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7906A - 飞轮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飞轮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7906A
CN116207906A CN202310417351.1A CN202310417351A CN116207906A CN 116207906 A CN116207906 A CN 116207906A CN 202310417351 A CN202310417351 A CN 202310417351A CN 116207906 A CN116207906 A CN 116207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otor
flywheel
chamber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173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奋红
贺智威
柳哲
鄢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dera New Energy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dera New Energy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dera New Energy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dera New Energy Technology Y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173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7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7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7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2Additional mass for increasing inertia, e.g. flywheels
    • H02K7/025Additional mass for increasing inertia, e.g. flywheels for power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02K9/19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in which the rotor or stator space is fluid-tight, e.g. to provide for different cooling media for rotor and st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飞轮模组、第一隔离件及第二隔离件,其中,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以使壳体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填充有冷却液,电机定子收容于第一腔室,电机转子收容于第二腔室并能在电机定子驱动下相对壳体转动,飞轮模组收容于第二腔室,飞轮模组连接于电机转子并能随电机转子相对壳体转动,第二隔离件包覆于电机转子以隔离电机转子与冷却液。通过在收容飞轮模组的第二腔室中填充冷却液,使得飞轮模组与电机转子产生的热量能通过冷却液传递,实现散热效果,而设置第一隔离件与第二隔离件则有效避免了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被冷却液腐蚀。

Description

飞轮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轮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飞轮储能技术具备充放电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在电力调频、储能设备等领域具备绝佳的应用前景。
在飞轮储能装置中,通过电机带动飞轮模组高速旋转,将电网的电能暂时转化为飞轮模组的动能,从而将电能以飞轮模组的机械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再通过飞轮模组带动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经电力变换后供给电网。
但是,现有的飞轮储能装置一般是将飞轮模组设置于真空环境中运行,因此转子散热较为困难,导致转子冷却效果不佳,可能会导致电机或是飞轮模组过热。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储能装置,旨在提升对电机与飞轮模组的冷却效果,避免电机或是飞轮模组出现过热,实现对飞轮模组与电机转子的高效散热,同时也避免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被腐蚀。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包括:
壳体;
第一隔离件,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以使壳体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填充有冷却液;
电机定子,收容于第一腔室;
电机转子,收容于第二腔室,并能够在电机定子驱动下相对壳体转动;
飞轮模组,收容于第二腔室,飞轮模组连接于电机转子并能够随电机转子相对壳体转动;
第二隔离件,第二隔离件包覆于电机转子,以隔离电机转子与冷却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腔室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部与第二腔室部,飞轮模组包括相互连接的转轴与转盘;
其中,转轴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腔室部,转盘收容于第二腔室部,且电机转子设置于转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包括第一隔离部与第二隔离部,第一隔离部呈筒状设置,第二隔离部设于第一隔离部的一端且径向外延;
其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一隔离部围绕于转轴并与转轴间隔设置,第二隔离部与壳体密封适配并与转盘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电机定子套设于第一隔离部,且第一隔离部与电机定子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本体、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本体端和第二本体端,第一盖体与第一本体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盖体与第二本体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一隔离部与本体间隔设置,且电机定子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隔离部与本体之间,第二隔离部与本体密封适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一隔离部与第一盖体密封适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至少包括电机外壳、与电机外壳连接的飞轮外壳、与电机外壳连接的第一盖体以及与飞轮外壳连接的第二盖体;
其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一隔离件、第一盖体与电机外壳配合形成第一腔室的至少部分,第一隔离件、第二盖体与飞轮外壳配合形成第二腔室的至少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外壳和电机定子之间还设置有散热水套;
其中,当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时,第二隔离部与飞轮外壳连接,且第二隔离部与电机外壳和散热水套密封适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件为非金属隔离件,非金属隔离件至少覆盖于电机转子的外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飞轮储能装置还包括定子密封件,其中,电机定子的定子线圈嵌设于定子密封件,且定子密封件与电机定子和第一隔离件密封适配。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飞轮模组、第一隔离件及第二隔离件,其中,第一隔离件与壳体适配,以使壳体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第二腔室填充有冷却液,电机定子收容于第一腔室,电机转子收容于第二腔室,并能够在电机定子驱动下相对壳体转动,飞轮模组收容于第二腔室,飞轮模组连接于电机转子并能够随电机转子相对壳体转动,第二隔离件包覆于电机转子,以隔离电机转子与冷却液。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通过设置用于收容飞轮模组与填充冷却液的第二腔室,使得飞轮模组的至少部分浸泡在冷却液中,而飞轮模组与电机转子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却液传递到壳体以及壳体以外的空间,从而实现对飞轮模组与电机转子的高效散热。同时,飞轮储能装置还通过设置第一隔离件将电机定子与冷却液相互隔开,并通过设置第二隔离件将电机转子与冷却液相互隔开,有效避免了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被冷却液腐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适配于壳体以内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壳体与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件、电机转子及飞轮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件、电机转子及飞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飞轮储能装置;10、壳体;11、本体;111、电机外壳;112、飞轮外壳;113、盖板;12、第一盖体;13、第二盖体;14、定子密封件;20、电机定子;30、电机转子;40、第一隔离件;41、第一隔离部;42、第二隔离部;50、第二隔离件;60、飞轮模组;61、转轴;62、转盘;70、第一腔室;80、第二腔室;81、第一腔室部;82、第二腔室部;90、散热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1至少包括有壳体10以及容置在壳体10内部的电机定子20、电机转子30、飞轮模组60、第一隔离件40及第二隔离件50。具体而言,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当第一隔离件40适配安装于壳体10以内时,第一隔离件40将壳体10内部的空间分割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70和第二腔室80,且第二腔室80填充有冷却液;电机定子20收容在第一腔室70中;电机转子30收容在第二腔室80中,并能够在电机定子20驱动下相对壳体10转动;飞轮模组60收容在第二腔室80中,飞轮模组60连接于电机转子30并能够随电机转子30相对壳体10转动;而第二隔离件50包覆于电机转子30,以隔离电机转子30与冷却液。
具体的,电机转子30与电机定子20配套设置,其中,电机转子30例如是使用铁芯等导电材料制成的元件。当飞轮储能装置1的外部将电能输入电机定子20时,电机定子20驱动电机转子30转动。而飞轮模组60连接于电机转子30,当电机定子20驱动电机转子30转动时,飞轮模组60能够随电机转子30一并相对壳体10转动,以将外部输入的电能转换为飞轮模组60的动能,其中,向电机定子20输入电能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向电机定子20输入驱动电流。
需知,冷却液可以采用冷却油等可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具体而言,可以使本申请中的飞轮储能装置1的第二腔室80中的全部空间填充冷却液,也可使第二腔室80中的部分空间填充冷却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飞轮储能装置1将外部输入的电能转换为飞轮模组60的动能时,飞轮模组60与电机转子30会在相对壳体10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热量,而飞轮模组60与电机转子30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填充在第二腔室80内的冷却液,并通过冷却液传递到壳体10以及壳体10以外的空间,从而实现对飞轮模组60与电机转子30的高效散热。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一隔离件40将壳体10内部的空间分割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70和第二腔室80,因此冷却液将被限制于第二腔室80,填充于第二腔室80中的冷却液无法流入第一腔室70,避免冷却液对设置于第一腔室70中的电机定子20造成腐蚀。
另一方面,第二隔离件50包覆于电机转子30,并将电机转子30与冷却液互相隔开,因此电机转子30不会直接与冷却液接触,避免了冷却液对设置于第二腔室80中的电机转子30造成腐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件为密封胶或者密封套筒。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1通过设置用于收容飞轮模组60与填充冷却液的第二腔室80,使得飞轮模组60的至少部分浸泡在冷却液中,而飞轮模组60与电机转子30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却液传递到壳体10以及壳体10以外的空间,从而实现对飞轮模组60与电机转子30的高效散热。同时,飞轮储能装置1还通过设置第一隔离件40将电机定子20与冷却液相互隔开,并通过设置第二隔离件50将电机转子30与冷却液相互隔开,有效避免了电机定子20与电机转子30被冷却液腐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飞轮储能装置1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通过向电机定子20供电,电机定子20驱动电机转子30及飞轮模组60转动,以将电能转换为电机转子30及飞轮模组60的动能,而在第二工作模式下,电机定子20将电机转子30及飞轮模组60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
基于飞轮储能装置1具有的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飞轮储能装置1即可将电能转换为电机转子30及飞轮模组60的动能或是将电机转子30及飞轮模组60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输出,以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
请参阅图1至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适配于壳体以内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壳体与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腔室8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部81与第二腔室部82,飞轮模组60包括相互连接的转轴61与转盘62;其中,转轴61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腔室部81,转盘62收容于第二腔室部82,且电机转子30设置于转轴61,并与转轴61相对固定,当电机定子20驱动电机转子30相对壳体10转动时,与电机转子30相对固定的转轴61、以及与转轴61连接的转盘62随之相对壳体10转动,以将外部输入的电能转换为飞轮模组60的动能。
具体的,第一腔室部81与第二腔室部82相互连通,飞轮模组60的转轴61与转盘62分别对应第一腔室部81与第二腔室部82设置,且转轴61和转盘62均与壳体10间隙配合,以确保飞轮模组60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
容易理解的是,转轴61是部分收容于第一腔室部81,具体的,转轴61远离转盘62的部分收容于第一腔室部81,而转轴61靠近转盘62及与转盘62连接的部分则是收容于第二腔室部82,以使转盘62与壳体10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腔室部81的横截面半径至少大于转轴61的横截面半径,而第二腔室部82的横截面半径至少大于转盘62的横截面半径,以使转轴61能收容于第一腔室部81,转盘62能收容于第二腔室部82,并使飞轮模组60的转轴61、转盘62均与壳体10间隙配合,并使得飞轮储能装置1结构紧凑。
如图1至图4所示,示例性地,转盘62的横截面半径大于转轴61的横截面半径,对应地,可设置第二腔室部82的横截面半径大于第一腔室部81的横截面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腔室80中填充冷却液的量可根据飞轮储能装置1的实际散热需求进行调整。示例性地,在第二腔室80中填充冷却液可以使冷却液仅充盈于第二腔室部82,也可使冷却液充盈于第一腔室部81与第二腔室部82,或者充盈于第二腔室部82及第一腔室部81的部分,以加强对飞轮模组60的散热效果。
如图1至图4中所示,以将飞轮储能装置1如图1地竖直放置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腔室部81的横截面半径大于转轴61的横截面半径,则第一隔离件40与电机转子30之间存在有间隙,在第二腔室80中填充冷却液时,可以使冷却液的液位上升到达第一隔离件40与第二隔离件50之间的间隙,以使第一隔离件40、第二隔离件50以及飞轮模组60直接与冷却液接触,增强冷却液对电机转子30、电机定子20以及飞轮模组60的散热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40包括第一隔离部41与第二隔离部42,第一隔离部41呈筒状设置,第二隔离部42设于第一隔离部41的一端且径向外延,其中,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一隔离部41围绕于转轴61并与转轴61间隔设置,第二隔离部42与壳体10密封适配并与转盘62间隔设置。
具体的,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一隔离部41套设于转轴61并与转轴61间隙配合,第二隔离部42与转盘62间隙配合,以使飞轮模组60能够相对壳体10以及适配于壳体10的第一隔离件40转动。同时,第二隔离部42与壳体10密封适配,则第一隔离部41与第二隔离部42相互连接以将壳体10内部的空间分割为第一腔室70与第二腔室80,实现第一腔室70与第二腔室80的相互隔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一隔离部41与壳体10之间设置有间隔,且电机转子30还套设于第一隔离件40。具体的,电机转子30的至少部分是设置在第一隔离部41与壳体10之间的空间,通过设置连接于第一隔离部41的一端且径向外延的第二隔离部42,阻隔了第二腔室80中的冷却液流入第一隔离部41与壳体10之间的空间,以避免电机定子20直接与冷却液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电机定子20套设于第一隔离部41,且第一隔离部41与电机定子20过盈配合。
具体的,第一隔离部41与电机定子20过盈配合,且第一隔离部41与飞轮模组60、电机转子30及第二隔离件50间隙配合,以使飞轮模组60、电机转子30及第二隔离件50可相对壳体10转动,并且在飞轮模组60、电机转子30及第二隔离件50转动的过程中,电机定子20与第一隔离件40保持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包括本体11、第一盖体12及第二盖体13,本体11包括相对的第一本体端和第二本体端,第一盖体12与第一本体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盖体13与第二本体端可拆卸连接。示例性地,第一盖体12与第一本体端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螺栓安装连接,第二盖体13与第二本体端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螺栓安装连接。
其中,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一隔离部41与壳体10的本体11间隔设置,且电机定子20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隔离部41与本体11之间,而第二隔离部42与本体11密封适配,以阻隔第二腔室80中的冷却液流入第一隔离部41与本体11之间的空间,避免电机定子20被冷却液腐蚀。
举例而言,第一盖体12与第一本体端设置于靠近转轴61的一侧,第二盖体13与第二本体端设置于靠近转盘62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一隔离件40的第一隔离部41与第一盖体12密封适配。具体的,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一隔离件40、第一盖体12与壳体10围合形成第一腔室70的至少部分空间,第一隔离件40、第二盖体13与壳体10围合形成第二腔室80的至少部分空间,则填充于第二腔室80中的冷却液无法流入第一腔室70,避免冷却液对设置于第一腔室70中的电机定子20造成腐蚀。
如图1至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至少包括电机外壳111、与电机外壳111连接的飞轮外壳112、与电机外壳111连接的第一盖体12以及与飞轮外壳112连接的第二盖体13。
具体的,壳体10包括本体11、第一盖体12及第二盖体13,第一盖体12与第二盖体13连接于本体11的相对两侧,而本体11包括有电机外壳111、飞轮外壳112及盖板113,其中,电机外壳111与飞轮外壳112均呈筒状设置,电机外壳111与飞轮外壳112通过盖板113相连接,电机外壳111位于对应电机转子30与电机定子20的一侧,第一盖体12与电机外壳111可拆卸连接,而飞轮外壳112位于对应飞轮模组60的转盘62的一侧,第二盖体13与飞轮外壳112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一隔离件40、第一盖体12与电机外壳111围合形成第一腔室70的至少部分空间,第一隔离件40、第二盖体13与飞轮外壳112围合形成第二腔室80的至少部分空间,则填充于第二腔室80中的冷却液无法流入第一腔室70,以避免冷却液对设置于第一腔室70中的电机定子20造成腐蚀。
还需要说明的是,飞轮模组60中的转盘62安装于转轴61,而转轴61可相对壳体10转动,其中,转轴61可以是与第一盖体12和第二盖体13转动连接,例如设置转轴61与第一盖体12通过机械轴承连接,和/或,设置转轴61与第二盖体13通过机械轴承连接;转轴61也可以相对第一盖体12和第二盖体13间隔设置,并使转轴61可相对壳体10转动,例如设置转轴61与第一盖体12通过磁轴承相互配合,和/或,设置转轴61与第二盖体13通过磁轴承相互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外壳111和电机定子20之间还设置有散热水套90,当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时,第二隔离部42与飞轮外壳112连接,且第二隔离部42与电机外壳111和散热水套90密封适配。具体的,散热水套90套设于电机定子20的外侧。
示例性地,散热水套90包括套设于电机定子20外侧的水套支架,且水套支架形成有用于供冷却液体流通的液冷管道,其中,液冷管道具有通入冷却液体的入液口与排出冷却液体的出液口。
具体的,在电机定子20驱动电机转子30转动的过程中,电机定子20的温度随之升高,通过入液口向液冷管道通入冷却液体以吸收电机定子20的热量,并使冷却液体从出液口中排出,以实现对电机定子20的高效散热。
请参阅图1至图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件、电机转子及飞轮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件、电机转子及飞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件50为非金属隔离件,非金属隔离件至少覆盖于电机转子30的外周面。需要说明的是,将采用非金属材质的第二隔离件50覆盖设置于电机转子30的外周面,使收容于第二腔室80的电机转子30与填充于第二腔室80的冷却液相互隔离,避免电机转子30被腐蚀。
举例而言,第二隔离件50例如是碳纤维或灌封胶胶体,具体的,可以使用碳纤维材料缠绕于电机转子30的外周面,以将电机转子30与碳纤维材料外部的冷却液隔离开,也可以在电机转子30的外侧设置灌封胶胶体,以使灌封胶胶体至少将电机转子30的外周面覆盖。
如图3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飞轮储能装置1还包括定子密封件14,电机定子20的定子线圈嵌设于定子密封件14,且定子密封件14与电机定子20和第一隔离件40均密封适配。
具体的,定子密封件14对应电机定子20的定子线圈设置,通过设置与电机定子20和第一隔离件40均密封适配的第一隔离件40,提升飞轮储能装置1的气密性更好,降低飞轮储能装置1运行时的能量损耗。示例性地,定子密封件14为灌封胶胶体。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1包括:壳体10、电机定子20、电机转子30、飞轮模组60、第一隔离件40及第二隔离件50,其中,第一隔离件40与壳体10适配,以使壳体10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70和第二腔室80,且第二腔室80填充有冷却液,电机定子20收容于第一腔室70,电机转子30收容于第二腔室80,并能够在电机定子20驱动下相对壳体10转动,飞轮模组60收容于第二腔室80,飞轮模组60连接于电机转子30并能够随电机转子30相对壳体10转动,第二隔离件50包覆于电机转子30,以隔离电机转子30与冷却液。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飞轮储能装置1通过设置用于收容飞轮模组60与填充冷却液的第二腔室80,使得飞轮模组60的至少部分浸泡在冷却液中,而飞轮模组60与电机转子30的热量能够通过冷却液传递到壳体10以及壳体10以外的空间,从而实现对飞轮模组60与电机转子30的高效散热。同时,飞轮储能装置1还通过设置第一隔离件40将电机定子20与冷却液相互隔开,并通过设置第二隔离件50将电机转子30与冷却液相互隔开,有效避免了电机定子20与电机转子30被冷却液腐蚀。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以使所述壳体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所述第二腔室填充有冷却液;
电机定子,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
电机转子,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并能够在所述电机定子驱动下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飞轮模组,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飞轮模组连接于所述电机转子并能够随所述电机转子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包覆于电机转子,以隔离所述电机转子与所述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部与第二腔室部,所述飞轮模组包括相互连接的转轴与转盘;
其中,所述转轴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部,所述转盘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部,且所述电机转子设置于所述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包括第一隔离部与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呈筒状设置,所述第二隔离部设于所述第一隔离部的一端且径向外延;
其中,当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时,所述第一隔离部围绕于所述转轴并与所述转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壳体密封适配并与所述转盘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时,所述电机定子套设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且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电机定子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所述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本体端和第二本体端,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时,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本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电机定子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本体密封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时,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一盖体密封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包括电机外壳、与所述电机外壳连接的飞轮外壳、与所述电机外壳连接的第一盖体以及与所述飞轮外壳连接的第二盖体;
其中,当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时,所述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电机外壳配合形成所述第一腔室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飞轮外壳配合形成所述第二腔室的至少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电机定子之间还设置有散热水套;
其中,当所述第一隔离件与所述壳体适配时,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飞轮外壳连接,且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散热水套密封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件为非金属隔离件,所述非金属隔离件至少覆盖于所述电机转子的外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储能装置还包括定子密封件,其中,所述电机定子的定子线圈嵌设于所述定子密封件,且所述定子密封件与所述电机定子和所述第一隔离件密封适配。
CN202310417351.1A 2023-04-19 2023-04-19 飞轮储能装置 Pending CN116207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7351.1A CN116207906A (zh) 2023-04-19 2023-04-19 飞轮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7351.1A CN116207906A (zh) 2023-04-19 2023-04-19 飞轮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7906A true CN116207906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1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17351.1A Pending CN116207906A (zh) 2023-04-19 2023-04-19 飞轮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790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4739A (zh) * 2000-10-09 2004-03-24 具有转子和用于无接触地支承该转子的磁性轴承的装置
CN213661288U (zh) * 2020-11-04 2021-07-09 华工(江门)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模块、电机和管道泵
CN216904554U (zh) * 2022-01-22 2022-07-05 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电机转子横叉式散热结构及飞轮电机
CN216904555U (zh) * 2022-01-24 2022-07-05 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转子散热系统
CN115360849A (zh) * 2022-10-21 2022-11-18 华驰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飞轮储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4739A (zh) * 2000-10-09 2004-03-24 具有转子和用于无接触地支承该转子的磁性轴承的装置
CN213661288U (zh) * 2020-11-04 2021-07-09 华工(江门)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模块、电机和管道泵
CN216904554U (zh) * 2022-01-22 2022-07-05 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电机转子横叉式散热结构及飞轮电机
CN216904555U (zh) * 2022-01-24 2022-07-05 坎德拉(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转子散热系统
CN115360849A (zh) * 2022-10-21 2022-11-18 华驰动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飞轮储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2318B (zh) 电机冷却结构、动力电机及电驱动系统
CN106481567B (zh) 电动液泵
CN113364166B (zh) 一种电机定子油冷结构
KR20100033857A (ko) 영구 자석 모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유체 과급 장치
WO2010012149A1 (zh) 车辆用水冷却电机
CN208633911U (zh) 一种电子水泵
WO2023082464A1 (zh) 具有封闭式定子的燃料电池用高速空气悬浮压缩机、燃料电池系统及车辆
CN111884407A (zh) 变频驱动生化专用永磁同步直驱电机及定子封胶处理方法
JP5676737B2 (ja) 冷却装置、及び、該冷却装置を備えたモータとインバータ
CN105471131B (zh) 一种用于油浸式电机中的定子的冷却机构
CN116207906A (zh) 飞轮储能装置
WO2013057466A2 (en) Housing for electrical machines
CN217883068U (zh) 一种飞轮储能装置的散热结构及飞轮储能装置
CN216054821U (zh) 紧凑型氢燃料电池反应系统
CN212033943U (zh) 一种潜水电泵电机自循环散热装置
CN201450424U (zh) 一种变频三相异步电动机
WO2007102740A1 (en) Device for cooling of electric motors
CN210309908U (zh) 全地形车
CN102808783A (zh) 机电一体化光伏直流大功率潜水泵
CN203071675U (zh) 混合动力三轮摩托车发电机及其三轮摩托车
KR101060018B1 (ko) 히트 파이프를 구비한 인휠 모터
CN212660035U (zh) 一种变频驱动生化专用永磁同步直驱电机
CN220210127U (zh) 一种泵用散热电动机
CN220267961U (zh) 高效散热型电子水泵
EP4151844B1 (en) Turbomachine with e-machine housing thermal fluid retainer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6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