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8215A -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8215A
CN116208215A CN202111443629.XA CN202111443629A CN116208215A CN 116208215 A CN116208215 A CN 116208215A CN 202111443629 A CN202111443629 A CN 202111443629A CN 116208215 A CN116208215 A CN 116208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mo
compensation
signal
target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36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麟云
沈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4436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821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7984 priority patent/WO20230981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8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8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31Compensation of the diversity switching process for non-uniform properties or faulty operations of the switches used in the diversity switching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信号补偿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状态,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在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强度确定所述多个MIMO通道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下,确定导致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确定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并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直到检测到所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使得可以保证多个MIMO通道信号接收的均衡性,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吞吐性能。

Description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空口(New Radio,NR)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multi output,MIMO)在手机中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如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al,TDD)频段的N78、N79、N41和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频段的N1、N3都会有4*4MIMO,从而实现4路信号的高速的吞吐传输。而由于当前设计的原因,如4路MIMO通道中存在的器件损耗,线路损耗,天线效率的差异,导致4路MIMO接收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性影响对于现有设计难以避免,如何进行补偿调整,是当前5G终端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使得可以保证多个MIMO通道信号接收的均衡性,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吞吐性能。
为至少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补偿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状态,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在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强度确定所述多个MIMO通道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下,确定导致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确定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并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直到检测到所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
为至少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信号补偿方法。
为至少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号补偿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补偿方法,检测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并在根据信号接收强度确定多个MIMO通道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下,再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然后确定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并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直到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本实施例中,在确定MIMO通道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下,根据分析出的出现该不均衡现象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直到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由于是根据出现不均衡现象的不同原因,针对性的采取了对应的补偿方式,能够进行自适应的信号补偿,因此可以提高信号补偿的有效性,保证电子设备的各路MIMO的接收均衡性,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吞吐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一种信号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MIMO路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调整LNA的增益的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可以控制旁路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包含衰减网络的MIMO通道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切换天线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调整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基站的实现过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实现信号补偿方法的终端中的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另一种信号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简单说明:
MIMO吞吐的木桶原理:某一频段的NR MIMO天线由两个或四个天线组成,一个负责主发射和主接收,另外一个或三个负责分集或MIMO接收,即最多有4个RX天线,当4个RX天线中的一个接收质量如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信号噪声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很差时,即使另外三个天线接收性能很好,某一个很强,最后合集的吞吐率也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4个天线RSPR都很均衡,即使每个都不冒尖,最后合集的吞吐率也会很高,4条RX天线的RSRP就等于一个木桶的四个维度木板,遵循木桶原理,不能有短板,否则这个木桶能承载的吞吐上限就会受到某一个RX路径的制约。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多个MIMO通道信号接收的均衡性,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吞吐性能,提供了一种信号补偿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能工作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状态,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NR MIMO功能的终端、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CPE)等,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能够工作在MIMO状态,该信号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参考图1,包括:
步骤101:检测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
步骤102:在根据信号接收强度确定多个MIMO通道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下,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
步骤103:确定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并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直到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MIMO通道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下,根据分析出的出现该不均衡现象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直到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由于是根据出现不均衡现象的不同原因,针对性的采取了对应的补偿方式,能够进行自适应的信号补偿,因此可以提高信号补偿的有效性,保证电子设备的各路MIMO的接收均衡性,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吞吐性能。
在步骤101中,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也可以理解为多个MIMO通道中的信号质量,信号接收强度越大,可以认为信号质量越好。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可以通过抓取终端等电子设备接收的基站发送的信号解析得到。比如,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确定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每个MIMO通道中接收的基站发送的信号的RSRP、信噪比、误码率、吞吐率等。比如,当通过每个MIMO通道的RSRP,确定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时,可以将每个MIMO通道的RSRP视为每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当通过RSRP、信噪比、误码率、吞吐率确定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时,可以结合RSRP、信噪比、误码率、吞吐率综合判定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
在步骤102中,电子设备可以先根据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确定多个MIMO通道是否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如果确定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再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
其中,根据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确定多个MIMO通道是否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的方式可以为:获取任意两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的差值,如果存在大于预设的均衡阈值的差值,则认为多个MIMO通道是否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如果不存在大于预设的均衡阈值的差值,则认为多个MIMO通道是不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即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预设的均衡阈值可以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为2dB,旨在表明多个MIMO通道之间的信号接收强度差距不大。
步骤102中提到的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以下任意之一: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对电子设备的握姿原因、电子设备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等。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终端的当前使用场景,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
下面对电子设备的握姿原因进行介绍:电子设备以终端为例,终端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放置在手上,手握会捏住或靠近某一个NR的MIMO天线,导致该MIMO天线的效率锐减,从而影响多个MIMO天线之间的均衡性。终端以手机为例,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手指或手掌接触到手机边框对应的位置时,会形成的一定的阻挡效应,将NR信号大部分阻挡或衰减掉。如果手机边缘的某一个区域有手指或手掌握持,且握持位置刚好是某个MIMO天线的位置或附近,则可以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为:对手机的握姿原因。
下面对电子设备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进行介绍:电子设备以终端为例,由于终端所处范围内的5G基站数量有限,终端某一个NR频段的多个MIMO天线相对于基站存在的方向性差异问题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的某一个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远离基站或有一定的夹角,则该天线的RSRP信号会较弱,而如果终端的某一个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指向基站,则该MIMO天线的RSPR信号会较强,这样的强弱差异就是因为电子设备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造成的,最终可能导致MIMO接收失衡,进而影响吞吐率。也就是说,如果多个MIMO天线中,同时存在辐射方向远离基站或与基站有一定夹角的MIMO天线和辐射方向指向基站的天线,则可以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为:电子设备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上述的一定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先设置,本实施例对夹角的具体大小不作限定,该一定夹角用于表征辐射方向与基站之间的夹角较大。
在一个例子中,如果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既不是对电子设备的握姿原因,也不是电子设备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则可以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为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
在步骤103中,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并根据确定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直到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预先设置对应的补偿方式,不同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不完全相同。比如,对于多个MIMO通道中信号接收强度较大的MIMO通道,进行信号衰减,以降低该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对于多个MIMO通道中信号接收强度较小的MIMO通道,进行信号增强,以降加该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最终使得多个MIMO通道能够达到信号接收均衡的状态。其中,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达到信号接收均衡可以理解为: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中任意两个MIMO通道之间的信号接收强度的差值均小于预设的均衡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吞吐业务;确定吞吐业务的特征;在根据吞吐业务的特征确定需要打开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情况下,打开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其中,吞吐业务的特征可以包括:吞吐需求量、吞吐业务对总灵敏度的要求,吞吐业务所处的场景,比如强信号场景、中信号场景、弱信号场景。吞吐需求量越高、对总灵敏度的要求越高、吞吐业务所处的场景的信号越强,打开的MIMO通道的数量越多。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先进行当前MIMO业务的检测,这里的业务指电子设备的吞吐业务,包括上行吞吐和下行吞吐两部分,下行吞吐包括单输入单输出(simple input simpleoutput,SISO)、2X2MIMO、4X4MIMO,上行吞吐包括SISO和2X2MIMO。同时,业务还分为强信号,中信号,弱信号等多个场景。MIMO路径的示意图可以参考图2,图2中包括4个MIMO通道,4个MIMO通道中的MIMO天线分别为:TRX天线、分级天线、PRxMIMO天线、DRxMIMO天线。TRX天线对应SISO,TRX天线和分级天线形成2X2MIMO,TRX天线、分级天线、PRxMIMO天线、DRxMIMO天线一起形成4X4MIMO。当检测到当前的电子设备需要高吞吐量需求时,先判断当前的高吞吐需求是上行还是下行,进而判断吞吐需求量,从而根据吞吐需求量,打开对应的MIMO通道数,可以理解的是,吞吐需求量越高,打开的MIMO通道数越多。同时,当电子设备工作在弱信号场景下,对总灵敏度有一定要求时,则也需要打开一定的MIMO通道,比如对总灵敏度的要求越高,需要打开的MIMO通道数越多。步骤101中检测的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可以包括打开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的情况下,补偿方式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增益补偿和/或衰减补偿。
在补偿方式包括LNA增益补偿的情况下,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对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有利于对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导致的信号接收不均衡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其中,第一目标MIMO通道可以为需要进行LNA增益补偿的通道,LNA增益补偿可以包括增大LNA增益或是减小LNA增益,比如,如果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大于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则可以减小第一目标MIMO通道中的LNA增益,如果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小于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则可以增大第一目标MIMO通道中的LNA增益。该第三目标MIMO通道可以为多个MIMO通道中除第一目标MIMO通道之外的一个MIMO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对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包括:根据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的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调整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以使在调整后的增益的作用下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与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强度差值小于预设的均衡阈值。比如,调整LNA的增益的方式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的方式实现:
步骤301:确定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步骤302:确定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其中,所述增益等级与增益对应,且所述增益等级越大,增益越小;
步骤303:将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当前增益等级调整为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
在步骤301中,电子设备可以计算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在步骤302中,电子设备内的LNA一般包括多个增益等级,如0、1、2、3、4、5、......、N级,0级对应的增益最大,N级对应的增益最小,如:N=7,则增益等级7对应的增益最小。比如,图4中,LNA1的增益等级为Gain1[0,N],假设第一目标MIMO通道为LNA1所在的MIMO通道,则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包括前级滤波器SAW1、LNA1、后级滤波器SAW1-2、主天线。当第一目标MIMO通道中的LNA1的增益等级为M,M<=N,且当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高于或低于其他MIMO通道即第三目标MIMO通道时,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映射关系得到与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其中,预设的映射关系可以在电子设备出产前测试得到,映射关系具体为:每一个增益等级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增加量及减少量,比如,从M级升到M+1级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减少量、从M+1级降到M级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增加量、从M级升到M+3级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减少量、从M+3级降到M级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增加量等。如果第一目标MIMO通道和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为正的强度差值,则该正的强度差值可以视为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应该减少的减少量,根据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1的当前增益等级、接收信号强度应该减少的减少量以及上述的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类似的,如果第一目标MIMO通道和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为负的强度差值,则该负的强度差值可以视为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应该增加的增加量,根据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1的当前增益等级、接收信号强度应该增加的增加量以及上述的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
在步骤303中,电子设备确定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后,可以将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当前增益等级调整为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
本实施例中,通过LNA增益补偿,有利于利用在不需要增加额外器件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MIMO通道中的LNA实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通过调整LNA的增益等级,可以方便准确的对LNA的增益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之后,还包括:在达到增益饱和且还未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的情况下,通过旁路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不工作,直到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质量均衡。其中,达到增益饱和可以理解为LNA的增益已经调整到最大,也就是说如果LNA的增益已经调整到最大还未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则可以通过旁路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不工作,直到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质量均衡。LNA的前级滤波器即为位于LNA前面的滤波器,LNA的后级滤波器即为位于LNA后面的滤波器。参考图4,LNA1的前级滤波器即为SAW1,LNA1的后级滤波器即为SAW1-2。旁路可以理解为使被旁路的滤波器短路,要旁路的滤波器为SAW1,则可以控制将SAW1短路。
具体通过旁路控制信号控制前级滤波器还是后级滤波器不工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比如,可以先通过旁路控制信号控制前级滤波器不工作,再检测多个MIMO通道是否达到信号质量均衡,如果达到信号质量均衡则不再控制其他滤波器不工作,如果达不到信号质量均衡,则可以通过旁路控制信号控制后级滤波器不工作,如果依然达不到信号质量均衡,则可以同时通过旁路控制信号控制前级滤波器和后级滤波器均不工作。
比如,可以参考图4,电子设备中的射频主芯片可以向需要旁路的滤波器(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对应的旁路ByPass通路发送ByPass通路控制信号(即旁路控制信号),通过ByPass通路控制信号控制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不工作。通过旁路控制信号可以将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短路,从而使得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不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是以射频主芯片发送ByPass通路控制信号为例,在具体实现中,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器件发送ByPass通路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LNA的增益饱和后的解决方式,有利于在LNA的增益饱和的情况下,采用旁路其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方式进一步进行补偿调整,以达到准确的MIMO均衡状态。
在补偿方式包括衰减补偿的情况下,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启动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以衰减所述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有利于对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导致的信号接收不均衡进行针对性的衰减补偿。其中,第二目标MIMO通道可以为多个MIMO通道中接收信号强度较大的需要进行接收信号强度衰减的MIMO通道。每个MIMO通道中可以均设置衰减网络,以在需要进行信号强度衰减时启动,从而实现该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的衰减。
在一个实施例中,LNA增益补偿可以理解为一种固定增益补偿,衰减补偿可以理解为一种非固定增益补偿。当需要进行固定增益补偿时,可以使用LNA增益补偿这一种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当需要进行非固定增益补偿时,可以使用衰减补偿这一种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
在一个实施例中,衰减网络包括第一衰减网络和/或第二衰减网络;第一衰减网络设置在MIMO通道中的LNA和MIMO天线之间,用于衰减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第二衰减网络设置在MIMO通道中的MIMO天线上,用于通过调节MIMO天线的效率,以衰减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第一衰减网络可以理解为在信号的传导路径上进行的信号强度衰减,第二衰减网络可以理解为在信号的天线路径上进行的信号强度衰减。
比如,可以参考图5,第一衰减网络为图中的L6-1,第二衰减网络设置在图中的L6-2。多个MIMO通道包括图中的4个MIMO通道,每个MIMO通道上包括LNA和MIMO天线,4个MIMO通道上的LNA可以分别为如图5中的LNA1、LNA2、LNA3、LNA4,4个MIMO通道上的MIMO天线可以分别为如图5中的主天线、分集天线、PRxMIMO天线、DRxMIMO天线。MIMO通道中的LNA和MIMO天线之间设置的第一衰减网络可以包括如图5所示的可调衰减网络1、可调衰减网络2、可调衰减网络3、可调衰减网络4。第二衰减网络也可以称为天线效率衰减模块,具体可以为调谐器件,该调谐器件可以放置在每个MIMO天线上以在启动时用于调整MIMO天线的天线效率,这里的调整主要是指降低即第二衰减网络在启动时,可以用于降低其所设置的MIMO天线的天线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启动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射频主芯片向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发送衰减网络控制信号,通过该衰减网络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启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是以射频主芯片发送衰减网络控制信号为例,在具体实现中,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器件发送衰减网络控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衰减网络包括第一衰减网络和第二衰减网络,第一衰减网络能够衰减的衰减程度大于第二衰减网络能够衰减的衰减程度。当信号接收不均衡差距不大时,可以由第二衰减网络微调达到均衡;当信号接收不均衡差距较大时,先由第一衰减网络负责粗调,再经第二衰减网络微调,达到信号接收均衡。其中,信号接收不均衡差距不大可以理解为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与多个MIMO通道中除第二目标MIMO通道之外的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差距不大,可以理解为两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预设差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的情况下补偿方式包括:LNA增益补偿和衰减补偿,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对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在达到增益饱和且还未检测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的情况下,启动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以衰减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也就是说,可以采用LNA增益补偿和衰减补偿两种补偿方式结合来进行信号补偿。
在实际场景中,4路MIMO通道可能会存在2高2低、3高一低、1高3低等多种复杂情况。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补偿原则进行补偿:优先增强接收信号强度较弱的MIMO通道的信号,若已无法继续增强,再衰减接收信号强度较强的MIMO通道的信号,使4路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均衡。其中,增强接收信号强度较弱的MIMO通道的信号即可以采用LNA增益补偿,以增大LNA增益来实现,衰减接收信号强度较强的MIMO通道的信号即可以采用上述的衰减补偿方式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LNA的增益饱和后的解决方式,有利于在LNA的增益饱和的情况下,采用衰减补偿进一步进行补偿调整,以达到准确的MIMO均衡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导致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对电子设备的握姿原因的情况下,补偿方式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握姿补偿、LNA增益补偿、衰减补偿;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握姿补偿的情况下,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确定对电子设备的握姿所影响的MIMO天线,并将所影响的MIMO天线切换到目标天线上;其中,目标天线为电子设备中除多个MIMO通道中的各MIMO天线之外的不受握姿影响的天线;在补偿方式包括LNA增益补偿的情况下,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对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在补偿方式包括衰减补偿的情况下,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启动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以衰减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其中,LNA增益补偿和衰减补偿在上文已经描述过,下面以电子设备为手持终端为例,对握姿补偿进行说明:
手持终端在工作过程中,手握会捏住或靠近某一个MIMO天线,从而影响该MIMO天线的信号接收,此时手持终端可以定位到具体是哪个MIMO天线受到影响,即手持终端可以确定对该手持终端的握姿所影响的MIMO天线。手持终端中除了MIMO天线之外还包括其他天线,手持终端可以在其他天线中确定不受对该手持终端的握姿所影响的目标天线,并将对该手持终端的握姿所影响的MIMO天线切换到目标天线。
比如,可以参考图6,图6中,RX0、RX1、RX3、RX4分别为4个MIMO通道中的MIMO天线,RX0-2、RX4-2分别为手持终端上除MIMO天线之外的其他天线。假设,RX0和RX4为对手持终端的握姿所影响的MIMO天线,RX0-2、RX4-2为不受对该手持终端的握姿所影响的天线,则可以将RX0切换到RX0-2,将RX4切换到RX4-2。其中,天线的切换方法可以通过DPDT双刀双掷等开关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对电子设备的握姿原因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采用上述的LNA增益补偿和/或衰减补偿进行信号补偿,也可以先使用握姿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再通过LNA增益补偿和/或衰减补偿微调达到多个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均衡。其中,先使用握姿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适用于天线效率锐减严重而无法补偿的情况。
本实施例有利于对握姿原因导致的信号接收不均衡进行针对性的补偿。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电子设备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的情况下,补偿方式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方向性补偿、LNA增益补偿、衰减补偿;在补偿方式包括方向性补偿的情况下,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调整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基站;其中,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强度;或,将第一目标MIMO天线切换到第二目标天线上;其中,第二目标天线为电子设备中除多个MIMO通道中的各MIMO天线之外的天线,且第二目标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或,指引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改变相对于基站的朝向,以使用户改变朝向后朝向基站的位置;在补偿方式包括LNA增益补偿的情况下,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对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在补偿方式包括衰减补偿的情况下,步骤103中提到的根据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启动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以衰减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其中,LNA增益补偿和衰减补偿在上文已经描述过,下面以电子设备为终端为例,主要对方向性补偿进行说明:
方向性补偿方式一:调整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基站;其中,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强度;第一预设强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用于表征接收信号强度较弱。调整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可以具体为调整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主辐射方向,通过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基站,有利于增强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天线匹配及tunner调谐器件,调整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使其尽可能朝向基站侧,以增强其信号强度,以助于多个MIMO通道回到均衡状态。
方向性补偿方式二:将第一目标MIMO天线切换到第二目标天线上;其中,第二目标天线为电子设备中除多个MIMO通道中的各MIMO天线之外的天线,且第二目标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第二预设强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用于表征接收信号强度较强。也就是说,第一目标MIMO天线为各MIMO天线中接收信号强度较弱的MIMO天线,第二目标天线为终端中除各MIMO天线之外的其他天线中接收信号强度较强的天线。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DPDT等开关,将信号弱的MIMO天线(第一目标MIMO天线)切换到信号较强的其他天线(第二目标天线)上去,以实现MIMO均衡性补充。
方向性补偿方式三:指引使用终端的用户改变相对于基站的朝向,以使用户改变朝向后朝向基站的位置。如果当前的终端的各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均背离于基站方向,信号传输受到阻挡,上述两种方向性补偿方式无效,则可引入方向性补偿方式三,比如终端通过UI界面,将当前所连接基站的位置图形化,并将基站与终端的位置关系方位化显示在UI界面上,指引用户改变终端相对于基站的朝向,以进行方向性MIMO补偿,以助于多个MIMO通道回到均衡状态。
本实施例有利于对方向性差异原因导致的信号接收不均衡进行针对性的补偿。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向性补偿方式一中所提到的:调整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基站,可以通过如图7所示的流程图实现:
步骤701:根据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确定基站的位置;
步骤702:根据基站的位置,分别确定基站与多个MIMO通道中的多个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的夹角值;
步骤703:根据夹角值,确定基站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
步骤704:根据相对位置,调整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基站。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调整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的方式,方便了对辐射方向进行准确有效的调整。
在步骤701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计算出与该电子设备连接的基站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702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基站的位置信息和多个MIMO通道中的多个MIMO天线的位置信息,分别计算基站与多个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的夹角值。
在步骤703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基站与多个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的夹角值,确定基站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该相对位置可以包括基站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角度等。
在步骤704中,电子设备得到与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后,可以得知当前需要调整的大致方向,从而根据该大致方向对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导致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电子设备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方向性补偿的同时,还可以同时采用LNA增益补偿、衰减补偿以进行辅助补偿,以达到更好的补偿效果,更好且更快速的达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实现信号补偿方法的终端中包括如图8所示的:业务侦测模块801、MIMO信号检测模块802、参数存储模块803、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LNA增益补偿模块805,衰减补偿模块806、握姿补偿模块807、天线方向性补偿模块808。下面对上述各个模块进行介绍:
业务侦测模块801和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相连,用于完成5G终端当前MIMO业务的检测。这里的业务指终端的吞吐业务,包括上行吞吐和下行吞吐两部分,下行吞吐含SISO、2X2MIMO、4X4MIMO,上行吞吐包括SISO和2X2MIMO。同时,终端业务还分为强信号,中信号,弱信号等多个场景。当业务侦测模块801检测到当前的终端需要高吞吐量需求时,先判断当前的吞吐需求是上行还是下行,进而判断吞吐需求量,从而打开对应的MIMO通道数。同时,当终端工作在弱信号场景下,对总灵敏度有一定要求时,则也需要打开一定的MIMO通道数。
MIMO信号检测模块802和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相连,用于终端MIMO信号的检测。当业务需求最大吞吐时,则需要MIMO的四个通道接收信号都属于均衡状态。这里的MIMO信号检测可以通过抓取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解析而成,终端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专门的关键字解析来得到每个频段的四个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其中,关键字包括:通过每路通道的RSRP、信噪比、误码率以及吞吐率等。假设,NR频段1的四路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分别为N1_RX0、N1_RX1、N1_RX2、N1_RX3。当N1_RXx之间的差异小于预设的均衡阈值,比如2dB,则认为是均衡的;反之,则认为是不均衡。
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与其他各模块相连,用于5G终端MIMO均衡性实时调整和控制。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根据当前业务侦测模块801检测到的业务需求打开需要的MIMO通道,再根据MIMO信号检测模块802检测到的各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判断是否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问题(也可以称为MIMO不均衡或MIMO失衡)。如果判断存在不均衡,则启动MIMO均衡控制调节功能。同时,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还负责控制方法的调用,由于引起MIMO失衡的因素很多,本实施例通过判断引入MIMO失衡的决定性因素来调用对应的补偿模块,从而采用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如是引起MIMO失衡的原因为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即电路本身失衡或天线本身的效率差距,则可以调用LNA增益补偿模块805和/或衰减补偿模块806;如是引起MIMO失衡的原因为对终端的握姿,则可以调用握资补偿模块807,当然也可以调用LNA增益补偿模块805和/或衰减补偿模块806进行辅助补偿;如果引起MIMO失衡的原因为终端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则可以调用天线方向性补偿模块808,当然也可以调用LNA增益补偿模块805和/或衰减补偿模块806进行辅助补偿。
LNA增益补偿模块805与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相连,用于基于LNA的增益对MIMO均衡性进行补偿调整。终端内的LNA一般有多个增益等级,如0、1、2、3、4、5......N级,0级对应的增益最大,N级对应的增益最小,如N=7,则LNA等级7的增益最小。假设将RSRP作为接收信号强度,终端测试当前NR四路MIMO通道的RSRP,RSRP对应的LNA增益等级为M,M<=N,当此路MIMO通道的RSRP低于或高于其他路MIMO通道时,可以调整该通路的LNA增益等级到对应的补偿等级,如M-1或M+1级。LNA每一级对应的RSRP增加值及减少值可以通过出厂前测试得知,形成一个映射关系的表格存储在参数存储模块803中,由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进行实时访问和调用。同时,当LNA增益达到饱和状态时,即LNA增益无法再进一步增大时,还可以配合对应的SAWLESS辅助功能,通过ByPass控制信号将LNA前后级的1个或2个滤波器旁路ByPass掉,以进一步增强LNA的RSRP。通过ByPass控制信号将LNA前后级的1个或2个滤波器旁路ByPass掉,可以理解为:通过旁路控制信号控制LNA前后级的1个或2个滤波器不工作。
衰减补偿模块806与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相连,用于基于衰减补偿对MIMO均衡性进行补偿调整。当要进行非固定增益补偿时,可以调用衰减补偿模块806,通过两个子模块第一衰减补偿子模块8061和第二衰减补偿子模块8062实现。第一衰减补偿子模块8061是分别放置在每个MIMO通路上的可调衰减网络,直接衰减MIMO通路上的接收信号强度;第二衰减补偿子模块8062可以理解为天线效率衰减模块,通过在每个天线上放置调谐器件,调整天线的效率。
握姿补偿模块807与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相连,用于基于握姿检测进行MIMO均衡性实时调整。如果终端的边缘在某一个区域有手指或手掌握持,且握持位置刚好是NR的MIMO天线位置或附近,握姿补偿模块807会检测到该信号,定位到具体是哪个MIMO天线受到影响,然后将受影响的MIMO天线切换到其他不受影响的天线上去。在具体实现中,进行握姿补偿时,还可以调用LNA增益补偿模块805和/或衰减补偿模块806进行辅助补偿。
天线方向性补偿模块808与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804相连,用于基于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进行MIMO均衡性实时调整。天线方向性补偿主要是指对方向性差的MIMO天线的接收性能进行补偿,这里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即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性补偿方式一至三。在具体实现中,进行天线方向性补偿补偿时,还可以调用LNA增益补偿模块805和/或衰减补偿模块806进行辅助补偿。
本实施例中,通过LNA增益补偿,衰减补偿,握姿补偿,天线方向性补偿等方式来控制终端主动进行NR MIMO通道的信号补偿以及调整,保证终端NR的各路MIMO通道的接收均衡性,可以做到动态地调整某一个NR频段的4X4MIMO接收通道的状态,让其做到4路均衡以提升终端的吞吐性能,尤其是提升终端峰值上传和下载吞吐率的性能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补偿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参考图9,包括:
步骤901:终端系统开启MIMO均衡模式后,MIMO均衡动态控制模块控制终端进入NRMIMO均衡性调整模式;
步骤902:业务侦测模块对终端当前业务需求进行侦查和判断,打开需要的MIMO通道;
步骤903:MIMO信号检测模块检测当前NR各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
步骤904:判断MIMO失衡的原因;其中,当MIMO失衡的原因为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进入步骤905;当MIMO失衡的原因为对终端的握姿原因,进入步骤906;当MIMO失衡的原因为终端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进入步骤907;
步骤905:进行LNA增益补偿;
步骤906:进行握姿补偿;
步骤907:进行方向性补偿;
步骤908:当LNA增益饱和,进行衰减补偿;
步骤909:实时采集各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闭环调节直到检测到MIMO均衡。
其中,当MIMO失衡的原因为对终端的握姿原因,进行握姿补偿,同时仍然可以调用LNA增益补偿和衰减补偿动态调整。当MIMO失衡的原因为终端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进行天线方向性补偿,同时仍然可以调用LNA增益补偿和衰减补偿动态调整。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目前的5G终端由于工作频点高,用户的使用角度,手握姿势,周边障碍物影响都会直接影响到5G MIMO的传输效果,如果用户手持姿势不对,和终端所处的位置不对,和基站相对方向不同,5G MIMO信号各通路都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衰减。因此,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相对其角度的变化,相对基站方向变化,手握姿势的变化,来动态调整MIMO通路的均衡性,将能够较好的保证终端的各路MIMO的接收均衡性,有利于提升终端的吞吐性能。本实施例中通过NR MIMO均衡性设计,可以让终端根据场景需求和使用环境条件及NR业务需求进行MIMO均衡性调节,实现NR多路接收的差异化补充,以提高终端的峰值上下行吞吐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各示例均为为方便理解进行的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1002;其中,存储器10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能够执行上述的信号补偿方法。
其中,存储器1002和处理器1001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1001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1001。
处理器1001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10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0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
在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强度确定所述多个MIMO通道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的情况下,确定导致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
确定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并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直到检测到所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导致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电路或天线本身原因的情况下,所述补偿方式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增益补偿和/或衰减补偿;
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所述LNA增益补偿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对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
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所述衰减补偿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启动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以衰减所述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的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调整所述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以使在所述调整后的增益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强度差值小于预设的均衡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的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调整所述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三目标MIMO通道的接收信号强度之间的强度差值;
确定所述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其中,所述增益等级与增益对应,且所述增益等级越大,增益越小;
将所述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当前增益等级调整为所述强度差值对应的增益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之后,还包括:
在达到增益饱和且还未检测到所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均衡的情况下,通过旁路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前级滤波器和/或后级滤波器不工作,直到检测到所述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质量均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网络包括第一衰减网络和/或第二衰减网络;
所述第一衰减网络设置在所述MIMO通道中的LNA和MIMO天线之间,用于衰减所述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
所述第二衰减网络设置在所述MIMO通道中的MIMO天线上,用于通过调节所述MIMO天线的效率,以衰减所述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导致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姿原因的情况下,所述补偿方式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握姿补偿、LNA增益补偿、衰减补偿;
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握姿补偿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
确定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握姿所影响的MIMO天线,并将所述所影响的MIMO天线切换到目标天线上;其中,所述目标天线为所述电子设备中除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各MIMO天线之外的不受所述握姿影响的天线;
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LNA增益补偿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对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
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所述衰减补偿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启动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以衰减所述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导致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与基站的方向性差异原因的情况下,所述补偿方式包括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方向性补偿、LNA增益补偿、衰减补偿;
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方向性补偿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
调整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基站;其中,所述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强度;或,
将所述第一目标MIMO天线切换到第二目标天线上;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天线为所述电子设备中除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各MIMO天线之外的天线,且所述第二目标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或,
指引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改变相对于所述基站的朝向,以使所述用户改变朝向后朝向所述基站的位置;
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LNA增益补偿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对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通道上的LNA的增益进行补偿;
在所述补偿方式包括所述衰减补偿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信号接收不均衡的原因对应的补偿方式进行信号补偿,包括:
启动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二目标MIMO通道上的衰减网络,以衰减所述第二目标MIMO通道中的信号接收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基站,包括:
根据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确定基站的位置;
根据所述基站的位置,分别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多个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的夹角值;
根据所述夹角值,确定所述基站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调整所述多个MIMO通道中的第一目标MIMO天线的辐射方向,以使调整后的辐射方向朝向所述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吞吐业务;
确定所述吞吐业务的特征;
在根据所述吞吐业务的特征确定需要打开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情况下,打开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之后,还包括:
获取任意两个MIMO通道的信号接收强度的差值;
若存在大于预设的均衡阈值的差值,则确定所述多个MIMO通道存在信号接收不均衡。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所述的信号补偿方法。
CN202111443629.XA 2021-11-30 2021-11-30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208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3629.XA CN116208215A (zh) 2021-11-30 2021-11-30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107984 WO2023098112A1 (zh) 2021-11-30 2022-07-26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3629.XA CN116208215A (zh) 2021-11-30 2021-11-30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8215A true CN116208215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13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3629.XA Pending CN116208215A (zh) 2021-11-30 2021-11-30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8215A (zh)
WO (1) WO202309811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7044A1 (en) * 2008-08-20 2011-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lan stations
US9596065B2 (en) * 2012-10-24 2017-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SRS transmission for MIMO operation in LTE-A
CN104427601B (zh) * 2013-08-29 2018-02-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调整双通道室分系统中的通道功率方法和装置
US20210127284A1 (en) * 2019-10-25 2021-04-2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mitigating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8112A1 (zh) 2023-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1356B2 (en) Radio frequency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switching, and related products
US9392547B2 (en) Diversity receiver
CN103379553B (zh) 一种提高通信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45596A (zh)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sar值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799527B2 (en) Transmitting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switching
CN112153716B (zh) 一种传输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230035731A1 (en) Communication Link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Medium
CN111010206A (zh) 天线调谐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8124B (zh) 无线路由器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路由器
CN107733451A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07733450A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16208215A (zh) 信号补偿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61035B (zh)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及通信控制装置
CN207427128U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03490787B (zh) 处理设备内干扰的方法及控制器
CN113258944B (zh) Srs发射电路、方法和装置
CN116155331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7460138U (zh) 射频前端电路和移动终端设备
EP4376323A1 (en) Transmission path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756278A (zh) 一种基于蓝牙空口的gps-ota闭环测试方法
CN115118301B (zh) 射频电路和通信设备
CN106412945A (zh) 一种优化终端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TW202137632A (zh) 無線延展器及相關的天線選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