像预览窗口的右上角,而由于目标图像是基于图像检测提取出来的图像,不受目标图像在长焦图像中的位置影响,因此,可以将目标图像锁定在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中心位置,即对于预览状态下的每一帧视频图像,都能将目标图像显示在中心位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目标图像飘动的问题,用户在实际拍摄时,只要保证镜头移动下,主摄图像预览窗口中的目标图像位置合适,且长焦图像预览窗口中存在目标图像,就能够实现景物的成功拍摄。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主摄图像预览窗口具有提示线,这些提示线标定了长焦镜头的取景范围,即提示用户在移动主摄镜头变换取景时,不要让目标景物超出提示线的范围,否则会造成长焦镜头的取景失败。提示线的存在能够帮助用户更好的把握镜头取景的移动范围,提高景物拍摄的成功概率,增加取景的自由度。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预设位置可以为除中心位置的其他预设位置,此预设位置可以是系统提前设定,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或喜好自行设定。
步骤S350:融合放大后的目标图像与主摄拍摄图像,获得最终拍摄图像。
融合是指将多帧图像按照一定规则生成最终的图像的操作。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线性加权、非线性加权融合、多帧降噪算法、主成分分析的融合、金字塔变化、小波变化等融合方法将多帧图像融合。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最终拍摄图像是指在一次图像拍摄过程获得的最终的图像。电子设备通过将长焦镜头拍摄的放大后的目标图像和主摄拍摄图像融合,得到最终拍摄图像时,可以将最终拍摄图像存储至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还可以展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基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案,能够使用户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电子设备均能拍摄到目标景物,提升了电子设备景物拍摄场景下的防抖效果,提高了景物拍摄的成功率,使用户具有更加良好的拍摄感受。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输入单元100,输入单元100包括主摄镜头1001与长焦镜头1002,能够对外界的景物进行拍摄。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能够拍摄具有重叠区域的图像,长焦镜头与主摄镜头在电子设备的同一侧,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一个拍摄装置可以有多个长焦镜头或主摄镜头。
长焦镜头参数设置单元200,能够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
图像处理单元300,能够获取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图像处理单元还能获取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放大目标图像。
图像显示单元400,包括显示器4001,显示器4001能够显示主摄图像预览窗口与悬浮设置在主摄预览窗口上的长焦图像预览窗口,为了方便用户观察预览图像,图像显示单元能够将放大后的目标图像显示并锁定在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
图像融合单元500,能够融合放大后的目标图像与主摄拍摄图像,获得最终拍摄图像。
存储器600,存储器600包括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机应用程序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预览方法以及图像融合方法。
处理器700,能够运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预览方法以及图像融合方法。
基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能够使用户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电子设备均能拍摄到目标景物,提升了电子设备景物拍摄场景下的防抖效果,提高了景物拍摄的成功率,使用户具有更加良好的拍摄感受。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S150,图4的方法步骤S210至250,图6的方法步骤S310至S350。
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或者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例如,被上述网络设备实施例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拍摄预览方法与图像融合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S150,图4的方法步骤S210至250,图6的方法步骤S310至S35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终端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拍摄预览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所述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
获取所述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
获取所述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并放大所述目标图像;
显示并锁定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至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所述长焦图像预览窗口悬浮设置于主摄图像预览窗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所述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包括:
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为所述电子设备的最小光学放大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执行所述拍摄预览方法中的步骤,直至满足拍摄条件;其中,所述拍摄条件包括预设拍摄条件或用户实际使用的拍摄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实时拍摄得到长焦视频流,所述主摄镜头实时拍摄得到主摄视频流;
所述获取所述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长焦视频流获得长焦视频帧,确定所述长焦视频帧为所述长焦拍摄图像;
根据所述主摄视频流获得主摄视频帧,确定所述主摄视频帧为所述主摄拍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包括:
根据图像处理中的目标检测技术,获得能够包围所述目标图像的矩形包围框;
根据所述矩形包围框,获得所述目标图像。
其中,所述目标检测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基于传统人工特征提取的目标检测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的目标检测技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矩形包围框,获得所述目标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矩形包围框的中心点;
基于所述中心点,形成包含所述矩形包围框的图像提取框,其中所述图像提取框的长宽比与所述长焦拍摄图像的长宽比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包括所述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所述目标图像包括:
采用插值法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放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摄图像预览窗口中显示有提示线,所述提示线用于标定所述长焦镜头的取景范围。
10.一种图像融合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拍摄预览方法得到的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与所述主摄拍摄图像;
融合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与所述主摄拍摄图像,获得最终拍摄图像。
11.一种拍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长焦镜头参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使所述长焦镜头对应的取景范围最大;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长焦镜头的长焦拍摄图像与主摄镜头的主摄拍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长焦拍摄图像中的目标图像以及放大所述目标图像;
图像显示单元,包括用于显示主摄拍摄图像的主摄图像预览窗口与悬浮设置在所述主摄预览窗口上的用于显示长焦拍摄图像的长焦图像预览窗口,所述图像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被锁定的所述放大后的目标图像至长焦图像预览窗口的预设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参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长焦镜头的放大倍数为最小光学放大倍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图像处理中的目标检测技术,获得能够包围所述目标图像的矩形包围框;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矩形包围框的中心点,并形成包含所述矩形包围框的图像提取框,其中所述图像提取框的长宽比与所述长焦拍摄图像的长宽比相同。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长焦镜头、主摄镜头、显示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摄预览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拍摄预览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融合方法。
CN202111473660.8A 2021-11-29 2021-11-29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2088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660.8A CN116208846A (zh) 2021-11-29 2021-11-29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21449 WO2023093274A1 (zh) 2021-11-29 2022-09-26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3660.8A CN116208846A (zh) 2021-11-29 2021-11-29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8846A true CN116208846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06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3660.8A Pending CN116208846A (zh) 2021-11-29 2021-11-29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8846A (zh)
WO (1) WO202309327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66033A4 (en) * 2015-10-19 2018-09-19 Corephotonics Ltd. Dual-aperture zoom digital camera user interface
CN113489894B (zh) * 2019-12-25 202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长焦场景下的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11541845B (zh) * 2020-04-30 2022-06-2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73007B (zh) * 2021-06-24 2023-04-1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3274A1 (zh)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189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capture targeting
TWI706379B (zh) 圖像處理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和儲存介質
WO2019134516A1 (zh) 全景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7088678A1 (zh) 长曝光全景图像拍摄装置和方法
CN113973190A (zh) 视频虚拟背景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887609B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53288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366995B1 (ko) 이미지 처리 모델의 훈련 방법, 장치 및 매체
CN112887610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459770B (zh) 数字拍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050022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365910B (zh) 一种自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39166A (zh) 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022549B (zh) 拍摄构图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488128B (zh) 一种自动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CN115496664A (zh) 一种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08846A (zh) 拍摄预览方法、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40420B (zh) 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2653841B (zh) 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071009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JP2013179614A (ja) 撮像装置
CN113315903A (zh) 图像获取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873160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334241B (zh) 对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摄像设备
CN115037879A (zh) 拍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