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6780A - 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6780A
CN116206780A CN202310431148.XA CN202310431148A CN116206780A CN 116206780 A CN116206780 A CN 116206780A CN 202310431148 A CN202310431148 A CN 202310431148A CN 116206780 A CN116206780 A CN 116206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reactor core
pipe
end hea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11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鹏
付文
张运荒
孙世妍
郑刚阳
陈思娟
王吉浦
王子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utro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utro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utro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utro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311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6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6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6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18Emergency cooling arrangements; Removing shut-down heat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02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passages in which heat is transferred to the coolant; Coolant flow control device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02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passages in which heat is transferred to the coolant; Coolant flow control devices
    • G21C15/14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passages in which heat is transferred to the coolant; Coolant flow control devices from headers; from joints in 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主要包括设于堆芯顶部的蒸发端换热器、对堆芯和蒸发端换热器进行围设的围管,以及空冷式换热厂房;空冷式换热厂房顶部设有换热风帽,侧壁上开设进风口,内部设冷凝端换热器;蒸发端换热器和冷凝端换热器通过管道流体连通;围管内形成允许流体流通的流道,流至堆芯的冷却水与堆芯换热升温后,沿围管流向蒸发端换热器进行换热。本申请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使用热端堆芯和冷凝端换热器间冷却工质的密度差作为自然循环驱动力,系统以大气为最终热阱,可保证反应堆在任何工况下堆芯热量的正常排出,提升反应堆的热量导出效率,同时摆脱能耗负担,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同位素生产反应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多使用泳池式反应堆进行供热。基于泳池式反应堆具有一般热功率较低、运行期间整体池内低温常压,存在其固有安全性,且泳池式反应堆系统构造简单、造价低、无熔堆风险、运行维护简单等天然优势。为充分发挥泳池式反应堆的潜能,也为了安全利用核能,可以考虑使用泳池式反应堆作为生产医用同位素的反应堆型,充分利用泳池式反应堆的固有优势,以补充国内目前巨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缺口。
非能动安全的概念的提出可以有效增加核能设施的固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一般先进非能动核电站均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增加非能动设计理念增加多种非能动安全系统及设备,增加核电系统整体安全性。
目前核电广泛使用的余热排出系统均属于能动与非能动系统相结合,该方法可以保证在事故工况下堆芯余热排出,且一般通过冷却水池内的冷却水的升温带走堆芯的热量,再通过冷却水池与大气换热,最终热阱为大气。但值得关注的是,使用冷却水池等方式进行换热,换热效率会随冷却水池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因此电厂需保守的增加冷却水池体积,以保证事故工况下的换热能力。
参见中国专利CN201210127319.1,其公开了一种水淹式安全壳完全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在水淹式安全壳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可以防止冷却水的蒸发,为核电站的余热排出提供完全非能动分离式最终热阱,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淹式安全壳完全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包括分离式冷却装置、烟囱和导流板,导流板为四周封闭的框架结构,并且在导流板的下部开设若干通水孔,导流板放置于水池底部,导流板环绕安全壳并浸在冷却水中,导流板外侧区域的冷却水中放置分离式冷却装置的蒸发端,分离式冷却装置的冷凝端布置于烟囱中;导流板环绕安全壳并浸在冷却水,导流板低于水池中的冷却水液面高度;分离式冷却装置由多组分离式冷却器组成,单组分离式冷却器包括蒸发端、连箱、连接管和冷凝端,蒸发端的两端设有连箱,冷凝端的两端设有连箱,蒸发端的连箱与冷凝端的连箱之间借助于连接管连接;单组分离式冷却器的蒸发端与冷凝端由多根外围带有翘片的热管构成,热管充有一定量的工质,工质可以为水,甲醇、乙醇、丙酮或氨水。
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导流板将水池分成内外两个区域,导流板外侧区域的冷却水中放置分离式冷却装置的蒸发端,分离式冷却装置的冷凝端布置于烟囱中,通过冷却液的自然循环将安全壳散发出的热量传递给分离式冷却装置,分离式冷却装置再通过烟囱将热量导出,在水淹式安全壳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可以防止冷却水的蒸发,为核电站的余热排出提供完全非能动分离式最终热阱;其主要采用了分离式冷却装置冷却水池中的冷却水,分离式冷却装置工质相变换热实现高效换热,依靠密度差自然循环驱动系统,且采用烟囱提供空气冷源,实现了水池长期非能动高效换热冷却。
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利用分离式冷却装置工质相变换热,依靠密度差自然循环驱动系统,但该系统主要针对水淹式安全壳核电站发生事故后,防止冷却水蒸发,为核电站的余热排出提供支持。对于正常工况下核电站的常用余热导出方式仍采用能动的余热排出方式,即利用多套冗余的安全电源与泵,在发生事故后向安全壳内注水,再有采用非能动的余热排出方式,比如第三代AP1000核电站通过冷却水的重力自流与水膜冷却进行非能动的余热排出。
还有采用空冷手段进行堆芯余热排出的,空冷可以减少核电设施对水资源的消耗,有利于核电设施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核电设施内陆化发展。但现有的空冷技术多采用比较成熟的机力通风空冷,该方式耗电大,且一旦断电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堆芯余热导出方式及导出效率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以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此系统在反应堆正常和事故工况下都使用自然循环排除堆芯热量,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堆堆芯热量导出效率不高且依赖外部能动装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堆芯顶部的蒸发端换热器、对所述堆芯和蒸发端换热器进行围设的围管,以及空冷式换热厂房;
所述空冷式换热厂房包括厂房本体,厂房本体的顶部设有换热风帽,厂房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厂房本体内设置有冷凝端换热器;蒸发端换热器和冷凝端换热器中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所述蒸发端换热器的进口端和冷凝端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下降连接管相连,所述蒸发端换热器的出口端和冷凝端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上升连接管相连;
所述围管内形成允许流体流通的流道,流至堆芯的冷却水与堆芯换热升温后,沿围管内的流道流向蒸发端换热器进行换热。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蒸发端换热器位于反应堆顶部形成的高温区内;所述围管包括第一围管和第二围管;所述第一围管围设在堆芯外侧,所述第一围管的一端延伸至蒸发端换热器中部形成的与堆芯对应的通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围管围设在蒸发端换热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围管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壳体结构,第二围管的敞口一端靠近堆芯,第一围管和第二围管流体连通,第二围管的内壁与蒸发端换热器之间形成流道。
进一步的,流至堆芯的冷却水被堆芯加热使得密度减小后,沿第一围管内的流道向上流动,到达第一围管顶部后,分流进入蒸发端换热器的顶部,经蒸发端换热器冷却后向下自然排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围管的一端伸入第二围管内,且靠近第二围管的封闭端。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端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平行布置于反应堆水池内的蒸发端热管,以及分别设置在蒸发端热管两端的顶部连接箱和底部连接箱;若干根所述蒸发端热管的入口与所述底部连接箱会同相连,所述底部连接箱的入口与下降连接管的出口相连。
进一步的,若干根所述蒸发端热管的出口与所述顶部连接箱会同相连,所述顶部连接箱的出口与上升连接管的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下降连接管内流通的冷却介质经蒸发端换热器升温后,沿蒸发端换热器膨胀上升,经上升连接管流入冷凝端换热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端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布置于空冷式换热厂房内的冷凝端热管,以及分别设置在冷凝端热管两端的顶部连接箱和底部连接箱;若干根所述冷凝端热管的入口与所述顶部连接箱会同相连,所述顶部连接箱的入口与上升连接管的出口相连。
进一步的,若干根所述冷凝端热管的出口与所述底部连接箱会同相连,所述底部连接箱的出口与下降连接管的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空冷式换热厂房设置在地面上,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空冷式换热厂房与反应堆具有垂直高度差;所述厂房本体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进风口;所述冷凝端换热器悬置在所述厂房本体中。
进一步的,组成所述冷凝端换热器的若干根冷凝端热管于厂房本体中倾斜布置,若干根冷凝端热管相互平行;待冷却的介质从冷凝端换热器的顶部进水口流入后,在冷凝端换热器的冷凝端热管内降温冷却,随后依靠重力流入冷凝端换热器底部的水箱中,并通过所述水箱集中进入所述下降连接管,进而流入所述蒸发端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介质包括水、乙醇、甲醇和R123。
进一步的,所述上升连接管上设置有给水逆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下降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联动阀门,所述第一联动阀门的两端连接有一路备用安全旁路,所述备用安全旁路上设置有循环泵和第二联动阀门,所述第一联动阀门、第二联动阀门及循环泵分别与控制器信号相连。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主要包括设置在堆芯顶部的蒸发端换热器、对堆芯和蒸发端换热器进行围设的围管,以及空冷式换热厂房;空冷式换热厂房顶部设有换热风帽,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内部设置冷凝端换热器;蒸发端换热器和冷凝端换热器通过管道流体连通;围管内形成允许流体流通的流道,流至堆芯的冷却水与堆芯换热升温后,沿围管内的流道流向蒸发端换热器进行换热。本申请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使用热端堆芯和冷凝端换热器间密度差作为自然循环驱动力,可以有效保证反应堆在任何工况下堆芯热量的正常排出;使用自然循环进行换热,整体系统以大气为最终热阱,解决了传统反应堆的热量导出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摆脱了对能动装置的依赖,提高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展示的反应堆内第一围管和第二围管中流体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反应堆;2、堆芯;3、蒸发端换热器;4、空冷式换热厂房;5、冷凝端换热器;6、水箱;7、循环泵;8、上升连接管;9、下降连接管;10、第一围管;11、第一联动阀门;12、第二联动阀门;13、第二围管;
A、高温区;B、低温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而不具有技术内涵方面的特别意义(例如,不应理解为对重要程度或次序等的强调)。“包括”、“包含”、“具有”等表述方式,同时还意味着“不限于”(某些单元、部件、材料、步骤等)。
本申请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通常是为了便于对照附图直观理解,而并非对实际产品中位置关系的绝对限定。在未脱离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这些相对位置关系的改变,当亦视为本申请表述的范畴。
实施例一
非能动安全系统一般依靠重力、惯性力等驱动反应堆安全系统,无需能动手段,在正常运行或事故工况下均有极高的可靠性。因此,使用冷热端密度差的方式产生系统自然循环驱动力可以有效保证反应堆在任何工况下堆芯热量的正常排出。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可应用在医用同位素生产反应堆中。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可用于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在运行时产生的池内热量,使用自然循环进行换热,整体系统以大气为最终热阱,可解决泳池式反应堆的热量导出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系统采用双自然循环耦合的方式排出堆芯热量,系统热源和冷源分别为反应堆水池和大气环境。下面结合附图对该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的结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反应堆1、堆芯2、围管、蒸发端换热器3、空冷式换热厂房4、冷凝端换热器5、冷凝端水箱6、上升连接管8、下降连接管9,可通过上述这些部件构成一套水循环环路。
具体的,参见图1,上升连接管8的进水口与蒸发端换热器3相连,上升连接管8的出水口与冷凝端换热器5的顶部进水口连接;下降连接管9的进水口与冷凝端水箱6的出水口相连,下降连接管9的出水口与位于反应堆1内的蒸发端换热器3底部的进水口相连。
参见图2,蒸发端换热器3位于反应堆顶部形成的高温区A中,蒸发端换热器3中部形成与堆芯2对应的通道,堆芯2外围设有第一围管10,第一围管10的一端延伸至蒸发端换热器3中部形成的通道中;蒸发端换热器3外围设有第二围管13,第二围管13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壳体结构,第二围管13的敞口一端靠近堆芯2,第一围管10和第二围管13流体连通,第二围管13的内壁与蒸发端换热器3之间形成流道。
反应堆1加热从底部流入的冷却水,加热后水密度减小向上流动,受第一围管10约束沿第一围管10集中向上流动,达到顶部后分流进入蒸发端换热器3的顶部,经蒸发端换热器3冷却后向下自然排出。反应堆1内通过第一围管10和第二围管13提高换热系统整体换热效率。蒸发端换热器3底部连接下降连接管9,下降连接管9内的冷却介质经蒸发端换热器3内的管道升温后膨胀上升,经上升连接管8流入冷凝端换热器5的顶部。
空冷式换热厂房4位于地面,与反应堆具有一定的垂直高度。空冷式换热厂房4的墙壁四周底部设置多个进风口,空冷式换热厂房4内的冷凝端换热器5悬空放置,可在厂房内充分换热,并将换热后的热空气经空冷式换热厂房4顶部的换热风帽排出。使用厂房式换热的优势在于建造难度低,建造成本小,且厂房占地面积小,外形易被周围群众接受。
在一种实施例中,组成冷凝端换热器5的若干冷凝端热管在厂房本体内倾斜布置,需被冷却的介质从冷凝端换热器5的顶部进水口流入后,在冷凝端换热器5的换热管内降温冷却,随后依靠重力流入水箱6后,集中进入下降连接管9并流入反应堆1堆内的蒸发端换热器3,形成完整循环。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升连接管8上有给水逆止阀。
本申请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采用双自然循环耦合的方式排出堆芯热量,双自然循环耦合回路为:反应堆水池内换热器(即蒸发端换热器3、围管和堆芯)-空冷厂房构成的换热介质循环和空冷换热器(即空冷式换热厂房4内设置的冷凝端换热器5和水箱6)-厂房换热系统(即空冷式换热厂房4)-周遭冷大气构成的空冷换热循环。
本申请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中,蒸发端换热器3包括若干根布置于反应堆水池内的蒸发端热管;冷凝端换热器5包括若干根布置于空冷式换热厂房4内的冷凝端热管;空冷式换热厂房4的厂房本体、厂房本体顶部设置的换热风帽,以及设置在厂房本体内的冷凝端换热器5,共同构成一种厂房式空冷器,其中,厂房中由冷凝端热管、换热风帽、环境大气构成空气回路,冷空气从厂房四周进风口自由进入厂房带走冷凝端热管热量后从顶部换热风帽排出。
在此基础上,可将本申请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看作是由一个分离式热管系统、一个厂房式空冷器(即空冷式换热厂房4内设置的冷凝端换热器5和水箱6)及辅助循环系统(即上升连接管8和下降连接管9及管线上的阀门等管路元件)组成。
其中,分离式热管系统包括蒸发端换热器3、上升连接管8、冷凝端换热器5和下降连接管9。蒸发端热管内的工质(换热介质)吸收反应堆释放的热量后蒸发,通过上升连接管8进入冷凝端热管,冷凝端热管内的工质(换热介质)在厂房式空冷器内释放热量后再次冷凝,之后通过下降连接管9再次进入蒸发端热管,形成闭合的分离式热管系统,依靠蒸发端、冷凝端温差产生的自然循环驱动力持续不断的将泳池式反应堆的热量传递到厂房式空冷器中。
分离式热管系统的工质(即蒸发端热管和冷凝端热管内分别设置的换热介质)可采用水、乙醇、甲醇、R123等低沸点工质。
下面表1给出优选适合的工质的关键物性参数。需说明的是,具体工质的选择依反应堆内热端及冷端温度确定,以保证工质的相变提供足够驱动热管内工质进行自然循环的密度差;同时选择适合的工质也提高了堆芯内蒸发端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冷却工质相变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降低了换热后池水的温度,增强了反应堆池水自然循环的驱动压头。
表1换热工质关键参数展示表
Figure BDA0004190726280000091
分离式热管系统的蒸发端包括蒸发端换热器3(蒸发端换热器3由若干根蒸发端热管组成)及与反应堆连接的第一围管10和第二围管13,第一围管10可强迫反应堆热量经第二围管13流经蒸发端热管,若干蒸发端热管的入口汇集在同一个底部连接箱内,该底部连接箱的入口连接下降连接管9的出口,若干蒸发端热管的出口汇集在同一个顶部连接箱内,该顶部连接箱的出口连接上升连接管8的入口。
分离式热管系统的冷凝端包括冷凝端换热器5,冷凝端换热器5由若干根冷凝端热管组成,若干冷凝端热管的入口汇集在同一个顶部连接箱内,该顶部连接箱的入口连接上升连接管8的出口,若干冷凝端热管的出口汇集在同一个底部连接箱内,该底部连接箱的出口连接下降连接管9的入口,该底部连接箱可以是水箱。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系统整体体积较小,对空间要求低,可适用于类似泳池式反应堆这种以生产医用同位素为目的的堆型。因本申请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使用热端(堆芯)、冷端(空冷热管,即冷凝端热管)间密度差作为自然循环驱动力,根据实际堆芯功率选择更换换热介质(工质)增强自然循环能力,可使反应堆无论在事故工况还是正常运行工况均具有可靠的热量排出性能,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本实施例提供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是在实施例一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路备用安全旁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包括:反应堆1、堆芯2、围管、蒸发端换热器3、空冷式换热厂房4、冷凝端换热器5、冷凝端水箱6、循环泵7、上升连接管8、下降连接管9及联动阀门,可通过上述这些部件构成一套具有备用安全保障作用的水循环环路。
参见图3,可在实施例一提供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的基础上,于下降连接管9上设置用于特殊事故工况下紧急使用的循环泵及相应的备用给水线管。当发生堆芯温度过低或堆芯超临界事故时,自然循环驱动力可能不足,此使可开启循环泵,使用循环泵作为热量排出系统动力进行持续换热。
继续参见图3,下降连接管9上设置循环泵7作为备用安全旁路设备,紧急情况下,可通过循环泵7快速启动或快速冷却反应堆水池,该备用安全旁路系统由循环泵7、阀门及控制器组成,通过控制信号实现通信及作用控制,可由主控台手动开启或由系统事故信号自动启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不仅使用热端堆芯和冷凝端换热器间冷却工质的密度差作为自然循环驱动力,系统以大气为最终热阱,有效保证反应堆在全工况下堆芯热量的正常排出,还通过设置备用安全旁路保证堆芯温度过低或堆芯超临界事故等特殊事故工况下,自然循环驱动力的辅助补给,整体进一步提高了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这些未明确写出的实施例,也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文中通过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基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还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例作出若干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但只要未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这些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创新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同样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堆芯顶部的蒸发端换热器、对所述堆芯和蒸发端换热器进行围设的围管,以及空冷式换热厂房;
所述空冷式换热厂房包括厂房本体,厂房本体的顶部设有换热风帽,厂房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厂房本体内设置有冷凝端换热器;蒸发端换热器和冷凝端换热器中分别设置有换热介质;所述蒸发端换热器的进口端和冷凝端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下降连接管相连,所述蒸发端换热器的出口端和冷凝端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上升连接管相连;
所述围管内形成允许流体流通的流道,流至堆芯的冷却水与堆芯换热升温后,沿围管内的流道流向蒸发端换热器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端换热器位于反应堆顶部形成的高温区内;所述围管包括第一围管和第二围管;所述第一围管围设在堆芯外侧,所述第一围管的一端延伸至蒸发端换热器中部形成的与堆芯对应的通道中;
所述第二围管围设在蒸发端换热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围管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壳体结构,第二围管的敞口一端靠近堆芯,第一围管和第二围管流体连通,第二围管的内壁与蒸发端换热器之间形成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流至堆芯的冷却水被堆芯加热使得密度减小后,沿第一围管内的流道向上流动,到达第一围管顶部后,分流进入蒸发端换热器的顶部,经蒸发端换热器冷却后向下自然排出;
所述第一围管的一端伸入第二围管内,且靠近第二围管的封闭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端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平行布置于反应堆水池内的蒸发端热管,以及分别设置在蒸发端热管两端的顶部连接箱和底部连接箱;若干根所述蒸发端热管的入口与所述底部连接箱会同相连,所述底部连接箱的入口与下降连接管的出口相连;
若干根所述蒸发端热管的出口与所述顶部连接箱会同相连,所述顶部连接箱的出口与上升连接管的入口相连;
所述下降连接管内流通的冷却介质经蒸发端换热器升温后,沿蒸发端换热器膨胀上升,经上升连接管流入冷凝端换热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端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布置于空冷式换热厂房内的冷凝端热管,以及分别设置在冷凝端热管两端的顶部连接箱和底部连接箱;若干根所述冷凝端热管的入口与所述顶部连接箱会同相连,所述顶部连接箱的入口与上升连接管的出口相连;
若干根所述冷凝端热管的出口与所述底部连接箱会同相连,所述底部连接箱的出口与下降连接管的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式换热厂房设置在地面上,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空冷式换热厂房与反应堆具有垂直高度差;所述厂房本体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进风口;所述冷凝端换热器悬置在所述厂房本体中;
组成所述冷凝端换热器的若干根冷凝端热管于厂房本体中倾斜布置,若干根冷凝端热管相互平行;待冷却的介质从冷凝端换热器的顶部进水口流入后,在冷凝端换热器的冷凝端热管内降温冷却,随后依靠重力流入冷凝端换热器底部的水箱中,并通过所述水箱集中进入所述下降连接管,进而流入所述蒸发端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包括水、乙醇、甲醇和R1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连接管上设置有给水逆止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降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联动阀门,所述第一联动阀门的两端连接有一路备用安全旁路,所述备用安全旁路上设置有循环泵和第二联动阀门,所述第一联动阀门、第二联动阀门及循环泵分别与控制器信号相连。
CN202310431148.XA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Pending CN116206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1148.XA CN11620678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1148.XA CN11620678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6780A true CN116206780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17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1148.XA Pending CN116206780A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67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7728B (zh) 一种水淹式安全壳完全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
CN206210418U (zh) 池式反应堆
CN102522127B (zh) 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CN202615805U (zh)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CN107393605A (zh) 一种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的非能动空气冷却装置及方法
CN104103325B (zh) 一种长期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JP2002156485A (ja) 原子炉
CN104916334A (zh) 压水堆核电站分离式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WO2013159440A1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乏燃料池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
CN102637465A (zh)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CN102637464A (zh) 双层混凝土安全壳非能动热量导出系统强化换热方法及装置
CN205656860U (zh) 低温核供热堆堆芯余热非能动排出系统
CN204178729U (zh) 一种长期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CN106409353A (zh) 一种基于气举的液态金属冷却池式反应堆多功能堆内热分隔系统
CN113035387B (zh) 一种高效运行的pcs长期冷却水箱
CN204680390U (zh) 压水堆核电站分离式热管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209857708U (zh) 用于乏燃料池的非能动旗型热管交换器及乏燃料池装置
CN113327694B (zh) 一种钠冷反应堆系统
CN116206780A (zh) 一种可排出泳池式反应堆堆芯热量的非能动空气冷却系统
CN113689963B (zh) 小型氟盐冷却高温堆多用途热输运系统
CN113593733A (zh) 一种非能动钢制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
CN207124041U (zh) 导出安全壳内热量的系统
CN117095840B (zh) 一种可自持的浮动核电站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220895201U (zh) 小型铅冷海洋池式自然循环反应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218849088U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乏燃料池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